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看似的拼音的知识,其中也会对3个似拼音怎么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似”有几个读音
似从读音上分,它又有两个不同的读音包含不同的意义。当它读sì时,有相像,好像,比较的意思。而当它读shì时,又多指和跟某种情况或事物相似的意思。似的多音字组词:
相似、似乎、貌似、酷似、好似、疑似、一似、恰似、形似、类似、神似、宛似、浑似、近似、胜似、强似、得似、直似、似续、譬似
3、造句:有些字形体太相似,叫人难以识别。
3、造句:他嘴角上挂着冷笑,似乎没有把对手放在眼里。
3、造句:貌似强大的敌人实际是纸老虎。
3、造句:长安概念车酷似科幻 *** 里的太空车。
3、造句:老师像园丁似的精心培育祖国的花朵。
二、“似的”中“似”的拼音是什么
1、“似的”中“似”的拼音是shì。
2、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后面,表示比况,相当于“似的”、“如…一般”
3、那后生就空地当中,把一条棒使得风车儿似转。——《 *** 传》
4、今年衰似去年些。——宋·刘克庄《浪淘沙·纸帐素屏遮》
5、又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
6、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影响及于他处,相当于“与”、“向”
7、今朝别有承恩处,鹦鹉飞来说似人。——罗邺《宫中》
8、(形声。从人,以声。本义:像;相像)
9、似,有以相撄,有不相樱也。——《墨子经上》
10、见似目瞿。——《礼记·杂记》。注:“谓容貌似其父母。”
11、寡人虽无似也。——《礼记·哀公问》。注:“无似犹言不肖。”
12、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庄子·大宗师》
13、夫马似鹿者而题之千金。——《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14、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吕氏春秋·疑似》
15、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吕氏春秋·察今》
16、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7、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8、又如:似起(像,如);似像(相同的样子,模样);似有若无(只当没有这回事。形容不在乎,不在意);似许(如此,如许);似漆如胶(形容情投意合,难舍难分);似类(相类;相似;像);似若(好像)
19、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0、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聊斋志异·促织》
21、又如:似不足信;似如(好像);似若(好像);似是而非
22、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贾岛《剑客》
23、是以似之。——《诗·小雅·裳裳者华》
24、似续妣祖。——《诗·小雅·斯干》
三、“似”的两个读音与组词是什么
“似”的两个读音:[ sì ]、[ shì ]
读音[ sì ]组词:似乎、相似、恰似、形似、酷似
读音[ shì ]组词:似的、瘦猴似的
1、像;如同:~是而非。何其相~乃尔。
2、副词。似乎;好像:~属可信。貌~有理。
3、胜过;超过:人民的生活一天好~一天。
〔似的〕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 *** 词语的后面,表示和某种事物、情况相像:瓢泼~大雨。飞也~跑去。像别人都不知道~。
文言版《说文解字》:似,象也。从人。
白话版《说文解字》:似,相像。字形采用“人”作边旁。
相近或相像但不相同:这两个地区的方音有些~。他说话的腔调~唐山话。
属 *** 词。似乎确实又似乎不确实的:~之间。~之词。~病例。
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 *** 词语的后面,表示和某种事物、情况相像:瓢泼~大雨。飞也~跑去。像别人都不知道~。
5、瘦猴似的[shòu hóu shì de]
四、国学经典小石潭记原文及拼音
小石潭记抒发了柳宗元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小石潭记的原文及拼音,一起来看看吧: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w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
从小土丘往西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道路,下面显现出一个小小的水潭,潭水特别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像各种各样的石头和小岛。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似的。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样的蜿蜒,(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两岸的形状像犬牙似的参差不齐,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石潭旁边,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空无一人,(这气氛)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待下去,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有吴武陵、龚古和我的弟弟宗玄。跟着一同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篁,竹林,泛指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发出的声音。佩、环:都是玉质装饰物。鸣:发出声响。
7.乐: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8.伐竹取道,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
9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11.水尤清冽(liè):潭水格外清凉,清澈。尤:格外,特别。清冽:清凉。清,清澈。冽:寒冷。
12.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为:把……当作(此句为倒装句“以全石为底”)。以:用来。为:作为
13.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近,靠近。岸,岸边.
14.卷石底以出:石底有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卷(quán):弯曲。以:相当于连词“而”,表承接。
15.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形成了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 *** 。岩:高出水面较大而高耸的石头。
16.青树翠蔓,蒙络(luò)摇缀,参差(cēncī)披拂:意思是(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翠蔓,翠绿的藤蔓。
17.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来”。
18.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空:在空中。皆:全,都。
19.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下,形容词作状语,向下照射。布:照映,分布。澈:透过。
20.佁然不动:(鱼影)静止呆呆地一动不动。佁(yǐ)然,呆呆的样子。
21.俶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了。俶(chù)尔,忽然。远,形容词作状语,向远处。
22.往来翕(xī)忽:游来游去动作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疾。
24.潭西南而望:向潭水的西南方向望去而,连词,连接状语和名词,不译,表修饰。西南,向西南(名词作状语)。
2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明灭,都是形容词作名词,或隐或现之处。斗折:像北斗星一样曲折。蛇行:像蛇一样蜿蜒前行。
26.其岸势犬牙差互:势:形状。(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牙一样参差不齐。犬牙:像狗牙一样。差:交错。其:那。
28.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qiǎochuàng)幽邃:四周被竹子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寂寥:寂静寥落。悄怆,忧伤的样子。邃,深远。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29.以其境过清:认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以,因为。清,凄清。
30.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可以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小石潭的情况便离开了。居:停留。之:代游小石潭这件事。而:表顺承。去:离开。
31.吴武陵:信州(今重庆奉节一带)人,唐宪宗元和初进士,因罪贬官永州,与作者交善。
32.同游者:共同游玩的人。游:游玩。者:……的人。
35.隶而从者:跟着同去的。隶:附属,随从。而:表修饰。从:跟随,动词。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看似的拼音和3个似拼音怎么读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