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退位时间 宣统几年退位-问答-

宣统退位时间 宣统几年退位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1 0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宣统退位时间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宣统退位时间的知识,包括宣统几年退位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宣统帝是在多少年的时候即位和退位
  2. 宣统皇帝是什么时候退位的
  3. 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是在哪一天求解答
  4. 宣统到底是什么时候退位的

一、宣统帝是在多少年的时候即位和退位

1、清朝十二帝中最后一位、登极时年龄最小、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宣统帝溥仪。

2、对于光绪帝载湉和同治帝载淳的继承人,慈禧皇太后先后有过两个决策:之一,立溥儁(jùn)为大阿哥,继承同治皇帝,兼祧(tiāo)光绪皇帝;第二,立溥仪承继皇位,继承同治皇帝,兼祧光绪皇帝。从而演绎出同治与光绪之帝统的“立嗣—废储—再立”的戏剧 *** 历史故事。

3、立嗣慈禧发动“戊戌 *** ”,囚禁光绪皇帝。慈禧认为:光绪从4岁进宫,自己费心抚养 *** ,却不听话,搞戊戌变法。慈禧很伤心,想废掉他。在光绪皇帝即位时,两宫太后曾有一个说法,等将来光绪帝载湉有了儿子,再过继给同治帝载淳为嗣。但光绪无子,同治统绪由谁来继承?废帝后,光绪又怎么处置?慈禧反复思考这两个难题。《崇陵传信录》记载:光绪二十五年( *** 9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上完早朝之后,慈禧单独召见荣禄。慈禧与荣禄有一段对话:

4、荣禄问:传闻将有废立事,信乎?

5、荣禄答:太后行之,谁敢谋其不可者!顾上(光绪)罪不明,外国公使将起而干涉,此不可不慎也。

6、荣禄答:无妨也,上(光绪)春秋已盛,无皇子,不如择近宗近支建为大阿哥为上嗣,兼祧穆宗,育之宫中,徐纂大统,则此举为有名矣!

7、慈禧与荣禄议立大阿哥,作为同治和光绪帝的继承人,逐步取代光绪皇帝。

8、由谁来做大阿哥呢?慈禧选中了载漪之子溥儁,为什么?

9、端郡王载漪之一,从溥儁的父系来说,溥儁是爱新觉罗的血统。溥儁的曾祖父为嘉庆帝。嘉庆帝第三子惇亲王绵恺没有儿子,以道光(旻宁)第五子奕过继给绵恺为后。奕是溥儁的祖父。奕第二子载漪是溥儁的 *** 。载漪又过继给嘉庆帝第四子瑞亲王绵忻之子瑞郡王奕(原名奕约)为后,袭贝勒。后载漪晋封为端郡王(应作瑞郡王,因述旨疏误,错瑞为端,遂因之)。

10、第二,从溥儁的母系来说,溥儁有叶赫那拉氏的血统。《清史稿·绵忻传》记载:“载漪福晋,承恩公桂祥女,太后侄也。”就是说,溥儁既是慈禧太后娘家侄女的儿子,又是慈禧婆家堂侄的儿子,真是亲上加亲。近年有学者考证,《清史稿·绵忻传》的上述记载有误,溥儁的母亲不是慈禧的侄女。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考证。

11、15岁的溥儁处在爱新觉罗氏与叶赫那拉氏两支血缘的交叉点上,因此被慈禧选作大阿哥。

12、光绪二十四年( *** 8年)戊戌 *** 后,光绪皇帝被囚,慈禧太后训政。二十五年( *** 9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慈禧同荣禄作了上述对话后,十二月二十四日,慈禧太后懿旨,溥儁入继穆宗同治为嗣,号“大阿哥”。随后大阿哥在弘德殿读书,师傅为同治帝的岳父、承恩公、尚书崇绮和大学士徐桐。二十六年(1900年)正月初一日,溥儁恭代皇上到大高殿、奉先殿行礼。

13、废储慈禧预定庚子年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举行光绪禅位典礼,改年号为“保庆”。但京师内外,议论纷纷。大学士荣禄与庆亲王奕劻(kuāng)以各国公使有异议,各种势力也反对,建议此事停止。不久,义和团事起,载漪笃信义和团,认为义和团是“义民”,不是“乱民”。五月,载漪任 *** 各国事务大臣。日本 *** *** 杉山彬、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被杀,义和团 *** 东交民巷 *** 。七月,八国联军进逼京师,慈禧太后同光绪等一行西逃,载漪、溥儁父子随驾从行。慈禧逃到大同,命载漪为军机大臣。十二月,以载漪为这次事变的祸首,夺爵位,戍新疆。二十七年(1901年),慈禧等回銮。途中,以载漪纵容义和团,获罪 *** ,其子溥儁不宜做“皇储”,宣布废除“大阿哥”名号。溥儁归宗,仍为载漪儿子。另以醇亲王奕第六子载洵为奕后。后来溥儁生活落魄,死得很惨。

14、这出“大阿哥”的闹剧刚收场,溥仪继位的正剧又开场。

15、再立《清德宗实录》记载:光绪皇帝临终前一天,慈禧懿旨由溥仪继承皇位。慈禧皇太后又懿旨:“醇亲王载沣,授为摄政王。”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入承皇位,承继同治皇帝为嗣,兼承光绪皇帝为嗣。后一天,慈禧皇太后叶赫那拉氏崩于西苑仪銮殿。

16、慈禧为什么选择溥仪继承皇位?这要从溥仪的家世说起。

17、之一,溥仪的祖父奕的嫡福晋叶赫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胞妹。在溥仪的曾祖父道光皇帝的儿子中,对后代影响更大的有三个人:第四子奕(咸丰皇帝),第六子奕,第七子奕(光绪 *** 、溥仪祖父、咸丰同父异母弟)。溥仪的祖父奕有四位福晋,共生7个儿子。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胞妹,生下四子:第二子载湉(光绪帝),其余三子早殇。之一侧福晋颜扎氏,去世早,无子。第二侧福晋刘佳氏,生有三子:第五子载沣、第六子载洵、第七子载涛。第三侧福晋李佳氏,无子。简单地说,奕嫡福晋叶赫那拉氏虽生育四个儿子,实际上只有一个存活,就是光绪皇帝。之一、第三侧福晋没有儿子。第二侧福晋刘佳氏虽生育三个儿子,但过继出去两个,家中只剩下第五子,就是溥仪的 *** 载沣。就是说,奕七个儿子中,早殇三位,继承皇位一位(光绪帝),过继出去二位,只留下一位,就是溥仪的 *** 载沣。

二、宣统皇帝是什么时候退位的

1、溥仪1912年退位的。 *** 元年(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名义颁布《退位诏书》,溥仪退位。

2、退位诏书中说:“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 *** ”,“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特率皇帝将 *** 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 *** 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3、 *** *** 与清室协商,保留了许多对皇室的优待条件,承诺每年支付清室费用400万两银元,新币发行后,改为400万元, *** *** 同意溥仪暂居紫禁城,史称“逊清小朝廷”。

4、1967年,溥仪因患尿毒症病倒。 *** *** 闻讯后指示将他安排到首都医院进行中西医会诊。在病情最危急时,周 *** 又指派蒲辅周去给他看病,并转达周 *** 对他的问候,后因医治无效,于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去世。

5、溥仪的遗体依据中华人民 *** 国的有关法规火化,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 *** 公墓。1995年,他的遗孀李淑贤将他的骨灰葬于北京西南120千米的河北省易县华龙皇家陵园,溥仪墓在清西陵附近。

6、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的称呼都是宣统帝或者清废帝、末代皇帝、逊帝等,因为他没有庙号和谥号,他去世时是平民身份,所以没有谥号。

7、但爱新觉罗家族在 *** 的后裔于1967年给溥仪上了庙号“宪宗”和谥号“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襄皇帝”。“但溥仪所谓的谥号,庙号并不算是正式的谥号、庙号,这个庙号和谥号是家族内定的,未获 *** 认可。

宣统退位时间 宣统几年退位-第1张图片-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溥仪

三、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是在哪一天求解答

1、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宣统三年,12月25日。 *** 元年(1912),2月12日

2、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

3、1912年2月12日,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自创立 *** 以来的最后一位皇帝,(─),於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夏历),颁布退位诏书,作 *** 之最后结束。由於溥仪当时年仅六岁,无行为能力,因此由皇太后临朝称制。退位诏书共三道,辞位正文,全文如下: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 *** 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於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 *** ,南中各省既倡议於前,北方各将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 *** 权归诸全国,定为 *** 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 *** 为 *** 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 *** *** ,与军民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内刈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 *** ,为一大 *** ,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 *** 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计自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国,凡二百九十七年;自爱新觉罗福临入主,凡二百六 *** ,至是而亡。退位诏书起草人为张謇。史载:“在 *** 建国267年后的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流着泪,在这养心殿中宣告清帝退位诏书。”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除十六国之外,通过皇帝退位改朝换代,并有官方正史可查的退位诏书,仅见十份。隆裕颁布的退位诏书,是最后一份。在世袭制社会中,一个特殊存在的禅让 *** ,集中存在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个较长的大 *** 时期以及该时期前前后后的时间内。曹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晋王司马昭卒,长子司马炎继承王位,迫魏元帝曹奂退位,魏国历时46年。司马炎称国号为晋,改元泰始。曹奂的退位诏 *** 载于《晋书》武帝本纪,此诏书并非皇帝亲自降诏,而是命太保郑冲持诏书献于晋王司马炎。书中阐明了历史上天命的传承经过,曹奂自己用“我不敢知”掩盖了曹魏王朝的建立,只是称赞司马懿功勋卓著,对曹魏王朝的贡献,然后大讲天命,强调皇位传承的轮回。隆裕太后宣布的退位诏书,是由著名的立宪派领袖张謇的幕僚杨廷栋捉刀。杨廷栋,清末举人,留学日本。归国后,以其知识渊博、思维敏捷、文笔流畅,而为张謇所器重。杨廷栋受命起草诏文后,经张謇润色,再由袁世凯审阅后交与隆裕太后宣读的。《退位诏书》的大意是: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 *** ,各省回应,国内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派人与民军 *** 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但是两月以来,还没有议出妥当的办法。国体一日不决,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 *** 。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将领,也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我又何忍因一姓之尊荣,而有违广大人民之好恶?今天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 *** 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 *** 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今派袁世凯 *** 大臣以全权组织临时 *** *** ,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的来说,是期待人民安居,海宇平安,仍合满、蒙、汉、回、藏五族完全 *** 为一大 *** 。这样,我与皇帝也好退处安闲,优游岁月,受 *** 之优礼,亲见大治之告成,这正是我们乐意看到的 *** 局面。该退位诏书是中国十大诏书中写得最为酣畅、淋漓尽致的。历史学家阎祟年在评论这一诏书时说:“一代皇朝之终结,说得如此之轻松,如此之清雅,极致文思,颇为得体,可谓大格局,亦为大手笔!”在隆裕 *** 大清王朝颁布皇帝退位诏书的同时,由任北方议和的全权 *** 唐绍仪(后任袁世凯 *** 之一位国务 *** )草拟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的文书也一并公布于世,优待条件一共有8款,其中主要的内容有:溥仪辞位后继续保持“大清皇帝”的尊号,享受 *** 对待外国君主的待遇;皇室每年费用400万两由 *** 拨付;皇帝暂时居住紫禁城和仍可役使 *** 宫女等。我们中国,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皇帝,到宣统三年(1911年),共有皇帝,有人统计是4 *** 位,溥仪就是最后一位。历史学家阎崇年在《正说清朝十二帝》里提出了一个涉及隆裕的问题,他说:这清史很奇怪,之一个巧合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兴起在抚顺,清朝的末帝爱新觉罗·溥仪,战犯管理所就在抚顺,这当然是历史的巧合了;还有一个巧合,清朝的之一个皇后叶赫那拉氏,就是努尔哈赤的妻子,蔡东藩《清史演义》第二回有一段,说努尔哈赤要修堂子,挖地基挖出一个石碑,上头写了几个字:“灭建州者叶赫。”我可以郑重地说,满文材料、汉文材料、 *** 文材料没有这个记载,纯属于蔡东藩先生编的历史故事。但是有一点很奇怪,清朝之一个皇后是叶赫那拉氏,清朝最后一个皇后就是光绪的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宣统他没有皇后,因为他结婚的时候已经不是皇帝,因此不算了。所以,清朝最后一个皇后是叶赫那拉氏,之一个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从这个角度来说,蔡东藩的话也还有点意思,这也还是一个历史的巧合,有人说这是天意,还是人意?我说就是历史的巧合……”

四、宣统到底是什么时候退位的

宣统是清朝第十二位皇帝,字耀之,号浩然,是满清入关以来第十位皇帝,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年号。起止时间为1909年-1912年。辛亥 *** 之后,一些清朝遗民仍然使用宣统年号纪年。1917年张勋拥戴溥仪 *** 时,称宣统九年

关于宣统退位时间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宣统 退位 时间

上一篇精子体外存活多长时间?精子接触空气多久失去活力

下一篇当前分类已是最新一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