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魏国灭亡时间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魏国灭亡时间以及魏国哪一年灭亡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魏国,楚国,燕国,齐国什么时候灭亡
1、魏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25年),是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属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自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前344年称王、至前225年为秦国所灭,一共一百七十九年。它的 *** 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公元前361年(一说:公元前339年)魏惠王从安邑(魏县) *** 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国亦称梁国。
2、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由于魏国地处 *** 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用翟璜为相, *** 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
3、战国 *** 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更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但在以后的战争中,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开始衰落。传至魏王假,于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为秦国所灭。
4、楚国(公元前1042年~公元前223年),又称作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楚国祖先族姓芈,熊氏。最早兴起于古丹淅之地(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部,淅川丹江口水库现存大量楚贵族墓)的楚部落,灭于秦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全部、湖南、重庆、广东、安徽、江苏、河南、江西部分地方。
5、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氏。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颛顼帝后第五代吴回,是帝高辛氏的火正(火官),主管天火与地火,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祝,大也;融,明也)。其部落分布在商都朝歌的南方(今河南新郑一带)。吴回之子陆终,生有六子,幼子曰季连,芈姓,是楚之先祖。季连之后曰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师,其曾孙熊绎,当成王时,封为楚子(意为楚地的子爵)。据《世本》、《古今姓氏书辩证》及《元和姓纂》等所载,黄帝的子孙在商末有个叫鬻熊的,很有学问,做过周文王的老师。其子事文王,早以卒。曾孙熊绎以王父字为氏,成熊姓。周成王分封先王功臣时,封熊绎于丹淅之地,建都于丹阳(今河南省淅川县),建立了楚国。
6、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一度强大起来,一路南征,灭掉了随国(今湖北随州),迫使随侯投降。熊通因此在前704年自称为王(后諡武)。被楚国消灭的小国还有古麋国(湖北郧阳、房州一带)、卢国、罗国(湖北襄阳、荆门一带),一路向南征伐百苗等大小诸侯国,成为华南的霸主。公元前223年,楚灭于秦。楚君的后人多以熊为姓,称为熊氏,史称熊氏正宗,即江西熊氏。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的大熊湾(无杂姓)和小熊湾(有杂姓)的熊氏为南北迁移时由江西迁至于此地。
7、燕国(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2年)为公元前11世纪由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是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汉族在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姬姓。开国君主是燕召公奭。在今北京、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于公元前7世纪灭掉蓟国,建都蓟(今北京市房山区)。燕国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华北的一个诸侯国。但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文化较齐国、晋国等中原大国落后,在春秋初年的山戎入侵中更是险些 *** ,凭借齐国“尊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保全,并进而在日后有了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8、燕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姬姓诸侯国,为战国七雄之一,传国43王800年,于前222年被秦国消灭。开国君主召公奭是西周宗室大臣,与周武王、周公旦同辈。
9、公元前11世纪由周武王封召公奭于燕,召公奭长子燕侯克代封。公元前7世纪燕国吞并蓟国,建都蓟(位于今北京市)。疆域范围大致为今天的北京、天津全部,河北、辽宁、山西、 *** 和 *** *** 主义人民 *** 国的一部分。
10、由于建国以后较长时间内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所以文化较中原各国落后。燕桓侯时,山戎南下攻燕,燕 *** *** 临易。燕庄公时在山戎的侵略下险些 *** ,靠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保全。并进而在日后有了发展,成为春秋时期十二诸侯之一。
11、前323年,燕国参加了公孙衍发起的"五国相王"活动,燕易王称王。前320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国都被齐国、中山国攻破,在赵武灵王支持下,姬职即位,是为燕昭王。燕昭王即位后招贤纳士、励精图治,燕国国力大增,占领了中山国北境一带。燕将秦开东向击胡,拓地千余里,直到辽东、 *** 北部。
12、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国、赵国、韩国、魏国合纵攻破齐国,几乎占有齐国全境(除了莒、即墨两城),燕国达到全盛。
13、燕昭王之后燕国一直内乱,前222年,燕王喜被秦国俘虏,燕国灭,秦置燕国故地为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燕国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传国43王800年。
14、齐国(前1122年--前221年)是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姓吕氏齐国和田齐两个时代。疆域为今山东。始封君为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强国之一。
15、齐国是周代重要的封国,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大国,齐桓公也依靠海上的资源,迅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被当时的人称为海王之国。姜齐传至齐康公时,大夫田和放逐齐康公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田齐太公。
16、公元前1046年,姜太公帮助周武王灭商后,被封国建邦,齐国建立,位于今山东省。
17、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封为诸侯,姜姓吕氏齐国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在战国中晚期称王(曾一度称东帝)。前221年,齐王建向秦王嬴政投降,秦国统一六国,齐国灭亡。
18、齐国国都是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胡公时曾 *** 至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田氏代齐之后,仍以临淄为都城。
二、蜀国,魏国,吴国各什么时候灭亡的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 *** 东部。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 *** 东北部、 *** 西北部。
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265年,司马炎强迫魏帝曹奂禅让,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 *** 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 *** 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280年,晋分三路攻打东吴,孙皓投降,东吴灭亡。
孙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则为59年)。魏黄初年间,孙权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并受封吴王。黄龙元年(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随后 *** 建业(今江苏南京)。
天纪四年(280年)5月1日,孙吴亡于西晋,标志着中国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 *** 。赤壁之战时,曹 *** 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根据史料记载,公元263年,蜀国有1082000人;魏国有4432881人;公元280年,吴国有2562000人,总计郡县编户人口为7672881人。
现代学者考虑到被世家门阀荫庇的佃客、部曲还有屯户、兵户、吏户、逃户、漏户、隐户以及居于汉地的少数民族等等不纳入户口统计的人群,故认为三国末期约有3000万人,而东汉末年自曹 *** 统一北方后,魏蜀吴三方势力的战争限于局部。
如魏蜀交界的祁山、秦岭一带及魏吴相交的江淮之间,不再有波及全国并持续多年的战争,魏蜀吴又纷纷在其 *** 境内推行屯田、兴修水利、招徕流民等措施以此恢复社会经济,人口逐渐开始恢复,至三国初年约有2224万~2361万人左右,仅有东 *** 口峰值的40%。
三、魏国是什么时候灭亡的
希望你不是那个 *** 的三国木剑客,否则会激起民愤的。
1.春秋初期的古魏国,姬姓,是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攻灭。
2.战国时期魏国,姬姓,公元前225年被秦国将军王贲攻破灭亡。
3.秦朝末年魏国,魏姓,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秋,被韩信攻灭。
4.三国时期曹氏魏国,公元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魏国灭亡。
5.东晋十六国时期冉氏魏国,公元352年,被前燕君主慕容儁攻破,冉魏灭亡。
6.东晋十六国时期翟氏魏国,公元3 *** 年后燕皇帝慕容垂灭掉翟魏。
7.南北朝时期北魏,元氏,公元534年 *** 为东魏和西魏。东魏,东魏武定八年(公元550年),高洋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公元557年宇文觉废掉西魏,建立北周。
8.隋朝末年魏国,李氏,公元619年李密 *** 降唐,魏亡。
四、三国中的魏国灭亡时间是公元几年
1、魏朝(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是三国时期割据 *** 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2、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 *** 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 *** 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3、由于曹魏在三国中占据中原地区,国力远胜于蜀汉和东吴。曹魏一朝,最重要的 *** 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对两晋南北朝的 *** 产生深远影响。在疆域上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 *** ,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在毌丘俭征伐 *** 后将 *** 半岛北部并入了版图,南部诸州大致以秦岭淮河与蜀、吴为界。公元263年,攻灭蜀汉将益州和南中纳入版图,曹魏国土约达四百万。
4、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 *** 。赤壁之战时,曹 *** 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5、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6、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魏国灭亡时间和魏国哪一年灭亡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