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一张不该被遗忘的经典方,也是治疗部分抑郁症的特效方。它能缓解抑郁焦虑紧张等情绪,并有效改善睡眠。
正如宋·林亿所言“尝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方证明确者用之并不需要吃很久才有效,起效远快于抗抑郁类精神 *** ,且不存在诸多 *** 反应。
案一:
76岁男 *** ,身体瘦高,不苟言笑,面带愁畅。诉老伴突然去世后失眠已20余天,几乎整夜无法入睡,每晚服艾司 *** 两片及褪黑素仅能浅睡少许, *** 干结,2-5日/次,两腿酸软,心烦。舌红,苔黄,腹肌紧,脐跳明显。患者抑郁明显,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铅丹5剂,夜间仍自服艾司 *** 。 *** 毕精神好转,愁容舒展, *** 顺畅一日一次,每日已能睡5-6个小时。再予原方七剂,嘱停用艾司 *** 片。
案二:
20岁女 *** ,入睡困难(需2-3个小时)、早醒半年余,每夜仅能睡3-4小时,诊断为抑郁症伴焦虑,口服舍曲林、喹硫平睡眠有所改善,服 *** 两月因无法忍受 *** 反应而停 *** 。言语少,口苦,舌尖红,腹肌偏紧、脐跳。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铅丹五剂。服之一剂当晚即连续睡眠12小时,睡后轻松爽快,后睡眠时间虽然比之一晚减少且有早醒,但醒后再入睡时间缩短,复诊时言语轻松,表情不再僵硬,话语增多。再予原方巩固治疗。
伤寒论原文:伤寒 *** 日,下之,胸满烦惊, *** 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原文描述了一个心烦易惊, *** 不利,身重乏力,动作迟缓的患者形象。
用现代的话解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有如下特点:
1.情志抑郁焦虑,以抑郁为主。
2.体形偏瘦, *** 格偏内向,话语偏少,语速偏慢,自我评价低。
3.胃纳欠佳,且伴有睡眠障碍,以早醒、醒后难入睡为主要表现,睡眠浅,做梦易惊。
3.体质偏实偏热, *** 偏秘,心率多偏快,可伴有口苦、苔黄。
5.脉多弦,腹肌多整块偏紧,且脐跳明显。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不仅能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还能有效治疗符合该方证的帕金森病、特发 *** 震颤、中风、眩晕、癫痫、特发 *** 突聋、精神 *** 症、夜游症、小儿多动症、惊恐发作、躯体化障碍等。是神经科、精神科的常用方、有效方。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桂枝、茯苓、大黄、龙骨、牡蛎、铅丹、生姜、大枣组成,符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者,原方效果最确切,加甘草、去大黄均会影响疗效。铅丹有毒且 *** 房多不备,如无癫痫,原方去铅丹后疗效并无太大影响。曾治一70多岁老年男 *** ,中风后出现胆小惊悸,即使听到自己信息 *** 也能被吓一跳。我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铅丹,胆小好转明显;因考虑其有烦满瘀热,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栀子厚朴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桂枝茯苓丸等治疗,胆小惊悸又重现;再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原方,胆小惊悸再次明显改善。经此体会不得不佩服这些 *** 古方配伍之精当、疗效之神奇。很多时候,只要识证准确,经典原方小方疗效确切,随意加减反而降低效果,且原方治病能节省不少中 *** 材和患者开支!
《有问必答》如何理解《金匮》中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呢?*** 一病,并不难治,相较于反复发作的前列腺炎,治愈率高出许多,多年来柴胡经手的 *** 患者,没有一万也有八千,效果非常可观。
*** ,病机上具有精关失控、易开不固的特点,纵观历代中医治法,应用最多的是固涩法。
*** 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若滥用涩法,则易犯“虚虚实实”之戒,历代医书典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
一、古代如何应用固涩法呢?
固涩法,是针对气、血、津、精滑脱散失的症状而设立的治法,男子精气不固(如 *** 、 *** 等),可用涩精固泄法。
《素问》曰:“散者收之”,凡是耗散而不能约束之症,可用收敛固涩 *** 治之。
仲景《金匮要略》中:“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方名:桂枝龙骨牡蛎汤
组方:桂枝,芍 *** ,生姜,甘草,大枣,龙骨,牡蛎。
功效:调阴阳、和营卫,收敛固涩,交通心肾。
方解:方中用龙骨、牡蛎涩精敛气,治阴阳两虚之失精。
在用 *** 方面,金代张子和《儒门事亲》:“凡酸味亦同乎涩者,收涩之意也”。提出酸味、涩味之品有收涩之功,例如诃子,五味子、山萸肉、金樱子等 *** 材,味酸而能收敛,可固涩精关。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脱者散而不收,故用酸涩温平之 *** 以敛其耗散。”李时珍又增入了“温平之 *** ”,并认为气血津精之脱不能光用涩 *** ,需与治本相结合。
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说:“虚者可固,实者不可固;久者可固,暴者不可固。当固不固,沧海亦将竭;不当固而固,闭门留寇也”。
因此,固涩法不可乱用,虚者、久者可用固涩法,而实者、暴者不可用固涩法,举个例子更好理解,因寒导致的 *** ,应当以热 *** 固涩;因热导致的 *** ,应以寒凉 *** 固涩;长期 *** ,久而成虚,则固本培元,匡扶正气,以此来固涩。
二、涩精固泄 *** 有什么特点?
从 *** 味归经入手,固涩 *** *** 有寒热凉平,味多数是酸、涩为主,归经一般入肾经、肝经和脾经。根据收涩 *** 的功能特点,柴胡将其分为四大类:
1. 单纯收涩类
煅龙骨(甘涩平)、煅牡蛎(咸涩平)、麻黄根(甘微涩平)、莲须(甘涩平)、金樱子(酸涩平)。
2. 补涩类
芡实(甘涩平)、莲子肉(甘涩平)、桑螵蛸(甘咸平)、白果(甘苦涩平)。
3. 清涩类
五倍子(酸涩寒)、白芍(苦酸微寒)、桑椹(甘酸微寒)。
4. 温涩类
五味子(酸温)、山茱萸(酸涩微温)、覆盆子(甘酸微温)、诃子(苦酸涩温)、乌梅(酸微涩温)、何首乌(苦甘涩微温)、潼蒺藜(甘温)、乌贼骨(成微温)、益智仁(辛温)。
临床务必辩证用 *** ,证 *** 相合,宁精靖关,标本兼治,方可达效。
伤寒论临床使用之~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第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第十六
【方义】
此补心阳,镇心安神,救逆之方。也系温 *** 镇静之剂。
【主治】
火逆证误下后,心阳被伤,烦躁不安。但必须具有喜热畏冷的现象。
【 *** 品】
桂枝二至三钱 炙草一至二钱 龙骨三至五钱 牡蛎三至五钱
【煎服法】
水二茶杯半,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 *** 大意】
桂枝、甘草补心阳以救逆;龙骨、牡蛎镇惊悸以安神。
【禁忌证】
喜冷畏热者忌之,因热证不宜用热 *** 。
【类似方剂参考】
桂枝去芍 *** 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此温 *** 祛痰镇静,兼散外邪之方。
【历代用 *** 经验摘要】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本方主之。(仲景)
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证心法
1.方剂渊源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源自张仲景《伤寒论》,为少阳证误下烦惊谵语而设。 《伤寒论》110条云:“伤寒 *** 日,下之,胸满烦惊, *** 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黄三两,牡蛎一两半(熬),大枣六枚(擘)。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渣,温服一升。
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2.方剂分析
本方为小柴胡汤的变法,由小柴胡汤去甘草,加龙骨、牡蛎、茯苓、铅丹、桂枝、大黄组成。方以柴胡疏肝达郁,推陈致新;黄芩除胸胁烦满,清热化痰;半夏降逆祛痰,消痞散结;生姜祛痰下气,解郁调中;大枣安中养脾,坚志强力;人参补气和中,宁神益智;茯苓健脾化痰,宁心安神;铅丹镇心安神,主惊痫癫疾;龙骨、牡蛎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桂枝和营行瘀,降逆散结;大黄通瘀导滞,安和五脏。柴、芩相伍,则增清热解郁之力;苓、夏相须,则彰清热化痰之能;姜、枣合用,则助调营扶正之力。
本方为和解少阳、镇惊除烦之剂,用以治疗杂病,取其疏肝达郁、宁神除烦、降冲镇逆、化痰散结之功。
日本汉医学家大塚敬节在其所著《中医诊疗要览· *** 方解说》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条下云:“本方如大、小柴胡之证,心下部有膨满感,在腹部尤其脐上部有动悸、上冲,心悸亢进,失眠,烦闷易惊,甚至有狂乱痉挛症状时用之……此方适应于神经衰弱症、癔症、脑出血、慢 *** 肾炎、心脏瓣膜病、白塞病、小儿夜啼症、老人慢 *** 关节风湿病、火伤后发热等。”对本方适用要点及临证应用作了充分说明。
验诸临证,因具疏肝达郁、宁神除烦、降冲镇逆、化痰散结之功,故化裁应用治疗癫、痫、狂、郁诸神志异常疾患及瘿证等,收效满意。今将家父吉忱公几则医案附后,以资其验。
3.临证应用
(1)郁证案例
王某,女,42岁,莱阳县城人,1974年1月20日初诊。 *** 先期,色紫量多,杂有血块,经行腰腹痛,经前 *** 胀痛,带下量多,黄浊臭秽。抑郁寡欢,胸胁苦满,脘痞腹胀,噫气则舒,纳呆恶心,咽中如梗,吞吐不利,口苦咽干, *** 秘结,心烦易惊,少寐多梦,历时八年。
1956年曾于新疆 *** 治疗半年好转,寒冬复发。
视之形容憔悴,面色晦暗,咳痰白黏,舌红苔白,脉沉弦。
治宜化痰散结,达郁宁神,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意。
处方:柴胡9g,黄芩9g,半夏9g,大枣10g,生姜10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茯苓12g,桂枝9g,酒军12g,铅丹1g(冲), *** 参15g,远志9g。水煎服。 嘱其戒郁怒,慎七情。
11月25日二诊:连进4剂,胸闷轻,胁胀减,咽中清,痰咳爽,恶心失,烦热轻,二便如常,夜寐5小时许。脉略弦,舌红苔白。 守方铅丹改朱砂2g(研冲),水煎服。
12月4日三诊:复进8剂,胸胁胀闷失,咽中炙脔除,纳运如常,夜寐安宁,面容欢笑,言谈侃健,偶见烦躁。脉濡缓,左关略弦,舌红苔白。 予安神补心丸善后。
按:郁证良由情志抑郁,气机郁滞使然,凡因情志怫郁,气机不畅而致之病咸属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五郁治法,“木郁达之”对郁证尤有指导意义。郁证初起,情怀抑郁,气机不畅,常见抑郁寡欢,精神萎靡,胸闷胁痛,纳呆脘痞等症,治宜疏肝达郁。若迁延失治,可由气及血,进而波及五脏,则应结合兼证,分析在气在血,寒热虚实,以及相关脏腑,确定治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适用于郁证之属肝气郁滞或痰气郁滞者。
2)癫病案
杨某,男,38岁,莱阳拖拉机厂工人,1974年10月9日初诊。 忧思积郁,心脾受损,痰气郁滞,蒙蔽神明,发为癫病。历时十日,治疗鲜效。症见精神抑郁,表情呆钝,神思迷惘,凝眸少瞬,言语无序,纳谷不香,忧惕易惊。脉象弦细,舌红苔薄白而腻。
治宜豁痰开窍,理气散结,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意。
处方:柴胡9g,黄芩9g,半夏9g,大枣10g,生姜10g,云苓12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大黄15g,桂枝9g,铅丹1.5g(冲),郁金12g。水煎服。
10月15日二诊:服 *** 4剂,诸症悉减,呆钝轻,迷惘减,凝视除,惊惕失,言语序,纳谷渐香,脉弦细,舌红苔白。 守原方服。 10月24日三诊:续服6剂,已能确切回答问题,诸症若失,惟余多梦易惊,健忘乏力。脉濡缓,左关略弦,舌红苔白。 予磁朱丸善后。 11月25日随访:患者神采奕奕,笑语风生。自述 *** 后诸症消失,照常工作,癫病至今未发。
(3)狂病案
许某,男,48岁,平度县干部,1974年10月24日初诊。 气怒愤愤,郁而化火,痰火上扰,神识迷蒙,发为狂病,届时28日。症见 *** 急躁,头痛不寐,面红目赤,凝眸怒视,口燥便秘。脉弦数,舌绛,苔黄腻。
治宜涤痰开窍,清心泻火,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白金丸意。
处方:柴胡9g,黄芩12g,半夏12g,大枣12g,生姜12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茯苓12g,郁金12g,明矾3g(研冲),大黄30g(后下),铅丹1.5g(冲),礞石30g(先煎)。水煎服。
11月5日二诊:迭进10剂,诸症若失,自制力好,尚余眩晕头痛,口干心烦。脉弦,舌红苔黄。拟达郁化痰、宁神除烦之剂善后。 处方:柴胡6g,黄芩9g,半夏9g,大枣10g,生姜10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酒军12g,茯苓12g,桂枝3g,朱砂2g(研冲)。水煎服。 11月23日:复进5剂,同邑友人代述, *** 后诸症悉平,遂照常工作。
按:癫与狂都属情志异常疾患。癫病多由忧思久郁,损及心脾,痰气郁结,蒙蔽神明使然,表现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俗谓“文痴”。狂病多由气怒愤愤,郁而化火,痰火扰心,神明逆乱而发,喧扰躁妄,动而多怒,俗谓“武痴”。
故有“重阴者癫,重阳者狂”“多喜为癫,多怒为狂”之说。癫狂多实,表现神志逆乱,治宜镇心痰,解郁散结。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适用于癫狂之因于痰气郁结、痰火上扰者。
(4)痫证案
陈某,男,10岁,莱阳市河洛公社沐浴大队人,1978年4月20日初诊。
罹痫证四年之久,缘被狗惊吓所致。初发时惊恐惶惑,不知所措,继之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四肢抽搐,移时苏醒,一如常人。
病初日一发或间日发,后随年龄增长,月一发或月再发。发时先显木僵,神情呆钝,目无精采。
形体消瘦,面色无华,饮食、二便、言语如常。脉弦细而数,舌淡红,苔白腻,舌尖有赤点。
此由大惊猝怒,伤及心肾,肝胆失养,气逆痰阻,蒙蔽神明而病痫证。
治宜豁痰宣窍,息风定痫,方
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
处方:柴胡6g,半夏6g,茯苓12g,桂枝9g,黄芩6g, *** 参12g,龙骨15g(先煎),牡蛎15g(先煎),大黄3g,胆星6g,琥珀3g(研冲),朱砂1.5g(研冲),竹沥15g(冲服),大枣4枚,生姜4片。水煎服。
另用羊角虫10条,焙干研末,分2次服,间日1次,红糖水冲服,令微汗出。 共服中 *** 10剂,羊角虫20条,痫证痊愈,至今未发。
按:痫证为发作 *** 神志异常疾患,由风痰气逆,蒙蔽神明使然。发作时治宜豁痰开窍,息风定痫,平素治宜培补脾肾,杜截生痰之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适宜痫证发作期之治疗。
(5)瘿证案
张某,女,23岁,栖霞县工人,住院号159570,1975年2月23日初诊。
4岁 *** 初潮,先期色黯,量可,经行 *** 及小腹胀痛,黄带量多。1971年夏季始,出现不明原因低热,体温持续在37℃~38℃,尝按风湿热治疗,服用中西 *** 物甚多。1973年12月11日于青岛白求恩医院放射 *** 131碘检查,甲状腺131碘更大摄取率为61.6%,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眩晕,头痛,以目眶及前额著,目睛胀突,心悸少寐,自汗怕热,畏声畏光,肢体麻木,周身疼痛,两手震颤,烦躁易怒,胸膺痞闷,咽梗口干,消谷善饥,痰色黄浊, *** 偶秘。颈部甲状腺弥漫 *** 肿大,甲状腺听诊血管杂诊(++)。面色白皙,目睛胀突,口唇淡红,舌红苔白,脉弦数。血压100/70mmHg。 此由痰气郁滞,热结瘀阻,发为肉瘿。
治宜解郁化痰,消瘿散结,
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意。
处方:柴胡9g,黄芩9g,半夏9g,大枣9g,生姜9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茯苓12g,桂枝6g,大黄15g,黄 *** 子15g,连翘15g,铅丹1.5g(研冲)。水煎服。 嘱息念虑,戒喜怒,薄滋味。
2月28日:连进4剂,喉中爽,胸闷轻,痰吐利,悸烦轻,二便调,脉舌如前。守原方继进。 3月3日:复进4剂,悸烦若失,震颤递减,目睛胀突减轻,肉瘿缩小,饮食如常。脉弦,舌红苔白。 守原方去铅丹加 *** 参15g。
3月7日:续服4剂,喉中爽,悸烦失,自汗消,目睛突减轻,夜寐安宁,脉濡缓,左关弦,舌红苔白。 仍守原方。
3月11日:更进4剂,肉瘿及目睛胀突若失,畏声畏光递减,它症渐除,饮食、二便复常。甲状腺听诊血管杂音(±)。脉濡缓,左关略弦,舌红苔白。 嘱停 *** 1周,查基础代谢率。
3月19日基础代谢率检查报告:身高1 *** cm,体重62.5kg,基础代谢率+6%。
出院,嘱继服上方善后。 按:现代医学所谓甲状腺功能亢进,属中医学瘿证范畴,按文献记载有气瘿、血瘿、肉瘿、筋瘿、石瘿五种。一般单纯 *** 甲状腺肿大,多属肉瘿,“甲亢”多属气瘿,部分属石瘿。
《诸病源候论·瘿候》载:“瘿由忧喜气结所生,亦有饮沙水,沙随气入于脉,搏颈下而成之。”《医宗金鉴》亦载:“外因六郁,营卫气血凝郁,内因七情,忧喜怒气湿瘀凝滞,山岚水气而成。”言本病成因为忧喜和水土。验诸临证,多因痰气郁滞,热结瘀滞使然。治宜解郁化痰,消瘿散结。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瘿证,取其达郁化痰、软坚散结之功。方以柴胡疏肝达郁,黄芩清热化痰,半夏祛痰散结,生姜祛痰解郁,大枣扶正达邪,茯苓宁心安神,协半夏和胃化痰,龙、牡、铅丹之属,重镇安神,软坚散结,大黄逐瘀导滞。加黄 *** 子、连翘清热化痰,消瘿散结。于是,瘿消结散,神志安和,诸症自愈。
4.讨论
整理医案至此,惆怅不解。乃问吉忱公:“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准少阳证误下烦惊谵语之证而没,未尝闻治癫、痫、狂、郁诸神志异常疾患,然临证每执此化裁,且有卓效,何故?”
公曰:“医者,理也。冉雪峰尝云:‘(治病)要之在方剂,则活法之中有定法;在加减,则定法之中有活法。’考癫、痫、狂、郁诸神志疾患,良由忧思伤脾,喜怒伤肝,气、火、痰、郁蒙蔽神明使然。故《证治要诀》云癫狂由七情所郁而致。
虽有气、血、痰、湿、食、火六郁之分,重阴则癫、重阳则狂之别,名殊证异,其要一也,曰‘郁’。治郁之法,不偏重在攻在补,而在乎调达、安神、化痰、通窍,咸臻其妙。”
公复曰:“小柴胡汤寒热并用,清补兼施,有疏利三焦、调达升降、宣通内补、运行气血之功,为和法之冠。
加茯苓,治胸胁逆气,忧喜惊恐,和肝宁神,协半夏和胃化痰,散结消胀;
同龙、牡、铅丹之属,重镇安神,平喜降怒以除惊烦;桂枝散结行气,止冲降逆;
大黄荡涤肠胃,安和五脏,推陈致新。如斯,则郁解疾消,神志安和,何虑诸恙不平也?”
公欣然抚背余曰:“‘贵临机之通变,勿执一之成模。’中医治病,不忽视病名,亦不拘于病名,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辨证准确,则理法朗然。”
文/阅素灵编辑/古岚 校对/雨朵
古来很多名人,如恺撒,诺贝尔等患有癫痫。传说,此病并非全无好处,先天或少年得病者通常有更多的可能在某些方面比如,艺术,创造力等有过人之处。其实所有的疾病和痛苦都是生命的机遇,若能好好利用,生命当大有不同。当然,多数身在病中的人,不那么想。所以还是需要医生。
癫痫证治的的之一方,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伤寒8-9日,下之,胸满,烦惊, *** 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该方治疗癫痫,自仲景后,历代医家均赞赏有加。徐灵胎论“本方下肝胆之惊痰,治癫痫必效。”《类聚方广义》载“癫痫,居常胸满上逆,每月二三发者,常服此方,则免屡发之患。”《餐英馆治疗杂话》“此方用于痫证及,屡屡得效”当代名医刘渡舟、岳美中等,于医案中论治癫痫均多用此方。
柴胡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 铅丹 人参 桂枝 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二合半, 大黄二两 牡蛎一两半 大枣六枚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纳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
此方诸方解中《古方选注》所论更佳,“柴胡引阳 *** 升阳,大黄就阴 *** 就阴,人参、炙草助阳明之神明,即所以益心虚也;茯苓、半夏、生姜启少阳三焦之枢机,即所以通心机也;龙骨、牡蛎入阴摄神,镇东方甲木之魂,即所以镇心惊也;龙、牡顽钝之质,佐桂枝即灵;邪入烦惊,痰气固结于阴分,用铅丹即坠。至于心经浮越之邪,借少阳枢转出于太阳,即从兹收安内攘外之功矣。”
此方现代用之,多去铅丹,加减他 *** ,亦效,亦可以同追风化瘀散剂等同用。此方治疗癫痫,安全效佳,去铅丹后即无 *** 典所谓汤 *** 内服“毒 *** 禁 *** ”。余每每随证加减,有时原方不加减用之,疗效确定,信既往中医贤者诚无欺也。
本方可以看作神经精神镇静剂。徐灵胎说“此方能下肝胆之惊痰,以之治癫痫必效”。刘渡舟也有确切治验,如尹某某,男,34岁。因惊恐而患癫痫病。发作时惊叫,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汗出。胸胁发满,夜睡呓语不休,且乱梦纷纭,精神不安, *** 不爽。视其入神情呆滞,面色发青,舌质红,舌苔黄白相兼。脉象沉弦。辨为肝胆气郁,兼有阳明腑热,痰火内发而上扰心神,心肝神魂不得潜敛之故。
治宜疏肝泻胃,涤痰清火,镇惊安神。处方:柴胡12g、黄芩9g、半夏9g、 *** 参10g、生姜9g、龙骨15g、牡蛎1Sg、大黄6g(后下)、铅丹3g(布包)、茯神9g、桂枝5g、大枣6枚。服l剂则 *** 通畅,胸胁之满与呓语皆除,精神 *** ,惟见欲吐不吐,胃中嘈杂为甚,上方加竹茹16g,陈皮10g服之而愈。
诚然,该方所用不局限于癫痫一病,癫痫一病亦不定于此一方,然此方之历代夸赞,临床试用,不愧癫痫证治之一方。
部分癫痫顽症,除现代安全随证加减外,尚必需得原方之铅丹,若铅丹不能得,需按寒热 *** 得硼砂、白矾、生代赭石、针砂、真铁落、明砂、雄黄等 *** 之一二种方可断根,能得铅丹最效,有故无陨,亦无陨也。
本方凡不能熟练用“毒 *** ”者,不熟 *** *** 者,定要去铅丹,亦绝不可草率任用以上矿物 *** ,否则后果严重。若不能加减,又恐毒 *** 者,用柴胡12g,生龙牡各30-40g,其余按原方比例算,加丹参12g,白芍6-9g用之。
经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该方就有和解少阳!解郁安神的作用!临床主要作用社会心理导致的失眠!神经衰弱等疾病<作揖><作揖><作揖>
在武侠的世界里,世人皆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是在男人的世界里,世人皆知,作为男人,不能太快!但是有很多时候,往往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故事。尤其是对于人到中年,家庭琐事、工作压力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很多男 *** “力不从心”,有的甚至“刚刚开始,就已结束”。由于这样的事情,又无法与人言说,久而久之,就会让男 *** 逐渐对“夫妻生活”失去信心,更有甚者还会影响情感生活。所以,但凡遇到这样的事情,作为男人,要勇于跨过心中的门槛,接受治疗才是上策。
那么,对于困扰男 *** 的 *** 问题,究竟有没有奇妙的良方呢?还真有,在古老的《伤寒杂病论》中,就有这么一个奇妙的方剂,被后世医家用来治疗男 *** *** 问题。当代中医张敏建教授指出,“阴阳不和、肾失固摄”是 *** 的主要病机,而且任何病因导致机体阴阳失衡,都可能导致 *** 的发生,治法当“调和阴阳,固精止泻”,而常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临证化裁,却能每获良效<1>。其实不仅仅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可以用于治疗 *** ,而它的姊妹方二加龙骨汤,也可用来治疗 *** <2>。
对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在中医界可谓是耳熟能详,毕竟这是医圣张仲景所流传下来的良方。但是对于二加龙骨汤,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熟悉。但是,这个二加龙骨汤也有它独到的一面,而且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相比,可谓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也就是说这两个方剂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对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来说,现代临床应用也是十分广泛,那么这个与它堪称姊妹版的二加龙骨汤,究竟又有一些什么奥秘呢?这就需要对它进行溯本求源。
二加龙骨汤并不是出自医圣张仲景的方剂,而是出自《小品方》的一个方剂。《小品方》是晋代医家陈延之的著作,又称《经方小品》,由于该著作在很早就已经散佚,因此,很多人并不太熟悉这部名著。不过在《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医心方》等名著中却收录了部分《小品方》的内容,以至于《小品方》的学术传承没有完成散失。而按照《小品方》记载,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去掉桂枝,加白薇、附子各三分,又叫二加龙骨汤。
二加龙骨汤的全方 *** 物组成是由“龙骨、甘草(炙)各二分,牡蛎三分(熬),白薇三分,附子三分(炮),芍 *** 四分,大枣四枚(擘),生姜五分”等8味中 *** 组成。从方 *** 组成上看,二加龙骨汤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确有着很深的渊源。不过对于二加龙骨汤去掉了桂枝的事情,也有医家有不同的看法。当代医者黄仕沛教授认为,桂枝不但不应去除,若出现“心下悸、气上冲”等桂枝 *** 征,更应视具体情况而加重桂枝用量<3>。对于二加龙骨汤是否去桂枝的问题,还是需要根据临床实际,确实有桂枝的适应症,那么可加桂枝,若没有,可去桂枝。
对于二加龙骨汤,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 *** 味上发生了变化,那么它的君臣佐使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吗?我们得先来看看二加龙骨汤的配伍秘诀。二加龙骨汤以附子为君 *** ,主要起到温补下元的作用;以龙骨、牡蛎、芍 *** 为臣 *** ,主要起到收敛固涩的作用;以生姜、大枣、白薇为佐 *** ,其中生姜、白薇主要起到清散上焦浮火的作用,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甘草为使 *** ,主要起到调和诸 *** 的作用。
二加龙骨汤的配伍其实也是十分精妙的,它的特色是什么呢?以温为正治,以清为反佐。全方配伍,温中存清,补中有泻,尤其是白薇附子 *** 对与龙骨牡蛎 *** 对,在全方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附子温导浮阳,白薇从阴泄热,而且附子大热,白薇苦寒,二者寒热互用,导火泄热,发挥着“不治阴虚而阴自安”的奇妙作用,龙骨、牡蛎镇潜摄纳,咸降益阴,发挥着“用阳和阴”的奇妙作用。由此可见,这个二加龙骨汤的配伍,实在是高啊!
对于二加龙骨汤的临床运用,“虚弱浮热”四字是一个关键,对于虚弱,《小品方》和《外台秘要》中都有“虚羸”的表述。而对于浮热,却需要明辨,当代医者曹永康指出辨浮热的根本,浮热有似烘热,以半身以上为著,或面部升火泛红,但却不是颧红,患者自觉阵阵烘然热起,按其肌肤反而不甚热;这种热体温计测不到,甚至体温反而有点低,但却不是阴虚低热,烘热发作时,就会出现心烦汗出肤冷,也有少数患者汗出后恶寒恶风<4>。
对于二加龙骨汤的原始方证,是为“梦泄失精”而设。二加龙骨汤虽然最初是为治疗阴阳两虚的“虚劳”所设,然而方中却并未用大量滋阴补阳之品,而重在调和阴阳,发挥清上温下、固肾涩精的功效,此为精妙之处;临床上以阴阳失交为核心病机,证属上热下寒、脾肾两虚,且伴有焦虑、失眠等神志类症状者,可应用二加龙骨汤化裁治之,疗效显著;尤其需要明白的是,上热下寒、阴阳失交是二加龙骨汤方证的关键要素,患者常表现为畏寒、手足凉、口干口苦、失眠多梦、 *** 等<5>。
二加龙骨汤不仅仅可以用于男 *** *** 这样的尴尬病症,其实在临床中,它还有更多妙用,对于女 *** 疾病也有作用。比如,二加龙骨汤可以改善 *** 癌相关类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潮热汗出、心悸失眠、神疲乏力及抑郁烦躁等症状,对提高生活质量有显著疗效<6>。只不过目前比较遗憾的是,二加龙骨汤的 *** 理研究比较少,因此对它在临床中的深入发展,既有空白的地方,也有可延伸的空间。
对于二加龙骨汤的临床运用,其实也是相对比较广泛的,比如可以用于治疗老妇黑汗,气喘胸闷,眩晕大汗心悸肢冷<3>;心肾虚衰、阴火上冲,水寒血郁,浮阳上冒,精气内亏,阳失潜藏,血虚阳浮、阴失内守等方面的疾病<4>;慢 *** 肾炎,泌尿 *** 感染,多汗症,夜尿症<5>;肾虚久咳<7>;房劳咳嗽<8>;失眠,久咳低热,背冷,杂病善后<9>;肺痨咯血,漏汗,脑鸣等疾病<10>;虚阳浮越型失眠<11>;腰痛,心悸,单纯 *** 血尿<12>等疾病。
虽然二加龙骨汤是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化裁而来的,但在临床运用时,依然可以根据临床兼变证进行化裁,比如兼心悸怔忡,可以加远志、茯神、酸枣仁;兼 *** 且阳虚严重,可加韭菜子;兼 *** 不利,可加茯苓、苍术;兼脱发,可加何首乌、生地炭、当归;兼汗多,可加玉屏风散<12>。总体来说,二加龙骨汤在临床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二加龙骨汤在后世医家使用频率上不是很高,但是由于全方的调和阴阳作用十分强大,值得临床与 *** 理深入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欧洋帆.张敏建教授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 *** 经验
<2>潘振坤,刘保兴,柯明辉,等.二加龙骨汤治疗 ***
<3>梁嘉恩.黄仕沛运用二加龙骨汤临床验案3则
<4>曹永康.二加龙骨汤临证经验
<5>赵启涵,刘宝利.《小品方》二加龙骨汤化裁治验4则
<6>张慧.二加龙骨汤对 *** 癌内分泌治疗后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7>项济华.二加龙骨汤为主治肾虚久咳有效
<8>臧载阳,项济华.二加龙骨汤治疗房劳咳嗽有效
<9>胡正刚.近代岭南伤寒名家易巨荪二加龙骨汤运用验案
<10>谭孝清.二加龙骨汤应用举隅
<11>常江,李俊玲.二加龙骨汤治疗虚阳浮越型失眠症36例
<12>杨丽平,郑腾飞,胡蓝方,等.二加龙骨汤临证体悟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神希园(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
古人传下来治疗打呼噜的方子,值得收藏。鼾眠又称为鼾睡、鼾卧、打鼾、打呼、打呼噜等。是指在睡眠中经常因气道不畅而鼾声响亮,时断时续,并伴有失眠或白天嗜睡的一种病症。
鼾眠是在睡眠过程中,肺系气道不畅,呼吸节律改变,呼吸困难,呼吸暂停, *** 呼吸功能发生了障碍。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肺气虚是鼾眠的病本。一般认为鼾眠主要责之于肺脾,肺脾气虚,治节失守,呼吸不利,引起鼾眠;肺开窍于鼻,肺窍不利可引起鼾眠;肺系不利亦可引起鼾眠。此外,心肺有热,痰热壅盛,瘀血阻滞,阴阳不和等原因也可以产生鼾眠。治疗鼾眠,一般多采用补益肺脾、通窍宣肺,清热祛火,化痰祛瘀,调和阴阳等治疗原则,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
脾肺气虚
临床表现:鼾睡声重,时断时续,或呼吸停顿,精神疲倦,气少懒言,纳谷不馨,食后腹胀, *** 溏薄,
选方用 ***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黄芪、 *** 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炒枣仁、甘草。
鼻窍不利
临床表现:夜寐不安,鼾声响亮,断续不规则,鼻塞不利,流涕,喷嚏,鼻痒,或有头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稍浮。
选方用 *** :苍耳子散(《重订严氏济生方》)加味。
苍耳子、辛夷、香白芷、薄荷、菖蒲、桔梗、川芎、甘草。
肺系壅塞
临床表现:夜寐不实,鼾声如雷,咳嗽气憋,咽喉不利,或见乳蛾肿大,声音重浊,舌淡暗,苔白或腻,脉滑而弦。
选方用 *** :白牛宣肺汤(经验方)加减。
白僵蚕、牛蒡子、白杏仁、前胡、桔梗、荆芥、川贝、赤芍、玄参、牡蛎、甘草。
痰火闭肺
临床表现:夜卧不宁,鼾睡声洪大,喉中振动,胸中烦热,痰黄而黏,不易咯出,咳嗽喘促,但头汗出, *** 秘结, *** 短赤,鼻息灼热,舌红绛苔黄腻,脉滑数。
选方用 *** :礞石滚痰丸(《丹溪心法》引王隐君方》)加减。
青礞石、沉香粉、大黄、黄芩、瓜蒌、半夏、黄连、胆南星、枳实。
阴阳失调
临床表现:夜寐不安,辗转反侧,鼾声震耳,胸胁满闷,心悸易惊,自汗盗汗,困倦乏力,易感冒外邪,恶风怕冷,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选方用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金匮要略》)加减。
瘀血阻滞
临床表现:鼾睡声重,睡卧不宁,头痛如刺,头昏而沉重,胸闷憋,口渴,但欲漱水不欲咽,舌质暗滞,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选方用 *** :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加减。
麝香、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红枣、菖蒲、郁金、牡蛎、黄酒。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作为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常用方,具有抗抑郁、改善焦虑情绪、镇静、安眠、抗癫痫等作用,适用于以胸满、烦、惊、身重为特征的疾病,显示出经方的强大魅力。
组成
柴胡,黄芩,人参,桂枝,茯苓,半夏,大黄,龙骨,牡蛎,生姜,大枣,铅丹。
功效
和解少阳、重镇安神
主治
伤寒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烦躁惊狂不安,时有谵语,身重难以转侧
方证提要
胸满,脐部动悸,烦,惊,睡眠障碍, *** 不利,谵语,身重难以转侧,苔黄腻,脉弦硬或滑而有力者。
适用人群
1.表情淡漠(“柴胡脸”):体格中等或偏瘦,脸型以长脸居多;面色黄或白,缺乏光泽,抑郁神情,表情淡漠,疲倦貌。
2. *** 格内向: *** 格偏于内向,自我评价差,叙述病情话语不多,语速慢。做事规范严谨细致。
3.不定愁诉: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常有的症状有睡眠障碍、疲劳感、怕冷等。此外,胸闷、心悸、头昏、耳鸣、不安等不定愁诉也很多。或有精神压力过大,或情感挫折等诱因。
4.胸胁苦满:两胁下按之有抵抗感或僵硬感,缺乏弹 *** 。腹主动脉率动明显。心率多偏快。
5.舌苔黄厚, *** 多干结难解。
加减变化
1.面黯红、舌紫者,合桂枝茯苓丸。
2.胸闷、腹胀、焦虑不安、舌尖红者,合栀子 ,厚朴,枳壳 。
3.躁狂、便秘、 *** 不通,加桃仁 ,芒硝,甘草。
4.面红油、烦躁、失眠、舌红苔黄,加黄连。
伤寒论原文
第107条:伤寒 *** 日,下之,胸满烦惊, *** 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 *** 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 *** ,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 *** 。我们分享文章、 *** 来自 *** ,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