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临时起意蒸了三张凉皮,孩子放学回来吃饭说好吃比我吃的还要多<偷笑>
蒜汁醋汁调料水辣椒油
因为临时想起来蒸凉皮,所以配料有点不全,没有芝麻酱黄豆芽黄瓜丝的,但是一样好吃,孩子说好吃吃了一大半,一盘西红柿拌白糖也端着盘子连汤汁一起喝完了<偷笑>一盘菠菜我自己吃了<呲牙>
其实在关中农村凉皮做起来特别简单,不用洗面筋,直接面粉加盐和成面糊,有专门蒸凉皮用的凉皮罗罗,一般出锅要放凉水里面凉的快,所以都是两个凉皮罗罗换着蒸,家里没有凉皮罗罗的可以找个平底的盘子类只要锅里能放得下就行。我这直接蒸箱里用蒸盘蒸的,出来也不错,不过试了好多次洗面筋的面糊,这蒸箱就蒸不好,要用火上蒸才行。现在把简单的各个步骤发下面
面粉加盐加合适的水
搅拌成没有颗粒的面糊
筷子提起来有连续面糊成条状就行
平底盘涮油
面糊均匀盖满盘底
水 *** 蒸盘
定时五分钟
五分钟后拿出来
放凉水池子晾一会
盘子上揭下来折叠一下方便切
三张凉皮一大盘
辣椒油
辣椒油蒜汁醋汁调料水
拌好的凉皮
这个 *** 做出来的凉皮,不用拌直接吃都好吃。还可以不切直接卷菜吃,也可以西红柿卤伴着吃,总之喜欢怎么吃就怎么吃,不知道别的地方都怎么吃的<笑>
*** 期间陕西人花式 *** 凉皮的 *** 作,引起了 *** 广播电台的注意前几天,在很多自媒体平台,今日头条、抖音、公众号上,突然出现了?一股花式 *** 凉皮的热潮。
据说抖音上有个老大爷做凉皮的 *** ,点击量都超过500万了。
晒一下我家大妈做的安康蒸面
外地的朋友自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小小的凉皮,怎么能突然就这么“火”呢?
今天中午, *** 人民广播电台“趣旅行+乐游风向标”节目,专门连线了本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读。
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陕西人民为什么“晒”凉皮。
其实我很想说“这 *** 期间,你让他在家里做泡馍,他做不出来啊”。
当然这是玩笑了。其实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留给我的准备时间也就一小时。
我其实对电台连线有点恐惧,因为我不是那种口才很好的人。我的脑子不慢,但是嘴巴跟不上大脑,对自己的表达很没自信。我更适合在书房里安安静静写点文章。
前几年陕西交通音乐台找我做过几次节目,我听完就觉得自己的声音很囧。
但是照照镜子,发现我的长相比声音更没优势。如果电台播放一点声音我都没自信,电视上万一要出镜,我就更没信心了。相比电视,还是电台压力小啊。
好了,今天的话题是陕西凉皮。简单的寒暄之后,主持人问我对 *** “凉皮”热的看法。
喜欢音频的朋友,可以直接点击音频收听。
首先我跟主持人说,根据我的判断,我们能够通过朋友圈、自媒体平台看到的还只是少数,有更多的陕西人在家吃凉皮,是没有上网传播的。也就是说,凉皮“热”要比想象的更热。
那么为什么陕西人这么爱凉皮呢?
其实这种 *** 连线是很轻松的,大概跟大家聊聊就好。
但是多年科研生活习惯告诉我:一定要把主要影响因素全部找出来,漏一个都不行。
比如说,我写一篇中国旅游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你要是漏掉一个考虑维度,导师得骂死你。
在准备的那一会功夫,我分别从口感舒适度、绿色健康度、 *** 便利度、 *** 接受度、季节适应 *** 等几个维度展开了深入思考。就差写一篇“论 *** 背景下陕西凉皮热度指数上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 *** 。
不过电台节目,咱们得用老百姓的语言来讲不是?所以我告诉主持人:
1.口感好。好的凉皮凉爽,柔软、劲道、酸辣可口。对味蕾 *** *** 强,好吃是硬道理。别说是陕西人,河南人、甘肃人、山西人都喜欢吃凉皮,外地游客对陕西凉皮也是赞不绝口。陕西凉皮的好吃,是举世公认的(最后这句节目中没好意思说)
2.绿色健康。不油腻,脂肪含量低,吃了不长肉。
3. *** 便宜。一碗凉皮只要6-10块钱,人人吃得起。
4. *** 简单,家里可以自己做。比如宅在家里做不出泡馍,但是可以做出凉皮。
5.分量不会给人带来压力。相比羊肉泡馍、biangbiang面这种大老碗,凉皮不会给人带来太大的压力。
6.适合四季。尤其是能陪伴我们渡过夏天。夏天人的食欲差,只有凉皮能吃得下去。所以陕西人说“没有凉皮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接下来主持人让我介绍一下陕西各地的凉皮。
其实凉皮是一个统称,在不同地区因为 *** 工艺,原材料,吃法的不同,体验感有很大差异。按照 *** 材料分为米皮和面皮。按照吃法,有凉吃和热吃。凉吃是主流,所以叫凉皮。按照 *** *** ,有擀面皮,蒸面等。
趁着这个机会,肯定要把陕西各地最有特色的凉皮给大家普及一下啊。方便大家到各地,探寻那些最有特色的美食。
西安一带比较 *** *** 的,当然是秦镇米皮了。
宝鸡一带,比较 *** *** 的是岐山擀面皮、岐山烙面皮。
汉中是汉中热米皮,热面皮。
安康主要是蒸面。
其实我还准备了凉皮的历史、凉皮的吃法、凉皮的 *** *** 等,但是因为节目时间关系,就没有涉及。尤其是没来得及给大家普及一下“三秦套餐”、“西安三宝”的概念,实在是有点遗憾。
关于凉皮的历史。目前没有明确的记载。西安人的传说,是给秦始皇的贡品;汉中人的传说,是当年刘邦在汉中做汉王时候的贡品。所以根据这两个传说推测,大概是秦汉时期。陕西人喜欢凉皮已经2000多年了。
凉皮的吃法。凉皮可以当配菜,可以当主食。当食量小的时候,凉皮可以做主食。在陕西很多席面上,凉皮也可以做配菜。可以单吃,可以搭配。外地游客体验西安特色小吃,听说过“三秦套餐”、“西安三宝”,凉皮、肉夹馍、冰峰。有荤有素有饮料,就是最经典的搭配。
*** 来自 *** ,侵删
不管是哪里的凉皮。吃凉皮,是一定要加醋与辣子的。酸爽是凉皮的精髓,辣子是凉皮的灵魂。判断一碗凉皮好不好吃,除了凉皮本身质感,更要看醋与辣子的结合是否和谐。
接下来主持人让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
因为提前只准备了凉皮的话题,还真没准备这个。那一瞬间,我在想,我该介绍陕西呢,还是该介绍安康,或者该介绍大西安。
一开始想介绍陕西,很显然这不是几十秒能说清的。短暂的结结巴巴介绍后,我突然反应过来,应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安康。因为这一段准备不充分,我觉得介绍的不是很好。还是我的 *** 病:嘴巴跟不上脑子。现在让我写,我能写一万字介绍,但是当时给我30秒钟,脑子就比较空白。
节目的后半段,是两位主持人聊我们安康,听起来真的很亲切。
安康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江横贯东西,是中国十大宜居小城、国家森林城市、并入选“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
安康的生态环境非常优越,这也是我在节目里面宣传的。它是南水北调 *** 工程的核 *** 源区,承担着“一江清水供北京”的光荣使命。
节目还介绍了安康的汉阴油菜花节,“平利女娲茶”,以及安康旬阳县蜀河镇的“蜀河八大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收听。
成博士陕西旅游,做最专业的陕西旅游平台。欢迎关注!
陕西女子教你做凉皮*** 期间,全国人民都处于居家隔离期间,抖音 *** 上各种美食 *** 上了热搜。今天我来给大家说说热搜排行之一的凉皮 *** *** 。
1.和面
用面粉两勺,加盐,倒水和面。和做麻食,扯面一样,做到 *** ,盆光,手光,面光。和成面团备用,醒面半小时。
2.洗面
这道程序我小时候最喜欢,把水倒入面团中,像洗衣服一样 *** ,等水变成白色,倒入备好的另一个盆内。一直反复,直到水变清澈,面团成蜂窝状。
3.把集中起来的面水,静止一晚,我们基本都是晚上洗面,第二天做凉皮。洗出来的面筋放在水里放置冰箱。温度不高可放室内即可
4.第二天拿出蒸凉皮的罗罗,我们这边的叫法。给锅里倒水,等水开,放进去蒸2-3分钟。放入罗罗。罗罗提前放好一勺面水。
5.重复以上动作,即可得到凉皮。
6.记得做油波辣子,油泼蒜泥,生姜末。黄瓜丝,豆芽等配菜。再放入自己酿制的农家醋。
凉皮在夏天吃起来,凉爽可口,在没有空调的年代很是解暑。现在虽然有空调,冷饮,但做为陕西女娃还是大爱凉皮。
有不会的朋友可以私信我,教你做凉皮。
小成本创业——陕西凉皮,花了1000元拿到的秘制配方分享给大家步骤1:配制香料
香料八角16g、小茴香16g、桂皮
8g、陈皮5g、肉蔻7g、荜拔7g、香
叶8g、砂仁3g、桂枝3g、胡椒7g、
白果8g、孜然7g、 *** 3g、甘草
8g、白蔻7g、草果7g、苦豆7g、千
里香10g、良姜8g、草寇5g、紫草
8g、 *** 5g、罗汉果7g、麻椒7g、
干姜8g、白芷7g、白莲子7g。(把以上配料打成粉)
步骤2:炒辣椒油
- 辣椒面(山西线椒辣椒面),粗面100g,细面100g,10g酒,20g白醋,5g白糖,10g豆瓣酱,葱姜蒜各60g。
2.起锅烧油,放入葱姜蒜,炸香后把它们捞出来,再把油烧热至200度以上。关火加入60g白芝麻,等油降温降到180度的时候,加入打成粉的60g香料,等降到140度加入辣椒面,再加白糖,白酒,白醋,豆瓣酱。
步骤3:熬大料水
八角、茴香、桂皮、花椒各3g,干姜、良姜、草果、香叶各2g,装成料包。
锅里放4斤水,加入料包,再加入之炸好的葱姜蒜,熬制差不多后把料包捞出,加入160g的盐,关火捞出料渣,然后加入30g的鸡精,30g味精,趁热搅拌融合。
步骤4:调芝麻酱
50g油加热至240度再把油温降到30度左右,倒入芝麻酱,顺一个方向搅。
步骤5: *** 蒜水
100g蒜加100g水,打成水沫即可。
步骤6:拌凉皮
将面条切成条状,面筋切成块状,加上准备好的辣椒油,大料水,醋,芝麻酱,蒜水,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如图所示
清清爽爽的陕西凉皮就做好啦,看上去是不是特别有食欲呢?
{"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28b0g10000c39mvat0k1eb5dl5mcl0","d *** ation":109.487,"width":854,"height":480,"file_size":13533467,"thumb":{"web_ *** i":"tos-cn-p-0000/a10678 *** 8f4547b3937b25d4fd6f1093","width": *** 0,"height":360,"i *** 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 *** 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nor *** l":{"d *** ation":109.487,"file_size":9340306,"w": *** 0,"h":360}},"is_encrypted":null,"sp":null,"md5":"1fcca181b6c77b56e7cf4cdb705451fc","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
陕西凉皮 *** ***之一步:凉皮和面用料:
高筋面粉 500克
盐2.5克
温水 *** 克(40度左右)
*** *** :
把面放在和面粉盆中,加入盐搅拌均匀,然后加水把面打成面絮,不停揉面,感觉完全融合,表面光滑,不会裂开,有劲道了,就可以了。用湿布盖住醒40分钟左右。
第二步:洗面筋和沉淀面浆
*** *** :
醒好的面倒入清水,不停 *** ,每次洗出的面水变得较浓白时,倒入盛器中让其沉淀。在倒的时候准备一个密筛子,防止洗掉的面筋倒入面浆中,就这样一直洗至面水不浑浊时为止,洗剩下的面团就是面筋。将面浆桶放在阴凉通风处,沉淀时间一般为5到7小时。撇去盛器上面的沉淀水,沉淀部分就是面浆。时间越长沉淀效果越好。第三步:二次沉淀面浆和加工
用料:酵母3克 盐2.5克
*** *** :
将沉淀好的面浆再次加入清水然后搅拌,让之前面浆里残留的淡 *** 的水稀释,沉淀时间一般为5到7小时。撇去盛器上面的沉淀水,这样二次沉淀就完成了。在面浆中加入酵母搅拌均匀,静止半小时让它发酵加入盐搅拌均匀。
第四步:蒸凉皮
蒸制 *** :
1.面浆做好后,就开始准备蒸。烧开水,一定要大火,准备两个凉皮锣锣,锣锣用刷子刷一层食用油,然后倒入1-3毫米的面浆,将锣锣放入锅中时,慢慢的将面浆摆弄均匀,然后在盖锅盖。大火蒸5分钟即可。如果要厚一些可自己掌握,不过皮子薄了更好吃。
2.蒸的时间到了,取出锣锣,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凉水盆中 *** 。 *** 好的凉皮用手轻轻揭下,放到盘中。每层凉皮中间要抹上适量的食用油,一是以防粘连,二是色泽好看。
第五步:面筋的预处理和蒸制
*** *** :
1.先把面筋拉直然后再重合然后再拉直在重合,重复8到15次左右就可以了。将面筋,冷水上锅蒸,上汽后蒸15分钟左右。记得中间要留孔,或者把面筋拉的薄薄的,取出。放凉,挤出水 分切2厘米左右的丁即可。
第六步:调料的 ***
一、醋水的 *** :
*** *** :锅中放入冷水,加入醋,加入八角2克,桂皮1克,香叶1克,花椒1克,草果3克烧开后关火 *** 后静置1小时捞出香料即可使用。
二.香料水的 ***
1、水800克,葱段30,姜片20,花椒10克,八角4克,
香叶2克,桂皮2克,小茴香2克, *** 2克
2、将水烧开后,放入葱段,姜片,花椒,大料,香叶,桂皮,小茴香,等待开锅后关火小火熬5分钟左右香味出来后,将原料捞出,等水凉至常温时,料水就 *** 好了。
三.蒜水的 ***
蒜瓣100克,
水150克
蒜拍碎切成最细的末然后倒入凉白开水适量,搅拌,放置1小时即可。
四.调料水的 ***
用料:水500克
盐50克
糖15克
味精和鸡精各25克
生抽50克
*** *** :把所有调料放入水中搅拌均匀使其充分溶解即可
五.芝麻酱的 ***
1.需要准备的原料有:芝麻酱500克,水400克左右,红腐
乳15克,韭菜花酱3克,食用盐5克,味精3克,鸡精3
克,香油5克,生抽2克,耗油3克,
2.将麻酱放入盆中,放入韭菜花酱、红腐乳,香油,耗油,
生抽,食用盐鸡精,味精搅拌均匀再加水泄开就可以了。
六.秘制奇香料油
点的时候,大概150度下入葱,姜,蒜,洋葱,炸至金 *** ,
捞出不用。然后下入白芝麻,略微炸一会,芝麻有一点点泛
黄,下入花生粉和香料粉炸制30秒左右,倒入容器中即可(如菜籽油1000克 白芝麻50克 花生粉50克,白酒2克 大葱30克姜30克蒜30克 洋葱30克,香料粉30克。
七.秘制红油 *** :
用料:线椒辣椒粉 130克 二荆条辣椒粉70 克菜籽油1000克 白芝麻50克 花生粉50克,白酒(52度左右)2克大葱30克姜30克蒜30克洋葱30克香料粉 30克 *** *** 给
1.先把白芝麻,花生粉,白酒 香料粉,辣椒粉混合搅拌均匀
备用。
2.把菜籽油烧到八成热大概200度,开最小火,放入葱,姜,
蒜,洋葱,炸至金 *** ,捞出不用。此时关火,然油温大概
*** 至170℃时下混合好香料调料的椒面中,不断搅拌将油与辣椒面均匀混合,待油刚好淹没辣椒面时 暂停加油,等待油温降至150℃时再 把剩余的菜油一次 *** 加完。
【香料粉配比;八角75,小茴香50克,干姜50克,桂皮25克,陈皮15克,麻椒5克,花椒40克,草蔻10克,白蔻20克,孜然30克,香叶3克,香果25克, *** 15克,草果10克,甘草10克,砂仁8克,白芷5克, *** 5克,千里香5克,罗汉果15克。混合后打粉。】
第七步:凉皮的调制
将凉皮切丝,黄瓜切丝,香菜切末,放入做好的麻酱,蒜汁,香
料水,调料水,醋水,秘制红油《不吃辣的可放秘制香料油)和
切好的面筋,搅拌均匀后,一份凉皮就做好了。这个放料的比例没法具体精确,里边的所有小料都是可以根据当地口味自己配置的,比如喜欢酸味可以多放些醋,按我们当地口味:辣椒油,麻酱,醋水,这三样多放些,其他少量放,可先参考 *** 做到心里大概有个数。
关于彩色凉皮
1、红色凉皮取一斤白色面浆 加入20克番茄酱搅匀,完全按照 *** 上蒸白色凉皮的 *** 蒸就行。
2、绿色凉皮取一斤白色面浆加入20克菠菜汁搅匀,完全按照 *** 上蒸白色凉皮的 *** 蒸就行。
3、紫色凉皮 是紫甘蓝汁
4、蓝色凉皮 也是紫甘蓝汁
5、 *** 凉皮是栀子水
6、咖啡色凉皮 是生抽酱油
最详细的陕西凉皮、面皮做法,配方和技巧全都告诉你,一看就学会。凉皮的做法虽然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很多人之一次做如果没经验一般都会失败,做出来的凉皮不劲道而且糟烂不成形,在以往我曾经分享过陕西特色小吃凉皮、擀面皮、米皮的做法,今天就给大家分享陕西的另外一种小吃烙面皮,这个做法更简单,做出来清凉爽滑、透明筋道又好吃,这次详细讲解从和面、洗面、面筋、烙面皮、油泼辣子、调料水一系列的全部 *** 过程,喜欢吃面皮的千万不要错过,闲话少叙,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下 *** *** 吧。
准备食材:
普通面粉、清水、花椒、八角、桂皮、小茴香、香叶、生姜片、葱段、洋葱片、香菜、食用油、红辣椒面、白芝麻、香醋、白酒、盐、味精、黄瓜丝、绿豆芽、蒜水
具体做法:
1.先和面,和面盆里加入面粉,再分次加入水来和面,面粉搅成絮状的时候再把它们揉成面团,面团揉好后盖住饧面20分钟左右。
2.二十分钟后把面团再次揉光滑,然后往和面盆里加入凉水洗面,水倒进去后先静置5分钟,再开始洗,这样洗的时候手不容易滑,用两手抓着面团洗,这样好洗一些,越洗盆里就越浑浊,就这样一直重复地洗,把里面的淀粉全部洗出来为止,把水洗得浓稠的时候,把洗出的面水倒进另外一个容器里面,和面盆里继续倒入清水,一直重复地洗,我前后大概洗了有7-8遍,如果洗面洗的次数少了,做出来的面筋会比较粘,只有洗好了,做出来的面筋才筋道,口感才好。
3.最后洗到这种程度,面筋就洗出来了。
4.这个锅里的是刚才洗面筋洗出来的面水,然后现在让它静置沉淀2-3小时。
5.现在开始蒸面筋,锅里水烧开后,直接把面筋放入蒸锅上蒸,这里不需要加任何的东西,大火蒸20分钟。
6.现在面筋就蒸熟了,把面筋晾凉后直接用手撕成小块装盘里。
7.接下来做凉皮里的油泼辣子,准备花椒、八角、桂皮、小茴香、香叶、生姜片、葱段、洋葱片、香菜,锅里倒入多一点的油,油温五成热后转中小火,加入这些香料进去,这里一定要用小火慢炸,把这些香料里的香味完全炸出来。
8.碗里加入红辣椒面,一半用细的辣椒面,一半用粗的辣椒面,再加入白芝麻进去,香料炸到颜色干黄后捞出来,开大火将油温升高,然后关火把油温降至六七成热的时候,再倒入红辣椒面碗里,边倒边搅,最后辣椒碗里再加入少许的醋,再加几滴白酒,这样做出来的油泼辣子才会更香。
9.接下来做调料水,锅里倒入少量的水,里面加入八角、香叶、桂皮还有花椒和小茴香,盖上锅盖煮10分钟左右,调料水煮好后,把里面的香料捞出来,往里面加入盐和味精搅拌均匀,倒碗里晾凉备用。
10.面水沉淀好了,把上面的清水倒掉,只留沉淀下来的面水,再把面水搅匀,然后用过滤网过滤一遍,把里面过滤出来的杂质倒掉,然后往里面加入少量的盐搅拌均匀。
11.现在开始烙面皮,电饼铛刷层油预热一下,把面水搅匀后舀一勺倒进电饼铛里面,这里一定要用中小火,大约1分钟左右就烙好了,每张面皮上都要刷层油,这样在揭的时候好揭。
12.接下来开始调味,面皮切好后放碗里,然后里面加入黄瓜丝、焯过水的豆芽,再加入面筋,调料水,加热晾凉的醋水,蒜水,最后加上油泼辣子,搅拌均匀装盘就可以开吃了,咱们这个烙面皮就做好了,做出来清凉筋道爽滑,非常的不错,喜欢的朋友可以自己在家试试。
2分钟学会陕西人地道的自制凉皮,学会了,卖凉皮的今年都要转行大家好,我是北京的鑫雨霏霏,大家都爱叫我霏霏姐,爱美食爱分享,请大家多多关注呦。
最近陕西凉皮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火的,好奇怪,按说凉皮都是夏天吃的,这大冬天的到处可见大家在做凉皮,作为一个陕西人,我来分享一下我的家传做法,应该是我姥姥传给我妈妈,我吃了几十年是跟我妈妈学的。
我家的这种做法简单,不洗面,二十分钟就能吃上,成品“薄、软、光、白、爽、软、香”,特别适合老人和孩子。
和别家不同的是,我家的做法有两个特点,一是不用洗面,直接蒸,这样做出来的凉皮筋道又柔软,特别适合老人和孩子,配上自制的的调料,更让凉皮增分不少。
第二个亮点是特别重视调料,传统的凉皮调料是油泼辣椒、酱油、醋、盐、芝麻酱、芝麻、黄瓜丝、豆芽。口感香辣,但是不适宜小朋友和不能吃辣的人。
我们家的 *** 是是新鲜西红柿熬成酱。加上芥末,研磨芝麻,蒜蓉,各种香融合在一起,不过分抢了主角的风头,又能温和、完美衬托出凉皮的醇香。
陕西人做凉皮其实每家都有自己的做法,大体差不多,细微有小差。
贾平凹在“陕西小吃小识录”中描述了凉皮的做法,感兴趣的可以翻看一下。贾家做法如下
“制法:一斤面粉用二斤水,分三次倒入,先和成稠糊,再陆续加水和稀,加盐,加碱,稀浆用手勺扬起能拉起筷子粗细的条为宜。笼上铺白纱布。面浆倒其上,摊二分厚,薄厚均匀,大火暴蒸,气圆,约六七分钟即熟。将面皮从笼箅上扣在案上,每张面皮上抹一层菜油,叠堆一起晾凉后用摆刀切成细条。”
凉皮问世的基于陕西是我国的小麦大省,有二千多年历史了,陕西面粉多,面的吃法也是特别多,凉皮是冲出陕西特别受欢迎的一种小吃,凉皮现在也有了几种新吃法,热面皮,现蒸现吃,炒凉皮。
【陕西凉皮】
【食材】富强粉 500克、之一次水 495克、 碱 少量、盐 少量 第二次水 2 *** .5克
【做法】
1面粉加水和成面糊糊状,加碱和盐,不停搅拌上劲,中间搅拌三四次。让面有劲儿而没有疙瘩。在蒸前,再慢慢加水,不停搅拌至 *** 状。同时大锅烧水。
2将锅内放水烧开后。不锈钢钢盘刷油。倒入3大勺面糊。不锈钢盘放入热水锅。
3盖上锅盖蒸大概两分钟。
4蒸熟后放入冷水中冰凉。一层一层放入盘中即可。
吃的时候切成面条状。凉皮刷一层清水折叠。叠整齐。凉皮切成整齐条状。放入秘制调料,搅拌均匀即可开吃。
在蒸凉皮的时候就可以准备调料,酱汁
【调料】酱油 、醋、 生抽 、麻酱、 芥末 、蒜汁、 西红柿、 鸡蛋、 韭菜、 盐
这个是西红柿加鸡蛋卤
韭菜直接用油炒,就鲜得不得了。拌凉皮极好。
【霏霏叮嘱】
1酿皮要想筋道,不要偷懒,要不停的搅拌。
2做好后尽快食用,放冰箱保存容易断。
3面糊的含水量根据面粉,气温调整。
鑫雨霏霏,美食名博,多家平台签约作者,每天分享健康、简单的美食,关注我,之一时间掌握美食资讯!如果你喜欢,欢迎转发,点赞,收藏,让更多爱美食的人一起分享。
陕西凉皮 *** 工艺技术解析,还有调料配方大公开!小时候我经常吃奶奶做的凉皮,那时的味蕾就是一张白纸,因此定格了对凉皮最初的记忆。
蒸凉皮的工序早已不记得,只记得奶奶蒸的每一张凉皮上,那刷得黄亮黄亮的生清油,就像三月里的菜籽花一般金黄。那种浓浓的清香,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给我沁满心脾的满足感。
家里的味道
奶奶调制凉皮汁水的情景,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取自家地里种出来的线辣子,将其炕香后,舂碎成辣子面。
大蒜加盐捣成茸,装入盆中并放入辣子面。锅里倒入菜籽油,烧得冒青烟时,起锅泼在盆中辣子面上。伴随着“滋溜”一声响,和着被菜油激香的蒜香,香味弥漫满屋。然后添入凉开水、盐巴、自家酿的柿子醋,便调好了汁水。
另将蒸好的凉皮晾凉,切成1厘米宽的条,盛碗里,浇上汁水,放入焯好的时蔬、胡萝卜丝或豆芽,加上最后一样辅料 — —炕熟后擀碎的白芝麻。
奶奶做的凉皮吃起来香辣酸爽,尤其在北方漫长的夏季,这凉皮在我心中的地位简直没有什么可以代替。稍大的时候,吃得更多的是妈妈做的凉皮。
由于家里兄弟姊妹多,家境不宽裕,妈妈小时候没念过多少书,但她 *** 子要强,甚至干体力活也要与男人争锋,16岁时已入了 *** ,并成为生产队队长。
每次和爸爸一起下地干活, *** 中午回来,她用半小时就能让家人都端上饭碗,就连蒸凉皮这么麻烦的面食,她最多提前半小时回来,也能让大家按时吃上。
“懒凉皮”
妈妈做的凉皮和奶奶做的略有不同,叫作“懒凉皮”,没有面筋,做法简单。那时,我已记事,她做凉皮大致的工艺是:将面粉纳盆,加入凉水,调成稀稠适度的浆待用。蒸锅入水烧沸,在凉皮箩箩面上刷油,舀入面浆摊匀后,漂水锅内蒸2分钟,至起大气泡即可。出锅晾在篦子上,并在其面上刷油(防止粘连)。待其完全晾凉后,切条装碗。
妈妈在调味上除了继承 *** 做法,也有一些改进。
首先:
取大蒜加盐捣碎后,盛入盆中,添入凉开水调成蒜水。
其次:
在 *** 油泼辣子时有小改良:锅里倒入菜油烧热,投入姜片、花椒粒炒香后,起锅冲入盆中的辣子面上。凉皮在调味时,加入适量盐、味精、蒜水、醋水、油泼辣子,最后撒些熟芝麻面,一碗香喷喷的凉皮就做好了。
难忘学做凉皮经历
十年前,我在成都市区四川烹专附近的牧电路,发现了一家凉皮摊,中午饭点一过,两口子就已经卖完收摊。对于吃着凉皮长大的我,吃凉皮也许是出于思乡的情怀,但对于我的山西籍同学伟明,这碗凉皮却足以让他勾魂摄魄。
他经过旁敲侧击,终于从卖凉皮的老板嘴里套出 — —这凉皮是从陕西交学费拜师学成的。于是2015年暑假,伟明决定跟我一道去我的老家陕西,拜师学做凉皮。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到达目的地陕西韩城。经过几天反复在一个熟人摊贩前套近乎、软磨硬泡,老板终于答应教伟明做凉皮。老板一再叮嘱我们:做凉皮是件苦差事。为考验我们能否吃苦,他要求在学之前做“吃苦测验”。那一次,是我终身难忘的一次苦力体验。
七月骄阳似火,那个中午,知了在树上热得直叫:热死了、热死了。河里的鸭子浮在水面上静静地歇凉。
老板将我们带到他家的苞谷地,安排我们去给苞谷施肥。苞谷地里没有一丝风,周围环境湿热得如同蒸凉皮的蒸笼。
虽然以前读书不攒劲,但父母何曾这样使唤过我们?但为了同学能够顺利通过测验,学到手艺,我们咬牙顶着日头,终于像个真正的男子汉一样坚持到太阳落山施完肥 — —最终通过了老板的考验。
那一次经历,伟明凉皮手艺学得如何不是最主要的,我们更大的收获是:无论何时,顶住了,一切都会过去!
小镇夏庙的凉皮
在陕西华县,我最难忘的除了之一次去岳父家,猜测岳父要对我的N种刁难和考验外,还有小镇的一碗凉皮,它可以说是我吃过的凉皮中的No1。
小镇名叫夏庙,逢三、六、九赶场。我之一次到一个陌生的县城,一桩婚事能不能成,心里忐忑不安。一日我去夏庙赶场,已是中午两点过,小镇的繁华已早早散去,唯有一家不起眼的凉皮摊前还在排着队,与周围冷清的街道形成强烈的反差。我虽是个不好热闹的人,也充满好奇地前往排队。
正应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老话,吃了凉皮摊的这碗凉皮,我的味蕾真正被 *** ,是一种彻底的心服口服,是只要想吃就会在之一时间想起的那种感觉,就像在春天的山谷看见 *** ,让人怦然心动。
四川凉皮异乡味
背井离乡十余年,奶奶谢世已有七八载春秋,我返乡的机会太少,妈妈做的凉皮也很少能够吃到。在成都,我偶尔会到大街小巷寻觅陕西凉皮。
我吃到过打着“陕西凉皮”旗号的四川人做的,加了蒜泥、味精、鸡精、白糖、花椒粉、酱油、香醋、葱花的麻辣味凉皮;也吃到入川寻求发展的正宗陕西人做的不正宗的陕西凉皮,改良不彻底,吃起来不伦不类……尽管如此,我还是偶尔要去外面街上吃异乡风味的凉皮。
想起一首歌词写的:“哥抽的不是烟,抽的是寂寞。”我想说:哥吃的不是凉皮,是一种情怀,是对亲人的思念,往事的追忆,更是思乡游子的乡愁。
附:陕西凉皮 *** 工艺
陕西凉皮分为米皮和面皮两大类,米皮又以秦镇米皮和汉中米皮为 *** ,以大米为主要原料。
秦镇米皮是将大米泡涨后打磨成米浆,加入开水搅匀蒸制;汉中米皮则将泡涨的大米直接打成米浆上笼蒸制。因篇幅有限,这里重点讲述面皮的 *** 工艺。
(一)面皮 *** 过程
1.和面
取高筋面粉2千克纳盆,清水约900毫升倒入盆中(水分次加入),边加边搅拌,打成面碎后,和成面团。面和好之后,放案板上揉两三道,10分钟揉一次,直到面团表面光滑不粘手,就可以了。
2.洗面
往盆中舀入2.5升清水,把面团放入水中反复揉洗,直到水中只剩下面筋,把浆水倒入另外的容器里沉淀。一般沉淀5小时,然后滗掉面上的清水,只剩下粉浆。另把面筋煮熟留用。
3.蒸制
大蒸锅烧水,准备两个箩箩。水烧开后,在箩箩面上刷菜油,漂于开水上。粉浆搅匀后,舀入箩箩里均匀摊平,盖盖蒸约2分钟,起大泡即可。两个箩箩交替进行。出笼的凉皮面上要刷油,防止粘连。
(二)调料的 ***
1.辣子油 ***
往热锅里舀入菜油5升烧热,投入葱片和姜片,炸至焦黄时,捞出来不用。待油温升至 230℃~ *** ℃时关火,等到油温降至180℃左右时,把油倒入辣椒面盆中(细辣椒面750克、白酒100毫升、白芝麻100克),边倒边搅,并加入盐40克、鸡精5克、香醋2毫升,激出辣椒面的香味,待用。
△图文无关
2.香料水 ***
往锅里舀入开水10升烧开,放入一个调料包 (内含花椒20克、小茴香20克、桂皮10克、八角15克、香草3克、香叶3克),熬3~5分钟,出锅搛去调料包,香料水放凉,待用。
3.醋汁 ***
往锅里倒入香醋 *** 毫升、陈醋 *** 毫升烧开后,掺入开水 *** 毫升,烧开后加入白糖50克、盐50克、鸡精25克、味精50克,以及调料包一个(配料同上),煮3~5分钟,关火放凉。
4.蒜水 ***
取蒜瓣适量,加盐捣成泥后,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的凉开水搅匀,即成。
5.调制面皮
往盘里放入切好的面皮、面筋,以及事先焯熟的豆芽、时蔬末或黄瓜丝,依次加入适量的辣子油、盐、味精、蒜水、醋汁、香料水、芝麻酱(用凉水稀释过),搅匀便好。
{"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v0d8b0g10000c3g986bc77u3bidopghg","d *** ation":74.554,"width":854,"height":480,"file_size":13015980,"thumb":{"web_ *** i":"tos-cn-p-0000/0ac03ed9368748e1a1153082abe2d2f9","width": *** 0,"height":360,"i *** ge_type":null,"mimetype":null,"encrypt_web_ *** i":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video_size":{"nor *** l":{"d *** ation":74.554,"file_size": *** 44090,"w": *** 0,"h":360}},"is_encrypted":null,"sp":null,"md5":"13756d84f42e417e3acfd1a6d43a9e0f","tos_key":null,"secret_key":null,"encrypt_algorithm":null,"extra":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