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时间表?子午流注图的解读-广角镜-

子午时间表?子午流注图的解读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1 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子午时间表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子午时间表以及子午流注图的解读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子午时间表?子午流注图的解读-第1张图片-

本文目录

  1. 子午流注时间表是什么
  2. 子午是什么时间
  3. 子午是一天的什么时候
  4. 十二时辰流注时间表

一、子午流注时间表是什么

1、子午流注对应的十二时辰养生法:

2、子时: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胆经当令,“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子时,最宜睡觉保护阳气。

3、丑时:凌晨1点到3点,肝经当令。丑时,养肝正当时,肝主生发,经过子时,丑时的阳气开始生发起来。肝脏要解毒、要造血,就是在这个时候进行。

4、寅时:凌晨3点到5点,肺经当令。从3点到5点这个时候开始, *** 的气血开始重新分配,心需要多少,肾需要多少,这个气血的分配是由肺经来完成的。

5、卯时:早晨5点到7点,大肠经当令。卯时,排毒的更佳时机,到这个时间段,大部分人都开始新的一天。

6、辰时:早晨7点到9点,胃经当令。加上这个时候阳气最旺,进食也最容易消化。

7、巳时:上午9点到11点,脾经当令。巳时,工作学习的之一个黄金时间,脾是主运化的,刚刚吃过的早饭,下一个程序就该轮到消化和吸收了。脾就是负责这个环节。

8、午时:中午11点到 *** ,心经当令。在午时小睡半小时,也有利于养养心经。

9、未时,多喝水能保护血管,这个时间段,吃过的午餐由值班的小肠负责吸收。

10、申时:下午15点到17点, *** 经当令。申时,工作学习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到了下午3点,很多人精神又来了。

11、戌时:晚上19点到21点,心包经当令。戌时,拍打膻中穴,增强心脏活力,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的。

12、亥时:晚上21点到23点,三焦经当令。亥时,休养生息养百脉,三焦指连缀五脏六腑的那个网膜状的区域。

13、中医子午流注在我国历史悠久,其理论基础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奠定,在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宝库中,是更具有特色的宝贵理论。

14、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子午流注理论是把一天24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与 *** 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行及五腧穴的开合进行结合,在一日十二时辰之中 *** 气血首尾相衔的循环流注,盛衰开合有时间节奏、时相特 *** 。

15、子午流注抗癌疗法来源于这样的规律,因时、因病、因人、因地从而准确、有效的调整患者气血,调理脏腑气血阴阳,恢复患者气血运行的正常时间规律。

二、子午是什么时间

1、子时指一天中离太阳最远的时段,即23:00~01:00,正子时为午夜24:00,相对于正午时中午12:00。

2、午时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时正)。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

3、中国古代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4、子午线,又叫作经线,和纬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为地球表面连接南极和北极的半圆弧。

5、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之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6、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7、寅时:平旦,又名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8、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9、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国人民“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10、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11、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12、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13、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

14、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

15、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16、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17、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十二地支

三、子午是一天的什么时候

1、子午是指夜半和正午。旧时计时法,以夜间十一时至一时为"子"时,以白昼十一时至一时为"午"时。

2、“夜半”所指的时间是指前夜23时~本日凌晨1时(北京时间,24小时制,下同)。这个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子时。

3、太阳已经运行到中天,即为正午的时辰。日中表示每天的11~13时。这一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午时。

4、原始十天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简化后的天干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5、在中国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6、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天干地支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历法,用来纪年月日时。在《易经》与中医体系中天干对应诸多相关信息,如地理方位,五脏六腑等万物类像。

四、十二时辰流注时间表

1、此时胆经最旺。养生学认为:“肝之余气,泻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由此可见胆的重要 *** 。有些人轻易切掉患者的胆,是不负责的表现。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反之,子时前不睡者,气色清白。特别是胆汁缺乏新陈代谢的气而边浓结晶,形成结石,犹如海水变浓晒成盐。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而“胆怯”。

2、子时要 *** 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3、此时肝经最旺,养生学认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支持,废旧的血液淘汰,新鲜的血液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养生学认为:“人卧则血归与肝。”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烦躁,易生肝病。

4、此时肺经最旺。“肺朝百脉。”肝于丑时推陈出新,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的人反应尤为强烈。

5、此时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对食物中水分与营养的吸收,排出渣滓。

6、卯时起床要喝水,大肠 *** 旺盛,适合吃早餐。

7、此时胃经最旺。人在7:00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表现为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

8、辰时一定吃早餐,每天这时敲胃经更好,启动 *** 的发电 *** 。

9、此时脾经最旺。“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 *** 的总调度,又是 *** 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表现为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红润。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10、巳时要喝至少六杯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

11、此时心经最旺。“心 *** 明,开窍于舌,其华在表。”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12、午时保养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午睡。

13、此时小肠经最旺。小肠分请浊,把水液归入 *** ,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至脾。

14、未时是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15、此时 *** 经最旺。 *** 储藏水液和津液,循环水液并将多余部分排除体外,津液在体内循环。若 *** 有热,可致 *** 咳,咳而遗尿。

16、此时肾经最旺。“肾藏于 *** 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 *** 经过申时泄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储藏精华的阶段。

17、此时心包经最旺。“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是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心包经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18、戌时适宜散步,这时心脑神经 *** 最活跃,心脏不好的人更好在这时候敲心包经,效果更好。

19、亥时三焦经最旺。三焦是六腑中更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息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亥时睡觉。可惜现代人很少能做到,所以在街上看到气色红润的人越来越少,女 *** 涂脂抹粉,掩盖:“锈脸”的越来越多。

20、从亥初(21:00)开始到寅时(3:00),是 *** 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此时人随着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相当于一天的“冬季”,是人睡眠的良辰。

OK,关于子午时间表和子午流注图的解读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子午 流注 时间表 解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