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的时间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的时间的知识,包括全球时间对照表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古代时辰对应现在时间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之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1、亥时(晚9~11时),为三焦经当令。
古人严格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从具体入睡时间来看,亥时被认为更佳。亥时自汉代被称为“人定”时分,人定即人静,也即21时-23时之间,东汉末年的《孔雀东南飞》就有“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之语。
传统中医认为亥时三焦经旺,三焦是六腑中更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通调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此时睡觉,百脉可以得到休息,对身体十分有益。
如今的现代人生活节奏快,要在晚上21点就睡觉,难度恐怕相当大,但再晚也不能晚过23点。因为23点为子时,此时胆经旺。中医理论认为,“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胆又为少阳,“少阳不升,天下不明”。即此时不睡觉,第二天就没得少阳之气升起,人就没有精神。
2、子时(子夜11~凌晨1时),胆经当令。
这段时间正是中医养生 *** 别强调的“子觉”时间。《黄帝内经》里,“凡是十一藏取决于胆”讲的就是 *** 内有11个脏器都依赖胆经的功能支持,因此要有足够优质的睡眠以保胆经获得充足的能量。
3、丑时(凌晨1时~3时)为肝经当令。
静心养气是更好的保肝 *** 。要特别指出的是,某些年轻一族如在这个时间喝酒,将会对肝造成极大的损伤。
4、寅时(凌晨3时~5时),肺经当令。
按照中医理论,寅时是 *** 阳气的开始,也是 *** 气血从静变为动的开始,必须要有深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扰。
5、卯时(早晨5~7时),大肠经当令。
早起不贪睡,晨起首先活动四肢筋骨,打太极拳,叩齿摩面或双手扣后脑,做“鸣天鼓”。
6、辰时(上午7~9时),胃经当令。
活动后喝一杯开水,用木梳梳发百遍,然后洗漱。早餐应该清淡,要吃饱。饭后可以百步走,但不宜做强度锻炼。
7、巳时(上午9~11时),脾经当令。
开窗通风后,可从事脑力活动,但要注意劳逸结合,让眼睛得到及时的休息。
8、午时(上午11时~午后1时),心经当令。
这是午餐时间,除要营养丰富,荤素搭配外,建议可以喝点汤,菜要少盐。酒可喝但不能醉。饭后宜睡半小时,不要过多。
9、未时(午后1~3时),小肠经当令。
午睡后可做少量和缓的运动,喝一杯茶。
10、申时(午后3~5时), *** 经当令。
这是更好的学习时间,记忆力和判断力都很活跃。除用脑学习外,要注意多喝水。
11、酉时(午后5~7时),肾经当令。
这是肾虚者补肾的更好时机。晚饭宜吃少、清淡,可以喝点粥。
12、戌时(晚7~9时),心包经当令。
准备睡眠,睡前要静心养气,用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洗脚,睡宜采取右侧卧位。
二、十二时辰的时间表
1、子时:23:00-00:59:鼠:夜半,又名子夜、中夜,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2、丑时:01:00-02:59:牛:鸡鸣,又名荒鸡,牛在这时候咀嚼白天没消化的食物。
3、寅时:03:00-04:59:虎: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老虎在此时最猛。
4、卯时:05:00-06:59:兔: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5、辰时:07:00-08:59:龙: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月亮又称玉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
6、巳时:09:00-10:59:蛇: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蛇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
7、午时:11:00-12:59:马: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这时候太阳最猛烈,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8、未时:13:00-14:59:羊: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羊在这段时间吃草。
9、申时:15:00-16:59:猴: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
10、酉时:17:00-18:59:鸡: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鸡於傍晚开始归巢。
11、戌时:19:00-20:59:狗: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狗开始守门口。
12、亥时:21:00-22:59:猪: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
三、中国现在正确的时间
1、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使用的标准时间为东八区区时(GMT+8)。 *** 称为北京时间, *** 称为 *** 时间, *** 称为台北时间。
2、中国的时区,是从五个统一到一个
3、中国的国土面积广大,从东五区到东九区横跨五个时区。在 *** 时期,中国也划分了五个时区。1918年, *** 观象台提出划分全国为五个时区,长白时区(GMT+8:30)、中原时区(GMT+8)、陇蜀时区(GMT+7)、回藏时区(GMT+6)以及昆仑时间(GMT+5:30)。
4、 1938年,内政部对20年前的方案有所调整,不过还是分为五个时区,并决定在1939年6月1日正式实施。但是,内政部同时决定在 *** 期间,全国一律暂用同一时刻,以陇蜀时区为标准时。 *** 胜利后,内政部又对五时区方案有所调整,并将回藏时区更名为新藏时区。
5、中华人民 *** 国成立后,为了方便管理,使用了单一时区制,以东八区的北京时间为标准时。中国的五时区划分制也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6、到1952年,除了新疆、 *** 等地区外,全国统一使用东八区时间,也就是北京时间。 *** 地区在 *** *** 后也基本使用北京时间。显然,这种统一,会让人们对“大一统”的印象更加深刻,深入日常生活,也更加有利于各个省份、自治区的 *** 经济融合。
7、当然,虽然统一使用北京时间,但不同地区的人们会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作息,以避免遵照同一个标准的不便。比如东北地区的很多人在5点左右就会吃晚饭,9点左右就准备入睡;而青海的小伙伴们可能到晚上8点才开始吃饭。
8、在中国,时间问题上只有新疆 *** 尔自治区有例外。新疆自治区革委会办公厅在1977年向全区发出通知:全区工作、开会等一切作息只用 *** 时间(GMT+6)。九年后,新疆 *** 尔自治区人民 *** 决定,从1986年2月1日起,全疆使用 *** 时间,凡必须使用北京时间的单位,在行文时要说明是北京时间。
9、直到现在,新疆仍然会使用当地的 *** 时间。新疆广播电视节目报上的新疆地方台节目用 *** 时间列出, *** 台节目会特别注明是北京时间。而学校上课和 *** 办公一般使用 *** 时间。
关于的时间和全球时间对照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