胡绪鹍,中国的计算机科学家,曾长期从事于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计算与高 *** 能计算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国际通讯院士、IEEE Fellow、CM Fellow等多个学术组织的会士。
胡绪鹍于1960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82年毕业于 *** 学计算机科学系,获得学士学位。他进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并于1984年获得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此后,他于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得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学位。
胡绪鹍的职业生涯始于1988年,当时他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任教。他相继担任过美国加州大学亚哥分校、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多个知名科研机构的教授或研究员职务。在这期间,他曾多次获得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的荣誉,并且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胡绪鹍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计算与高 *** 能计算等。他在这些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如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处理器体系结构——SPRC-VLIW;发明了一种新的多处理器通信结构——加权环形;设计了一种新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等等。这些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且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胡绪鹍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他曾担任过多个国际学术组织的 *** 、编委或评审 *** ,并且发表了数百篇高水平的学术 *** 。他还曾多次受邀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做主旨报告或特邀报告,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思考。
总之,胡绪鹍是中国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杰出 *** 之一,他的学术成就和贡献不仅仅是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成功经历和人生经验不仅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也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胡绪鹍是一位的电子工程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 *** 、IEEE Fellow。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微波电路和射频集成电路设计。
胡绪鹍于198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电子工程系,随后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于1986年获得电子学硕士学位。1991年,他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得博士学位。他在美国波士顿的贝尔实验室和德克萨斯仪器公司从事研究工作。
1995年,胡绪鹍回到中国,先后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和微电子所工作。他在微波电路和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发明了多项重要的射频集成电路技术,包括微波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和滤波器等。他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导航和卫星等领域。
dponentssactionsdiques等国际期刊的编委会成员。
胡绪鹍目前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还担任了多个国内外的重要职务。他致力于推动中国射频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