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总浮动时间和 *** 浮动时间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总时差和 *** 时差的关系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总浮动时间和 *** 浮动时间和总时差和 *** 时差的关系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PMP知识点之:关于总浮动时间和 *** 浮动时间
1、在项目管理的广阔领域中,理解总浮动时间和 *** 浮动时间这两个关键术语至关重要。它们如同项目进度图中的 *** 支柱,决定了活动的灵活 *** 和对整体计划的影响。让我们通过深入解析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微妙差异:
2、总浮动时间,如同项目的缓冲地带,指的是任何一项活动可以推迟的最长时间,而不会对项目的最终完成日期或关键制约因素构成威胁。它是项目进度 *** 中活动的“弹 *** ”,允许一定程度的延误,但不会导致工期延误或违反预定的 *** 。换句话说,总浮动时间是活动在不 *** 项目平衡的情况下所能享有的更大延期额度。
3、相比之下, *** 浮动时间则是更为精确的衡量标准。它是指在不延误后续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且不违反任何进度约束的前提下,活动可以推迟的那部分时间。换句话说, *** 浮动时间衡量的是活动对整体时间表的 *** 影响,其存在意味着该活动可以单独调整,而不影响其他任务的起始时间。
4、总结起来,总浮动时间是保护整个项目的时间范围,而 *** 浮动时间则针对单一活动的 *** *** 。一个活动的 *** 浮动时间通常不会超过其总浮动时间,因为一旦影响到紧后活动,就可能触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影响项目的整体进度。
5、让我们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进一步理解。考虑活动C在项目进度图中的角色。如图所示,原本C有1天的总浮动时间,这意味着即使延期,项目总工期仍保持在6天。这是总浮动时间在提供项目灵活 *** 方面的体现。
6、然而,当C实际延期一天后,紧随其后的D最早开始时间从第四天变为第五天,虽然总工期未变,但D的活动计划受到了影响。这是 *** 浮动时间在起作用的体现:C原本的 *** 浮动时间为0,因为一旦推迟,就会影响到紧邻的D。
7、要计算 *** 浮动时间,可以采用两种 *** :一是从紧后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减去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再减去1;二是活动的总浮动时间减去紧后活动中的最小总浮动时间。无论哪种 *** ,C的 *** 浮动时间皆为0,这再次强调了它在调整时对其他活动的直接影响。
8、综上所述,总浮动时间和 *** 浮动时间是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概念,它们揭示了活动在项目计划中的 *** *** 和整体关联 *** 。理解并掌握这两者,项目经理能够更有效地调整计划,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总时差和浮动时间怎么计算
(1)计算公式:总时差TF=LS-ES,TF=LF-EF
(2)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总时差应等于计划工期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
(3)其他工作的总时差等于其紧后工作的总时差加本工作与该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
(1)对于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 *** 时差等于本工作之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即:
——工作i-j的紧后工作j-k(非虚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2)对于无紧后工作的工作,也就是以 *** 计划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 *** 时差等于计划工期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即:
——以 *** 计划终点节点n为完成节点的工作i-n的 *** 时差;
——以 *** 计划终点节点n为完成节点的工作i-n的最早完成时间;
——以 *** 计划终点节点n为完成节点的工作i-n的最早开始时间;
——以 *** 计划终点节点n为完成节点的工作i-n的持续时间。
例1:项目只有2个活动,活动A历时1天,活动B历时2天,此时活动A的 *** 浮动时间为0,因为只要A拖延,其后续活动B的最早开始时间一定受影响,但是假如我是这个项目的老板,我说这个项目4天完成就可以了,此时利用倒推法,可以算出项目A最早开始时间是之一天,最晚开始时间是第二天,总浮动时间是1天。
计算工作 *** 时差:当工作i-j有紧后工作j-k时,其 *** 时差应为:(FFi-j)=(ESj-k)—(EFi-j)
这里ESj-k表示紧后工作j-k的最早开始时间,EFi-j表示工作i-j的最早结束时间;
以 *** 计划的终点节点(j=n)为箭头节点的工作,其 *** 时差FFi-n应按 *** 计划的计划工期Tp确定,即:(FFi-n)=Tp-(EFi-n);
例2:某工程 *** 计划中,工作W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12天和第15天,其持续时间为5天,工作W有3个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1天,第24天和第28天,则W的 *** 时差为(4)天。
解析:工作W的最早结束时间可以从已知条件算出为min(12+5,15+5)=17天,则W的 *** 时差min(21-17,24-17,28-17)=4天。
相应总时差的还有 *** 时差,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后续工作的情况下所拥有的机动时间。用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之差表示。
总时差的含义就是,不影响总工期的情况下,可以耽误的时间; *** 时差的含义就是,不影响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而可以耽误的时间。
(1).对于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 *** 时差等于本工作之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
(2).对于无紧后工作的工作,也就是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 *** 时差等于计划工期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
(3)对于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 *** 时差与总时差相等。当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时,其 *** 时差必然为零。
三、 *** 浮动时间和总浮动时间的区别
1、 *** 浮动时间=后面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此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总浮动时间=自己的最晚开始时间-自己的最早开始时间。
2、总浮动时间就是一个活动的最晚开始时间减去最早开始时间了,用最晚结束时间减去最早结束时间也是一样的。
3、 *** 浮动时间指在不延误其紧后进度活动最早开始日期的前提下,某进度活动可以推迟的时间量。
四、计算机软考-工期、总浮动时间和 *** 浮动时间
在计算机软考中,进度管理是关键部分,特别是关于工期、总浮动时间和 *** 浮动时间的理解。这些概念在选择题和案例分析中频繁出现,考验着考生对单代号 *** 图的掌握。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深入解析这些概念:
在单代号 *** 图中,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ES)、最早结束时间(EF)、最迟完成时间(LF)、最迟开始时间(LS)、总浮动时间(TF)和 *** 浮动时间(FF)是决定项目进度的关键要素。具体定义如下:
- EF: ES加上该活动的持续时间。
- LF:为保证项目按时完成,活动的最迟完成时间。
- LS: LF减去该活动的持续时间。
- TF: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之差,表示活动推迟而不影响总工期的更大时间。
- FF:如果不改变后续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活动可以推迟的最小时间。
要解答这类问题,首先确定关键路径及其工期。比如,考虑如下 *** 图:
关键路径是A-D-F-G,总工期即关键路径上所有活动的持续时间之和,即15天。关键路径上的活动ES和LS相等,EF和LF一致,且总时差和 *** 时差均为0。
1.**确定关键路径和工期**:根据活动依赖关系和持续时间找出关键路径,如A-D-F-G,计算出总工期15天。
2.**关键路径特 *** **:起始活动ES=LS,结束活动EF=LF,且总时差= *** 时差=0。
3.**正推法应用**:非关键路径活动的ES和EF通过紧前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决定,取紧前活动EF的更大值。
4.**逆推法 *** 作**:非关键路径活动的LS和LF通过紧后活动的最晚开始时间确定,取紧后活动LS的最小值,从而得到最晚开始时间。
5.**浮动时间计算**:总浮动时间(TF)= LS- ES, *** 浮动时间(FF)=紧后活动ES的最小值- EF。
例如,要求活动C的总浮动时间为1天, *** 浮动时间FF为1天(C的FF= min{F活动的ES}- C活动的EF= 8-7=1)。
通过以上步骤,考生可以熟练掌握这些概念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继续关注我们的软考知识分享,获得更多实用技巧和实例解析,助你轻松应对 *** 挑战。
关于总浮动时间和 *** 浮动时间和总时差和 *** 时差的关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