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高一必修二历史时间轴,以及高中历史必修二时间轴及 *** 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怎样在几个小时内提高集中背历史 *** 的效率
怎样在几个小时内提高集中背历史 *** 的效率?
我的经验是白天背 *** 历史时间利用率很低,容易分神,持续时间短,
我的经验是白天背 *** 历史时间利用率很低,容易分神,持续时间短,
但如果在白天选择恰当的时间睡一觉,当天晚上的效率将会非常高,晚上周围环境和心都很静,容易进入状态。
另外背书时要掌握一些归纳总结的技巧,我个人背书前会先研究一下课本上的目录,充分理解整本书的编排思路和大致内容,这些肯定都是有内在逻辑和联络的,会帮助你更好的将知识联络起来。之后重在阅读书本,在记忆的同时用笔把思路写在纸上,将知识点用简单易懂适合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示出来,列成提纲,如此就可以从每个单元每一章甚至每一本书总结出清晰的思路,然后关上课本,试着看着那些自己做的提纲一条一条的回想,巩固知识。哪里记得不清楚做上记号,翻开书本查询,每本书如此反复2到3遍,记忆效果就会很好。
如果当天晚上熬夜背了书,第二天会犯困,我的办法是白天睡,晚上背,虽然日夜有些颠倒,但只要在 *** 之前调整过来就可以了。
我说是理解的基础上去背,你以为我说套话,一定不给分。
一楼说的很对,你要把知识串联起来,我个人曾经是根据年代去记。也就是我用的“联想法”,当然还有很多 *** 。
最后我以 *** 文综全校之一的身份说,你还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那样是更高效的。文综真学进门的人都知道,它要的理解能力不比理综差,不懂的人只知道死记硬背。可悲的是文综好的和差的人分数只差三四十分,理综好的和差的要差一百分左右。
好记 *** 不如烂笔头,我以前背诵时采用边背边默写,如此反复效果还不错!
*** 听懂了读懂了自己总结按单元来写从大到小的标题框题顺序往里面填内容,然后做到能说出大概课本上的内容顺序看到题目明白 *** 范围,多记知道其中包括的内容,就是先把知识串起来经济 *** 都可以这么练。常考的企业个人国家 *** ***什么的这样来分类的相关内容背过就得分经常用的写几道题就会了。文化整本书是只要单纯背过 *** 就没问题每课每个问题每条整理下来就不用再看课本上那些详细内容了我们老师讲的时候是打乱顺序的怎样整理的话在你自己这无所谓。哲学分物质观意识观啊一个个写下来按照唯物论辩证主义认识论这样分类把它们放进去写清原理和方 *** *** 千万要清楚答题范围... *** W用方 *** 提建议每次都是考那几条...
历史就是横向纵向各种对比啊那些 *** 质意义作用影响还挺好背的。我是不够整体那型别时间上容易乱。容易混的那些对比自己多默写就记住了。好好练分析材料材料中能答出不少来。历史大事年表平时翻翻时间轴搞清楚。
1、目前比较好的 *** 和历史的学习 *** 是联想法,把课程章节中的重点之间联络起来,比如:历史-由春秋五霸联想到战国七雄、从辛亥 *** 联想到北伐战争, *** -内外因的相互作用、质与量的相互促变,把类式的对应关系找到并进行联络,形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联想,当你的知识从点延伸成线,再由线扩充套件为面时,就获得了巩固记忆联动效应,学习 *** 课程的诀窍是:首先要消除头脑中的抗拒意识;其次就是要将学习的内容不断地进行联络、联想的记忆;最后实现知识内容的联动思维响应。
2、学习历史、 *** 等课程使用联络、联想的 *** 进行学习,也就是以学习内容中的重点部分作为联络、联想的抓手,进行知识的上下延伸,使得知识从点延伸成线,再由线扩充套件为面。此种学习 *** 的优点是:以联想建立逻辑记忆的链条,再将所学知识按逻辑关系连线到链条上,应用时随你从任何重点切入,在记忆链条上就会引起联想和联动,从而巩固了对知识的记忆。
学习 *** 和历史课程效果不佳的基本原因主要是:
许多人在观念上认为 *** 理论和历史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以致在大脑中产生抗拒的潜意识,虽然人们在主观上不承认,而且很多人看上去很努力地学习 *** 和历史课程,但是在头脑里的认知上早已被套上厚厚的甲胄,所以学习资讯对意识的渗透 *** 很差,自然就收不到好学习效果了,这就是学习 *** 和历史课程进步不大的更大原因。
1、在野 *** ,即资本主义国家(或地区)中没有执掌或没有参与执掌国家行 *** 力的政 *** 。和执政 *** 是互斥的 *** ,通常亦是 *** 。2、在议会中占多数议席的政 *** (执政 *** )的领袖(总裁)是当然的首相。3、日本首相由国会提名经议员 *** 产生。
这个首先是兴趣问题,把相关的课文和你看过的 *** 电视相结合,以故事的形式就好记多了,做几套习题主要是理解大题要分条分点的答条理清晰印象分就很高
如果是 *** ,就把每章的黑色重点标题背熟,主要是理解。整理好结构,比如哲学部分都有什么内容,经济部分分为那几块。自己在不看书的情况下把每章的结构用大括号的形式进行分支,概括知识点。不要死记,要多想。还有一些典型的例题看一下,总结不同形式的例题,仔细分析 *** ,看看 *** 是怎么分析的,是怎么入手的。
历史的话,多记,年代,人物,事件,形成一个链条.比如回答一个朝代灭亡的原因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一个朝代的 *** 、经济、文化、科技。进行同类问题的归纳,比如在看唐朝的知识时,联络一下隋朝的,他们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过了很长时间了,有很多 *** 的,你自己学习时总结一下,哪一个效果比较好。不要和别人比,适合自己的就是更好的。最重要的是,要多看课本,历史书上的小字也要看,特别是书本下面的,还有一些图画包括解释。重课本。每次 *** 之前,不要看太多的例题,就放一本课本细细的看。
貌似我以前整理过什么大事记,有毛用啊,纯属浪费时间
历史嘛,我高中的时候一向是一单元一单元的背,因为每单元都是有主题的,然后把那个单元的套话背的滚瓜烂熟,随机应变。背书不用死背题目看多了就知道那些是要用心记住的,一般大考是不会考的很细的,因为大考都考综合能力和材料理解能力之类。
*** 我一直觉得很简单,你就背下来就行了,在 *** 中注意答题技巧就行。有时候不知道题目问的是啥,我一般都是分析材料抓关键词然后判断那块知识,就直接套上去了。
平时不要落下太多,考前突击几下,一般中等水平是没有问题的
高一的历史主要会涉及必修一、必修二这两本教材,内容分别是 *** 史和经济史,无论是在未来的会考中还是 *** 中比重都非常高。
对于新高一的同学们而言,刚刚开始高中生活,刚刚接触高中学习,一切都是未知的。
首先想明确一点,请不要先把自己局限在文科或者理科内,应当全面地学习各学科的知识。高中的学习相对初中而言,是一个新的开始,如果能够在开头走好之一步的话,后面的道路会通畅很多。而如果早早把自己限定在某一个学科类别中,势必会分散对其他科目学习的注意力,这样反而拖垮其他科目的成绩,会在学业水平测试中牵扯更多的精力,重复做功,得不偿失。
在学习的过程中务必把这两本教材上的核心概念进行掌握,理解每一个术语,了解主要事件的时序,最后请根据“ *** ”、“法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化”、“经济全球化”等线索把所学内容整理成体系,这些简单的积累工作会为未来的学习带来巨大的便利。
高一是高中学习的开始,高中三年最难的知识不在高一,最疲劳的时期不在高一,但高一一年所投入的程度,决定了未来三年学习的姿态。
高中各科学习过程中,对 *** 学科的误解大量存在。这种误解主要是由于对 *** 课的不了解造成的。就高中的 *** 课而言,需要记忆的东西是有很多的,然而纯粹的记忆却不能学好高中 *** ,只有理解 *** 的记忆, *** 学习才能取得成绩。
一、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思想 *** 课的兴趣
首先,要充分认识 *** 学科特有的价值。 *** 学科一个很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它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思维 *** ,是思维的工具。这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
其次,要克服学习中实用主义的倾向。“需要”是学习的直接和重要的动力。现实状况是受 *** 指挥棒的影响,有的同学不自觉地将学科分为三六九等,凡 *** 中必须要考的、分值高的科目就会下大力气去抓,哪怕不喜欢也要强迫自己去学,反之对 *** 中不考、或者分值比较低的学科,不管有用没用,就不愿意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学习,而越学不进去就越感到枯燥无味,形成了一种恶 *** 回圈。
最后,要消除现实生活中人们对 *** 课的误解。现实生活中,对 *** 学科的误解大量存在。这种误解主要是由于对 *** 课的不了解造成的。就高中的 *** 课而言,他本身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 *** 常识三大板块。一些人不了解 *** 课的学科体系和价值,本能地把 *** 课和行政工作或时事 *** 划等号,和思想 *** 工作划等号,认为 *** 课就是说教,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的评价 *** 课。把 *** 课教学看成是传统灌输,使 *** 课处在一个不利的社会氛围中,从而影响了同学们学习思想 *** 课的兴趣。
二、科学掌握高中思想 *** 课的一般学习 ***
1.预习:就形式而言,预习可以分为课前预习和阶段 *** 预习、粗预习和精预习等。搞好预习要求做到:
2.专心上课,积极思考:即专心看(书,黑板,萤幕)、听(老师讲解和同学们发言),积极参与(积极动脑,和老师形成零距离互动),还要考虑预习时所确定的听课重点。看、听、参与等形式都必须动脑,这是衡量专心与否的重要标志。如果这点做不好,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知识。
3.课后及时复习之所以要及时复习,是学习的反复 *** 特征的要求;爱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先快后慢规律也要求及时复习;及时复习还可以使知识的漏洞得到及时弥补,使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实现对知识的再认识,再提高,使思维的深刻 *** 得以发展。
三、牢固掌握所学概念和原理的基本要求
有些同学说,老师上课讲到的概念和原理虽然听懂了,笔记也记了,但总是记不住学过的概念和原理。概念和原理是对同类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具有较强的抽象 *** ,记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只靠死记硬背,不仅记起来困难,而且只能形成短时记忆,不能形成长久记忆。大家知道学习知识懂是基础,记是手段,用是目的。在真正弄懂的基础上要想牢固掌握概念和原理必须做到:
(2)要做到及时复习和定时复习。
(4)正确区分相近或相似的知识点。
四、学会知识运用,掌握解题 *** ,提高应试成绩
首先,要掌握教材基本知识,学会建构知识体系和网路,从巨集观上驾驭知识。
其次,要培养理解分析知识的能力。
最后,就是学会答题的 *** 和应试的技巧。
二、怎样培养 *** 的历史时空观念
1、历史研究的是人类的过去的经历,历史的连续 *** 最突出的表现为时空 *** ,这也是历史学科最为突出的特点。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掌握时空观念是 *** 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 *** 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让 *** 建立起清晰的时间概念,在考虑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能够联系到它所处的宏观时间,只有对时间有了准确的 *** 只有才能联系其时代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才不会脱离历史。同时历史也在一定的空间发生,因此我们要培养 *** 构建历史时空,整合历史信息,把对历史的认识上升到理 *** 的高度。下面提出在高一新生教学和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中培养 *** 时空观念的一些主要途径。
2、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指挥棒和出发点。教学目标的制定直接影响到 ***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透彻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潜心钻研历史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学业水平测试的 *** 要求,将三者相结合,综合考虑。把握好历史时空观念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并循序渐进地、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衡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要看它是否准确、是否符合 *** 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是否具有可 *** 作 *** ,是否能够落实到位等等。例如,针对“时空观念”这项核心素养,在设计《新 *** 主义 *** 》这课的教学目标时,针对长征和遵义会议,不能简单地设计为“了解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形成时空观念”,应该将其设计为:“能够运用红军长征的路线图,明确红军长征的出发时间、路线和胜利会师的时间和地点”。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时空观念的指向 *** 明确,而且具有 *** 作 *** 和检测 *** ,通过课上的学习便可让 *** 达到这一目标。
3、 *** 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对基本的历史史事有清晰的了解,这是构建时空观念的基础。 *** 获取历史知识的直接来源是历史教材,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要注重历史教材的运用,在历史教学中要紧扣课本知识,夯实 *** 的历史基础,为 *** 熟练掌握和运用知识打下基础。
4、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教授历史知识。历史知识长河的标志就是时间,只有按照严格的时序传授历史知识,才能让 *** 明白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和历史人物的活动经历,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有时序的历史知识体现出历史学科的科学 *** 、具体 *** 。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消除及纠正 *** 在时间观念上产生的错觉。由于现在的教材采用模块形式编制的,时间的连续 *** 不是特别强。比如在讲必修三专题一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中,讲到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宋明时期、明末清初时期儒家思想的演变,为保证时序的严谨,教师给 *** 补充秦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家思想发展状况。
5、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地提供给 *** 一些关于时间概念的名词。比如说世纪、年代、前期、中叶、后期、某时期等关于时间的表达方式。具体如下:
6、(1)时间表达:时、刻、日、月、纪年(王公、干支、公元、年号、 *** )、年代、朝代、世纪、公元前(后)等。
7、(2)分期方式:史前、古代、近代、现代;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地理大发现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 *** 时期、一战时期、二战时期、战后、冷战时期等。
8、(3)使用两种以上的时间术语描述某一特定时间(例如,1905年与 20世纪初、一次大战前等用语的交替使用;又如,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时期: *** 初期、一战期间)。[1]
9、以“纪年”为例。所谓“纪年”,指的是历史上计算年代的时间标准。各国、各名族的纪年时间标准不同。古代希腊人则以公元前776年为标准算起的;古罗马以公元前753年为标准算起的……。这些纪年标准也被称为“ *** ”。在历史教材中和历史史料中存在不同的纪年。包括公元纪年、干支纪年、年号纪年、 *** 纪年等。比如 *** 纪年,在讲到《辛亥 *** 》一课,1912年元旦, *** 在南京就任 *** 临时大总统,宣告 *** 正式成立,以 *** *** ,简称 *** 纪年。教给 *** 换算 *** 某年等于公元某年,需要在 *** 年代数上加11,公元某年等于 *** 某年,需要在公元年代数上减去11即可。
10、四、利用时间轴、空间轴构建知识体系
11、历史的发展和变化等状况都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中体现出来,对的历史认识也是在具体的时空下进行的。
12、培养 *** 的时空观念,要帮助 *** 按照相应的时间轴、空间轴建立一个个的“时空架构”,以此说明某个或某些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活动轨迹或历史现象。除此之外,还要培养 *** 联系时空进行思考的意识,让 *** 能够明白特定的事是和特定的时空相联系的;能够运用历史时空的划分叙述过去;能够利用“时空架构”对事实进行合理的解释;能够在认识现实中的社会现象时把该现象置于具体的时空下进行考察和解释。比如,人民版必修一《新 *** 主义 *** 》一课,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让 *** 利用时间轴,记录新 *** 主义 *** 大事记,构建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
13、五、利用地图、 *** 等再现历史时空
14、通过历史地图构建历史时空。比如,用历史地图显示秦统一六国后秦朝的疆域。用历史地图和动态的箭头展示柏拉图游历的路线, *** 更加形象地了解具体的空间位置。如果只用语言描述柏拉图到达什么地点, *** 很难形成空间概念。
15、适当地利用教材中 *** 图。教材中的 *** 图主要有历史人物画像、历史人物活动的画面、文物图、 *** 遗址图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 *** 都不可忽视 *** 图的作用。借助历史 *** 图不仅能再现历史的时空,而且能寓历史的价值观于其中。
16、利用影视直观再现历史时空。为了增强教学的效果,利用 *** 等现代多媒体手段进行一些教学活动。例如《大国崛起》、《世纪行》、《世界历史》等记录片,辑录了大量的珍贵史料,能跨越时空,通过声音、画面、色彩等再现历史形象,这对于培养 *** 形成时空观念具有直观的作用。除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 *** 进行参观、访问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现场参观文物考古遗迹,考察 *** 遗址等。
17、六、用“大历史观”看待历史时空
18、“‘大历史观’是把历史演变放在一个总体 *** 的坐标上,观察其流向,而偶然 *** 件则相对忽略”。“换言之,大历史观就是长时段、宽范围、多视角地思考历史问题,宏观地看问题”。[2]
19、运用大历史观建立历史时空要引导 *** 进行发散思考、重新梳理知识结构、对历史知识进行迁移,避免学业水平复习中的单纯的机械记忆和重复。因此,教师要在课程标准和 *** 说明的基础上,从宏观上,针对有关内容进行合理变通,通过变换视角、重新组合,紧扣固有的内在联系,通过主题、线索和历史时空设立全方位知识情境,让师生从繁琐的、重复的复习中解脱出来。比如围绕中国古代史构建历史知识的联系,把中国古代的 *** *** 、经济、儒家思想进行整合,相互联系。比如在人民版必修二《“蒸汽”的力量》一课中,首先,能够看懂历史地图,明确进行工业 *** 的国家及其地理位置。其次,依据时间顺序,梳理出工业 *** 发展的历程并能够说明各阶段的特征;在空间的基础上,思考工业 *** 首发英国的原因。再次,将时空结合,构建起以工业 *** 为中心的中外历史的大框架,梳理出共时 *** 的中外大事,在“大历史”的视野下探究工业 *** 对中国的影响,探究工业 *** 对中国经济、 *** 、思想文化的影响。另外,教会 *** 用不同的史观看待历史事件的影响,比如“新航路的开辟”可以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看待,得出不同的认识。从宏观上,站在高处,看待历史时空的变迁。
20、历史的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可以从时间分段、地图、文献史料、 *** 等资源载体,采取多样的教学模式,细致、具体地进行。历史时空观念是一种素养,也是能力和思维的体现。其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长期的培养。
三、历史必修二,用时间轴表示所有发生的事件
1、1 *** 7年4月 *** 在南京建立 ***
2、中华苏维埃 *** 国临时 *** *** 成立
3、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 ***
4、10月红军之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5、1936年10月红军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6、1940年汪精卫伪 *** 在南京成立
7、1945年中国 *** 第七次全国 *** 召开
8、 *** 和谈 *** *** 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9、6月 *** 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0、1947年6月人民 *** 开始全国规模的 ***
11、1949年中国 ***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2、 *** 、 *** 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3、4月人民 *** 解放南京, *** 覆亡
14、9月中国人民 *** 协商会议之一次全体会议开幕
15、1954年之一届 *** 召开,中华人民 *** 国之一部宪法颁布
16、1956年中国 *** 第八次全国 *** 召开
17、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8、1957年中国 *** 进行整风,反 *** 斗争开始
19、1958年“ *** ”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20、19 *** 年我国之一颗 *** *** 成功
21、1972年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22、 *** *** 集团被粉碎,“ *** ”结束
23、1978年底中国 ***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4、1982年中国 *** 第十二次全国 *** 召开
25、1987年中国 *** 第十三次全国 *** 召开
26、19 *** 年中国 *** 第十四次全国 *** 召开
27、1997年7月1日 *** 回归,中华人民 *** 国 *** 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8、9月中国 *** 第十五次全国 *** 召开
29、1999年12月20日 *** 回归,中华人民 *** 国 *** 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OK,关于高一必修二历史时间轴和高中历史必修二时间轴及 *** 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