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节气的时间分别是,一年四个节气

牵着乌龟去散步 百科 3 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四大节气的时间分别是这个问题,一年四个节气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二十四节气的四大分类
  2. 四大节气是哪四个
  3. 历法与节气
  4. 四个节气是哪四个
  5. 四大传统节日是哪四个

一、二十四节气的四大分类

1、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2、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之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3、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4、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5、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6、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7、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8、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9、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10、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11、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12、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13、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14、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15、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16、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17、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18、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19、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20、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21、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22、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23、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24、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25、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26、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27、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28、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二、四大节气是哪四个

四大节气分别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立春节、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 *** 着温暖、生长。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之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之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

廿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候、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时候、气候、物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

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 *** 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三、历法与节气

永久历与自然历法节气时间差对照表

(1)公历节气时间据江苏科技出版社唐汉良等编著的《二百年日历》《通用百年历》两本历书。

(2)永久历节气多在每月1日和16日,仅3月31日、4月15日各前移了1天,

9月17日、10月2日、17日各后移了1天。

(3)各历法方案与公历的节气时间差,元旦当天计为0,3个方案的累计时间差无显著差异:永久历首冬至方案:1次+1天8小时, 1次+1天6小时,其余在+–20小时内。永久历年首小寒方案:5次–1天4小时到–1天12小时,其余在+–20小时内。自然历法7次–1天4小时到–1天18小时,其余在+–22小时内。

公历永久历自然历法节气日期对照表

节气公历2005年度永久历(年首冬至)永久历(年首小寒)然历法(年首立春)

冬至 12.22戌时[14d18h];01.01 [15天] 0

小寒 01.05未时[14d18h];01.16 [15天]+6h;01.01 [15天] 0

大寒 01.20辰时[14d18h];02.01 [15天]+12h;01.16 [15天]+6h

立春 02.04丑时[14d20h];02.16 [15天]+16h;02.01 [15天]+10h; 01.01 [15天] 0

雨水 02.18亥时[14d22h];03.01 [15天]+18h;02.16 [15天]+12h; 01.16 [15天]+2h

惊蛰 03.05戌时[15d]; 03.16 [15天]+18h;03.01 [15天]+12h; 02.01 [15天]+2h

春分 03.20戌时[15d5h];03.31 [15天]+13h;03.16 [15天]+7h; 02.16 [15天]–3h

清明 04.05子时[15d7h];04.15 [16天]+1d6h;03.31 [15天] 0; 03.01 [15天]–10h

谷雨 04.20辰时[15d10h];05.01 [15天]+20h;04.15 [16天]+14h; 03.16 [15天]–20h

立夏 05.05酉时[15d12h];05.16 [16天]+1d8h;05.01 [15天]+2h; 04.01 [16天]–8h

小满 05.21卯时[15d16h];06.01 [15天]+16h;05.16 [16天]+10h;04.17 [16天] 0

芒种 06.05亥时[15d16h];06.16 [16天]+1d;06.01 [15天]–6h; 05.03 [16天]+8h

夏至 06.21未时[15d18h];07.01 [15天]+6h;06.16 [16天] 0; 05.19 [16天]+14h

小暑 07.07辰时[15d18h];07.16 [16天]+12h;07.01 [15天]–18h; 06.05 [16天]+20h

大暑 07.23丑时[15d16h];08.01 [15天]–4h;07.16 [16天]–10h; 06.21 [15天]+4h

立秋 08.07酉时[15d14h];08.16 [15天]–18h;08.01 [15天]–1d; 07.01 [15天]–10h

处暑 08.23辰时[15d12h];09.01 [16天]–6h; 08.16 [15天]–1d12h; 07.16 [15天]–22h

白露 09.07戌时[15d10h];09.17 [15天]–16h;09.01 [16天]–22h; 08.01 [15天]–1d8h

秋分 09.23卯时[15d6h]; 10.02 [15天]–10h;09.17 [15天]–1d4h; 08.16 [15天]–1d14h

寒露 10.08午时[15d4h]; 10.17 [15天]–6h;10.02 [15天]–1d8h;09.01 [15天]–1d18h

霜降 10.23申时[15d]; 11.01 [15天]–6h; 10.17 [15天]–1d8h; 09.16 [15天]–1d18h

立冬 11.07申时[14d22h];11.16 [15天]–4h;11.01 [15天]–1d6h; 10.01 [15天]–1d16h

小雪 11.22未时[14d18h];12.01 [15天]+2h;11.16 [15天]–1d; 10.16 [15天]–1d10h

大雪 12.07辰时[14d18h];12.16 [15天]+8h;12.01 [15天]–18h; 11.01 [15天]–1d4h

冬至 12.22丑时[14d18h] 12.16 [15天]–12h; 11.16[15天]–22h

小寒 01.06戌时[14d18h] 12.01 [15天]–16h

大寒 01.20未时[1d18h] 12.16 [15天]–10h

--------------------------------------------------------------------------------------------------

24节气是中国人祖先的智慧的发现。现在很多人都在说,24节气很好,只是它只适合中国这块地方,或者更确切说只适合黄河流域华北这片土地。再远些就不适用了。果真如此吗?我来从分析24节气的名称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先把24节气的名称按次序列下,分为四组,每组又分为前后两半: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这样一摆出,立刻能看出前半四个立字后,紧跟着后半开始,又见“春夏秋冬”四个大字领头。这什么意思呢?不言而喻,这是说春夏秋冬四季从四个立立起来,立起来就是开始嘛。后半的“春夏秋冬”配上两个“分”字,两个“至”字。分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分”,就是“一分为二”了,可见这就表明,在这里把一季“一分为两半”了。那另外两个“至”字呢?容易误解为“到头了”的意思,但要弄清楚是什么到头了?不要当作是一季到头了,而是太阳向北或向南走到头了,要回头走了。确切追究这个“至”字的本义的话,“至”是极的意思。比如我们说“至少”,就是说不能再少了,少到极点了。夏至就是说太阳向北走到`极点了,要回头了,但夏季并没有完,而是刚刚到中点。冬至也是类似,太阳刚刚到极南点,开始转向北了,冬季过了一半了。

通常把这八个节气称为四季八节。实际是四始八中。它们是界定四季的。可是四季又是什么意思呢?夏季不是热天吗?,冬季不是冷天吗?为什么快到了夏季的末尾才大暑,快到了冬季的末尾才大寒?这夏季和冬季不是歪了吗?

这个问题提得确实有道理。难道古人给四季定歪了吗?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

原来冷和热虽然是依赖太阳的照射,但人们感觉到的冷和热却是原因很复杂的,太阳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比如一个大房子两头有两个门,冬天从左端门端进一盆火,慢慢向右门移动,最后从右端门端出去。您说是不是当这盆火移到 *** 的时候房子里的温度更高?肯定您说不是,是火移到偏右门时温度更高。原因是火向空气散热是需要时间的,火移到中间时,热还没有来得及散开。太阳照射与此类似,影响气温的因素还要复杂得多。所以,季节的概念,最初发生时是很朴素的,根据人钔的直接感受。当人们要定四季的准确概念,并想把四季概念纳入历法的时候,人们认识到不能仅仅根据气温来定四季。同一时间,各地气温不相同,不同年的同一历时,气温也不总相同。因此必须找到最稳定的普遍适用的定四季的标准。我们聪明的祖先,找到了这个标准,那就是太阳的南北位置。这个标准是天文标准。太阳的南北位置虽不能唯一决定一个地方的气温,但它能大体上有规率的影响一年中的温度变化。因此按太阳的南北位置来定四季是有实际价值的。当然这样定的四季必须与按气温来定的直感四季有区别了。通常把直感的四季称气象四季。气象四季不能作历法四季。而刚才说的天文四季才能作历法四季。气象四季通常比天文四季有些滞后,中国的黄河流域大概滞后三个期。24节气中上述八个所定的四季,正是天文四季,也是历法四季。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大暑和大寒不在夏季和冬季的中间了。

四季八节是24节气的骨架,也是历法的骨架。其它十六个节气则是骨架上的枝条或肉。枝条或肉的用处是天文四季通向气象四季的桥梁。

我们看立春和春分之间三等分 *** 了“雨水”和“惊蛰”。这两个名字描写了春季上半季的气象或生物的特征。要开始下雨了,藏在地下过冬的小生命听见太阳的召唤要开始苏醒了。春分和立夏之间 *** 的是“清明”和“谷雨”。从“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可以知道清明节气时的气候情况。从谷雨的字面可以知道这是庄稼需要雨水促长的季节。立夏与夏至之间 *** “小满”和“芒种”。小满是小麦灌浆的时候,芒种是小麦收割和秋种的大忙季节。夏至与立秋之间 *** “小暑”和“大暑”,这是最热的一个月了。立秋和秋分之间 *** “处暑”和“白露”,这是暑威强弩之末,和早晚开始见露珠的初秋季节了。秋分与立冬之间 *** “寒露”和“霜降”,其意已见字自明了。立冬与冬至之间 *** “小雪”和“大雪”;冬至与立春之间 *** “小寒”和“大寒”,其气象意义就更清楚,不必解释了。总之一句话,八节之间 *** 的十六个节气,是用来描述中国黄河流域的气象和物候的。世界任何其它地区都可根据各地的气象和物候特征模仿为这十六个节气取适当的名称,就像世界时和区时的关系一样。所以说:24节气实际是全世界适用的。

24节气的天文意义明白之后,就知道历法以24节气为准绳是多么重要。但是24节气是按太阳在天空走过的大圆的24个等分角度来定义的,不是按一年24个等分时间来定义的,所以时间间隔并不相等,按近似的天数说,有的近似15天,有的近似16天。所以一年的月怎样分才能让既简明,又足够准确的表现24节气,使它们排列得有最简单的规律,让人容易记忆掌握,这是设计历法的重要任务。

--------------------------------------------------------------------------------------------------

四大节气的时间分别是,一年四个节气-第1张图片-

二十八宿分布在天球赤道和黄道带一周,是我国古代的恒星分群 *** .在漫无边际的太空,它们就好象太阳、月亮的行宫,“随着运行时间的变化,古人可以根据太阳在二十八宿的位置,推算出一年的季节。

二十八宿又分成四个大星区,用动物生命名,叫做四象.就是:东与苍龙,北与玄武,西与 *** ,南与朱雀。

我国古代因为农业和 *** 的需要,很早就注意了气候与植物的关系:他们要进行农 *** 的生产,首先要认识和了解有关星象与自然变化的规律,才能决定季节和农时。由于太阳、月亮在恒星之间比其他星球距地球较近,所以它们成为人们最重要的观测对象,而且绝大多数恒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位置,二十八宿于是就这样被制定出来.

人们把天球赤道带附近的太空区域分成二十八个部分,这二十八宿就好比是二十八家饭店,大小不一相差悬殊。正如王充在《论街》里说的那样:“二十八宿为日月舍,犹地有邮亭,为长吏癖矣”.

二十八宿的重要 *** 在于,它是自古以来天文学观测恒星的基础,它还是特殊天象出现时记录方位的根据。我国因农业生产主要根据季节进行,而季节变化又与太阳和月亮的运动有关,而日月又初二十八宿密不可分,所以制定历法也离不开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在中国历法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古人观测天象的基础。二十八宿的说法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古印度、古罗马等文化古国都有,只是名称和意义不尽相同。我国的二十八宿是古人为考察月球在天空的位置来指定太阳的位置而设立的。从太阳在二

十八宿的位置既能知道一年的季节,古人就是这样计算日子的。

东方七宿:角、亢、氏、房、心、尾、箕谓苍龙七宿.

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谓玄武七宿.

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谓 *** 七宿。

南方七宿:井、 *** 、柳、星、张、翼、轸谓朱雀七宿。

角宿:东与苍龙七宿,角宿为首,“有两颗星如苍龙的两角,属室女座。

亢宿,亢宿是东方七宿的第二宿,’角宿是苍龙的角,亢宿是苍龙的颈,属室女座。

氏宿:氏有根的意思,若木之有根,始能往上支天柱,往下扎深根,但当根露现时,即是冬寒草木仿黄之时。史记上记载:“氏,东方之宿,氏者言万物皆至也.”氏宿星苍龙之胸,万事万物皆了然于心胸。

房宿:房宿是东方第四宿,是为龙腹房,古 *** 有称之为天驷,取龙为天马之意。房有四颗星,为黄道六辰之一——明堂。

在我国传统医学上,明堂是面部望(看)诊的主要部位。<<黄帝内经>>说:“五色独决于明空w…。明堂,指的是鼻子,意思是说丰润的鼻子,笔直的长在脸上,再配以宽广的额头,这样面相的人必长寿。鼻子居于面部的位置,就象天子谈论政务的宫殿一样,关系着五脏的好坏,五脏病变会在鼻子上有异常特征,就象天下大事必然要反映到宫廷一样.

心宿:心宿是东方七宿的第五宿。它的第二颗星就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天王星.心为火,是夏季之一个月应候的星宿。它常与房宿连用,用来论述明堂。

尾宿:尾宿有九颗星,形成苍龙之尾,是东方七宿之第六宿,属天蝎星座。

箕宿:苍龙七宿最后一宿,共有四颗星。古人说箕星好风,箕星一旦特别明亮,是起风的预兆.

二十八宿中,和东、西、南、北四方连为名的只有箕、斗、井、壁四星。箕、斗井在南方时,就叫南箕北斗,此时,箕不能簸、斗不能挹酒,就象人居其位不谋其政一样虚有其名.

斗宿:北方七宿,斗为玄武元龟之首宿.斗宿包括十个星座,其中以斗为 *** 。宋志称:“斗柄一尺,七耀中道。南二星为魁,天粱也;中二星,天相也;北二星为杓,天府也.南斗六星总名天庙。

牛宿;牛宿有11个星座,是玄武第二宿,其中最著名的是织女星与牵牛星。牛郎与织女的爱情神话故事流传千古:相传织女是天帝的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嫁给牛郎之后,荒废了工作,天帝一怒便把织女和牛郎分开,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女宿:•女宿有八个星座,是玄武第三宿。

虚宿:虚宿有十个星座,是玄武第四宿。古人把虚宿叫做天节,按照天象来判断就是指的冬至,因为当半夜时虚宿居于南中正是冬至的节令。

危宿:危宿包括十个星座,另有坟墓为附座,是玄武第五宿.

室宿:室宿有两颗星,—颗叫玄宫,—颗叫清庙。《周礼冬官》:称;“营室,北方玄武之宿,与壁连体为四星.”营室谓之定,亥月昏时,定星当商之午位正中,是时可以营制宫室。是玄武第六宿。

壁宿:壁宿星是玄武第七宿,有两颗是叫东壁.是藏图书的府舍.

奎宿:是 *** 七宿的之一宿,有天之府库的意思.

古人以奎、娄二宿为测定辰星的标准,认为辰星常在二月春分出现在奎娄中间,五月份出现在东井,八月秋分出现在亢、角,十一月冬至出现在牵牛,出于辰戌入于丑未,约二十天后消失.早晨出现在东方,黄昏出现在西方,所以只要在春分前后,实际测量奎娄二宿,观测两旬,则夏、秒、冬三季,也能依照这个方式按指定的星宿进行观测了。古代时没有先进的观测设备,观星象要先找出定点,望娄就是被列为实例辰是的依据的.娄宿为西方七宿的第二宿.娄,有聚众的

胃宿:胃宿为西方七宿第三宿,胃就象天的仓库屯积食物,和人全之胃为五谷之海的作用相同。

昂宿:晶宿居 *** 七宿 *** ,在古文中西从卯,西为秋门,一切已收获入内,是该闭门之时了。昂宿出现在仲秋月份,正是秋收季节。昂宿有七星,俗称七姐妹星,为金牛座中的小星团。

毕宿:毕宿样子象爪叉,有八颗星,是西方七宿第五。

觜宿为西方七宿之六,主野生植物之生杀。

参宿为西方七宿之末,主斩刘、生杀之事。

井宿:井宿在玉井之东,为南七宿之首,是天之南门,主掌水事。

*** 宿: *** 宿有四赖星,在井宿之东。四颗星中,东北一星主积马,东南主积兵.西南主积布帛,西北主积金玉. *** 宿的星光部很暗,分向四方是朱笛的头和眼,主 *** 祠之事。‘

柳宿:柳宿为南方七宿第三宿。柳为鸟嘴,为天的厨牢.

星宿:星宿有七颗星,为南方七宿之第四宿

张宿:张宿为南方七宿之五,是朱雀的喉咙张素为厨,主觞客之事。

冀宿:冀宿为南方七宿之六,有22颗垦;是星数最多的星宿之一,冀宿为朱雀的尾巴。

轸宿:轸宿是南方七宿之末,珍就是天车.

二十八宿环绕在天体大气象里面,周而复始的运行不停.分别主掌东西南北四方天象。以分昼夜的变化与阴阳气数的变化,因为有了二十八宿,这些变化就显得异常明确。不论是命相之士,还是中医师、道教与 *** 人士,部应该记熟,才能深得于心.

星宿在古人心中是神圣的化身,因此关于星宿的传说很多。古人认为,苍龙、 *** 、朱雀、玄武四大宿星是天上四大灵星,以匡正四方之宜。天神最尊者莫过于青龙,龙自古为祥瑞的象征;“尤其在帝王时代,皇帝几乎就是龙的化身;与皇帝相关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要冠上龙字.皇体曰龙体,皇服曰龙袍,天于之服绣有龙形,云飞龙在天,犹圣人之在王位。云从龙,风从虎,在天上腾云驾雾从龙,必大有作为.所以青龙移辰谓之岁。

另外还有关于阴宅择地的说法.就是说,古人在选择坟地时,很注重‘风水”。人们在办理丧事时,都想找一块风水地,更好是能找到“龙穴”.一旦找到龙穴,既会取山丘气胶之灵气荫惠子孙;使后代大富大贵。甚至有的传说某某人所以从白手起家到亿万富翁,是因为人家的明宅选在了龙穴上的缘故;还有说某家饭店生意兴隆是因为饭店建在龙脉上,镇位龙迹,使龙不能驾云飞去.

*** 是西方七宿的总称.古代相传的就是凶煞之神,所届各宿都带有学斩刘、杀生、祠礼之事。中医有“ *** 汤”的方子,主要治清热上火等症,也是从 *** 宿引出来的。

朱雀,就是赤色的凤凰。为南方七宿的总称,和长蛇座口相一致.

在南方宿的七星 *** 有轩袁及太微众星,是指示南方的主星.太微南按黄记,是日月五星必经之道,所以称为‘三冗之廷’.

玄武为北方七宿的总称。,传说玄武为龟,总有甲以防敌彻悔,以示正义,表征长寿。另一种说法是,龟蛇合体为玄武,道教所草奉的真武大莆,是从宋朝前的玄武大布改名而来的.真武构立夏武像,龟蛇在其两例.中 *** 有叫玄武汤的方子,主治肾寒、肾虚、健脾刘本.

玄武主司北方,凡与北方相关者,自然会以玄武借称,如唐朝皇宫北门叫玄武门,南京市北郊的玄武潮。玄武又表示黑色,i所以黑色的玄武岩也是从这里得名的.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有时也和二十八宿的东南西北有关系。象游艺活动中的玩牌、下棋等,古代的天文学家,为了观测的方便,把周天的恒星分为三桓二十八宿,其他诸星都附属这两类。所谓垣、宿都是星次的意思。所调运是大区域,宿是小区域.

三垣星围绕着北极和比较靠近头顶天空的星象.分为紫微、太微、天市三区,各区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围成垣墙的样子,所以称垣.

三垣被天文学家设立之初,似乎是以太阳 *** 的方向观测星象的标准.首先仰观天顶,把北极周围广泛的范围定为紫微垣,作为中宫;再向他的东北方观察,把某一特定范围定为太微垣;再向他的东南方观察把某一定范围定为天市垣.

三垣中太微是上垣,在紫微垣的东北脚,位于北方南方,

星宿家们划分吉日‘是根据黄道上六大星的运行来确定的。

这六大星是: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青龙,是诸神之中最尊贵的,为吉祥的象征;明堂,是要害部门,有如现在的总统府,是旧时人们想象天于施政天下的地方,金匮,以金为匮,自然珍贵无比。天德,为天之礼德所在,得之当然无不吉;玉堂,为宫殿所在,神仙之居;司命,文吕司命,典制百兴。

从名称和他们所司之职来看,当然十分重要,十分吉利.

正月青龙起子,金匮起辰,司命起戌,皆顺六阳而行,正月明堂起丑,天镕起戌,玉棠起未,皆顺六阴所值之至,依此配合而得吉日。

星宿家认为,此六大星辰,若得之为吉,不得为次,悖之则囚.“凶神值日,自然凡事不取;凡破次耗之日则为大凶,只能干拆屋段墙之类的事,黄道吉日,当然办事吉利,喜、丧、庆、典自然要先个黄道吉日.

*** 宿学家的推算,在一个不宜结婚的日子结婚,很难白头俏老、多子多福;在不宜搬家的日子 *** ,可使家庭不合,鸡犬不宁;在犯冲煞的日子里生了病,哪伯是小病:也可能转现役 *** 疾病,甚至危及生命;至于盖房.葬的讲究自然更多了.……这些又有多少科学根据呢?

世界上有些事家响户晓,但是却很少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来考虑一下事情发生的原因。但是,研究算命术的人却对它们的时日格外关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它重创美军,燃起太平洋战火,对日本来说暂时赢得了一次空前胜利。然而,你知道那是何日?那是1941年12月8日.翻开中国的黄历,那是个大吉之日.而在美国呢,那天却是12月7日,乃大凶之日.盟军在法国东北部诺曼第 *** 成功,一举击溃德军,定下了二次大战的胜局。然而,你知道那是何日?那是1944年6月6日;翻开黄历,此日又是吉日.还能找出更多这样的例子.难道这些都是偶然的巧合吗?

其实,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入,也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人们对于 *** 日期的选择都是非常重视的.

象以上所举的两个例子,都是经过精心研究才确定下来的,绝非偶然巧合。如日本偷袭珍珠港,绝不仅因为他在黄历上是吉日,同时,还考虑了当时的气候等因素以及当时美军正值假日.人心无备等诸多因素,才使偷袭战术得以一举成功。同样盟军 *** ,除了吉日以外,美军更在乎的,是当时的潮汐情况,同时,准确计算了海滩的地质,如此,天时、地利、人和均占,岂有不胜之理?

即使现在,在科学发达的日本,在重大的 *** 谈判或条约签署的时间上,也是精心安排的。如某年9月9日,日本王室通过,参与了美国提出的星际大战计划,这不仅顾天时,而臣得民心,因此,不管从 *** 上,还是经济上衡量此日期都是黄道吉日。其实,日本 *** 对‘星事”早有意愿,但几经选择,终于选定了9月9日,这是为什么呢?他们认为,这不仅因为9月9日是吉日,而且日本考虑了各种关系才确定的.首先,9月19日美苏将进行外长会议,此举正可迎合此次会谈;再者,当时正值美国贸易逆差在美国内引起强烈反对,由此带来的压力.给日本带来实惠,实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有时的吉日也未必大吉,有些天灾人涡是令人难以思议的.

我国古代,魏晋南北朗时期,张辽叔曾与嵇康有过一次舌战,其中就涉及到日期与命运的问题,他们曾对此提出怀疑。

战国时期,秦.赵曾在长平大战,秦一天之内就坑杀赵兵四十余万。对此嵇康评论说;“难道可以说,这四十万人的命都同样的短吗?”按命理讲,是赵括的不切实际,纸上谈兵,改变了天生命理,使全军覆没。然而,人果真有如此大的能力,改变世界吗?对此许多人执不同见解.他们认为,人生有命,凶吉在天,在劫难逃.如唐山 *** ,短短时间内,即把一个中等城市几乎化为平地,至今让人谈虎色变。又如美国挑战者号太空船,本是去太空挑战的。可没想到,升空仅72秒,即化成一个火团,人们眼睁睁看着它化为灰烬。……

但是,人在自然面前,也不完全是 *** 为力的.如第十届亚运会,在汉城举行,开幕式自然要选在黄道吉日。 *** 根据多年的气象资料,选定了9月20日这个黄道吉日。据多方面资料,9月20日在 *** 阳光普照,从无明雨。可出人意料的是9月里一直到9月19日都是艳阳天,到了20日上午,老天却一下子变了脸,阴沉起来,还下起了毛毛雨。等到开幕的下午三时这个吉时,雨更大,一刻也不停,直下到晚上。吉日如何也吉不起来了.倒是 *** 人勇往直前,尽心尽力的冲刺真正地显示了体育的精神。

可见,吉日也未必就真能大吉。不吉的事,通过人的奋斗,也可以转凶为吉.俗话说事在人为。试想,偷袭珍珠港虽是吉日,但若日军无视死如归的战斗,能大败美军吗?盟军 *** ,虽经周密计划,但土兵们若不奋勇当先,德军岂会自己败阵?

有时,被命运遇到绝路也不一定是坏事,有句话,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是没有道理的。破斧沉舟,没了退路,士兵们自然奋勇,才肯统尽脑计,这时往往计上心来,转危为安。我们信命,应当有个先决条件,即命在天,成事在人。欲要听天由命,必先尽力而为.

黄道吉日所告诉我们的,就是要以健康的心态,客观的分析去处理眼前的事情,有厄运,巧妙地去化解:有疾病,积极地去治疗.相反,如果我们一味去听天由命,遇事消极池逃避,被动地应付.认为一切都无济于事,那就如俎上之肉,任人宰割。如此,即使天欲助你,也扶你不起.所以,所谓“黄道吉日”不过是给了我们一个原则,我们要充分利用所有的有利因素,把不利的人为或自然因素减到更低限度,这便是预言“祸福、兴衰、得失”选择黄道吉日的真谛.

人胜也罢,天胜也罢,离了自己的奋斗都将一无所有,仍为吉日,在竞争激烈的观在,不违法,不害人,不做不光明正大的事,堂堂正正地做人,活一天,做一天于国于民有利的事,这样的日子便天天都后吉日.

--------------------------------------------------------------------------------------------------

四、四个节气是哪四个

四大节气分别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立春节、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 *** 着温暖、生长。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之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之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

廿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

五、四大传统节日是哪四个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是每年农历的一月一日,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清明节是每年公历的4月5日前后,是我国主要的祭祀祖先的日子;端午节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有赛龙舟等习俗;而中秋节是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是庆祝团圆的日子,习俗有吃月饼、赏月等。

春节,即农历新年,民间传统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的这段时间,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 ***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人们贴红春联,燃放爆竹,包饺子,祭奠祖先,祈求丰年。

清明节在阳历4月5日前后,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原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主要活动是踏青,后来合并了寒食节的内容。寒食节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奉君”。

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等。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人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以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人们由划船捞救逐渐发展为龙舟竞赛。

中秋节为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也称为中秋。中秋月亮 *** ,象征团圆,要吃月饼。中秋节源于古代的祭月迎寒活动,西汉时初具雏形,晋时有赏月之举,到北宋时正式定名。

关于本次四大节气的时间分别是和一年四个节气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标签: 节气 别是 四大 时间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