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超级食材,家家厨房都有,一年四季都能买,营养价值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就 *** 蛋。
但关于鸡蛋的争议着实不少。有人说鸡蛋黄胆固醇含量高,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高血脂,每天只能吃一个;还有人说鸡蛋吃多了会得胆结石等等。
那么,鸡蛋到底该不该吃?一天最多吃几个最健康?今天我们来详细说说。
1
鸡蛋吃多了会高胆固醇、高血脂?
先说结论:正常健康人不用过于担心鸡蛋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
首先,日常饮食中影响血脂水平的两个主要危害因素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鸡蛋中的脂肪含量的确不低,但饱和脂肪的含量并不高,且还有对调节血脂水平有利的卵磷脂。
其次,至于鸡蛋中较高的胆固醇含量,其实不用过于担心。这是因为 *** 内胆固醇70%左右都来自自身合成,食物摄入的胆固醇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正常 *** 对于胆固醇水平有着相对智能的调节机制,一旦摄入胆固醇增加,则体内合成的胆固醇会适当减少。
也就是说,即便鸡蛋的胆固醇含量高,只要 *** 血脂代谢能力正常,吃下去的这点胆固醇,并不会影响血脂。
此外,一项大型研究表明,每天吃1个鸡蛋,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另一项研究也表明,每天摄入3个以内的鸡蛋,有利于降低健康年轻人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对血脂健康有益。
2
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
讲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鸡蛋还是要 *** 吃吧?如果已经有高血脂、高血压等慢 *** ,还能吃鸡蛋吗?
1、正常成年人,建议每天吃1个鸡蛋(包括蛋黄)
首先,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正常成年人每周应摄入280~350克蛋类,以一个鸡蛋50~60克计算,大约是每周吃6~7个鸡蛋,也就是每天1个蛋。
其次,再从大家担心的胆固醇的角度,来看看权威机构推荐摄入量。由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 *** 会、国家心血管病专家 *** 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卒中学会共同修订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指出, *** 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不高于300毫克。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大概在200毫克左右,考虑到每日饮食中其他食物也会提供一定量胆固醇,每天吃1个鸡蛋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适宜的。
2、孕期、哺乳期、青春期 *** 、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士,建议一天最多吃3个鸡蛋
对于孕期、哺乳期妇女,以及处于青春期的中 *** 、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来说,他们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往往比普通人更大,将鸡蛋作为补充优质蛋白的来源是很好的方式。
如果日常饮食中动物 *** 食物的比例不大,只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采取蒸、煮等少油无油方式,每天吃2~3个鸡蛋问题不大。
当然,如果日常饮食中已经有足够的奶、肉、鱼、大豆等食物,则不建议再额外增加鸡蛋的摄入量,依然保持每天1个鸡蛋就可以。
3、高血脂人群,要注意控制脂肪总摄入量,其中鸡蛋建议一天不超过1个,一周不超过5个
对于高血脂人群来说,他们的脂类代谢已经出现了问题,对于食物来源的胆固醇和体内自我合成胆固醇的调节能力比不上正常人,因此对于胆固醇的摄入要格外敏感一些。
根据卫健委今年发布的《 *** 高脂血症食养指南》,高胆固醇血症者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该控制在200毫克以内。也就是说,吃1个鸡蛋就可能会面临胆固醇摄入超标的风险。
如果这类人群日常饮食中其他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脑、肝、心)、红肉(猪 *** )、虾等不算太多,也没有摄入太多油脂(尤其是动物油脂和高油的加工食品),那么建议每天吃不超过1个鸡蛋。如果摄入了比较多的高胆固醇食物,那就要相应控制鸡蛋的摄入,比如吃半个,或者只吃2/3的蛋黄。
4、肥胖人群,要注意控制总膳食摄入量,包括鸡蛋
对于有肥胖问题的人群来说,需要控制饮食热量和脂肪的摄入量。尽管鸡蛋的脂肪组成中饱和脂肪不算太多,但依然不建议吃太多。一项大型人群研究表明,若每周吃鸡蛋大于6个,肥胖人群的全因死亡率会有显著增加。
不过,对这个研究结果建议大家也要科学看待。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饮食结构有关。一些处于减重期的朋友,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用蒸、煮鸡蛋提供优质蛋白、矿物质,大量新鲜蔬果、杂粮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的方式,作为减重饮食搭配,也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血脂水平有关。如果肥胖的同时血脂水平高,那也要按照前述建议,每天摄入1个以内的鸡蛋。可以选择其他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如低脂脱脂奶、大豆类、低脂瘦肉等。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的是,除了关注吃鸡蛋的量,记得同时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等方式加工鸡蛋,避免煎炸蛋),以及饮食整体搭配是否合理。
(来源:科普中国)
不同人群一天应该吃几个鸡蛋?血脂偏高还能吃鸡蛋吗?一文告诉你 *** !“吃鸡蛋要去掉黄,不然会升高胆固醇。”“一天最多只能吃一颗鸡蛋。”“蛋黄才 *** 蛋的营养所在。”围绕着这一话题,最近几年网上的讨论很多,众说纷纭。
如果按一颗普通鸡蛋约50克,胆固醇含量为324毫克,确实看起来不少,毕竟建议高脂血症人群每日胆固醇应少于300毫克。
那么,吃鸡蛋真的会升高胆固醇水平吗?老年人一天应该吃几个鸡蛋比较好?
吃鸡蛋真的会使血胆固醇升高吗?
河北省人民医院外科营养副主任医师张晓伟2023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表示, *** 并非烧杯,不是说你往里倒多少试剂,烧杯里就会有多少试剂,血液很多营养素的水平和摄入的营养总量并不成正比。
近年来多项医学研究表明,血胆固醇水平与摄入脂肪含量以及身体活动水平等因素的关系更大一些,而与每日摄入的胆固醇总量关系并不大。
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必纠结于吃鸡蛋这件事。而且不少研究发现,适量吃鸡蛋是有益心血管健康的。
2018年发表在权威期刊《心脏》(Heart)上的研究表明,与不吃鸡蛋的人相比,每天吃一颗鸡蛋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降低。
2022年刊发在《elife》 *** 的一项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开展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发现,适量摄入鸡蛋(约每天1个),血液中的有益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好胆固醇”)的含量更高,尤其是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显著高于常人;
而有害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坏胆固醇”)更少,因此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研究截图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或会对“我国人群吃鸡蛋”起到指导作用。现阶段,我国饮食指南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但数据表明,我国人群的鸡蛋平均摄入量远不到推荐量。因此,需要多鼓励人们适量食用鸡蛋,以此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总体风险。
血脂偏高,还能吃鸡蛋吗?
如果按一颗普通鸡蛋约50克,胆固醇含量为324毫克。但是,鸡蛋还含有蛋白质、12种维生素、钾元素、铁元素、卵磷脂、单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可以说富 *** 小鸡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是很丰富的。
对于本身存在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的人,也是可以适量吃鸡蛋的,但是要 *** 。
《 *** 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建议,高脂血症每日胆固醇应少于300毫克,高胆固醇血症,每日胆固醇应少于200毫克。
《中国健 *** 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也推荐可以适当吃鸡蛋,如果是高血脂的人,可以一周3~5个。
不同人群一天最多吃几个鸡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周摄入300~350克蛋类,大概平均就是一天一个鸡蛋,明确写到不弃蛋黄,就是不要把鸡蛋黄扔掉。
张晓伟医生2023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介绍,从营养学的观点看,为了保证满足机体需要,又不致营养过剩,在一般情况下:
老年人:每天吃1~2个比较好。
青年和中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的,每天吃2个鸡蛋也比较合适;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多的每天可吃2~3个鸡蛋。
少年和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可吃2~3个。
但是身体 *** 功能有问题的人群,需要咨询医师意见决定摄入鸡蛋数量,因为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过多的蛋白质会加重 *** 负担。
鸡蛋怎么吃才更健康?
张晓伟医生2023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刊文介绍,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
煮蛋的消化率为99.7%
摊蛋为98%
炒蛋为97%
蒸蛋为 *** .5%
油炸为81.1%
生吃为30%-50%。
除此之外,不同烹调技术对鸡蛋所含有的营养物质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图自“张晓伟健康科普工作室”
因此,一般推荐吃法排序为:
1.煮鸡蛋:鸡蛋应该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3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蛋白变 *** 程度更佳,也最容易消化。
2.蒸鸡蛋:不要在混合之初放入油或盐,这样易使蛋胶质受到 *** ,蒸出来的鸡蛋羹粗硬;搅匀蛋液后再加入调料,略搅几下保证空气混匀就入蒸锅,这样出锅时的鸡蛋羹将会很松软。
3.摊鸡蛋和炒鸡蛋:更好用中火,忌用大火,否则会损失大量营养。但是火太小了也不行,因为时间需要相对较长,水分丢失较多,摊出的鸡蛋发干,会影响质感。
资料:健康时报
编辑:郭林艳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新校园启用,新生已入驻!
上海有这么多亲子图书馆!它们有哪些“特别”之处?乘公共交通直达
小区楼栋遭遇“垃圾危机”?这群普陀人“破难”出实招,“根治”多年顽疾
夜间施工生噪音,普陀的他们来“静音”
首个国家生态日,普陀这里播撒绿色环保“ *** ”→
真的想问: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有一种超级食材,家家厨房都有,很便宜,一年四季都能买,营养价值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就 *** 蛋。
但关于鸡蛋的争议着实不少。有人说鸡蛋黄胆固醇含量高,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高血脂,每天只能吃一个;还有人说鸡蛋吃多了会得胆结石等等。
那么,鸡蛋到底该不该吃?一天最多吃几个最健康?今天邀请营养师来详细说说。
鸡蛋吃多了会高胆固醇、高血脂?
先说结论:正常健康人不用过于担心鸡蛋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
首先,日常饮食中影响血脂水平的两个主要危害因素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鸡蛋中的脂肪含量的确不低,但饱和脂肪的含量并不高,且还有对调节血脂水平有利的卵磷脂。
其次,至于鸡蛋中较高的胆固醇含量,其实不用过于担心。这是因为 *** 内胆固醇 70% 左右都来自自身合成,食物摄入的胆固醇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正常 *** 对于胆固醇水平有着相对智能的调节机制,一旦摄入胆固醇增加,则体内合成的胆固醇会适当减少。
也就是说,即便鸡蛋的胆固醇含量高,只要 *** 血脂代谢能力正常,吃下去的这点胆固醇,并不会影响血脂。
此外,一项大型研究表明,每天吃 1 颗鸡蛋,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另一项研究也表明,每天摄入 3 个以内的鸡蛋,有利于降低健康年轻人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对血脂健康有益。
图库版权 ***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 ***
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
讲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鸡蛋还是要 *** 吃吧?如果已经有高血脂、高血压等慢 *** ,还能吃鸡蛋吗?
?
1. 正常成年人,建议每天吃 1 个鸡蛋(包括蛋黄)
?
首先,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正常成年人每周应摄入 280~350 克蛋类,以一个鸡蛋 50~60 克计算,大约是每周吃 6~7 个鸡蛋,也就是每天 1 个蛋。
?
其次,再从大家担心的胆固醇的角度,来看看权威机构推荐摄入量。由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 *** 会、国家心血管病专家 *** 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卒中学会共同修订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指出, *** 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不高于 300 毫克。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大概在 200 毫克左右,考虑到每日饮食中其他食物也会提供一定量胆固醇,每天 吃 1 个鸡蛋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适宜的。
?
2. 孕期、哺乳期、青春期 *** 、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士,建议一天最多吃 3 个鸡蛋
对于孕期、哺乳期妇女,以及处于青春期的中 *** 、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来说,他们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往往比普通人更大,将鸡蛋作为补充优质蛋白的来源是很好的方式。
如果日常饮食中动物 *** 食物的比例不大,只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采取蒸、煮等少油无油方式,每天吃 2~3 个鸡蛋问题不大。
当然,如果日常饮食中已经有足够的奶、肉、鱼、大豆等食物,则不建议再额外增加鸡蛋的摄入量,依然保持每天 1 个鸡蛋就可以。
图库版权 *** ,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 ***
3. 高血脂人群,要注意控制脂肪总摄入量,其中鸡蛋建议一天不超过 1 个,一周不超过 5 个
对于高血脂人群来说,他们的脂类代谢已经出现了问题,对于食物来源的胆固醇和体内自我合成胆固醇的调节能力比不上正常人,因此对于胆固醇的摄入要格外敏感一些。
根据卫健委今年发布的《 *** 高脂血症食养指南》,高胆固醇血症者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该控制在 200 毫克以内。也就是说,吃 1 个鸡蛋就可能会面临胆固醇摄入超标的风险。
如果这类人群日常饮食中其他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脑、肝、心)、红肉(猪 *** )、虾等不算太多,也没有摄入太多油脂(尤其是动物油脂和高油的加工食品),那么建议每天吃不超过 1 个鸡蛋。如果摄入了比较多的高胆固醇食物,那就要相应控制鸡蛋的摄入,比如吃半个,或者只吃 2/3 的蛋黄。
4. 肥胖人群,要注意控制总膳食摄入量,包括鸡蛋
对于有肥胖问题的人群来说,需要控制饮食热量和脂肪的摄入量。尽管鸡蛋的脂肪组成中饱和脂肪不算太多,但依然不建议吃太多。一项大型人群研究表明,若每周吃鸡蛋大于 6 个,肥胖人群的全因死亡率会有显著增加。
不过,对这个研究结果建议大家也要科学看待。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饮食结构有关。一些处于减重期的朋友,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用蒸、煮鸡蛋提供优质蛋白、矿物质,大量新鲜蔬果、杂粮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的方式,作为减重饮食搭配,也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血脂水平有关。如果肥胖的同时血脂水平高,那也要按照前述建议,每天摄入 1 个以内的鸡蛋。可以选择其他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如低脂脱脂奶、大豆类、低脂瘦肉等。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的是,除了关注吃鸡蛋的量,记得同时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等方式加工鸡蛋,避免煎炸蛋),以及饮食整体搭配是否合理。
鸡蛋,到底是“营养佳品”还是“血管 *** ”?每天吃会怎么样?相信大家对于鸡蛋这种食物应该是比较了解的,想必每家每户的厨房里应该都有鸡蛋,研究数据显示,鸡蛋中含有 *** 所需要的是几种营养成分,所以适量吃鸡蛋能给身体带来好处。
生活中的一些非常注重身体健康的人,或许也会选择在早餐期间吃鸡蛋,能够让身体获得比较全面的营养物质。
每天吃一个水煮蛋能带来哪些好处?
- 帮助减肥
随着人们思想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减肥的行列当中,在人们的认知当中,因为苗条的身材不但能够提升自己的外在形象和气质,也可以降低患病的风险,鸡蛋的热量比较低,能够控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对于减肥瘦身有帮助。
- 提高免疫力
如今正值寒冷的冬天,对于那些体质较差的人而言,很有可能会因为免疫力低下而出现一系列的疾病,适量吃鸡蛋能够让身体获得比较全面的营养物质,对于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也是有帮助的。
- 呵护肝脏
肝脏是身体中非常重要的排毒解毒 *** ,肝脏是否健康,可能直接关乎着人的身体健康,如果肝脏功能出现了问题而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和调理的话,也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想要呵护肝脏饮食方面就可以考虑适量吃点鸡蛋。
- 美容养颜
爱美是女人的天 *** ,日常生活中很多女 *** 朋友在变美这方面也付出了很多努力,肝脏功能不太好的 *** 可以选择每天吃一个水煮蛋,或许能够让肝脏获得比较全面的蛋白质,减轻肝脏的负担。
虽然说经常吃鸡蛋能给身体带来很多好处,可是关于鸡蛋的说法却有很多,比如有的人听说吃鸡蛋会损伤血管,而还有的人则认为设计但对于血管健康有好处,到底哪种说法更加准确呢?
鸡蛋,到底是“营养佳品”还是“血管 *** ”?每天吃会怎么样?
之所以有的人听说鸡蛋被称为血管 *** ,是因为人们发现鸡蛋蛋黄中含有胆固醇,而胆固醇摄入过多的话,就会导致血液浓度升高,从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不得不承认,蛋黄中的确含有一定的胆固醇,但这并不是说吃鸡蛋就会伤害血管,如果因此就不吃鸡蛋的话,很有可能会错过很多营养物质。
建议每天吃鸡蛋的话,控制好摄入量,不要超过两个就能够避免大量的胆固醇堆积在身体当中。
在正确吃鸡蛋的前提下,给身体带来的好处还是非常多的,所以鸡蛋可以称得上是营养佳品,每天吃一个水煮鸡蛋也能够收获好处,希望你不要太过抗拒。
土鸡蛋真的比普通鸡蛋营养价值高吗?
有些人购买鸡蛋的时候往往会购买 *** 昂贵的土鸡蛋,因为在大多数人的认知当中,土鸡蛋比普通的鸡蛋营养价值更高,可是土鸡蛋的 *** 却是普通鸡蛋的两倍。
土鸡蛋和普通鸡蛋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喂养基石的不同,土鸡蛋或许是民间散养的鸡,生的鸡蛋,人们认为这种鸡蛋更加安全,营养价值也更丰富,没有激素成分以及其他的物质。
其实就算是养鸡场里的鸡,一般也不会喂养激素,因为激素的成本并不低,而且给鸡喂养激素可能会出现不耐受的情况,反而会加速鸡的死亡。
反而养鸡场里在喂养鸡的时候,为了让鸡产蛋的速度更快,会确保鸡饲料的营养均衡,所以普通鸡蛋可能比普通的土鸡蛋营养更加全面。
那些土鸡蛋,或许普通人在喂养的时候不舍得给我饲料以及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反而会导致营养价值偏低。
但不得不承认土鸡蛋的口感比普通鸡蛋要好一些,所以从营养价值方面来看,普通鸡蛋和土鸡蛋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以下这些鸡蛋吃多了没好处,请谨慎选择
毛蛋:
毛蛋应该是路边摊和小吃街上比较受欢迎的一种鸡蛋,经过炸制或烤制之后,吃起来非常美味,毛蛋是小鸡在孵化的过程中没有孵化成功的状态,可是小鸡孵化的时候会产生 *** 和细菌,所以如果经常吃毛蛋的话,很有可能会给身体造成负担和影响。
有黑斑的鸡蛋:
有的人发现家里的鸡蛋出现了黑斑的情况,不舍得扔掉,所以也会继续吃素,不吃这些有黑斑的鸡蛋,其中很有可能会携带 *** *** 以及其他的有害物质,所以就算是再不舍也希望你能够尽快处理掉,毕竟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散黄蛋:
散黄蛋是指鸡蛋黄散开的鸡蛋,也许人们觉得这种鸡蛋不妨碍正常食用,可 *** 蛋黄散开之后,一些细菌和有害物质就会发生交叉感染,所以从健康角度出发,散黄蛋也是不建议吃的,请你不要任 *** 妄为。
对此你还有其他需要补充的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每天坚持吃一个鸡蛋,身体有何变化?一天最多能吃几个鸡蛋?孙奶奶早晨照常煮了两个鸡蛋,胖乎乎的小孙子把鸡蛋剥壳后,挑出外面的蛋白吃了,而里面的蛋黄却放在桌上不肯吃。孙奶奶问小孙子为啥不吃?小孙子说:“里面的蛋黄太噎人了,还是蛋白好吃。爷爷还说了,蛋黄吃多了影响胆固醇。”
孙奶奶听了小孙子的话哭笑不得,小孩子吃鸡蛋怕什么胆固醇高,她说:“蛋黄比蛋白有营养多了,吃了能让你的脑子更聪明,下次 *** 考一百分。”听到奶奶这样说,小孙子仔细想了想,听话地吃掉了蛋黄。
蛋黄和蛋白对比,谁的营养价值高?坚持吃鸡蛋,身体有何变化?
孩子添加辅食后,一般会先尝试蛋黄,从少量蛋黄泥到一整个蛋黄慢慢过渡,为什么不是先吃蛋白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蛋黄的过敏风险比较低,孩子容易接受。另一个原因是蛋黄中富含脑神经和视神经发育的营养物质,对成长有促进作用。比如说卵磷脂、脂肪、维生素、铁、磷等营养素。
而蛋白则主要是卵清蛋白,幼儿免疫 *** 不健全,贸然尝试蛋白容易过敏,等到吃蛋黄慢慢适应了,对蛋白的接受度也会相应提高,到时候吃全蛋就更容易接受。所以,单从营养来看,蛋黄的分数值更高。
我们平时一般都是吃全蛋,所有营养都能被吸收,早晨醒来容易饿,吃上一个能补充能量,带着到公司吃或走路上吃,都比较方便。其中还有叶黄素,能增强视力储备,平时看字、看屏幕比较多,经常吃也有好处。
吃鸡蛋,生吃好还是熟吃比较好?
有的地区人们喜欢吃生蛋拌饭,鸡蛋液混合着米饭原汁原味,口感嫩滑。但是要注意了,这样吃虽然可以让营养更容易吸收,一定要保证鸡蛋是无菌的,否则会影响肠胃健康,严重的还会感染寄生虫。
总的来说,不建议大家生吃,比较冒险。因为我们无法确定鸡蛋的来源,也无法对蛋壳和内部的细菌进行检测。但从国内市场售卖的鸡蛋来看,细菌检出率还是挺高的,更好煮熟吃。
还有溏心蛋和开水冲蛋,原则上也是生蛋的一种,都没有完全熟透,经常吃有健康风险,喜欢这样吃的人要定期检查肠胃,避免沙门氏菌感染。出现腹泻、腹痛症状时,及时就诊。
炒鸡蛋加上白砂糖,能管咳嗽?
小时候咳嗽不吃 *** ,奶奶会用热油炒上一碗鸡蛋,然后在里面倒上一勺白砂糖拌一拌,哄我说把这一碗鸡蛋全部吃光,咳嗽很快就会好。当时觉得这甜甜的鸡蛋真是太好吃了,虽然不知道有没有效果,但是心里暖暖的。
在老一辈人眼中,鸡蛋是滋补食品,是比较珍贵的,生病是因为免疫力下降,而鸡蛋的营养对免疫力有帮助,所以他们认为吃鸡蛋能缓解咳嗽。里面放糖也是为了让鸡蛋口感更好,防止孩子不愿意吃。
但是,炒鸡蛋加糖不宜多吃,首先里面的油脂比较多,过于滋腻,而现在消化功能正处于虚弱的时候,吃多了不容易消化,还会引起恶心。而且里面还加了很多糖,糖生痰,分泌物会增加,嗓子更加不适。
咳嗽比较严重的话,要适当多喝水,早点进行检查,防止是肺炎或变异 *** 咳嗽,尽早把体内的细菌和炎症消下去,才能缓解病症。
每天吃鸡蛋不能超过1个,否则会影响血脂?
老年人身体健康,消化好,每天吃两个也不会有太大影响,可以吃个头小点的鸡蛋,或者换成鹌鹑蛋、鸽子蛋吃。血脂异常主要和代谢有关,可能是太胖,或者遗传问题,不 *** 蛋的问题。
即便是高血脂患者,每天吃一个也不会有太大影响,重点是其他食物也要管住嘴,肥肉、动物内脏、海鲜等都要适当控制。
如果饮食上管不住嘴巴,那么行动上就要付出努力,每天增加运动量,及时将胆固醇消耗掉,这样才不会对血脂造成营养。另外,不要用油炸、拌糖的方式吃,会增加鸡蛋的热量。
如果胆固醇含量全部用蛋黄来计算,那么一天最多吃13个,但事实上我们不可能光吃蛋黄不吃其他食物,所以没有必要担心。
买鸡蛋,买超市里的鸡蛋好,还是买土鸡蛋比较好?
到哪里买鸡蛋,是大家容易纠结的问题,总是对鸡蛋的质量不太放心,近期贵州抽检到几批“兽 *** 蛋”,让大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不会自己吃的蛋也是这样的吧!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鸡蛋,有可能是养殖户违规饲养,在鸡饲料中加了“料”,还没有等 *** 物代谢出去就让鸡 *** 产蛋,所以鸡蛋也有 *** 物成分。
但是,买土鸡蛋就安全了吗?
散养的鸡经常接触外界的污染物,鸡蛋质量更没有办法保证,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的情况。加州大学一项研究表示,散养鸡生的蛋铅污染严重,比商业化养殖品高40倍。
所以,购买鸡蛋不看是“洋”是“土”,检测合格的就是好鸡蛋,最后在正规商超购买。总之,鸡蛋的受众比较广,没太多禁忌事项,是不错的营养食品,平时可以和其他食物搭配着吃,吃一个或吃两个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除了鸡蛋,其他蛋制品的营养你了解吗?参考资料:
<1>自家院子养的鸡蛋健康又卫生?实际含铅量是商品蛋的40倍
·cnBeta.2022-08-15
<2>鸡蛋到底该怎么吃才健康?最新研究这样说· *** 4.2019-03-23
<3>「健康」一天吃几个鸡蛋好?3个关于鸡蛋的常识人人都该知道!·央视财经.2019-02-20
蛋类主要指家禽的蛋,包括鸡、鸭、鹅蛋,其他一些禽类的蛋,如鹌鹑蛋、鸽蛋等也可供食用。日常居民大宗消费、食用量较大的主要 *** 蛋。蛋类主要由蛋壳、蛋清、蛋黄三部分组成。以经常食用的鸡蛋为例,每只蛋重约50g,蛋壳的重量约占全蛋重量的11%。
蛋的营养成分大致相同。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其蛋白质含量为13%左右;脂肪含量约10%-15%;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约1.5%左右;维生素含量丰富,种类较为齐全,包括所有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微量的维生素C;矿物质含量为1.0%-1.5%,其中以磷、钙、铁、锌、硒含量较高。鸡蛋所含的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集中在蛋黄中。
今天咱就来聊一聊蛋类食用的注意事项和常见的蛋制品。
蛋类食用的注意事项
1.弃蛋黄不可取
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包括胆固醇。现有研究结果证实,高胆固醇血症最主要的危害是易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 *** 疾病。胆固醇主要集中在蛋黄中,每100g蛋黄胆固醇含量≥1500mg,基于此,一些血脂异常人群往往对蛋黄“敬而远之”。事实并非如此, *** 内每天合成的胆固醇约1—1.2g,而来源于膳食的胆固醇占体内合成胆固醇的1/7-1/3。因此,《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删除了对膳食胆固醇的上限值(2000年版胆固醇上限值是300mg/d)(注:mg/d:毫克/天)。
2.不吃生鸡蛋,不喝生蛋清,谨防沙门氏菌感染
生鸡蛋的蛋白质呈胶状, *** 不易消化吸收;生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物质,前者影响生物素的吸收,后者抑制胰蛋白酶的活力,妨碍蛋白质的消化。禽类可以直接经由卵巢把沙门氏菌传播给带壳蛋。煮鸡蛋时,至少内温﹥75℃,鸡蛋要煮到蛋黄变成固体,不吃各种半生不熟的鸡蛋。
这三种常见蛋制品的优劣特点
你知道多少?
1.松花蛋:B族维生素几乎全部被 *** ,存在铅污染问题
松花蛋,又名皮蛋、变蛋、彩蛋等。松花蛋是我国名产,其生产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松花蛋一般选用新鲜的鸭蛋经特殊的加工 *** 制成。加工后的成品在营养素的组成与含量上与新鲜蛋有一定差别。
松花蛋的水分少,因而蛋白质的含量稍有增加,特别是由于加工过程中加入的碱和盐的作用,使松花蛋中矿物质的含量增加明显。新鲜鸭蛋变为松花蛋后,营养素的组成有所改变,营养价值也发生一定的变化,特别表现在B族维生素,由于碱的作用,几乎被全部 *** ,降低了蛋类维生素的营养价值。
另外,在松花蛋 *** 的过程中,有时还加入一定的铅,以提高其外观产品质量,但铅对于 *** 是一种有害元素,因此,目前已有一些新的加工 *** ,使松花蛋成为无铅或低铅蛋品,更符合 *** 的健康。
2.咸蛋:不宜多食,警惕每日食盐摄入超标
咸蛋,又名腌蛋、盐蛋。我国生产咸蛋的历史悠久,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将鲜家禽蛋放置于盐水中储存,后来发现经过盐水储存的蛋,不仅长时间不变质,而且具有特殊的风味。所以,这种以盐水储存蛋类的 *** 逐步演变为加工 *** 咸蛋的 *** 。咸蛋的加工 *** 简单易行,加工费用低廉,加工技术容易掌握,产品风味特殊,食用方便,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鲜蛋经过腌制成咸蛋后,由于食盐的作用,蛋内的营养素比例发生了变化,由于食盐的渗透作用,咸蛋比鲜蛋内的含水量下降,而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含量有所上升,蛋白质可能由于部分渗出,含量反而下降,钙等无机盐的含量上升明显。
从总体看,鲜蛋与咸蛋在营养价值上的变化不是很大,但要注意的是,由于咸蛋在腌制过程中使用食盐,在腌制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食盐中有比较多的钠进入蛋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5g。因此,不宜多食,特别是高血压和 *** 病的患者。
3.糟蛋:风味独特、钙含量高,是冷食佳品
糟蛋是用优质的鲜鸭蛋经糯米酒糟糟制而成。糟蛋成品的蛋壳全部或部分脱落,仅剩壳下膜包裹着蛋的内容物,是如同软壳似的一种蛋制品,故人们又称之为软壳糟蛋。其蛋质细嫩,蛋黄呈橘红色的半凝固状态,气味芬芳,滋味食后令人回味无穷,为我国特有的冷食佳品。
糟蛋在糟溃的过程中,所生成的醇可使蛋清与蛋黄凝固变 *** ,并使蛋有轻微的甜味,在产生醇的同时,还能产生醋酸,使蛋壳软化,蛋壳中的钙盐借渗透作用渗入蛋表面的薄膜内,故糟蛋的钙含量特别高,比普通鲜蛋高40倍左右。因此,这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蛋制品。文/高春海(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注册营养师)
吃鸡蛋要讲科学长期以来,因为担心胆固醇含量高,很多老年人吃鸡蛋时会把蛋黄扔掉,只吃蛋白。在健身圈里,也有人只想单纯摄入蛋白质增肌,每天吃8个鸡蛋或蛋白。那么,老年人要担心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吗?只吃蛋白不吃蛋黄的 *** 科学吗?一天到底能吃几个鸡蛋?
只吃蛋白不吃蛋黄,可以吗?
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蛋白和蛋黄的营养成分有差异。
其中,蛋白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蛋黄中除了蛋白质之外,还包含很多营养元素。例如,蛋黄中的卵磷脂对大脑等神经组织有很重要的作用,还可以调节血脂;蛋黄中还富含脂类、B族维生素、维生素A、D、E、铁、钙、磷、锌、硒、叶酸等营养成分。
总的来说,鸡蛋营养成分齐全,营养价值很高,其中蛋黄更 *** 蛋营养素种类和含量最集中的部位。所以,不吃蛋黄只吃蛋白的做法,纯属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鸡蛋中的胆固醇需要担心吗?
传统观点认为,蛋黄中胆固醇含量高(1个鸡蛋黄胆固醇含量达280毫克),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脑中风的罪魁祸首。所以,这也成为中老年人不吃鸡蛋黄的原因。
但后来的研究发现,少吃鸡蛋、 *** 胆固醇之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并未显著下降。最新研究结果也显示,适当吃鸡蛋并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反而有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例如,2018年5月,北京大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英国牛津大学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询问超过51万30-79岁的研究对象,过去一年内蛋类的摄入频率,并对所有研究对象的死亡和各种健康结局开展长期随访。结果发现,每天摄入鸡蛋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降低11%、缺血 *** 心脏病风险降低12%,出血 *** 脑卒中发病风险降低约四分之一。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明确,鸡蛋摄入与健康人血脂异常无关;对健康人来说,每日1个鸡蛋摄入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无关。该指南还明确推荐,对健康人群而言,每日摄入1个(每周7个)鸡蛋。
老年人或健身人士怎么吃鸡蛋?
至于每天摄入的鸡蛋数量,上海同仁医院营养科主任张静建议,不同人群略有差异,其中: *** (包括老年人)每日可食用1-2个鸡蛋;儿童每天1个鸡蛋;孕妇每天1-2个鸡蛋;健身人群每天2个鸡蛋,不推荐鸡蛋作为全部优质蛋白质的来源;高胆固醇血症者每天1个鸡蛋,同时要控制脂肪摄入;有心血管疾病病史者,适量摄入鸡蛋,食用蛋黄时可减半。
至于“每天能不能吃8个鸡蛋”“蛋白质吃多了会不会中毒”等问题,上海市食品安全联合会会长顾振华表示,从安全 *** 的角度来说,吃鸡蛋理论上没有数量 *** ,但“每天吃8个鸡蛋”不符合营养学食物多样和膳食平衡的基本原则,所以不推荐。何况,如果每天都吃8个鸡蛋,会导致其他食物吃得少,营养摄入不均衡,也可能导致营养 *** 。(记者白璐)
来源: 解放日报
最吸油的5个食材,茄子只排第4!你可能每天在吃,怪不得瘦不下来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不论是动物油还是植物油,在中餐的烹饪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高温油脂的烹饪,能够缩短食物加工的时间,保持食物的色泽,还能使食物的口味层次更加丰富。除了日常的煎炒,油炸食品更是外脆里酥,香气浓郁,深受不少人的青睐。
*** 来源:觅知网
“手里捧着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对于曾经的中国人来说,油脂是极其珍贵的。
食用油中含有身体所必须的热量和脂肪,是人们每日必吃的食物,如果没有油,就会造成体内维生素以及必须脂肪酸的缺乏,从而影响 *** 健康。
然而,现如今,最为普遍的问题不是油脂的缺乏,而是油脂摄入过多。
*** 来源 ***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给出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的数据,每人每日建议摄入的油的量为25g-30g,相当于四五个矿泉水瓶盖这么多。
而长期摄入过多的油,也会给身体埋下不少健康隐患。
这几种超吸油的食物要警惕AWARENESSOFFOODCHOICES炒鸡蛋
鸡蛋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在鸡蛋所有的吃法当中,蒸煮鸡蛋是营养保留最全的,而炒鸡蛋则不仅营养价值降低,还非常吸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到了鸡蛋的吸油率高达43%。
*** 来源 ***
在打鸡蛋的过程中,搅打产生了很多气泡,而且入锅后与油的接触面积也大,使得油脂更容易进入鸡蛋中。
如果按 1 克油 9 卡的热量计算,一份炒鸡蛋光吸的油就足足增加了270 卡,相当于半斤蒸米饭的热量,而毫不知情的我们不知不觉吃进去了多少油!
叶菜
叶菜不是像茄子一样,将油脂吸收到其内部,但由于叶菜,尤其是其叶片部分的结构,使得油脂能够很好的附着在其表面。
*** 来源:觅知网
所以,日常炒菜一定要记得少放油,或者选择白灼的方式,否则这些菜叶会让你见识到,什么叫做“有多少油吸多少油”。
淀粉类食物
*** :土豆、红薯、山 *** 。
这类蔬菜的淀粉含量是普通蔬菜的近5倍甚至更多。如土豆淀粉含量更高可达25%以上,每100克的热量是93大卡;红薯淀粉含量是20~28%,每100克的热量是86大卡;山 *** 淀粉含量最多达45.7%,每100克的热量是57大卡。
这些蔬菜的热量并不低,若是用清水煮或蒸着吃,可以代替部分米、面等精制主食,对减肥是有帮助的。
*** 来源:觅知网
如果炒着吃,不难发现这类食物很容易粘锅,有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添加很多油来避免此现象,这样也很容易成为高脂食物了。
烹饪建议:先将切好的土豆丝、藕片等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等淀粉沉落到水里,再捞出来,控干净水分,这样炒就不容易粘锅了;也可以在倒油前,预先用生姜抹锅底,然后快速翻炒,也能减少粘锅的状况。
*** 来源:觅知网
茄子
茄子本身很松软,含的水分又多,在炒制的过程中,水分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快速蒸发,就会进入大量的油脂。
*** 来源:觅知网
干锅菜
干锅包菜、干锅花菜也是川菜的一种,味道麻辣鲜香,而它的大部分食材都需要“过油”。
更不健康的是,干锅菜往往是把熟了的食材泡在半锅油里,用酒精灯在下面持续加热,最后大量油脂会被菜吸收。相比火锅,干锅的含油量其实可能更多。
*** 来源 ***
这是因为干锅菜中的食材,大多需要经过“过油”工序,这样一来菜品的含油量就大幅提升。而且吃的过程中,一般是需要持续加热的,这就导致油脂持续地被菜吸收,相当于吃一口菜就是吃了一口油啊!
掌握4个小技巧,做出健康家常菜
1、先焯水再烹饪,降低吸油率
对于比较吸油的蔬菜,可以将它们先焯水再烹饪,原本的孔隙被水分填满,就没那么吸油了。
2、使用不粘锅
常用的圆底锅,加油很容易过量,可以换成不粘锅,减少用油量。
3、凉拌菜后放油
凉拌菜最后放香油或橄榄油,马上食用。这样油的香气有效散发出来,而食物还没来得及完全吸收油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油脂摄入。
*** 来源:觅知网
另外,凉拌菜不要加沙拉酱、蛋黄酱等高油脂的调味料。
4、巧用天然香辛料
加入姜、葱、醋、果皮、花椒、八角等天然材料调味,以减少用盐;还可以用醋或柠檬汁,强化盐的咸味。
(高质量生活家)
真的想问: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有一种超级食材,家家厨房都有,很便宜,一年四季都能买,营养价值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就 *** 蛋。
但关于鸡蛋的争议着实不少。有人说鸡蛋黄胆固醇含量高,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高血脂,每天只能吃一个;还有人说鸡蛋吃多了会得胆结石等等。
那么,鸡蛋到底该不该吃?一天最多吃几个最健康?今天邀请营养师来详细说说。
鸡蛋吃多了会高胆固醇、高血脂?
先说结论:正常健康人不用过于担心鸡蛋吃多了会导致高胆固醇。
首先,日常饮食中影响血脂水平的两个主要危害因素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鸡蛋中的脂肪含量的确不低,但饱和脂肪的含量并不高,且还有对调节血脂水平有利的卵磷脂。
其次,至于鸡蛋中较高的胆固醇含量,其实不用过于担心。这是因为 *** 内胆固醇 70% 左右都来自自身合成,食物摄入的胆固醇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正常 *** 对于胆固醇水平有着相对智能的调节机制,一旦摄入胆固醇增加,则体内合成的胆固醇会适当减少。
也就是说,即便鸡蛋的胆固醇含量高,只要 *** 血脂代谢能力正常,吃下去的这点胆固醇,并不会影响血脂。
此外,一项大型研究表明,每天吃 1 颗鸡蛋,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风险。另一项研究也表明,每天摄入 3 个以内的鸡蛋,有利于降低健康年轻人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对血脂健康有益。
鸡蛋一天到底吃几个最健康?
讲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鸡蛋还是要 *** 吃吧?如果已经有高血脂、高血压等慢 *** ,还能吃鸡蛋吗?
1. 正常成年人,建议每天吃 1 个鸡蛋(包括蛋黄)
首先,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正常成年人每周应摄入 280~350 克蛋类,以一个鸡蛋 50~60 克计算,大约是每周吃 6~7 个鸡蛋,也就是每天 1 个蛋。
其次,再从大家担心的胆固醇的角度,来看看权威机构推荐摄入量。由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 *** 会、国家心血管病专家 *** 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卒中学会共同修订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指出, *** 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不高于 300 毫克。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大概在 200 毫克左右,考虑到每日饮食中其他食物也会提供一定量胆固醇,每天 吃 1 个鸡蛋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适宜的。
2. 孕期、哺乳期、青春期 *** 、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士,建议一天最多吃 3 个鸡蛋
对于孕期、哺乳期妇女,以及处于青春期的中 *** 、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复期的人来说,他们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往往比普通人更大,将鸡蛋作为补充优质蛋白的来源是很好的方式。
如果日常饮食中动物 *** 食物的比例不大,只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采取蒸、煮等少油无油方式,每天吃 2~3 个鸡蛋问题不大。
当然,如果日常饮食中已经有足够的奶、肉、鱼、大豆等食物,则不建议再额外增加鸡蛋的摄入量,依然保持每天 1 个鸡蛋就可以。
3. 高血脂人群,要注意控制脂肪总摄入量,其中鸡蛋建议一天不超过 1 个,一周不超过 5 个
对于高血脂人群来说,他们的脂类代谢已经出现了问题,对于食物来源的胆固醇和体内自我合成胆固醇的调节能力比不上正常人,因此对于胆固醇的摄入要格外敏感一些。
根据卫健委今年发布的《 *** 高脂血症食养指南》,高胆固醇血症者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该控制在 200 毫克以内。也就是说,吃 1 个鸡蛋就可能会面临胆固醇摄入超标的风险。
如果这类人群日常饮食中其他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脑、肝、心)、红肉(猪 *** )、虾等不算太多,也没有摄入太多油脂(尤其是动物油脂和高油的加工食品),那么建议每天吃不超过 1 个鸡蛋。如果摄入了比较多的高胆固醇食物,那就要相应控制鸡蛋的摄入,比如吃半个,或者只吃 2/3 的蛋黄。
4. 肥胖人群,要注意控制总膳食摄入量,包括鸡蛋
对于有肥胖问题的人群来说,需要控制饮食热量和脂肪的摄入量。尽管鸡蛋的脂肪组成中饱和脂肪不算太多,但依然不建议吃太多。一项大型人群研究表明,若每周吃鸡蛋大于 6 个,肥胖人群的全因死亡率会有显著增加。
不过,对这个研究结果建议大家也要科学看待。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饮食结构有关。一些处于减重期的朋友,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用蒸、煮鸡蛋提供优质蛋白、矿物质,大量新鲜蔬果、杂粮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的方式,作为减重饮食搭配,也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吃几个鸡蛋和肥胖人士的血脂水平有关。如果肥胖的同时血脂水平高,那也要按照前述建议,每天摄入 1 个以内的鸡蛋。可以选择其他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如低脂脱脂奶、大豆类、低脂瘦肉等。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的是,除了关注吃鸡蛋的量,记得同时要注意鸡蛋的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等方式加工鸡蛋,避免煎炸蛋),以及饮食整体搭配是否合理。
来源 科普中国 | 作者 王璐
实习编辑 赵司尧
流程编辑 马晓双
除了鸡蛋,其他蛋制品的营养你了解吗?蛋类主要指家禽的蛋,包括鸡、鸭、鹅蛋,其他一些禽类的蛋,如鹌鹑蛋、鸽蛋等也可供食用。日常居民大宗消费、食用量较大的主要 *** 蛋。蛋类主要由蛋壳、蛋清、蛋黄三部分组成。以经常食用的鸡蛋为例,每只蛋重约50g,蛋壳的重量约占全蛋重量的11%。
蛋的营养成分大致相同。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其蛋白质含量为13%左右;脂肪含量约10%-15%;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约1.5%左右;维生素含量丰富,种类较为齐全,包括所有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微量的维生素C;矿物质含量为1.0%-1.5%,其中以磷、钙、铁、锌、硒含量较高。鸡蛋所含的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集中在蛋黄中。
今天咱就来聊一聊蛋类食用的注意事项和常见的蛋制品。
蛋类食用的注意事项
1.弃蛋黄不可取
血脂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其中包括胆固醇。现有研究结果证实,高胆固醇血症最主要的危害是易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 *** 疾病。胆固醇主要集中在蛋黄中,每100g蛋黄胆固醇含量≥1500mg,基于此,一些血脂异常人群往往对蛋黄“敬而远之”。事实并非如此, *** 内每天合成的胆固醇约1—1.2g,而来源于膳食的胆固醇占体内合成胆固醇的1/7-1/3。因此,《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删除了对膳食胆固醇的上限值(2000年版胆固醇上限值是300mg/d)(注:mg/d:毫克/天)。
2.不吃生鸡蛋,不喝生蛋清,谨防沙门氏菌感染
生鸡蛋的蛋白质呈胶状, *** 不易消化吸收;生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物质,前者影响生物素的吸收,后者抑制胰蛋白酶的活力,妨碍蛋白质的消化。禽类可以直接经由卵巢把沙门氏菌传播给带壳蛋。煮鸡蛋时,至少内温﹥75℃,鸡蛋要煮到蛋黄变成固体,不吃各种半生不熟的鸡蛋。
这三种常见蛋制品的优劣特点
你知道多少?
1.松花蛋:B族维生素几乎全部被 *** ,存在铅污染问题
松花蛋,又名皮蛋、变蛋、彩蛋等。松花蛋是我国名产,其生产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松花蛋一般选用新鲜的鸭蛋经特殊的加工 *** 制成。加工后的成品在营养素的组成与含量上与新鲜蛋有一定差别。
松花蛋的水分少,因而蛋白质的含量稍有增加,特别是由于加工过程中加入的碱和盐的作用,使松花蛋中矿物质的含量增加明显。新鲜鸭蛋变为松花蛋后,营养素的组成有所改变,营养价值也发生一定的变化,特别表现在B族维生素,由于碱的作用,几乎被全部 *** ,降低了蛋类维生素的营养价值。
另外,在松花蛋 *** 的过程中,有时还加入一定的铅,以提高其外观产品质量,但铅对于 *** 是一种有害元素,因此,目前已有一些新的加工 *** ,使松花蛋成为无铅或低铅蛋品,更符合 *** 的健康。
2.咸蛋:不宜多食,警惕每日食盐摄入超标
咸蛋,又名腌蛋、盐蛋。我国生产咸蛋的历史悠久,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将鲜家禽蛋放置于盐水中储存,后来发现经过盐水储存的蛋,不仅长时间不变质,而且具有特殊的风味。所以,这种以盐水储存蛋类的 *** 逐步演变为加工 *** 咸蛋的 *** 。咸蛋的加工 *** 简单易行,加工费用低廉,加工技术容易掌握,产品风味特殊,食用方便,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鲜蛋经过腌制成咸蛋后,由于食盐的作用,蛋内的营养素比例发生了变化,由于食盐的渗透作用,咸蛋比鲜蛋内的含水量下降,而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含量有所上升,蛋白质可能由于部分渗出,含量反而下降,钙等无机盐的含量上升明显。
从总体看,鲜蛋与咸蛋在营养价值上的变化不是很大,但要注意的是,由于咸蛋在腌制过程中使用食盐,在腌制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食盐中有比较多的钠进入蛋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5g。因此,不宜多食,特别是高血压和 *** 病的患者。
3.糟蛋:风味独特、钙含量高,是冷食佳品
糟蛋是用优质的鲜鸭蛋经糯米酒糟糟制而成。糟蛋成品的蛋壳全部或部分脱落,仅剩壳下膜包裹着蛋的内容物,是如同软壳似的一种蛋制品,故人们又称之为软壳糟蛋。其蛋质细嫩,蛋黄呈橘红色的半凝固状态,气味芬芳,滋味食后令人回味无穷,为我国特有的冷食佳品。
糟蛋在糟溃的过程中,所生成的醇可使蛋清与蛋黄凝固变 *** ,并使蛋有轻微的甜味,在产生醇的同时,还能产生醋酸,使蛋壳软化,蛋壳中的钙盐借渗透作用渗入蛋表面的薄膜内,故糟蛋的钙含量特别高,比普通鲜蛋高40倍左右。因此,这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蛋制品。文/高春海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注册营养师)
来源: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