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子午时间这个问题,子午流注时间表口诀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子午是一天的什么时候
1、子午是指夜半和正午。旧时计时法,以夜间十一时至一时为"子"时,以白昼十一时至一时为"午"时。
2、“夜半”所指的时间是指前夜23时~本日凌晨1时(北京时间,24小时制,下同)。这个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子时。
3、太阳已经运行到中天,即为正午的时辰。日中表示每天的11~13时。这一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午时。
4、原始十天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简化后的天干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5、在中国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6、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天干地支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历法,用来纪年月日时。在《易经》与中医体系中天干对应诸多相关信息,如地理方位,五脏六腑等万物类像。
二、子午是什么时间
1、子时指一天中离太阳最远的时段,即23:00~01:00,正子时为午夜24:00,相对于正午时中午12:00。
2、午时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时正)。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
3、中国古代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4、子午线,又叫作经线,和纬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为地球表面连接南极和北极的半圆弧。
5、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之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6、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7、寅时:平旦,又名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8、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9、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国人民“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10、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11、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12、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13、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
14、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
15、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16、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17、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十二地支
三、子时和午时各指什么时候
1、子时23:00-01:00,午时11:00-13:00。
2、中医认为:子,有滋(孳)之意,言阳气始生,万物孳生萌芽。
3、子时属于时地支,时地支是二十四小时合十二时辰,一个地支主一个时辰。时辰是古代的计时单位。每一时辰相当于二小时。子时的具体时间是23点到次日1点。
4、子时养生最重要的是不要熬夜,不要吃夜宵,按时 *** 睡觉,此时睡觉也最容易入睡,睡眠质量更好,第二天醒来后头脑会觉得很清醒。
5、子午流注是从时间角度研究、认识 *** 生命现象,即研究 *** 脏腑、经脉的气血流注盛衰规律的一种理论,它是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基础。“子午”二字具有时间、阴阳和方位等含义。从时辰上看,一天有十二个时辰,用子午以分昼夜,子时是夜半,午时是中午。
6、“流注”二字是形容自然界水的流动转注,比喻自然界江河湖海水流的汇合和往返不息,也包含宇宙万物的即时变化。中医学将 *** 气血循环比作水流,用以阐明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过程。
7、子午流注纳子法,其运用 *** 是按十二地支时间的推移配合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顺序开穴施治,也可按五输穴配合五行相生的 *** 关系取穴 *** 。
四、子午流注时间表是什么
1、子午流注对应的十二时辰养生法:
2、子时: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胆经当令,“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子时,最宜睡觉保护阳气。
3、丑时:凌晨1点到3点,肝经当令。丑时,养肝正当时,肝主生发,经过子时,丑时的阳气开始生发起来。肝脏要解毒、要造血,就是在这个时候进行。
4、寅时:凌晨3点到5点,肺经当令。从3点到5点这个时候开始, *** 的气血开始重新分配,心需要多少,肾需要多少,这个气血的分配是由肺经来完成的。
5、卯时:早晨5点到7点,大肠经当令。卯时,排毒的更佳时机,到这个时间段,大部分人都开始新的一天。
6、辰时:早晨7点到9点,胃经当令。加上这个时候阳气最旺,进食也最容易消化。
7、巳时:上午9点到11点,脾经当令。巳时,工作学习的之一个黄金时间,脾是主运化的,刚刚吃过的早饭,下一个程序就该轮到消化和吸收了。脾就是负责这个环节。
8、午时:中午11点到 *** ,心经当令。在午时小睡半小时,也有利于养养心经。
9、未时,多喝水能保护血管,这个时间段,吃过的午餐由值班的小肠负责吸收。
10、申时:下午15点到17点, *** 经当令。申时,工作学习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到了下午3点,很多人精神又来了。
11、戌时:晚上19点到21点,心包经当令。戌时,拍打膻中穴,增强心脏活力,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的。
12、亥时:晚上21点到23点,三焦经当令。亥时,休养生息养百脉,三焦指连缀五脏六腑的那个网膜状的区域。
13、中医子午流注在我国历史悠久,其理论基础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奠定,在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宝库中,是更具有特色的宝贵理论。
14、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子午流注理论是把一天24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与 *** 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行及五腧穴的开合进行结合,在一日十二时辰之中 *** 气血首尾相衔的循环流注,盛衰开合有时间节奏、时相特 *** 。
15、子午流注抗癌疗法来源于这样的规律,因时、因病、因人、因地从而准确、有效的调整患者气血,调理脏腑气血阴阳,恢复患者气血运行的正常时间规律。
五、子午卯酉时,分别都是几点
子时指23时至1时,古时尚有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别称。
2、午时(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时正)
午时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平昼、亭午等别称。如宋苏舜钦《紫阁寺联句诗》:“日光平午见,雾气半天蒸。”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为古时官署开始办公的时间,故又称点卯。因为时正值朝暝冉冉 *** ,故又谓之日出。
下午5时正至下午7时正,鸡开始归巢。如白天乐《醉歌》云:“黄鸡崔晓丑时鸣,白日催怿西前没。”故酉时又叫日入。
所谓的子时,就是从半夜的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这个时间段,这个时间适合调理胆经。要内脏健康,那么调理胆气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胆气升发起来了,身体状况就会变好。
在子时的时候身体的经脉正好运行了胆中,所以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够熬夜,因为如果熬夜聚会导致胆不能够获得足够的休息,这就会错过这个时间段的养生效果。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经常熬夜的患者会出现皮肤粗糙或者是脸上长斑的情况。在子时进行休息也是顺应身体状态的,很多人在吃完晚饭 *** 点钟之后就昏昏欲睡,但是等到十一点就开始变得清醒,这就是子时阳气升发的真实写照。
卯时就是在早上五点到六点之间,这个时候主要就是大肠的功能运转。这个时辰大肠中的精气开始慢慢变得旺盛起来,所以也是喝水的时间段,这个时候喝上一杯水大肠的 *** 就会加快,加速排便。建议便秘患者每天早上起来喝上一杯清水,然后上厕所。
在中午的十一点到 *** 之间就是属于午时,这个时候是天气气机转换的一个节点,所以非常的重要, *** 也要顺应这种天地的变化。
中午吃完午饭之后要进行适当的休息,但是午休的时间更好不要超过四十分钟,避免令身体更加的疲惫。午休不仅能够令身体中的 *** 获得休息,同时还有养心的作用。
傍晚的十五点到十九点之间属于酉时,也是肾经最为旺盛的时间点。 *** 是身体的根本所在,管理着我们身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其他生命活动。除此之外,肾藏精,所以管理者我们的 *** 功能。
关于本次子午时间和子午流注时间表口诀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