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感谢阅读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经验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红酒的“保质期”有多长?过期10年还能喝吗?喝了30年,才搞明白!』
红酒是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一种果酒,它是葡萄酒的一种,采用红葡萄的果皮、果肉、果核放在一起 *** ,所以颜色才会深红。
由于红葡萄果皮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白藜芦醇等,所以红酒的抗氧化 *** 非常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消除 *** 基,有美容养颜,抗衰老等作用,很多女 *** 朋友每天都会喝一点红酒,来保护自己的皮肤。
很多人虽然爱喝红酒,但对红酒并不了解,比如红酒的保质期,平时过年过节别人送的红酒,放在那儿没喝,结果一放就是5年、10年,结果发现已经过了保质期了。
问问大家,你们认为红酒过期了,还能喝吗?
我身边的朋友们,有2种说法,一种是能喝,认为红酒也是“越陈越香”,口感更醇厚。另一种说法是红酒属于低度酒,过了保质期就不好喝了,甚至还会变质。
到底哪种说 *** 确呢?我请教了喝了30年红酒的行家,才搞明白。今天我就和大家说说关于红酒的小知识,喜欢喝红酒的朋友一定要看看,别再喝错了。
一、红酒的保质期
不管是进口红酒,还是国产红酒,有些没有标注保质期,有些标注了10年,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外国,如果是纯葡萄汁酿造而成的红酒,就可以不用标注保质期,就没有保质期一说,而国内规定了“酒精度≥10%的饮料酒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所以才会出现不标注保质期的红酒。
而一些红酒,是用一定量的葡萄汁,加上香精、添加剂制成,所以不够纯,所以保质期就比较短,不会超过3年。
那些标注了保质期10年或以上的葡萄酒,一般都是纯葡萄汁酿造的,这一点可以通过配料表看出。
二、红酒过了保质期能不能喝
葡萄酒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品质会慢慢上升,到达顶峰,然后慢慢进入品质衰败期。市场上能买到的多数葡萄酒都需要马上喝掉,或是在较短的时间内(1~2年)喝掉。
首先,那些“勾兑红酒”过期了就别喝了,直接扔掉吧。
如果是纯葡萄汁酿造的红酒,就要另当别论了。随着红酒陈年的时间增加会变得越来越美味,年轻葡萄酒中极具活力的果味和酸会变得不明显了,而是转化为多种醛类物质,形成独特的风味,还会产生口感柔和的单宁,进入更佳适饮期。
有些红酒,更佳适饮期在20~40年之后,但这类红酒的 *** 都非常昂贵,普通老百姓都不会消费,而且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花几十年的时间,去等待一款葡萄酒的美味。
所以,如果你手里的是几十块钱一瓶的红酒,就别想着长久保存了,买了就赶紧喝吧,
大多数红酒的适饮期一般是上市后的3-5年内,超过5年的葡萄酒风味会逐渐消散,口感会逐渐变差,这是风味物质被氧化的结果。
想要获得更佳的口感,就要学会红酒的正确保存 *** ,并不是随便放在哪个角落就行,要注意下面这几点:
1、红酒放在哪儿?
一般要用酒架、酒柜、酒窖,对普通人来说,用酒架来保存红酒是最实用的,能保持通风,气温较低。
2、保存的温度和湿度
红酒保存的温度一定要低,在12摄氏度左右,湿度要达到55%-65%。
3、瓶塞的选择
优质红酒要使用软木塞保存,具有密度低、弹 *** 佳、可伸缩 *** 强、不渗透、抗腐坏、抗分解、抗变质等特 *** ,能让红酒的品质历经多年不变质。铝盖的红酒,一般品质都不怎么样。
4、酒瓶的摆放
酒瓶摆放有3种方式,即平放、直放、倒置,平放是更好的 *** ,这样软木塞可以和红酒接触,长时间保持湿润。竖着放会让软木塞变干,空气就会进入,红酒就容易变质。
要注意的是,只要红酒被打开后,空气就会和酒体接触,加速氧化,品质就会下降。如果喝不完,要马上塞入软木塞,并进行冷藏。但酒杯里的红酒在冰箱里也只能冷藏几小时,放时间长了,品质就会受到影响。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用,请给我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让更多的人看到,让大家一起学习,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们下次再见!
克维利:一杯酒的作用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以美酒、书画为伴。酒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曹 *** ,东汉末年著名的 *** 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他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对我们现在依旧影响颇深。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酒后 *** 作《兰亭序》有着“天下之一行书”的美誉。“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也体现着酒后的真情实感。酒醒之后,更是“日更书数十百本,终不及之”。
徐渭,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喜欢在醉后作画,他在《与言君饮酒》说到:“今日与君饮一斗,卧龙山下人屠狗。雨歇苍鹰唤晚晴,浅草黄芽寒兔走。酒深耳热白日斛,笔满心雄不停手。”
《墨葡萄图》
张旭,唐代书法家。他擅长草书,喜欢饮酒,被誉为“草圣”。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其草书则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
他时常在酒后脱帽露顶,用头发沾上墨汁进行书写,其作品一字千金。
或许你和他们只是一杯酒的差距
买红酒时,瓶口的软木塞只是用作密封?行家:别小瞧,用处太大了“葡萄美酒夜光杯”,世界历史1千多年的红酒,可是早在张骞开拓丝绸之路时便已经引入国内,只不过早期一直被用作贵族专用,老百姓可喝不起。
直到近些年的国际贸易飞速发展,被发现有软化血管、美容养颜等健康功效的红酒瞬间也多了无数忠实顾客,一时间国内的“红酒赛道”蓬勃高涨了起来。
不过话说回来,红酒再怎么说也算是个“新兴事物”,许多人不像对待本土的白酒一样知根知底,只知跟风买不知道其“真正价值”从而踩坑无数。
再加上国内红酒市场管理不算完善,尤其是大众对红酒文化知识的了解十分欠缺,就拿红酒的软木塞来说,多数人以为瓶口处的软木塞只是单纯用来密封,打开后随手一扔,殊不知,行家买红酒全靠这个木塞的大作用!
【其一】促进酒体成熟
跟多数白酒陶坛盛放不同,红酒普遍是在“木制容器”中进行酿造,需要水果中的糖、单宁等物质进行氧化发酵后形成酸类、酯类物质。
而采用软木塞封瓶,主要原因是这些木制品中含有“单磷酸”,可以在密闭的环境下促进单宁二次发酵,不断提高酒水成熟度,所以开瓶就扔了木塞,再用别的盖子代替,无疑是“暴殄天物”!
【其二】看木塞甄别酒水品质
经常买红酒的朋友都知道,橡树制成的木塞会分有好多种,同时木塞的品质也 *** 着红酒的规格:
①天然软木塞,通常是以整块无切割的橡木制成,弹力大且使用寿命在30年左右,适宜于酒质好的红酒,如82年的拉菲。
②人工软木塞,采用橡木边角料打碎后压缩合成,弹力相对较小,寿命较短,所以常用于一般品质的红酒。
【其三】密封且透气,适于长期存放
要知道,虽说都是“酒”但红酒的存放方式跟大家常见的白酒可不同:
①红酒需要倾斜存放,一是方便木塞吸附酒中的沉淀物,确保酒体红亮晶莹;二是保持木塞湿润,防止干燥后瓶口出现空隙、跑酒。
而橡木软塞的膨胀 *** 、透气 *** 既能满足防止漏液,又可以促进酒液呼吸作用,从而使得酒体稳定的醇化反应,也就是所谓的适于长期存放且不会炸瓶。
②白酒需要绝对密封,白酒进行陈化主要是酒分子之间的聚合反应,从而形成更多的呈香物质,期间需要静置且有充足的高浓度酒精条件。
所以成品白酒绝对不能有透气情况,一般需要二次密封,并在找好适宜的酒柜后最忌讳“手欠乱动”,不然小分子物质紊乱,口感也下降。
总归来说,不论是家喻户晓的白酒还是“新晋小生”红酒,想要囤的好、喝的好、买的好都不是凭“一见钟情”就能解决,毕竟现在酒水市场的 *** 普遍偏高,不想踩雷就得“懂酒”。
除了品牌,工艺、口感、 *** 价比缺一不可,哪怕真不知道怎么挑酒,也不妨到老百姓的好口碑里筛一筛,就拿下面这一白一红来说吧,老厂牌酿造工艺有保障,复购率还高,看看你都尝过没?
风云酱父
酱香酒 *** 普遍偏高,而这款酿自于李兴发(茅台老厂长)创建酒厂的坤沙酒,以 *** 价比为名。
上世纪中,茅台的名气虽已是业内翘楚,但其产量始终无法满足各地需求,李兴发为解决酒质不稳定的情况,专门成立小组,选址茅台附近扩建了新窖池,并在同款设备下进行4年研究。
其中发现了酱酒3大典型体,还突破了茅台工艺瓶颈,李兴发本 *** 因此被称作酱香之父。
1995年,独子 *** 接手了实验酒厂,在 *** 传承的12987工艺和老窖池的加持下,采用贵州高质小红粮酿酒,将新酒进行5年窖藏后又调入12年老酒,成酒细腻幽雅,入口酱香暴烈,粮香、窖香间又淡淡果香泛出,让人饮之身心畅快。
张裕第九代解百纳
百年张裕作为 *** 知名酒企,怕是不少人不知道人家是款产自山东的国产老品牌。
此酒采用的是软木塞、蜡封设计,既能使得酒体顺畅呼吸,又能防止灰尘浸入,所用的葡萄品种则是优质蛇龙珠,酒中散发着浓郁的果香,入口醇厚细腻,风格典雅,微酸适口。
女士必看|细说葡萄酒的那些美容功效在为数众多的美容饮品中,唯有葡萄酒依然高傲地独自撑起一片属于它自己的天空,其实这主要得益于葡萄的营养成分与葡萄酒的独特酿制过程中拥有“神奇效果”的葡萄果皮与葡萄籽的倾力加盟。
葡萄果皮与葡萄籽富含大量的原花青素与单宁等特殊成分,其中有着“皮肤维生素”之称的原花青素有着20倍于维生素C、50倍于维生素E的超强抗氧化能力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清除掉 *** 中大量存在或衍生出来的 *** 基,减轻 *** 细胞组织被 *** 基氧化的程度,维护并控制 *** 体内 *** 基的活跃程度与平衡。
除了延缓衰老、恢复皮肤紧致的作用以外,原花青素还有助于生成、保护、修复皮肤组织内的胶原蛋白与弹 *** 纤维结构,从而使皮肤重现光泽、弹 *** 、美白与活力。而经常适量饮用红葡萄酒,其中所含有的大量葡萄糖与矿物质铁等成分,对于女 *** 缓解低血糖、补铁、解除疲劳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效果。
此外,涂抹于面部或体表的红葡萄酒,其所含的原花青素还能有效阻隔阳光紫外线,减轻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常见的辐射侵害。而红葡萄酒中所富含的果酸成分(AHAS)更能去除皮肤过度老化的角质,促进皮肤新生,淡化色斑,恢复肤质原有的光滑、水嫩。
在生产葡萄酒的国家,人们将葡萄酒拿来当做天然的脸部化妆水。其中红葡萄酒所具有的收敛效果较为明显,而白葡萄酒比较具有醒肤的效果。目前流行的美容 *** 有以下几种。
清洁面部
将海绵放到酸涩的红葡萄酒中,然后以打圆圈的方式,温和清洗脸部皮肤。在清洗过程中,可以将灰尘、汗水、油脂和残留的彩妆一一清除。洗完之后,皮肤明显变得较有弹 *** 。一定要使用酸涩的、完全发酵的葡萄酒。
去皱嫩肤
将平底锅加热,然后将少量葡萄酒喷在锅上,然后用毛巾将葡萄酒蒸汽吸收后敷在脸部。
收敛消炎
葡萄酒蒸汽具有温和消毒脸部皮肤的功能,迅速达到消炎的效果。另外葡萄酒对皮肤还具有收敛的作用。
醒肤亮肤
将矿泉水或苏打水和白葡萄酒混合在一起,利用这种混和液擦拭脸部皮肤或身体皮肤,可以使皮肤保持清新的肤色。在炎热的天气里,用混合液擦拭身体皮肤,可以以最自然的方式让皮肤保持清新气息,保持皮肤活力,还能除去臭味。
去皱紧肤
将30克葡萄酒汁和50克煮沸放凉的牛奶一同放入容器中,再按照1∶1的比例加入奶粉与面粉搅拌均匀,调成糊状面膜。晚上睡觉前清洁面部后将面膜在脸上厚厚涂抹一层,保留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即可。每周一至两次,可以收敛毛孔、紧肤除皱、改善面部皱纹。
减压润肤
将葡萄酒倒入浴缸,以1∶50的比例和水混合,将整个身体浸泡5分钟,再用双手对全身做 *** 直至身体微微发热为止。这是国外风行的“葡萄酒浴”,可以营养皮肤、扩张血管、缓解压力、强身健体。不过,敏感 *** 肌肤者慎用。
葡萄酒美容面膜 ***
◎红酒去角质面膜
所需材料:红葡萄酒适量、压缩面膜纸一个。美容工具:干净、卫生的玻璃或塑料制美容碗一只。
使用流程:洗净双手,将一份压缩面膜纸放入预先清洗消毒过的玻璃或塑料制美容碗中;用适量的红葡萄酒将压缩面膜纸浸泡起来,红葡萄酒倒入量以将遇水膨胀的压缩面膜纸浸在液面以下为宜;压缩面膜纸完全膨胀湿润以后,用双手取出展开,平敷在脸上;当面膜纸逐渐变为半干时及时取下,以免面膜纸变干反过来吸收面部的水分。
面膜功效:红葡萄酒中的果酸能够去除皮肤表面老化的角质,进而促进皮肤新生、淡化色斑;红葡萄酒中所含有的抗氧化成分能够延缓衰老,恢复皮肤紧致,令皮肤重现红润、光泽、弹 *** 与活力;具有一定的美白效果。
◎红酒蜂蜜补水面膜
所需材料:红葡萄酒适量、蜂蜜2至3勺。
美容工具:干净、卫生的玻璃或塑料制美容碗一只。
使用流程:洗净双手,将2至3勺蜂蜜放入预先清洗消毒过的玻璃或塑料制美容碗中;一边搅拌一边缓缓加入适量的红葡萄酒,红葡萄酒倒入量以将两者完全交融并具有一定浓稠度为准;将调和好的面膜均匀地平敷在脸上当感觉面部面膜逐渐变干至七八成时,用温水清洗干净。
面膜功效:红葡萄酒中的果酸可以促进皮肤新陈代谢;红葡萄酒与蜂蜜都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消减皱纹,恢复皮肤光泽、弹 *** 与活力的作用;此外,蜂蜜更有着改善皮肤的营养状况,令肤质变得水嫩、光滑、莹白的功效。
以上葡萄酒面膜在选取材料时,不必选择那些 *** 非常昂贵的红葡萄酒,只要是纯天然新开封的红葡萄酒即可。在使用葡萄酒美容面膜的时间安排上,更好选择在晚上12点 *** 皮肤开始自行修复受损细胞之前完成。并且对于例如去除角质功效的红酒面膜来说,使用后皮肤在白天强烈阳光的光线下短时间内会显得格外脆弱、易于老化。而晚上使用则很好地规避了这种风险, *** 肌肤在经过沐浴后毛孔舒张,还会更利于快速吸收面膜中更多的营养成分。
喝红酒,真的能软化血管吗?红酒的营养价值
红酒是一种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饮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以下是红酒的主要营养成分和价值
1. 酒精:红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通常含量在 12% 至 15% 之间。酒精具有消毒、防腐、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适量饮用红酒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2. 糖分:红酒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主要来自葡萄果实。糖分为身体提供能量,适量饮用红酒可以补充能量。
3. 蛋白质:红酒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主要来自葡萄果实。蛋白质是 *** 生长发育、修复损伤的重要物质,适量饮用红酒可以补充蛋白质。
4. 维生素:红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 C、维生素 E、维生素 B1、维生素 B2 等。维生素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保护眼睛等作用,适量饮用红酒可以补充维生素。
5. 矿物质:红酒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钙、镁、钾、磷等。矿物质具有维持酸碱平衡、保护心脏、维持神经肌肉功能等作用,适量饮用红酒可以补充矿物质。
6. 酚类化合物:红酒中含有丰富的酚类化合物,如花青素、白藜芦醇和红酒多酚等。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降低胆固醇等作用,适量饮用红酒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抗氧化等。
总之,红酒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食物,适量饮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过量饮用红酒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要控制饮用量。
喝红酒,真的能软化血管吗?
喝红酒软化血管的说法源于红葡萄酒中含有的抗氧化物质,特别是白藜芦醇。白藜芦醇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可以减少血管中的炎症反应,抑制血管硬化,从而可能对软化血管有一定的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理论上红酒中的白藜芦醇对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这种作用可能需要在相当大的剂量下才能发挥作用。而实际上,我们通过饮用红酒所摄入的白藜芦醇量远远低于理论上的有效剂量。
此外,红酒中还含有酒精,过量饮酒会对血管产生 *** 影响,导致血管硬化。因此,喝红酒对软化血管的效果可能并不明显,甚至可能有害。
建议在保持健康饮食的同时,通过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式来维护血管健康。若患有心血管疾病,请遵医嘱进行治疗。
每瓶红酒瓶底都有凹槽,如果只觉得好看就错了,作用不是一般的大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站稳脚跟,不少的进口商品都纷纷涌向中国,红酒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红酒的口感,以及净含量跟国内的白酒有所差别,红酒的瓶子也跟白酒有所不同,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瓶底。
因为红酒的瓶盖也比较特殊,所以平时存放红酒都是斜着放的,能清晰的看到酒瓶瓶底有一个特别大的凹槽,称的红酒亮晶晶的,特别好看。那这个凹槽,只是单纯的装饰品吗?
*** 当然不是,除了好看,当然还有其他的作用,作用还不小呢,现在知道也不晚。
作用1:促进发酵
红酒的原料是葡萄,在未出厂的时候,是需要定期滚动一下促进二次发酵的。
每天需要转动2、3次,每次30度左右,如果每次都用人工的话,是比较费劲的,所以直接将酒瓶搞成“底部凹槽”的形式,可以直接 *** 滚轴中,达到发酵的效果。
作用2:保留传统
早期的红酒,技术是比较落后的,瓶子的底部都是有沉淀物的。
为了不让酒的口感喝起来有所改变,所以就在瓶底加了一个圆锥形的凹槽,可以让沉淀物沉淀在酒瓶的底部,就算把酒瓶横起来呈90度倒酒,沉淀物也不会被倒出来。如今技术虽然提高了,但是为了保留传统,酒瓶的形状也没有更改。
作用3:方便倒酒
在倒酒的时候,因为红酒的瓶子有点大,一个不小心,可能会有拿不住的现象,倒酒时,捏住底下的凹槽之后,就会很容易的解决这个问题,会更方便倒酒。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坊间传闻,说红酒的凹槽越深,酒体越好。
这件事情的真实 *** 我们无从考究,但是红酒的好坏肯定是跟原料分不开的,这点白酒也是一样的,如果原料用的不好,那酒体的质量说实话,肯定有7成都是不好的。
抛开表象看本质
所以在评判一款酒的好坏,可以少从奇奇怪怪的点来出发,还是抛开表象看本质比较好。毕竟无论是红酒还是白酒,都是有自己的配料表,酒体的原料好坏一看便知。
当然如果无法从这个来辨别的话,可以多看看酒水的口碑,口碑的好坏跟酒水质量以及原料,口感都是分不开的。
红酒是这样,白酒亦是,就像下面这2款酒,一款白酒,一款红酒,口碑都不错,是不少酒友爱喝的。
风云酱父
平价优级茅系酱酒,来自核心产区仁怀,是茅台签约酒师 *** 的 *** 作,茅台终身荣誉厂长李兴发是其父。
60年之前,当时的白酒正在摸索发展中,茅台的酒质也没有很高,酒质迎来转机的点在当时任职副厂长的李兴发研究出的“3大典型体”,改变了工艺方式,提升了酒质,有了“酱香之父”的赞誉以及“特殊津贴”的奖励。
转眼30年过去,李兴发退休,其子继承他的工艺以及心得,为传承匠心酿造了这款“酱父”酒。
本地优质小红糯高粱作为酿酒原料,虽然成本高,出酒率低,但淀粉含量高,喝着醇厚,30道工序,每一步的工序都亲自监督,为了让酒中的杂质再少一点,醇类物质再少一点,还需5年时间来进行窖藏,再加上12年老酒勾调之后,入口的香味比较丰富。
既有陈香的浓郁,还有粮香的清甜,尾段的焦香感虽然不丰富,但是味道不杂,喝着顺口。
黄尾袋鼠 梅洛
这款酒虽然是外国的酒,但是这款酒的甜度属于半干型,适合国人的口味,而且 *** 价比以及工艺还有知名度都做的不错,销量自然也不差。
13.5%的度数,原料是梅洛葡萄,单宁含量较高,跟赤霞珠相比也不逊色多少,入口果香味也比较浓郁,除了有李子的香味还有淡淡的巧克力香味,酸度不是很明显,尾段的回甜是比较明显的,喝完不上头,适口 *** 不错。
为什么红酒能放几十年?红酒能够在瓶中陈年数十年的原因与其化学组成、生物和化学反应以及适当的储存条件有关。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
酒中的化学成分: 红葡萄酒中包含多种化合物,包括酚类、酸类、色素、单宁等。这些成分与时间相互作用,导致葡萄酒的风味和质地发生变化。例如,单宁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它在葡萄酒中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葡萄酒更好地抵抗氧化。
陈年过程中的氧化: 适度的氧化是葡萄酒陈年的一部分,可以改善葡萄酒的风味。氧分子与葡萄酒中的化合物相互作用,使其更加柔和,降低 *** *** ,并带来更多的复杂 *** 和深度。
生物和微生物作用: 在瓶中陈年的过程中,微生物(如酵母和乳酸菌)可以与葡萄酒中的有机物相互作用,进一步调整葡萄酒的 *** 质。这些微生物可能会转化一些化合物,影响葡萄酒的风味。
适当的储存条件: 关键的一点是,陈年葡萄酒需要适当的储存条件。这包括恒定的温度(通常在 12°C 至 18°C 之间)、相对湿度(通常在 70% 至 80% 之间)、避光、稳定的储存位置和合适的瓶塞。这些条件有助于保护葡萄酒免受氧化和温度波动的影响。
葡萄品种和酿造风格: 一些葡萄品种和酿造风格更适合陈年。例如,某些赤霞珠、梅洛和内比奥洛等红葡萄品种通常适合陈年,而波尔多和勃艮第等传统葡萄酒产区以其陈年潜力而闻名。
总之,红酒能够在瓶中陈年数十年,这是因为它包含复杂的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在适当的储存条件下与时间相互作用,创造出更加复杂和令人愉悦的风味。陈年葡萄酒往往具有更多的深度、平衡和柔和 *** ,因此被许多葡萄酒爱好者视为珍品。
葡萄酒对健康有益?自酿葡萄酒小心喝“出事儿”秋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人开始自酿葡萄酒。很多人认为自己酿的葡萄酒不仅美味,也能避免喝到假酒,而且还听传言称:经常喝葡萄酒对身体有益。
需要注意的是:自酿葡萄酒虽然成本低,但是否安全?都说饮酒有害健康,喝葡萄酒就没危害了吗?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说关于自酿葡萄酒的事。
自酿葡萄酒是怎么做的?
葡萄酒是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部分或全部发酵酿造而成的酒精饮品。
葡萄酒的历史相当悠久,最古老的葡萄酒证据出自 *** 西部,在那里挖掘出了一尊公元前 6000 年的酒瓮,底部留有葡萄酒的残迹。约公元前 700 年,葡萄酒成为了希腊的标准饮料,那时候的葡萄酒很烈,需要用水稀释后才能饮用。公元前 200 年,意大利开始了葡萄酒文化。
图库版权 ***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 ***
我 *** 间自酿葡萄酒也已经有 3000 多年的历史了,葡萄能大量保存酒石酸,这种成分大部分微生物都不能代谢,但却很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所以,葡萄很适合酿酒。
首先要选择和处理葡萄,挑选成熟、发软、皮薄、有弹 *** 的葡萄果实,用水清洗干净,但不要太用力,避免弄破果实,清洗后要控干水分。
选择合适的容器进行清洁和消毒,如果是玻璃器皿,可以用沸水消毒,晾干水分。
将晾干的葡萄 *** 压碎,碾压出葡萄汁,因为葡萄中的很多成分的分布并不均匀,比如酚类物质主要存在果皮中,经过碾压后能均匀分布,让葡萄酒品质更好。但因为葡萄梗含有苦味树脂,葡萄籽含有单宁酸,这些成分会带来不愉快的味道,增加苦涩味,所以在处理的时候不要压破,并且更好去除掉。
图库版权 ***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 ***
将压好的葡萄汁和果皮果肉装进容器中,加入白糖,搅拌均匀后密封,在 25℃ 的环境中进行 5~7 天的前期发酵。这是自酿葡萄酒中的关键一步,葡萄成熟后含有大量糖分,果皮表面存在天然葡萄糖酵母(所以清洗葡萄的时候,不要把白霜洗掉),也可以人工添加酿酒酵母。酵母会将糖分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大量气体,所以这期间要注意排气。
前期发酵结束后会停止产气,这时候用纱布将葡萄皮和果渣过滤干净,密封 10~15 天,然后再倒缸去除底部沉淀物,再次密封。最后就是葡萄酒在容器内陈酿(熟成)的过程,可进一步改善风味和口感。完成从淡雅到浓香,从清爽到醇厚的转变。
葡萄酒为啥好喝?
葡萄酒之所以让很多人喜欢,就是因为它特有的香气和口感。
葡萄酒的香味,有些是葡萄本身的味道,有些则是经过了发酵后产生的芳香成分。
在葡萄酒发酵的过程中,酿酒酵母可代谢产生多种香气活 *** 化合物,比如醇类、酯类和挥发 *** 硫化物,它们是葡萄酒风味中较为重要的 3 类呈香物质。能为葡萄酒提供水果味香气,比如苹果味、凤梨味、西柚味、百香果味与黄杨木味。
图库版权 ***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 ***
酒精发酵结束后还会经历苹果酸-乳酸发酵的过程,能减轻葡萄酒中原有的酸味,并产生好几种独特的香气化合物,比如带有奶油味道的双乙酸酰,使葡萄酒的口感更为柔和。
后期在葡萄酒熟成的过程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酯化反应等,从而使成熟葡萄酒的风味更完整、口感更柔和。
而葡萄酒中的单宁酸和一些酚类化合物,会让人感觉到涩。其实涩并不是一种味道,而是一种触觉。因为单宁酸会和唾液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形成细小的聚合体,增加摩擦力,所以舌头会感觉不光滑;酚类化合物则有微苦的口感。另外,酵母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琥珀酸,可增加葡萄酒的鲜味。甜味则是因为葡萄中本身含有的果糖和葡萄糖,以及后添加的糖。
图库版权 ***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 ***
自酿葡萄酒存在哪些问题?
虽然葡萄酒味道香醇,但自酿葡萄酒可能会存在食品安全风险。在以往事件中,因为饮用自酿葡萄酒而中毒的情况屡见不鲜。
2014 年,湖南张先生喝过自酿的葡萄酒后突然感觉心跳加快、胸闷、视力模糊。医生称是因为张先生喝的葡萄酒中甲醇超标而导致了中毒。
2022 年 7 月份,重庆的潘女士在网上通过自学酿造了葡萄酒,她的丈夫品尝后出现了头晕头痛等中毒现象,于是被送往了医院,经分析后并不是醉酒而可能是甲醇中毒。
图库版权 ***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 ***
所以,和正规厂家生产的葡萄酒相比,自酿葡萄酒还是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的。主要为以下 4 个方面:
甲醇含量问题
甲醇含量超标是自酿葡萄酒中最常见的问题,酿酒的过程中会产生甲醇,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葡萄中含有果胶,主要存在于葡萄皮中,果胶在果胶酶或热能的作用下会分解出甲醇。甲醇是一种神经 *** ,摄入过量会导致中毒,出现视力障碍和神经 *** 症状,严重可导致失明,甚至死亡。葡萄的品种、清洁条件、发酵温度、酵母菌种的使用等都会影响甲醇的含量。特别是葡萄品种影响更大,一般情况下红葡萄酒>桃红葡萄酒>白葡萄酒。
国家标准《GB/T 15037—2006葡萄酒》中明确规定了红葡萄酒的甲醇含量要 ≤400mg/L,白、桃红葡萄酒含量则要求 ≤ *** mg/L。正规厂家在葡萄酒出厂之前都会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但家庭自酿葡萄酒不具备检测的条件,甲醇含量可能超标。
2015 年有研究人员收集了 6 种自酿葡萄酒,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甲醇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6 种自酿葡萄酒中的甲醇含量均有超标,含量更高的超标了 1.6 倍。
*** 残留
在选择葡萄的时候,可能会选到 *** 残留较多的果实作为酿造原料。葡萄在碾碎的时候, *** 会直接污染到果汁,虽然部分 *** 在经过发酵、澄清、过滤等步骤后残留量会降低,但也有一部分 *** 会代谢生成毒 *** 更大的有害成分。
残留的 *** 会影响酿酒过程中酵母菌的生长代谢,也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口感和色泽,还可能会让葡萄酒产生 *** 气味。
卫生问题
自酿葡萄酒环境卫生不好控制,存在卫生条件差、杂菌较多的问题,容器消毒和葡萄的清洗还可能不彻底。这都会增加酿酒过程中杂菌污染的风险,特别是用塑料桶自制葡萄酒,还会产生有害成分,危害身体健康。
自酿葡萄酒存在很大风险,不建议大家尝试。图库版权 ***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 ***
用塑料桶装含有酒精的液体,会让邻苯二甲酸酯渗入液体中,这是一种塑化剂,属于有毒化合物,国家规定其不可在食品 *** 现。但邻苯二甲酸酯在酒精中的溶解度远大于水,如果用塑料容器装含有酒精的液体,很容易导致邻苯二甲酸酯渗入酒中,酒精度越高含量就越高。可污染食品,危害健康。
存在 *** 风险
葡萄酒在酿造的过程中会产生气体,需要中途做放气处理。自己酿造的葡萄酒,如果中途打 *** 气很容易污染杂菌,如果不放气则可能会存在瓶子 *** 的风险。
另外,自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发酵温度也不好控制,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
所以,在这里奉劝大家更好不要尝试自酿葡萄酒。除了自酿葡萄酒,其他自家酿制、自家腌制食物也要警惕食品安全问题!
常喝葡萄酒对身体好?
无论是自酿葡萄酒还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葡萄酒,绝大多数人在喝葡萄酒的时候,都会默默 *** 慰自己:“多喝点葡萄酒没关系,对血管好、对心脏也好!”
真的是这样吗?
传言说喝葡萄酒对血管好是因为有研究称:适当喝葡萄酒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可是“好胆固醇”,对血管的健康有益,有利于降低血管中的“坏胆固醇”,也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但《中国 ***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和《 *** 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 年版)》中明确提到:虽然中等量饮酒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但即使少量饮酒也会使高 *** 三酯血症的患者的 *** 三酯水平进一步升高,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葡萄酒也是酒,喝了对心血管也有威胁。图库版权 ***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 ***
《中国 ***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中说的中等量饮酒为:男 *** 每天 20~30 克乙醇,女 *** 每天 10~20 克乙醇。以 13% VOL 的葡萄酒为例,这个乙醇含量相当于男 *** 饮用 153~230ml、女 *** 饮用 76~153ml 的量。很多人都远远超过这个量了!
还有人说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芦醇,属于多酚类化合物,有抗氧化 *** 。具有保护细胞免受损伤、预防糖尿病、降低癌症风险、保护心脏等作用。关于白藜芦醇的研究大多都局限于动物实验,在 *** 实验中的数据较少,白藜芦醇的更佳剂量尚未在 *** 研究中得到确定。
某些研究中提到根据白藜芦醇对动物的有效剂量推算到人类,对于 *** 的有效剂量为 1 克/天。
在葡萄酒的生产过程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pH 值等因素。有数据显示:红葡萄酒的白藜芦醇浓度为 0.361~1.972 毫克/升。从这个数据来看,要想通过喝红酒满足每天摄入 1 克白藜芦醇,那需要喝掉几百瓶红葡萄酒。
可以很明确地说:这个量非常不健康,也喝不下!再说了白藜芦醇在葡萄、苹果、蓝莓、李子、花生中都有,没必要非得喝葡萄酒。
另外,2018 年《柳叶刀》上一项全球酒精健康负担评估表明:喝酒没有安全剂量,一滴酒也不喝健康风险是更低的。
总结:
葡萄酒的确美味,但自酿葡萄酒可能会存在健康风险,需谨慎。对健康而言,控制饮酒量很重要,更好不喝,别为了所谓的“有益健康”因小失大。
参考资料
<1> 哈洛德·马基<美> 著.蔡承志 译.食物与厨艺.面食·酱料·甜点·饮料.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3.8
<2> 黄胜君.家庭自酿红葡萄酒 *** 及工艺
<3> 赵珊珊,李敏敏,陈捷胤,田健,孔志强,戴小枫. *** 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残留变化及干扰风味品质研究进展
<4> 王育红,李镁娟,孙瑞林,杨会会,郑其良.家庭自酿葡萄酒中甲醇含量的研究
<5> 张广芳,曾桂凤,曾令文.自酿葡萄酒中甲醇和杂油醇检测分析
<6> 刘秀峰,陈东宛,吕金昌,高彭,李永进,杨大进.北京部分市售白酒中18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含量的检测
<7> 陈同强,李灿,郭锦材,向俊,徐文泱,易守福,李凯龙.自酿葡萄酒在酿造期间甲醇含量控制研究
<8> Sabine Weiskirchen, Ralf Weiskirchen, Resveratrol: How Much Wine Do You H *** e to Drink to Stay Healthy?, A *** ances in Nutrition, Volume 7, Issue 4, July 2016, Pages 706–718, https://doi.org/10.3945/an.115.011627
策划 ***
作者丨薛庆鑫 卫健委首批营养 *** 中国注册营养师
审核丨张娜 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副研究员
“一分钟”了解葡萄酒葡萄酒是最接近大自然的产物之一,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完美体现,因其悦目的外观、芬芳的香气、复杂多变的口感而风靡全球,亦引起国人广泛关注。
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一定酒精度的发酵酒。按含糖量(以葡萄糖计),可分为甜(>45.0 g/L)、半甜(12.1 g/L~45.0 g/L)、半干(4.1 g/L~12.0 g/L)、干(≤4.0 g/L)4种;按颜色,可分为白、桃红、红葡萄酒(常简称为红酒)3种;按二氧化碳压力大小,可分为起泡(≥0.05 MPa)、平静葡萄酒(<0.05 MPa)两种。另外,用鲜葡萄或葡萄汁在采摘或酿造工艺中使用特定 *** 酿造而成的是特种葡萄酒,如利口葡萄酒、冰葡萄酒、低醇葡萄酒、脱醇葡萄酒等。
根据《中华人民 *** 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二条、第九十七条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且中文标签应当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因此,正规渠道的进口葡萄酒会有中文标签。
购买葡萄酒时常看到标签标示配料为:葡萄汁/葡萄、二氧化硫。消费者可能会感到疑惑,二氧化硫是最常见、最简单、有 *** *** 的硫氧化物,它为什么会出现在葡萄酒中呢?
实际上,二氧化硫是一种国内外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在葡萄酒中发挥着“抗氧化剂”“防腐剂”“保鲜剂”等作用。一是可选择 *** 杀灭葡萄酒酵母以外的其他杂菌,保护葡萄酒酵母健康发育与正常发酵;二是利于葡萄汁中悬浮物的沉降,使葡萄汁很快澄清;三是减少单宁、色素的氧化,防止氧化浑浊,颜色退化;四是可增加浸出物含量和酒的色度。五是协同增加不挥发酸含量。虽然葡萄酒酿造中会自然产生少量二氧化硫,但含量不足以发挥作用,还需额外添加。因此,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中食品添加剂标示要求,配料表中需将其明确标识。
葡萄酒出现固态沉淀物属正常现象,常见以下3种:
一是酒石酸结晶。酒石酸是葡萄酒中主要有机酸之一,通常溶解在酒液中,温度偏低时会与酒中的钾离子结合,以晶体形式析出,形成酒石酸结晶。
二是酒泥或酒渣。主要包括酒精发酵结束后死去的酵母细胞、葡萄皮、葡萄梗和葡萄籽等。
三是酚类化合物等物质。葡萄酒在陈年(即贮存)过程中,酚类物质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些固态化合物并积聚在酒瓶底部。出现上述沉淀物与葡萄酒酿造、陈年相关,对 *** 和葡萄酒的品质都是无害的,可以放心饮用。
但是,当葡萄酒受到细菌、霉菌、醋酸菌等微生物污染或是储存不当时,可能产生不同于上述3种情况的云雾状或絮状沉淀,因漂浮于酒液,使其浑浊、不透光。出现这类情况的葡萄酒基本已经变质,不可再饮用。
消费者家庭自酿葡萄酒并不意味它更干净安全。一是杂菌污染,葡萄表面普遍分布多种细菌和真菌,自酿过程控制不当,轻则酒体 *** 变质,重则含有毒物质,如 *** 菌产生的 *** *** ;二是隐藏有害物质,葡萄经微生物发酵会产生甲醇、 *** 、杂醇油等有害物质,家庭自酿没有去除甲醇等有害物质的工艺;三是发酵容器不合理,家庭自酿葡萄酒发酵容器各类,塑料水桶、陶缸齐上阵,但发酵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可能向酒体中溶出有害物质,如塑化剂、铅;四是可能发生 ***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随其在容器中积累会产生巨大压力,一旦超过容器的承受限度可能发生 *** 。自酿有风险,自酿需谨慎。
内容来源:《消费指南》 ***
从中医的角度上说,葡萄酒养生到底靠不靠谱?过去我们都是从科学研究和营养成分的角度上去剖析葡萄酒对 *** 有什么好处,那如果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葡萄酒还具备这些优点吗?
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记载:葡萄酒分为“酿酒”和“烧酒”两种类型,酿制的葡萄酒,能“暖腰肾,驻颜色,耐寒”。而葡萄烧酒则可“调气益中,耐饥强志,消炎破癖”。在“酿酒”和“烧酒”之间,李时珍更推崇“酿酒”,因为真葡萄酒应是“久贮成酒,芳甘醇厚”。这便是现代葡萄酒的前身。
我们都知道,酒精虽然是水,但与火同 *** ,有热毒。然而,葡萄酒却被视为最适合食补的温 *** 食物。这是因为葡萄酒是由100%葡萄酿造,葡萄在水果中平 *** 偏热,有补益气血的功效;同时,虽然葡萄酒含有酒精,但它既不像啤酒度数那么低,多喝容易凝聚阴寒湿气,也不像烈酒度数那么高,火 *** 大,易伤胃。葡萄酒在这两者之间达到了一个平衡,因而它既能滋养脾胃,通经活络,又把热毒的伤害降到了更低。这就是葡萄酒虽然是酒精饮料,但也被认为是温补食物的原因。
葡萄酒的温补功效,对五脏六腑都有滋养作用,主入脾、肺、肾三经。又因为这三个内脏分别对应着血液循环、呼吸 *** 和内分泌,当葡萄酒作用于这些脏器的时候,也就相应地具备了舒张血管、益气止咳、降血压等效用。更重要的是,因为葡萄酒 *** 温,所以食补并不受四季寒暑和不同体质的影响。尤其对于体质偏寒的女 *** 群体,葡萄酒中蕴含的阳气还能祛除宫寒,帮助补血,调整内分泌的平衡。
葡萄酒无疑是这个时代更好的养生饮品。它不仅能够清理血 *** 的垃圾,远离三高,抵抗衰老,还有调节情绪、平衡心境的作用。如果想把葡萄酒的诸多效用发挥到更大,更好的 *** 当然是每天适量地饮用1-2杯葡萄酒,长期以往还有延长寿命的功效。正如李时珍所说:“久食,轻身不老延年。”
喝酒的更佳时间是在晚上7点至9点半,这段时间 *** 肝脏中乙醇脱氢酶的活 *** 升高,精酒更容易被代谢掉,但9点半之后,越往深夜,肝脏的解酒能力越低,因此美酒虽好,却不宜用它陪伴良宵,不如早一点品尝佳酿,在微醺之中渐入夜色佳境。
当不知道挑选什么类型葡萄酒的时候,选择一些大众所熟知的葡萄酒就绝对不会踩雷。法国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产地,得益于悠久的酿酒历史和得天独厚的风土环境,法国葡萄酒被认为是世界上更好的葡萄酒之一。嘉特古堡来自法国波尔多,是由酿酒世家Mayle家族选用90%梅洛和10%赤霞珠葡萄,采用冷浸渍外加橡木桶陈酿而成,不仅具有非常丰富的优质单宁和多酚类物质,口感更是细腻顺滑、馥郁饱满。浓郁的香气、柔顺的口感非常适合刚喝葡萄酒的你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