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和周山小编一样,认为大黄鱼小的时候就是小黄鱼?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大黄鱼和小黄鱼是两个不同的品种 。那么,大黄鱼和小黄鱼的区别是什么呢,今天一起认识一下:
一、名称不同
1、大黄花鱼:大黄花鱼学名大黄鱼,别称黄鱼、大王鱼、大鲜、大黄花鱼、红瓜、金龙、黄金龙、桂花黄鱼、大仲、红口、 *** 鱼、石头鱼、黄瓜鱼等,为传统“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之一。大黄花鱼体延长,侧扁,体长约40~50厘米,尾柄细长,长约为高的3倍余,鳞较小,背鳍起点至侧线间具8-9行鳞,头较大,具发达粘液腔,下颌稍突出,体黄褐色,腹面金 *** ,各鳍 *** 或灰 *** ,唇橘红色,鳔较大,前端圆形,头颅内有2块白色矢耳石,椎骨26~27个。
2、小黄花鱼:小黄花鱼学名小黄鱼,别称小鲜、大眼、花色、小黄瓜、古鱼、黄鳞鱼、小 *** 、金龙、厚鳞仔、小黄花等。小黄花鱼体长圆形,侧扁,尾柄长为其高的2倍。头大,口宽而倾斜,上下颌略相等。下颌无须,颏部有6个细孔。上下颌具细牙,上颌外侧及下颌内侧牙较大,但无犬牙,腭骨及犁骨无牙,头及身体被栉鳞,鳞较大,侧线上鳞5~6个,背鳍及臀鳍鳍条膜上有2/3以上被小圆鳞,臀鳍鳍条少于10,鳔侧管2小分支平行但不相等,呈一长一短管状。
二、分布地区不同
1、大黄花鱼:主要分布海域是南海和东海的中部以南海域;
2、小黄花鱼: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和 *** 西南海岸线。
三、营养作用不同
1、大黄花鱼肉质较好而且美味,一般用作食材,偶尔会用作 *** 材;
2、小黄鱼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还含有许多的微量元素,例如钙、磷、铁、钾、钠、镁、硒等,要比大黄鱼营养丰富,而且还可以入 *** ,有很高的 *** 用价值。
四、吃法不同
一般宴席上会出现大黄花鱼的身影,烹饪的 *** 多为焖炖红烧。
小黄花鱼烹饪的 *** 除了焖炖以外更多的是煎炸。
入秋后,如果不差钱,记得给孩子吃5种深海鱼,DHA含量高暑退秋澄气转凉,你是否感受到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了呢?经过几个月高温酷暑的荼毒,我们终于迎来了凉爽的秋风。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天又易干燥,是不是已经着手给家人“贴秋膘”了呢?贴秋膘可不是要满汉全席哟,它讲究顺应季节、合理膳食。尤其是给孩子准备饭菜,既要营养均衡又要去燥润肺。入秋后大家都给孩子吃什么呢?宝妈今天给大家推荐5种深海鱼,DHA含量高,常吃助力成长。
今天推荐的5种深海鱼分别是黄花鱼、秋刀鱼、金枪鱼、沙丁鱼、偏口鱼, *** 也不算太高,鱼刺也不是太多,营养价值高。如果您有时间记得做给孩子食用,一起来看看这些鱼吧。
第1种:黄花鱼
黄花鱼又叫黄鱼、花黄鱼,生于东海中,鱼头中有两颗坚硬的石头,腹中的鱼鳔可作为鱼胶。黄花鱼又分为大黄花鱼和小黄花鱼,二者不是大小的区别,而是品种不同。不管大小、品种,它们的营养价值都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1、钙、钾、DHA等,肉质很细嫩鲜美。黄花鱼怎么吃呢,我建议大的黄花鱼红烧,小黄花鱼油炸食用。
①我们把大黄花鱼表面刮干净,去掉鱼内脏等,然后用盐和面粉 *** 一会,再冲洗干净,沥干水分。
②热锅冷油,滑一下锅后倒出油,再加一勺冷油。锅四周撒一点点盐,防止鱼粘锅。放入改刀后的黄花鱼,小火煎一下。
③待黄花鱼两面煎黄后,倒入料酒、姜、生抽去腥增香。
④加入老抽上色,轻轻翻炒几下后,倒入1小碗开水,再加入1小勺盐,焖煮一会。
⑤锅中汤汁快干时,撒点葱花即可出锅。
第2种:秋刀鱼
秋刀鱼可能是深海鱼中相对便宜的一种鱼了,它形体修长如刀,肉质紧实,吃起来鲜美中透着咸香。秋刀鱼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很高,富含蛋白质、EPA、DHA、维他命等,深受人们青睐。它可以蒸、煮、煎、烤等,我个人建议给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孩子食用,刺相对其他鱼来说有点多。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烤箱版的秋刀鱼,香气浓、味道鲜。
①我们准备4条秋刀鱼,把它们去除内脏等,搓洗干净,沥干水分。
②在每个秋刀鱼身上都划几道口子,方便入味。
③秋刀鱼用料酒、生抽、姜、葱、盐 *** 一会,腌制30分钟。
④烤箱打开,上下火200度预热10分钟。放入秋刀鱼,大约25-35分钟就可以取出来。
⑤烤好的秋刀鱼我们取出来后,挤一点柠檬汁去腥增香后就可以食用了。
第3种:金枪鱼
①我们取一块金枪鱼鱼肉,搓洗干净后,加入料酒、盐、姜、胡椒粉 *** 一会,腌制30分钟。
②锅中加1小块黄油,融化后,把金枪鱼鱼肉放进去煎。
③金枪鱼两面金黄后,取出来,挤一点芥末或者黑椒酱就可以食用了。
第4种:沙丁鱼
沙丁鱼是群居鱼类,是硬骨鱼纲鲱形目鲱科沙丁鱼属、小沙丁鱼属和拟沙丁鱼属及鲱科某些食用鱼类的统称。也指制成油浸鱼罐头的普通鲱以及其它小型的鲱或鲱状鱼。
沙丁鱼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制成动物饲料、颜料、人造奶油等等。它可以清蒸、可以油炸、可以做成炖菜。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油炸沙丁鱼,金黄酥香。
①我们把沙丁鱼内脏等去除,然后加点盐和面粉搓一搓,冲洗干净后沥干水分。
②沙丁鱼中加入料酒、葱、姜腌制一会儿,去腥。
③碗中加入1勺面粉、半勺淀粉、1勺红薯粉、3克泡打粉、1个鸡蛋、盐,再加入1点点水搅拌均匀。面糊成倒三角形,直线 *** 就可以了。
④锅中烧油,油温在6成热时,把沙丁鱼蘸一下面糊放进去炸。
⑤待沙丁鱼表面金黄后捞出来,撒点辣椒粉、孜然就可以吃了。
第5种:偏口鱼
偏口鱼,即比目鱼,高眼鲽,是硬骨鱼纲鲽形目鱼类的总称。它身体扁平,成长中两眼逐渐移到头部的一侧,平卧在海底,鱼刺很少,适合老人孩子食用。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清蒸红烧都可以。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就是清蒸偏口鱼,鲜美可口。
①我们把偏口鱼内脏等去除,再加盐和面粉搓洗一下,去掉杂质。
②取一个盘子,放入2根筷子,上面铺上葱姜。
③偏口鱼划几道口子,上面放入葱丝、姜丝,再放入锅中蒸。
④水开后蒸6-8分钟左右,取出来,去掉葱姜,重新加入姜丝葱丝。再加入一勺热油,倒入蒸鱼豉油和辣椒就可以食用了。
结语:这5种深海鱼富含DHA,常吃有助于成长。入秋后如果不差钱,记得隔三岔五给孩子做几次。我是宝妈 *** 七七八八,一个喜欢捣鼓饭菜的上班族。每天围着灶台、锅碗瓢盆和工作转,累并快乐着。我会竭尽所能分享我家的三餐四季,给大家提供参考,也是记录我逝去的青春,同时也期待与您的交流。
从4毛一斤到价比黄金,300万一条,40年来,大黄鱼到底经历了什么
欢迎来到:自说自话的总裁
今天的故事,从18年前的一件往事说起。
回想3年前,这张天价账单的帖子一定还有不少朋友记得。
相当 *** ,8个人,吃了40万(美元6.3万,台币175万,令吉26.5万),还自带酒水。
经理说,这是迪拜王子请人吃饭。
但事实上,网友们从账单中挖出了更神奇的细节,那就是,有道菜,叫做野生大黄鱼。
和各种花胶、 *** 、鱼子酱比起来,它竟然是最贵的一道主菜。
7斤4两,每斤15800,总价高达11万,占整桌宴席的四分之一还多。
这真的是——贫穷 *** 了想象力。
大黄鱼,这是江浙沿海很常见的家常菜啊,二三十块钱一斤,怎么这条野生大黄鱼就卖到了11万?
其实,这背后的故事非常有內涵。
也许,这11万吃的不是鱼,而是一种情怀。
都说,如果你要宴请老宁波或者老上海,只需要一条金闪闪的黄鱼,就能彻底让他把你当做自己人。
如果你去温州、闽北一带出差,桌上没有大黄鱼,那你赶紧回去吧,主人的潜台词是,咱们这笔生意,谈不成的。
这样看来,这位请客吃饭的迪拜王子应该是带了一位很地道的中国通,生意估计也是顺利谈成了。
但是,为什么我们吃的家常大黄鱼只要几十块,而富豪们的野生货就要十几万?
如果你在宁波、象山那一代问出这个问题。
一定会有一个老人过来,摇着头跟你说,野生大黄鱼,美味啊,40年前才4毛钱一斤……
所以,这条鱼到底经历过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的故事。
大黄鱼为什么不黄
如果你去市场买一条大黄鱼,一定会觉得老板在忽悠你。
你这大黄鱼怎么一点儿都不黄?
然后,老板会说,自己吃吃嘛,这种就好了呀。
野生大黄鱼,很贵的呀。
接着,你会很自然地认为,越是野生大黄鱼,就越黄,也越贵。
但事实上,黄不黄和野生家养并没有太大关系。
比如,这里有一段记者调查的 *** ,我们可以看到,被采访的养殖户说,同样的一网鱼,他要是白天捞上来只值2万块,但要是晚上捞起来,就能价值上百万。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大黄鱼的身体会分泌一种色素,这种色素是金 *** 的,非常符合人类的审美。
在 *** 时代,上海人 *** 金条,他们更是直接把大黄鱼叫做金条鱼……
可惜,大黄鱼的色素非常不稳定,一点点紫外线就能让它褪色。
所以,只有到晚上我们才能见到金色的大黄鱼,白天,无论野生、养殖,它们都是一样的白色。
现在的养殖户会在夜里把大黄鱼捞起来,打捞过程一定不能见光,然后,迅速用冰水速冻,摆放整齐,一层鱼、一层冰,让色素定型,再发往市场销售。
这样,一条通体金黄的大黄鱼,就可以被当做野生种,卖出几十倍的高价。
这也就是为什么白天捞只值2万,晚上捞就价值上百万的真正原因。
记者还特意拍摄了同一网鱼,白天和黑夜,颜色真的差了很多。
其实,早在800多年前,沿海的居民就已经掌握了这种让黄鱼变黄的 *** 。
比如,宋朝诗人范成大就记载过,渔民们用冰块保鲜,拿到南京去贩卖,卖相非常好。
《吴郡志·卷二十九·土物》 *** 鱼……以有冰故,遂贩至江东金陵以西……
而且从古到今,也有人愿意为这种金 *** 埋单的。
请客、送礼,黄鱼本身并不重要,金闪闪的寓意才是最关键的。
狮吼功
大黄鱼除了会变色,还会狮吼功。
相当神奇,这竟然是它抵御天敌的 *** 。
前面我们说了,金枪鱼靠速度、鳗鱼靠 *** 、三文鱼靠人海战术,而今天这个大黄鱼实在是不按套路出牌。
这样,肌肉撞击鱼鳔,大黄鱼就能发出呱呱呱的声音。
这种声音非常大,我们从捕黄鱼的 *** 中都能听到。
当成千上万条黄鱼聚在一起,它们同时敲鼓,那就会在水下制造出一个排山倒海的重金属现场。
古 *** 早就发现了黄鱼的狮吼功,所以,很多地方把大黄鱼也叫做黄瓜(呱)鱼。
而且,古代也有科学家,他们也研究过大黄鱼为什么会叫。
他们解剖大黄鱼,发现它的脑袋里有两颗石头,就误以为是这两颗石头撞击喉咙发声。
所以,古代官方,也把这些会叫的黄鱼统称—— *** 鱼。
一直到今天,各种黄鱼,都叫做 *** 鱼科。
现代的科学家也专门调查过大西洋的 *** 鱼群,水下声呐测出了200分贝的惊人数据……
要知道,土星五号发射现场也就205分贝,新墨西哥州的核爆数据,也才195分贝,重金属现场的大喇叭跟前,100多分贝,就可以让你瞬间失聪、失明甚至晕厥。
所以,200分贝的狮吼功,请问虎鲸、海豚、大鲸鱼,你们谁敢靠近?
这就是大黄鱼在东海称霸的秘诀。
它们可以活到几十岁,目前已知最长寿的一条大黄鱼有29岁。
如果你去宁波的爵溪镇,当地的老渔民一定会跟你说,50年前,8、9斤的大黄鱼很常见,那个时候,每年春天,鱼群就会发发洪水一样涌过来,整个海面都是黄鱼。
呱呱呱呱的叫声很响,远远地望过去,还能看见月光反 *** 的金色波浪。
但可惜了,现在已经没有野生黄鱼了。
如果你问为什么?
那么,老人一定会跟你讲这样一个故事。
1956年·福建来船
时间回到1956年,浙江温州的苍南县,来了两条福建船,他们来捕大黄鱼,但是船上并没有渔网。
福建船一前一后,船上也有听鱼师傅,但他们和浙江的听鱼 *** 不同,似乎在带着渔船绕圈子,非常奇怪。
本来,听鱼师,这是 *** 0多年前,吴王阖闾的时代就有了的职业。
他们趴在甲板上听,就能知道大黄鱼的鱼群在哪里。
然后,带着渔船追过去,船老大下网,绝对是满满一网大黄鱼,浙江听鱼师,从来不失手。
但现在这两艘福建船的听鱼师是没学会吗?
怎么绕来绕去的?
不一会儿,福建船不绕了,船上的鱼工拿出了好几根又粗又长的竹竿伸到水里开始敲打,同时,两艘渔船也开始放网。
然后,鱼群竟然自己全部浮了上来,那些没有上浮的鱼,显然在惊慌逃窜,而逃窜的方向上,早就已经被另一艘船布下了渔网。
鱼群一网打尽,效率实在是高。
福建人说,这叫做敲罟法,是前两年他们省开始推广的一种先进捕鱼 *** 。
温州人很快就学会了,第二年,就有100多艘温州船开始北上敲罟,接着是台州人,然后是宁波人,甚至一路向北,敲罟法也传到了江苏和山东。
就连江苏、山东的小黄鱼也喜提丰收。
那敲罟法是什么原理呢?
如果你继续问老渔民,他可能会跟你这么说。
声波攻击
大黄鱼脑子里的那两块石头会和敲竹竿的声音发生共振,然后晕厥,浮出水面……
所以,敲罟法不仅适用于大黄鱼,也适用于同属于 *** 鱼的山东小黄鱼。
但事实上,专家们并不同意渔民的说法,敲罟法的原理不是共振晕厥,而是强直控制。
什么是强直控制呢?
原来我们在这期节目里介绍过,这是生物体碰到极度危险的信号,身体就会进入一种假死状态的本能。
比如,把鲨鱼翻过来,肚皮朝上,它就会进入强直状态,或者把猫咪的后脖颈抓住、给鸡看直线,还有把男朋友埋胸,或者强吻女友都能让他们进入强直状态。
不扯远了继续说故事,到了1960年代,敲罟法传遍南北。
大黄鱼产量直接从每年5000吨,飙升到10万吨。
同时,国家也很快意识到,敲罟,这是赶尽杀绝的捕鱼法,必须禁止。
但是,来宁波产卵的鱼群已经严重受损,到了1980年,东海再也没有渔汛了,野生大黄鱼,开始从几毛钱一斤的家常菜,变成越来越珍贵的奢侈品。
接着,老渔民都会跟你说,最要命的是1974年。
那年,东海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1974年·舟山渔场
这年的春节刚过,浙江省就组织了2000对机帆船前往舟山渔场。
这里的外海,是大黄鱼的一个主要越冬场所。
果然,这一年的黄鱼特别多,远远地就听见呱呱呱呱的叫声,船开过去,发现海面下都是密密麻麻的鱼群。
之一网下去,1万斤大黄鱼,第二网,10万斤,第三网,8万斤……
接着,2000对机帆船开始拖网捕鱼。
当年,仅仅浙江省的大黄鱼产量就达到16.8万吨,然后是全国各地,前前后后赶来了5000多对机帆船,甚至就连韩国船也跑来捞走了3、4万吨。
74年春天,保守估计大黄鱼捕捞量超过了25万吨。
当年的野生大黄鱼市场价也跌到每斤几分钱,甚至有很多渔获得不到即使的处理,堆在岸边腐烂了,只能当肥料使用……
到后来,老渔民们都说,74年,那是他们最后一次见到铺满海面的大黄鱼。
接着,产量开始锐减,1980年,2300吨,1990年33吨,1996年以后,变成了东海奇珍。
大黄鱼没了,但沿海居民几 *** 来的黄鱼情怀还在,再加上大家越来越有钱,追捧大黄鱼,也就让它变成了很纯很纯的奢侈品。
现在,野生大黄鱼被评定为CR等级,极度濒危的物种,比大熊猫还高两个等级。
在这个故事里,很多人会埋怨福建人,你们当初为什么要把敲罟法传到浙江?
福建 *** 很无奈,他们说,这是从潮汕那边传过来的先进 *** 。
而继续调查,潮汕的疍家人,至少从明朝嘉靖时代就开始使用敲罟法了。
专家们说,听鱼、敲罟,这并不是灭绝大黄鱼的真正原因,真正要命的是拖网、围网
号称死亡之墙的流刺网。
这种故事在60、70年代,全 *** 在发生,就像我们聊过的金枪鱼、鳗鱼一样,它们都是现代工业化捕鱼的牺牲品。
但幸好,大黄鱼还没有灭绝。
早在1985年的时候,就有人预见了未来,及时展开了拯救大黄鱼的计划。
76条亲本
这年,一个叫做刘家富的中年人,拿着76条野生大黄鱼的亲本,开始在福建霞浦研究人工繁殖大黄鱼。
研究过程充满了曲折,但幸好,我们是一个点满了农业天赋的种族。
nni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一直到2000年,大黄鱼的人工养殖,才算是彻底完成。
接下来的十几年,福建霞浦的官井洋、温州的南麂岛、台州的大陈岛、宁波的大目洋,还有舟山的岱衢洋这都成了大黄鱼的农场。
有这种近海网箱,圆形的抗台风网箱,也有这种巨大的远海网箱。
现在刘家富被称作——大黄鱼之父,各省市每年也会把几百万尾鱼苗被放回大海,野生大黄鱼的种群正在慢慢恢复。
但也有专家悲观的说,就目前捕获的野生大黄鱼来看,它们的基因标记,都还是当初那76条亲本的后代。
原先的标本当中,5、6斤,7、8斤的大黄鱼很普遍,而现在,捕到3、4斤的野生大黄鱼都能上新闻。
也许,大自然还在酝酿,酝酿着在我们儿孙的某一个时代,再用一个金色的波浪和震天的狮吼功重新出现在东海的岸边。
据说,这是很多宁波人的心愿,甚至在1996年,野生大黄鱼刚刚绝迹的时候,花车巡游 *** 现了大黄鱼,很多宁波人当场落泪。
直到现在,宁波、上海,一直到福建北边的宁德、霞浦。
当地人心中,都还有这种大黄鱼的情怀。
而探究当地人的黄鱼情怀,我们又能发现这样两个故事。
前505年·吴国
时间回到 *** 0多年前,这年,伍子胥和孙武入侵楚国,吴王阖闾镇守在国内。
东夷人见吴国空虚,就从海上来进攻,吴王阖闾亲率大军,和东夷人对峙。
吴国大军驻扎在一个沙洲上,对峙进行了好几个月,风浪越来越大,粮食运送不上来,吴军眼看着就要断粮了。
于是,吴王开始祭天。
果然,祭天仪式还没有结束,就看见海上出现了一片金色的波浪,这片波浪就像千万匹野兽在咆哮一样,声音非常响亮。
东夷 *** 大乱,吴军则眼看着这股波浪冲上沙洲。
原来,这竟然是无数的条金 *** 的海鱼,一尝,还非常好吃。
这个时候,吴王也站在高台上说,这是天神降下的食物,大家用咸水把鱼腌成鱼干,我们一鼓作气,击溃东夷。
很快,战斗结束了,吴王班师回朝。
满朝文武都来迎接,还希望吴王能够把天神降下的鱼干也赏赐自己一些。
同时,伍子胥、孙武攻灭楚国的好消息也传了回来,吴王阖闾一高兴,就写下一个大大的美字。
群臣不解,接着,吴王又大笑着在美字下面加了一个鱼字。
然后把鱼干赏赐给所有人,还说,这就是吴国的天命——天神赐鱼,走,我们跟着天神,去称霸中原。
吴王写下的这个字,传到今天,叫做鲞xiang, *** 0多年没有变过,依旧特指大黄鱼的鱼干。
黄鱼鲞至今都是地道江浙人之间互相送礼的心意。
酒桌上也必须有一盘金闪闪的大黄鱼。
没有黄鱼,就谈不了生意。
没有黄鱼,也就成不了宴席。
所以,你下次去江浙谈生意,如果对方是地道的海边人,那么,一定多花点银子,点一条金闪闪的黄鱼,没准儿生意就谈成了。
逢年过节,你也可以送一种叫做爵鲞礼物给对方,他肯定很高兴。
因为,这个爵鲞,正是和黄鱼情怀有关的第二个故事。
爵鲞
爵鲞,也就是宁波爵溪镇产的大黄鱼鱼干。
鱼干中间,有一抹非常好看的 *** 。
这个 *** 是尊贵、尊敬的寓意。
本来,爵溪不叫爵溪,而叫雀溪,是宁波海边一个三面环山,一面靠海的小镇。
小镇上什么都不产,唯独海面上每年春天,都会出现渔汛。
于是,雀溪人就把大黄鱼做成鲞,贩卖全国。
从春秋一直到宋朝,1500多年,一直卖的不温不火。
但是,到了元朝,北方的蒙古皇帝来了。
雀溪人发现,这帮蒙古王公们,对黄鱼鲞简直有一种发自基因的热爱。
先是蒙古人被美味 *** 了,接着,又是满洲 *** 被 *** 了。
这可能就跟内陆人都喜欢吃带鱼是一个生物原理吧,长期得不到ω-3的供应,只要鱼干里的一点点鲜味分成就能让内陆 *** 呼过瘾。
于是,从元 *** 始,雀溪改名爵溪。
这抹 *** ,也就成了尊贵的象征。
另外,蒙古、满洲,他们都自称是黄金家族的后裔,大黄鱼的色素,正好是他们 *** 上的颜色。
所以,大黄鱼的尊贵感也就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送黄鱼、送鱼鲞,这不仅 *** 着吴越人之间那种期待着称霸中原的心照不宣,也 *** 着,尊敬和尊贵的寓意。
不扯远了,话说回来,爵鲞是真的好吃,可清炖、可吊汤、可下饭,尤其是那一碗爵鲞炒饭,我当年也有苏轼那种不辞长作宁波人的冲动……
最极品的黄鱼
最极品的黄鱼叫做黄唇鱼,它是 *** 鱼当中的巨无霸。
2012年的时候,福建连江的黄岐镇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50多岁的老人,他家里很穷, *** 也跑了,自己每天都一个人驾着小船出海捕鱼。
但是,就在8月14日那天下午,同村的一对夫妻开着大船,在老汉前面捕鱼。
夫妻先是远远的发现海面有一具浮 *** ,很大,像是一个人,丈夫开船靠近了一点,看了一眼就说,不吉利,赶紧走。
不一会儿,老汉的小船也靠近了浮 *** ,原来,这是一条近两米长的大鱼。
而且,老汉一眼就认出来,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唇鱼。
老人用渔网兜着大鱼,一点点把它拖上岸。
一过秤,有160斤,看热闹的人都说,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大的鱼。
正在这个时候,鱼竟然动了一下,接着,就开始扑腾,劲儿非常大,都没人敢上去按住它。
原来,这条大鱼是在海上被船撞晕了,这会儿上岸后才醒过来。
最后,老汉以300万(美元47万,台币1310万,令吉198万)的 *** 把鱼卖给了鱼贩子。
为什么这么贵?
因为,黄唇鱼的鱼鳔,就是最极品的花胶——鳘肚。
中国南方,历代富豪,都有收藏花胶的习惯,中医也是对花胶一顿吹捧,说是治疗血崩的神 *** 。
古代产妇大出血,人命攸关的时候,中医都会用花胶来起死回生。
所以,收藏花胶,也就像收藏救命符一样。
另外,也传说,花胶可以美容养颜。
于是,中国花胶市场,近几年直接牵动了墨西哥的 *** 生意,因为,我们这边的黄唇鱼越来越少,而且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但是,墨西哥那边的 *** 鱼还很多啊……
结果墨西哥 *** 实在太野了,捕捞 *** 鱼的时候经常误伤鼠海豚,而鼠海豚这又是美国国宝级的野生动物,估计只剩下18头了。
于是,你就经常可以看到中美墨三国联手打击花胶 *** 的新闻。
所以,出国千万别买花胶,搞不好就被当成 *** *** 犯,关起来判刑。
大黄鱼的花胶
大黄鱼也有花胶,叫黄花肚。
本来,东海里有很多7、8斤的大黄鱼,所以黄花肚在古代也不是什么 *** 奢侈品。
但现在,黄花肚也很有收藏价值了。
不过,要靠人工养殖,养出黄花肚,这个技术目前还很有难度。
因为,大黄鱼在养殖的过程中,有一个越冬的问题。
本来,野生大黄鱼,每年冬天会离开宁波,去南方和西方过冬,等到春天再回宁波来产卵,这也就是形成渔汛的真正原因。
产完卵以后,到了冬天,大鱼再带着小鱼出去越冬,这样年复一年,大黄鱼才能越长越大,长成黄花肚。
但现在,养殖大黄鱼无法越冬,就只能每年11月到春节前,全部捞上来卖了,或者冰冻起来慢慢卖。
这些大黄鱼,就是你在市场里见到的平价货。
那能不能人工模拟越冬环境,让养殖大黄鱼越来越像野生种呢?
还真的有人这么干,这里有一段记者的调查。
养殖公司到了冬天,就把宁波的鱼苗捞起来,用拖船拖到福建去过冬,第二年春天在拖回来。
相当夸张,但是,这样一来一回,大黄鱼也就有了野 *** ,又黄又大又有肌肉,卖相相当好。
也许,再来来 *** 多折腾几年,就能折腾出人工黄花肚吧,这应该是一个比卖鱼肉更赚钱的大生意。
平价小黄鱼
带鱼、乌贼、大黄鱼、小黄鱼。
这是传统中国四大海产。
小黄鱼和大黄鱼都是 *** 鱼科,黄鱼属的。
只不过,小黄鱼嫌浙江太热了,喜欢待在江苏、山东和 *** 那边的海域。
小黄鱼还有很多野生的,吃不到野生大黄鱼的时候,可以试试小黄鱼。
通常,你见到小黄鱼的时候,它是这个样子的(小黄鱼酥),或者这个样子的(烧烤小黄鱼)。
有一次和霞浦朋友吃烧烤,吃着一串小黄鱼,他突然说,自己小时候吃的野生大黄鱼,肉就跟蒜瓣儿一样,那口感,那味道。
真的,即使现在3000块一斤的野生大黄鱼都没法比。
但是,怎么吃着这烤串,恍惚间就有当年的口感呢?
这个故事真是让我有点懵,不知道有没有小时候吃过野生大黄鱼的朋友也吃过烧烤小黄鱼,口感当真如此吗?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近几年烧烤小黄鱼一统烧烤摊,看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了。
但愿别又像当年一样,山东人民集体出海,把小黄鱼也给捕没了。
黄鱼七兄弟
除了黄唇鱼、大黄鱼、小黄鱼,黄鱼七兄弟当中,还有另外四个。
老四叫做黄姑鱼, *** 有很多,油炸、清蒸非常好吃,据说,它的口感很接近野生大黄鱼。
也有人说,它和大黄鱼的区别就是叫声不同,大黄鱼呱呱呱的叫,所以叫黄瓜鱼,它咕咕咕的叫,所以叫黄姑鱼。
老五叫做梅童鱼,号称海中洛丽塔,色素比大黄鱼稳定,满身金黄,长得又软又萌,吃起来也是很细腻,广东人很喜欢这一口。
另外,烤梅童这也是浙江名菜。
老六叫做鮸鱼,长相有点恐怖,但红烧以后无敌,春天吃鮸鱼,这是闽南和 *** 的传统。
老七叫做毛鲿鱼,这也是和黄唇鱼一样的巨无霸,但稍微小一点,更大的1米4左右,一条也能价值百万。
因为,它的鱼鳔也可以做花胶,叫做毛鲿肚,也很珍贵,经常在舟山一带被捕获。
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
也许,大黄鱼,这是一个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的故事。
从4毛一斤到价比黄金,它只用了30年的时间。
但是,至少几百万年以来,它们都会在每年楝子花开的时候,准时回到宁波外海,形成铺天盖地的渔汛。
它们靠着狮吼功,在东海闯荡了几百万年,没有天敌。
直到我们开始拖网捕鱼,开始在大海里制造出蔓延几海里的死亡之墙……
但好在,我们及时纠正了这一切,让我们现在还可以期待,期待在子孙后代的某一时刻,东海上再出现一片金闪闪的波浪,它们再次踩着重金属的节奏,回到我们身边。
也许,我们都能看到那一天吧。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最后夫人说,下次你讲讲锅包肉的情怀,是不是也是黄金家族的颜色?
(完结)
如何正确区别野生大黄鱼和养殖大黄鱼大黄鱼曾经是中国海洋的重要经济鱼种,曾经与小黄鱼,带鱼,墨鱼等列为四大海洋渔业。但是随着捕鱼业的发展,大黄鱼被过度捕捞,导致大黄鱼的数量急剧减少。1974年大黄鱼产量达到了20多万吨,但是到了2000年,东海大黄鱼产量仅为9035吨。大黄鱼的市场 *** 极高,而渔民为了赚取更多利益,自然也更偏向于捕捞大黄鱼,如此周而复始,不断恶 *** 循环,导致大黄鱼数量越来越少, *** 越来越高
市场上销售的大黄鱼主要是福建闽东海域养殖的大黄鱼,养殖的大黄鱼和野生大黄鱼 *** 相差百倍以上……那么怎么区别野生大黄鱼和养殖大黄鱼呢
4、内脏:野生大黄鱼的内脏较为干净,没有内脏油脂,而人工养殖的大黄鱼内脏有未消化干净的食物残渣,内脏脂肪堆积过多
5, 口感:野生大黄鱼吃起来比较黏,而人工养殖的大黄鱼吃起来黏 *** 较差。
6, 尾巴:野生大黄鱼尾巴宽大,像扫把形状,而养殖大黄鱼因为长期在网箱里养殖,尾巴被渔网刮蹭,尾伞很窄
同样是黄鱼,大黄鱼和小黄鱼哪个好?大厨告诉你区别鱼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吃的一种肉类,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大家的喜爱。鱼的种类非常的多,而黄花鱼绝对算是其中最受大家欢迎的鱼种之一了。大家都知道,黄花鱼有小黄花鱼和大黄花鱼之分,那你知道这两种鱼有什么区别吗?它们真的像它们的名字一样只有大小的区别吗?
很多人都认为大黄花鱼和小黄花鱼是同一种鱼,小黄花鱼长大了就是大黄花鱼,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大黄花鱼和小黄花鱼并不是同一个品种,它们不管是产地、外形、口感、适合的烹饪方式还是营养成分都是不同的,区别很大。
那我们在购买的时候是应该选择小黄花鱼还是大黄花鱼呢?今天就让一位大厨告诉你区别,以后别再买错喽。同样是黄鱼,大黄鱼和小黄鱼哪个好?大厨告诉你区别。
1、产地不同
大黄花鱼和小黄花鱼虽然都产自我国沿海地区,但是一个偏南一个偏北。小黄花鱼一般主要分布在渤海和黄海领域。而大黄花鱼则主要分布在东海、日本海以及南海等海域,渤海是见不到大黄花鱼的。
2、外形不同
大黄花鱼和小黄花鱼除了一个大一个小,外形也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大黄花鱼眼睛大、脑袋大、尾巴根部比较细,鱼鳞也非常细小。而小黄花鱼脑袋小、眼睛也小,而尾巴根部相对比较粗。
3、口感不同
对于做菜来说,最有影响的当然就是口感了,而大黄花鱼和小黄花鱼的口感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大黄花鱼因为体型比较大,所以肉比较多,但是肉质不如小黄花鱼细嫩。小黄花鱼肉少,肉质细嫩,但是鱼刺会比较多。
4、烹饪 *** 不同
由于大黄花鱼和小黄花鱼的口感不同,因此它们适合的烹饪方式也是不同的。大黄花鱼更适合焖炖或者红烧;而小黄花鱼更适合煎炸,把刺煎炸的酥酥的,更加美味。
5、营养成分不同
大黄花鱼和小黄花鱼都是非常有营养的,但是相对来说,小黄花鱼比大黄花鱼多了一些微量元素,比如钙、铁等,要比大黄花鱼营养更加丰富一些。
看完这些,相信大家对于大黄花鱼和小黄花鱼的区别都有所了解了,这样大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了。那大家平时更爱吃大黄花鱼还是小黄花鱼呢?欢迎留言分享哦。
赛自泉 | 味道鲜美黄花鱼味道鲜美黄花鱼
赛自泉
黄花鱼有“大黄鱼”和“小黄鱼”两种,简称“黄鱼”,学名“ *** 鱼”,在我们威海所产尤多,每年春秋都有大量上市。大黄花鱼肉肥厚但略嫌粗老,小黄花鱼肉嫩味鲜但刺稍多。饭馆所用多以大黄花鱼为主,而家庭则往往喜欢食用小黄花鱼。黄花鱼的做法很多,有糖醋、干炸、红烧等等多种。
黄花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 *** 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黄花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黄花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 *** 代谢产生的 *** 基,能延缓衰老,并对各种癌症有防治功效。所以,我们身处海边的人们是再熟悉不过了,小黄花鱼虽说难登大雅之席,然而,它却是平民百姓餐桌上的常客。每到春秋,是黄花鱼大量上市的季节,黄花鱼就粑粑也就成了家庭餐桌上的一道名菜。
我最早接触小黄花鱼是在1993年秋,那一年我来到了威海某接待处工作,接待处就在合庆的半月湾畔。那时候我们单位的前面就是码头,只要天气好,每天都有渔船靠岸。每当渔船靠岸,码头就像市场一样,卸鱼的、装鱼的;讨价的、还价的,人声鼎沸。由于打鱼的多是本村的村民,所以我们都很熟悉。我们买鱼往往是直奔某一条船,有时称一下,记着帐,更多时候是扔下差不多的钱,直接拿走了事。小黄花鱼在船老板的眼中不是什么值钱的鱼,有时遇到船老板哪趟出海收获的多,就白给我们一些,这时候,我们也就毫不客气地拿上,高高兴兴地同船老板一起分享胜利果实。
刚买回来的黄花鱼,我们一般是先炖上一锅,然后,再烀上一些玉米饼子,那滋味,别提有多美了。在吃上几次解解馋后,我们便会大批地买一些,那时候的小黄花鱼便宜,几毛钱一斤,最多也不过一块钱一斤。我们一买就是三五十斤,回来把鱼的内脏去掉,洗净。有时直接把鱼头也随着内脏一并去掉,然后晒到院子里。晒一天后,傍晚把鱼装到网兜里,困一宿,第二天清早再把网兜连鱼提到海水里淘一下,这样做一是为了“上盐”,增加咸度,二是冲刷杂质。淘完后,接着再晒,这样经过三天(次)冲刷、凉晒,小黄花鱼基本上就成了咸鱼干,咸度也达到了日常的口味。如果再想增加咸度,多淘一两次也就足够了。
晒好的鱼干,表面上泛着一层油。我一般都是分成好多份,除了自己留一少部分外,大多都送给了亲戚朋友,那几年,周围的人跟着我没少吃小黄花鱼干。晒好的小黄花鱼干可以炸着吃,也可以蒸着吃,母亲喜欢在冬天烀耙耙地瓜时,切一碗萝卜条,然后抓上一把我晒的小黄花鱼,每遇此饭, *** 总是饭量大增。
后来,我离开了接待处,自己晒鱼干不方便了,然而,我还是喜欢买一些晒好了的鱼干,在没有新鲜黄花鱼的时候也能享受到海鲜的美味;享受到大海的恩赐。
作者简介:赛自泉,笔名清泉,威海市文登区人,从过军、编过书。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威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文章散见于《中国青年报》《齐鲁晚报》《威海日报》《威海晚报》《威海文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胶东散文年选微刊平台等媒体。曾任《威海市环翠区军事志》主编、《 *** 威海历史图集》《 *** 威海环翠历史》(一、二卷)编辑,《故事中的威海》执笔之一。出版散文集《泉墨浅香》,有多篇文章收录于各类文集中。获“海棠杯”全国散文大赛“佳作奖”,另有十余篇文章在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
投稿邮箱:huanghaisanwen@163 ***
壹点号胶东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黄花鱼不仅长得漂亮,其鱼肉之细嫩鲜滑,也是鱼中之冠文 | 李心亮
二十年前,单位有一女同事,挺逗。她有两个特别的癖好,我一直忘不了。
其一,吃饺子,不吃之一顿下出来刚出锅的饺子,而是喜欢吃第二顿熥出来的饺子;其二,到市场买鱼,只捡漂亮的买,看不顺眼的不买。
我问她为什么,她说,长得丑的鱼,她吃下去肚子不舒服。岂不怪哉!
鲅鱼她就不吃,说鲅鱼牙尖尖着,青蓝的鱼皮闪着寒光,很凶恶的样子。
扒皮狼她也不吃,说扒皮狼蓝灰的砂洗样鱼皮,顶着一根尖刺,像传说中阴间的 *** 。这一点她还真说对了,扒皮狼的学名就叫马面鲀。
我问她什么鱼漂亮,她脱口而出:黄花鱼漂亮,黄姑鱼也漂亮。
不得不说,她的审美眼光一流。
人有美丑,鱼亦然。
就像是一位身着黄衫的皇 *** 主,黄姑鱼就像是身披金甲的威武将军。这二位的靓和帅在鱼类里是出类拔萃的。
黄花鱼通体明黄,就是皇帝龙袍的颜色,尤其是腹部,黄得抢眼,娇艳。
黄花鱼的鱼头略尖,像一位瓜子脸的少女,鱼唇是鲜艳的橘红色,这在鱼类中很是少见。胸鳍、腹鳍的颜色是明 *** 的,略微带着几丝艳红,像披着瑰丽的璎珞一样;尾柄修长,从下腹部逐渐变细;尾鳍似凤尾,上部一斜弧形,中部略有鼓起,下部流线型收缩,看过唐宋宫廷剧的,可以联想到打在皇后身后的夔扇的形状。
黄姑鱼体虽黄而泛出红铜色,所以福建广东沿海的渔民称黄姑鱼为铜锣鱼——确实是铜锣的颜色。
黄姑鱼鱼头略呈钝圆,一派威武之相。口比黄花鱼大而宽,胸鳍、腹鳍的颜色是桔红色,近边缘转为桔 *** ;尾柄短,几乎与背鳍相接;尾鳍平直,粗而长,显得很阳刚。喜欢京剧的朋友,可以看看著名武生叶金援在《连环套》中黄天霸的扮相,黄姑鱼就是这么英姿飒爽。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 *** ”。不常接触海鱼的人,很难分辨得出哪是黄花鱼,哪是黄姑鱼。
以前的人们靠颜色来分辨,大体不会认错。现在的人聪明了哇,用化工染料明玉黄把黄姑鱼染上色,冒充黄花鱼卖给消费者。为什么这么做呢?黄花鱼贵,黄姑鱼相对便宜。
现在不管是便宜还是贵,野生的黄花鱼和黄姑鱼在市场上全都难觅踪影,能见到的,十有 *** 是南方来的养殖品种。一句话,中看不中吃。
殊不知,五十年前的渤海湾,春天的渔汛,来得最早的就是黄花鱼;而整个夏季秋季,黄姑鱼都是在庙岛 *** (蓬莱与长岛之间的水域)产卵繁殖,是夏秋季节供应上市的更佳品种。
黄花鱼汛忆当年
蓬莱沿海的老渔民过去是“辨风识海”的。从春分到清明之际,如果经常刮北风、东北风,那么今年海上的收成一定错不了;如果经常刮大南风,那么今年海上的收成一定好不了。
我请教一位上了一辈子海的老渔民,问这是什么原因。他说:春分到清明,各种鱼群从黄海洄游到了威海外的成山头一带,如果遇到了大北风或者东北风,鱼群就逆风拐进了渤海湾;如果遇到了大南风,鱼群就顺风直接进入了 *** 海。渤海湾的春天怕大南风,就是这个道理。
我找来海图,对照着观察。老渔民讲的一点不错。
一两场大东北风过后,黄花鱼渔汛来了。黄花鱼渔汛早于鲅鱼渔汛,是渤海湾春季的之一次大规模渔汛。时间一般是:拐过威海卫成山头大约清明后一周左右(阳历4月10号),烟台口外的渔汛在4月15号;4月20号前,蓬莱也见黄花鱼了。
1967年春天,我们村渔业队的作业船在蓬莱城东的白石(现在的蓬莱市新港街道湾子口村,铜井村)滩外,赶上了黄花鱼汛,每一条船都捕获了两三千斤黄花鱼。
那时候是计划经济,所有的鱼都由县水产局统一收购,不能私自处理。渔民们都商议渔业队长:捕了这么多鱼,咱们私下里分一点吧! *** 孩子可是一个大春天没见着荤腥了。队长胆子小,不敢做主。几个年轻的胆子大的船长私下一商量,背着队长,偷偷留下了半船鱼。大约一千多斤,按照所有的人头数,包括队长在内,每家大约分得三十斤。
日头落山了,派回村送鱼的船偷偷起了锚,趁着月色,从白石港往村里进发。船跑了将近三个小时,晚上九点半了,靠了我们村的岸边。负责送鱼的悄悄地挨家挨户敲门,招呼到海边分鱼去。那个夜晚,村里弥漫着一股喜悦的气氛。虽然这个喜悦有点偷偷摸摸。
第二天,队里有不少的妇女请假回娘家,去干啥了?回娘家送鱼。平时相处得好的左邻右舍,也都偷偷地送几条,叫大家都尝尝这春天的之一口鲜鱼。
据说,有嘴馋的老娘们,当天晚上分到鱼,连夜就下锅了。惹得起夜的邻居直疑惑:哪里来的焖黄花鱼的香味呢?
筐子线钓黄姑鱼
黄姑鱼的汛期晚于黄花鱼半个月,基本是与鲅鱼的汛期脚前脚后,相伴在一起,到烟台口外都是在5月1日前后。
黄花鱼个头比较匀称,没有很大的或很小的,一般都是八寸长短,一斤到一斤二两左右;而黄姑鱼则不同,黄姑鱼能长得很大,寿命很长,据说能活过三十岁。
1991年,在烟台口外,我 *** 捕获了一条8斤8两的大黄姑鱼。晚上船停在烟台芝罘岛东口村码头,连收鱼货的贩子都很惊奇,很少见这么大的黄姑鱼。
黄花鱼沿着庙岛 *** 一路西进,去渤海深处产卵繁殖;而黄姑鱼其中的一支,就在庙岛 *** 的沟什(沟什:据老渔民讲,这是庙岛 *** 的最深处,是一条大海沟,最深处将近百米,是各种鱼的鱼窝子)产卵繁殖,不挪窝了。
每年的端午节后,麦子拔完,颗粒归仓了,黄姑鱼产卵繁殖期过了,就开始吃鱼饵了。钓黄姑鱼更好的时机是上秋后,提早的话,钓不多少。
蓬莱渔民钓鱼,用的不是常见的手把线,而是筐子线。一筐线一百把钩子。这不仅是一门手艺,这简直就是一门艺术。
曾跟老 *** 一道下筐子线:一人负责掌舵, *** 站在船的右舷,手边摆着筐子线。身子微弓,手起钩飞,眼观风色变化与水流急缓,手下掌控甩钩的节奏,随时向掌舵的吆喝一两声,及时纠正船行路线与速度,就像是一位全神贯注的交响乐团指挥家。一项平常的劳动, *** 了极致,真的是美极了。
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钓黄姑鱼,是我上初中一年级那一年。
夏末秋初,那天晚上将近九点了, *** 钓黄姑鱼还没有回来,我和母亲到海边去看看。到了海边不一会儿,我家的船回来了。满满的一船舱黄姑鱼呀!
*** 兴奋地说:今天碰到大鱼群了,一筐子线一百把钩,能钓上来七十条鱼。带的四筐子线来回倒腾,鱼饵全部用干净了。
上了岸,过完秤。九百多斤,创造了我村筐子线钓黄姑鱼的记录。真是空了前,也是绝了后。
怎一个鲜字了得
“鱼我所欲也”,是因为鱼鲜美可口。水中鱼,陆上羊,合而为“鲜”。黄花鱼肉质细嫩鲜滑,没有哪一种鱼的肉能像黄花鱼这样软,细,说是入口即化,一点都不夸张。黄姑鱼的肉是蒜瓣型的,比较粗而质地硬,但也是十分鲜美。
宁波菜中有一款叫大汤黄鱼,是用一尾大黄花鱼,上温油煎得两面焦黄发脆,添上高汤,配以笋丝和腌雪里蕻末烧制而成。我在上海时,上海有一道菜是雪菜黄鱼,和大汤黄鱼异曲同工,就是没有笋丝罢了。 *** 生前最喜欢吃这道菜,每次回老家奉化溪口,都由他的原配夫人毛福梅亲自下厨做这道菜。
汪曾祺先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雅人。他在《食道寻旧》一文中写了他在老舍先生家吃黄花鱼的一段故事,兹录如下:
“老舍先生好客。他每年都把市文联(指北京市文联,当时老舍先生是北京市文联 *** )的干部请到家里去喝两次酒。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腊月二十三,老舍先生的生日。菜是地道的老北京味,很有特点。我记得很清楚的是芝麻酱炖黄花鱼,是一道汤菜。我以前没吃过这道菜,以后也再也没吃过。黄花鱼极新鲜,而且是一般大小,都是八寸。装这个菜得一个特质的器皿——瓷盬(音gu,三声)子,即周壁直上直下那么一个家伙。这样黄花鱼才能一条一条顺顺溜溜平躺在汤里。若用通常的大海碗,鱼即会拗弯甚至碎断。”
我十分敬佩汪先生,他对生活的观察是那么的体贴入微。黄花鱼本身腥味不大,宁波菜配以笋丝,雪菜,我以为是绝配,但配以芝麻酱是个什么道理?增加香味吗?不像是那么回事。是不是芝麻酱的香味与黄花鱼相配味道更 *** 特别呢?我没吃过,只能这样猜测了。
黄花鱼本身刺极软,用铲子从锅里往外盛,极容易碎断,所以做黄花鱼基本都是先煎一下——使鱼身结一层薄壳,才不致碎断。
汪先生说鱼长八寸,眼光真是毒辣。我请教了老渔民,查了资料,黄花鱼的标准体长确实是25厘米左右,折合算一下,恰好八寸。
记忆中小时候,在黄姑鱼上市的时候,能吃到干炸黄姑鱼。
一整条鱼,一斤半左右,刮净鳞,去除五脏,两面各打七八条菱形花刀,深至鱼骨,用酱油、葱段、姜片腌制半个小时,不用挂糊,直接清炸。入热油,鱼浮到油面即熟,外焦而里嫩,用手撕下鱼肉(黄姑鱼肉结实,可以撕成条状或块状),蘸花椒盐吃,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秋冬之际,市场上卖的小黄肚,肉质细嫩,和黄花鱼类似。黄肚并不是黄花鱼的幼鱼,它是单独的一个品种,可以看作是黄花鱼的缩小版,把它放大了,就是黄花鱼的样子。
黄花鱼,黄姑鱼,鱼头里都有一对玉白的石头,唤作石经,是鱼类回声 *** 用的,相当于人类的耳朵。
黄姑鱼还会“说话”呢,“说话”的声音还很大,类似于牛叫和蛙鸣之间,也是一奇。
黄鱼的头里为什么有两块小石头?黄鱼头里的两块小石头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石头,而是黄鱼体内的骨状结构,被称为"耳石"或"耳石体",是鱼类内耳的一部分。这种结构在黄鱼等一些硬骨鱼类中比较常见,下面简单解释一下:
平衡 *** :耳石是黄鱼内耳的一部分,通常由钙质组成,呈现出圆形或卵圆形。它们位于黄鱼的头部,靠近脑部,主要起到平衡的作用。耳石内含有感觉细胞,可以感知身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当黄鱼在水中游动或改变方向时,耳石会感知到水流的变化,帮助黄鱼维持平衡,保持稳定的游泳姿态。
物种特征:耳石在不同的鱼类中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可以用于区分不同的物种。黄鱼头里的这两块小石头是黄鱼体内的特有结构,对于鱼类学家和渔民来说,这是一种可以用来识别黄鱼的特征之一。
食用价值:有些人可能会将黄鱼的头部连同耳石一起食用。在一些烹饪 *** 中,黄鱼头的耳石被认为会增添食材的滋味,也有一些人认为耳石富含营养,有助于补钙和保持身体平衡。
综上所述,黄鱼头里的两块小石头实际上是黄鱼体内的耳石,起到平衡 *** 的作用。这些耳石在黄鱼的游泳和 *** 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区分黄鱼和其他鱼类的特征之一。对于食用黄鱼头的人来说,耳石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食材,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
平川速购美食课堂又和大家见面了
最近华东华北的小伙伴逛菜市场
肯定看到鱼摊上摆满了黄澄澄的鱼
这就是深受老饕喜爱的黄鱼
三四月正是黄鱼最肥美的时候
但市场上的黄鱼 *** 跨度很大
*** 甚至相差几十倍
这又是为什么呢?
今天小编就给您说说其中的门道
黄鱼是什么鱼?等于黄花鱼吗?
黄鱼学名叫黄花鱼,鱼头有两颗坚硬的耳石,又名 *** 鱼。黄鱼为中国特有的鱼类,广泛分布于北起黄海南部,南至南海雷州半岛以东的海域。黄花鱼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大黄鱼分布于黄海南部、东海和南海,小黄鱼分布于黄海、渤海、东海。所以全国来说食用大黄鱼更普遍。而且大黄鱼如同一块大金块,意头十足,自古以来就广受追捧。
野生大黄鱼有多贵?
大黄鱼在春、秋两季从外海洄游到近海繁殖,因长期过度捕捞,野生数量下降严重, *** 水涨船高。2022年宁波象山一艘黄鱼捕捞船大丰收,鱼的个头都很大,平均每条2斤左右,个别大的有4斤。整船2000多公斤的野生大黄鱼卖出了957万元的高价,相当于2400元/斤!
而一般等级的野生黄鱼,3-5两一条的350元/斤;5-7两一条小的650元/斤,7-9两一条的800元/斤,9两-1斤一条的1100元/斤,一斤以上的1200元/斤。以上还只是沿海的 *** ,进入内陆还要翻番。我们在市场上能买到的基本都是3-5两或5-7两这两种,7-9两的少之又少,斤级以上的野生大黄鱼几乎都是 *** 酒楼食肆的硬货。
什么是半野生大黄鱼?
因为野生大黄鱼数量越来越少,且一些渔场已经禁捕。所以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养殖大黄鱼逐步成为市场主流。大黄鱼的养殖有池养、近海养和深水养三类,其中深水养的环境最接近野生环境,鱼的品质最接近野生大黄鱼, *** 也是三种之中更高的。近海养殖的品质次之,池养的又再次一级。更便宜的养殖大黄鱼只需要30元/斤。
野生或半野生的大黄鱼为什么更好?
一分钱一分货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虽然养殖大黄鱼的产量很高,但不论口感还是鲜味,野生的品质都远超养殖。为了增加鱼的抵抗力和 *** 鱼的生长速度,池养和近海养的大黄鱼基本都喂饲含有激素的饲料。近海海域的水污染情况也比较普遍。相对来说,在水域无重金属污染的前提下,野生大黄鱼的活动范围和活动量都很大,所以肉质紧实嫩滑,积累的营养物质更丰富。深海养的半野生大黄鱼模拟野生的环境和食物来源,所以激素的风险极低。半野生大黄鱼可以理解为圈养的野生大黄鱼,只是活动空间不及野生,反映在肉质上的微小差异。
怎样挑选大黄鱼?
不同品质的大黄鱼 *** 相差巨大,甚至有的黑心商人会用一些和黄鱼长得很像的鱼来冒充,接下来跟小编学一下如何火眼金睛挑选好黄鱼。
1、如何区分真黄鱼和假黄鱼、不新鲜的黄鱼
1) 真黄鱼:鱼嘴圆且饱满,鱼身较宽,鱼鳞圆形。反之则为假黄鱼。
2) 新鲜黄鱼:鱼眼球饱满,角膜光滑透明,鱼肉有弹 *** 。反之则为不新鲜黄鱼。
2、如何区分野生、半野生和养殖大黄鱼
1) 鱼身:野生大黄鱼活动范围大,鱼身更修长;养殖的大黄鱼活动量小,鱼肚比较鼓。
2) 鱼头:野生大黄鱼的头部形状较尖锐,唇部鲜红艳丽;养殖大黄鱼的头部较浮肿,唇部颜色很淡。
3) 鱼尾:野生大黄鱼因为持续游动,鱼尾较修长有力;养殖大黄鱼饲养的网箱狭小,鱼尾明显稍短。
4) 背鳍:野生大黄鱼的背鳍整齐修长,呈锯齿状,颜色泛白或微黄;养殖大黄鱼的背鳍较小,表面粗糙,颜色为灰白色,鳞片有倒 *** 现象。
5) 鱼鳞:野生大黄鱼的鱼鳞金光闪闪;养殖大黄鱼的鱼鳞比较粗糙,亮度不如野生的。
6) 内脏:野生大黄鱼的鱼肚没有黑色污物;反之则是养殖大黄鱼。
7) 口感:野生大黄鱼的肉质紧实粘重,蒸煮后不散,口感紧实;反之则是养殖大黄鱼。
深海养的半野生大黄鱼的外观介于野生和养殖之间,口感接近野生大黄鱼,但因为食物充足和运动量相对野生的少,所以个头普遍比较大。
总结:对于平时有吃大黄鱼习惯的小伙伴,建议可以进一步尝试野生或者半野生的大黄鱼。野生的品质是公认的比养殖的好不少,不少老饕评价野生大黄鱼“吃过了就回不了头”,可见野生大黄鱼的魔力。但说实在,野生大黄鱼的 *** 确实很贵,而且如果不是吃大个头的野生大黄鱼,意义就不大,那么就更贵了。所以,从过日子的角度出发,深海养的半野生大黄鱼是一个折衷的好选择,毕竟野生大个头的大黄鱼除了贵,还是一鱼难求。
关注平川速购,带来更多美食知识科普和烹 *** 学的分享!
怎么挑选新鲜的黄鱼黄鱼的味道很好,黄鱼的营养价值也很高,但是鱼一般新鲜的比较好吃,那么怎么挑选新鲜的黄鱼呢,黄鱼是黄花鱼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怎么挑选新鲜的黄鱼
1、新鲜的黄鱼鱼嘴比较干净,次品黄鱼,鱼嘴比较脏。
2、新鲜的黄鱼眼球凸起,黑白分明,表面发亮;非新鲜的黄鱼,眼睛下榻,混浊有白蒙。
3、新鲜的黄鱼鳞片紧贴着鱼皮,不易掉鳞和剥皮;非新鲜的黄鱼,其鳞片松弛容易脱落。
4、用手指按压着鱼身,有硬度及弹 *** ,手抬起后,鱼肉能迅速复原的就 *** 是新鲜的;反之,鱼肉凹陷深而缺乏弹 *** 的,则表示不新鲜。
黄鱼是黄花鱼吗
1、大小不同
黄鱼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其中黄鱼的头部是有两个比较坚硬的石头的,黄花鱼头顶的石头比黄鱼要小一些。黄花鱼的大小总体来说是介于大小黄鱼之间的。黄鱼大的可以比人高,而黄花鱼最多只有大人的手掌那么大。
2、外形不同
黄鱼比黄花鱼要肥一些,它的鳞色是金黄的,食用价值很高。黄鱼的身体是扁长的,而黄花鱼比较小,有点微微拱起的感觉。
3、功效不同
黄鱼有一定的健脾胃功效,可以治疗贫血。而且黄鱼含有一种抗老化的微量元素。它可以很好的延缓衰老。黄鱼可以治疗血瘀症,含有非常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虚弱的人更好的食材。
黄花鱼的功效没有黄鱼的显著,但是黄花鱼是可以抗癌的,孕妇吃有很好的补气血作用。黄花鱼可以补身体,让人更加的强壮,可以安神,可以加快 *** 的新陈代谢,经常失眠贫血的人可以多吃黄花鱼。
4、生活环境不同
黄鱼主要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它是一种海鱼。而黄花鱼大部分是养殖的,它属于淡水鱼。
黄鱼大部分是不会发光的,但是黄花鱼会在夜里发光,黄花鱼的身体携带了一些荧光物质。黄鱼一般在大江河海游动,而黄花鱼仅仅在一些江河和浅水的地方生存。黄鱼和黄花鱼的生活环境是非常不一样的。
野生黄鱼和养殖黄鱼怎么分
1、养殖的大黄鱼生长在网线中,空间有限,因此尾巴短。野生的大黄鱼生活在无边大海中,尾巴自然比较长。
2、养殖的黄鱼鱼头大,野生黄花鱼鱼头小。野生黄鱼一般“涂口红”,上下颌边缘处呈现着艳红色,正所谓体黄唇红。野生黄鱼全身呈金 *** ,格外好看,养殖黄鱼偏白。
3、野生黄鱼眼大,蒸出来后,鱼会凸出来,而养殖黄鱼的眼睛会凹下去。
野生大黄鱼和养殖大黄鱼,从尾巴,眼睛,身体等各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区别,还是比较容易辨认的。不过我们平时购买的,养殖的大黄鱼居多,野生的小黄鱼居多,野生大黄鱼较少。挑选新鲜大黄鱼的时候,记住三点:眼珠通透,鳞片紧实,鱼鳃鲜红。一般就可以买到肉质鲜嫩,口感细腻的新鲜大黄鱼了。
黄鱼多少钱一斤
3两内大小的是150元一斤,4两大小的一斤需要280元左右,5两大小的需要380元一斤,6到7两的需要550元一斤,8到9两的是800元一斤。 *** 差不多是可以以此类推的。鱼越大, *** 会更贵一些。但是 *** 浮动比较大。当然不同地区 *** 也有不一样的。不同时节 *** 不同。不管怎样相应来看 *** 是很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