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将进酒写作时间和将进酒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将进酒》是李白在哪一年写的作品
1、《将进酒》是李白在约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在嵩山所做。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5、 *** ,千金散尽还复来。
6、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7、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8、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9、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愿醒一作:不复醒)
10、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11、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12、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13、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4、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大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
15、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黑发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16、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
17、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获得。
18、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一次 *** 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19、岑勋,元丹丘,快点喝酒,不要停下来。
20、我给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21、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贵,只希望能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22、自古以来圣贤都是被世人冷落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23、陈王曹植当年设宴平乐观,喝着名贵的酒 *** 地欢乐。
24、主人为何说钱不多?只管把这些钱用来买酒一起喝。
25、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皮衣,叫侍儿拿去统统换美酒,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尽的长愁!
26、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
27、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28、高堂:房屋的正室厅堂。一说指父母。一作“床头”。
29、青丝:喻柔软的黑发。一作“青云”。
30、金樽(zūn):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具。
31、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32、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33、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34、馔(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
35、不愿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复醒”。
36、平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
37、谑(xuè):戏。言少钱:一作“言钱少”。
38、主人:指宴请李白的人,元丹丘。
39、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
40、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郁贤皓《李白集》认为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前后。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41、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李白作此诗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 *** 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42、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 *** 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43、杜甫盛赞李白的诗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 *** 神”,李白自己也十分自负地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 *** ”,他的诗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极尽夸张之能事,一旦诗兴大发之时,豪情便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但又收放自如,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将进酒》即为明证。
44、这首诗意在表达人生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切。诗的开头六句,写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腾入海,一去不复重返,如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天生”十六句,写人生富贵不能长保,因而“千金散尽”“且为乐”。同时指出“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有“饮者留名”千古,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主人”六句结局,写诗人酒兴大作,“五花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图一醉方休。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 *** ”句,是诗人自信为人的自我价值,也流露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45、本诗深沉浑厚,气象不凡。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诗句长短不一,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李白的人生,可谓是悲剧的人生。《将进酒》一诗,是其悲剧人生的写照。有人称《将进酒》是李白诗歌艺术的颠峰之作,也有人称那不过是他醉酒后的胡言乱语。其人,其诗,其酒,三位一体,方是真正的李白。
46、李白在由入世到出世这条路上,可以说是“一步三回头”。强烈的自我意识与浓厚的主观色彩使得李白对待出世和入世的态度具有两面 ***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李白与曹植怀有相同的情感。曹植被贬为王,又遭曹丕 *** ,终生郁郁不得志,空负一身才华。李白将自己比之于曹植,感叹之余又想表现出洒脱,其情态可见凄凉。
47、及至“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已然大醉!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真是肝胆欲裂,写尽内心的痛楚和绝望。诗篇落脚一个“愁”字,纵横捭阖之势,慷慨豪迈之气,倏然收归,把所有勃发之情都凝聚成“愁”了。这是李白对自己一生追求的一次总结。叔本华说,“使我们生存充满烦恼与苦痛的东西,无一不是出自时间无休止的 *** 。”具有历史情怀的李白就在时间无休止的 *** 中唱出了生命的绝望之歌——《将进酒》。
二、将进酒写作背景
1、《将进酒》写作背景:于天宝三载,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李白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借酒放歌,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遂作此诗。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5、 *** ,千金散尽还复来。
6、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7、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8、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9、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复醒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10、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11、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12、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13、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4、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郁贤皓《李白集》认为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前后。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15、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李白作此诗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 *** 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三、李白的《将进酒》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1、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郁贤皓《李白集》认为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前后。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2、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3、李白作此诗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 *** 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
4、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5、《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
6、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7、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 *** 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
8、《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将进酒写作时间和将进酒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