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美食家兼文学家袁枚,在著述《随园食单》中有句经典名言:不时不食。即是说,不合时令或不按自然规律成熟之物,尽量不吃。换种说法,合时令且新鲜上市之味,宜趁早勤食。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江南春来早,新鲜上市的蔬菜野菜品种实在丰盈的很,蒌蒿即是其中之一。蒌蒿,如今人们大都称之为芦蒿,近水而生,南方水乡多见,与北方的大路菜茼蒿同属一科,是 *** 。芦蒿主要食其茎杆,其上有细微的竹节,此是与茼蒿的区别之处。芦蒿入口有种特别的青香之气,青岛话称为“青杆子气”,近似于草坪修剪后留下的气息。其烹制喜油、宜猛火急炒,与腊肉同烹,最合心意;用芦蒿炒香干条,下酒亦妙。
前几日,嘱咐家人炒盘芦蒿香干尝鲜,待端上桌来,竟然是道芦笋炒香干。错把芦笋当芦蒿,足见北方人对此物的陌生。此外,香干定要选白卤香干,酱色香干太过显老气,与芦蒿的嫩绿俏拔,实在是门不当户不对。
诚然,芦笋亦是春季应时蔬菜之一,且证明有不错的抗癌和保健作用,上世纪 *** 十年代曾风靡一时,岛城出品的白芦笋罐头食品,远销东瀛诸地,广受追捧。芦笋长在地中未见光时,为白芦笋;出土后,则是绿芦笋。
二月莼初生,三月多嫩蕊。莼菜,状似小荷叶,展开似铜钱大小,叶上多黏液,至嫩而滑。李笠翁称之为清虚妙物。苏州太湖,杭州西湖皆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亦可谓是天堂佳馔。春天的莼菜最宜制汤,以鸡汤加春笋、金华火腿丝为羹,味极鲜。莼菜银鱼羹,莼菜炒虾仁,皆是应季不可错过的美食。 《世说新语》中记载的“莼鲈之思”,鲈,是指江南名菜鲈鱼脍,莼,则是令人垂涎的莼菜羹了。
立夏时节,江南素有食“三新”之风俗,沿袭至今。三新,即是新上市之鲜物,又细分为地三鲜:苋菜、蚕豆、蒜苗;树三鲜:樱桃、梅子、香椿;水三鲜:鲥鱼、刀鱼、河豚。诸地间略有差别,大同小异。
前些年的 *** ,我曾到访苏州吴中东山镇,苏菜 *** 黄明引我至太湖之滨的一座农家山庄,品尝水乡古镇农家宴。餐厅是一座长廊形水榭,古色古香,房间一多半伸入浩淼太湖水中,推开两扇木格花窗,湖光帆影尽收眼底。时农家大婶正蹲在院中手剥蚕豆,蚕豆亦是自家所种,透着水灵新鲜。据说苏州人有“蚕豆初穗摘剥,煮而食之,可忘肉味”之赞叹。当餐,太湖三白悉数到场,将白鱼清蒸,银鱼炒土鸡蛋,白虾活蹦乱跳,清水煮开即得。汤菜是一盆昂刺鱼莼菜汤,鲜美无敌,皆应季又应景。初次尝试的,正是刚刚剥出的那捧嫩绿的蚕豆,用葱油将蒜苗与蚕豆于大镬中同炒,立夏三新中独占两味,双鲜!食之清芬满口,如今思来犹有余香。
从地理位置上看,岛城可谓是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四季分明,物阜民丰。我曾仿照江南立夏食三新之法,规纳提练出岛城立夏之三新,即树之鲜樱桃,地之鲜蒜薹,海之鲜虾虎。
袅袅春风中,小院一株百年雪松的婆娑巨伞,吹落下细细一层淡 *** 的花粉,松花粉!一款久违的江南时令糕点松花团,立马从记忆深处涌出脑海。
松花团,江南一带名品,多取熟糯米粉为皮,趁热将芝麻白糖馅心包入、融化、拍扁,再将团子在松花粉中打个滚儿,即得。然并非所有松树的花粉皆可入馔,仅马尾松、油松之花粉,可用。松花团时令 *** 强,上市期极短,故遇上一次,视如中 *** 一般,走过路过,不可错过。
王开生
来源: 青岛晚报
精讲古诗词之“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其一
苏轼【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来源于 ***
这是一首很生动地写画的诗。也就是为画题诗。很有画面感,好一幅《春江晓景》。
可是很多人把“正是河豚欲上时”中的“上”解释成河豚顺流而上。因为河豚在春天顺江而上,到淡水产卵。估计这么解释的人是小时候动物世界看多了。
如果按照这种解释,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就一点情趣也没有了。而我读到这句是却是眼前浮现一个吃货,眼睛都绿了,嘴角流着口水。他要干什么呢?当然是要吃河豚了。如此美味,对于东坡这样的大吃货当然是垂涎三尺了。
唐人戴叔伦有诗《兰溪棹歌》”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这里上作“来,到”讲。钓鱼的人经常说一句话“上鱼了”,表示有鱼咬钩了。也表示鱼很多,特别容易钓。所以这里如果把“正是河豚欲上时。”理解是成正式捕获河豚的好时机,整首诗会显得非常有趣,非常活跃。而将该句解释成河豚逆流而上则索然无味。
现在发现 *** 上有很多的诗词资料,也有大量的 *** 在讲诗词。可是疏漏、错解很多。这里只是尽自己一点力量对个人认为讲解有出入的诗句进行整理,发表一下个人的意见。欢迎留言讨论。我有个理想,就是让孩子接受比较正确的古诗词的教育,而不是每天背诵,却理解错了。中小学教材中的很多诗词都存在一些理解或解释错误。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希望能得到 *** 门的重视。
小学必学习52首 古诗 并译文《咏鹅》骆宾王(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高歌。
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之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静夜思》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望庐山瀑布》李白(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风》李峤(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
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咏柳》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回乡偶书》贺知章(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家乡的孩童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凉州词》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 *** 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登鹳雀楼》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春晓》孟浩然(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凉州词》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 *** 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 *** ,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出塞》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 *** 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之一首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征人守边御敌离家 *** 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军李广今还在,绝不会让匈奴南下牧马过阴山。第二首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后 *** 上只剩下月光清寒。城头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刀匣里的宝刀上血迹还没有干。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王壶。
译文
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鹿柴》王维(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又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渭城清晨的细雨打湿了路边尘土,客舍边的杨柳愈发显得翠绿清新。劝君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人。
《静夜思》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渭城清晨的细雨打湿了路边尘土,客舍边的杨柳愈发显得翠绿清新。劝君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人。
《古朗月行(节选)》李白(唐)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白兔捣成的仙 *** ,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赠汪伦》李白(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 *** 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旧友告别了黄鹤楼向东而去,在 *** 如织的三月漂向扬州。
帆影渐消失于水天相连之处,只见滚滚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画》王维(唐)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悯农二首·其二》李绅(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池上》白居易(唐)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影,浮萍一道开。
译文
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画鸡》唐寅(明代)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译文
它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轻易鸣叫,但是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寻隐者不遇》贾岛(唐)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 *** 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 *** 了。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夜宿山寺》李白(唐)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天上的神仙。
《敕勒歌》乐府诗集(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 *** 。
译文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笼罩着草原的四面八方。
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 *** 。
《梅花》王安石(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江雪》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村居》高鼎(清代)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 *** (宋代)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像与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鲜艳娇红。
《绝句》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 *** 船。
译文
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 *** 。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赋得古原草送别》自居易(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古原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昌荣。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遍地滋生。远处的春草侵占了古道,阳光下的绿色连着荒城。我又在这里送友人远去,萋萋芳草尽是离别之情。
《悯农二首·其一》李绅(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 *** ,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舟夜书所见》查慎行(清)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
漆黑的夜晚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好像无数星星洒落在河面上。
《赠刘景文》苏轼(宋)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更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望天门山》李白(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所见》袁枚(清代)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夜书所见》叶绍翁(宋)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望天门山》李白(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采莲曲》王昌龄(唐)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若耶溪旁,三三两两的采莲女正在采莲子;隔着荷花谈笑风生,互相嬉戏。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只见那高高举起的香袖在空中飘荡。那岸上是谁 *** 子在游荡?三三五五、似隐非隐在垂杨下。身边的紫骝 *** 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见此美景, *** 人踟蹰,愁肠空断。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更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元日》王安石(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在轰隆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清明》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 *** 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便向路旁借问一声卖酒的人家在哪里恰巧有个牧牛童子,伸手远远地一指,分明是前面的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 *** 茱萸少一人。
译文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 *** 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忆江南》白居易(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想起江南?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
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
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我常为 *** 逝去无处寻觅而惋惜,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暮江吟》白居易(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快要落山的夕阳,霞光柔和的铺在江水上,江水一半碧绿,一半艳红。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颗颗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题西林壁》苏轼(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雪梅》卢钺(宋代)
梅雪争春未肯降, *** 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
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先秦)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译文
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出塞》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 *** 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征人守边御敌离家 *** 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军李广今还在,绝不会让匈奴南下牧马过阴山。
《夏日绝句》李清照(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 *** 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 *** 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的时令是 蚂蚁庄园今日 ***古代文人墨客对美好景色的赞扬和感受用诗句来描绘出来并流行了千古名句。这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生动形象的描绘了雨后生机勃勃的画面,这也是今日蚂蚁庄园19日的问题。八宝网带来相关介绍。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的时令是
初春时节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哪一首诗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天街小雨润如酥”描写的是早春季节,作者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这首诗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有哪些关于春天的诗句
《惠崇春江晚景》宋代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里的‘惠崇’指的是人名,乃是一名僧人。《春江晚景》是他所作之画的画名。竹林外几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因为感觉到了春天的气温回暖。河滩上到处都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逆流而上,从大海返回到江河里来
《春阴》宋代 黄庭坚“竹笋初生黄犊角,蕨芽已作小儿拳。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诗文的意思就是,刚刚长出的新鲜竹笋像小牛的犄角,蕨菜芽抱成一团好像孩子握紧拳头。找点野菜煮一碗新鲜可口的饭菜,一定要在这江南里的二月份
《湖上杂诗》清代 袁枚“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诗文的意思就是,葛岭的花都在二月份 *** ,一路上赏花的人络绎不绝,都说自己想做神仙。而我此时此刻所想的和他们不一样,我不羡慕神仙,我只羡慕风华正茂的少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青春的渴望,也是对逝去年华的惋惜和无奈。 <
来源:八宝网
别吃,有 *** !严重可致命!目前尚无特效 ***据科普中国消息,天气渐暖,春回大地,“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最近的河豚新鲜肥美?
当心!千万别吃!有 *** !
近日,深圳疾控发布提醒 ,这种 *** 0.5mg 即可致死!
河豚引起的食物中毒,过去也曾发生多起,我们一起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惠州男子自行加工河豚后食用,紧急送医抢救
来自惠州的范先生是位餐馆老板,去年4月下旬,朋友送了他一条河豚。
范先生自行加工后食用,觉得比较腥,仅吃了一点就放下了。
半小时后,范先生感觉手脚发麻,活动不便,说话、呼吸都有点困难,忙叫家人驾车直奔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急诊医生赶紧给予范先生紧急气管 *** 管后,直接送到 ICU 抢救。
据医生介绍,当日凌晨患者入院时,自主呼吸基本停止, *** ,四肢软瘫。
好在经抢救后,范先生度过了这次危机。
案例二:2016 年 5 月 ,深圳一市民吃河豚中毒身亡
2016 年 5 月,深圳宝安西乡街道发生了一起食用河豚中毒事件,虽然事发后当事人被紧急就医,但仍然不治身亡。
根据西乡街道办通报,当事人冯某从集贸市场鱼档购买河豚后至某食府进行加工处理。
食用后即出现了中毒状况,一直 *** 不醒被送往宝安人民医院进行急救。
到达医院时,冯某已经没有了自主呼吸,医院方面进行了抢救,但终因中毒过深,于 24 日晚 9 点离世。
令人痛心的事例一次一次再提醒我们,千万别贪这一口,河豚 *** 实在是太强了!
每年初夏开始,南方沿海、沿江的人吃河豚中招尤其多,不少网友也表示有吃河豚的习惯。
但要提醒大家,河豚身上的 *** ,毒 *** 比 *** 强 1000 倍,0.5 毫克就足以致人死亡!
01
河豚身上的 ***
有以下几个特点
1.河豚身上 *** 无法通过烹饪进行 ***
这种致命的河豚 *** ,不管怎么清洗,或是把厨房里煎炸烹煮等十八般武艺全部用上,都不能将其 *** *** 。
再者,河豚家族很庞大(全球大约有 121 种,中国沿海就有 40 多种),品种不同,带毒的部位也不一样。
通常来说,河豚的皮肤、内脏、卵巢、肝脏全是 *** 。
有些种类的河豚,鱼肉里并没有河豚 *** ,但被 *** 后,内脏中的 *** 却可能渗入肌肉。
2.中毒发病后 4-6 小时内就可能死亡,最快是 1.5 小时
河豚 *** 是一种神经 *** ,会迅速 *** 人类的神经 *** ,所以中毒的人会全身 *** 、瘫痪、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严重的会呼吸衰竭而死亡。
中毒过程急速而剧烈,潜伏期只有 10 分钟至 3 小时,发病后 4-6 小时内就可能死亡,最快是 1.5 小时。
一旦中毒,一定要尽快,1 个小时内就医,通过肠道灌洗等治疗来清除 *** ,千万别耽误救治的更佳时机。
3.中毒后没有特效 ***
此外,目前临床上根本没有特效的解毒 *** ,医生往往只能帮患者催吐、洗胃、大量补液、导尿等,尽快地排出 *** 。
统计显示,河豚中毒是全国动物类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死率非常高。
02
多年来中国的政策
一直是严禁食用河豚
不过,由于太多人“偷着吃”,到了2016 年,国家 *** 和食 *** 监 *** 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给人工养殖的“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这两个品种解了禁。
图源:深圳卫健委
此次解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解禁,并不允许市场上售卖河豚活鱼及整鱼,只能是经过加工的河豚鱼。
养殖河豚鱼可食用部分为皮、肉可带骨。
精巢(鱼白)、鱼卵、眼、肝脏等部分仍不可售卖,加工部位的废弃物需妥善处理。
也就是说,消费者买到的应该是这样的(只有皮、肉可带骨的冰鲜或冰冻包装):
图源:深圳卫健委
也不是任何人想养就养,想卖就卖,想加工就加工,该通知对河豚 *** 、加工企业、加工人员、安全加工技术等方面都作出了严格规定。
河豚加工产品的包装上还要附带二维码,出了事可以立即溯源 *** 。
除此之外,其他养殖的河豚活鱼、野生河豚,都禁止加工经营!
总之大家切记:不购买、不自行捕捞和食用野生河豚,不购买、不食用未经国家审批的企业加工的河豚整鱼。
此外,春天来了,又到了万物生长的季节,可选择的食物也越来越多。
其实除了河豚之外,这些东西也不能吃!
特别提示,留心食物中毒表征。
一旦出现恶心、腹痛、腹泻、发热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尽快就近就医,并保留可疑食物。
如发现违法违规经营食品行为,请及时拨打投诉举报 *** ,“12345”、“12315”。
快转发告诉更多人,免得中招!
别吃, *** !尚无特效 ***天气渐暖,春回大地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最近的河豚新鲜肥美?
当心!千万别吃!有 *** !
近日
深圳疾控发布提醒
这种 *** 0.5mg
即可致死!
河豚引起的食物中毒,过去也曾发生多起,我们一起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惠州男子自行加工河豚后食用,紧急送医抢救
01
来自惠州的范先生是位餐馆老板,去年4月下旬,朋友送了他一条河豚。
范先生自行加工后食用,觉得比较腥,仅吃了一点就放下了。
半小时后,范先生感觉手脚发麻,活动不便,说话、呼吸都有点困难,忙叫家人驾车直奔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急诊医生赶紧给予范先生紧急气管 *** 管后,直接送到 ICU 抢救。
据医生介绍,当日凌晨患者入院时,自主呼吸基本停止, *** ,四肢软瘫。
好在经抢救后,范先生度过了这次危机。
案例二:2016 年 5 月 ,深圳一市民吃河豚中毒身亡
02
2016 年 5 月,深圳宝安西乡街道发生了一起食用河豚中毒事件,虽然事发后当事人被紧急就医,但仍然不治身亡。
根据西乡街道办通报,当事人冯某从集贸市场鱼档购买河豚后至某食府进行加工处理。
食用后即出现了中毒状况,一直 *** 不醒被送往宝安人民医院进行急救。
到达医院时,冯某已经没有了自主呼吸,医院方面进行了抢救,但终因中毒过深,于 24 日晚 9 点离世。
令人痛心的事例一次一次再提醒我们,千万别贪这一口,河豚 *** 实在是太强了!
每年初夏开始,南方沿海、沿江的人吃河豚中招尤其多,不少网友也表示有吃河豚的习惯。
但要提醒大家,河豚身上的 *** ,毒 *** 比 *** 强 1000 倍,0.5 毫克就足以致人死亡!
01
河豚身上的 ***
有以下几个特点
1.河豚身上 *** 无法通过烹饪进行 ***
这种致命的河豚 *** ,不管怎么清洗,或是把厨房里煎炸烹煮等十八般武艺全部用上,都不能将其 *** *** 。
再者,河豚家族很庞大(全球大约有 121 种,中国沿海就有 40 多种),品种不同,带毒的部位也不一样。
通常来说,河豚的皮肤、内脏、卵巢、肝脏全是 *** 。
有些种类的河豚,鱼肉里并没有河豚 *** ,但被 *** 后,内脏中的 *** 却可能渗入肌肉。
2.中毒发病后 4-6 小时内就可能死亡,最快是 1.5 小时
河豚 *** 是一种神经 *** ,会迅速 *** 人类的神经 *** ,所以中毒的人会全身 *** 、瘫痪、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严重的会呼吸衰竭而死亡。
中毒过程急速而剧烈,潜伏期只有 10 分钟至 3 小时,发病后 4-6 小时内就可能死亡,最快是 1.5 小时。
一旦中毒,一定要尽快,1 个小时内就医,通过肠道灌洗等治疗来清除 *** ,千万别耽误救治的更佳时机。
3.中毒后没有特效 ***
此外,目前临床上根本没有特效的解毒 *** ,医生往往只能帮患者催吐、洗胃、大量补液、导尿等,尽快地排出 *** 。
统计显示,河豚中毒是全国动物类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死率非常高。
02
多年来中国的政策
一直是严禁食用河豚
不过,由于太多人“偷着吃”,到了2016 年,国家 *** 和食 *** 监 *** 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给人工养殖的“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这两个品种解了禁。
图源:深圳卫健委
此次解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解禁,并不允许市场上售卖河豚活鱼及整鱼,只能是经过加工的河豚鱼。
养殖河豚鱼可食用部分为皮、肉可带骨。
精巢(鱼白)、鱼卵、眼、肝脏等部分仍不可售卖,加工部位的废弃物需妥善处理。
也就是说,消费者买到的应该是这样的(只有皮、肉可带骨的冰鲜或冰冻包装):
图源:深圳卫健委
也不是任何人想养就养,想卖就卖,想加工就加工,该通知对河豚 *** 、加工企业、加工人员、安全加工技术等方面都作出了严格规定。
河豚加工产品的包装上还要附带二维码,出了事可以立即溯源 *** 。
除此之外,其他养殖的河豚活鱼、野生河豚,都禁止加工经营!
总之大家切记:不购买、不自行捕捞和食用野生河豚,不购买、不食用未经国家审批的企业加工的河豚整鱼。
此外,春天来了,又到了万物生长的季节,可选择的食物也越来越多。
其实除了河豚之外,这些东西也不能吃!
特别提示,留心食物中毒表征。
一旦出现恶心、腹痛、腹泻、发热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尽快就近就医,并保留可疑食物。
如发现违法违规经营食品行为,请及时拨打投诉举报 *** ,“12345”、“12315”。
快转发告诉更多人,免得中招!
综合:新晚报、人民网科普、深圳卫健委
来源: 南昌晚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惠崇春江晚景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字词释义:
①惠崇:宋初名僧,能诗善画。本诗是诗人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作的题画诗。
②萎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植物。
③河豚:一种鱼,肉味鲜美,但是内脏、血液等部分有 *** 。
④欲上:将要逆江而上。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官至礼部尚书,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北还后的第二年,他病死于常州。《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在元丰八年(1085)所作。原诗共两首,此为之一首。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语言自然流转,朗朗上口。诗的前三句画面景物,“水暖”并不能从画中直接表现出来,因此诗人巧妙地借用鸭子的感受来表现“水暖”,化抽象为具体,真实可感。诗的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用想象的虚景补充了实景。诗人根据《春江晚景》的画意,用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早春图画。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抒发了诗人对美好 *** 的热爱之情。
最近特别鲜美? *** !尚无特效 *** !综合:深圳卫健委、人民网科普、央视新闻客户端
天气渐暖,春回大地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最近的河豚新鲜肥美?
当心!千万别吃!有 *** !
图源 ***
近日
深圳疾控发布提醒
这种 *** 0.5mg
即可致死!
河豚引起的食物中毒,过去也曾发生多起,我们一起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惠州男子自行加工河豚后食用,紧急送医抢救
01
来自惠州的范先生是位餐馆老板,去年4月下旬,朋友送了他一条河豚。
范先生自行加工后食用,觉得比较腥,仅吃了一点就放下了。
半小时后,范先生感觉手脚发麻,活动不便,说话、呼吸都有点困难,忙叫家人驾车直奔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急诊医生赶紧给予范先生紧急气管 *** 管后,直接送到 ICU 抢救。
据医生介绍,当日凌晨患者入院时,自主呼吸基本停止, *** ,四肢软瘫。
好在经抢救后,范先生度过了这次危机。
案例二:2016 年 5 月 ,深圳一市民吃河豚中毒身亡
02
2016 年 5 月,深圳宝安西乡街道发生了一起食用河豚中毒事件,虽然事发后当事人被紧急就医,但仍然不治身亡。
根据西乡街道办通报,当事人冯某从集贸市场鱼档购买河豚后至某食府进行加工处理。
食用后即出现了中毒状况,一直 *** 不醒被送往宝安人民医院进行急救。
到达医院时,冯某已经没有了自主呼吸,医院方面进行了抢救,但终因中毒过深,于 24 日晚 9 点离世。
令人痛心的事例一次一次再提醒我们,千万别贪这一口,河豚 *** 实在是太强了!
每年初夏开始,南方沿海、沿江的人吃河豚中招尤其多,不少网友也表示有吃河豚的习惯。
01
河豚身上的 ***
有以下几个特点
河豚身上 *** 无法通过烹饪进行 ***
这种致命的河豚 *** ,不管怎么清洗,或是把厨房里煎炸烹煮等十八般武艺全部用上,都不能将其 *** *** 。
再者,河豚家族很庞大(全球大约有 121 种,中国沿海就有 40 多种),品种不同,带毒的部位也不一样。
通常来说,河豚的皮肤、内脏、卵巢、肝脏全是 *** 。
有些种类的河豚,鱼肉里并没有河豚 *** ,但被 *** 后,内脏中的 *** 却可能渗入肌肉。
2.中毒发病后 4-6 小时内就可能死亡,最快是 1.5 小时
河豚 *** 是一种神经 *** ,会迅速 *** 人类的神经 *** ,所以中毒的人会全身 *** 、瘫痪、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严重的会呼吸衰竭而死亡。
中毒过程急速而剧烈,潜伏期只有 10 分钟至 3 小时,发病后 4-6 小时内就可能死亡,最快是 1.5 小时。
一旦中毒,一定要尽快,1 个小时内就医,通过肠道灌洗等治疗来清除 *** ,千万别耽误救治的更佳时机。
3.中毒后没有特效 ***
此外,目前临床上根本没有特效的解毒 *** ,医生往往只能帮患者催吐、洗胃、大量补液、导尿等,尽快地排出 *** 。
统计显示,河豚中毒是全国动物类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死率非常高。
02
多年来中国的政策
一直是严禁食用河豚
不过,由于太多人“偷着吃”,到了2016 年,国家 *** 和食 *** 监 *** 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给人工养殖的“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这两个品种解了禁。
图源:深圳卫健委
此次解禁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解禁,并不允许市场上售卖河豚活鱼及整鱼,只能是经过加工的河豚鱼。
养殖河豚鱼可食用部分为皮、肉可带骨。
精巢(鱼白)、鱼卵、眼、肝脏等部分仍不可售卖,加工部位的废弃物需妥善处理。
也就是说,消费者买到的应该是这样的(只有皮、肉可带骨的冰鲜或冰冻包装):
图源:深圳卫健委
也不是任何人想养就养,想卖就卖,想加工就加工,该通知对河豚 *** 、加工企业、加工人员、安全加工技术等方面都作出了严格规定。
河豚加工产品的包装上还要附带二维码,出了事可以立即溯源 *** 。
除此之外,其他养殖的河豚活鱼、野生河豚,都禁止加工经营!
总之大家切记:不购买、不自行捕捞和食用野生河豚,不购买、不食用未经国家审批的企业加工的河豚整鱼。
此外,春天来了,又到了万物生长的季节,可选择的食物也越来越多。其实除了河豚之外,这些东西也不能吃!
不要因为一口吃的
将自己和家人置于危险中
来源: FM93交通之声
时令风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霜降节气将至。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每年阳历10月24日前后,农历九月中旬,太阳到达黄经210°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诗经》中的霜降之美
秋天的六个节气中,有三个跟水的形态有关系,先后是白露、寒露和霜降。从这些节气名字中你也能看出,时令的转换和秋色的渐浓。如果用一句诗来概括这个过程,最精炼的就是“白露为霜”这四个字。
蒹葭
诗经 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 ***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就是芦苇。如果我们细究的话,这几个字其实有着不同的含义。据《本草纲目》等书籍记载:“苇之初生曰葭,未秀曰芦,长成曰苇。苇者,伟大也。”至于“蒹”,则指没长穗的芦苇。
安徽淮北,湿地公园湖面晨雾与芦苇在朝阳的映衬下,构成一幅秋色画卷。视觉中国资料图
你也许想问,不就是一种植物吗,为什么要给它起这么多名字?从语言学、社会学的角度看,一项事物,人们把它分得越细致,起的名字越多,就说明这项事物在人们生活中、心目中的位置越重要。譬如,中国古人对于不同品种、不同毛色的马,都取了专门的名称。而我们今天称作“小米”的这种农作物,其不同的品种,就是古人口中的黍、粟、稷、粱等。
从物种分类上讲,芦苇跟很多谷物一样,属于禾本科。它虽然一直野生,没有被人类驯养,但是跟中国人的生活始终很亲近。譬如,早春时节,在水下暗暗生长的芦根(芦芽),白 *** 嫩,所谓“蒌蒿满地芦芽短”,这是人们“咬春”的一道美食;初夏时节,茂密的芦叶如同青纱帐,散发淡淡的清香,是包裹粽子的重要原料;芦苇的秸秆,可以用作薪柴、建材或者造纸;松软洁白的芦花,可以用来填充被子、棉鞋御寒……不过,我想,中国人看重芦苇的,主要还是它的诗意之美;它一生中的“高光时刻”,就在于晚秋时节的芦花漫天、一望无际。
深秋,霜降。白霜打在芦苇的白絮上、狗尾巴草的草籽上、茅草的叶尖上。远远看过去,这些整齐的、修长的禾本科植物,在枯黄的底色之上, *** 之间突然披上了水的结晶体。这些结晶体,白白的,粉末状,肃杀却又润泽,覆盖一切却又吹弹欲破。
如果你仔细琢磨,就会发现,《蒹葭》中包 *** 对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太阳将升之时的景象。那个时候,距离上次太阳照耀大地的时间最长,气温更低,水汽最容易大面积转化为固态的秋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太阳出现在地平线,固态的秋霜慢慢融化,成为液态的露珠,“未晞”,还没有被晒干、蒸发。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太阳继续升高,气温缓慢回升,白露正在消逝的进行时中,只剩下一点点儿水痕。
蒹葭与秋霜,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一般认为,《蒹葭》是一首情诗。抒情的对象,就是“在水一方”的“伊人”。我们也可以发现,同为《诗经》名篇,《蒹葭》的基调与《关雎》截然不同:《蒹葭》是属于深秋的,是求之而不得的,是忧愁而寂寥的;《关雎》是属于盛春的,是得到而 *** 的,是欢乐而满足的。但它们都有一个重要的相同之处:纯洁的爱情故事,只合发生在充满诗意的水滨湿地。
故垒萧萧芦荻秋
在霜降的深秋,我们不仅常常提起“芦苇”,还经常会说起“芦荻”。芦和荻其实是两种植物。芦,禾本科芦苇属植物;荻,禾本科芒属植物。不过,它们的样子实在太相近了,一般人难以分别。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芦苇的花序短粗而直挺,像个鸡毛掸子;而荻的花序修长顺滑,如同丝缕,总是低垂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随风摇曳的荻花
中国诗歌中“芦荻”的出场,往往也是在深秋。
西塞山怀古
唐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诗豪”刘禹锡的这首诗,充满了历史的纵深感和苍凉感。读这首诗,你必须懂一些历史知识:
话说三国末期,魏 *** 臣家族司马氏篡位,魏国换了个“马甲”变成晋国;然后,晋国灭了蜀国,也就是益州,今天的四川一带;此后,晋国派大将军王濬,率领浩浩荡荡的战船队伍,从益州顺江而下,直取东吴都城建业,也就是金陵。东吴末代皇帝孙皓自忖招架不住,想了个昏招:在大江上拦了大铁链子,权当设个路障。王濬的 *** 哪是吃素的,三下五除二凿沉铁链。孙皓傻了眼,在城头上乖乖打白旗,扛着棺材出来投降……
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深秋时节的一个黄昏,刘禹锡登临西塞山。此处也曾是一处江防要塞,当年王濬的船队就经过此地。大江两岸的荒滩湿地,只见无边无际、高出人头的芦荡,芦苇金黄,芦花与荻花雪白。江风吹来,芦苇飒飒作响……
遥想当年,船队遮天蔽日而下,帝王将相无不在棋局之中,想来真是令人感慨!大江还是那样奔涌,西塞山依然冷峻,古往今来多少人与事?
这样一首苍凉厚重的诗作,也只有用“故垒萧萧芦荻秋”来收尾,才可以压得住啊!
视觉中国资料图
芦花被,夜月生香雪满身
中国诗歌成就了蒹葭,成就了芦荻,反过来,这种美好的植物,也成就了诗人。有一位诗人,因写芦花而成名。
他,就是元朝诗人贯云石。
贯云石的身世很不简单。他的祖上是高昌(位于今新疆境内)回鹘人。贯云石的祖父阿里海牙是蒙元攻灭南宋的主要将领之一,其父贯只哥为元朝 *** ,贯云石则以父之名为姓氏。
用今天的话说,贯云石是一个“衔着金汤匙”出生的幸运儿,年纪轻轻就已经是 *** 厚禄。但是,他并不看重这些。深受中华文化浸润的贯云石,在二十九岁的年纪,向朝廷辞官,从大都(今北京)出发,前往江南游历。
贯云石也许是沿着京杭大运河南下的吧,当他经过八百里水泊梁山的时候,正是深秋。贯云石乘舟飘荡,发现渔翁的芦花被清爽宜人,想用自己的锦被来交换。没想到,渔翁不要锦被,只要贯云石赋诗一首。关于这件事,贯云石自己有记载:“仆过梁山泊,有渔翁织芦花为被,仆尚其清,欲易之以绸者。翁曰:君尚吾清,愿以诗输之。遂赋,果却绸。”
贯云石的诗是这样写的:
芦花被
元 贯云石
采得芦花不涴尘,翠蓑聊复藉为茵。
西风刮梦秋无际,夜月生香雪满身。
毛骨已随天地老,声名不让古今贫。
青绫莫为 *** 妒,欸乃声中别有春。
“采得芦花不涴尘,翠蓑聊复藉为茵”,这芦花生来洁白无瑕、不染尘埃。“西风刮梦秋无际,夜月生香雪满身”,在这西风呼啸、天凉肃杀的深秋时节,身盖轻柔温暖的芦花被,在美梦中呼 *** 芦花的清香,该是多么美妙的体验啊。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恨不得要拿出自己的鸭绒被、羊绒被,跟渔翁做一个交换?
《芦花被》的故事广为传扬,贯云石索 *** 给自己取了一个别号——芦花道人。
白色花絮 视觉中国资料图
贯云石不是昙花一现的诗人,更不是“一首诗吃一辈子”的诗人。他在游历四方后定居杭州,大隐于市,诗文佳作不断,直到三十九岁时壮年离世。我们知道,元朝的 *** *** 文学体裁是元曲,贯云石就是一位元曲大家。他曾写过一组散曲《小梁洲》描绘杭州的四季,请看其中的《秋》篇:
小梁洲·秋
元 贯云石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
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
〔幺〕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
湖水清, *** 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西湖之畔的这个清秋,他有没有再次想起当年的水泊梁山,那个风霜高洁的深秋,那片漫漫无际的芦花,那床清新温暖的芦花被?
跟着镜头品诗词|春之韵春意融融。让我们换上春装,满怀欢乐,赶赴一场大自然的春之旅。
正尔春心无处记,一双蝴蝶忽飞来。(徐立新 摄)
《伤春》
【宋】何应龙
玉纤轻揭绣帘开,行到花前泪满腮。 正尔春心无处记,一双蝴蝶忽飞来。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马成钢 摄)
《如梦令·春景》
【宋】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杨康忠 摄)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李炎 摄)
《田园乐七首·其六》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陈翔宇 摄)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索索缲车谷口闻,鸟催农事日纷纷。(苏金泉 摄)
《南浦春耕》
【明】止庵法师
索索缲车谷口闻,鸟催农事日纷纷。
新生野水瓜藤绕,旧作田塍井字分。
耕雨每怜黄犊健,带经犹爱小儿勤。
晚风 *** 溪桥外,流水桃花一队云。
西湖春二月,结客少年游。(杨新军 摄)
《忆西湖》
【宋】高翥
西湖春二月,结客少年游。
骏马黄金勒,长身紫绮裘。
爱花论担买,嗜酒满船浮。
两载缘何事,台州又越州。
(河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成都市、云南省、杭州市纪委监委供稿 || *** 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卓越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