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时间的玫瑰北岛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时间的玫瑰主要内容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时间的玫瑰》 ***
1、当守门人沉睡,你和风暴一起转身,拥抱中老去的是时间的玫瑰。
2、——北岛《时间的玫瑰》
3、当鸟路界定天空,你回望那落日,消失中呈现的是时间的玫瑰。
4、——北岛《时间的玫瑰》
5、当刀在水中折弯,你踏笛声过桥,密谋中哭喊的是时间的玫瑰。
6、——北岛《时间的玫瑰》
7、当笔画出地平线,你被东方之锣惊醒,回声中 *** 的是时间玫瑰。
8、——北岛《时间的玫瑰》
9、镜中永远是此刻,此刻通向 *** 之门,那门开向大海,时间的玫瑰。
10、——北岛《时间的玫瑰》
11、“我没够到云彩,但并不意味云彩不存在。”艺术并非爱好,而是死亡的召唤。
12、——北岛《时间的玫瑰》
13、诗歌是一种忧郁的媒体,而诗人的使命是孤独的。
14、——北岛《时间的玫瑰》
15、洛尔加曾这样描述纽约:“这城市有两个因素一下子俘虏旅行者:超人的建筑和疯狂的节奏。几何与苦闷。”
16、——北岛《时间的玫瑰》
17、有时一道深渊隔开星期二和星期三,而26年会转瞬即逝。时间不是直线,它甚于迷宫,如果紧贴墙上的某个地方,你会听到匆忙的脚步和语音,你会听到自己从墙的另一边走过。
18、——北岛《时间的玫瑰》
19、“由于四处漂泊,游吟诗人得以穿过不同人们居住的土地。他们总是结伴而行,从北到南,有人被其歌声感动,慷慨赠礼,他在同伴中名声大振,展示死前灵魂的高贵和生命之光。他在大地上得到的回赠是永世盛名。”
20、——北岛《时间的玫瑰》
21、“上帝本身一直是里尔克诗歌的对象,并且影响他对自己内心最隐秘的存在的态度,上帝是终极的也是匿名的,超越了所有自我意识的界限。当一般人所接受的 *** *** 不再为‘ *** 艺术’提供或规定可见的意向时,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里尔克伟大的诗歌和他个人的悲剧都可以归因于如下事实:他要把自己抛向造物主,而造物主已不再具有客观 *** 。”
22、——北岛《时间的玫瑰》
23、英语在十九世纪工业 *** 的推动下遍及整个威尔士,成为南威尔士的日常语言,不仅工作社交,甚至连教堂唱赞美诗和诅咒发誓也在内。到之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格兰文化已在威尔士处于绝对的 *** 地位,威尔士诗人开始放弃了他们祖辈的语言。也许唯一 *** 的传统,就是对牧师和诗人的尊敬。无论在厂矿村镇,只要举办葬礼,诗歌仍是必不可少的。
24、——北岛《时间的`玫瑰》
25、十五世纪,诗人戈威林(Dafydd ap Cwilym)所创造的一种获官方认可的诗歌形式,使宫廷诗人和游吟诗人合而为一。而游吟诗歌的传统,在英国内战期间被消解,直到当代威尔士举办的诗歌音乐比赛大会才开始 *** 。
26、——北岛《时间的玫瑰》
27、之一次旅行中,他们有幸结识了马查多。他为伯若达一行朗诵了自己和别人的诗作,洛尔加弹了一段钢琴曲。那次见面让洛尔加激动不已,马查多对他说,诗歌是一种忧郁的媒体,而诗人的使命是孤独的。洛尔加从朋友那儿借来马查多的诗集,他用紫色铅笔在扉页上写了首诗,大意是,诗歌是不可能造就的可能,和音乐一样,它是看不见 *** 的可见的记录,是灵魂的神秘造就的 *** ,是一个艺术家所爱过一切的悲哀遗物。
28、——北岛《时间的玫瑰》
二、时间的玫瑰是什么意思
1."时间的玫瑰"是北岛的一部文集名称,借用这一比喻来映射人生的短暂,正如玫瑰花开绚烂却转瞬即逝。
2.北岛曾言:“时间的玫瑰”,以此简洁而深刻地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人生的无常。
3."时间的玫瑰"亦指汪和北岛共同创作的一首诗,通过诗歌的形式传达了对时间价值的认识以及对生活的深情赞美。
以上是对“时间的玫瑰”这一表达的不同应用和解释,希望能为您的理解带来帮助。
三、“时间的玫瑰”,在深秋绽放——读《时间的玫瑰》断想
1、 ——《时间的玫瑰》
2、 大概是在五、六年前,我在书店里之一次见到北岛的《时间的玫瑰》,瞬间吸引了我的眼球:被作者诗人北岛所吸引;被富有诗意的书名所吸引。我当时就突如奇想:时间在玫瑰里有着爱情的瑰丽,而玫瑰在时间里却有永恒的意义。“玫瑰”作为物象和意象在诗人眼里带着多种寓意,德语诗人里尔克就特别痴迷“玫瑰”,以至于在自己的墓志铭上写到玫瑰独享着的“无人之眠”,暗喻自身,玫瑰的在与流,在玫瑰的睡眠里才能够合一,玫瑰进入了石头,一如石头就是玫瑰本身,如同玫瑰进入时间的长河,得以永生。这样一本能带来美好想象的书,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当时竟没有及时买下,可我却一直记着这本书。有时错失就是为了等待,直到2015年三联书店新出版了《北岛集》,在深秋某一天我才连同北岛的《履历》《波动》《在天涯》和《时间的玫瑰》一起收之书架。书友知道后,嬉笑我与它是迟到了十年后的相遇,因为《时间的玫瑰》一书初版于2005年,到了2009年出过修订版,我在书店最初见到的应该是这本修订本。
3、 “时间的玫瑰”在于北岛既是一首诗又是一本书。作为北岛诗歌后期创作的《时间的玫瑰》,依然以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带给读者他那一贯的“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 *** ”。诗中呈现出的带着隐喻和象征的众多意象,如风暴、天空、落日、刀、桥、地平线、锣和大海,在诗人的多重营造下,就是要把“时间的玫瑰”带向远方。而与诗歌《时间的玫瑰》的冷色调有着强烈反差的是《时间的玫瑰》一书的“热”。
4、 《时间的玫瑰》一书收集了北岛2004至2005年间,在《收获》 *** 上所写“世纪金链”专栏里的诗论。这些文字写就于北岛出国后云游世界的旅程中,他是带着一颗东方人的谦卑之心与西方文化有意碰撞的结果。北岛以诗人的姿态,追寻着对二十世纪诗歌有着特殊贡献的九位诗人的足迹,和他们灿若星空耀眼的传世诗篇的解读相结合,让我们走近了洛尔迦、特拉克尔、里尔克、策兰、特朗斯特罗默、曼德尔施塔姆、帕斯捷尔纳克、艾基和狄兰的世界里。在北岛的引导下,对二十世纪人类历史上最灿烂的诗歌黄金时代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这九位诗人,北岛对他们奉献了“热爱”的深情,而其中至少有五位诗 *** 是我所熟知和热爱的,而在北岛的笔下,熟知的我将重新认识他们,未知的有了一次了解的机会。有人说这本书是“诗歌传记”,我已经品读到了它的独特。
5、 诗歌在时间的玫瑰里散发的是持久的芬芳,我们除了沉醉,还有沉思。
6、 在我的早期外国诗歌阅读中,得益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诗苑译林”丛书,其中王央乐翻译的《西班牙现代诗选》一书中译有洛尔迦的诗歌七首,它们是:《三条河的小歌谣》《小广播的歌谣》《骑马人的歌》《月儿,月儿谣曲》《西班牙宪警谣曲》《被水所伤》《古巴黑人的松》,这是我最早接触到洛尔迦的诗歌,老实说没留下多少印象。而北岛最初读到的是戴望舒译的《洛尔迦译诗抄》,是七十年代初的译本,后来他把洛尔迦介绍给顾城,于是顾城的诗染上了洛尔迦的色彩。准确地说,戴望舒在三十年代旅欧时的译作于1956年由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的《洛尔伽诗钞》才是洛尔迦译诗的初形,在书的编后记中,戴望舒的好友施蛰存写道:“已故诗人戴望舒曾于1933年从巴黎到西班牙去作过一次旅行,这次旅行的重要收获之一便是对西班牙人民诗人费・加・洛尔迦的认识。
7、 三
8、 这是 *** 白银时代最卓越的天才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在1913年出版的之一部诗集《石头》中的一首诗,这一年他22岁,初露锋芒的《石头》立刻得到世纪初 *** 诗坛领军人物的交口赞誉。有评论认为,这本诗集是曼德尔施塔姆“诗意地理解世界与时间”所迈出的之一步,其中弥漫着对社会变动和世纪 *** 灾难的预感,诗人初步展示了自己创作风格的多种要素:严谨的格律、凝重的词句、客观化的物象、造型上的建筑感和诗意的文化色彩。而这首诗是我读到曼德尔施塔姆的诗歌中最早的一首,我一下子被它语言的内在节奏和诗人追求石头般可感可触的冷静、坚硬和持久的诗歌特质所打动。为了了解这位诗人和读懂他的诗,我找来了汪剑钊翻译的《黄金在天空舞蹈》、黄灿然翻译的《曼德尔施塔姆诗选》和智量翻译的《贝壳》,还有曼德尔施塔姆的妻子娜杰日达·曼德尔施塔姆所著的《曼德尔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多个译本同时阅读可以在短时间内更加深刻地理解曼氏的诗歌特征和内在涵义,因为译者都有一个同感,曼氏的诗歌非常难解和难译,而对于有着语言障碍的读者而言,怎样通过翻译这座桥梁顺利地通向曼氏的诗歌世界和他的精神领地,同样需要发挥读者自己的想象力和能动 *** ,多个译本就是多一种可能,因为“曼德尔施塔姆是一位必须全面深入以及越过语言障碍去阅读之后,其伟大 *** 才能初步领会的诗人。”所以,黄灿然在译后记中对同行翻译的汪剑钊的译本做了满怀敬意的推荐,令人感动。诗歌翻译好像是一种提醒,它 *** 不了诗人原作的全部内涵,黄灿然说不同译者不同风格的翻译是从不同角度的提醒。
9、 我想这不是译者谦虚的表达,而是深得曼氏诗歌精髓的人一种善意的提醒。
时间的玫瑰北岛和时间的玫瑰主要内容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