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秦始皇去世时间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秦始皇寿命,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秦始皇去世时间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秦始皇是哪年去世的
1、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 *** 家、战略家、 *** 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 *** 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 *** 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之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2、秦始皇在 *** 创建皇帝 *** ,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 *** 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还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为建立 *** 主义 *** 集权 *** 开创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 *** *** 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二、秦始皇帝去世时间
中国古代纪年的方式主要是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干支纪年和皇帝年号纪年 *** ,1949年9月27日, *** 之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 *** 国采用公元纪年。这样推算时会有出入。有些地方记载秦始皇公元前210年最后一次出巡,而也有一些记载是前211年最后一次出巡。而百度上对秦始皇的卒年记载也是不清,秦始皇生于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但卒于前210年,没有写几月几日。巜史记》中到记录是七月丙申,始皇崩于沙丘平台。没有人去推算出是七月几日。这是中国对历史记载的一个精细的地方。而且百度出来的不一定是真的、正确的。你在看看在百度中搜胡亥时查出的一条错误信息,前211年和210年都是秦始皇三十七年。
三、秦始皇去世的年龄
1、秦始皇是49岁死的秦始皇,名赢政(前259~前210),秦庄襄王之子,庄襄王死后继秦王位,后灭六国,统一中国,称始皇帝,是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在王位25年,帝位12年,病死,终年49岁。葬于郦邑(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25里处)。
2、秦始皇,嬴姓,名政。因出生于赵国,又称赵政,秦庄襄王之子(另一说为吕不韦之子)。公元前246年,年仅13岁的嬴政继承秦王位由丞相吕不韦和宣太后的男宠毒专权。公元前238年亲政,毒乘他外出之机,举兵叛乱,他一举粉碎叛乱,诛杀毒,幽禁太后。第二年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后逼杀吕不韦,任用了尉缭、李斯等人。
3、此后,嬴政继承了自秦孝公以来变法革新、奖励耕战的一系列政策。接著,嬴政采取李斯等人的策略,以重金收买关东六 *** 臣,离间其君臣关系,远交近攻,从公元前230年起到公元前221年止的10年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 *** 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创立了中国历史上之一个统一的封建 *** 集权国家。
4、赢政统一天下后,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幻想秦王朝的 *** 能延续千秋万代;国家的一切政务都由皇帝裁决, *** 和地方的重要官吏悉由皇帝任免,在 *** 实行三公九卿制。随后,秦始皇废除了自商、周以来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以防止他们的 *** *** 活动。
5、在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只要向 *** 申报土地数额,交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得到 *** 的承认和保护,并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 *** 。以秦“半两”钱为流通货币,为发展全国水陆交通,又实行“车同轨”,修建由咸阳通向燕齐和吴楚地区的驰道,以及由咸阳经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直达九原(今 *** 包头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
6、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颁行全国。公元前213年,嬴政为了控制思想,采纳李斯的建议,将秦国的历史、医 *** 、卜筮和植树以外的书下令焚毁。禁止私学。第二年,方士卢生和侯生在背后议论秦始皇贪权专断,滥施刑罚。赢政闻知后派人追缉,侯生、卢生逃亡,赢政大怒,将有牵连的460多个儒生全部坑杀于咸阳。这两件事.史称“焚书坑儒”,它钳制了思想,严重地摧残了文化。
7、公元前214年,嬴政派兵南定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今广西崇左县)四郡。同年又派大将蒙恬率兵北击匈奴,收复了今 *** 河套一带地区,迁来内地人民,建筑城邑;始皇末年,秦郡数由统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余郡,使秦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至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象郡。
8、赢政在位时期徭役繁重,刑罚苛严。人民除了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缴作赋税外,还得负担沉重的徭役和兵役。他征发70多万人,在渭水南边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他又征发农民将原来秦、赵、燕三国北方的长城连接起来,向东向西延伸,筑成一道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东到辽东(今辽宁省辽阳市西北)的城防,这就是伟大的 *** 长城。它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当时,全国被征去服兵役、徭役的多达150多万人,男丁不够,连妇 *** *** 去运粮饷。许多人被折磨而死。为了防止人民的反抗,他除了下令收缴、销毁民间兵器外,还规定一人犯死罪,亲族—起处死,叫作“族诛”;一家犯法,邻里同罪,叫作“连坐”。人民随时都会被指控犯法,被罚做苦役,或者斩脚、割鼻、处死,押送到官府去的罪犯满路都是。
9、赢政又好大喜功、浪费无度,他在即帝位的12年间,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沿途刻石颂德,以表示他的不朽之功。为求长生不老之 *** ,派方士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至东海求神仙等等,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
10、嬴政实行的 *** ,使得秦朝一建立,阶级矛盾就开始激化,出现了小规模的农民 *** 。公元前210年,赢政进行最后一次巡游,随行的有丞相李斯、中车府令(掌管皇帝文书的宦官)赵高和他最喜欢的小儿子胡亥。他渡过钱塘江,一直到达会稽郡的吴中。返回途中,在平原津(今山东省平原县东南)病倒。到了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病势转危。他自知不行了,急忙命令李斯和赵高起草诏书,并将诏书和国玺递送给长子扶苏,催扶苏立即赶回咸阳,主持丧礼。当李斯草拟好诏书呈交嬴政审阅时,嬴政已经死去了。
11、扶苏因为劝阻嬴政坑儒,曾被秦始皇贬出京城,派往上郡蒙恬军中任监军。赵高历来与蒙恬一家有仇,担心扶苏继位,蒙恬得到重用,对自己不利,就扣住遗诏不发,与胡亥密谋篡夺帝位。他又威逼利诱,迫使李斯和他们合谋,假造遗诏,指责扶苏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命令他和蒙恬 *** 。蒙恬怀疑,不肯 *** 。扶苏忠厚,相信诏书是真的,便 *** 而死。
12、赵高秘不发丧,将嬴政 *** 放在车中,关上车门,拉上车帘,让百官以为秦始皇仍然活著,每天在车外奏本;一面带领大队拥著 *** 车匆忙赶回咸阳。因为天气炎热, *** 腐烂发臭。赵高派人弄来夭批 *** ,命令每辆车上装 *** 一石,以混淆 *** 臭。接著发丧,并拥立胡亥为帝。秦始皇为历史上对始皇帝嬴政的通称。
13、自古以来,对秦始皇的评价就褒贬不一。但纵观秦始皇的一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实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功绩不可泯灭。
四、秦始皇什么时候死的
1、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死于第五次东巡途中,终年49岁。然而他的死,历史上存在很多争议,在历史界主要由两种观点,一种是中途疾病发作,另一种是惨遭谋害死于非命。
2、之一种说法,在《史记》中记载了秦始皇的死因,记载的是病死的。据记载秦始皇从小就患有疾病,因此他的身体也不太好,但是他这个人 *** 格刚烈,做任何事都不假手于人,全都要亲自决定批阅,导致身体越来越差,再加上当时出去巡游正当七月,天气酷热难耐,经过以上多种因素导致在回宫的途中病发身亡。
3、第二种说法,是从记载秦始皇的史书上发现的可疑,经过推敲,认为当时的宦官赵高跟秦始皇的死有莫大的关联。这是秦始皇第五次出巡,本次主要由赵高,胡亥,李斯,蒙毅等大臣陪同,但是在秦始皇回宫的途中,大将军蒙毅竟然被调走,被遣返至边关,而且秦始皇死后,赵高和李斯在秦始皇死后秘不发丧。
4、然后,赵高竟然假冒秦始皇的圣旨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赐了他们死罪。当赵高收到扶苏 *** 的确定消息后,才命令巡游不对连夜返回宫中。他为了欺骗大臣百姓,命令巡游的车队不直接返回咸阳,而是造势继续巡游,绕道返回。
5、当时夏季七月,当时秦始皇的 *** 已经发出臭味,为了盖住 *** 的臭味,赵高把咸鱼放在了秦始皇的车上。司马迁在《始皇本纪》中记载了一个细节,“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 *** ,以乱其臭。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这句话非常重要,秦始皇是在炎热夏天去世的,而沙丘(今河北广宗县)距离咸阳很遥远。从这个点来看,的确有很大的疑团。
6、至于赵高谋害秦始皇的原因,是因为赵高怕扶苏继承了王位,因为赵高曾经因为蒙毅被治死罪,而后被秦始皇赦免了死罪才得以保命,所以对他们恨之入骨,必须阻止扶苏即位。但是当时的秦始皇对扶苏非常宠爱,所以只能找机会谋害秦始皇。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