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红细胞输注时间,以及红细胞输注一般规则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一个单位的的血应该多长时间输完
1、一个单位的全血或红细胞悬液(200ml制备)2小时以内输注结束,倘若受血者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在40-60分钟内完成输注。
2、1单位的红细胞悬液是从 200 mL的血液中提取的。临床输注 1单位的红细胞悬液,血袋里大概在 170~190 mL。
3、国内的是 200 mL= 1u,美国是 400 mL= 1u。在 WHO的《临床用血》中 1u是指一次献血单位提取的血液成分,单采血小板等是按照有效成分的含量与 1次献血单位提取的含量换算而来。
4、这就可以理解了,国内由于体形等原因,可能一次献血单位是 200 mL,1u成分血= 200 mL全血提出的有效成分,美国是 400 mL。
5、WHO的《临床用血》中通常计算血液成分时使用的是 400~500 mL/次,所以用 450 mL作为献血的通常量。
6、新鲜采集的血液在一定期限内可以保持其所有的 *** 质。当全血的储存时间超过24小时后,其中的Ⅷ因子、白细胞和血小板迅速凋亡。
7、随着储存时间的增长,全血在储存中的各种成分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红细胞氧亲和力的下降和活力逐渐丧失;pH、ATP、2,3-DPG下降;血浆内钾离子上升而钠离子轻度减少;微聚物的形成等。
8、全血体外保存的时限是由储存全血中的红细胞输入受血者体内24小时后至少保留输入的70%复原率来决定的。使用ACD和CPD抗凝保存液保存期限为21天,CPDA为35天。
二、输血过程如何记录
记录输血前体温,时间,阳 *** 体征,血型,量,核对 *** ,滴数,有无异常反应,输血完时间应予记录。
输血护理记录要求:在输血前、开始输血后 15分钟、输血结束、输血结束后 4 h以及根据患者情况按照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患者血常规回报:RBC2.5 Hb85,医嘱给予输「o」型红细胞 200 ml,输血前测体温 36.8℃,由 *** XX与 XX核对无误后于三时二十分输入,15滴/分,30分钟后患者自诉无不适,调滴数为 50滴/分,于五时输血完毕,患者无特殊不适。
输血完毕,输血过程中,患者无发热、寒战、呼吸困难等 *** 反应,未诉特殊不适。嘱患者休息,继续观察病情变化。
输血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输血之前要进行严格的三查七对,保证输血的安全 *** 。
2、如果输注的血制品是红细胞,而红细胞同时输注的量比较多,如输注4个单位红细胞,又或者患者有心功能不全存在。在输注红细胞以后需要利尿治疗,预防心功能不全事件的发生。
3、则是在输注血制品的过程当中,以及输注血制品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要观察患者有无皮肤瘙痒,皮疹,发热等 *** 反应发生。如果有 *** 反应发生,需要及时应用抗过敏 *** 物等对症治疗。
三、洗涤红细胞制备后尽可能在几小时内输注
1、其尽可能在6小时到8小时内输注。
2、由于洗涤红细胞不能长时间保存,应尽可能在洗涤后6-8小时内输注,且输注时间不得长于2小时,并要求在4℃的环境中进行冷藏保存。
3、洗涤红细胞是指采用特定的 *** ,将处于保存期内的部分红细胞,如全血红细胞、悬浮红细胞等,使用大量等渗溶液洗涤,去除几乎所有白细胞和血浆,保留至少70%红细胞的成分血。
四、请问输血前的配血需要多长时间
你说的是指交叉配血试验吧。交叉配血试验有多种方式,如盐水法、胶体介质配血法、抗球蛋白法、聚凝胺法等。
胶体介质配血法 1、首先准备好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样。 2、配好用受血者血清配成的2%的红细胞悬液;用献血者血清配成的2%红细胞悬液。 3、主侧加受血者血清0.5ml,献血者血清配成的2%红细胞悬液0.25ml。 4、次侧加献血者血清0.5ml,受血者血清配成的2%的红细胞悬液0.25ml。 5、37度水浴箱孵育1小时,后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微柱凝胶试验微柱凝胶试验(Microtubes Gel Test,MGT)是20世纪90年代先后进入国内实验室并用于交叉配血的新 *** 。在一些先进国家已成为常规的红细胞血型血清学检测技术。而凝聚胺用于不完全抗体的测定与鉴定以及交叉配血等血清学试验也已在国内迅速推广使用。该 *** 简便、时间短、结果明显。
五、输血时间长短有规定吗
1、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对输血时间的长短是没有明确规定的,但输血应当按程序和规范来进行:
2、之一条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 *** 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范。
3、第二条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4、第三条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5、第四条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 *** 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6、第三十一条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 *** 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7、第三十二条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8、第三十三条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察受血者有无输血 *** 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9、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10、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11、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病人的一种治疗 *** ,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基本简介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
12、第二十九条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13、第三十条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 *** 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14、第三十一条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 *** 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15、第三十二条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16、第三十三条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 *** 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7、第三十四条疑为溶血 *** 或细菌污染 *** 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18、第三十五条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科)。
19、第三十六条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20、第三十七条本规范由 *** 负责解释。
21、第三十八条本规范自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
22、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六、贫血后输注悬浮红细胞和血浆后多长时间复查血
悬浮红细胞是指全血通过离心的 *** 将大部分血浆移去后,加入适量添加剂的红细胞成分。目前国内临床常用的是MAP红细胞添加剂,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钠、磷酸盐、腺嘌呤、葡萄糖、甘露醇。压积为0.5-0.65.悬浮红细胞的特点是将血浆尽量移除,输血 *** 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每单位是由200ml全血分离后的红细胞加入50mlMAP红细胞添加剂组成,目前我国所用的悬浮红细胞主要为该制品。
输注悬浮红细胞前必须做输血前检查、血型检查和交叉配血试验。输血的速度应根据输血适应症、年龄、贫血程度、输血者的状况及心肺功能等决定。以体重为60kg的人为例,输注1单位的悬浮红细胞可提高血红蛋白5g/l或压积0.015左右。
输血前需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和添加剂充分混匀,由于MAP红细胞添加剂所含的甘露醇剂量较大(14.5g/l),对肾功能不全者不利,尤其是终末期肾衰(尿毒症晚期)受血者不宜使用本品,可选用洗涤红细胞。
关于红细胞输注时间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