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吃法,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图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6 0
降气化痰的紫苏子

今天分享另一味止咳平喘 *** ——紫苏子。紫苏子有很好的降气化痰平喘的功效。它是唇形科植物紫苏的成熟果实。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区,每年秋季果实成熟时分进行采收,晒干即可。使用时将其捣碎,生用或者炒制使用。

紫苏子 *** 温,味辛。归属肺经、大肠经

紫苏子主要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临床上紫苏子也是很经常使用的 *** 物,治疗咳喘、痰多等疾病,疗效甚佳。中 *** 里面“诸子皆降,苍耳独升”。大部分果实 *** 类 *** 物的 *** *** 皆以降为主,紫苏子也不例外,擅长降肺气,化痰邪,通过肃降肺气,达到降逆止咳的效果。尤其是针对痰壅气逆者,疗效很好。

紫苏子还有润肠通便的功效,临床上自然能治疗肠燥便秘的问题。上文介绍杏仁时也提到了,很大部分 *** 类 *** 物富含油脂,有很好的润肠之效,另外紫苏子归大肠经, *** 主降逆,归经属 *** 皆能很好的助大肠传导“残渣”。肺与大肠相表里,宣降肺气,也能帮助大肠下泄“污浊”。

注意事项:紫苏子润肠,脾虚便溏的病人谨慎使用。

相关论述:

《名医别录》:主下气,除寒温中。

《本经逢源》: *** 能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

《 *** 品化义》:苏子主降,味辛气香主散,降而且散,故专利郁痰。

不卖 *** !不卖 *** !不卖 *** ! *** 来自 *** ,侵删!

认识紫苏子

上篇是紫苏叶,现在介绍紫苏子。《临床中 *** 学》第二版紫苏子是第二十章止咳平喘 *** 。


紫苏子

一、 紫苏子: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

二、 主产地: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北等地。

三、 *** 味:辛、温。

四、 归经:肺、大肠经。

五、 功效:止咳平喘,降气化痰,润肠通便。

六、 用法用量:煎服,3-10g,生用或微炒,用时捣碎(具体用量根据临床相关情况调整)。

七、 注意事项:紫苏子可润肠通便,脾虚便溏者慎用。


紫苏花

八、 具体应用:

  1. 咳喘痰多:紫苏子善于止咳平喘、兼可化痰,例如三子养亲汤里与白芥子、莱菔子同用,起到温肺化痰,降气消食作用,治疗痰壅气逆食滞证,症状可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等。
  2. 肠燥便秘:紫苏子含有油脂,有润肠通便之功,又可以降泄肺气助大肠传导之功(肺与大肠相表里),治疗肠燥便秘。例紫苏麻仁粥中(来源《普济本事方》),将苏子、 *** 仁捣烂,加水研,滤取汁,与粳米同煮成粥,起到润肠通便功效,适用于老人、产妇体虚肠燥、 *** 干结难解者。


紫苏子

九、 备注:

  • 三子养亲汤方歌: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 *** 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 *** 物: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紫苏子沙拉

紫苏的果子有什么功效?

紫苏的果实即为紫苏子,又名玉苏子、苏子、家苏子、黑苏子、杜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味辛, *** 温。归肺经。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的功能。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苏子

一、分类

紫苏子:取原 *** 材,洗净,干燥;

炒紫苏子:取净苏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爆裂声,表面颜色加深,断面浅 *** ,并逸出香气时,取出晾凉。

蜜紫苏子: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净苏子内拌匀,稍闷,文火炒至深棕色,不粘手时取出。

紫苏子霜:取净苏子,研如泥状,加热,用布或吸油纸包裹,压榨去油,至 *** 物不再粘成饼,成松散粉末为度,研细。

二、功效

紫苏子:用于肠燥便秘;

炒紫苏子:辛散之 *** 缓和,多用于喘咳。

蜜紫苏子:用于润肺止咳,降气平喘。

紫苏子霜:有降气平喘之功,但无滑肠之虑,多用于脾虚便溏的喘咳患者。

三、用法用量

煎服,5~10g;煮粥食或入丸、散。紫苏子更好研碎用。

四、常用搭配

治痰壅气逆,咳嗽气喘,痰多胸痞,甚则不能平卧之证:常与白芥子、莱菔子搭配;

治上盛下虚之久咳痰喘:常与肉桂、当归、厚朴等温肾化痰下气 *** 搭配;

治肠燥便秘:常与杏仁、 *** 仁、瓜蒌仁等搭配。

五、常用方

治疗支气管哮喘、慢 *** 支气管炎:白果(去壳,砸碎,炒黄)9g、麻黄9g、苏子6g、甘草3g、款冬花9g、杏仁6g、桑皮9g、黄芩6g、制半夏9g;

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吃法,苏子的功效与作用图-第1张图片-

顺气润肠:苏子15克,麻子30克,粳米30克煲粥喝;

治妇人血亏,痰多气喘,咳嗽:制首乌20克,苏子15克,川贝20克,橘红7.5克,丹参7.5克,薏仁20克,茯苓7.5克,水煎服。

紫苏全身都是宝,搭配鸡肉和蛋,吃它不需要理由

紫苏在中国常用中 *** ,在日本用作料理比较多,尤其在吃生鱼片时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在中国少数地区用它作蔬菜或入茶,其实紫苏的特殊香气能为菜品带来极为丰富鲜美的口味,能去腥增香。紫苏全身也都是宝,叶子有散寒、行气的功效,对感冒、咳嗽、胸腹胀、恶心呕吐有治疗作用。 *** 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祛痰的功效。紫苏全草可蒸馏紫苏油, *** 出的油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今天分享一道紫苏蛋饺,现在猪肉吃不起,改用鸡胸肉也行,还更健康,加入了少许青椒增加口感。

材料:

紫苏叶、鸡胸肉1块、生抽1勺、蚝油1勺、料酒半勺、白胡椒粉少许、淀粉半勺、青椒半个、鸡蛋2个、盐适量、油

步骤:

1、紫苏叶洗净控水

2、鸡胸肉剁成末,青椒切成末,放碗里加入生抽、蚝油、料酒、白胡椒粉、淀粉、盐、少许水顺一个方向搅拌均匀。

3、鸡蛋打散备用,取一片紫苏叶放上一些肉馅,对折。

4、所有的馅料都包好

5、平底锅热油,包好的紫苏沾满蛋液

6、放入锅里小火慢煎

7、蛋液凝固后再翻面煎熟即可

趁热吃香气扑鼻,口感层次丰富。

中 *** 古今研究:紫苏子


一、典籍摘要

1、《雷公炮制 *** *** 解》:“子能开郁下气,定喘消痰。”

2、《本草经解》:“其(子)尤良,下降之 *** 辛温气味尤甚也。”

2、《 *** 品化义》:“苏子主降,味辛气香主散,降而且散,故专利郁痰。咳逆则气升,喘急则肺胀,以此下气定喘。”

3、《本经逢原》:“诸香皆燥,惟苏子独润,为虚劳咳嗽之专 *** 。 *** 能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与橘红同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但 *** 主疏泄,气虚久漱,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皆不可用。”

4、《名医别录》:“下气,除寒温中。”

5、《 *** *** 本草》:“主上气咳逆。”

6、《本草纲目》:“治风顺气,利膈宽肠,解鱼蟹毒。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则宜用子也。”

7、《本草备要》:“与叶同功,尤能下气定喘,止咳消痰,利膈宽肠,温中开郁。”

8、《本草崇原》:“气味辛温,无毒。主下气,除寒,温中。”

9、《本草新编》:“苏子降气定喘,止咳逆,消膈气,破坚症,利大 *** ,定霍乱呕吐。紫苏虽有叶与梗、子之分,而发表解肌,止喘定呕,未尝有异。但叶与梗宜少用,而子可多用也。盖叶、梗散多于收,而子则收多于散,亦在人临症而酌用之耳。”

10、《本草易读》:“辛,温,无毒。与叶同功,降气开郁,消痰定喘。利二便而破症结,止霍乱而定呕吐。气虚少者勿用。”

11、《本草择要纲目》:“主肺气喘急,除寒温中,益五脏,破症结,消膈宽肠.发散风气。与叶同功,亦不宜过服。”

12、《 *** *** 歌括四百味》:“苏子味辛,驱痰降气。止咳定喘,更润心肺。”

13、《冯氏锦囊 *** 》:“子则辛温而兼滑润,故尤为下气咳逆之需。驱痰降气定喘,润心肺,止咳逆,消五膈,破癥坚,利大小二便,却霍乱呕吐,比茎叶则不发散,比陈皮更不泄气,理气而不伤气,气分中处处宜之。”

14、《 *** 笼小品》:“苏子驱寒降气,消痰利膈,润心肺,止咳嗽。炒研。”

15、《得配本草》:“降气定喘,宽肠开郁,利大 *** ,温中祛寒,消痰止嗽。得川贝,降气止嗽。配萝卜子、桑白皮,治消渴变水。(服此令水从 *** 出。)研末,入粳米煮粥,和葱、椒、姜、豉食,治风寒湿痹。炒熟研碎用。治冷气,良姜拌炒用。”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迷迭香酸等,还含有氨基酸,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等。《中国 *** 典》规定:含迷迭香酸(C3H16O3)不得少于0.25%,炒紫苏子不得少于0.20%。

2、作用:本品有镇咳、平喘、祛痰、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改善记忆力、抑菌、抗炎、抗过敏及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苏子,葶苈子,皂荚子的区别应用

苏子味辛 *** 温,主下气消痰,治痰多喘咳,其力稍缓,故用以治痰多咳嗽气喘之夹虚、夹寒者,此 *** 系紫苏之子,紫苏与陈皮、砂仁合用可以安胎,可见其 *** 力之缓;

皂荚子辛温而咸, *** 烈而利,消痰破坚,治痰喘肿满,痰饮证中用之,取其滑降,治疗饮邪化热,痰热壅盛,以致肺气失肃,胸宇满闷,咳嗽气喘,痰出不爽者;

葶苈子辛苦大寒而 *** 峻急,泻痰热,下肺气,治咳喘,其 *** 较皂荚子尤烈,用于痰热阻肺,水气盛;急之咳喘,证重而急者。

临床中应用,苏子每参入旋覆代赭或小青龙诸汤中; 葶苈子有甜、苦二种,甜者其 *** 稍缓,故多采用之,每在小青龙加石膏、大青龙汤、己椒苈黄等方中用之; 皂荚子消痰为主,下气之功不及葶苈,多用于小青龙、小青龙加石膏等方中。

具体掌握,苏子用于痰饮咳喘之夹寒夹虚者,皂荚子用于饮邪内盛或夹感化热而痰多热少者,葶苈子用于痰热壅盛,阻塞肺气而咳喘不平,胸闷胀满者。


夏天要常吃紫苏,搭配这2食材,香酥美味又排毒,给肉都不换

夏天要常吃紫苏,搭配这2食材,香酥美味又排毒,给肉都不换

随着夏日的脚步临近,人们开始寻找清爽又美味的食物,以在炎炎夏日中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保持身体的健康。而在这个时候,紫苏这个独特的食材成为了众多人的首选。不仅因为它独特的香味,更因为它所蕴含的丰富营养和 *** 用价值。而当紫苏搭配某两种特定的食材时,不仅能够 *** 出香酥美味的佳肴,还能具有排毒的功效,简直是给肉都不换的美味选择。

紫苏,又名苏子、青草,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其鲜嫩的叶片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香气,令人回味无穷。紫苏不仅可以用于烹饪,还可以用于 *** 用,被广泛用于中医 *** 和日常饮食中。紫苏富含挥发油、维生素C、维生素E、多种矿物质以及抗氧化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等多种保健作用。在夏季,紫苏还具有清热解暑的效果,能够帮助人们消暑降温,提振精神。

然而,要让紫苏的美味和营养发挥到极致,还需要找到合适的搭配食材。而在这里,我要介绍的是搭配紫苏的两款食材,它们分别是鳕鱼和茄子。

鳕鱼,是一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海鲜,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是夏季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将鳕鱼和紫苏搭配在一起,不仅能够充分展现紫苏的香气,还能够中和鳕鱼的腥味,使整道菜肴更加美味可口。 *** 过程中,可以将紫苏叶片铺在鳕鱼肉表面,再裹上一层薄薄的淀粉,然后将其煎至金黄酥脆,外酥里嫩,一口下去,香气扑鼻,美味满满。而紫苏的抗氧化物质和鳕鱼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相互作用,还能够帮助抵抗 *** 基的损害,保护细胞健康。

另一款食材就是茄子,茄子是夏季时节丰富的蔬菜之一,它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降血脂、利尿通便等多种益处。将茄子和紫苏相结合,可以 *** 出一道香酥美味的紫苏茄子。将茄子切成均匀的块状,然后用盐腌制片刻,以去除多余的水分和苦味。接下来,将茄子块裹上一层薄薄的面粉和蛋液的混合物,再撒上一些切碎的紫苏叶片,最后将其炸至金黄酥脆。一口咬下,茄子的绵软和紫苏的清香交相辉映,让人回味无穷。而茄子中的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 *** ,减轻便秘问题,同时也有助于排除体内的 *** 和 *** 。

综上所述,夏天要常吃紫苏,搭配鳕鱼和茄子这两款食材,不仅能够 *** 出香酥美味的佳肴,还能够享受到紫苏和这些食材所带来的多重健康益处。紫苏的 *** 用价值和营养成分,为夏季保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它的清凉解暑、抗氧化和抑菌作用,能够在高温季节中为我们的身体注入一份清新和活力。所以,不妨在这个夏天,尝试将紫苏与鳕鱼、茄子相融合,为自己的味蕾和健康双重加分!

一张三子养亲汤:一祛湿、二化痰、三健脾

三子养亲汤,听起来就让人感到亲切,仿佛呼之即来,唤之即去的养生妙方。这方子的名字来源于其主要成分——白芥子、苏子、和莱菔子,这三味 *** 类 *** 物结合在一起,以养亲为名,为中医 *** 理学的养生理论注入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这三 *** 类 *** 物配伍相得,具有养肝润肺、调理气血、祛痰化瘀等功效

在中医养生理论中,肝主疏泄、肺主呼吸、脾主运化,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三味 *** 物的 *** *** 能够达到平衡,可以调和这三个脏腑的功能,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苏子具有温肺化痰、开胃健脾的作用,可以起到润肺、化痰的作用;白芥子能够辟积化瘀、祛寒散结,可以起到消炎、抗菌的作用;莱菔子能够行气化痰、健胃化湿,可以起到消肿、化湿的作用。三者合用,不仅可以缓解咳嗽、气喘等症状,还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三子养亲汤不仅方便易取,而且 *** *** 温和,适用于老人和儿童,既可以用于养生,也可以用于一些疾病的辅助调治。

有一位医家名叫飞霞子,他撰写了《韩氏医通》一书,专门为人奉养双亲而设。

【组成】白芥子、苏子、莱菔子

【用法】水煎服。

【功效】祛痰,降气,消食。

【主治】主治老人气实痰盛,症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呆难消,舌苔白腻,脉滑。

在这本书中,他提到了一种袪除痰湿的良方——“三子养亲汤”

人的身体像一辆车,老了之后就会出现铁锈,如果不清除掉,就会卡在关键部位,导致车子失灵。同样,人老了之后,也会有很多痰湿,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阻塞在身体的关键部位,导致病理症状的出现。

痰湿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水液代谢不畅所致。而“三子养亲汤”中的白芥子、苏子、莱菔子等 *** 材,正是具有祛痰化湿的功效。其中,白芥子辛温,具有开胃化痰的作用;苏子味甘、微苦,能化痰行水;莱菔子则辛温苦寒,有疏风化湿的作用。这些 *** 材共同作用,能够清除身体中的湿气和痰液,达到通畅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

“三子养亲汤”的用法也十分简便,将白芥子、苏子、莱菔子捣碎后,用水煎或者沸水冲泡茶饮即可。在中医中,讲究 *** 食同源,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具有祛痰化湿作用的食物,如芥菜、葱姜等,也能够帮助清除身体中的湿气和痰液。

中医有句话叫做“痰随气降”,即通过降气的方式来治痰湿

在众多化痰的方子中,三子养亲汤就是一个以降气为主要特点的方子。如果气不顺畅,就会咳嗽,咳出的痰还会呈现白色,这时候就需要用到三子养亲汤。

肺气是要往下走的,如果肺气上逆了,就会导致咳嗽,并且肺里积聚了太多的痰湿,这对肺部的健康非常不利。通过降气的方式,可以让肺气往下走,从而让痰湿顺利地从下面排出,同时也能使肺到喉咙这一带感觉更加通畅。

三子养亲汤的 *** 材中,有一子叫做莱菔子,它能够降气化痰,同时也能够补充脾肺之气,具有非常温和的 *** *** 。不管是有形之痰还是无形之痰,只要是寒痰,都可以安心地使用它。此外,莱菔子还能够缓解胃滞气引起的腹胀、吞酸、腹泻等症状,具有多种功效。

苏子也是三子养亲汤中的一子,它同样具有降气消痰的功效。苏子能够将肺气降下来,使肺气通畅,从而消散寒痰。苏子也是一种温和的 *** 材,对 *** 没有负面影响。

三子养亲汤还添加了白芥子,它能够温肺化痰、利气豁痰,还能够温中散寒、通络止痛。除了祛痰湿之外,在临床上,它还可以用于治中风、肢体痹痛麻木、跌打肿痛等症状。

三子养亲汤,是一张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降气平喘功效的方剂

它的主治范围包括湿痰喘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舌苔白润、脉滑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是由肺气上逆、气机不畅、湿热内蕴等因素引起的。

据报道,三子养亲汤还可以用于治慢 *** 支气管炎、哮喘、慢 *** 阻塞 *** 肺疾病和肺肿瘤等疾病。这些疾病都与肺气不畅、湿热内蕴、痰湿阻滞等因素有关。通过燥湿化痰、理气和中、降气平喘的作用,三子养亲汤可以改善这些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三子养亲汤作为一味传统中 *** 方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可以用于治多种与肺气上逆、气机不畅、湿热内蕴等因素有关的疾病,具有独特的效果。但是,在使用该方剂时,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调配,以达到更佳疗效。

《本草精荟》:行气宽中:紫苏叶、苏梗、苏子

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之叶,苏梗为其茎,苏子则是成熟果实,三 *** 同株。因其茎与叶都是紫红颜色,而“苏”字与舒畅气机的“舒”字同义,故此得名。全国各地均有产出,叶与梗夏秋采收,阴 *** *** 。苏子待果实成熟后采收,常生用或微炒,用时捣碎。

一、功效应用

紫苏叶味辛, *** 温。归肺、脾经。功效能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其特点善治风寒外感,止呕解毒。常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等证的治疗。

苏梗味辛、甘,微温。归肺、脾、胃经。功效能宽胸利膈,顺气安胎。其特点尤善理气宽中。常用于胸腹气滞,痞闷作胀,胎动不安,腹胁胀痛等证的治疗。

苏子味辛, *** 温。归肺、大肠经。功效能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其特点尤善宽利大肠而降气平喘,实治老年痰喘便秘之要 *** 。常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本草备要》:“紫苏味辛入气分,色紫入血分。香温散寒,通心利肺,开胃益脾,发汗解肌,和血下气,宽中消痰,祛风定喘,止痛安胎,利大小肠,解鱼蟹毒。梗下气稍缓,虚者宜之。苏子与叶同功,润心肺,尤能下气定喘,治嗽消痰,利膈宽肠,温中开郁。叶发汗散寒,梗顺气安胎,子降气开郁,消痰定喘。”

二、配伍应用

1.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苏叶能发散表寒,开宣肺气。治一般风寒感冒,可用苏叶配伍藿香、葱白、生姜,煮水温服,或盖被,取微汗,常一剂而愈。若兼有咳嗽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即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常配伍香附、陈皮等,即香苏散。

2.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苏叶有行气宽中,和胃止呕之效。偏寒者,常配伍藿香;偏热者,常配伍黄连;偏气滞痰结者,常配伍半夏、厚朴等 *** 。

若治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配伍陈皮、砂仁等 *** ,以加强止呕、安胎之效。

以上诸证,也可应用苏梗,功效相似。

李时珍言:“同陈皮、砂仁,行气安胎;同藿香、乌 *** ,温中止痛;同香附、麻黄,发汗解肌;同川芎、当归,和血散血;同桔梗、枳壳,利膈宽肠;同莱菔子、杏仁,消痰定喘;同木瓜、厚朴,散湿解暑,治霍乱脚气。”

3.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紫苏叶可解鱼蟹之毒,可单用或配伍生姜、白芷煎服。

4.用于咽中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之证。苏叶与苏梗皆能理气利咽,常配伍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等,即半夏厚朴汤。

黄元御言:“苏叶辛散之 *** ,善破凝寒而下冲逆,扩胸腹而消胀满,故能治咽中瘀结之证。发泻风寒,双解中外之 *** 也。”

5.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苏子有降气消痰,止咳平喘之功。常配伍白芥子、莱菔子,即三子养亲汤。

所谓“三子”,即三味 *** 中 *** ,也有儿子之寓意。其中苏子祛痰止咳平喘;白芥子祛肺窍之痰,且利气宽胸止痛;莱菔子祛痰止咳。三 *** 相须配伍,相得益彰,共奏降气消痰,止咳平喘之功,尤善治疗顽痰、老痰、寒痰之实证。这类病症,又以老年患者居多,故有“养亲”之寓意。本方名称,既能体现出方剂功效特点,又内含孝道,诚医道之更佳体现。

若治痰涎壅盛,喘咳上气,胸膈满闷,常配伍厚朴、陈皮、半夏等,即苏子降气汤。

6.用于肠燥便秘。苏子能下气宽肠,有润肠通便之功。治老年体虚,或肠燥便秘,常配伍 *** 仁、瓜蒌仁、杏仁等润肠通便之 *** 。

古人们还常把紫苏子或白苏子做成苏子粥食用,也有很好的降气润肠作用,实为良法。

三、用法用量

苏叶与苏梗用法相似,常入煎剂应用,一般用量十余克。不宜久煎。

苏子即入煎剂,也适合做丸散。入煎剂常用量几克至十余克。宜捣碎入 *** 。炒用可弱其通利之 *** ,更适合补虚。

四、应用注意

紫苏叶、苏梗皆 *** 温,故温病及气弱者忌服。

苏子 *** 主疏泄,有滑肠之 *** ,故肺虚咳喘,脾虚便溏者禁服。

《本草通玄》:“苏叶久服泄人真气。”

《本经逢原》:“苏子 *** 主疏泄,气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溏者皆不可用。”

汪昂言:“表弱气虚者忌用叶,肠滑气虚者忌用子。”

——中医实战笔记:21.2.4二稿#中医实战笔记#

小小紫苏,通身是宝!紫苏有什么功效?

紫苏是解表 *** 里的一味 *** , *** 食同源,随处可以买到,更被称为浑身上下都是宝。那么,紫苏叶、紫苏梗和紫苏子,具体都有些什么功效呢?

紫苏味辛, *** 温,可解表散寒,常用于治风寒,如风寒犯肺证表现为发冷发热,怕风,鼻塞流清涕,咳嗽气喘,痰稀清白,兼见头身痛楚,舌苔薄白而津润,中医称此证为风寒表证,即风寒感冒。治宜疏风宣肺,散寒邪,由于紫苏发汗解表散寒的力度比较缓和,因此,对于风寒感冒症状较明显的患者需要与生姜、藿香等其他解表 *** 一同使用。

紫苏发汗解表的同时,还能行气和胃,因此胃肠型感冒的人尤其适合使用含有紫苏的方子,紫苏还可以治疗妊娠呕吐,胃脘不适吐得厉害的时候,就可以给孕妇将紫苏叶做成热菜吃。

《金匮要略》中记载“治食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后来人们也发现解食鱼、鳖中毒,可用紫苏叶60克,煎浓汁当茶饮,或加姜汁十滴调服。所以下回吃螃蟹的时候,可以用紫苏与螃蟹同蒸,或在食蟹后煮紫苏水喝;吃刺身的时候,不妨用紫苏叶裹着一起吃。

《神农本草经》载紫苏叶“气味辛微温无毒,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邪毒,辟恶气”,吃完东西后再吃紫苏叶,还有清新口气的功效呢。

苏叶、苏梗、苏子功效大同小异却各有侧重,下面我们具体谈谈它们分别有哪些不同。

1.苏叶

苏叶 *** 温味辛,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等功效,它突出的作用在于解表之功。外感风寒邪气,引起了发热、怕冷、头痛、咳嗽等外感表证时,就需要辛温解表。而紫苏能行能散,温能散寒,因此用于普通的风寒感冒非常合适。如果是不小心吹了点风或者淋了雨,煮上一杯苏叶水能起到预防的效果。


2.苏梗

苏梗整体功效与苏叶是大同小异的,但是其行气宽中的作用较苏叶更强。苏梗可入脾经,如果出现了脾胃气滞,不思饮食,腹胀腹满等症状,就可以使用紫苏梗来行气理气,宽中醒脾。同时,如果是气滞引起的孕妇恶心呕吐、胎动不安,也可以使用苏梗来缓解。


3.苏子

苏子比起苏叶和苏梗,功效略显不同。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主要用于痰涎壅肺所引起的咳喘不止、痰多咯吐不爽等表现,是一味常用的止咳 *** 。同时苏子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因此还能润肠通便,对于轻度便秘能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中 *** 的使用,其实是非常有“学问”的,如果想要精准用 *** ,就必须把握具体用 *** 中的每一个细节,关于紫苏的使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标签: 苏子 功效 作用 吃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