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节气在阳历的几月,芒种节气在阳历的几月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40 0
6月5日12时58分“芒种”:麦黄梅熟仲夏至,“三夏”大忙迎 ***

新华社天津6月3日电(记者周润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6月5日12时58分迎来“芒种”节气。此时,仲夏已至,北方麦黄,江南梅熟。

历史学者、天津 *** 研究员罗澍伟介绍,每年阳历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度为“芒种”节气。“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进入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顾名思义就是“芒”和“种”,“芒”是指有芒作物成熟,“种”是指夏种开始。

“春争日,夏争时”是这个时节的更好写照。从“芒种”到“夏至”节气,开始全面进入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 *** ,尤其是“有芒之谷”的种、管、收。所以“芒种”又称“忙种”。“时雨及芒种,四野皆 *** 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宋代诗人陆游在诗作《时雨》中就生动描绘出“三夏”的大忙景象。

进入 “芒种”时节,气温不断升高、雨量日渐充沛、空气湿度慢慢增大,我国很多地区先后迎来雨季。

天津中医 *** 大学之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醒,值此时节,天气炎热,身体要及时补水,以防脱水和中暑,同时还要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饮食应以清热利湿为宜,尽量不吃或少吃羊肉等热 *** 食物,多吃一些健脾胃、祛湿邪的食物,如扁豆、茯苓、青梅、冬瓜、薏仁等。

廿四节气|千里 *** 图之芒种篇

芒种,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因此也叫忙种。时雨及芒种,四野皆 *** 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在夏季最美的节气里,忙着快活。

芒种丨“芒”有所获,“种”有所得

6月6日6时18分将迎来芒种节气。

岁时更迭间,芒种是洋溢着金黄气息的热情歌吟。一收一种间,倾注着晶莹的汗水,也交织出生命的智慧与光芒。唯有播种希望,潜心耕耘,方能收获生命的丰盈。

芒种·一隅

执一笔纯真,画一隅烟火,赠你一方生趣。

△央视新闻《夜读》X *** 画师皇小小 独家呈现

芒种·三候

徐立京 徐冬冬

节选自《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朗读 | 敬一丹 配乐 | 巫娜《静观山河》

芒种初候 螳螂生

每年6月5日至7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75度时,芒种节气到来。

这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仲夏时节开始了。在民间,一些地方流传着芒种日“送花神”的习俗。绚丽的夏花此时渐渐零落了,层层叠叠浓淡不一的绿色,成为芒种的主色调。人们依依不舍地饯送花神归位,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的相会。

芒种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收,有芒的稻子种。”可以说,这是一年中农人们最忙的时节。夏熟的麦子要抢收,秋收的稻子要赶紧播种,春天种下的作物要管培。无一事能误,无一时不忙。

在这一节气中,草间螳螂初生,枝上蝉鸣,小池蜻蜓飞。在仲夏夜的星光中,虫儿们的快乐季节开始了。古人见微知著,从小小螳螂的出现观察到了节气萌发的细微变化,感慨时光转瞬即逝。

芒种二候 “鵙(jú)始鸣”

“仲夏日中时,草木看欲燋。”唐代田园诗人储光羲寥寥几句,写出了芒种节气二候“鵙始鸣”的火一般的气息。

燃烧,是这个时节生命的状态。生长,生长,一批批果实瓜熟蒂落,“最夏天”的气息,是多么地火热,多么地甜美!

鵙,就是今人所知的伯劳鸟,一种小型猛禽,喜食虫类,对农业有益。伯劳鸟喜阴,感阴而鸣。它开始在枝头出现,鸣叫着,意味着在火一般的盛夏阳气中,有阴气在悄悄地滋生。再过些时日,便是夏至,当太阳接近夏至这个顶点时,转折就要到来。

芒种,正是一个孕育着转折的时节。

芒种三候 反舌无声

反舌鸟是吟唱的高手。在春天,它既能自得其乐地鸣唱,又擅长仿效别的鸟叫,无一不学得惟妙惟肖,因此有百舌之名。但是到了草木葱茏的仲夏,反舌鸟却不再像春天那样鸣叫,而是变得沉默了。

此时,人们目之所及的一切,天空的太阳是那么灼热,阳光明晃晃地灼烤着大地,空气里充满了燥热的气息,似乎只有一层胜过一层的热浪。

端午也在芒种时节之中。端午节的习俗很多,除了吃粽子、划龙舟,还要挂蒲艾、浴兰汤、戴香包、佩五色线、点雄黄。这些风俗带有强烈的时令特点,几乎都指向盛夏时节祛毒除瘟驱邪的需要。

上天对生命的呵护在此时又一次显现。端午前后,正是 *** 草成熟之际。艾草、菖蒲等草 *** 的茎叶最壮, *** *** 最足,功效更好,装袋悬门挂之,煮水入酒饮之,与谷米同烹食之,制汤洗之浴之,人间的男女老幼,在 *** 草香中安然度过炎炎盛夏,免受五毒侵害之苦。

芒种·草木人间

芒种很忙。

*** 在枝头卖力展颜,

为大树镶上了一层粉色的边。

蜀葵执着向上,

一边向往着天,

一边却把花开在了人间。

只要种下了,

日子更迭时间流逝中的点点滴滴

都会是馈赠。

只要种下了,

退是进,进是进,

来来去去不回头,

生命是一场义无反顾地向前。

芒种·絮语

六月,年已过半,收的是上半年的果实,种的是下半年的幼苗。

人生如同种植,收与种同时进行着,日子也就顺着我们的犁痕徐徐延伸。我们既要踏实地埋头耕种,也要记得:

忙不是“”。不是人云亦云地忙碌,是非常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把努力的指针拨向一个具体的、适配实际的目标,朝着它付出日复一日地行动。

忙不是“”,不是好像做了很多事,到头来没有一点“获得感”。比做事更难的,是有选择地取舍和判断,是在冗杂的事物中化繁为简,归序合并的能力。

忙不是“”,不是焦虑时光,而是有信心、有耐心地平整土地。所谓“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不要让过度的忙碌遮蔽了观察生活的眼眸,多驻足感受,多辟出闲暇,多放松呼吸,在放慢的速度里,也可以找到前行的力量。

祝你在忙而美的季节,找到自己的节奏。忙有所获,种有所得,不失自在。

文丨央视新闻《夜读》整编、撰写

*** 在即!

也愿我们笔耕不辍的考生,

不慌不“茫”,收获自己心仪的录取通知书!

话说,你是哪一年 *** 的?

*** 当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等你回忆青春里的最难忘!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王若璐

编辑丨李津婵

校对丨少卓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日芒种!芒种“忙种”,开始播种希望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骆倩雯 美编 康剑

6月6日,迎来了芒种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

芒种节气在阳历的几月,芒种节气在阳历的几月-第1张图片-

芒种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农历书说:“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意思是讲,芒种节气适合种植有芒的谷类作物;此时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过此即失效。民谚“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

芒种,“芒”指的是一些有芒的作物,如稻、黍、稷等;而“种”,一为 *** 的“种”,一为播种的“种”。在稻作地区的南方,“芒种”是 *** 秧的忙碌时节。北方地区是旱地农业,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这个时节正是北方夏熟作物麦子收获之时。“芒种”到来标示着又一轮农忙,南方地区人们忙着 *** 秧种稻,北方地区人们则忙着收麦。

古人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芒种节气时,幼螳螂破壳而出,在广阔的天地间举起双臂,当起了庄稼的“守护者”;百劳鸟鸣叫,林中渐渐有了伯劳鸟穿梭的身影,振翅间,鸣叫声贯满山林;反舌鸟停止了鸣叫,活跃了一整个春天的反舌鸟,慢慢地停止了鸣叫,悠扬婉啭的曲调,与春天一起,留在了人们的回忆里。

芒种在小满和夏至之间,是处在转折期的一个节气。长其夏至,短其冬至,在芒种期间,太阳将逐日靠近它在北半球运行轨迹的最北端,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日子也就要到了。

芒种时节,民间有送花神、安苗、打泥巴仗、煮梅等风俗。

“芒种忙种,有收有种”,这一“收”一“种”,道出了芒种节气的内涵,也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人生大事,不过种和收;有种,才有收;种好,才能收好。这也是一个播种的季节,人们忙着播种稻谷,纷纷种下心中对未来小小的希望,期待着收获。

人间好时节丨芒种

点击观看 ***

芒种,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正是南方种晚稻与北方收麦之时,民间也称其为“忙种”。

“芒种”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泽草所生,种之芒种。”东汉郑玄释曰:“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明代陈三谟《岁序总考》写道:“芒,草端也;种,稼种也;言有芒之谷此时皆可稼种,故谓之芒种,乃五月之节气也。”

芒种在农耕上有着重要意义。农谚如“芒种忙,忙着种”“芒种忙,下晚秧”“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芒种 *** 秧谷满尖,夏至 *** 的结半边”,都说明要抓紧农时,及时耕耘。

芒种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jú)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螳螂在前一年的秋天产卵,到芒种时节,小螳螂破壳而生。

“鵙”指伯劳鸟,伯劳鸟喜阴,在芒种时节,伯劳鸟开始婉转鸣叫。反舌鸟在芒种时节却慢慢停止了鸣叫。

节气习俗

送花神

民间有在芒种这天祭祀花神的习俗,花谢春尽,祭祀花神,来年再盼春归。

煮梅

每年五六月,是南方梅子成熟的季节。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便有“煮梅”之俗。三国时便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古诗词中也常见“青梅煮酒”的说法。

安苗

芒种时节,种完水稻,民间举行“安苗”祭祀活动,祈求丰收。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并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吃君踏菜

在一些地区,芒种时节有吃君踏菜的习俗。君踏菜是南方地区芒种节气前后的一种季节 *** 蔬菜。吃君踏菜,寓意人们像君踏菜那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常年精力充沛,健康长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为有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付出,才会有“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的喜悦丰收。

芒种忙种,愿你的忙,始于热爱,结于丰盈。

监制丨王姗姗 张鸥 闫博

制片人丨王薇 杨秀红 申珅

主编丨李瑛

策划丨陈宁泽一

编辑丨樊嘉晨 刘天哲 王映涵

视觉设计丨林琳 李灵睿

承制丨新闻包装工作室

技术监制丨李宏海

项目 *** 负责丨吴浩 刘强

项目设计及AR *** 丨李华 吴峥 邢祎

音乐配乐丨王璇

书法文字丨董倚桥 王金阳

手绘及场景动画合成 *** 丨 段晨阳 谢依原 *** 高晨凯 侯晓磊 郭帅

AR技术丨马亮 王奕涵

撰稿丨郭林丽

专家顾问丨丁乐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6日芒种:仲夏至此始,青梅煮酒香

2023-06-05 15:20

来源:新华网

链接已 ***

字体:小大

新华社天津6月5日电(记者 周润健)蛙叫虫鸣声中,芒种款款而至。北京时间6月6日6时18分将迎来芒种节气。此时节,草木葱茏,池塘莲开,北方麦黄,江南梅熟,时光流转之际,已然到了“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的仲夏。

中 *** 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 *** 俗学会理事袁瑾介绍,芒种到来意味着“三夏”大忙季节拉开了帷幕。一时间,夏熟的要收、秋收的要播、春种的要管,忙得不可开交。“麦收如 *** ”,这个“忙”,带着一种与时间争分夺秒的紧迫感,正所谓“春争日,夏争时”。南宋诗人陆游在《时雨》中生动地描绘了这种繁忙景象:“时雨及芒种,四野皆 *** 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芒种时节,也意味着江南地区即将进入一段闷热难耐的连续阴雨期。此时正值梅子黄熟之际,于是绵延的雨季便被称为“梅雨季”,民间更为形象地称其为“黄梅天”。南宋诗人赵师秀在《约客》中写道:“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梅雨淅淅沥沥、时大时小,总带着几分 *** 悱恻,恰如雨巷中 *** 一般带有绵绵愁怨,无怪乎北宋词人贺铸会发出“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般感慨。

袁瑾表示,芒种时节,南方地区还有“青梅煮酒”之俗。此俗是将青梅置于黄酒中,文火微温,或是温酒后再投入青梅,新鲜的果味伴着美酒的醇香在口中弥漫开来,回味无穷。

风吹麦浪,岁月生香。已故知名作家林清玄在《季节十二帖》中将光明与生命的礼赞赠予了芒种这一节气,曾写道:“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六月的明亮里,我们能感受到四处流动的光芒。”

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节气,芒种一头关联着夏熟麦子的收获,一头关系着秋收稻谷的播种。一收一种之间,时序轮转,时节更迭。漫漫人生路,愿所有人不负努力,不负时光,皆能“芒”有所获,“种”有所得。

(图表· *** 画)[二十四节气·芒种]芒种时节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3年6月5日

( *** 画)芒种时节

新华社发 曹一 作

今日芒种丨仲夏已至 美好始长

菱香四溢

渔舟唱晚

夏日的暖风扑面

吹来栀子的芬芳

今日6时18分

芒种节气

如约而至

芒种到来

标志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

芒种三候

一候螳螂生

螳螂于深秋产卵

到此时

小螳螂正破壳而出

二候鹃始鸣

鹃指伯劳鸟

芒种时节

伯劳鸟开始在枝头鸣叫

唱出了夏天的诗意

三候反舌无声

反舌鸟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

此时节却停止了鸣叫

“芒种初过雨及时

纱厨睡起角巾欹”

此时气温显著升高

长江中下游地区陆续进入

梅雨季节

芒种习俗

食青梅

青梅 *** 味酸甘凉

有生津止渴的功能

益于健胃消食

芒种时节多食梅子

能够很好地预防“暑气”

培固 *** 的津液不受外界湿热所伤

挂艾草

天气越来越热

蚊虫擎生

容易传染疾病

所以5月有“百毒之月”之称

芒种节气正逢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前后

家家户户在门帽上悬挂葛蒲

籍以避邪驱毒

所以古时又称五月为“蒲月”

送花神

芒种时节

百花开始凋零

民间会在此刻举办祭祀花神仪式

饯送花神归位

同时表达内心对花神的感激之情

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嫁接树

芒种节气到来

果农会将不同的果树进行嫁接

使之结出的果实在

形状和质量上得以互补

也有的简单地用刀

在果树上划出几道口

让其吸收外面空气

增加果实产量

此时临近麦收

一些带“芒”的作物当收

谷黍类的作物当“种”

人们在“忙收”的同时

也在“忙种”

在这一“收”一“种”之间

道出了节气的内涵

蕴藏着深刻的哲理

人生万事,不过种和收

“学向勤中得

萤窗万卷书”

2023年全国 *** 将至

过去无数个日夜的奋斗

那些熠熠闪光的梦想

将在此刻绽放

愿所有人

不负年华,勇敢前行

皆能“芒”有所获

“种”有所得!

北京发布综合自:中国文明网、文化西城

来源: 北京发布

6日芒种:仲夏至此始,青梅煮酒香

新华社天津6月5日电(记者周润健)蛙叫虫鸣声中,芒种款款而至。北京时间6月6日6时18分迎来芒种节气。此时节,草木葱茏,池塘莲开,北方麦黄,江南梅熟,时光流转之际,已然到了“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的仲夏。

中 *** 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 *** 俗学会理事袁瑾介绍,芒种到来意味着“三夏”大忙季节拉开了帷幕。一时间,夏熟的要收、秋收的要播、春种的要管,忙得不可开交。“麦收如 *** ”,这个“忙”,带着一种与时间争分夺秒的紧迫感,正所谓“春争日,夏争时”。南宋诗人陆游在《时雨》中生动地描绘了这种繁忙景象:“时雨及芒种,四野皆 *** 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芒种时节,也意味着江南地区即将进入一段闷热难耐的连续阴雨期。此时正值梅子黄熟之际,于是绵延的雨季便被称为“梅雨季”,民间更为形象地称其为“黄梅天”。南宋诗人赵师秀在《约客》中写道:“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梅雨淅淅沥沥、时大时小,总带着几分 *** 悱恻,恰如雨巷中 *** 一般带有绵绵愁怨,无怪乎北宋词人贺铸会发出“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般感慨。

袁瑾表示,芒种时节,南方地区还有“青梅煮酒”之俗。此俗是将青梅置于黄酒中,文火微温,或是温酒后再投入青梅,新鲜的果味伴着美酒的醇香在口中弥漫开来,回味无穷。

风吹麦浪,岁月生香。已故知名作家林清玄在《季节十二帖》中将光明与生命的礼赞赠予了芒种这一节气,曾写道:“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六月的明亮里,我们能感受到四处流动的光芒。”

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节气,芒种一头关联着夏熟麦子的收获,一头关系着秋收稻谷的播种。一收一种之间,时序轮转,时节更迭。漫漫人生路,愿所有人不负努力,不负时光,皆能“芒”有所获,“种”有所得。

来源: 新华网

今日芒种|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芒种时节 暑热渐浓

麦黄农忙 播种希望

一年的仲夏由此开始

每年公历6月5日至7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75度时,为芒种节气之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第三个节气。所谓芒种,是指有芒的作物(麦)应收,有芒的作物(稻)当种。芒种前后,北方黄淮平原开始步入雨季,长江中下游地区也进入梅雨季节。细雨微风中,麦地人头攒动,充满丰收的喜悦和满足。

芒种·三候

一候螳螂生

“蝉响螳螂急,鱼深翡翠闲”,都是夏天美好景象。螳螂于深秋生子于林间,一壳百子,此时破壳而出。

二候鵙始鸣

鵙即伯劳,“伯劳以五月鸣,其声鵙鵙然”,以声命名。《诗经》有“七月鸣鵙”,周七月即夏五月。

三候反舌无声

“反舌”即百舌鸟,“螳螂、鵙皆阴类,感微阴生或鸣,反舌感阳而发,遇微阴无声也。”

芒种·习俗

送花神

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煮梅

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具有增强 *** 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麦饭香甜,菱歌悠扬

趁时而种,不负时光

来源: 丰台文创

标签: 芒种 阳历 节气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