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新疆菜,一般都会先想到大盘鸡和羊肉串,但其实在当地椒麻鸡的地位也是无可取代的,为了给它正名这家店专门做了一些改良,让椒麻鸡翻身变了主角!
没想到,在青岛也能吃到正宗的椒麻鸡。李沧区夏庄路上的陈记椒麻鸡,之前被不少小胖友安利过,阴差阳错下,今天终于来拔草了。
进门看了眼 *** ,别的先不说,椒麻鸡半只50,加菜十块,不算便宜,不过你的相信价钱有的时候,还是和口味成正 *** 。
老板 *** ,点好东西之后跟我说,北极虾和蟹棒都得现加热一下,让我不要着急。
我是不着急,可是饿的不行的胃太着急,尤其加热的时候那个麻辣的味道呀!
做的时候会问你能不能吃麻吃辣,当然对于我这种从小湖南长大的人来说,放!给我使劲多放!
这个汤就是好吃的秘诀,最可恨的是老板还给了一点让我尝尝味道怎么样,都不能堂食还要勾起我的食欲!
点单:
椒麻鸡半只加菜
北极虾
蟹棒
总价:121
来吧,这就是他们家最有名的三个主打,你们想想一下忍了一路的我有多么痛苦!
不饿的时候看到这一幕都忍不住,何况我可是饿了快一天了。
这就是招牌的椒麻鸡,如果不吃葱的话可以选择不要,个人建议加一点,提味。
鸡皮就是油腻的 *** ,不过陈记的鸡皮吃起来却是脆脆的口感,再配上辣油和麻汁,简直完美,不爱吃鸡皮的我都爱的不行。
里面的木耳和千叶豆腐经过汤汁的浸泡,不说别的,下饭!
鸡肉都撕成条儿,方便入味,骨头上还有一点肉,像我就十分爱啃骨头上留下的一点点肉,更入味。
刚吃的时候感觉是香,慢慢的嚼一下,辣和麻的香味就越来越浓,能吃辣尽量多加。
鸡爪的味道就是泡椒凤爪的顶配版本,非常有嚼劲。
为什么偏爱北极虾呢,因为我最讨厌剥虾,而北极虾完全可以整只直接吃。
份量很足,拿回家之后多放一会会更加入味,口感比鸡肉更重一点,但是吃起来更香。
虽说是招牌的蟹棒,只不过比起上面两个来稍微差了一点。
不过这只是个人口味,爱吃蟹棒的千万不要错过,一口下去就知道绝对是超市里你买一盒都肉疼的质量。
虽说陈记家有新疆花卷,配起来可能吃的更香,但是在我的观点里,只有米饭才是原配。
因为没有堂食,还得现场加热,看你的需求是买了直接吃,还是等到下一顿饭再吃,老板会根据这些来准确的保持味道。
吃不完可以放冰箱,第二天拿出来稍微热一下汤就可以再来一顿。总的来说, *** 不算便宜,但是物超所值,拔草成功,三个菜没有雷区,可试!
鸡与“吉”谐音,寓意吉祥,在中国,吃鸡的文化源远流长,用鸡做的菜古往今来都很受欢迎,逢年过节、喜事节庆,鸡都成了各家各户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
中国人在吃的方面都讲究既要满足了口腹之欲,又要讨个彩头,鸡肉因为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烹饪方式又很多样,经常被赋予“滋补”“美味”“肥嫩”等等勾起人口水的词汇来,今年是丁酉鸡年,纳音山下火,丁火虽不如丙火能量强大,但却为人间烟火,更加凝聚,柔和又不失烈 *** ,并且丁火长生于酉,生生不息,正适宜烹调鸡,鼠二闲了喜欢研究点儿易经,所以纯粹从一个吃货的角度根据流年干支解读了一把,其实就是馋了!
放眼全国,各地的口味与鸡结合起来,让这道美味立刻变得百吃不厌了。
最豪爽的吃法:大盘鸡
新疆大盘鸡有两个流派:沙湾风格和柴窝铺风格。将一只整鸡切块,用土豆、辣子爆炒和炖,做成大盘鸡。鼠二不太能吃辣,如果不做特殊说明少放辣,基本上会吃得第二天 *** 花。
这道菜是除了烤羊肉串最为外地人熟知的新疆美食了。大盘鸡色彩鲜艳,爽滑麻辣的鸡肉和软糯甜润的土豆混在一起,香辣可口,吃到后半段记得要下面片,这种面片又长又宽,吃起来很有嚼劲,拌在大盘鸡的汤汁里非常入味。
更具版权争议的吃法: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好像全国人民都不陌生,不过说到起源,那就颇具争议了,鼠二是到北京来才之一次吃宫保鸡丁,一直以为这是北京的特色。然鹅,这些年,关于这道菜的版权,很多地方都争执不下:北京、四川、山东、贵州都争着将宫保鸡丁纳入自己的门派下。
民间流传的是,宫保鸡丁源于清朝的朝廷大员丁宝桢,可惜这位国之栋梁曾经在四川、山东、贵州都担任过要职,又是个京官儿,所以宫保鸡丁到底发源于哪儿就成了悬案。
最暖心暖胃的吃法:猪肚鸡汤
猪肚鸡在闽粤、 *** 、港澳等地很多客家人的吃法,宴席上的常客。猪肚和鸡肉加入奶白色的高汤,汤头是用大骨、鸡骨、枸杞和各种中 *** 材熬制的,加了胡椒粉,汤滑入嗓子的时候有微微的香辣感,一碗下肚,暖心有暖胃。
最一毛不拔的吃法:叫花鸡
传说是一个流落到江南的叫化子在饥寒交迫、缺锅少灶的情况下,无意间想到的烹饪鸡的 *** 。为了省事儿,连毛也懒得拔,直接用泥巴裹了煨烤,无意间创造出了这道广为流传的美味。
现在讲究的叫化鸡就是将去除内脏的鸡洗净后,全身涂抹各种调味品,并且把烹饪好的肉丝、火腿丁、笋干、香菇等等等填入鸡腹中,再用荷叶包扎好,最外层包上浸过黄酒的泥巴,在火上煨烤几个小时。叫化鸡香气四溢,肉质 *** ,非常美味。
最 *** 的吃法:棒棒鸡、口水鸡
四川重庆的人们一贯是“无辣不欢”,鸡在他们的手里被打扮得花枝招展、红油飘香,棒棒鸡的名字据说是因为店家切熟鸡的时候,一人掌刀、一人用棒棒敲击刀背,这样一盘鸡肉片横空出案。
鸡肉用高汤熬煮过,鲜味都渗进去了,红油芝麻要多多放,这样入口才会麻辣鲜香俱全。
鼠二一直觉得口水鸡和棒棒鸡是 *** ,傻傻分不清,感觉口水鸡比棒棒鸡的调味料更丰富一些,切法也不一样。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四川重庆做出的鸡都透着那么一股泼辣范儿!
最原汁原味的吃法:白切鸡
白切鸡又叫白斩鸡,是两广地区非常受欢迎的菜肴,讲究的就是原汁原味、皮嫩肉滑,带着浓郁的葱油香气,吃的时候蘸着佐料。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南有“无文昌鸡不成席”的说法,这种鸡以产地文昌市得名,深受海南人的喜爱。文昌鸡色泽油亮、味道醇厚、骨软肉嫩,最原汁原味的吃法就是白切。文昌鸡的佐料也颇讲究,要用蒜泥+酱油+橘子汁,很多海南人会用橘子汁代替醋提味。
在东南亚知名度很高的海南鸡饭就是以文昌鸡为主料的。
最仙气儿的吃法:汽锅鸡
汽锅鸡是云南的一道名菜,是用蒸汽通过汽锅中间的气嘴将鸡逐渐蒸熟,由于汤汁是蒸汽凝成的,所以可以保持鸡肉的原汁原味,是一种很健康的吃法。炖出的鸡肉软嫩,汤头非常鲜美,当地的汽锅鸡很多还会加入虫草、三七之类的中 *** 材,很是滋补。
最贯穿 *** 两岸的吃法:三杯鸡
过去一直以为三杯鸡是 *** 菜,其实最早起源于江西,烹饪的时候不加盐和水,也不用高汤做底,而是一杯米酒、一杯猪油和一杯酱油调味,用砂锅烧得酥软咸香,因此得名。
后来三杯鸡传到 *** ,并做了改良,将油腻腻的猪油换成了黑麻油,又加入了西餐中常用的罗勒,增加了这道菜的香味儿。
最快蹿红的吃法:黄焖鸡
曾经在全国红极一时的沙县小吃,这些年越来越被黄焖鸡米饭盖了风头,成功晋升为新一代的“ *** 料理”,关于这道菜的起源也是颇多争议,山东济南、广西、云南永平都宣示 *** 。
济南的黄焖鸡必须是鲜嫩的鸡腿肉,用砂锅加老汤烹饪,一锅老汤将鸡炖得金黄耀眼、浓香四溢,再加一份咸菜、老虎菜或是腌辣椒,无论是吃米饭还是馒头,都是绝配啊。
当然,现在很多小店是不会用老汤做底的,基本都是翻炒后加水熬煮成汤,味道也打了不少折扣。
最适合下酒的吃法:鸡架
一说到东北的鸡,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小鸡炖蘑菇。其实,爽气的东北人特别是沈阳人还喜欢吃鸡架,说 *** 架,其实上面还有不少肉和部分内脏,要知道,贴着骨头的肉才是美味啊,筋头巴脑甚是有嚼头,那鸡胸肉白不呲咧的,有啥吃头?!
小鸡炖蘑菇
一到了夏天傍晚,沈阳的路边小店里,各种做法的鸡架百花争艳,三五成群的食客们,来两个鸡架、几十个串儿、一盘毛豆,外加一箱啤酒,美得很!
最身世传奇的:道口烧鸡
道口烧鸡是河南著名的特产,最早兴起于清朝顺治年间的“义兴张”。如今,道口烧鸡与金华火腿、北京烤鸭齐名。
一开始的时候由于烹饪不得法,差点儿经营不下去,后来店主从宫廷御厨那里学到了烧鸡的秘方,老汤中加了八料(陈皮、豆蔻、肉桂、 *** 、良姜、草果、白芷和砂仁),每煮一锅鸡,一定要加上前一锅的老汤,越烧越香,生意也越来越火。
微信公众号:乐鼠基地
内容为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官方网站: *** leshujidi ***
吃货 ***
分享最新最全的国内外美食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