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曲的拼音和组词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曲字的拼音和组词,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曲的拼音和组词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奏组词和拼音
奏组词和拼音如下:拼音是zòu。
1、伴奏[bànzòu],(动)唱歌、跳舞、独奏时用器乐配合:钢琴手为他的演唱伴奏。
2、前奏曲[qián zòu qǔ],大型乐曲、歌剧等开幕、开场前所奏的乐曲。又称序曲、序奏曲。亦用以比喻事物出现的先声。
3、合奏[hé zòu],器乐演奏形式之一。常将多种乐器按不同种类分为几组,各组分别担任某些声部,同演奏某一乐曲。如管乐合奏、管弦乐合奏等。
4、奏案[zòuàn],放奏章的几案。案,古时狭长的桌子拔刀斫前奏案。
5、英诗节奏[yīng shī jié zòu],指乐曲的节奏 *** 或对乐曲节奏的感觉能力。如:这舞曲节奏感很强烈;她的舞蹈优美而有节奏感。指人们对社会运动进程的感受。
6、曲终奏雅[qǔ zhōng zòu yǎ],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也比喻结局很好。
7、楚奏[chǔ zòu],《左传.成公九年》载,楚锺仪被俘,囚于晋。晋侯命仪奏琴,仪 *** 南音。晋大臣范文子说,锺仪'乐 *** 土风,不忘旧也'。后因以'楚奏'谓奏楚地音乐,寓思乡 *** 之意。
二、《草船借箭》生字的组词和拼音怎样写
1、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这一课的生字拼音和组词
2、造句:运动员刚上场,我们就开始擂鼓助威。
3、笔顺:左部“扌”窄长宜正;右部“”书写略宽。
4、组词:妒忌忌妒妒火嫉妒妒火中烧嫉贤妒能
5、造句:同学之间不要因互相妒忌而影响团结。
6、笔顺:“女”第三笔右端不出头;“户”长撇伸展。
7、巧记:记一半(己),忘一半(心)。
8、字义:①嫉妒,憎恨②怕,畏惧③禁戒
9、造句:昨天,狂风肆无忌惮地刮了 *** 。
10、笔顺:“己”略扁,竖弯钩不宜过分伸展;“心”卧钩正。
11、巧记:一“日”歌“一”“曲”。
12、字义:①姓②等,辈③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
13、笔顺:上部“口”上宽下窄,横竖布白均匀。
14、巧记:叔()叔的眼睛(目)看得紧。
15、组词:督促监督督导督办督战督师督率 ***
16、造句:已经布置的工作,应当认真督促检查。
17、笔顺:上宽下窄。“”左部书写宜正;“目”宜扁宽。
18、字义:①甘心,自愿,乐意②甜,味道好,跟“苦”相对
19、组词:①甘愿甘拜下风②苦尽甘来
20、造句:为了大家的幸福快乐,他甘愿默默奉献。
21、笔顺:上横宜长,两竖略向内收,内横居中。
22、字义:①展缓,推迟②伸展变长③引进,请
23、造句:由于下雨,学校举办运动会的日期迟延了几天。
24、笔顺:“廴”取斜势,捺有充分斜度,托住被包部分。
25、巧记:“鱼”儿游到太阳(日)上。
26、字义:①愚钝,莽撞②山东省的别称
27、组词:①粗鲁愚鲁鲁莽鲁钝②鲁菜
28、造句:他是个急 *** 子,说话粗鲁,你不要介意。
29、笔顺:“鱼”中间的“田”上宽下窄,末笔横宜长。
30、巧记:一条毛“巾”“又”用了四()天(日)。
31、字义:悬挂起来用作遮挡的布、绸子等
32、造句:这块幔子面料考究,上面的图案很精美。
33、笔顺:左窄右宽。“曼”宜紧凑,“又”横撇、捺舒展。
34、巧记:“禾”边三角(厶)作记号
35、字义:①秘密而不公开,不合法,也指不合法的货物②暗地里,偷偷地
36、造句:在开会时窃窃私语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
37、笔顺:“禾”末笔变点;右部不宜过宽,折笔上扬。
38、巧记:“一”个“小”子去塞土()。
39、组词:①水寨营寨安营扎寨②山寨村村寨寨
40、造句:将士们趁着夜色悄悄地靠近了敌人的水寨。
41、笔顺:“宀”宽而盖下;撇捺伸展到位;“”不宜大。
42、笔顺:左小右大。右部“冂”上窄下略宽,“人”捺变点。
43、巧记:缓解前(爰)曾交手(扌)。
44、组词:①支援援助增援援军无援援手援兵②援用
45、造句: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支援 *** 灾区重建工作。
46、笔顺:右部“爰”撇平短,两横上短下长,捺伸展。
47、巧记:一水弯曲流(),大坝堵“一”头。
48、字义:①帮助,辅佐②古代起辅佐作用的官吏,副职
49、造句:丞相官职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50、笔顺:“”横撇伸展到位,捺画伸展有力。
三、襟的拼音和组词和部首
襟的拼音是jīn,襟的部首是衤,组词是衣襟,襟怀,捉襟见肘,胸襟
衣服,汉语名词,是指人类或通过人类来完成遮掩身体,保暖,装饰自己、载体的用布料(如棉布、丝绸、天鹅绒、化学纤维、涤纶、麻等)等材质做成的各种样式的遮挡物。人类最初的衣服是用兽皮制成的,包裹身体的最早“织物”用麻类纤维和草制成。在国家标准中对服装的定义为,衣裳,穿于 *** 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制品,又称衣服。
衣服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穿着,样式非常的多,衣服在当今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东西,中国常说的“衣食住行”中排在首位。
形声字。其形体最早见于西周金文,金文作图1,外部是“衣”,作形旁,意指这个字的本义与衣着有关;内部是“金”,作声旁,指示这个字的读音。金文字形,隶定后其实是“䘳”,因为“金”仅为声旁,其声符还可以换成“今”“禁”等,其义仍不变。
说文解字小篆将声旁“金”移至“衣”右部。到了晋代,人们将声符“金”换为“禁”,将其字写作“襟”以代“䘳”,《释名·释衣服》:“襟,禁也,交于前所以禁御风寒也。”这种写法后来广为流行,一直保留到楷书。
在楷书阶段中,人们又改从“今”声,造出了一个“襟”字异体“衿”,与之同用,后来人们将这两个异体字分工,以“衿”专门表示衣领,以“襟”专门表示衣襟,襟、衿遂分化为二字。
䘳,交衽也”注:《释器》曰:衣皆谓之襟。孙、郭皆曰:襟,交领也。《郑风》:青青子衿。毛曰:青衿,青领也。《方言》:衿谓之交。按䘳之字一变为衿,再变为襟,字一耳。而《尔雅》之襟。《毛传》《方言》之衿,皆非许所谓䘳也。《尔雅》《诗传》《方言》皆自领言之。深衣、曲袷如矩以应方。注:袷,交领也。
占者方领,如今小儿衣领。《玉藻》:袷二寸。注:曲领也。《曲礼》:天子视不上於袷。《玉藻》:侍於君,视带以及袷,注皆云交领也。袷者,交领之正字,其字从合。《左传》作襘,从会与从合一也。交领宜作袷。而《毛诗》《尔雅》《方言》作衿。殆以衿袷为古今字与。若许云䘳,交衽也。此则谓掩裳际之衽。
当前幅后幅相交之处,故曰交衽。䘳本衽之偁,因以为正幅之偁。正幅统於领,因以为领之偁。此其推移之渐,许必原其本义为言。凡金声、今声之字皆有禁制之义。禁制於领与禁制前後之不相属,不妨同用一字。
四、酝酿的拼音和组词
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1.酝酿思考:表示深思熟虑,仔细考虑。
2.酝酿计划:表示筹备、准备计划。
3.酝酿变化:表示逐渐形成并展示出某种变化。
4.酝酿风景:用于描述自然景色的酝酿、形成的过程。
5.酝酿气氛:用于形容某种氛围或情绪正在积聚、形成。
《后汉书·吕布传》:“布禁酒而卿等酝酿,为欲因酒共谋布邪?”《元史·世祖纪七》:“以时雨沾足,稍弛酒禁,民之衰疾饮 *** 者,官为酝酿量给之。”
元胡祗遹《阳春曲·春景》曲:“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薰陶》:“花露者,摘取花瓣入甑,酝酿而成者也。”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道也者,所以陶冶百氏,范铸二仪,胎胞万类,酝酿彝伦者也。”清龚自珍《题王子梅盗诗图》诗:“菁英贵酝酿,芜蔓宜抉剔。”
比喻事情逐渐达到成熟的准备过程。
《资治通鉴·汉宣帝地节四年》:“岂徒霍氏之自祸哉?亦孝宣酝酿以成之也。”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七:“ *** 倒是顺利,可是酝酿各单位的名单并不顺利。”
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二折:“一自为臣不曾把君王诳,这场勾当,不由我索君王行酝酿个谎。”《明史·韩雍传》:“广西布政史何宜、副张斅衔雍素轻己,共酝酿其罪。”
《淮南子·本经训》:“距日冬至四十六日,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阴阳储与,呼吸浸潭,包裹风俗,斟酌万殊,旁薄宜众,以相呕咐酝酿而成育羣生。”高诱注:“酝酿,犹和调也。”
五、嘀多音字组词拼音
嘀有dí、dī、de的拼音,组词有嘀咕、嘀嗒、嘀里嘟噜,其详细内容如下:
1、嘀咕:这个词语的含义是指小声说话,私下里议论。它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小声说话,或者在背后议论别人,表达出一种不信任、不尊重或者不信任的情感。这种行为通常是不礼貌的,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这种行为,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利。
2、嘀嗒:这个词语在日常生活中,“嘀嗒”可以表示钟表或手表的秒针移动的声音,或者水滴落下的声音。在计算机和电子设备中,“嘀嗒”的声音可能表示某种 *** 作或进程的完成,或者提示用户进行下一步 *** 作。此外,“嘀嗒”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持续不断的声音。
3、嘀里嘟噜:这是一个形容声音的词语,它表示声音拖长或者模糊不清,给人一种难以分辨的感觉。这个词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些难听、嘈杂、不清晰或刺耳的声音,或者是形容说话人的口音不标准或含糊不清。在现实生活中,“嘀里嘟噜”的应用非常广泛。
1、拼音的发明和使用,使得汉字的注音更加准确、方便、快捷。在古代,由于各地方言和口音不同,汉字的读音往往因人而异,这给文化交流和普及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拼音的发明,使得每个汉字都有了固定的读音。
2、拼音的使用也方便了儿童学习汉字。对于儿童来说,掌握汉字的读音是学习汉字的重要一环。拼音的使用,使得儿童可以通过注音来掌握汉字的正确读音,同时也可以通过拼音来练习发音和拼读能力,这对于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和阅读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
3、拼音的使用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由于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许多古文献和经典作品都需要进行注释和翻译。拼音的使用,使得这些文献的读音更加准确一致,也使得更多的中国人能够准确地阅读和理解这些经典作品,从而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于曲的拼音和组词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