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年,天气陡然间暖和起来,春暖花开是必然的。江岸的垂柳 *** 间就绿了,公园里的樱花,桃花,梨花、玉兰花……竞相 *** ,粉的、白的、紫的,美不胜收。朋友圈里也是春意盎然,让人忍不住想翘班去春游。
春天的记忆,总是跟生命、绿色、花骨朵、嫩芽等有关,那种“遥看草色近却无”的写意,枯枝上点缀的花骨朵和芽包,都处处透露着春的智慧与禅意。
醴陵人关于春的记忆,少不了一种叫蒿草的野菜。当田野里的蒿草刚长出寸把高时,妇女们便迫不及待地提了篮子去采蒿草了。这种极不起眼的野菜,深受醴陵人的欢迎。一年当中,每家每户都要做上那么一两回蒿子粑粑解馋,自己吃了还不够,一定得送一些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尝鲜。蒿草,气味芬芳,有安神、利尿、行气散寒之功效。做出来的蒿子粑粑气味芬芳,色泽鲜艳、糍糯Q弹,清新爽口,老少皆宜,休闲主食均可。
蒿子粑粑。图/魏芸霞
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远远地看见巷子里的老人们聚在一起有说有笑。走近一看,原来他们正围在一起挑选野菜。我婆婆也在其中,她挑了一大脸盆。原来,邻居老李家这两天回乡下,用镰刀割了两大蛇皮袋子蒿草回来,往院子里一丢,巷子里的老人们都闻香而来。十几个人围在一起挑选,各自弄了些回家,去做蒿子粑粑。这是开春以来的之一笼蒿子粑粑,所以特别有仪式感。
晚上,整个巷子里蒿香四溢,家家欢声笑语。当婆婆将她的手艺端上桌的时候,我们的口水都流出来了。翠绿的蒿子粑粑清香扑鼻,甜糯可口,我连吃了三个,甚是解馋。
第二天,我们吃到了邻居们送来的蒿子粑粑。李阿姨家做的糖包心,咬一口,糖汁就流出来了;胡老师家将白糖点缀在粑粑外面,晶莹剔透,咬一口咯嘣脆;刘姥姥家将糖和在了糯米粉里,看不到糖,但吃上去甜甜的;做得更好最精致的要数黄婆婆家了,她有一个专门印粑粑的模子,做出的蒿子粑粑外面还带有广式月饼似的花纹,大小均匀一致,颜色恰到好处的翠绿,看上去就是一道精致的甜点。大家做的蒿子粑粑各有千秋,各有风味。
要做出好吃的蒿子粑粑,那还是有一定的诀窍的。
首先,蒿草的选择尤为重要。立春时节,河滩上,田野里,茅草丛中只现出一点点绿意的时候,蒿草才长出两三片淡淡的绿叶,上面布满干净灰白的绒毛,还没有形成维管束,嫩得能掐出水来。夏秋季虽然也有采的,但都老了,做出来的蒿子粑粑涩味较重,口味也就次了。
将蒿草用清水洗干净,投入放有食用碱的开水里淖一下,去掉野菜的辛味、涩味,大约五六分钟,待蒿草颜色变成好看的翠绿色,捞出放入凉水里浸泡至完全 *** 。食用碱的用量根据水量的多少来定,多了涩味重,少了叶子容易变黄。恰到好处的量会让做出来的蒿子粑粑增加蒸蛋一般的香醇味道,而且颜色翠绿。将淖水的蒿草控掉水分,用菜刀剁烂成浆状,或者和入米粉灰中直接揉烂。
米粉灰揉得到不到功,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认真 *** 了米粉面会变得很劲道,不沾手,易成型。越揉得久,蒸出来的蒿子粑粑就越劲道,越Q弹。米粉的搭配也有讲究,粘米粉和糯米粉按照4:6的比例搭配为更好,如果粘米粉多了,弹 *** 会少些,糯米粉多了,就会过于软糯不成型,缺乏嚼劲。
蒿草。图/魏芸霞
吃起来容易,做起来很费劲啊。光看这些个步骤要求都很麻烦了,所以说“好吃懒做”是不行的,好吃的人还得是勤快人呢。
蒿子粑粑 *** 凉,对于肠胃不太好的老人孩子,更好不要空腹吃,也不宜多吃。老一辈更喜欢蘸黄豆粉一起吃,黄豆粉加了白糖,更添一缕香甜。
一饭一蔬人间烟火气,一朝一夕世间温暖情。粗茶淡饭,怡然自得,老一辈吃野菜粑粑是为了填饱肚子,解决饥荒问题,如今的我们吃野菜粑粑是一种生 *** 验,一种忆苦思甜的新风尚,不仅陶冶情 *** ,增进家人邻里间的亲情,还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周末,偶尔放下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在和煦的 *** 里,和家人一起外出郊游,采点蒿草,亲手 *** 一道属于自己的蒿子粑粑,会让你拥有不一样的春天。
作者魏芸霞。
【作者简介】
魏芸霞,女,湖南湘乡人,笔名云朵,株洲市作家协会会员,醴陵市作家协会会员、理事,《文笔峰》 *** 社编委、签约作家。2016年开始写作,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近百篇。
糖油粑粑这样做才正宗,在家也能吃到长沙的味道,一次吃过瘾之一次去长沙的时候就爱上它了~ 此后,每去必吃 ,步行街的和火宫殿的还不一样, 步行街的就素棕红的糖色,微甜
火宫殿的色泽淡,剔透,淡香,应该用了点蜂蜜,或者还有其他捏~
糯米粉/江米粉 | 300克 |
红糖 | 3小勺 |
绵白糖 | 1小勺 |
食用油 | 适量 |
蜂蜜 | 根据喜好加 |
揉面,(这里我用的是糯米粉)捏成一个个小圆,然后按扁,待用。
食用油适量,建议用平底锅,(耗油少,不粘锅)把捏扁的糯米,一个个放入平底锅内,煎至两面金黄。(注意用小火)
调红糖,绵白糖,蜂蜜(温水即可),个人不太爱甜,所以加得不多。
倒入锅中,两面挂糖,即可起锅。
挂糖后,其实一点都不油腻。
总共用时不超过20分钟。^_^简单吧。一起来行动吧~
糯米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谷物类食物,用糯米可以制成非常多的美食
1.糖糍粑粑。 *** 材料主要有糯米粉、糖水等。在 *** 的时候先锅上热好油,不用太多,刚刚能淹没一半厚度的糍粑粑就好,用油煎一面,然后再反过来煎另一面,倒入糖水,直到糍粑粑变色即可。
2.糯米凉糕。老北京特色传统糕点哦!把泡好的糯米(一斤左右)蒸熟 ,趁热把米放在干净的布里,使劲揉碎成泥状,用手压实压平,然后铺一层豆沙,再把剩余的米倒在豆沙上,再用手压实压平,晾凉,切成块,就可以啦!
3.金瓜饼。潮汕美食,主 料】金瓜、糯米粉、芋泥。做 法】 将金瓜煮熟压烂,与糯米粉和成团。然后切件包上芋泥,放入木刻的粿模内造型,后放入油中炸至金 *** 即成。特 点: 皮脆、馅香甜、带有浓郁金瓜味
4.糯米糍。潮汕美食,主 料】 糯米粉。配 料】 白芝麻、花生仁碎、白糖粉。做 法】 先把500克的糯米粉,冲入350克的开水,搅拌成柔软的粉团,再投进开水锅中煮至粉团浮上水面,使粉团成熟,然后捞起放进盆中,用一木棍顺同一方向用力搅拌,使已煮熟的粉团更加纯滑,然后两手沾上熟油,捏出糯米粉团约20克,用手搓成圆件,压薄,沾上炒香的白芝麻、炸香的花生仁碎,白糖粉即成。特 点】 糯米糍因是用糯米粉制成,故十分柔软、有粘 *** ,所以潮州人说某种东西很柔软时,总爱说成“软过糯米糍”。柔软、粘 *** 大、香甜可口,是糯米糍的特点。
5.麻枣。潮汕美食,主 料】 糯米粉,白糖,熟澄面,猪油,乌豆沙,白芝麻。做 法】“麻枣”的皮用糯米粉500克,加入清水 *** 克、白糖100克、熟澄面100克、猪油100克, *** 均匀。“麻枣”的馅一般采用乌豆沙,用皮包成枣形,外面滚上白芝麻,放入五成热的油锅中炸至金 *** 即可。
6.汤圆,这个不用多说了吧。
除此之外,潮汕有很多糯米、糯米粉做的美食,包括:鸭母 *** 、粽球,猪肠装糯米,甜汤等,喜欢糯米做的美食推荐来潮汕吃喝玩乐哦。
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
嵩明的家家户户早已弥漫着浓浓的甜香味
这就是嵩明一代代人记忆中糖粑粑的味道
有的地方又叫“嵩明大粑粑”
作为嵩明人中秋必备的甜点
它和中秋月饼一样
承包了嵩明人的中秋记忆
就随小编一起走进古旧的四合院
看看这糖粑粑从 *** 到成型的过程吧!
中秋的夜晚,是伴着家人的欢声笑语,围坐一桌,家中长辈会将橱柜里存放的糖粑粑拿出切块分给每个人......这大概是每个嵩明人儿时都有的回忆。
那么一个色香味俱全的糖粑粑,除了需要面粉、红糖水、鸡蛋、酵母的混合,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在里面加入核桃、花生等果仁,在大盆里均匀搅拌,这期间,需要生好炭火,等搅拌均匀后通常发酵半个钟,就可以倒入平底锅(锅底放两大勺香油),把面铺平后均匀地撒上芝麻,就可以上架进行烘烤啦。
“子母火”烤炉
最终决定糖粑粑口感的是一份火候适中的子母火。子母火是什么?就是下面一层是烫火灰,中间一层就是烤糖粑粑的锅,上面一层是明火,简单的说,就是下层焐,上层烤。这样的简易烤炉被农村人称为“子母火”,控制火温是糖粑粑口感质量的关键,因此,做糖粑粑的师傅,都要时刻紧守旁边,细致地关注着火候的变化,时不时还要起身提起火盖,看看里面烤着的糖粑粑有没有糊。
中途的等待很是漫长,从 *** 到出炉,一份糖粑粑的诞生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中途要把上层火盖揭开多次并旋转平底锅的位置,调整火候。虽然程序繁琐,但美味的食物总是值得等待。
嵩明倚伴社区的胡忠华一家,这个中秋就准备打算做糖粑粑迎接中秋的来临,55岁的胡师傅做起糖粑粑来,十分认真专注,一边不时用火棍扒一扒炭,一边还要用手在中间试探火温,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看 *** 做糖粑粑,一到中秋就是他最期待的日子,他可以跟在一旁看 *** 烘烤,一边打下手,等糖粑粑出炉后,就可以享用到热乎乎的香甜美味,这也是他孩童记忆里最甜蜜的时刻。成家之后,他传承了 *** 的手艺,直到今天,他烤糖粑粑已经烤了30多年了,胡师傅更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这份嵩明的传统糕点一直延续下去,他希望有更多年轻 *** 学好这份手艺,将嵩明味道传承延续下去。胡师傅在烤制时,还放入了洋瓜叶,这样就可以保持糖粑粑有一股清香的味道。
终于等到糖粑粑的出炉了,胡师傅一家也齐坐在桌旁,切开糖粑粑,分给家人,大家边吃边称赞着胡师傅的手艺。金黄酥香的饼身,表层点缀着白芝麻,油香瞬间扑鼻而来,令人不禁口吃生津,想要即刻品尝一块。咬一口,甜而不腻,香味溢满口腔,满足感也填满了心底。
寓意美好
糖粑粑后来的一段时间也成为了嫁娶时的必备礼品。胡师傅告诉记者,以前的村里男方要讨媳妇时,都会在中秋做两个糖粑粑,用红纸包住,装进簸箕里抬着送到女方家,寓意着婚姻会甜蜜。糖粑粑的“粑”也与“巴”同音,在嵩明人的寓意里,也有着人们巴望来年生活会越来越好的意思,所以,中秋之夜,人们吃糖粑粑之前都要端起粑粑对着月亮祭月,感谢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越传统的美味,记忆越永久
现在的人们要的不是过节吃什么
而是有意无意的去找寻那种浓浓的节昧
在嵩明过中秋
除了吃糖粑粑外
你还吃什么来庆祝中秋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编辑:马艳莉、卜圆圆
审核:李凌书
发布:嵩明融媒
儿时的记忆,一种从小到大都吃不腻的小吃“糖油粑粑”!一滚烫,二滑溜,三糯,四甜说的就是糖油粑粑!小时候特别喜欢吃这玩意儿,每每馋嘴的时候,奶奶总是会拿出几个事先做成型的糯米粑粑放在在糖水锅里拨弄一番,没一会儿功夫一份香喷喷的糖油粑粑就出锅。
糖油粑粑在刚炸完新鲜出锅时可谓金黄脆嫩,甜而不浓,油而不腻,色香 *** ...就是因为这盘小东西长相 *** ,闻起来也是让人哈喇子掉一地,所以每次都会迫不及待地一口吞下去,然后烫出一嘴儿泡……
此外,糖油粑粑的造价也很便宜,主要原料是糯米粉和糖, *** 过程也极其简单,所耗时间不多,对于想吃甜食的上班族来说,这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糖油粑粑虽不能登大雅之堂,更不能与山珍海味、鱼翅熊掌相媲美,但正是因其廉价的身份,成为了许多人长吃不厌的小吃。
今天我暂且不谈主食 *** ,和大家好好分享一下糖油粑粑的 *** 心得。
【 *** 糖油粑粑的原料】
适量的糯米粉和红糖
【 *** 教程】
1、 将糯米粉倒在碗中,慢慢加水,和成一个柔软的面团,所谓的柔软就是面团表面要光滑,不能有皴裂的纹路,但也不能软塌塌的不成型。
2,、将达面团捏成一个个小面团,稍稍压成饼形,然后错落着摊开。
3、往平底锅内倒油,又不能太少,以防面团粘锅不好翻动,用小火煎,注意时刻两面翻动,煎至两面金黄就可以关火捞出放在盘子里备用。
4、 锅内留底油,倒入适量的红糖和水在锅内,轻轻搅拌使糖溶解在水中直至煮沸,然后将事先备好的糯米粑粑放入锅内,用筷子小心翻动。记住,仍是小火。
5、 关火收汁,将糯米粑粑小心盛出装在盘子里,将锅内的糖汁均匀地淋在上面,一份香甜软糯的糖油粑粑就做好啦。
简单五步就能轻轻松松搞定的一门小吃,所需的原料也是那种市场上轻松可见的,耗费的时间也不多,即使是手残 *** 也能够做出来,对于爱吃甜食的小伙伴来说,无论是在时间成本还是 *** 工序上,都不会很麻烦,完全值得大家动手一试。
糖油粑粑是湖南的著名小吃,正宗的糖油粑粑是炸的,而且要用一大锅的油和糖来炒糖油,制造工艺精细讲究,有特殊的制造过程。我这个山塞版的糖油粑粑的做法是采用家庭版,用少许油煎的,所用的油相对来说少了一大截,虽然不是特别正宗的做法,但是简单又好吃的,香喷喷,甜糯的口感让人口齿生津,垂诞三尺。
记得小的时候,我和老弟总会缠着妈妈给我们做来吃,妈妈在灶台做,我们姐弟俩就在边上看,瞪着溜圆的眼睛,还流着口水。
糖油粑粑
原料:
糯米粉150g、水130g、红糖25g、色拉油40g
1. 准备好所有的食材
2. 糯米粉中加入130g左右的热水,一边加水一边用筷子搅拌均匀
3. 搅拌至干稀适中的程度,揉成面团
4. 将揉好的糯米粉团分割成约20克一个的小剂子
5. 将每个剂子都搓圆
6. 然后轻轻按扁
7. 不沾锅内加入色拉油,中火加热,至油温四成热时转小火
8. 下入生坯慢慢煎
9. 小火煎至一面焦黄起皮时翻面再煎另一面
10. 小碗中放入红糖,加入40g热水,搅拌至红糖融化
11. 将红糖水倒入锅中
12. 摇晃锅底,使糖汁均匀的与油混合成为糖油,并将粑粑翻转一至两次使两面都裹上糖汁,最后大火收汁至浓稠时关火
小窍门:
1.糯米粉中加入的水量不固定,预留10g水,可以一边加水一边用筷子搅拌均匀,搅拌至干稀适中的程度。
2.用小火慢煎,注意火候。
3.锅具更好使用不粘锅。我用的是九阳轻奢不粘锅。这口锅采用了蓝宝石不沾工艺,每一口锅都有2.5g蓝宝石粉末均匀分布,不沾效果对于各种食材都能hold住。
湖南小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及传统民俗文化。作为长沙的经典小吃 *** 糖油粑粑,因造价便宜, *** 工艺精细讲究,成为市井街巷里人们长吃不厌的街边小吃。主要由糯米粉和糖组成, *** 精良,圆润光滑,色泽红亮,口感糯软爽口,甜而不腻。糖油粑粑虽然不能登大雅之堂,更不能与昂贵的菜品相提并论,但正是因其廉价亲民的特色而深受老百姓喜爱,大街小巷都随处能见到它的踪影。
糖油粑粑
原料:糯米粉,糖汁 (糖汁是白糖、红糖、蜂蜜兑水而成)
1、将清水导入糯米粉,边加边 *** ,搓成圆球状,然后压瘪。
2.、油锅烧热下锅, 油要多放些,小火煎炸。不要煎到太老,否则容易 *** 且口感太硬
3.、待糖油粑粑粑粑两面都呈浅金 *** ,将调好的糖汁倒入, 反复翻拌,让每个粑粑都均匀沾到糖汁。 粑粑渐渐变软,着色,油光发亮,然后出锅摆盘。
不管时代的车轮如何快速的前行,我们依然对长沙传统小吃充满独特的情感。
而这老街深巷内,炸得香喷喷的糖油粑粑必将成为永恒的经典,渺小却不小众。
糖大家都喜欢吃,但和粑粑这个词连接起来,大家都可以脑补一下,不经让人浮想联翩,为什么一个食物要叫自己粑粑,一听到糖油粑粑这个名字,相信这是大家心中的一个疑惑。
其实,糖油粑粑是用糯米粉和糖做成的湖南特色小吃,现在也成了长沙的地方传统小吃,主要位置位于火宫殿,那里的糖油粑粑较为正宗。
之一次听说粑粑这个词时,确实很是费解,后来经过朋友介绍才知道,其实,“粑粑”非彼粑粑,粑粑在湖南还有饼的意思,因此糖油粑粑,也就是所说的糖油饼。
糖油粑粑的造价相当亲民,这主要缘于它的取材,主要选取是市面上都能买得到的的糯米粉和糖。也正是因为如此,糖油粑粑才得以在民间流传 *** 、常盛不衰。
长沙人对糖油粑粑的喜爱,可以说是与生俱来深入骨髓里的。早上可以是它,下午茶饮也可以是它,晚上宵夜还可以来一碗。糖油粑粑一口下肚,还别说,人立马就会神清气爽、精力旺盛。
吃糖油粑粑也是有讲究的,不能 *** 之过急,要有耐心,得慢慢地一边吹一边吃,不然一不小心的话,就会被它烫得你呱呱乱叫。当然吃之前,更好还是先用嘴唇去轻轻地触试一下,感觉温度合适后再下嘴吧。
品尝糖油粑粑时,轻轻地咬上一口,软香可口,让人口齿留香,尤其是刚出锅的糖油粑粑被糖汁浸润得恰到好处,再撒上点芝麻增味,既香甜又软糯,相信就算你是 *** 子再急的人,也会因为它的美味而变成一个“举止优雅”之人。
超好吃又简单的自制红糖糍粑
By PP恰
用料- 糯米 一碗
- 红糖 适量
- 熟黄豆粉 适量
- 清水 适量
1、糯米饭蒸熟
2、捣呀捣,捣成细腻状
3、板上撒上熟黄豆粉
4、放上捣好的糯米
5、上面再撒点黄豆粉,稍微压平一下
6、用刀切成块
7、红糖加一点点水调成红糖浆
8、淋上即可享用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洞头的这些冬日美食,满满都是回忆……你都吃过吗?关于吃
中国人有太多的话要说
从《汉书》中的「民以食为天」
再到家喻户晓的「舌尖上的中国」
我们寄托在美食上的不仅是味蕾的享受
有时候更多的是味道带来的独家记忆
而美食本身
也携带着最质朴最强大的治愈效果
好像只需要一份热腾腾的美食
能瞬间带来寒风冷雨中一股窝心的暖流
每个人的冬天都有念念不忘的味道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
都有哪些美食
涵盖了冬日里洞头人对家的所有记忆
海鲜篇
带鱼
冬季海鲜最出名的当然要数带鱼了
冬季带鱼薄薄的皮下总有一层厚厚的油脂
没别的,就是肉厚,就是油润油润
梭子蟹
梭子蟹在冬季徊游季节个体最为健壮
肉质细嫩,公蟹膏满油饱,不仅黏口香糯,
肉质也透着清甜,
而且蟹黄已经转化为清油,
渗透于白膏之中,别提多香了
小黄鱼
冬日的小黄鱼
肉质肥美,鲜嫩无比,入口即化
黄鱼肉嫩味鲜少骨
自有“琐碎金鳞软玉膏”之誉
透骨新鲜的小黄鱼面,金黄酥脆的小黄鱼
当然,红烧的地位也是无可撼动的!
鱼肉细嫩,没有一点儿鱼腥味!
虾蛄
虾蛄正值吃起来口感更好的时候,
有的个头大的虾蛄,
7、8个就能有一斤重。
油焖,白灼,香辣,生吃,盐酥,
皮皮虾的美味众人皆知,
但是壳也不是很好处理,
建议没有女朋友或者男朋友赶紧找,
然后看着他们剥,你等着吃就好了!
鲳鱼
你知道吗,鲳鱼在冬天里吃,
也会让你感受到不一样的肥美和温暖,
鲳鱼生 *** 凶猛,所以造成了肉质的紧实,
冬天来条香煎鲳鱼,痛快!
生蚝
生蚝在过年的时候最肥,
里面满满的都是肉,绵绵软软,
小编吃起生蚝来满脑子都是俩字 —“Q弹”,
揪起来扔嘴里,吸干汁水,嫩滑无比。
小吃篇
1
姜茶
洞头姜茶极富特色,用生姜红糖做甜汤,内加桂圆干、荔枝干,蜜制金桔干,大量芝麻,还有两个油里炸过的鸡蛋,渔民外出风浪里归来,喝上这么一碗滚烫的姜茶,用以驱寒保暖,享受人世的温暖与满足。
如今,在洞头的餐馆里,姜茶成了一道风味独特的餐后甜点。吹了一天海风,踏了一夕海浪的旅人,在华灯初上时,就着一港点点渔火,美美地吃上一碗热腾腾的姜茶,才算是全方位体验了海岛洞头的风情,姜茶的滋味,从舌尖到心上,慢慢地,成为这个海岛的滋味。
2
紫菜肉丸
紫菜不但是美味食品,还有化痰软坚、清热利水、补肾养心的功效,在明代时列为贡品。
紫菜丸是洞头近些年出现的创新菜品。过去洞头的酒宴,之一碗是汤圆,最后一碗是肉丸,讲究个圆 *** 满。
当今吃货们怕肥胖,顺势而变,把肉圆换成紫菜丸。紫菜丸保留了紫菜的清香,又锁住了肉的营养,油而不腻,美味可口,既补鈣又补碘,不但适合老年人和儿童,也博得吃货们的喜爱。
3
花菜泡胶
鳗鱼的鳔晒制成鱼胶,切成小段,经盐炒或油氽,即成炮胶。炮胶一般汤煮,加花菜及其它调味品;也有在炮胶内塞入竹荪、墨鱼饼等辅料,油氽后加工成“黄金卷”的。炮胶营养丰富,是民间常用滋补食。而洞头本地花菜,茎细长,花嫩脆,长期以来为食客所喜欢。两者汤煮,以 *** 、葱段点缀,既养眼,又养胃。
4
团结一致
就是我们熟知的番薯粉煎,虾、螺、蛄、蛏、鱼、蟹等各类海鲜混杂在地瓜粉中,平底锅中用油煎炸。色泽金黄,香气四溢,轻轻咬上一口,便觉得外皮酥脆,奇香浓郁,内里却很筋道,很有嚼头,而且越嚼越香。不同海鲜的搭配,会产生各种独特的感受,每咀嚼一下,便会在口腔中产生一次不同的滋味,或嫩滑,或酥香,或甘脆,或爽口,诸味纷呈,变幻无穷,让 *** 罢不能,回味无穷。
5
马鲛鱼泡圆
说起洞头味道,不得不提到的便是鲜嫩脆滑的马鲛鱼泡圆。圆滚滚的实心丸子,咬上一口,一阵浓郁的鱼香味儿立刻涌上舌尖。别看它造型简单,却凝聚着海岛人民独特的智慧。它不仅满足了洞头人的味蕾需求,更是承载了浓浓的家乡味儿,勾起了每一代人旧时的回忆。不少搬到外地的洞头人,逢年过节都会亲自或者托人买上几斤马鲛鱼泡圆,成了洞头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家乡美食。
6
姜丝猫耳朵
猫耳朵是一种面食,因形似猫耳而得名。来洞头却没有吃过那里的猫耳朵,那绝对是一大憾事。只要在洞头街道上逛一逛,就能发现无论是小摊还是大型酒店,菜单上都有“猫耳朵”。下单不出10分钟,一碗热腾腾透着香气的猫耳朵就会出现在你面前。
晶莹透亮的它,是以番薯淀粉为主料作“皮”,以花生、芝麻、糖等作“馅”。即便贪嘴食多几碗了也没关系,因为添加了姜丝与红糖等进行了调和。
7
鮸鱼丸
如果你尝过手工做的鱼丸,会固执的认为这是此生都以忘怀的美食;其实,令人念念不忘的从来都不只是“鱼丸”本身,还有曾经它所承载的那份爱与眷。
做鱼丸是仔细活,冬季的鮸鱼肉鲜嫩无比,不需要添加别的调味品,鱼肉条切好之后,放些盐、姜沫跟碎葱进行抓拌、摔打,让鱼肉纤维扭绞上劲,通过 *** 做成鱼泥,入滚汤中捞熟,一碗热腾腾的的鮸鱼丸,不带任何味道,完全取鱼的味道,就能让你食指大动。
8
糖糍粑粑
糖糍粑粑对小编来说,算是属于洞头的小甜品,糯米粉浇上糖水,软糯又甜甜的,刚出锅热乎乎的像一颗温暖的小太阳,蘸上糖、花生、芝麻,就是最美味的点心,满满的都是儿时的回忆……这味道你还记得吗?
9
灯盏糕
白色的糕浆放进热油内,一趟一趟,一阵阵“哧啦啦”的脆响,瞬间涨成了一个个手巴掌大的灯盏糕,圆圆的、黄黄的、鼓鼓的,漂浮在油面上。阿婆老道地将它们翻个个儿,两面都呈现出金 *** ,不慌不忙地用竹筷夹起,叠放在漏勺里,待油沥尽。空气中满是 *** 的香味,寒冷的冬天咬上一口,一直从嘴里热乎到胃里,那叫一个爽!
10
蛏子羹
如果要尝新鲜的蛏子,并且想驱散寒气,那一定不能错过洞头蛏子羹。将蛏子洗净去壳,然后放入开水中,再加入调成糊状的番薯粉,汤水浇沸,再加些蒜丝去腥。食用时,加一些盐就可以直接入口了,由于没有加过多的调味料,所以能品尝出蛏子的原汁原味。银河一品羹以鲜蛏和龙须菜加工而成,是另一种形式的蛏子羹,在色泽上更 *** 。
一方水土,一方特色
这些带有家乡符号的食物
这让我们惦念的洞头经典味道
通过岁月沉淀与发酵
已经幻化为梦里故乡的一部分
(来源:洞头百岛旅游)
标签: 粑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