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后现代主义时间这个问题,后现代主义三大流派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后现代(主义)指的是那段时代
1、就是反现代主义,不要告诉别人阿~~
2、理论界一般认为:它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文化 *** ,
3、但是现在后现代主义已经算是死了,恩
4、1977年,美国建筑评论家詹克斯(CharlesJencks)出版了一本书,书名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在这本书中,詹克斯宣称“现代主义建筑死了”。他说得有鼻子有眼:
5、“现代建筑于1972年7月15日下午3时32分在美国密苏里州圣 *** 斯城死去……幸运的是,我们可以精确地认定现代主义建筑的死期,它是被猛烈一击后死去的。许多人不曾注意到这一事件,也无人为之出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突然死亡的说法失实。”
6、詹克斯这段阴阳怪气的话指的是,雅马萨奇早年设计的圣 *** 斯城黑人居住的高层公寓,在那一天被有计划地炸毁的事。那些公寓楼是因为常出现 *** 事件,作为不安全的房屋而被清除。这本是社会治安的事,詹克斯却把它归之为现代主义建筑的错误。事实是在1951年,那些公寓的设计曾获美国建筑师学会的褒奖。
7、虽然如此,一时之间,现代主义建筑死亡说甚嚣尘上。在詹克斯出书的同一年,另一美国人布莱克出了一本自称是对现代主义建筑的“ *** 书”的著作,书名为《形式跟从惨败——现代主义何以行不通》。
8、l979年美国《时代》 *** 也掺和进来。1月9日那一期有篇专文说“七十年代是现代建筑死亡的年代。其基地就在美国,在这块好客的土地上,现代艺术与现代建筑先驱们的梦想被静静地埋葬了。”
9、在此之前,人们已经注意世界建筑领域 *** 现了与现代主义建筑不同的建筑倾向,有人称之为“非现代主义建筑”、“反现代主义建筑”,等等,但没有一个一致的名称,詹氏此书出来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名称成为通行用语。
10、但是对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解却非常分歧。美国建筑评论家赫克斯台布尔在《彷徨中的现代建筑》的讲演(1980年)中说:“在后现代的旗帜下 *** 着一些不同的派别(相互之间不是没有摩擦)的人,其中包括将一切建筑都变成符号或象征的 *** 者,凌乱地接受所有历史和乡土元素的兼容主义者。这些不同流派之所以能联合起来,只是由于他们都认为现代主义是过时的东西……
11、意大利建筑理论家赛维说:“后现代主义其实是一个大杂烩。我看其中有两个相反的趋向。一个是‘新学院派’,它抄袭古典主义,但这一派人并不去复兴真正的古典精神,不过摆弄而已……另一趋向是逃避一切规律,提倡‘爱怎样搞就怎样搞’,把互相矛盾的东西杂在一起。”
12、上述两位评论家都反对说现代主义死了。赫克斯台布尔说:“我认为它还活着,并且活得很好。”赛维也说:“现代主义建筑没有死……根本在于美国人想要摆脱欧洲文化的影响。”
13、詹克斯后来承认他的现代建筑“死于1972年”的说法是为了“增添一点戏剧 *** ”,但还是坚持“死了”。到1983年,他终于承认现代主义建筑死亡说不符合实际。
14、当然,形成于20世纪初期的现代主义建筑不会不变化。六、七十年过去了,世界的方方面面都有了大变,建筑方面自然也会与时俱变。不过,所谓后现代主义建筑作为创作趋向,不论其中的哪一流派,主要关心的是建筑形象、建筑艺术风格,基本不涉及建筑的功能、技术、经济方面的事项。
15、从历史的眼光看,所谓的后现代主义其实应该被看作是对现代主义建筑在美学上、形式上的一种扩展、一种修正、一个变种,或其中的一个流派,即“后现代主义流派”。不过为简便起见,我们仍沿用后现代主义建筑这个名称。
16、本书作者以为,詹克斯在壮大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声势这一方面很有贡献,可算是一位吹鼓手。而直正为后现代主义建筑打造理论的是文丘里。但是,文丘里异常谦逊,他从不承认自己做了这项贡献。文丘里说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想法早在l940年就由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位建筑学教授提出来了,他本人只因为写了两本书,才同后现代主义建筑 *** 联系在一起。他说自己是搞设计的建筑师。那时因为设计任务少才写书,他不愿说自己是理论家。
17、1980年他在一次谈话中说现代主义在它产生的那个时期是了不起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是从现代主义建筑发展出来的。他说:“责怪那个时期的东西是很容易的,如今已经成了一种时髦。不应该为了搞一种运动就把另一个运动看得一钱不值……就某种意义而言,我想我们自己是现代主义的一部分,是从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
18、现代主义的生存土壤是商品生产为目的的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则是把后工业化社会作为时代背景。
19、后工业社会是美国社会学家D·贝尔创造的名词,他在《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中用以描述20世纪后半期工业化社会中所产生的新社会结构,他认为这种结构将导致美国、日本、苏联以及西欧在21世纪出现一种新的社会形式。
20、那么,是否就可以断言后工业社会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呢?让我们继续关注。
21、贝尔所谓后工业社会的“轴原理”是说“理论知识的中心地位是社会革新和政策形成的根源”。从经济方面来说其标志是由商品生产经济变为服务经济;从职业方面来说,专业和技术阶级处于优先地位;在决策方面,是创造新的“知识技术”。而这些,恰恰就是目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特征。对此,也许我们可以解释:由于技术变革,而把 *** 主义者赋予工人阶级的作为社会变革的历史 *** 人的作用取代了,而且这种取代正如历史发展一样是不可逆转的,后工业化必将来临。
22、后工业化社会是后现代主义文化 *** 的宽大温床。伴随着历史剧变,人们难免对旧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产生厌倦、怀疑、甚至嘲笑,他们不再认为对社会的发展负有责任,宁愿将个人生活置于随心所欲、纷乱无序的状态中。中心变成多元,永恒成为变迁,绝对变成相对,整体成了碎片……后现代主义并非只是西方的文化现象,它对我们的冲击已无可避免。
23、面对扑面而来的“后现代”之风,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它的文化特征。
24、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可·杰拇逊教授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概括了后现代主义文艺四个基本审美特征:
25、1.主体消失。在后现代文化氛围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等级 *** 被颠倒了,现代主义中的个 *** 和风格被消除得一干二净,主体成了某种破碎的幻象。
26、2.深度消失。现代主义艺术总是以追求乌托邦的理想、表现终极真理为主题,而后现代主义艺术则放弃了作品本身的深度模式,不再具有思想,不再提供解释,拒绝挖掘任何意义,仅仅追求语言 *** 。
27、3.历史感消失。历史永远是记忆中的事物,而记忆永远带有记忆主体的感受和体验。现代主义艺术因追求深度而沉迷于历史意识,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历史仅仅意味着 *** ,它以一种迎合商业目的的形象出现。
28、4.距离消失。在现代主义艺术看来,距离既是艺术和生活的界线,也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界线,它是使读者对作品进行思考的一种有意识的控制手段。后现代艺术中,由于主体的消失,作品失去深度和历史感,仅仅具有作用于人感官的 *** *** ,而没有任何启发和激扬的功能,换言之,它强调的只是 *** 本身。
29、应该看到,由于 *** 的和文化的原因,后现代主义对东方文化的影响更多地是理念上的启迪。
30、后现代文化在文学上,作为一种叙述话语和风格,表现为无选择技法、无中心意义、无完整结构,叙述的过程呈发散形,意义的中心被消解、发散到文本的边缘地带。
31、受它的影响,我们的身边既出现了孙甘露为 *** 的新写实小说,也产生了消费者文学及其 *** “王朔现象”。
32、现在来看,现在断言后现代主义是否能成为东方文化的主流尚为时过早,但应看到,全然取消精神衡量指标和存在维度,消解历史意识已渐成为一种风尚。
33、===========================================================================================
34、后现代主义文艺四个基本审美特征:
35、1.主体消失。在后现代文化氛围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等级 *** 被颠倒了,现代主义中的个 *** 和风格被消除得一干二净,主体成了某种破碎的幻象。
36、2.深度消失。现代主义艺术总是以追求乌托邦的理想、表现终极真理为主题,而后现代主义艺术则放弃了作品本身的深度模式,不再具有思想,不再提供解释,拒绝挖掘任何意义,仅仅追求语言 *** 。
37、3.历史感消失。历史永远是记忆中的事物,而记忆永远带有记忆主体的感受和体验。现代主义艺术因追求深度而沉迷于历史意识,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历史仅仅意味着 *** ,它以一种迎合商业目的的形象出现。
38、4.距离消失。在现代主义艺术看来,距离既是艺术和生活的界线,也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界线,它是使读者对作品进行思考的一种有意识的控制手段。后现代艺术中,由于主体的消失,作品失去深度和历史感,仅仅具有作用于人感官的 *** *** ,而没有任何启发和激扬的功能,换言之,它强调的只是 *** 本身。
39、应该看到,由于 *** 的和文化的原因,后现代主义对东方文化的影响更多地是理念上的启迪。
40、后现代文化在文学上,作为一种叙述话语和风格,表现为无选择技法、无中心意义、无完整结构,叙述的过程呈发散形,意义的中心被消解、发散到文本的边缘地带。
41、受它的影响,我们的身边既出现了孙甘露为 *** 的新写实小说,也产生了消费者文学及其 *** “王朔现象”。
42、现在来看,现在断言后现代主义是否能成为东方文化的主流尚为时过早,但应看到,全然取消精神衡量指标和存在维度,消解历史意识已渐成为一种风尚。
43、排除几个不可能的后现代主义定义。之一,后现代主义不是一个风格概念。那种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风格的观念,之所以不能成立,乃是因为,不管以什么样的风格术语来界定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人们发现两者其实难于区分,或者,后者只不过是前者早已拥有的某些风格的强化或变调而已。人们早已指出哈桑关于后现代主义的那些区别 *** 特征(如“不确定 *** ”、“内在 *** ”等等),根本不能成立。以风格或语言来界定后现代主义,还会导致某个作品的某些部分是现代主义,另一些部分则是后现代主义的荒谬结论(例如认为《尤利西斯》的意识流部分是现代主义,而其戏拟或滑稽模仿部分则是后现代主义,又比如认为埃森曼的建筑语言是现代主义的,但其空间却是后现代的,等等)。正如查博特(C. B. Chabot)所说:“我们对现代主义缺乏一个充分的、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理解,使得许多为后现代主义所作的论辩变得似是而非,许多被冠以后现代之名的东西,都直接来自早先的〔现代主义〕作家。”1)
44、第二,后现代主义也不是一个时期概念或一个艺术运动的概念。因为,其一,它首先错误地将现代主义视为一个有时间 *** 的艺术运动(比如从1860年到1960年),这种错误会产生将“所有”1960年以后的艺术都视为后现代主义的荒唐结论;其二,它不是建立在一种庸俗的社会决定论之上(比如在詹明信那里),就是建立在某些断言“我们已经进入后现代”的启示录式的独断论之上(比如博德里亚,以及大多数低级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又如查博特所说,“人们甚至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后现代的社会。一定数量的人们显然相信,文化在某个时刻的断裂已经出现,其标志可以从我们文化活动的整个范围内被察觉到。然而,似乎很少人在其根本 *** 质与假设中的断裂的时间达成 *** ,更少人在如何最充分在刻画它对于我们的文化产品的影响的问题上有相同的意见。”2)这种独断论不仅不能成立,而且以其先知般的口吻为人所恶。桑托尔(F. F. Centore)就指出:“后现代主义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非官方的国教,一种新的救世神话,具有普世的有效 *** ,每一个好公民都必须遵守。事实上,不追随这一 *** *** 的人犯下了叛逆罪。以诸如激进的解释学、解构主义、新实用主义或后现代主义为名,当下的正统教义教导人们现代世界(1600-1945),已随着上帝的分崩离析与客观科学一道,永远地过去了。应该代之以一种更具流动 *** 的不定形的过程的世界,因此它呼吁一种更加激进的解释模式。它坚持每一种东西只是现实的一个隐喻或象征,而现实并不存在。每一种事物都是历史的功能;所有的文化与 *** 都只是时间 *** 的、暂时的与神话的。创世的不是上帝的言,而是解释学——中途与终结当然也不例外。”3)
45、第三,后现代主义不是西方当代艺术的现实,它只是、并且始终只是一种观念形式,一 *** 评概念或美学概念。这一点特别值得一提。某些天真的后现代主义者相信,我们“已经进入”某个划时代的时期,在这儿,一切皆“后现代”了。而在中国,由于一些更加天真的后现代主义学者的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介绍,以及自始就乱轰轰的“后现 *** 论研究”,以至于在日常意识中,人们产生了“西方已经进入后现代,我们该怎么办?”式的无端焦虑,或是“我们应该绕过现代直接进入后现代”式的乌托邦狂想。事实上,后现代主义绝非西方一种社会现实,甚至不是一种思想现实。说它不是社会现实,是因为,正如贝格尔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那样:“尽管与19世纪下半叶相比,经济、技术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仍然保持一样:私人资本对集体生产的剩余价值的剥削。西欧的社会 *** 制已经充分地认识到,尽管 *** 干涉经济事务的意义不断增长,追求更大利润仍是社会生产的驱动力。因此,我们在解释当下变化时务须小心谨慎,不能幼稚地把它们估价为划时代的转变的迹象。”4)说后现代主义甚至不是一种思想事实,是因为:从它诞生的之一天起,后现代主义就一直处于西方有识之士的批评与反驳之中。换句话说,后现代主义一天也没有作为一种“思想现实”存在过,而是始终作为一个“问题”存在着。正如查博特所说:“他们〔后现代主义者〕假设我们事实上正在目睹某种真正的后现代文化的出现,而我想质疑这个假设。在我看来,某些被称作后现代主义的东西事实上是现代主义本身内部的一种晚近的发展或衍变,这种说法至少具有同样的有似真 *** 。我已经提出了一些论据来支持我的论点:(1)还没有令人满意的与普遍接受的后现代主 *** 释存在;(2)被称作后现代的许多东西其实直接来自现代主义;(3)对它的存在的大多数论辩主要都是通过对现代主义的枯竭的概括,特别是通过一种忽视了其作为第二级别的概念的 *** 质的概括,来获得其最初的似真 *** 的。”5)
46、最后,后现代主义也不是一个媒介概念或艺术样式的概念。因此,比方说,我们不能说架上绘画是现代主义的,而装置艺术(installation)、视像艺术(video art)等等,却是后现代主义的。因为,从根本上说,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分野不是媒介或材料,或具体样式的分别,而是观念的分别。这个问题有些复杂。我们得稍微绕一个弯。
47、============================================================================================================================================================
48、现代主义是本世纪流行于欧美文坛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 *** ,也是当代西方世界社会危机、精神危机和艺术危机在文艺领域的反映。它语源于法语Moderne,具有最新的、现代的,先锋的含义。
49、二十世纪初期,在欧洲的一些大国里,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相继出现了若干新奇的派别,例如绘画方面的抽象派,音乐中的反轩调主义,雕刻中的反现实主义,诗歌中的未来主义,小说中的意识流,戏剧里的表现主义等等。到了本世纪二十年代,逐渐汇合而成有社会景物现代主义 *** ,或称现代派。它的主要特征是:反对古典的艺术传统,在题材上、技巧上力求新奇,标新立异,在精神上则带有歇斯底里的疯狂 *** 质,作家们着力发掘的不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而是作者自己的贫乏而空虚的内心世界。他们排斥巴尔扎克式的批判现实主义,认为它呆板、单调、机械;他们崇拜奥地利的病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主张描写梦境和人的下意识领域,追求表现人们在一瞬间感受到的"神秘的抽象的王国"。西方学者就把这种鼓吹反现实主义的,主张作家任意妄为和疯狂自我表现的文艺思想,笼统地称之为现代主义 *** 。
50、现代主义主要包括本世纪二十年代兴起的以德国为中心的表现主义,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未来主义,以法国为中心的超实现主义,以英国为中心的意识流文学;也包括三十至六十年代兴起的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等等。一般认为,英国的乔伊斯,法国的普鲁斯特和用德语写作的奥地利犹太作家卡夫卡,是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 *** 人物。
51、西方的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产物,也是各种非理 *** 主义哲学和社会 *** 影响下的产物。
52、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各种与传统异然有别的文学艺术 *** 的统称,旨在表现对20世纪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而作出的精神反映;
53、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 *** 教会内部出现的一股旨在用现代哲学重新诠释 *** 教教义的神学 ***
54、========================================================================================================
55、现代主义的生存土壤是商品生产为目的的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则是把后工业化社会作为时代背景。
56、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是功能主义,主张形式遵循功能.
57、后现代主义要旨在于放弃现代 *** 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这种放弃表现在拒绝现代主义艺术作为一个分化了文化领域的自主价值,并且拒绝现代主义的形式限定原则与 *** 派原则。其本质是一种知 *** 上的反理 *** 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 *** 上的快乐主义。
二、近代,现代,当代分别指什么时候
1、19世纪中叶,这是世界近代史阶段基本到来的历史时刻。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 *** 战争到1919年中华人民 *** 国成立前。
2、现代,指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 *** 国成立这一时期。
3、当代,指1949年10月1日至今。
时代是能影响人的意识的所有客观环境。时代绝不是简单的等同于年代,时代是与人紧密联系的时空概念,比如什么是 *** 时代?因为时代是能影响人的意识的所有客观环境,所以 *** 时代就是能影响 *** 意识的所有客观环境,其中当然包括时间的概念—— *** 时期,更多的还包括影响 *** 意识的所有客观环境,比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二战后,战争与 *** 的时代主题逐渐被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所取代。
当代(人类发展历史时间段的定 *** 界定)_百度百科
三、现代当代分别是什么时间段
1、当代: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划分,比如文学界说是五四运动之后,史学界说是1949年之后(即和现代同义)。
3、现代即 *** 和 *** *** 的时代;历史学上通常指 *** 取得社会主义 *** 胜利的时代,称“现代”,也就是说赤色 *** ,用鲜血换回的年代,应该是鲜血和汗水凝结的时代,为“现代”。
4、1917年 *** 十月社会主义 *** 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 *** ,标志着世界现代历史的开端(后现代)。一般认为,中国现代历史始于1919年五四运动(进入新 *** 主义 *** 时期)超现代。
5、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当代,是对人类发展历史时间段的一个定 *** 界定。从全球来看,当代应该是指以第三次世界科技 *** 为标志以后的时期延续至今后。
6、第三次科技 *** ,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 *** 。其当代大体界定时间应该是20世纪40-50年代以后的时期。
四、后现代主义诞生于什么时候
1、后现代主义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是对现代化过程 *** 现的主体 *** 和感觉丰富 *** 、整体 *** 、中心 *** 、同一 *** 等思维方式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在场形而上学”等的批判与解构。
2、 *** 人物主要有美国的理查德·罗蒂(1931-2007)、法国的雅克·德里达(1930--2004)和让·弗朗索瓦·利奥塔(1 *** 4-1998)。
3、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 *** )是上世纪70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
4、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 *** 。然而,在理论上具有反传统倾向的哲学家在现代西方的各个哲学流派中都能找到。
5、当代美国活跃的后现代主义者之一格里芬就说:“如果说后现代主义这一词汇在使用时可以从不同方面找到共同之处的话,那就是,它指的是一种广泛的情绪,而不是一种共同的教条———即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
6、这样一来,不同时期具有这种反传统理论倾向的哲学理论流派都可归于后现代主义,如后结构主义、西方 *** 主义等。
五、现代,后现代和当代艺术的时间划分
1、塞尚开创的现代主义艺术的确切发轫时间无人追究,如果一定要找一个时间节点,把它定在1874年——“印象派”诞生的年份。
2、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终结、亦即后现代主义艺术起始的时间是1979年,因为这一年意大利艺术批评家阿基莱·博尼托·奥利瓦在米兰《艺术快讯》(Flash Art) *** 第 *** -93期发表了《意大利超前卫》一文,宣告了后来席卷欧美的“新表现主义”艺术浪潮的产生。
3、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落幕、亦即当代艺术开端的时间是 *** ,这一年之所以被看作是一个划时代的年份,是因为 *** 以及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世界重大历史 *** 变——柏林墙 ***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和全球贸易协定的签订。
带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世界 *** 和文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也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谈及西方现代、后现代和当代艺术的分期,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现代”和“当代”是两个历史与艺术共用的分期概念,而历史与艺术史的分期在时间上并不相同。尽管一些西方艺术史家根据历史分期将文艺复兴至法国大 *** 时期的艺术史称为现代艺术史(History of Modern Art)。
但人们更认可西方现代艺术肇始于19世纪后期、“塞尚是现代艺术之父”的说法。这样,在西方历史与艺术史中就出现了一个概念矛盾和时间错乱的现象——在当代历史中不仅有当代艺术,还存在着现代和后现代艺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当代艺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现代艺术
六、后现代主义的时间
1、后现代主义产生于1960年代的一场社会文化与哲学 *** 的艺术,它是一种更进步,更高级的思维方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2、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70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义主义,基础主义在场形而上学的批判与结构。
七、后现代主义诞生于什么时间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 *** 。然而,在理论上具有反传统倾向的哲学家在现代西方的各个哲学流派中都能找到。当代美国活跃的后现代主义者之一格里芬就说:“如果说后现代主义这一词汇在使用时可以从不同方面找到共同之处的话,那就是,它指的是一种广泛的情绪,而不是一种共同的教条———即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这样一来,不同时期具有这种反传统理论倾向的哲学理论流派都可归于后现代主义,如后结构主义、西方 *** 主义等。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