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琅拼音 书声琅琅的拼音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17 0

大家好,关于琅琅拼音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书声琅琅的拼音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书声琅琅还是书声朗朗
  2. 琅琅的拼音
  3. 琅的拼音
  4. 琅琅的意思
  5. 到底是“书声琅琅”还是“书声朗朗”
  6. 琅_怎么读

一、书声琅琅还是书声朗朗

1、问题一:成语“书声琅琅”对呢还是“书声朗朗”对,还是都对?书声琅琅shū shēng láng láng

2、【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3、书声朗朗shū shēng lǎng lǎng

4、【解释】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5、◎明亮,光线充足:~敞。~澈。~然。明~。晴~。开~。爽~。

6、◎声音清楚、响亮:~声。~读。~诵。书声~~。

7、◎〔~~〕a.象声词,金石相击声;b.象声词,响亮的读书声,如“书声~~”。

8、从成语上看,两个都有通用。单从“朗”与“琅”单字解释来看,也没有太大区别,不过我个人更倾向于“书声琅琅”,因浮朗侧重于形容词与动词,而琅侧重于象声词。

9、问题二:到底是“书声琅琅”还是“书声朗朗”两个都可以的。成语:书声琅琅拼音:shū shēng lǎng lǎng解释:形容读书声音响亮。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成语:书声朗朗拼音:shū shēng lǎng lǎng解释: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走过闹市,只听那些居民人家,接二连三,莫不书声朗朗。”

10、问题三:一个成语“书声langlang”,是“书声朗朗”还是“书声琅琅”?是的,两个都可以的。

11、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12、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走过闹市,只听那些居民人家,接二连三,莫不书声朗朗。”

13、问题四:书声琅琅和书声朗朗哪个对?书声琅琅对

14、问题五:书声琅琅和书声朗朗,哪个是对的?别跟我说统用,我只想知道哪个更对~!谢谢书声琅琅,谢谢

二、琅琅的拼音

【琅琅 láng láng】:象声词,金石相击的声音、响亮的读书声音等。相似词:琅琅上口书声琅琅珐琅琳琅琳琅满目。

1、琅琅的读书声从各个课室里飞出来。像动人的童声大合唱,音符满天。

2、天渐渐亮了,校园里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勤快的值日生开始忙碌着打扫清洁区。整个校园又燃起了勃勃的生机。这自然界与人的和谐,凝聚了这校园的美丽。

3、大家 *** 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4、上课了,燥热的空气里,校园书声琅琅,处处弥漫着一股浓厚的书香气息。下课了,没有多少人会在教室里乖乖坐着。 *** 场上满是在奔跑游戏的人群,欢叫声、嬉戏声凝成一片,同学们大汗淋淋。

5、她大概叫琅琅,穿一件红底白点小罩衣,凸额头,塌鼻梁,一头顶柔软的卷发,总是不声不响,像个沉静的小哲学家。

6、快乐是孩子琅琅的读书声,快乐是雨点的沙沙声。快乐是向我们撒娇的小狗,快乐更是幸福的生活!

8、整个校园里,到处都是琅琅的读书声。

琅琅拼音 书声琅琅的拼音-第1张图片-

9、每当钟声响起,语言的犁锋便划过板结的心田,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耕耘着一个绿色的梦。

10、花香阵阵,鸟鸣声声。琅琅书声,浓浓情深。

11、上课铃响了,教室里书声琅琅。

12、转过山去,看到一座漂亮的房舍,里面传出书声琅琅,噢,原来是一座学校。

13、戏剧文学的语言要求明朗动听,琅琅上口,清亮入耳。

三、琅的拼音

1、笔顺读写:横、横、竖、提、点、横折、横、横、竖提、撇、捺

2、珐琅琅琅琅嬛琅玕琳琅琅霜琅笈珖琅琅简玲琅琅园玎琅琅然琅孉

3、琳琅满目书声琅琅满目琳琅琅琅上口琅嬛福地琳琅触目

4、琅【午集上】【玉部】康熙笔画:12画,部外笔画:7画

5、〔古文〕《唐韵》鲁当切《集韵》《韵会》卢当切《正韵》鲁堂切,音郎。《说文》琅玕,似珠者。《玉篇》琅玕,石似玉。《广韵》琅玕,玉名。《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传》琅玕,石而似珠。《山海经》崐崘山有琅玕树。《本草》寇宗奭曰:西域记云天竺出琅玕。蘇恭云:是琉璃之类,琉璃乃火成者,非琅玕也。李时珍曰:山海经云开明山北有珠树。淮南子云:曾城九重有珠树,在其西,珠树卽琅玕。在山为琅玕,在水为珊瑚。

6、又琅琊,郡名。今沂州俗作琅。《山海经》琅琊台在渤海闲,琅琊之东。《注》今琅琊在海边,有山嶕嶢特起,状如高台。《括地志》琅琊山在密州诸城县东南,始皇立层台於山上,谓之琅琊台。

7、又姓。《五音集韵》齐有大夫琅过。

8、又仓琅,宫门缩首铜环。《前汉·赵后传》木门仓琅根。

9、又琅当,长鏁也。《前汉·王莽传》以铁锁琅当其颈。或作琅璫。

10、又琳琅,玉声。《楚辞·九歌》抚长劒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11、又《周礼·夏官·司马振铎注》司马法曰:鼓声不过阊,鼙声不过闒,铎声不过琅。《疏》鼓鼙与铎,声之有异也。

12、又《字汇补》力宕切,音浪。《管子·宙合篇》以琅荡凌 *** 人。(琅)《广韵》俗琅字。

四、琅琅的意思

1、琅琅释义:(拟)金石相击的声音或响亮的读书声:书声~。

2、琅琅,汉语词汇。拼音: láng láng释义:象声词,形容钟的声音、读书声音。形容人品坚贞,高洁。明朗,清朗。

3、象声词。形容钟声、读书的声音。①汉司马相如《子虚赋》:“_石相击,琅琅__。”②唐韩愈《祭柳子厚文》:“嗟嗟子厚,今也则亡。临绝之音,一何琅琅。”③宋苏舜钦《秀州通越门外》诗:“密树重萝覆水光,珍禽无数语琅琅”。

4、④明高启《送高二文学游钱塘》诗:“读书闭阁人罕识,明月夜照声琅琅。”⑤明王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夫人宋氏行状》:“又筑园城南,命歌者击鼍鼓云,_声琅琅,爽振驷伐,以写其胸中砰訇磊落之气。”⑥赵光荣《里湖纪游》诗:天风一以吹,戛玉音琅琅。

5、形容人品坚贞,高洁。①《文选潘岳》:“慨慨马生,琅琅高致,发愤囹圄,没而犹_。”李善注:“《广雅》曰:琅琅,坚也。”②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琅琅先生,雅杖名节,虽遇尘雾,犹振霜雪。”③《晋书庾阐传》:质清浮磬,声若孤桐,琅琅其璞,__其_。

五、到底是“书声琅琅”还是“书声朗朗”

意思:是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译文:明代有个书生独自走在丛林草莽间,听见清朗而响亮的读书声,就奇怪荒野哪会有读书声。

造句:转过山去,看到一座漂亮的房舍,里面传出书声琅琅,噢,原来是一座学校。

意思:是指诵读诗词文章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出自:现代老舍《诗与快板》:“散文就不受这么多的 *** ,虽然散文也讲究声调铿锵,能朗朗上口。”

拼音: láng láng shàng kǒu

意思: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出处:清·王韬《淞隐漫录》:“自幼即喜识字;授以唐诗;琅琅上口。”

译文:自小就喜欢识字;教给唐诗;也能诵读熟练、顺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声琅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朗朗上口

六、琅_怎么读

1、基础释义:1,一种玉石。 2,洁白。

2、详细释义:(形声。从玉良声,本义:似玉的美石或青色的珊瑚)琅,琅玕似珠者。---《说文》

3、又如:琳琅(美玉,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琅花(琅华。琅玕树所开之花,常以美称白花)

4、形容清朗,响亮的声音。琅玕(用铁链锁人,又指象声词)

5、组词:琅琊;珐琅;琅玕;琅娴;琅铛;苍琅;琅琳;

琅琅拼音和书声琅琅的拼音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琅琅 拼音 书声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