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今天我在评论区看到有酒友给我的评论,点名城固老窖池、古秦洋、秦洋大曲、秦洋特曲等,稍晚一些我会详细的去讲述一下。
今天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步骤介绍陕酒之第七篇:陕西那些不一样的酒。
再次感谢各位酒友对我的支持和点评,指出我文章的不足,让我且行且进步。
黄桂稠酒
在陕西西安,有一种酒,叫黄桂稠酒。是一种以糯米为原料发酵而成的米酒。有以自然曲为糖化发酵剂,也有以纯种曲为糖化发酵剂的。以自然曲为糖化剂,则与汉唐古法相去不远,与汉唐时代的酒亲缘关系更近。
这种酿酒工艺简单易学,过去的乡间百姓家里均可酿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工艺,容易传承,所以更接近传统工艺,在民间自然传承的真实状态。
黄桂稠酒(图/ *** )
目前西安最有名的黄桂稠酒是西安饭庄生产的。原来有两种,一种是发酵时间较短的浑浊玉米汤的黄桂稠酒,另一种是发酵时间较长,颜色半透明的“玉浮梁”。
2016年玉浮梁因为商标问题惹上了官司,后来西安饭庄停止销售玉浮梁酒。
后西安稠酒出了新品牌——花田巷子,这种酒的风格接近西安饭中的玉浮梁,颜色微黄、半透明,口感不那么甜,更接近日本清酒的风格。采用玻璃瓶包装,洋溢着现代气息。
花田巷子酒(图/ *** )
谢村黄酒
黄酒前期我们也介绍过几款,比如山东即墨老酒、江苏丹阳黄酒,两者为分别北派与南派的黄酒 *** 之一。
陕西谢村黄酒发展历史悠久,也是能体现陕西地域特色的酒类之一。谢村黄酒产自陕西汉中洋县谢村镇,相传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当时当地有多家黄酒作坊。1953年一些 *** 酒坊合并,归洋县谢村食堂集体管理,1975年转为洋县谢村黄酒供销社黄酒厂,1980年成立洋县地方国营黄酒厂。
2006年国营阳县黄酒厂和秦洋酒业重组组建了陕西秦洋长生酒业公司,主导生产“谢村桥牌”谢村黄酒和“长生牌”长生酿黄酒,以甜型黄酒和干型黄酒为主。
谢村黄酒以洋县当地产的阳糯米为原料酒曲为上等小麦粉碎加入30余味中 *** (当归、黄柏、细章、川皮等),采用“摊饭”工艺发酵酿造。
谢村黄酒(图/ *** )
所谓阳糯米,是一种带粉色的糯米。糯米从外观上可分为带粉的与不带粉的,带粉的为阳米,不带粉的为阴米,阳米出酒率高。
黄酒的南北派之分早已不是稀罕事。有人认为谢村黄酒是中国北派黄酒的 *** 。但谢村黄酒从原料上来看使用的是糯米,和绍兴黄酒,丹阳黄酒并无太大差别。由此看来,谢村黄酒风格更倾向于南派黄酒。
随着历史和消费者口味的变迁,黄酒发展逐渐上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黄酒。目前主流的黄酒口味趋势是口感偏淡,如绍兴黄酒中的花雕、日本清酒等。基于此,谢村黄酒也在向这方面努力发展甜度低的干型黄酒。
“三两三”甘蔗酒
陕西商洛市镇安县生产一种甘蔗酒。该酒是蒸馏酒,酒精度不高,33度,用三两的小瓶装,当地人称之为“三两三”。
镇安县产的甘蔗和广西、广东的红皮甘蔗不同,这里的甘蔗是绿皮的,相对比较细。我在大连也尝过本地产的甘蔗,和镇安县的甘蔗如出一辙。
镇安甘蔗酒(此非三两三,三两三没找到图)(图/ *** )
镇安县的甘蔗酒,虽然酒度较低,但因其传统的酿造技艺,香气复杂,充满中国式的人间烟火气。它和古巴所产的朗姆酒风格迥然不同,虽然原料同样是甘蔗,但一入口就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只能意会的感受。相信只要品尝过,都能很好的区分。
*本文出处:李寻楚乔合著《酒的中国地理——寻访佳酿生成的时空奥秘》。
建议对酒有兴趣的可以读读这本书,这是我这两年来读过更好的关于酒类的书。
西安市美食盘点截至2021年,西安市下辖11个区、2个县。
11个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高陵区、鄠邑区。
2个县:蓝田县、周至县。
Biang biang面是陕西关中民间的传统风味面食,通常是采用手工擀成的长宽厚的面条配上精心 *** 的浇头后再浇上油泼辣子 *** 而成,口感爽滑可口,柔韧筋道。
西安的 *** 肉泡馍非常出名,是当地 *** *** 的知名小吃。 *** 肉泡馍历史悠久,古时候被称为"羊羹"。其讲究汤清肉烂,肉软不糜,风味特点是料重味重,香醇味美。除此之外, *** 肉泡馍暖胃耐饥、营养丰富。(泡馍标配糖蒜,酸甜嫩脆,可以解泡馍的油腻感)
葫芦鸡是一道始于唐代的西安传统名菜,被称为“长安之一味”。选材上要用肉质嫩滑的三黄鸡,经卤煮、蒸笼、油炸三道工序后配小碟花椒盐佐食。葫芦鸡色泽金黄,皮酥肉嫩,筷到骨脱。
肉夹馍是陕西的传统特色食物,肉夹馍起源于战国,古时称“寒肉”。白吉馍外皮焦黄、条纹清晰,腊汁肉肉质酥烂、肥肉不腻、瘦肉不柴,汤汁则采用熬制的老汤,香味浓郁。
甑糕(甑zeng,当地人说jing)历史悠久,是西安和关中地区特有的传统风味小吃,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甑糕摊贩。甑糕又名水晶龙凤糕,是将红枣和糯米相间叠放后,由古老的蒸器甑锅蒸制而成。甑糕色泽鲜艳,红白相间,绵软粘甜,实为冬春早点的佳品。
凉皮已有2000余年历史,本地传说在秦始皇时期已经开始有凉皮,为皇朝供物。以大米粉为原料制成,因主产于户县的秦镇,也叫秦镇米皮, *** 时把大米粉调成糊状,平铺在多层竹笼内,旺为蒸熟,做出的凉皮筋、薄、细、软,具有独特风味。
葫芦头是西安特有的风味小吃,它和羊肉泡馍有相似的地方,即同为掰馍,但主要原料不是羊肉,而是猪肠。其主料由猪大肠头、猪肚头、肥肠去腥臊后加佐料煮成汤,再用汤煮馍而成。
柿子饼是一种用柿子和面做成的秋冬令小吃。西安黄桂柿子饼,是用临潼县产的“火晶柿子”为原料 *** 成的。这种柿子的果皮、果肉为橙红色或鲜红色,果粉多且无核,肉质致密多汁,品质极好。是每年秋冬季节时令佳品。
粉汤羊血又叫粉汤血豆腐,是陕西地区的汉族传统名吃,分为制血、调料和泡馍三个步骤精制而成。吃粉汤羊血,可以自己掰馍还可以让后厨师傅直接帮忙掰好。粉汤羊血的羊血鲜嫩、粉丝光滑筋软、辣香扑鼻,汤麻辣咸香。
饺子作为西安人喜爱的一种面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还包 *** 更岁交子,团圆福禄之意。西安的饺子不仅外形各式各样,内馅儿更是别具一格,虾仁馅儿、蟹黄馅儿等层出不穷,更有搭配酸汤等一起食用,可谓色味俱佳,鲜美细腻。(当然更好吃的还是妈妈包的饺子。)
肉丸胡辣汤是西安 *** *** 名吃,也是广受西安人欢迎的早餐之一。先用 *** 骨熬汤,再下牛肉丸、烩菜,然后勾芡而成。汤里食材丰富,有牛肉丸子、土豆块、莲花白、胡萝卜等。吃前浇上店家精心熬制的辣椒油,吃罢舌尖发麻,暖流自胸腹直散到每一个毛孔,通体舒畅。
西安油酥饼是陕西省西安市的一道传统小吃,被誉为“西秦之一点”,又名千层油酥饼。以面粉、植物油经制酥、和面、制饼、煎烤制成。色泽金黄,层次鲜明,脆而不烂,油而不腻,香酥可口。
关中油茶,是一种在炒面加入白水,和以油脂食盐煮成面汤的特色小吃。关中油茶是由西周时的“酏食”演变发展而成,是关中各地油茶的总称,包括了西安市的壶壶油茶、疙瘩油茶,三原县的薄脆油茶,宝鸡市的杏仁油茶。
西安黄桂稠酒始于商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其特点是:状如牛奶,色白如玉,汁稠醇香,绵甜适口。酒精成分含量仅为0.5-1%左右,看上去既像江浙一带人人喜爱的酒酿汁,亦像街头小吃浇蛋花的醪糟汤,不像一般酒那样清澈。称它为酒,只因喝在口中,不乏酒味而已。老弱妇幼和不善饮酒者,均可大碗来喝。饮时或温或凉,四季皆宜。由于内配有中 *** 黄桂,使酒味有黄桂芳香,故曰“黄桂稠酒”;还因其产于长安,故又称为“陕西稠酒”。相传“ *** ”喝的就是西安稠酒,故还称“贵妃稠酒”。
锅盔,是陕西省关中地区以及甘肃省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地方传统风味面食小吃。
饼大直径二尺外,又圆又厚像锅盖而得名。
浆水鱼鱼
浆水鱼鱼是一道著名的陕西传统小吃。浆水鱼鱼曰鱼,其实并不似鱼,酷如蝌蚪。陕西话叫“ *** 骨斗”,即小蝌蚪。
金线油塔是陕西三原地区的一种名贵的传统小吃。它层多丝细、松绵不腻,其形状“提起似金线,放下像松塔”,故而得名
杨凌蘸水面是陕西一种地方小吃。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口越香。杨凌蘸水面的面和汤是分开的,吃的时候从大面盆里夹出宽厚且长的面条拉到碗里的汤中,然后夹着面条一口一口地咬着吃。
蓝田葱花大饼:属陕西省传统风味食品,1982年3月在渭南地区饮食业风味食品展销中荣获优质食品称号。该饼颜色黄亮,皮酥内软,葱香味美。
水晶饼:陕西名点,蓝田县食品生产,同西安德懋恭齐名,在群众中享有盛誉。成品小巧别致,面色全黄四周雪白,皮酥馅足,润香适口,油多而不腻,糖重而渗甜,具有浓郁的玫瑰芳香和橘饼清香。
西安油糕:泡油糕色泽白中带黄,脂凝晶亮,犹如轻纱蝉翼,其味芬芳醇香,见风则消,入口即化,启齿则散,松酥绵润,风味悠长。清时陕西名厨侯治荣为慈禧太后祝寿时 *** 的泡油糕,令慈禧太后食后赞叹不绝,从此流传蓝田民间。
油泼面是陕西传统的特色面食之一,起源于明代,有鲜香味、酸辣味、香辣味而闻名。
当然还有许多没有挖掘出来大家可以发评论区。
陕西4大“失败酒”,口碑直逼西凤酒,当地人:只有我们自己喝北京大,上海富,不如兴平的老槐树。
芽台酒, *** 酒,不如陕西的西凤酒。
陕西地处古秦地,冬季气候寒冷,天气越寒冷,人们饮酒的热情就越高,寒冬配烈酒,陕西白酒多以西凤酒最为出名。
陕西分为三个区域,陕南,关中,陕北3个区域,陕西3个地区,人不尽相同,喝酒的风气也截然不同。
*** 实在艺术人生里说:“对我来说,听着秦腔,抽着雪茄,喝着西凤酒就是更大的幸福”陕西人对于西凤酒,有着特殊的情怀。
作家贾平凹不仅自己爱喝酒,文学作品中也常常有陕酒的身影。。
*** 在他作品广受争议之际,用陕酒与他谈心,如同大山一般深沉的父爱,都藏进了那没喝完的酒中。
陕南人喝酒主要以猜拳为主,天生赌徒 *** 格在陕南人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陕北则是因天气寒冷,出于御寒的需要,在陕北,陕北人还会 *** 一种名为“浑酒”的酒饮,这种既有酒香,又香甜可口,深受陕西人民的喜爱。
陕西人好饮酒,但是陕西也并非仅仅只有西凤酒,陕西的好酒遍布关中大地,其中就有4大“失败酒”,在陕西口碑不错没人喝,却是陕西汉子们更爱的,当地人:好喝不贵“。
之一款:黄桂稠酒
问西安人什么酒喝得最多,黄桂稠酒一定是榜上有名的,黄桂稠酒作为陕西本地的特色酒,是西安最有名的十大土特产之一,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黄桂稠酒以桂花为原料,除了米酒的香气,还有淡淡的桂花香。
陕西人吃泡馍喜欢就着黄桂稠酒,稠酒的味道类似江南地区的米酒,但是与米酒相比,更胜一筹,酒水质地醇厚,不像米酒那样单薄,在陕西吃饭,每餐都有黄桂稠酒,直到喝到尽兴为止。
80年代,吃泡馍,听秦腔是西安的三大乐事,去街角喝上一碗黄桂稠酒,听上一曲秦腔,实实在在做了一回关中子弟。曾经风靡西安的酒,但是出了陕西就没什么人知道,一直是西安人那个年代的美好记忆。
第二款:城固特曲
在上个世纪80年代,陕西当地办事送礼流传着“买上一瓶城固,没有什么事是办不了的”
可想而知,在陕西城固执特曲是有着相当高的地位的。
曾经风光无限的城固特曲大大小小拿奖二十余次。
虽然现在城固特曲的风光已经不如当年,但是现在老一辈人去拜访亲朋好友时,不忘给多年老友捎上一瓶城固特曲。
第三款:三粮液
走进勉县老城,北望秦岭,南俯巴山,江汉河水贯彻东西,巴山脚下泉水奔流,高家泉水孕育了味美香甜的三粮液酒。三粮液作为陕西曾经的“老八大名酒”也曾享誉一时。
三粮液酒色透亮,入口窖香丰盈,绵甜感十足,整体回味悠长,香醇甜美,老一辈陕西人应该经常喝,曾经作为风靡关中大地的一款白酒,三粮液优秀的口碑依然给很多陕西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如今三粮酒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停产,喝的人就很少了。
第四款:陕西太白酒
心知太白酒中狂,不负今生梦一场。
太白酒是陕西宝鸡的特产,是秦地除西凤酒之外最为出名的白酒之一,太白酒以优质的高粱为原料,配上上等的大麦豌豆,以独特的酿造工艺 *** 。
太白酒酒质清澈透明,入口醇厚优雅,甘甜爽口。酒香味协调,饮酒后的尾净悠长。
太白酒一直活在西凤酒的阴影之下,提到陕西只知西凤酒,不知太白酒,太白酒在陕西本地口碑不错,出了省份却没什么人知道。实在是可惜。
上面这4款酒,陕西老一辈人应该不陌生,但是年轻人可能就闻所未闻了。
但是它们在陕西人心中留下了不少的记忆。
是陕西人心中抹不去的乡愁。
白酒市场发展到今天,虽然老字号依然重要,但是产品本身的“话题 *** ”依然重要。因为宣传力度的不足,导致这些好酒走不出陕西当地,逐渐被人遗忘。毕竟现在已经不是那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
也不仅仅陕西酒的命运如此,其他省份也有这样的“失败酒”,看看你喝过没?
贵州:汉董 *** 酒
贵州当地的一款酱香酒,酿酒人有着对酿酒工艺的坚持,走进贵州,奔腾的赤水河,和岸边的大红缨高粱孕育了这款贵州的酱香酒。
倒上一杯,酒液 *** 透明,酒质醇厚,酒花持续时间长,入口有明显的甘味感,中段有淡淡的甜味,后段有淡淡的花香和焦香,饮酒后回味悠长,第二天仍然念念不忘。
这款酒的宣传做的的确不到位,酒厂 *** 脑子比较轴,不重视推广,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实在是可惜。
江苏:双沟大曲
双沟大曲我之前在江苏工作时,师傅吃饭时经常带我去喝,也算得上是我的一段回忆。
双沟大曲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历史悠久。
但是这样一款酒,出了江苏就没什么人知道了,实在是可惜。
酒色清澈透明,开盖浓香四溢,口感丰满,回味甘甜。
陕北汉子的柔情,陕西酒的芳香,这些都是陕西所具有的特点,陕酒一直都是中国酒文化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虽然这些酒现在名气不如从前,但是它们依旧是很多老酒民心中的好酒,你还知道哪些陕西的好酒,不妨在评论区指教一番。
陕西9款“实力派”名酒,每一款口感都不错,可惜知道的人却不多陕西酒常年饱受争议。有人认为除了能走出陕西的西凤酒、白水杜康酒,勉强再算上没落了的太白酒、定军山,基本没什么好酒。
实际上,陕西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实力派”名酒,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除了陕西人基本没有多少人知道。今天就来盘点一下,陕西当地9款“实力派”名酒。
1、老榆林酒
产自陕西榆林的浓香型白酒老榆林酒,是陕西当地备受欢迎的名酒。老榆林酒母品牌无疑是特别成功的,其在陕北地区二十年来遍地开花。目前老榆林系列白酒不仅分布在陕西全省,还远销内蒙、宁夏、甘肃、山西等地。
不过,与西凤酒相比,老榆林在国内的名气差了点,只有陕西一带常喝酒的老酒将知道。
2、三粮液
原本三粮液在国内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直到五粮液将甘肃省的“九粮液”、北京的“七粮液”告上法庭,陕西的三粮液也因此而火遍全网。
不过,三粮液并不是外行人眼中“山寨五粮液”,而是陕西老八大名酒之一,酒质和口感都不错(注意了,市面上假货挺多的)。三粮液酒厂始建于1954年,距今已有67年历史。而五粮液正式命名为“宜宾五粮液酒厂”时间为1959年。
3、城固特曲
上个世纪60~80年代,产于陕西省城固酒厂(现陕西省城固酒业有限公司)的城固特曲,在陕西风靡程度不亚于西凤酒。用当地老酒友的话来形容便是,拿一瓶城固特曲,都能去西安办大事。
城固特曲不仅是“陕西名牌”、“中国文化名酒”,还被世人誉为“陕西的五粮液”。不过,城固特曲改名为城古特曲后,反而逐渐“退出”白酒 *** ,仅在陕西当地流行。
4、长安老窖酒
在长安的地界上,除了6年西凤酒卖得好之外,本地长安酒厂出产的长安老窖酒风头更胜一筹。一位久居陕西长安的酒友是这样评价长安老窖酒的:在农村地区,它要比西凤酒更有口碑,也更受欢迎。
5、泸康酒
1986年首次面市便受到当地消费者好评的泸康酒,曾在汉中一带非常流行,但自从泸康酒酒厂从枣园搬走后,也逐渐消沉了下去。
6、秦洋酒
秦洋酒是陕西有名的“陕西省名牌”和“中国行业名牌”产品,一度被民间誉为“秦岭四宝”之一。只不过走出陕西无人识罢了。
7、轩辕酒
轩辕酒酒厂前身为黄陵县店头义顺合酿酒坊,最早叫“龙涎酒”,具有较长的酿酒史。
8、柳林酒
柳林酒跟西凤酒同根、同源、同工艺,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历史名酒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柳林酒曾与西凤酒一同被称为“凤香之源”,火遍整个陕西。然而世事难料,在此后的发展当中,一个冲向全国,一个局限当地。
9、龙窝酒
龙窝酒是西北地区特色传统名酒,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早期,龙窝酒曾在户县、周至、兴平一带颇有名声,甚至传出“东龙西凤”的美誉。
除了上面提到的本地酒,陕西还有太白酒、定军山、黄桂稠酒、西安特曲、大明宫、、麟州坊、芦河酒、醇古酒、醉乡酒、西汉美酒、唐金凤酒等好酒,这些酒基本都有过一段辉煌历程,不过如今出了陕西,基本很少人知道。
安康特产——稠酒稠酒,安康地方特产。生生不息千百年。史有志,民有传。家家会做,人人爱喝。 安康有句俗语就是“西坝的萝卜东坝的韭黄,恒口的黄酒五里的稠酒”。五里稠酒极有声名,可比西安的黄桂稠酒。五里稠酒 *** 精细。成酒色泽橙黄,甘甜爽口,回味无穷。 ????
美食
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故事
每一道美食就像每一个人一样,
在它们身上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美食故事、历史典故、美味人生
让我们吃着美味听着故事,
演绎自己的传奇吧!
羊肉泡馍
大宋皇帝赵匡胤
*** 丝路上的快餐
传说, *** 肉泡
是在古代“ *** 羹”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西周时曾将“ *** 羹”列为
国王、诸侯的“礼馔”
据《宋书》记载,南北朝时,
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献 *** 羹,
被竞封为太官史,
后又升为尚书光禄大夫。
?干馍掰碎
?肉烂汤浓
?肥而不腻
还有一段风趣的传说,
大宋皇帝赵匡胤称帝前受困于长安,
终日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
一日来到一家煮制 *** 肉的店铺前,
掌柜见其可怜,
遂让其把自带的干馍掰碎,
然后给他浇了一勺滚热肉汤
放在火上煮透。
赵匡胤狼吞虎咽地吞食,
感到其味是天下更好吃的美食。
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
一日,路过长安,
仍不忘当年吃过的 *** 肉煮馍,
同大臣专门找到这家饭铺
吃了 *** 肉泡馍,
仍感鲜美无比,胜过山珍海味,
并重赏了这家店铺的掌柜。
皇上吃泡馍的故事一经传开,
*** 肉泡成了长安街上的著名小吃。
皇上吃泡馍的故事一经传开,
*** 肉泡成了长安街上的著名小吃。
“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
泡馍这一滋味独特的美食,
就像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一样,
总是让人忘不了。
葫芦头
*** 王孙思邈调味
东北军买单
“葫芦头”成为西安名吃,
的确是有些来头。
*** 王孙思邈的住宅旁,
有一家小小的饭馆。
主要经营玉肠汤
(以猪肠和猪肚为主料)。
可是生意清淡,
孙思邈却是这里的常客。
有一天,孙思邈来到饭馆,
问掌柜的:为什么玉肠汤卖的不好呢?
掌柜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顾客都嫌腥味大,油腻啊!
孙思邈走进后厨,然后解下 *** 葫芦,
向锅里添置了一些中 *** 。
经孙思邈这一调配,
玉肠汤不仅祛了腥,
除了腻,而且香飘四溢。
再加上 *** 王的 *** 葫芦做幌子,
生意一下子火了起来。
掌柜的为了感激孙思邈,
索 *** 把玉肠汤改名为“葫芦头”。
?鲜香滑嫩
?肥而不腻
?软绵滑韧
9·18日军进犯东北,
*** 的“不抵抗”政策,
迫使张学良将军退到了西安。
东北军中许多将士因水土不服,
拉肚子,感冒,气喘。
一天下午,
病号兵关小山,杨大发等人,
走到西 *** 院门一葫芦头泡馍馆。
每个人一大碗,
吃完葫芦头顿感精神倍增,
回到营地病恙全无。
张学良将军听说此事后异常高兴,
他命令营里的厨师仿照“葫芦头”做膳,
并把“葫芦头”列为“病号饭”。
可是军营里做出的“葫芦头”,
既不好吃,也不能治病。
后来司令部决定,
每天发20个“病号饭”牌子,
通知葫芦头泡馍馆签单结账。
部队买单,老板乐不可支。
从此,“葫芦头”可是出了大名。
水晶饼
百姓送给清官的寿礼
传说宋相寇准为官清廉,
办事公正,深得民心。
有一年,
寇准回到老家陕西渭南乡下探亲,
正逢五十大寿,
乡 *** 们送来寿桃、寿面、寿匾表示祝贺,
寇准摆寿宴相待。
酒过三巡,
忽然手下人捧来个精致的桐木盒子,
寇准打开一看,
里面装着50个如同水晶石一般的点心。
在点心上面,还放着一张红纸,
整整齐齐地写着一首诗:
“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
能辨忠与奸,清白不染尘。”
落款是渭北老叟。
?起皮掉酥
?口感美味
?馈赠佳品
后来,寇准的家厨
也仿照做出了这种点心,
寇准据其特点给它取了一个名字,
叫“水晶饼”。
从此以后,
水晶饼便成了一道名点和馈赠佳品。
黄桂稠酒
杨贵妃为之倾倒
*** 痛饮
西安黄桂稠酒始于商周,
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老弱妇幼和不善饮酒者,
均可大碗来喝。
饮时或温或凉,四季皆宜。
由于内配有中 *** 黄桂,
使酒味有黄桂芳香,
故曰“黄桂稠酒”;
还因其产于长安,
故又称为“陕西稠酒”。
?绵甜适口
?黄桂芳香
?老少皆宜
传说唐玄宗携杨贵妃到长乐坊饮酒,
味美醇香的稠酒使贵妃倾倒,
当即将手中的桂花赠与店主。
店主将桂花植于贮酒园中,
不料桂枝生根开花,
在长安坊繁衍成林,
花开时节,桂花香,稠酒香,
香溢长乐坊。
店主遂将桂花用蜜腌制后兑入酒中,
使酒更具特色,清香远溢。
“黄桂稠酒”便由此传开,
至今传为佳话。
《清异录》中“李太白好饮玉浮梁”,
指的就是古代的稠酒。
1 *** 4年 *** 先生到西安讲学,
曾对稠酒产生浓厚兴趣,
几次要求痛饮。
杨虎城、张学良将军驻军西安时,
宴客总要用陕西的臻品稠酒。
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或与人物有关 或与历史相连
让我们一起尝西安美食
品人生百味吧
编辑:张驰 | 审核:马欣
来源:绝对西安等 *** 综编
或许你也会喜欢
I HOPE YOU LIKE IT
■“哪吒”读法火爆 *** ,用咱老陕话该咋说?
■今日立秋| 一叶梧桐一报秋
■城市发展新活力 | 西安人的“深夜食堂”
■礼赞70年 奋斗新时代 | 看央视镜头中的全景新长安
■老城记忆 | *** 王洞里没有洞
在这里 也能和我们 *** 耍
头条号
西安新闻网
官方微博
爱我 就给我一点好看(????)
西安娃爱喝这款桂花冬酿酒,一年只有两个月能喝到,度数低很香甜我每年都会买这个桂花酒,一般是两个牌子江南春和东吴,味道稍有区别,我觉得东吴的更加柔和香甜、江南春的喝起来气感比较大。一般就是从11月的下旬到12月中旬,保质期也是只有30天左右。
度数很低,在苏州当地老人和小孩都能喝,就像咱西安的黄桂稠酒。我觉得冰镇风味更好。
有酒当然少不了下酒小食,楼底下买的芝麻饼,6块一包,一包是10 *** ,这是我掰碎的样子,两面都有芝麻,空心酥饼,很薄很脆。
豆干也是苏州特产津津豆干,超级好吃哈,我就喜欢吃他家卤汁的,也是中华老字号,10年前去苏州玩过后,每年都会 *** 点。
锅巴是咱西安的百吉猫锅巴,我吃的是小米的,之前买的手工锅巴吃完了。
这个酒虽然度数不大,但不适合牛饮,慢慢一口口小酌,甘冽的清甜带着桂花香。
陕西的风味菜点包 *** 的丰富历史典故和文化情趣,被越来越多的游人所了解和喜爱。酒席宴上吃喝是不分家的,于是陕西最有名的饮品黄桂稠酒就开始大行其道了。到如今,从大酒店到街坊小吃铺,到处都在卖热气腾腾的稠酒,以至很多西安的老人和小孩也都能给外地客说出几句有关杨贵妃与稠酒的传说来。
黄桂稠酒是用糯米和小曲酿成的甜酒,因其配有芳香的黄桂而得名。此酒状如玉液,绵甜醇香,回味悠长,据说其历史可追溯到周代的“醪醴”。经考证,在蒸馏酒发明以前,我们的老 *** 们一直喝的就是这种米酒,尤其是唐代,“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此处所说的“斗酒”即是指稠酒,关于这一点近年来出土的唐墓壁画亦可为证:19 *** 年在长安县南里王村出土的韦氏家族墓中,有一幅主人庭院宴客图,图上有两个女童从两侧端酒上席。有考古专家指出,这画上的酒是从旁边现压现端,一如李白诗"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所描绘的景象。其关键是一个“压”字,即用人力使酒汁与酒糟分离开,这情景,在今日西安一些“老字号”饭店中仍然可以看到。
西安黄桂稠酒的历史十分久远。其特点是:状如牛奶,色白如玉,汁稠醇香,绵甜适口。酒精成分含量仅为15%左右,看上去既像江浙一带人人喜爱的酒酿汁,亦像街头小吃浇蛋花的醪糟汤,不像一般酒那样清澈。称它为酒,只因喝在口中,不乏酒味而已。老弱妇幼和不善饮酒者,均可大碗来喝。饮时或温或凉,四季皆宜。由于内配有黄桂,使酒味有黄桂芳香,故曰“黄桂稠酒”;还因其产于长安,故又称为“陕西稠酒”。
来吧,来一碗黄桂稠酒。酒下肚,酒不醉人人自醉!
稠酒是陕西陕北地区特色的农家自酿酒,属于发酵酒。因其酸甜可口广受欢迎,同时也具有消食化积、养肾护肝、补中益气的功效,所以也是一种绝佳的保健饮品。稠酒因原料的不同,工艺的差异,因而稠酒的味道各不相同,我们可以大致采用相似的工艺和当地的原材料 *** 出属于自己当地的稠酒!
酿造工艺:粮食浸泡-蒸饭-摊凉-拌曲-发酵-滤渣-加入红糖-二次发酵-澄清-成品酒
*** *** :
1、按糯米浸泡4-8小时,吸水膨胀利于蒸煮;
2、将浸泡过的糯米进行蒸煮至7-8成熟,目的是保持 *** 成型,黏度适中;
3、糯米蒸煮完成后进行摊凉,物料摊凉温度建议30摄氏度左右;
4、按比例准备好甜曲,将甜曲放入适量水中溶解,放入相对比例的水,之后加入糯米饭中搅拌均匀;
5、装缸密封发酵,发酵温度维持在20-30摄氏度,发酵糖化3-5天。
6、发酵末期将粮渣过滤掉,得到发酵液;
7、按比例加入红糖,搅拌均匀再次密封发酵至物料澄清,杂质沉底,过滤得到清液即是稠酒。
雨过天晴,“长安夜 我的夜”都市嘉年华系列活动精彩继续。作为本次长安夜活动的五个分会场之一,大唐 *** 里有哪些好吃好玩的呢~唐朝套餐,逛吃逛吃 via.西安电视台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