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的特点,蜗牛的特点是什么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21 0
蜗牛的人工养殖技术要点,掌握以下几步即可,建议收藏

蜗牛可在室外、室内或防空洞内饲养。室内饲养常用木箱、缸、盆、水泥池等。饲养箱一般为94X45X45厘米为好,箱侧面要设置活动纱门,以利通气、观察、投料、喷水。每箱一般放成螺50~ 100只,中螺1000~ 3000只,小螺3000~5000只,不宜过密。多个箱体可重复放置,箱底放入混合土,以利调节湿度和成螺产卵。混合土系沙土和菜园土各半混合而成。

用开水将菜园土浇烫杀灭害虫,然后混入沙内,铺在箱底,厚约10厘米。土的湿度一般保持40%左右,箱内室气湿度以75%~ 90%为宜。空气中如湿度不够,螺壳表面干燥,严重时会引起死亡,故应经常向螺体洒水调节湿度。蜗牛生长的合适温度是20~ 30心。为了提高繁殖率,应在室内加温,保持20~25度的温度,但必须防止煤气中毒死亡。蜗牛喜欢活动,可在饲养箱(池)内放置碎砖石、树枝供蜗牛爬行、栖息和躲避 *** 环境。

蜗牛食 *** 很广,几乎各种菜叶都吃。春季一般以青菜、莴苣和嫩绿的阔叶树叶为食。夏季可大量投喂向日葵叶、山芋(红薯)叶、丝瓜叶以及各种瓜果皮。秋冬季可喂以菜叶、南瓜、薯片、萝卜等。要使蜗牛生长加快,应补充精饲料,如麸皮、豆粉等;也应喂些矿物饲料,如石灰粉、贝壳粉等。更好以鸡饲料作调剂,既含精饲料又含矿物粉。蜗牛具有黄昏活动的习 *** ,投饵时间一般在傍晚,投食量以吃净足量为准。每天都应清除残剩食物和粪便。

日常管理除控制温度、湿度、饲料选配,还要经常清除霉变饲料,若能在箱底土内放养少量蚯蚓,既可疏松土质,又可让蚯蚓和蜗牛互食粪便。蜗牛在饥饿情况下,有大螺残食幼螺的现象,所以要尽量让蜗牛吃饱。在活动盛期每10千克蜗牛每天喂1千克青料和0.1千克精料。也可将大小蜗牛分开饲养。另外在选品种时不用野生蜗牛饲养。

(一)蜗牛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 ***

1.幼螺的饲养管理幼螺体质娇嫩,是蜗牛一生中最难照料的阶段,应精心喂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饲养盒每隔3~5天冲洗一次,每天清除粪便、杂物及饲养残渣,以防病菌和虫害。

(2)幼螺孵化出来2~ 3天内不吃不动,3天后才渐渐活动,摄食卵壳,这时可用菜叶把它引诱出来,转入饲养盒中。饲料用新鲜、细嫩、多汁、易消化、营养丰富的菜叶,同时搭配-些米糠、麦麸、稀饭、精饲料等,用开水烫软或炒煮,粘在青菜上让幼螺采食。每天定时清除食物残渣。

(3)掌握好温度、湿度,幼螺最适合的温度为28 ~ 30度,饲养土或海绵湿度为35%~ 40%,否则不利于幼螺生长,影响成活率。此外,还要注意补充钙质和掌握适宜的放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养2000~ 3000只,最多不要超过4000只。过密会影响活动摄食,导致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2.生长螺的饲养管理一月龄以后 的蜗牛称为生长螺。这时应增加饲料,早晚各喂一次。温度在24~ 34度范围内生长最快。要注意湿度和通风,如果湿度不够,要用喷雾器喷水,温度低时喷热水,温度高时喷冷水。放养密度-般二月龄每平方米1000~ 2000只;三月龄700~800只;四月龄 *** ~300只。

3.成螺的饲养管理成螺已具备繁殖能力,为促使早产卵、多产卵、产好卵,应多喂鲜嫩、多汁的菜叶、南瓜、西瓜、地瓜、水果等的皮渣,并多搭配一些精料。饲养温度23~ 30度,湿度70%~80%,每平方米放养100~150只。

4.种螺的饲养管理选择健壮、肉质洁白、饱满、粘液多、无病、外壳色泽光洁、透明度高、无破损、体重不少于60克的蜗牛做种螺。每天早晚各喂一一次青菜、瓜果皮等多汁饲料。饲料温度26~ 30C,湿度80%。在活动期间,每天淋水一次,也可放入水中淘洗(水温不要低于气温)。同时注意清洁和通风。

5.商品螺的饲养管理40 克以上的蜗牛即可转入商品螺。这段时间应催肥,除多喂青饲料外,还应搭配一些精饲料,促使商品螺迅速育肥。饲喂蜗牛的饲料投放,低温季节可以2~3天投料-一次,6~9月需每天投料,投放前要清除残渣。投放量各阶段有所不同,以蜗牛每次消耗量为参考。饲喂各种青菜、瓜果、树叶等饲料,事先须用清水浸泡并洗涤干净,以消除 *** 等污染物对蜗牛的危害。

(二)蜗牛的越冬技术

蜗牛在温度降至12度时即完全冬眠,停止生长,温度降至0度以下时则极易死亡。如果人为地为蜗牛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蜗牛便会保持旺盛的生长能力,从而加快成熟的速度。

1.电热保温饲养室保温,可用电炉、电热风机、取暖器等电热装置。箱、柜保温可将电热毯固定在箱、柜内壁周围,也可用一只或几只灯泡发热保温(注意避光)。箱、柜内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湿度,除定时喷水外,可在箱、柜底层放一盆水。采用电热保温,有条件的更好安一套恒温装置,控制室温在25~30度之间。此种 *** 适用于电力供应正常的地方。

2.蜂窝煤炉保温这种 *** 适合尚未通电或供电不正常的地区。在饲养室外砌一蜂窝煤炉灶,用一根白铁皮烟简从饲养室内穿过(注意蜂窝煤气不能直接通入养殖室内,以免对蜗牛造成危害)。也可用一高压锅装上水放在炉灶上,出气孔接--根管道通进养殖室内,用蒸气热量保温,同时也保持了一定的湿度。

(三)蜗牛的人工繁殖

蜗牛是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是异体 *** *** 繁殖后代的。5~6个月龄体重达50克以上的蜗牛即 *** 成熟,两只 *** 的蜗牛相遇即互相 *** 。 *** 方式有两种:双 *** :即双方雌雄 *** 腺都已成熟,两螺同时 *** 排卵;异体单 *** :即一方雌 *** 腺不成熟而充当雄 *** 使对方 *** 排卵。 *** 后,经10~15天以后开始产卵,产卵时停止摄食。产出的卵呈椭圆形,乳白色,有绿豆般大小。经过7~15天孵化成幼螺。蜗牛产卵的多少随螺体大小不同而异。如之一次产卵,体重50克的,产卵可达180粒;第二次产卵,体重85克的,产卵可达300多粒。螺体越大,产卵越多。

在种螺产卵期间,要及时收集卵粒。一般每天收集一次。采用木箱养殖蜗牛的,可在每天晚上清扫或喂料时进行收集。蜗牛的孵化,是人工养殖蜗牛的关键环节。规模较大的,可将收集的卵放入盛有黄沙的木箱中孵化。木箱的大小根据卵的多少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孵化10万粒卵左右。木箱底部铺一层5厘米厚的黄沙。黄沙须经高温消毒,--般可放人锅内用沸水煮20分钟,然后拿出晾干后放人木箱内。沙子通气 *** 能良好,不易变质发霉,经过高温消毒之后,一般能将沙子中的霉菌、腐生菌 *** 。

沙子颗粒要比蜗牛卵小,一般要用粗糠筛筛过。蜗牛卵在放入木箱前,应放在清水中轻轻洗掉上面的粘液及泥土,然后放人 *** 溶液(1:1000)中浸半分钟,拿出晾干,将卵均匀地撒布在黄沙表层。在卵上放置一层纱布,每天往纱布上喷洒清水,酒多少要视湿度而定。不能过干过湿,过于会导致出壳率下降,过湿会使卵发霉变质。一般孵化箱内水分不宜过多,下边不能积水,能保持纱布湿润就行了(湿度标准80%左右)。温度保持在25~30度时,经12天左右即可陆续出壳,孵化出壳率可达97%左右。

也可以将卵用汤匙轻轻取出,放入底部铺一厘米厚海绵的木盒、塑料盒或脸盆内孵化。放上卵以后、在卵上面盖一层洗净的粗布,每天往布上喷1~2次水,温度保持在28~32度之间,海绵湿度为40%(即每10克海绵含水量为4克),三天后轻轻地翻卵一次,6~8天幼螺便孵化出来。再经过2~3天后就可把幼螺转入饲养箱。此种 *** 的优点是时间短,孵化率可达95%以上。

在孵化过程中,温度过高过低,湿度过大过小,通风 *** ,都会影响出壳率,要注意严格控制。出壳后的一星期内,幼蜗牛一般活动能力弱,外壳嫩软,因而可适量喂一些鲜嫩的细叶植物(用刀切细)之类的饵料。.

九头狮子为何是唯一敢称圣的妖怪?你看他这九头分别 *** 啥?

(蜗牛看 *** 第3259期)

文/蜗牛

在 *** 中厉害的妖怪数不胜数,但是能瞬间就把孙猴子秒成 *** 的妖怪只有这么一个,那就是九灵元圣。

九灵元圣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因为长了九个脑袋,所以太乙老人家就给它起名叫九头狮。

话说有一天,看守它的狮奴由于贪酒,多喝了几杯太上老君送来的酒,不胜酒力便睡着了,这时九头狮可能出于无聊就跑下人间。

凭着在妖怪中辈分更高的优势和在天庭中有工作经验的后天条件,使得一下凡间就引来了众多崇拜者,这个狮子也是大方把那些妖怪都收为自己的孙子。最重要的是这头狮子个人修养极好,而且为狮也是及其低调。没事干的时候还教它的孙子们要和人类好好相处,买东西之类必须那拿钱换。人都很难做到几点居然让一头狮子做到了。

在他的徒孙中,有一头狮子由于偷了孙猴子兄弟的宝物,被孙猴子最后给打死了,惹的九头狮大怒,于是就捉走了 *** ,大家可别误会,它可不是要吃 *** ,压根这头狮子对 *** 肉不感冒,捉拿 *** 只是为了给它孙子 *** ,对于它来说亲情重于一切,甚至把孙猴子想捉小鸡一样捉住,让猴子连还武之地都没有,如果不是天尊赶来救的话,或许取经团队就此解散了。

其实孙猴子打不过这头狮子是有原因的,我们最开始介绍狮子的时候就说过,他长了九个脑袋,而这九个脑袋可是大有来头的。话说他这九个脑袋象征着孔子老人家曾经说的九思,九思要是 *** 啥呢?听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

所谓九思就是做人有九件事是必须思考的,看到一件事要考虑一下自己是否想明白了,听到一件事的时候考虑一下自己是否听清楚了,自己每天神态表现是否比较和善,自己每天的容貌是否比较干净,与人交谈的时候是否抱着一颗诚实的心,为人处事上面是否谨慎,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是否去找老师,自己生气的时候是否想到后果,遇见自己喜欢的东西要想的自己该不该得到。

孔子老先生说过只要能做到这九件事就说明你已经是一个圣人了,可见我们狮子做到了,这也就是为何孙猴子不是人家的对手。谁让狮子有一颗宽阔的胸怀。

九头狮这个 *** 格特点,以及它的人格魅力如今社会要有几个人能做到像它那样,经得起 *** ,没有贪念,做事凭着自己的良心不做伤天害理的事,还有一颗包容万物的心胸。有时候动物比人更有人情味!

小蜗牛火了,这个动作又萌又飒

近日,河北崇礼

7岁男孩单板滑雪

外转540度的 ***

惊艳了众多网友

7岁男孩完成540度外转动作

已有四年“雪龄”

这位“滑雪小达人”叫小蜗牛

今年7岁的他

穿戴着专业的滑雪装备

头盔、 *** 、护具一样不少

滑行、起跳、转体、落地

540度外转动作完成得干净利落

又萌又飒

别看小蜗牛年纪小

他已有四年的“雪龄”了

3岁接触滑雪

4岁正式训练

5岁获得全国 *** 青少年滑雪比赛之一名

7岁已经能做一些高难度动作

小蜗牛的爸爸王涛说

“孩子更大的优点是勇敢

他能做到是因为基本功很好

540度外转动作

对7岁孩子来说难度挺大

他跳了三次就完成了

但要跳好还得练习几个月”

学习滑雪之初磕磕绊绊

哭过的他总是爬起接着练

小蜗牛的父母

都是业余的滑雪爱好者

他们滑雪的时候

会带着小蜗牛 ***

本意是想让孩子感受滑雪运动的魅力

养成体育锻炼的爱好

起初,小蜗牛站在雪板上

由爸爸带着滑行

慢慢他自己学会了平衡

一次次的进步

也让小蜗牛感受到了滑雪的乐趣

主动要爸爸教他滑雪

不过小蜗牛学习滑雪之初

并不顺利,妈妈李女士坦言

他们一度怀疑孩子不适合滑雪

“换刃这个简单的动作

大点的孩子两三天就能学会

小蜗牛用了二十天”

李女士回忆说

小蜗牛练习滑雪的过程中

没少摔跤

几次脸着地磕得牙出血

枯燥的训练也会让他偶尔闹情绪

但每次哭过、闹过之后

小蜗牛还是会爬起来继续练习

“孩子这种不服输的劲头

让我们引以为傲”

用 *** 记录儿子滑雪日常

父母希望他成为职业运动员

刻苦的训练加上不懈的坚持

小蜗牛的滑雪技术突飞猛进

“雪季以来

除了上网课外

他每天都要训练七八个小时”

父母也开始有意识地记录

小蜗牛滑雪训练的点点滴滴

李女士说

他们常常收到网友的鼓励

这让她既感动又欣慰

小蜗牛的父母希望孩子

未来成为一名职业滑雪运动员

“孩子也有这个想法

这个决定不容易

走专业培养的道路需要付出更多

但我们会在孩子的成长路上

尽更大能力支持他”

来源:央视新闻

蜗牛的爬行速度为什么那么慢?

蜗牛的爬行速度之所以那么慢,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解释。首先,我们可以从蜗牛的生理特征来分析。蜗牛身体呈卷曲状,背部有一个坚硬的壳,这个壳不仅提供了保护,还使得蜗牛的身体变得沉重。而且,蜗牛没有腿,只能通过肌肉缩放和伸展身体来移动。这种移动方式非常耗费体力,因此使得蜗牛的爬行速度非常缓慢。

其次,蜗牛的生活习 *** 也使其爬行速度变慢。蜗牛是一种陆生动物,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蜗牛的体表会分泌一种黏液,这种黏液能够帮助蜗牛爬行,减少摩擦力。但是,当地面干燥时,蜗牛就会缺乏黏液,导致摩擦力增大,进而减慢爬行的速度。

此外,蜗牛的食 *** 也影响着其爬行速度。蜗牛是以植物为食的,主要以腐植质和腐殖质为主食。这种食物的消化速度相对较慢,蜗牛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摄取充足的营养。同时,蜗牛的消化 *** 也相对简单,吸收速度有限。这样一来,蜗牛的新陈代谢相对较慢,体力相对较弱,爬行速度自然会变得较慢。

最后,蜗牛的生活环境也是造成其爬行速度慢的一个重要原因。蜗牛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于它们的生存非常重要。然而,在湿润环境中,地面上可能存在着各种障碍物,例如石头、树枝等。蜗牛在爬行的过程中需要绕过这些障碍物,导致爬行速度变慢。

总结来说,蜗牛的爬行速度之所以那么慢,是由于其生理特征、生活习 *** 、食 *** 以及生活环境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尽管蜗牛的爬行速度较慢,但它们适应了这种缓慢的生活方式,并且通过自身的特殊适应能力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了数百万年。#头条创作挑战赛#?

有趣的蜗牛

小时候一下雨,我就喜欢去找蜗牛,看它 *** 小身子爬一爬,好奇它的壳下面是什么?它为什么要背着这样的壳?


每个小朋友都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我们的小朋友也不例外,趁着刚下完雨,我们也带小朋友去找一找蜗牛啊!


来到户外孩子们像寻宝一样在草地上找蜗牛,时不时传来激动地喊声:“老师,我找到蜗牛了!”,“老师,这里有蜗牛!”。



小朋友们挑选了一些蜗牛带到了教室里,我又下载了一些蜗牛的讲解素材,就这样一节生动有趣的自然课萌发了。


课堂上我带领孩子观看了蜗牛的 *** 讲解,配合上我们真实可爱的三只小蜗牛,吸引了小朋友所有的目光,每个小朋友都想去捏一捏、看一看,因为蜗牛壳上有细菌,所以我提醒孩子不能直接用手摸蜗牛。



这节课带领小朋友认识了蜗牛长长的触角是眼睛,蜗牛重重的壳是用来保护它的身体,蜗牛的嘴巴里面有好多好多的牙齿,蜗牛喜欢吃叶子、花朵,蜗牛的鼻子在壳里面,孩子们都认真的去观察三只蜗牛,最后我带领幼儿一起画了蜗牛,更深刻的记住了蜗牛的特点,这节生动有趣的自然课就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里结束了。


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孩子们课堂上的有趣瞬间吧。


这种蜗牛全身盔甲,还自带食品工厂

这种蜗牛背的不是“房子”,是“铁甲”。

在近3000米深处的海底,有一种蜗牛,浑身长满了“铁甲”,活像穿了 *** 衣。这就是曾经入选十大令人震惊的海洋物种的鳞角腹足蜗牛(学名:Chry *** llon squamiferum)。这是一群大家伙,螺壳宽度一般在9.8-40毫米之间,更大的能达到45毫米。而我们平时见到的蜗牛,更大的壳长也不足15毫米。别看它个头大,就以为它们是捕食高手,其实它们大部分时候都不自己吃“饭”,而是靠肚子里的细菌提供能量。

鳞角腹足蜗牛(The Stocks)

自带食品工厂

鳞角腹足蜗牛生活在近3000米的印度洋海底深海热泉喷口,那里生物量极低,高压低氧,喷口里喷出来的物质含有毒 *** 。在这样的环境里,觅食很不容易。再看鳞角腹足蜗牛,它们的齿舌已经高度退化,没有上下颌,也找不到唾液腺,只有一个小圆嘴巴,几乎不具有摄食能力,也难以进行滤食。幸好,在磷角腹足蜗牛生活的地方,有一些细菌,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利用 *** 获取能量。

在磷角腹足蜗牛的体内,就有着这样的细菌。这些共生细菌主要分布在蜗牛的食管腺体中。而它们的食管腺体比其他蜗牛体内的腺体大1000倍。这么大的腺体,里面的共生菌可以为蜗牛提供足够的能量,使得它们无需进食,也可以维持生存和生长。同时,磷角腹足蜗牛为这些细菌提供了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这种独特的供能方式,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

鳞角腹足蜗牛柔软的身体(The Stocks)

全身戴盔甲

这些大个头的鳞角腹足蜗牛,不仅吃“饭”方式特别,长得也不简单。鳞角腹足蜗牛背上的螺壳含有不少铁元素,是一件柔软而坚韧的“铁布衫”。

这件铁布衫共有三层。最外面是一层由铁的硫化物组成,可以用来抵挡攻击。研究发现,这层外壳含有硫复铁矿,具有磁 *** ,可以不断地吸引周围环境中的含铁物质,变得越来越厚实。也就是说,越老的蜗牛外壳越厚,可以算是“脸皮越来越厚”的典型;中间是柔韧的有机层,厚度约150微米,遇到攻击时可以缓解攻击的力道;最里面是钙化的文石层,厚度约 *** 微米。我们常见的各种壳类的主要成分就是文石。

除了背上的铠甲,鳞角腹足蜗牛的腹足上还长着数以百计的鳞片。这些鳞片主要成分是一种硬蛋白。而我们已知的其他动物的鳞片,主要成分为钙质。这些一块连着一块,以覆瓦状排列的鳞片,像 *** 一样保护着鳞角腹足蜗牛的腹足。在人类已知的腹足类物种中,再也没有谁,像这样具有长在皮肤上的鳞片。如果有小动物想攻击这些鳞片,很可能就像撞到 *** 上一样被撞晕。

曾经有人试图用瑞士 *** 划开鳞角腹足蜗牛的壳,结果没有成功。还有人对着它们的壳开枪,但 *** 也无法进入。因此,说它们刀枪不入实在名副其实。鳞角腹足蜗牛壳这样的特点,吸引了很多人关注,其中美 *** 方希望通过仿生技术,研制出功能强大的军事用品。

背上的硬壳和腹部的鳞片(The Stocks)

同“牛”不同命

目前为止,研究员分别在西南印度洋底的Kairei热泉群、Solitaire热泉群及龙旗热泉 *** 现了三种不同的磷角腹足蜗牛,这些蜗牛占地总面积不大,大约相当于两个美式 *** 场。其中Solitaire热泉群的蜗牛外壳颜色较浅,且不含铁。而Kairei热泉群的蜗牛外壳颜色较深,含有铁元素,具有磁 *** 。

这三个热泉所含物质不同,因此,三种蜗牛的外壳也不尽相同。这种差异也很可能和它们身上的细菌有关。深色变种的蜗牛体内,具有浅色蜗牛所没有的细菌种类。而这些细菌可以帮助生成含铁硫化物。不过,研究人员也不能排除蜗牛靠自己生成含铁硫化物的可能。毕竟暂时还没有人在实验室里培养出这些细菌。

目前磷角腹足蜗牛生活的这三个地区,有两处位于深海采矿区域内,很可能会被采矿 *** ,此处的蜗牛也很可能会被钻井掀起的泥沙 *** 。因此,磷角腹足蜗牛已经被列为濒危动物。我们只能希望这些蜗牛凭借雌雄同体的高效繁殖能力,快速产出后代,带领“族牛”躲过一劫。

不同颜色的蜗牛(The Stocks)

特殊转录因子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种蜗牛特殊的生存方式,从中找到人类可以模仿学习的地方,港科大的研究人员联合日本海洋地球科学技术厅,从海底采集了20只磷角腹足蜗牛,分析了它们的基因。而研究结果显示,这些蜗牛体内并没有特殊基因,它们所有的基因都可以在鱿鱼和珍珠牡蛎等其他软体动物身上找到。

不过,研究员确认了25种转录因子,这些转录因子有助于蜗牛鳞片和壳形成,在其他软体动物身上,这些转录因子也具有同样的功能,促进其他软体动物身体独特的坚硬部分形成,比如腹足动物的鳃盖或者多毛目环节动物尖端的刚毛。看来,想知道磷角腹足蜗牛生成铁布衫的秘密,用来满足人类 *** 或工程需要,还要等一段时间。


参考文献:

1. Jin Sun, Chong Chen.The Scaly-foot Snail genome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origins of biomineralised armo *** .Nat *** e Communications.08 April 2020.https:// *** nat *** e *** /articles/s41467-020-15522-3

2. 港科大带头全基因组测序:脚上有鳞的“牛”,2020/04/30.https://new.qq *** /omn/20200430/20200430A091RL00.html?pc

3. Scaly-foot snail first species endangered by deep-sea mining.23 JU *** 2019.https:// *** mining-technolo *** *** /news/scaly-foot-snail-deep-sea-mining/

4. Chong Chen.The heart of a dragon: 3D anatomic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scaly-foot gastropod’ (Mollusca: Gastropoda: Neomphalina) r *** als its extraordinary circulatory system.18 June 2015.https://frontiersinzoolo *** .biomedcentral *** /articles/10.1186/s12983-015-0105-1

作者:九一

中国人为什么不吃非洲大蜗牛?因为不好吃吗

作者|鸭嘴兽小黄

编辑|鸭嘴兽小黄

夏天,我曾到乡下田野里溜达,小时候这边小龙虾泛滥,小孩钓虾玩。而今呢,我蹲在乡间水沟边仔细看,什么都没有,龙虾早就被捞光了,只有几只田螺。

似乎中国人吃螺肉越来越少了(螺蛳粉不算),夜市上卖炒田螺的已没有20年前多。中国人对螺类的喜恶变化,影响了一个物种,那就是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害怕软体动物的会觉得很吓人,每年夏天,非洲大蜗牛繁殖的季节,各大地方新闻媒体都会发文,警告小朋友不要碰它。

至于捡回家炒菜,那更是作死。但这种认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非洲大蜗牛并没有那么可怕,今天简单带大家了解一下。

天赋异禀的巨型蜗牛

非洲大蜗牛,顾名思源,是从非洲过来的,它原产东非,又名褐云玛瑙螺。成年非洲大蜗牛,体长大概7、8厘米,有的个头大的能达到20厘米以上。

把这个数字列出来,感觉也就那么回事,但是如果你把它放到手掌上,就会感受到它的“巨大” *** 感。

蜗牛的特点,蜗牛的特点是什么-第1张图片-

非洲大蜗牛有个白化品种,俗称“白玉蜗牛”,如果养蜗牛当宠物,或者作为观察实验的对象,这种最为常见。

白色的蜗牛看起 *** 干净净,走路迟缓,深受小朋友喜爱。

只能说,任何东西都是要看颜值的

如果购买非洲大蜗牛,不对,白玉蜗牛当宠物,注意观察它作为软体动物的两大特点。

之一,软体动物老 *** 传下来的吃饭家伙——齿舌。

如下面这个动图,它在吞咽食物的时候,有一个白色的像牙一样的东西。

这是我之前养蜗牛时拍的 ***

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可拥有 *** 00枚牙齿。它们的牙齿比起人类或者其他哺乳动物的恒牙,更类似搓衣板,吃饭的时候,蜗牛会利用这个灵活的搓衣板来“刮取”食物。

如果碰到坚硬的东西,牙齿也会掉,但是会再长出来。它是蜗牛身上最硬的地方,甚至能够用来啃水泥。

顺便说一句,在强调非洲大蜗牛危害 *** 的时候,人们总喜欢说一句“它什么都吃,包括沙子、水泥”,但蜗牛吃泥土、水泥的目的不是摄食,而是吸收钙质。

如果长期缺钙,蜗牛的壳会变脆,它必须持续不断地摄取身边任何可能含有钙的东西,比如泥土。

一般蜗牛吃土,吸收一遍后,就会原封不动地拉出来,吃进去啥样,拉出来啥样。

因为长期补钙,蜗牛的齿舌十分坚硬耐用。腹足类老 *** *** 后,靠齿舌发现了十分广泛的食谱。从蔬菜到果实,从花卉到树木,它什么都能吃。

一口刮不下来,我就持续刮,一招鲜,吃遍天,水滴石穿,总会把你吃到口里。

有没有觉得齿舌很好用?这也是为什么软体动物会从贝壳到章鱼,都采用齿舌的配置。

第二,蜗牛是雌雄同体的,每只蜗牛都带有两套完整、能用的 *** 器

在自然条件好、食物充足的时候,两只蜗牛相遇,会进行慢动作活动……你以为他俩在相亲相爱?不!

它们在决斗。

“剑拔弩张”的蜗牛决斗

决斗后,赢的当公的,输的当母的。至于为什么,不是蜗牛重男轻女,而是 *** 对任何一个需要新陈代谢的动物来说,代价很大。

一旦 *** ,它就需要寻找更多食物与钙,它的生存能力也会下降。而公蜗牛只用提供DNA就行了,穿上裤子即可走人。

不过,母蜗牛也不必担心,这次当母的,下次当公的。非洲大蜗牛打架输了后,会在一段时间内产卵,数量高达150到300粒。

这些卵孵化后,小蜗牛可在5个月的时间里达到 *** 成熟,然后上街找另一只蜗牛,约下一场架。

一只非洲大蜗牛能够活五六年,在这漫长的一生中,它当爹又当妈,几代后直系子孙就是天文数字。

广泛的食物来源,强悍的生育能力,使得非洲大蜗牛成为了一种强势入侵物种。

金兰酱油灭门案的真凶

1985年, *** 金兰酱油家族偶然听说,日本人喜欢生吃蜗牛,蜗牛非常补。

于是他们就买来一些非洲大蜗牛,在自家别墅饲养。怕蜗牛不干净,就令人用新鲜的蔬菜喂养,直到蜗牛排出绿色的粪便后才放心——

这下蜗牛胃里的“ *** ”都排干净了。

之后,厨子将这些蜗牛做成了生食的沙拉。当年6月27日,食用这道菜后,一家两代五口人全部感染广州管圆线虫。旋即,四人死亡, *** 的一人卧床10年后也离开人世。

金兰酱油家族第二代钟秋桂(右)

一家两代人,唯一 *** 的是缺席这道家宴的,人在海外的三儿子。

这不是广州管圆线虫的唯一新闻。北京、上海曾禁售过一阵子福寿螺,原因是有87名市民食用福寿螺后,先后感染了广州管圆线虫,对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这导致福寿螺被市场和人民迅速抛弃,饲养福寿螺的养殖户失去了销路,大量福寿螺被销毁,小部分逃窜到田野,一个繁殖季节过去后,形成又一轮的物种泛滥。

美国的非洲大蜗牛泛滥也差不多。1966年,一个美国小男孩觉得非洲大蜗牛很可爱,就带了三只回到了美国迈阿密。由于蜗牛太能活,互动 *** 又差,他很快就玩腻了,奶奶决定将蜗牛放生。

于是,短短7年间,3只蜗牛的数量变成了1万8。

今天,非洲大蜗牛已经攻陷了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等地,它们陆续往北方进军,也许几年后,北方网友也能在雨后发现巨型蜗牛了。

非洲大蜗牛由于个头大,吃得也多,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林业,属于害虫。人们想了很多 *** 进行防治,包括在繁殖季雇佣农户人工清除,引入鸭子吃蜗牛(结果发现鸭子更爱吃稻谷),施 *** 等,但效果都不太理想。

蜗牛料理,需要文火与糊糊

法国人一年要吃3亿只蜗牛,法式焗蜗牛的做法比较繁琐,以下是一道菜谱。

(以下部分可直接跳过看结论)

购买没有壳的罐装蜗牛肉,它们是事先通过盐卤好的。

蜗牛肉用黄油和洋葱炒2分钟,备用。

将5汤勺黄油、大蒜、欧芹和白葡萄酒加入搅拌机, *** 大蒜黄油。

将蜗牛肉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螺壳里,加入大蒜黄油。上烤箱,375度烘烤15分钟

取出配面包吃。

尼日利亚人烹饪非洲大蜗牛的一个食谱:

将蜗牛从壳中取出,清理内脏。

用明矾、盐、柠檬汁清洗蜗牛肉,直到没有粘液为止,这个过程可能需要30分钟。

将清洗过的蜗牛放入淡盐水中,煮沸。用文火炖一个小时

将洋葱、辣椒、西红柿、胡萝卜做成酱汁,可用榨汁机。将炖好的蜗牛加入酱汁,将其煮软。

与米饭或山 *** 一起食用。

有没有发现两个食谱有共通之处?都是将已经彻底熟透的蜗牛肉(甚至会炖1个小时,法国人则直接买熟螺肉)配糊糊酱汁食用,印度 *** 是这样吃福寿螺的。

广州管圆线虫将非洲大蜗牛或其他品种的蜗牛作为中间宿主, *** 摄入后,会入侵脑部、脊髓和神经根。

而中国人在烹饪非洲大蜗牛的时候,出于口感考虑,往往并没有煮熟,尤其是金兰酱油灭门案那次,直接生食。

蜗牛作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太远,它并不会传播人畜共患疾病,与老鼠、蝙蝠是不一样的。

但非洲大蜗牛什么都吃,甚至连水泥都不放过,这就导致它们的体内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寄生虫,这方面,中国人针对福寿螺有过研究,福寿螺能被寄生6000种寄生虫。

寄生虫品种繁多,从扁形动物门到线形动物门不等,既然是“虫子”,高温就可以彻底 *** 它。

对于中国人来说,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等大型蜗牛,彻底煮熟后很难吃,就像胶皮。只有半生不熟的时候口感尚可,可这时候寄生虫又没被消灭。

总之,熟了口感不佳,不熟对健康有害,非洲大蜗牛虽然肉多个头大,对于讲究吃的中国人来说,却很鸡肋。

这便是中国人不吃非洲大蜗牛的原因。

资料参考:

https:// *** wlrn.org/cult *** e/2013-08-29/how-to- *** ke-stew-with-giant-african-land-snails

https://forei *** fork *** /escargot-recipe/

http://health.cq12320 *** /disease/detail?id=1794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中外科学家首次公布毛茸茸的蜗牛

10月12日,中外科学家团队宣布,他们在琥珀中首次发现了保存角质毛的陆生蜗牛。该研究 *** 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刊物、细胞集团旗下的iScience。据悉,该课题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及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等项目的资助。

卖家说蜗牛发霉了像毛豆腐

学者此次研究的琥珀标本来自 *** 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该地域的琥珀距今约1亿年,为白垩纪中期。北京青年报记者对研究团队之一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进行了专访,他笑称,“偶得这块琥珀是因为一通 *** 。”邢立达回忆道,“当地的卖家对他说,‘有块琥珀里的蜗牛发霉了,像极了毛豆腐’。”这对于每年都会前往 *** 3、4次的邢立达来说,是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他凭着经验之上的直觉,高价将其入手。

毛茸茸的蜗牛有了新属和新种

新发现的蜗牛化石直径约为6.6毫米,高约2.2毫米。邢立达团队通过CT扫描,得到了高清的3D标本形态。邢立达把化石CT扫描和医院CT扫描类比,两者的扫描原理都如出一辙。在标本壳表面覆盖着密集的角质毛,螺层侧缘上部和顶侧有明显的螺纹等特征,区别于已知的腹足类。 *** 作者命名了新属:毛环口螺(Hirsuticyclus),新种为琥珀毛环口螺(H. electrum)。

毛结构的丧失可能与环境相关

呈螺旋形的壳是大多数腹足类物种(软体动物门的一个纲)的特点,当遇到危险时会将身体缩进壳中。其中部分腹足类的壳体上有一层角质毛,学者推测是其自身的防御措施,或增加水的附着让移动更方便,也可能是提高壳体表面附着力等。“毛结构是一种祖征,在演化史上已多次丧失,这可能与大环境从潮湿到干旱的往返转变有关。”相关学者认为。

蜗牛的演化和被子植物相伴

学者推断,琥珀毛环口螺逐步适应以被子植物为主导的白垩纪中期世界。壳体上的毛不仅让掠食者生畏,还能够更好地附着在被子植物的叶子上,降低掉落的风险。不慎落到地面,毛结构还可降低对壳体的损害。此外,厚厚的一层毛还起到隔热的作用。同时在白垩纪中期,被子植物 *** 的平均尺寸很小,往往低于1立方毫米。琥珀毛环口螺的毛可能会附着一些 *** ,伴随着运动完成传播。由此可见,白垩纪中期蜗牛的演化和被子植物相伴。

文/见习记者 梁天伊

5~11月,蜗牛猖獗!如何杀灭果园病害?习 *** 、防治法,3方面解析

蜗牛属于软体动物,危害众多作物,包括猕猴桃。蜗牛,是猕猴桃种植业最受重视的一种有害动物。因为蜗牛不属于昆虫,而是属于螺类,所以我们说成年蜗牛、幼年蜗牛时不说成虫、幼虫,而是说成螺、幼螺。很多杀虫 *** 针对昆虫,因此也无法消灭蜗牛。

蜗牛主要危害猕猴桃的叶片和果实,成年蜗牛或幼年蜗牛都会刮食叶片,叶片上形成孔洞,严重影响猕猴桃果树进行光合作用、摄取养分。猕猴桃也是蜗牛的食物,蜗牛会顺着树干爬到猕猴桃果实表面,它爬行时分泌的粘液会留在果实表面,并且对果实产生严重的污染和病害。

其中,危害猕猴桃最严重的一种蜗牛品种叫做同型巴蜗牛,这类蜗牛在有的地方也叫小螺蛳和旱螺,分布非常广泛,遍布我国的黄河、长江流域以及华南各省。

*** 来源 ***

有句话叫做“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同型巴蜗牛有哪些习 *** ?了解过后我们才能够找到对付它们的办法。

一、同型巴蜗牛习 *** 解析

【栖息地选择】

同型巴蜗牛喜欢阴湿,生活在潮湿的灌木丛、草丛、田埂、乱石堆之中,也藏在枯枝落叶下,作物根际土块间,只要是阴暗潮湿、多腐殖质的环境,它们都能够适应生活。

同型巴蜗牛喜潮湿,怕水淹,畏惧阳光直射。我们可以想到猕猴桃同样喜湿怕涝,因此,猕猴桃果园是蜗牛理想的栖息地。

【生理周期】

蜗牛1年繁殖1代,4~5月间产卵,在5月~11月这段时期活动猖獗。7月进入夏季,南方频繁下雨,蜗牛的活动越来越活跃;北方干旱,蜗牛在植物的根部或者附近土层下方蛰伏,旱季之后再次大量出动。


【产卵期】

4~5月和9~10月是蜗牛 *** 产卵的高峰时期,孵化要求土壤湿润疏松,对湿度和阴暗程度的要求较高——如果土壤干燥或者卵暴露在阳光之下,则不能孵化,甚至自动爆裂。

*** 来源 ***

二、果园蜗牛防治

大致了解了同型巴蜗牛的习 *** ,接下来我们关注防治蜗牛螺害的具体措施。目前有三种防治的办法。

物理防治

  • 针对幼卵:

4~5月、9~10月等产卵期,翻松土壤,使蜗牛卵暴露在阳光之下,被天敌取食。

  • 针对蜗牛:

(1)及时清除杂草,拔除已经死亡的作物残余,雨后翻土, *** 蜗牛的栖息地,让阳光暴晒土壤, *** 土壤中的螺卵。

(2)人工捕杀,堆集树枝、杂草、菜叶,作为诱饵,每3~5米设置堆放,将蜗牛吸引到杂草堆下方,在清晨的时候集中捕捉,捣碎填埋。

(3)撒生石灰,每亩施用45~75公斤,在行间或者作物周围施撒生石灰。土壤较干燥的晴天施撒效果较好,注意不要洒在叶面上,否则容易引起肥害。生石灰对幼苗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4)施撒草木灰,傍晚在猕猴桃果树茎叶上施撒纯草木灰。如果茎叶干燥,可以先用水濡湿茎叶在施撒,这样蜗牛就不能爬到茎叶上去咬食叶片或果茎。此外,将草木灰冲洗浇施到土壤中也可以杀灭蜗牛卵。注意不能施加太过量,适度即可,否则冲施时可能引起果树肥害。

生物防治

鸡鸭等家禽是蜗牛的天敌,因此,可以在果园中饲养家禽,缓解蜗牛成螺的危害。

化学防治

化学 *** 剂喷洒,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当注意时间。试验表明,蜗龄越低防效越好。根据蜗牛的生物学特 *** ,蜗牛全年有两次产卵、孵化及危害高峰,一次在4、5月份,一次在9、10月份。因此,如何选择好蜗牛的防治时期,以达到防治一次就能控制全年乃至数年危害的目的,是蜗牛防治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如果防治太早可能因气温低,蜗牛的活动 *** 差,防效不显著;防治过迟则可能因部分蜗牛已产卵,不能彻底杀灭。4、5月防治与9、10月防治效果有较大的差异,就是因为随着蜗牛长大,抵抗力越来越强,难以 *** 的缘故。因而,综合考虑防治蜗牛最适宜的时期应为4月上中旬。蜗牛在白天不活动,傍晚或下雨后外出 *** ,产卵或吸食。因此,施撒 *** 剂更好选择在蜗牛的活动期进行。


虽然今年的更佳防治期已经过去,但这些注意事项对我们施用 *** 物还是有很多参考意义。施撒 *** 剂的时候,更好是在雨后或者清晨傍晚,蜗牛尚未潜入土壤的时候

(1)间隔施撒

选用2%的灭旱螺毒饵剂,每亩施加0.4公斤至0.5公斤;

或者使用8%的灭蜗灵颗粒剂、每亩施用10%的多聚乙醛颗粒剂0.8公斤~1公斤;

或者每亩使用6%的四聚乙醛杀螺颗粒剂0.5~0.6公斤均匀施撒。

以上三种 *** 剂间隔施撒,从而降低蜗牛的抗 *** *** 。

(2)喷洒溶液

喷洒 *** 铜800~1000倍液。

(3)自制可降解防治剂

根据仇颖超、许洪祥的研究成果,可以制备一种防治蜗牛,同时无毒害作用,并能够培肥土壤的防治剂。利用蜗牛吞食油茶籽死亡的特点制备,但成本较高,在这里提出供农友参考。

将油茶籽粕粉碎后与 *** 溶液混合,使有效成分溶解,过滤后将滤饼备用,将滤液浓缩后与生石灰搅拌,蒸干后于高温下使有效成分升华并在滤纸表面结晶,再将备用滤饼与麦芽浆料和糯米粉混合发酵,将发酵混合物与结晶混合后干燥得到环保可降解蜗牛防治剂。

总结

1、4~5月和9~10月是蜗牛 *** 产卵的高峰时期,4~5月杀灭蜗牛效果更佳。产卵期翻松土壤,使蜗牛卵暴露在阳光之下,被天敌取食。

2、鸡鸭等家禽是蜗牛的天敌,可以在果园中饲养家禽,缓解蜗牛的危害。

3、及时清除杂草,拔除已经死亡的作物残余,雨后翻土, *** 蜗牛的栖息地。

4、晴天行间施洒生石灰。注意不要洒到叶面。

5、堆集树枝、杂草、菜叶,作为诱饵,每3~5米设置堆放,将蜗牛吸引到杂草堆下方,在清晨的时候集中捕捉,捣碎填埋。

6、喷洒 *** 时选择蜗牛活动期,如清晨或傍晚,效果更佳。

软体动物——蜗牛

软体动物---蜗牛

曼妙悠闲的蜗牛

猜谜语

名字叫做牛

不会拉犁头

说它力气小

背着房子走

科学探究一——找蜗牛

? 同学们都见过蜗牛,有的人还抓过蜗牛,养过蜗牛。那么你知道从哪里很容易找到蜗牛吗??根据自己的假设,去蜗牛可能出没的地方找蜗牛。记录能找到蜗牛地方的植物生长情况,土壤潮湿情况等,初步判断蜗牛喜欢怎样的生活环境。

?初步断定蜗牛喜欢避光,潮湿的环境

--------------------------------------------------------------

科学探究二——画蜗牛

? 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外形有什么特点?蜗牛的嘴长在哪里??蜗牛有几对触角??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蜗牛的壳像什么??朝什么方向旋的?

给你的蜗牛画个像,要真实!

?腹面有扁平宽大的腹足,行动缓慢,足下分泌黏液,降低摩擦力以帮助行走,黏液还可以防止蚂蚁等一般昆虫的侵害。?据科学家测定,蜗牛爬行的最快速度大约是12.2米/小时。现在人们常用蜗牛爬行来比喻速度很慢。

观察蜗牛的身体

蜗牛的外形特征

蜗牛的整个躯体包括贝壳、头、颈、外壳膜、足、内脏、囊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贝壳,其形状形形 *** ,大小不一,有宝塔形、陀螺形、圆锥形、球形、烟斗形等等。

?蜗牛是陆生贝壳类软体动物,从遥远的古 *** 始,蜗牛就已经生活在地球上。蜗牛的种类很多,约 *** 00多种,遍及世界各地,仅我国便有数千种 。?蜗牛几乎分布在全世界各地,不同种类的蜗牛体形大小各异,非洲大蜗牛可长达30厘米,在北方野生的种类一般只有不到1厘米。

科学探究三——蜗牛与环境

1、在纸盒里放上一些土,并用喷雾器给一半土喷上水,成为湿泥土。?2、在干湿土交界的地方放上六只蜗牛,观察蜗牛将爬向什么地方。?3、在盒里放上湿土,并放进六只蜗牛。盖上玻璃,用盒盖将一半的玻璃遮住,不让光线进入,十分钟后,观察蜗牛停留在什么地方。?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 。

? 但不是说蜗牛不需要光,而应有较弱的散射光。?光照是蜗牛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之一,光照是提高产卵量的一种有效手段。但蜗牛怕强光照射和 *** 。在自然界中太阳出来,蜗牛就会躲藏在阴暗潮湿处,光照迫使它们在夜间活动,白天休息,故称蜗牛为昼栖夜行动物。?喜潮湿怕水淹.

蜗牛一般生活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在植物丛中躲避太阳直晒。在寒冷地区生活的蜗牛会冬眠,在热带生活的种类旱季也会休眠,休眠时分泌出的黏液形成一层干膜封闭壳口,全身藏在壳中,当气温和湿度合适时就会出来活动。

思考:

蜗牛休眠了,要怎么唤醒它呢?

放入水中就会让蜗牛醒过来。 蜗牛休眠时也是要呼吸的。当我们把它放入在水中之后,蜗牛由于呼吸受阻碍,就会结束休眠开始活动,并且努力爬出水面。可以放心,短时间内蜗牛一般不会被淹死。

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虽然它的嘴大小和针尖差不多,但是却有25600颗牙齿。在蜗牛的小触角中间往下一点儿的地方有一个小洞,这就是它的嘴巴,里面有一条锯齿状的舌头,科学家们称之为“齿舌”。

科学探究四——蜗牛吃什么

? 从自己抓蜗牛的过程,蜗牛的习 *** ,猜测蜗牛喜欢吃什么?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

将蜗牛放在观察盒里,每次放进几种蔬菜或瓜果,并将蜗牛放在上面,数分钟后,观察食物被吃的情况。以此判断蜗牛喜欢吃什么。

?蜗牛喜欢吃的: 西葫芦、莴笋叶、黄瓜、苹果、有时也吃甜瓜、香蕉、包白、西红柿、红萝卜。?蜗牛不喜欢吃的: 猪肉、鸡肉、葱、姜、大蒜、辣椒等

? 陪玩创客曾带 *** 饲养蜗牛长达一年时间,发现一般三月份气候转暖,即可在花草丛中找到蜗牛,蜗牛在18-25摄氏度的环境里进食量更大,生长最快,五月份开始产卵,卵为白色半透明, *** 大小,每次可产50-200粒卵,一般每隔半月至一个月可产卵一次,卵25天左右可自行孵化出小蜗牛来。

科学探究五——蜗牛的速度

(蜗牛跑步赛)

? 人们形容速度慢常常用蜗牛的速度,那么你知道蜗牛的速度是多少吗?设计实验测量一下。

蜗牛的运动

?腹面有扁平宽大的腹足,行动缓慢,足下分泌黏液,降低摩擦力以帮助行走,黏液还可以防止蚂蚁等一般昆虫的侵害。?据科学家测定,蜗牛爬行的最快速度大约是12.2米/小时。现在人们常用蜗牛爬行来比喻速度很慢。

科学探究六——蜗牛的力量

蚂蚁被称为大力士,据说可以拉动自身质量400倍的重物,那么蜗牛是大力士吗?

食用蜗牛有哪些不同的种类?

目前国内养殖的白玉蜗牛、盖罩大蜗牛、散大蜗牛、亮大蜗牛、褐运玛瑙蜗牛等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形 .

亮大蜗牛品种产于法国、意大利、 *** 等国。温度与散大蜗牛适应界限基本相同。本品种体重可达400克。贝壳呈圆球形,壳高28~35mm,宽45~60mm。壳质厚而坚实,不透明,有5.0~5.5个螺层,螺旋部增长缓慢,呈低圆锥形。体螺层膨大,壳口不向下倾斜,壳面呈深黄褐色或黄褐色,有光泽,并有多条黑褐色带。

科技 *** :

做了这么多的研究,大家对蜗牛有了很多的了解,请你根据蜗牛的生活习 *** 给蜗牛设计个家。

提示:保湿、遮荫、便于观察。

?儿歌:蜗牛

?背上硬壳身体软,走路留下一条线;

?触角两长和两短,眼睛长在长上边。

?喜欢潮湿和阴暗,夏热冬冷都睡眠;

?西葫莴笋最喜欢,有味葱蒜它不沾。

?雌雄同体都产卵,嚼食庄稼害农田,

?逮回家中细观看,写出日记一大篇。

标签: 蜗牛 特点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