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套管更换时间,气管切开塑料管10个月没换过

牵着乌龟去散步 生活 16 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气管切开套管更换时间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气管切开套管更换时间以及气管切开塑料管10个月没换过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气管切开术后换 *** *** 的新进展
  2. 气管切开金属套管内芯需间隔多久更换
  3. 气管切开术简介

一、气管切开术后换 *** *** 的新进展

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换 *** 的更佳 *** 。 *** :选择气管切开100例,分别用50例常规法和50例改进法两种不同的换 *** *** 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换 *** 。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改进后的换 *** *** 无论在术后皮下气肿、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还是带管时间及换 *** 次数都明显优于传统的换 *** *** 。结论:改进后的换 *** *** 更为经济、有效。

关键词:气管切开;换 *** *** ;新进展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因意识障碍,舌后坠,正常的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痰液易堵塞呼吸道,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减轻脑部缺氧症状,减轻脑水肿,临床常需进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后,呼吸通路发生变化,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1]。切口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气道有无感染或炎症加重[2],因此,加强对气管切开患者切口的护理,对预防术后皮下气肿、切口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有重要作用。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总结了一套经济适用的气管切开换 *** 的 *** ,使患者皮下气肿、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换 *** 次数及带管时间也明显缩短,减少了医生、 *** 工作量,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现将该 *** 报告如下。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以来我科重型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100例,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26-60岁,平均年龄45岁。格拉斯哥 *** 评分(GCS)≤8分。患者在年龄、 *** 别、病程、病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以往气管切开术后,为了预防切口周围漏气及分泌物外溢,常采用4cm-9 cm的凡士林油纱条堵塞切口周围1-2条,而后再用常用的纱布块剪成E字形,以套管为中心,分别以开口相反的方向放在气管导管下方切口处及导管上方,然后用胶布固定。(2)改进后的换 *** *** 是术后一天内,切口周围用凡士林纱条堵塞,满一天后取出,用两条4cm-9cm的干纱条浸于庆大霉素8万单位加0.9%的生理盐水混合的液体内,待浸透后取出,以不滴水为宜,按无菌 *** 作原则,常规消毒切口,然后将 *** 好的庆大霉素纱条以长轴对折,围于外套管周围,而后再用修剪好的E字形纱布块以套管为中心,从气管导管两翼下方穿过,套在导管周围,将开口端对好、拉紧。上面用纱布块两次对折后,将折叠角剪一与气管套管外口相同大小的孔,穿过气管套管外口覆盖在气管导管上面。为了预防痰液污染敷料及雾化吸入时水珠滴在敷料上,最上面用一次 *** 薄膜手套以 *** 带孔纱布块的 *** *** 一个略大于纱布块的薄膜套在导管上面,以此来保护颈部切口及导管。

附表           2种换 *** *** 对照表。

(1)常规利用凡士林油纱条进行气管切开切口换 *** 时,由于油纱条持续堵塞切口周围,且密度较大,透气 *** 差,当患者翻身或者雾化吸入引起 *** *** 咳嗽时,气流的流通将会受阻,因此使气体从切口向周围较疏松的组织弥散,从而形成或加重皮下气肿。庆大霉素纱布条透气 *** 好,密度低,具有一定湿度,与凡士林纱布相比既可以减少分泌物外溢,又能使气流冲击力均匀分散,减少皮下气肿的发生机会。(2)凡士林纱条由于透气 *** 较差,使切口周围引流不畅,特别是在气管切开早期,大量的分泌物 *** 在切口周围,给细菌的滋生创造了条件,如不及时换 *** 清理,很容易造成切口感染。临床资料表明,气管切开切口感染大多数是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庆大霉素抗革兰阴 *** 杆菌、金葡菌,尤其对绿脓杆菌特效[3]。庆大霉素纱条的应用能有效地避免切口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3)导管上下都用E字形纱布块换 *** 的 *** ,在雾化吸入及痰液污染的时候,固定纱布的胶布容易松脱,导致上面的敷料在没有胶布固定的情况下偏移,甚至完全脱离导管,如不及时再次换 *** ,则加重切口污染的程度,因而引起切口感染。改进后的换 *** *** ,上面的纱布块中心孔穿过气管导管,即使胶布稍微松脱,纱布块也不容易偏离导管,从而能更好的保护切口和导管。(4)最上面的一层薄膜能预防痰液污染及雾化吸入时水珠滴在敷料上面,从而起到保护下面敷料的作用。透明的薄膜能直观的观察下面敷料的渗湿及污染情况,从而判断是否进行敷料的更换。当痰液污染薄膜时可以只更换薄膜,下面的敷料因受到薄膜的保护清洁干燥,因而不需要更换,减少了换 *** 的次数,减轻了 *** 的工作量,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5)细菌接种量及机体的防御能力是肺部感染发生的决定因素,纱布垫上污染物吸入肺内引起感染是导致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据文献报道[4],肺部感染是医院获得 *** 染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占院内感染的23.30%~42.03%。用改进后的 *** 进行换 *** ,保证了切口周围的清洁及相对无菌,减少了细菌滋生,大大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几率。从而使患者平均的带管时间明显缩短。

气管切开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解除呼吸道梗阻重要且必要的手段,但随之而来的是切开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全面护理,以预防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而其中切口的换 *** 起着关键的作用,改进后的换 *** *** 从多方面说明了与传统 *** 相 *** 优越 *** 。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以探索更好的切口换 *** *** 。

1.葛孚英,李新艳,卢影.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 *** [J],2008,23(3):168

2.杨西宁,韦柳青.两种不同的护理 *** 对气管切开处伤口感染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 2008,7(8):27-28.

3.陈钟英,刘天培,杨玉.临床 *** 物手册[M],第3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7.

4.伍民生,赵晓琴,陈强. 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 *** *** 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7,24(6):877-879.

二、气管切开金属套管内芯需间隔多久更换

1、气管切开金属套管内芯需间隔多久更换

2、气管切开金属套管是呼吸治疗中常用的一种装置。气管切开金属套管的内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内芯的更换时间非常重要,如果更换不及时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一般情况下,内芯需要间隔24小时更换一次,具体时间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3、气管切开金属套管内芯更换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细菌感染。内芯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被细菌污染,进而加重患者感染的风险。因此,及时更换内芯对于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非常重要。

4、内芯更换的步骤也非常重要。更换前需要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确认好新内芯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清洁卫生、是否完整、是否无菌等。更换时需要遵循一定的 *** 作规程,保证更换的卫生和安全。同时,更换后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情况,看是否有过敏反应等异常情况。

5、总之,气管切开金属套管内芯更换是呼吸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更换时间需要坚持每24小时更换一次。在更换时需要遵循规程,保证 *** 作的卫生和安全,并及时观察患者的情况,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三、气管切开术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手术名称 4气管切开术的别名 5分类 6 ICD编码 7概述 8应用解剖 9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 10气管切开术的禁忌证 11术前准备 12 *** 13手术步骤 13.1常规气管切开 13.2紧急气管切开术 14术中注意事项 15气管切开并发症 16术后处理 1拼音

qì guǎn qiē kāi shù

气管造口术;tracheotomia;tracheostomy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术,也是胸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 *** 是在颈部切开皮肤及气管,将套管 *** 气管,患者可以直接经套管呼吸,并可经套管吸除痰液,气管切开术分为常规气管切开和紧急气管切开两种。正常人呼吸道阻力1/3~1/2来自上呼吸道,呼吸道死腔(解剖死腔)的气量约有150毫升,其中约100毫升在上呼吸道,因此气管切开后,气管内阻力大减,而有效通气量大增从而改善患者的呼趿状况,另外气管切开后可及时吸痰及气管内给 *** ,防止 *** 患者的窒息发生,又可及时加压吸氧纠正呼吸衰竭。因此气管切开术对于中毒、 *** 、呼吸衰竭、喉及上呼吸道梗塞病人的抢救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气管位于颈部正中,其上段较浅,距皮肤约1.5~2cm;下段逐渐变深,在胸骨上缘处距离皮肤约4~4.5cm。气管前面由皮肤、皮下组织、浅筋膜和颈阔肌覆盖。在浅筋膜和颈阔肌之间,有许多小静脉(颈前静脉丛)汇流入颈前静脉。颈阔肌深层是深筋膜浅层,包绕两侧的颈前肌并在 *** 连成白色的筋膜线。深筋膜浅层后面即为深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和气管。气管前筋膜附着在气管的前壁。甲状腺位于气管的两侧,甲状腺峡部位于第3、4气管环的前面,被气管前筋膜包绕,手术时应将甲状腺峡部向上推开或切断后再切开气管。气管两侧偏内有甲状腺最下动、静脉和甲状腺奇静脉丛,偏外有颈部主要血管,因此在行气管切开时,切口必须在颈部安全三角区内(三角的两上角各位于环状软骨与胸锁乳突肌交界点,下角位于胸骨切迹中点)。

1.急、慢 *** 喉阻塞如急 *** 喉炎,白喉,喉水肿,咽喉部肿瘤,瘢痕狭窄等。

(1)中枢 *** 呼吸抑制:包括各种感染、脑炎、中毒、高热等致中枢 *** 呼吸衰竭,颅内压过高,脑疝,颅脑及脊髓创伤, *** 物抑制等。

(2)外周 *** 呼吸 *** :包括脊髓、外周神经及肌肉疾病所致呼吸肌 *** 。如上升 *** 脊髓炎、高位截瘫、肌萎缩侧索硬化、格林巴利综合征(GBS)、重症肌无力危象、胸外伤等。

2.意识障碍合并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造成的呼吸困难颅脑外伤,颅内或周围神经疾患,破伤风,呼吸道烧伤,重大胸、腹部手术后所致的咳嗽、排痰功能减退或喉 *** 时。

3.肺功能不全重度肺心病,脊髓灰白质炎等致呼吸肌 *** 。

4.喉外伤、颌面咽喉部大手术后上呼吸道阻塞。

5.呼吸道异物,无法经口取出者。

6.肌肉痉挛 *** 疾患的肌 *** 疗法当不同原因导致频繁抽搐、肌痉挛以致通气受限时,可用肌松 *** 加通气机治疗

7.开胸手术患者术前肺功能测定值极差,但手术又必须进行,在开胸手术结束后,立即行气管切开,回病房后即可开始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往往经过3~5d后,可以安全渡过术后可能发生之呼吸功能衰竭。此 *** 可以称为“预防 *** 气管切开”,也起到扩大手术适应证的作用。

1.张力 *** 气胸( *** 管闭式引流后可以上机)。

2.低血容量休克、心力衰竭尤其是右心衰竭。

3.肺大疱、气胸及纵隔气肿未引流前。

1.征得家属同意,说明手术必要 *** 及可能发生的意外。

2.准备好手术照明灯,吸引器,直接喉镜和气管 *** 管。

3.选择适合患者气管粗细的气管套管,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和套管芯[图11、2]。

一般应用1%普鲁卡因局麻。显露气管后作气管穿刺时,可向内滴入1%~2%地卡因0.2~0.3ml,进行气管粘膜的 *** 。情况紧急,或病人已处于 *** 状态时,可不用 *** 。

(1)切口:有横纵两种切口,纵切口 *** 作方便,横切口优点是术后瘢痕轻。横切口:以 *** 为中心,胸骨切迹上3cm,沿颈前皮肤横纹作对称之横切口,长4~5cm(图5.1.111);纵切口:在颈前正中,环状软骨至胸骨切迹上方,长4~5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浅筋膜后,用拉钩拉向两侧即可见两侧颈前肌接合于颈前正中的白线,此处稍向下凹,见紧急气管切开术的图5.1.111。

(2)用直血管钳或直剪刀沿白线垂直上下分离,并用拉钩将分离的肌肉牵向两侧,两侧拉钩用力要均匀,不要偏向一侧。分离时术者应随时用左手示指摸清气管的位置,避免方向偏差。肌肉分开后即达气管前筋膜,颈前静脉血管可予以结扎、切断(图5.1.112)。气管前壁显露后,气管前筋膜不需分离,可避免发生纵隔气肿,亦可减少将气管套管误 *** 气管前间隙的机会(图5.1.113)。

(3)前壁充分显露后,将经口或鼻 *** 的气管 *** 管向外拉至即将切开气管切口平面的稍上方,仍保留在气管内,用尖刀在第2~4气管环之间刺入,气管切开约1cm(图5.1.114),然后用组织钳夹起气管壁,用尖刀或剪刀在气管前壁开成一0.8~1cm直径的圆形或椭圆形孔,吸除分泌物,用气管撑开器或弯止血钳伸入气管并撑开,将口径合适的气管套管经开孔送入气管内(图5.1.115)。注意有时因开孔太小或患者用力咳嗽,会使气管套管 *** 困难,致使套管从开口处滑出误入到气管前间隙内。

(4)气管套管放好后,打起气囊, *** 吸痰管吸除呼吸道内积存的分泌物和血液,检查通气是否良好。若有经口或鼻 *** 管者,可拔去 *** 管。气管套管两侧皮肤各缝合一针。用布带绕颈部,将气管套管固定,用一剪口无菌纱布垫于气管套管与切口之间(图5.1.116),结束手术。

(1)在紧急气管切开时,更好采用皮肤垂直正中切口,在喉切迹下2~3cm处起始,长4~5cm(图5.1.117)。

(2)仔细地保持在正 *** ,将手术刀在环状软骨下直接切入气管。沿 *** 可切断3个气管环和其间之膜部。避免切开环状软骨(图5.1.118)。

(3)将刀柄 *** 气管切口中,略为旋转即可将软组织分开,使空气能 *** 进出气管(图5.1.119)。

(4) *** 气管套管。以后 *** 作与常规气管切开相同。此手术目前多已由经口气管内 *** 管来替代,待迅速缓解呼吸困难后再做常规气管切开。只有受条件 *** ,情况危急时才采用。

1.因病情严重,不允许拖延时间,而又无气管切开器械时,可不经消毒及 *** ,用日常生理用的小刀切开气管前皮肤、皮下组织和颈白线,用手指探摸到气管环,并以手指作向导切开气管环。然后,将刀柄 *** 气管,转一角度撑开气管切口,随即 *** 普通的胶皮导管。其外端剪成两瓣,瓣端剪孔,安固安带,向两侧分开,以代替气管套管。伤口周围用油纱布及小纱布垫好后,将固定带绕颈固定[图3]。

2.手术时,患者头部位置要保持正中后仰位。保持切口在颈 *** 进行。不能向两旁解剖。术中随时探摸气管位置,指导分离的方向和深度。

3.拉钩在分离至深部时再放入牵拉,每剖入一层,两侧拉钩也随之同时挪动拉深一层,两侧拉力要均匀,以免拉力不均,将气管拉向一侧。当分离至气管前壁时,拉钩要向外、向前拉,不要向后压,以免 *** 气管。当气管软骨环已切开,气管套管尚未 *** 时,应特别留意勿脱钩,以免增加 *** 管的困难。

4.气管前筋膜不宜分离,可与气管前壁同时切开。气管侧壁不要分离,否则易伤及胸膜顶或纵隔,也能致气管切口偏向一侧,造成拔管困难。

5.气管切开位置宜在第3~4两个软骨环,如太高,易伤及第1软骨环,会引起喉咽部狭窄;如太低,易使套管脱出或顶住隆凸,致粘膜损伤出血,或造成纵隔气肿,甚至伤及胸内大血管。小儿右侧胸膜顶较高,注意防止损伤。

6.术中止血要完善,皮肤不能缝合过紧,以防止发生血肿或气肿。

1.气管切口处出血少量出血可局部 *** 止血,出血量大者应用止血 *** 物,严重者需去手术室处理。

2.皮下气肿由于过多分离气管旁组织或导管不通畅造成。无需处理,一般可自行吸收。

3.纵隔气肿及气胸由于气管前筋膜分离过多所致。严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应行闭式引流。

5.气管食管瘘极少见,多由于病人不配合,使手术者 *** 作时失去准确 *** 或气管套管长期 *** 。处理可予鼻饲。

6.气道狭窄气管切口内 *** 组织增生,损伤了甲状软骨使气管切口处内翻致气道狭窄。表现为拔管后出现呼吸困难、喘鸣等,可结合气管镜及X线断层检查确诊。轻者不需处理,重者可行手术。

1.室内保持清洁,空气新鲜,温度在22℃左右,相对湿度50%左右。每日更换两层湿盐水纱布遮盖套管口,防止灰尘及异物吸入,防止干痂形成。

2.根据需要向气管内滴入抗生素、α糜蛋白酶和蒸气吸入15分钟,每日3~4次。***不宜变动过度,翻身时,头、颈、躯干保持在同一轴线转动,避免套管活动或脱出造成的***或呼吸困难。小儿或神志不清病人有可能自行拔除套管者,要固定其手臂。

气管切开套管更换时间,气管切开塑料管10个月没换过-第1张图片-

3.密切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多和阻力增大,套管内有无出血等,并及时寻找原因,予以处理。

4.呼吸和气体交换量得到解决后应及早拔管。拔管前注意:

⑴先用软木塞或胶布堵塞管口1/2,如无呼吸困难,可进一步堵塞2/3,直至全部堵塞1~2日而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软木塞或胶布必须用线固定在气管套管的固定带上,以防被吸入气管。

⑵如用带气囊的气管套管,应先排空气囊,再堵塞套管。

⑶拔管前准备一套气管切开器械,以备万一拔管后出现呼吸困难时重新 *** 管。

关于气管切开套管更换时间,气管切开塑料管10个月没换过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切开 气管 塑料管 套管 更换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