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
2022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
“Quality Sleep, Sound Mind, Happy World”,
中国睡眠日的主题是
“良好睡眠,健康同行”。
世界睡眠日设立的目的主要是
为了引起人们对睡眠的高度重视,
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睡眠健康和睡眠质量。
什么是失眠
作为医生可能会用很多专业语言来描述,让人听得云里雾里,但更接地气的可能是“睡不好”,这种睡不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1
入睡困难
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有人还会控制不住地想事情,甚至越躺越精神。
02
早醒
通常是指比预期的起床时间提早30分钟并引起总睡眠时间减少,早醒的判定需要考虑平时的就寝时间。
03
睡眠不实、质量差
经常有人来说感觉睡眠很轻,稍微有点声音就会醒,并因此对白天造成了影响,如:记忆力下降、精力不能集中、疲劳感等。
简单点说,就是感觉自己睡的不香、睡眠时间过短,导致自己精神不好,影响正常生活。
不同年龄段
有不同睡眠标准
在作息方面,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明确了不同的睡眠合格时长。如小 *** 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9个小时;高中生每天睡眠8个小时; *** 每天睡眠7~8小时。
研究细分了每个年龄层的建议睡眠时间:
刚出生到3个月大的新生儿 14-17个小时
4个月至11个月的婴儿 12-15个小时
1、2岁的幼儿 11-14个小时
3至5岁的儿童 10-13个小时
6至13岁的学龄儿童 9-11个小时
14至17岁的青少年 8-10个小时
18至25岁年轻成年人/26至 *** 岁的成年人 7-9个小时
65岁以上的老年人 7-8个小时
什么原因
引起的失眠
1
睡眠环境改变
比如最近小区楼下开了一家烧烤店,很晚还营业,吵的我睡不着,或是最近换了一张床垫,太硬,不习惯。
21
心理因素
*** 要面临 *** 了,或者最近有一个很重要的面试导致情绪很紧张。
3
精神疾病
老年痴呆症(白天坐着不停的瞌睡,真正 *** 一点也睡不着)、抑郁症、焦虑症(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一躺下就满脑子不愉快的经历回放)。
41
身体疾病
心脏病,慢 *** 支气管炎肺气肿(夜间出现心慌、缺氧症状)。
5
生物钟紊乱
还有就是现在的 *** 族晚上玩游戏、追电视剧,或熬夜打牌等等打乱了生物钟,都可以导致失眠。而有的失眠是找不到原因的。
当在这些因素消除后,睡眠状况仍然没有改善,还是有入睡困难、睡眠浅、夜间易醒和凌晨早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有些表现睡眠感缺失,我们认为睡眠出现问题了。
失眠/睡眠不足
会有哪些危害
当持续一两周都睡不好的时候,各种身体不适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如白天感到疲乏无力、精力不济,注意力无法集中,工作效率差,而且 *** 特别容易发脾气,有时犯困,但到了晚上又会担心睡不着觉,这种担心恐惧的心理往往又会加重失眠,如此循环往复就进入了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的不眠之夜,长此以往则会导致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
长期失眠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出现头痛、头晕、健忘、慢 *** 肌肉疼痛等症状。甚至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爱美的女 *** 会发现皮肤变得黯淡无光、容易产生色斑。
如何改善失眠
如果您也正在遭受失眠困扰,比如:难以入睡,睡不安稳、早醒、白天过度嗜睡或打盹等,下面这些小技巧或许能有所帮助。
小技巧
①定期锻炼(包括散步)已被证明可以有效改善睡眠并降低疲乏感。
②在睡前避免摄入 *** 、酒精或吸烟。含有 *** 的食物包括咖啡、茶和许多苏打水,以及巧克力。相反,睡前两小时时间里可选择一些高蛋白零食,比如一把杏仁或一杯牛奶。
③在睡前关闭电视,放下 *** ,给自己一个放空的时间。电视和强光会 *** 大脑活动,使人难以入睡。
④在睡前放松自己,可以尝试做一些轻柔的伸展运动、深呼吸、冥想、听舒缓的音乐、读书或调暗灯光。
⑤在睡前留出时间平静心情,缕清思绪,写下那些将让你彻夜难眠的想法、顾虑或责任负担。
⑥确定每天睡觉和醒来的时间来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并保持固定的就寝安排,如看书或听舒缓的音乐。
⑦卧室保持舒适的温度以及房间通风良好。黑暗无光、安静舒适的空间有助于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⑧为睡眠留出充足的时间并相应 *** 排每日计划。 *** 每晚睡 7 到 8 小时,青少年睡 9 到 10 小时,儿童至少睡 10 小时。
⑨把床留着睡觉。不要将床用作办公室、工作室或娱乐室。请不要在床上吃东西、工作、看电视、玩 *** 。
⑩避免白天睡觉。如果你有午睡的习惯,白天的睡眠时间不要超过45分钟。
祝您今夜好眠:)
来源: 吉林12320
读诗经打卡#今日名句: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上节说到孔老夫子将《关雎》放在之一篇实在是太明智了。此处不复赘言。
今天再来介绍一下故事的发生地。《周南·关雎》周南不是周之南,而是指周公旦的采邑,位于洛阳(成周)以南,今陕西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处,很可能就是散人老家河南南阳。南阳位于秦岭以南,是淮河发源地,所以地理位置上讲应该属南方,不过心理上大多认同自己是北方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扩张后的领地覆盖了南阳盆地大部。散人对故乡的景物印象,偏重于认同南方,小桥流水,沟渠纵横,池塘连着池塘,捉鱼摸虾,采菱角是童年乐事。实际上更合理的说法是南阳位于南北方交界线上。
还有更重要的是关雎二字。关雎是一种水鸟,生活在芦苇荡里。小时候故乡芦苇荡里这种鸟很多,其叫声类似“呱呱唧唧”,我们叫呱唧鸟,很可能就是关雎一词的由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之一节交代了故事发生地,在芦苇畔的河州之上,关雎鸟快乐的鸣叫。当然,关雎也在求爱。在河州之上,浅水缓流里,有一位美丽的女子,诗人被深深吸引,产生了爱慕之意。
那位女子在干什么呢?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原来 *** 在河之洲采荇菜,姑娘挽起袖子在缓水里,左边一下右边一下,扭着腰臀采着荇菜。这是多么美的劳动场景,这个场景让诗人入迷了。流之,是采的意思,左右开弓,动作娴熟。荇菜是一种水草,可以食用,也可以作家禽饲料。故乡有食用野菜传统,水芹菜啊什么的,好多可以拿来包饺子,是小时候的更爱。
荇菜
接下来,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还是那位 *** ,让我们的诗人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愫,以至于诗人日夜思念。寤寐,日夜的意思。到这里诗人,已经从白天看 *** 采荇菜时的一时兴起,到了难以割舍的地步,爱情的 *** 已经发芽了。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接下来就是求爱了,既然日夜都在思念,想必中毒已深,不可自拔,那就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啊。大胆去求爱吧,少年!可是,结果是不幸的,被拒绝了,碰了一鼻子灰。不知道诸位有没有这种经历,碰上心爱的人,却求之不得,那种痛散人深有体味,真是“死去活来”。诗人求爱不得,日夜都得不到安宁,思服(服,读pe的音,同迫字,迫切的意思)。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里哪里是真的悠哉悠哉啊?悠哉悠哉,又岂会辗转反侧,翻来覆去的就是睡不着。这里的悠哉悠哉是发愁的意思,是精神恍惚而神游天外,害了相思病的那种。(待续,未完)
“想你”,古人的四十种表达文/陈 敦
“想你”,古人的四十种表达
“想”是“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痛苦等待。
“想”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思慕渴求。
“想”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遥不可及。
“想”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朝思暮想。
“想”是“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的艰难坎坷。
“想”是“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永不衰绝。
“想”是“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的关切体贴。
“想”是“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的生死不渝。
“想”是“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可望不可及。
“想”是“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的无限哀怨。
“想”是“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的肝肠寸断。
“想”是“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深浓情意。
“想”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永无休止。
“想你”,古人的四十种表达
“想”是“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的情深意切。
“想”是“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的相思无限,怨恨无边。
“想”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 *** 里人”的残酷与凄凉。
“想”是“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的缥缈优美。
“想”是“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的消瘦憔悴。
“想”是“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的寂寞寥落。
“想”是“人生愁恨何能免? *** 独我情何限!”的满腹痛楚。
“想”是“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的殷勤叮咛。
“想”是“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的坚贞不移。
“想”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想”是“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的绵绵深情。
“想”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的 *** 痴迷。
“想”是“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的柔情蜜意。
“想”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欢欣喜悦。
“想你”,古人的四十种表达
“想”是“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剪不断的离愁。
“想”是“人面不知何处去, *** ”的无奈惆怅。
“想”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刻骨铭心。
“想”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矛盾与无奈。
“想”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依依难舍。
“想”是“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的同甘共苦。
“想”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彷徨空虚。
“想”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憔悴不堪。
“想”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失意伤心。
“想”是“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的辗转难眠。
“想”是“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的痴心期盼。
“想”是“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的彼此怜惜。
“想”是“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波噎满喉,瞧不尽镜里花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挨不明的更漏。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清澈的小河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缓缓地流淌,哗哗的水声应着雎鸠鸟的叫声。
河边一女子小心翼翼的采摘着荇菜,细看这女子,只见她舒眉一笑,眼波盈盈, *** 翘弯,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举。“小桃,咱们回去吧。”
“诶,姑娘留步。”
“哦,公子有何事?”
“小生名叫周南,见姑娘美丽善良。便想认识一番。可否告知姑娘芳名”
“嘿,你这登徒子。 *** 不要理他,咱们走吧。”那女子便向着周南作了一礼,随她那身边的小桃走了。
“诶,姑娘。小生别无他意,还请姑娘告诉小生姓名,哪里 *** ?”
“莫要在纠缠我家 *** 。”
“罢了,小桃。告诉他吧,小女子名叫关雎。”
关雎?这名字可真好听,若是能与她结为夫妻,此生无憾啊。
“公子,我们还有事要做,莫要再跟上来了。”
也罢,若是我继续跟上去令人厌恶,反倒是不好。明日,再来看看。
“ *** ,你看那位公子还会弹奏琴鼓,到是有点才艺,只是不知家境如何?”
“行了,小桃, *** 已经给我安排好了婚事,莫要再乱说了。”
“好吧, *** ,那咱们走吧。”
“等等,关雎姑娘为何这几日处处躲着我,今日小生就讲明白了,在下对姑娘真的是一见钟情,想与姑娘厮守一生,为何姑娘偏要伤我这一片热忱之心?”
“小女子并非有意要伤公子,只是我已有婚约在身。还望公子莫要痴情与我,早早另找良人。”
“啊!既是如此,竟是小生唐突了姑娘。小生不才,扰姑娘良久,姑娘勿怪,自此所有仰慕之意止于唇齿,掩与岁月,匿与年华。临别之际,赠与一首诗于姑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今生就此别过。”
1首诗里产生6个成语,你知道是哪6个?诗经《关雎》正确打开方式先来看看从这首诗里产生的成语:1、窈窕淑女;2、君子好逑;3、梦寐以求;4、求之不得;5、辗转反侧;6、琴瑟和谐
从成语产生的量来看,就知道这首诗有多么的受欢迎。
诗经作为中国之一部诗歌总集,翻开之一篇就是《关雎》。把《关雎》称为中国之一情诗,一点也不为过。孔子曾写下评语:“乐而不 *** ,哀而不伤”意思是:快乐而不至于无度,悲哀却不至于伤感。
《关雎》凭什么排在《诗经》的之一篇?很多学者引经据典,说其实这首诗有很深的含义。但我觉得,其实《关雎》所描绘的,大概就是情窦初开的时候,你遇上了一位少女,你之一次想写一首诗给她,你觉得你满肚子的话,大概只有用诗那么美的言语才能够表达。这种由心底涌现出来的爱意,值得作为诗经的开篇。
《关雎》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关:是雌雄水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荇(xìng)菜:水生野菜
寤寐(wùmèi):醒着和睡着了。
芼(mào):采摘。
把这首诗放在现实的环境当中来解读一下:
你心上的那个女孩,明眸皓齿、美目流转、一颦一笑无不牵扯着你的神经。你很喜欢她,想要去追求她。春天到了,连喝上的水鸟都成双成对的相互应和,比翼齐飞。你喜欢的女孩依然若即若离。
水边有绿色的荇菜,她白皙的手指在 *** 当中采摘,这个镜头一下就映入到你的脑海,你醒着会想到她,睡着了也会梦到她。常常半夜三更辗转反侧,睡不着,也是因为她。
你想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给她,也想把路边遇到的每一朵野花摘下来送给她,你想敲锣打鼓、八抬大轿的把她娶回家。但是,你没胆量去和她挑明,只能“悠哉悠哉”天天想念。思念那么长,如同那湍急的河流,你在这头,姑娘在那头。
以上不是逐字逐句的翻译,其中的遗憾也许才是这首诗的主题。
爱上一个人是快乐的事。它让你心跳加速,让你想入非非,让你觉得你的生命原来可以有如此精彩的瞬间。爱而不得是悲伤的事,但若干年后,当你再次回忆起春日的某天,你所经历的那些让你心跳加速的瞬间,才知道,这便是所谓“乐而不 *** ,哀而不伤”。那阳光下,姑娘不经意的一瞥,也许是印在你心里永远的回忆,因为那是属于哪个瞬间的心动。
历朝历代,有很多学者对《关雎》进行了自己的解读,有说:这是君主寻求贤才的,有说这是隐士自荐的,也有说这是歌颂后妃之德的。但所有的这些,都不如纯粹的懵懂青涩的爱情更动人。蛇都画好了,又何必添足呢?
《孟子 .告上》当中说:“食色, *** 也”,追求美好的东西原本就是天 *** 使然。
今天我们的文章也只是一家之言,不喜勿喷。欢迎大家友好留言。
本文当中所用 *** 均来源于: *** 画师“呼葱觅蒜”感谢!若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诗经里的《关雎》到底说了什么,它讲的是爱情吗对于《关雎》,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在我们的常识中,它就是一首爱情诗,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们今天也常用它来形容男欢女爱。
- 胡适曾经就在《谈谈诗经》里说到:
“《关雎》完全是一首求爱诗,他求之不得,便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这是描写他的相思苦情;他用了种种 *** 女子的手段,友以琴瑟,乐以钟鼓,这完全是初民时代的社会风俗,并没有什么稀奇。意大利、西班牙有几个地方,至今男子在女子的窗下弹琴唱歌,取欢于女子。”
- 刘大白则在《白屋说诗》中说到:
“它是结婚歌的,因为第四、第五两章,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话,似乎是结婚以后的事情,所以有这一说。其实这都是那位单相思的诗人,想象中的预备;而此诗不过是一篇片恋的恋歌罢了。”
?
在胡适和刘大白先生看来,《关雎》就是一首爱情诗,不同之处在于,胡适认为它是男子用琴瑟、钟鼓这些东西来“ *** ”女子。刘大白则认为这其实是一位单相思的诗人美好的“想象”而已。我们今天对于《关雎》的理解基本上就是沿着这种思路展开的,把它理解为一首爱情诗。一个男子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女子,之后便辗转反侧、寝食难安,仿佛整个世界里只有她。为了得到女子的芳心,男子可谓是使尽了浑身解数,“钟鼓乐之”、“琴瑟友之”。在我们眼里,这首诗很有画面感,很多人甚至将它想象成初恋的场景。可事实究竟如何呢?这首诗真的是讲爱情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忙着给出 *** ,看看古人是如何理解的。
我们今天读古书,总觉得难读。是因为什么呢?
一是因为时间距离,我们的文字表达变了,从文言文到白话文,我们对很多字词的意思都无法理解它的本义。
二是我们的生活世界变了,古人面对的是一个整全的世界,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被拆散的世界。
古人的生活方式非常简单,可以直面天地。我们则不能,对于整个世界感知能力弱化了。这两个原因导致我们对古人产生了一种疏离,不能理解他们的生活世界和思想情感。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明代人画的先秦时期的画,认为他们是坐在椅子上的,其实先秦时期的人是坐在席子上的。这就说明我们在理解古代时,总是不自觉的夹杂着今天的眼光。
?
在我们今天看来,爱情是非常美好的价值,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可是在古人看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在古人看来,爱情并没有那么重要,只有父母之间的血缘关系,即亲情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如果有一个人将男欢女爱凌驾于对父母的亲情之上,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甚至会被认为只有 *** 才能干出这样的事。
我们今天之所以会把爱情看得很高,是因为启蒙以来,人的 *** 觉醒。但这也导致了一个弊端,即我们在理解古人时,只要涉及到男女,就会将其理解成爱情。如果不是这样,反而就不正常了。
其实,只有我们充分运用自己的理 *** ,去仔细阅读文本,就会发现这根本不是一首爱情诗,起码不是普通人之间的爱情诗。有三点可以证明。
?
一是琴瑟和钟鼓在先秦时期,这些乐器是贵族才具备的,普通人根本听都没听过,怎么会拿它“ *** ”女子呢?
二是钟鼓,钟往往是编钟,就我们现在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来看,重达2567公斤,如果一个男子为了取悦女子,扛着这么重的编钟到女子门前演奏,就算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也不可能吧?
三才是最要命的,琴瑟和钟鼓不是一般的演奏乐器,它所演奏的都是雅乐,只有在祭祀之时才能使用。所以郑玄解释“琴瑟”:“大祭祀及房中乐皆用之”,又说“琴瑟在堂,钟鼓在庭,言共荇菜之时,上下之乐皆作,盛其礼也。”怎么想这画风和我们今天的男孩子拿着一把吉他在女孩子面前演奏都不搭,所以我们基本就可以否认这是一首爱情诗。
之所以我们会认为是爱情诗,是因为望文生义。我们将君子、淑女理解为郎才女貌,完全忽视了词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衍生与流变。
?
接下来,我们不妨走近《诗经》,看看古人是如何理解它的。我们知道,对于历史、文本的理解,一般来说越接近这个时代往往越可靠,越到后来越加了一些想象的成分。对于《诗经》来说,最可靠的注本当属齐鲁韩三家《诗》和《毛诗》了。在整个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古人理解的《关雎》基本是按照这四个注本来的。因为它们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孔子,由孔子传给 *** , *** 一代代传下去,到了汉代书写成书。因为孔子最接近《诗经》的年代,且他删削过《诗》,所以他的解释自然更具权威 *** 。
我们先看《毛诗》如何说?“《关雎》,后妃之德也……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 *** 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这里说的很明白,就是讲后妃之德的,不是男欢女爱。
司马迁在《十二诸侯年表》中说:“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雎》作。”司马迁学的是鲁诗,因此他的看法就 *** 了鲁诗的看法。
《汉书》引李奇之言说:“后夫人鸡鸣佩玉去君所。周康王后不然,故诗人歌而伤之。”说这是刺康王所作。
韩诗则说:“诗人言雎鸠贞洁慎匹,以声相求,必于河之洲隐蔽无人之处。故人君退朝入于私宫,后妃御见,去留有度。”齐诗则说:“诗者,持也。在于敦厚之教,自持其心。讽刺之道可以扶持邦家者也。”其中又引《诗推度灾》曰:“关雎有原,冀得贤妃正八嫔。”
?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齐鲁韩三家诗以及毛诗都认为《关雎》讲后妃之事。所不同在于三家诗认为是讽刺康王所作,毛诗认为是讲后妃之德。
接下来,我们重点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一句。我们要问谁在寤寐思服?谁在辗转反侧?郑玄在《毛诗传笺》解释道:“服,事也。求贤女而不得,觉寐则思己职事,当谁与共之乎?”这就说的很明白啦,不是男子爱上了女子,求之不得而辗转反侧。而是因为后妃为君王寻找贤女不得,担忧无人与自己共采荇菜来祭祀先祖,所以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正体现了后妃的美德。我们在理解君子时,不要理解成男子,因为在这里君子指有位者,即君主,淑女则是指配君主之后妃。
?
我们对于古书的理解,不能望文生义,要依靠古代注疏。尤其是《诗经》,它绝对不是描写的男欢女爱。正如《礼记·经解》所言“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在古人看来,《诗经》不是我们后来理解的唐诗宋词,它是可以治国理政,教化百姓的。这样的例证在《左传》,在汉代比比皆是。在《左传》中,外交官见面都要引用《诗经》,所谓“不读诗,无以言”。在汉代,懂《诗经》是可以直接从政的,如辕固生等人。
今天,我们如果仅仅将《诗经》理解成爱情诗,是在贬损我们的经典。我们对待经典始终要有一种敬意,不要望文生义,自说自话!
最后以康德的一句话作为结语:“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文:甪里先生
参考文献:《诗经》《礼记·经解》《毛诗传笺》《毛诗》《汉书》《白屋说诗》《谈谈诗经》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它是《诗经》的之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经典之一。虽然从 *** 质上来看,一些神话故事的产生可能更早,但作为书面记录,这是较晚的事情。因此,可以说,一旦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就会读到这首《关雎》。
一般认为它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这首诗在艺术上巧妙地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之一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引发出淑女陪伴君子的联想。接下来的几章,通过采荇菜的行为,唤起了主人公对女子的疯狂思念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巧妙地运用了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生动地描绘人物和事物,传达情感。
《关雎》的内容实际上很简单,它描写了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出了他在得不到“淑女”时的苦恼,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而当他得到“淑女”时,他非常开心,让人奏起音乐来庆祝,并以此让“淑女”快乐。作品中人物的身份非常明确:“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中备有琴瑟钟鼓等乐器,说明他地位较高。
以前常将这首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准确,它所描绘的应该是贵族阶层的生活。此外,虽然它可以被视为情爱诗,但恐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情诗。实际上,这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福婚姻美满的歌曲。《诗经·国风》中的许多歌谣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和娱乐功能,又具有礼仪上的实用 *** ,只是有些诗的用途后来不为人知,只被当作普通的歌曲来看待。将《关雎》视为婚礼上的歌曲,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直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非常适合的,充满了喜庆的氛围。
当然,这首诗本身仍然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形式呈现。这可能与一般婚姻关系中男方通常是主动的一方有关。即使在现代,一个姑娘喜欢上一个小伙子,也往往要等他先开口,古人更是如此。娶回一个新娘后,夸她是个美丽又贤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说自己曾经因思念她而生了相思病,肯定会让新娘感到高兴。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的乐声中,彼此的感情逐渐靠近,美满的婚姻就此开始。即使从诗的情绪结构来看,从见到关雎而思及淑女,到最后结成琴瑟之好,中间经历了一番波折也是必要的:得到不易的东西才特别珍贵,也特别令人高兴。
参差荇菜,左右拈之。窈窕淑女,舞蹈翩之。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窈窕淑女,心灵动之。 动若脱兔,静若处子。窈窕淑女,美丽娇之。 娇若春花,媚若秋月。窈窕淑女,令人醉之。 醉于芳香,醒于清风。窈窕淑女,情意浓之。 浓若醇酒,深若海洋。窈窕淑女,心之所向。
《诗经?周南?关雎》译文欣赏(现代诗)《诗经》是中国之一部诗歌总集,孔子编订。孔子曾对 *** 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
《周南?关雎》是诗经的之一篇,地位极其重要。孔子评论这首诗是“乐而不 *** ,哀而不伤”。
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啊 清澈的河水
环绕着
翠绿的沙洲
雎鸠在上面
快乐地歌唱
美丽的姑娘啊
快来做我贤淑的新娘
小河里的荇菜
左右不停地摇摆
美丽的姑娘啊
欢快地把它采摘
我的思念绵长啊
日夜无眠
美丽的姑娘啊
左右不停地采摘
我要弹琴鼓瑟与你相爱
美丽的姑娘啊
左右不停地采摘
我要用钟鼓乐声使你欢快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中英双语赏析诗经·国风·周南·关雎(中英双语赏析)
英译|周柯楠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
关关雎鸠,
Ospreys sing harmonious songs
在河之洲。
On the islet in the river.
窈窕淑女,
A fair lady there lives,
君子好逑。
Can be a good spouse of a gentle *** n.
2)
参差荇菜,
Ragged water plants floating,
左右流之。
Left and right he keeps on picking.
窈窕淑女,
What an elegant *** iden she is,
寤寐求之。
Whom he day and night keeps p *** suing.
3)
求之不得,
Failing to co *** t the girl,
寤寐思服。
He misses her all the time.
悠哉悠哉,
Tossing and t *** ning restlessly,
辗转反侧。
He has a sleepless night.
4)
参差荇菜,
Ragged water plants floating,
左右采之。
Left and right he doesn’t stop gathering.
窈窕淑女,
So lovely is the pretty girl
琴瑟友之。
To friend her he plays the harp and lyre.
5)
参差荇菜,
Ragged water plants floating,
左右芼之。
Left and right he keeps collecting.
窈窕淑女,
So kind-hearted is the fair lady
钟鼓乐之。
To please her he rings the bell and beats the drum.
【注释】
1. 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2. 雎鸠(jū jiū):一种鱼鹰,又名王雎。
3. 窈窕(yǎo tiǎo):形容女子文静美好。淑:好,善良。
4. 好逑(hǎo qiú):好配偶。逑,配偶。
5. 参差:大小长短不齐的。
6. 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7. 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采摘荇菜。这里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
8. 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白天黑夜。寤,睡醒。寐,入睡。
9. 思服:思念,向往。
10. 悠哉(yōu zāi)悠哉:悠,长久。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11. 辗转反侧:翻来覆去睡不着。
12.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13. 芼(mào):择取,拔(菜或草)。
14. 钟鼓乐之:鸣钟击鼓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15. osprey <'?spre?> 鱼鹰,鹗。
16. islet <ˋa?l?t> 小岛。
17. harmonious
18. spouse
19. co *** t
20. ragged< 'r?ɡ?d> 参差不齐的。
21. harp
22. lyre
【白话译文】
1)
关关和鸣的雎鸠,
嬉戏在河中小洲。
美丽贤淑的女子,
堪为君子好配偶。
2)
参差不齐的荇菜,
左边右边不停采。
青春靓丽的女子,
日思夜想难忘怀。
3)
美好愿望难实现,
白天黑夜都想念。
思念绵绵无停歇,
翻来覆去难入眠。
4)
参差不齐的荇菜,
左边右边不停摘。
文静娇好的女子,
弹琴鼓瑟表亲爱。
5)
参差不齐的荇菜,
忽左忽右来拔采。
优雅可爱的女子,
鸣钟击鼓为取悦。
2023年8月30日编译于深圳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作者:许庆元
“民以食为天”,“吃”是一件无比庄重的事情,是夏硏尊的“开门七件事”,是李之模的“天下一吃场”,是张亦庵的“物色吃香辨味”,是梁实秋的“谈美味以寄兴”,是蔡澜的从“浅尝”到“究极”,是陈晓卿的“舌尖上的中国”……今日且让我们穿越时空,来一场古风雅韵的寻味之旅,跟随“好吃”的大文豪,细品“好吃”的古诗词。
《好竹连山觉笋香:古诗词里寻美食》(以下简称《好竹连山觉笋香》)是一部生动呈现历代美食家饮食品位与情调的散文札记,亦是一席锦绣诗文的饕餮盛宴:以名家诗词为引,雅致而有韵;讲古今蔬果肴馔,严谨而有趣;谈历朝奇闻逸事,通俗而有料。
全书分为蔬食之一、鲜味之美、五谷丰登、花果飘香、四季食俗、饮食杂记六大类,选取37首古诗词作为切入点,旁征博引,将饮食渊源、传统习俗、岁时风物、历朝掌故融汇解读,娓娓道来;每篇之前均配有雅致精美的水墨 *** 画,古韵悠长又不失新意,让人眼前一亮。
名家笔下生美味,古代“吃货”故事多,让我们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编辑手记中,品略一二。
从“历史的衣橱”到“诗文的飨宴”
正餐之前先来道前菜开开胃吧,介绍一下“食材”与“主厨”,说一下这本书的选题创意过程。
本书的作者刘菲是位“80后”青年诗人、美食家,近年来,对饮食文化和历史也越来越感兴趣,特别是读到古代诗人的餐桌故事时,恨不得穿越回去与之共尝美食共赋诗。窥察古人饮食风貌,探寻美食文化底蕴,传承饮食审美理想,是她的初衷。
而作者与出版社的结缘也与“衣食住行”有关。2017年,北京日报出版社推出了《历史的衣橱:中国古代服饰撷英》,有了“衣”当然要有“食”。刘菲创作的“历史上的吃货”系列,染指于鼎公子宋,无比嘴刁的符朗,汴梁夜市练摊儿,美食博主陆游,权臣老饕蔡京,篇目虽不多,但其中饮食与历史的融合,犹如不同食材考究配伍后成就的佳肴,一下子激起了令食客惊艳的鲜美滋味。
作者在后续的篇目创作中,与编辑多次深入沟通,最终决定以一首古诗词作为切入点,如同元曲杂剧中的出场诗,确立每篇的主题,也充分实现了作者融历史知识、饮食文化、诗词佳作于一炉的创作理念——有诗意,又好吃!所以,这部作品的读者群便 *** 为历史爱好者、美食发烧友以及热爱古典诗词的朋友们。
对这本书来说,如果说诗词作品、典籍史料、作者平素的积累是食材,作者是大厨的话,做书的编辑则有点像是品控,与作者一同做着饕餮盛宴开席前繁复琐碎的准备工作——先从试菜开始。
从“金齑玉脍”到“治厨山翁”
诗词歌赋,史书笔记,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从宫廷御膳到夜市小吃,本书穿 *** 讲述了诸多舌尖上的故事:从隋炀帝感慨的“金齑玉脍,东南佳味”到宋仁宗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的“烧羊”,从唐朝“面脆油香新出炉”的胡麻饼到宋代《东京梦华录》中开封府花样翻新的各类饼家,从“天下第五行书”《韭花帖》中藏着的 *** 珍馐到《酉阳杂俎》中“化蝶脍”的传奇刀工,从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到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用东坡的信札去换羊肉的韩宗儒,晚上犯酒瘾“隔墙闻卖蛤蜊声”的皮日休……
编辑是这本书的之一个读者,泛读、通读、精读,从单篇修改到分类探讨,再到全书体例、配图装帧,编辑处理的都是“细活”,也是对作品的纠错完善与细致打磨。
对于引用古籍较多的文史图书来说,古籍原文逐字逐句的核查是重中之重,专业社的权威版本当然也是参照之一,但编辑还是比照能查找到的古籍影印版进行了逐一审核,并对一些因版本不同或历代引用节选所造成的个别字句差异之处,多次比对不同朝代文献中的直接引文、间接引文,进行了最终审订,确保行文严谨,言之有据。
编辑力求与作者一同精准还原诗词中提及的每一种“佳味”,比如书中多次提到的“金齑玉脍”,即如今的鲈鱼生鱼片配一种独特酱料。唐朝杜宝在《大业拾遗录》中记载了“玉脍”的做法,而“金齑”究竟如何调制呢?作者一开始直接给出了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的制法,但编辑核查后发现,此处其实应加以说明。因为《齐民要术》正文未提到“金齑”,只提到了“八和齑”,之所以叫“八和”是因为用到了橘皮、白梅、熟栗黄、粳米饭等八种配料。而小字注疏,因取熟栗黄的金色和味甜,俗谚则称此酱料为“金齑”……此类皆是细枝末节,宴席已然十分丰盛,编辑所做的只是精益求精、锦上添花。
饮食文化史,史书留白处,名家食单,乡愁旧味,故纸堆中隐藏着中华传统饮食的奥义,字里行间溢出了各地特色物产的奇香。
居肉食之上的至美鲜蔬“竹萌”(笋),令诗人初食惊艳的“水精菜”(白菜),让唐朝宰相刘晏早朝路上“美不可言”的蒸胡饼;《 *** 记》中乡野樵夫为 *** 师徒 *** 持的野菜宴,《 *** 》里 *** 料蜜炼裹橘叶的“衣梅”,《 *** 传》中宋江酒后心心念念的“加辣点红白鱼汤”……古人的生花妙笔让家常食材平添几分姿色,让人不禁馋涎欲滴、心瘾难抑。
古人以诗文记下自己的饮食偏好,既风雅又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炊雕胡之饭,烹露葵之羹”的楚国士大夫宋玉,“蒸豚揾蒜酱,炙鸭点椒盐”的诗僧寒山,“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诗圣杜甫,“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的白居易……名人食客的笔触与味蕾一样敏锐,一语中的,搁现在就是一水儿的精华点评帖。
对了,幕后其实还有一位匠心独运的“点心”师傅……
从“ *** ”到“返璞归真”
美食讲求色香味,“红虾青鲫紫芹脆”的色彩美学让人更添食欲,而这本书中的主题 *** 画亦让行文意趣盎然、 *** 。 *** 画师母隽楠是青年艺术家、动画导演、漫画家,热衷探索实验水墨于新型艺术媒介的应用。
自称长着一条“皇帝舌头”的母隽楠在创作过程中细读每篇文字,并加入自己的理解与审美:“雨中剪韭且陶陶”的温情真挚,“菊留秋色蟹螯肥”的洒脱旷达,“脍飞金盘白雪高”的传奇色彩,“世间珍果更无加”的大唐丰韵,“露为风味月为香”的荷塘夜色,“少年世味如蜜甜”的酣然甜梦……
以其中一幅为例:花馔发烧友杨 *** 大雅大俗,夜晚小酌以白糖嚼梅花,“一花自可咽一杯,嚼尽寒花几杯酒”,认为吃了梅花连诗句里都没了人间烟火气。母隽楠对这位“老夫自要嚼梅花”的执拗可爱的诗人的刻画尤为传神,肩扛一枝梅,雪中爱谁谁,睥睨天下又带点小傲娇!
诗中有味,画中有意,这些中国风水墨画,并非简单的配图点缀,而是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意——淡雅朴拙又意味深长,有传统底蕴又不乏现代新意,充分弥补了文字所未能尽意表达的美食情调与美学意趣。
母隽楠说,在创作过程中,头脑中不时浮现嚼着梅花的杨 *** 、烤着芋头的陆游、藏着胡饼的刘晏……她力求褪去绘画技巧中的招摇,以水墨的本质来呈现作者字里行间传出的精彩文意。那也是她心中所想的——食物中的水墨味道,即褪去繁华后返璞归真的原味。
从“好竹连山”到“三余有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让我们在返璞归真的水墨画中由浓厚转为淡泊,慢慢消化回味,沉淀一下。
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往黄州,写下《初到黄州》一诗,其中两句“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堪称已达“吃货”的更高境界: *** 失意,却超然物外,见到“浪花淘尽英雄”的滚滚长江只知“鱼美”,见到漫山遍野的“抱节君”却只觉“笋香”。至雅与大俗,寥寥数字,历史的诗意与人间烟火气,扑面而来。
在选定书名时,出版社再三斟酌,最终还是决定以此诗句为名,因为苏东坡的美食情趣便是此书的最终立意所在。
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二月十九日,东坡携白酒、鲈鱼去友人处吃一碗“槐叶冷淘”。此时枇杷已熟,美酒新成,碧鲜经齿冷于雪,这位大文豪、美食家“暂借垂莲十分盏,一浇空腹五车书”,由衷感慨:“此生有味在三余!”
所谓“三余”,乃三国名士董遇之名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借东坡语意:饮食之趣,不在于饕餮奢靡,不在于口腹之欲,而在于相聚的适意、食材的真味与品鉴的闲趣。
古诗词中透出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而宴之趣、味之道中蕴 *** 中国人的生活态度。三余有味,一饮一啄,让我们且随古人的笔墨,徜徉于时空长河,读名篇佳作,赏四时美景,品诗文的飨宴、历史的诗意,寻几分人生况味、饮食佳趣。
来源: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