踉跄拼音怎么读 走路踉跄拼音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万象 10 0

很多朋友对于踉跄拼音怎么读和走路踉跄拼音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踉跄的拼音
  2. 踉跄的拼音和意思
  3. 踉跄怎么读拼音
  4. 踉跄怎么读什么意思
  5. 踉跄怎么读
  6. 踉踉跄跄的拼音怎么读
  7. 踉跄拼音

一、踉跄的拼音

1、踉跄出处:君来好呼出,踉跄越门限。——韩愈《赠张籍》

2、(1)他喝多了酒,脚步踉踉跄跄的。

3、(2)老人拄着拐杖,踉踉跄跄地来到医院。

4、(3)武松提着哨棒,踉踉跄跄走上景阳冈。

5、(4)黑夜中他踉跄着向家里走去。

6、(5)他看见一个人踉踉跄跄地走了出去。

7、(6)踉踉跄跄不是一个男人应该有的表现。

8、(7)当他停了这个消息之后就踉踉跄跄得走回到寝室来了。

二、踉跄的拼音和意思

踉跄的拼音是liàng qiàng,踉跄的意思是:形容走路不稳,四处跌撞的样子。

1、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

2、他看见一个人踉踉跄跄地走了出去。

3、从远处踉踉跄跄地走来一个人,他手中握着一把扇子,另一手拿着一个酒瓶,嘴里嘟囔着不清不楚的话。

4、母亲踏着的青石板,是一片又一片碎掉的心,她几乎步伐踉跄了,可是手上的重担却不肯放下来交给我,我知道,只要我活着一天,他便不肯委屈我一秒。

5、踉踉跄跄地走进屋中,身子一下瘫倒在床上,话也不想说一句,眼睛早已睁不开。

6、她踉踉跄跄跑出去,几乎是从楼梯上滚下来的。他赶到办公室门口站着,上气不接下气,两腿发软,手冷冰冰的。他看见数不清的人向办公室涌来,他的大脑已经失去了指挥自己的能力。

7、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驻着一根木棍,瘸着腿,一拐一拐,踉踉跄跄地走在前面,身后十米开外是同样瘸着腿,一拐一拐的一头衰弱的老狼紧紧相随,人走狼走,人停狼停,恰如步点一致的舞蹈一般,在浅浅的沙滩上留下无数的足印。

三、踉跄怎么读拼音

1、踉跄,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liàng qiàng,指的是走路不稳,也作蹡踉。出自韩愈《赠张籍》:“君来好呼出,踉跄越门限。”

2、趔趄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liè qie。意思是身体歪斜,脚步不稳。跌跌撞撞,汉语词汇,拼音是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意思是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出自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42回。

3、踉踉跄跄,汉语成语,读音是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指走路不稳,跌跌撞撞的样子。出自《 *** 传》。明·施耐庵《 *** 传》第四回:“头重脚轻,对明月眼红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龟。”

4、健步如飞,汉语成语,拼音是jiàn bù rú fēi,形容步伐矫健,跑得飞快。也形容行走迅速。出自清代蒲松龄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凤阳士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士人》:“丽人牵坐路侧,自乃捉足,脱履相假,女喜着之,幸不凿枘,复起从行,健步如飞。”

四、踉跄怎么读什么意思

1、踉跄,这个汉语词汇,其拼音为,主要描述的是行走时的不稳定状态,有时也被写作"蹡踉"。它源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君来好呼出,踉跄越门限",形象地描绘出步履蹒跚的样子。

2、在文学作品中,踉跄也有生动的描绘作用。例如,在施耐庵的《 *** 传》中,当洪教头的一棒落空时,角色的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洪教头一棒打空,他一个踉跄,脚步还未站稳,就迅速地再次举起棒来。”这样的描绘,让人能直观感受到角色在激烈冲突中的敏捷与不稳。

3、总的来说,踉跄这个词用来形容人在行走中因失去平衡或力量而摇晃,或是动作仓促、不稳当的状态。无论是古文诗词,还是小说情节,踉跄都是一种生动描绘人物动作和状态的词汇。

五、踉跄怎么读

1、【拼音】liàng qiàng,声母l和q,韵母是i和ang,都是第四声。

2、【解释】指的是走路不稳,也作蹡踉。

3、【出处】唐韩愈《赠张籍》君来好呼出,踉跄越门限。

4、【释义】你来时喜好大声呼喊,跨出门槛时却走路不稳、跌跌撞撞。

5、【解释】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踉跄拼音怎么读 走路踉跄拼音-第1张图片-

6、【出处】现代杨沫《青春之歌》之一部之一章:“直到天黑了,这才有一个跛脚老头从大路上蹒跚地走来。”

7、【示例】爷爷腿脚不灵,走起路来步履蹒跚。

六、踉踉跄跄的拼音怎么读

1、踉踉跄跄的拼音:[ liàng liàng qiàng qiàng ]

2、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 *** 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 *** 时被原中国文字 *** *** 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 *** 会)汉语拼音方案 *** 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 *** 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 *** 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2008年9月,中国 *** 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音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中华人民 *** 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3、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 *** 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 *** 国 *** (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七、踉跄拼音

意义:走路不稳,也作踉蹡,踉踉跄跄。

1、君来好呼出,踉跄越门限。韩愈《赠张籍》。

2、施耐庵《三国演义第四一回》:“忽见糜芳面带数箭,踉跄而来。”

3、《初刻拍案惊奇卷七》:“道士去拾时,脚步踉跄,连身子也跌倒了。”

4、蔡东藩《清史演义》第三回:“少顷,喘息已定,各部兵亦逐渐趋集,约略检点,三停里少了一停,自己部下,且丧失一半;正在垂头丧气,忽见一人踉跄奔入。”

1、老人拄着拐杖,踉踉跄跄地来到医院。

2、他喝多了酒,脚步踉踉跄跄的。

3、当他停了这个消息之后就踉踉跄跄得走回到寝室来了。

4、他喝醉了酒,踉踉跄跄走出屋去。

5、看到你踉踉跄跄的走过来我就知道没有什么好事。

7、我真心的看不起你这种踉踉跄跄的行为。

8、他看见一个人踉踉跄跄地走了出去。

9、踉踉跄跄不是一个男人应该有的表现。

10、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踉跄拼音怎么读和走路踉跄拼音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踉跄 拼音 走路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