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梢棒的拼音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哨棒的拼音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 *** 传二十三回的梢棒怎么读
梢[sào]棒,亦作“哨棒”。一种兵器,木棒。
1、能吹响,一头是实的,一头是空的,古代狼比较多,行路时遇到狼,吹响哨棒,狼听到这种怪怪的声音,以为是什么野兽,吓跑了。
2、求救的功能,不仅遇到狼,遇到其他麻烦,吹响哨棒时,周围居民听到哨棒响声,就巡声过来帮忙。
3、当拐杖用,走山路时走累了,可以把哨棒当拐杖用。
4、当扁担用,行李比较多时,用哨棒挑着,很方便。
作者这样让哨棒反复出现,一时一刻都没有忘记这根棒,就给读者造成了一种错觉,以为武松是靠这根棒来打猛虎的。结果在景阳冈遇虎,当吊睛白额猛虎扑来,要让这条棒发挥作用时,慌忙之中,又将棒打在枯树上,虎未打着,棒反折断。
作者反复写棒,至此看来多余,其实不然。十三次写棒,各有妙用,产生三种不同的艺术效果。前十三次写棒,正是为了突出这根棒,要读者注意这根棒。
特别是上了景阳冈,看到官府榜文,武松这根棒还拿在手中,武松有了 *** 的 *** ,读者就更为放心。遇虎时“拿棒在手”,“抡棒 *** ”,“棒折两截”,三次写棒,正好是使有用之棒变无用之棒,使读者的放心转变成瞠目、禁口、为之担心。
最后两次写棒是在打死猛虎之后,这是棒的余波,读者又由担心转为宽心。综观 *** 的全过程,这根哨棒一折、一丢、一拾三个动作,使文章产生了腾挪跌宕,婉转曲折的艺术效果。这一折、一丢正显出武松徒手 *** 的异样神威来,武松在 *** 上也由此闻名,使人折服。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後。那大虫背後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 *** 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 *** 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
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力气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
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哨棒,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
眼见气都没了,方才丢了棒,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苏软了。”
结果是武松只得用双手双脚打死了老虎,最后才拿半截梢棒补打了几下而已。
二、梢棒是什么意思
1、梢棒的意思就是就是巡逻、 *** 的棍棒。
2、出自:《 *** 传.第二三回》:“这武松提了梢棒,大著步,自过景阳冈来。”也作「哨棒」、「稍棒」。
3、例句:古代的衙门小差拿着梢棒到处抓人。
4、一.梢:树枝或条状物的末端:树梢。末梢。梢头。梢林。末尾:眉梢。收梢。古代奏乐时拿的竿子。古同“艄”,船舵尾。
5、形声。字从木,从肖,肖亦声。“肖”意为“变小变细”。“木”指树木。“木”与“肖”联合起来表示“树木身上变小变细的部分”。本义:树木的枝杈。引申义:枝杈的末端。
6、二、棒(bàng),形声。字从木从奉,奉亦声。“奉”意为“植物生长到(接近)高度极限”。“木”与“奉”联合起来表示“小树生长高度接近到顶”。棒的种类较多,仅《武经》记载即有钩棒、抓子棒、 *** 、杵棒、杆棒、大棒、夹链棒七种。
7、《 *** 传.第二三回》:「这武松提了梢棒,大著步,自过景阳冈来。」也作「哨棒」、「稍棒」。
8、……武松要回清河县老家探望哥哥,辞别柴进和宋江,提了梢棒就上路了。后来喝多了酒,趁着醉意就上了景阳冈,打死了一只老虎。在《 *** 传》里,好汉行走 *** ,都是腰刀、梢棒一类的兵器。
9、……武松被吓出一身冷汗,酒醒了大半,他立刻翻身下石,拽起梢棒在青石边站定,警惕的看着那只老虎,老虎正在饥饿当中,看到活人立马扑了上来……
三、绰起梢棒的读音
1、首先,是“哨(shào)棒”,不是“梢(shāo)棒”。哨棒(shào bàng)是古代行路 *** 用的棍棒。
2、“绰起哨棒”的读音:chāo qǐ shào bàng
3、“绰起”的“绰”读音是chāo。意思是:
4、[1]抓取.如:周谨得了将令,绰枪上马。(《 *** 传》第十二回)|那两个正待要叫,却好一把劈柴斧正在手边,绰起来,一斧一个 *** 了。(《 *** 传》第65回)|湘云便绰起 *** 来一掷个九点。(《红楼梦》第63回)|(尤三姐)说着,自己绰起壶来斟了一杯。(《红楼梦》第65回)
5、[2]举,举起。如:孙立也把枪带住,手腕上绰起那条竹节纲鞭,来迎呼延灼。(《 *** 传》第55回)|他走去绰起长枪,望菩萨道:……(《 *** 记》第42回)|那童子闻此言,又生烦恼,就此绰起枪来,望行者乱刺。(《 *** 记》第43回)
四、梢棒拼音是什么
1、《 *** 传.第二三回》:这武松提了梢棒,大着步,自过景阳冈来。
2、《 *** 传》是由 *** 与中国电视剧 *** 中心联合出品,根据元末明初施耐庵的同名小说改编。由张绍林执导,杨争光、冉平改编,李雪健、周野芒、臧金生、丁海峰、赵小锐、杨猛等主演的43集电视连续剧。
3、该剧讲述的是宋朝宋徽宗时期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官府 *** 、 *** 污吏陷害忠良,弄得民不聊生,许多正直善良的人被官府逼得无路可走, *** 奋起反抗,最终108条好汉聚义梁山泊,但随后宋江对朝廷的投降使得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 *** 最后走向失败的故事。
4、北宋末年,宋徽宗在位时期,天下瘟疫流行,官府无道, *** 。在梁山泊 *** 起来自 *** 上的许多英雄好汉,打州劫府、济困扶贫、严重动摇了北宋朝廷的 *** ,但宋江对朝廷的投降导致了梁山农民 *** 最终走向失败的悲惨结局。
5、施耐庵(1296—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大丰),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著作是四大名著之一的《 *** 传》。
6、《 *** 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7、《 *** 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更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 *** 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8、《 *** 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 *** 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 *** 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 *** 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 *** 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 *** 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关于梢棒的拼音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