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蒿里行拼音版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蒿里行原文及翻译读音,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蒿里行拼音版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蒿里行拼音
1、蒿里行拼音是【hāo,lǐ,xíng】。
2、《蒿里行》是汉末文学家曹 *** 的诗作。此诗是借乐府旧题写时事,内容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诗史”。诗人运用民歌的形式,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不仅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示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而且对造 *** 民疾苦的首恶元凶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3、全诗风格质朴,沉郁悲壮,体现了一个 *** 家、军事家的豪迈气魄和忧患意识,诗中集典故、事例、描述于一身,既形象具体,又内蕴深厚,体现了曹 *** 的独特文风。
4、这首《蒿里行》可以说是《薤露行》的姐妹篇,方东树的《昭昧詹言》中说:“此用乐府题,叙汉末时事。所以然者,以所咏丧亡之哀,足当哀歌也。《薤露》哀君,《蒿里》哀臣,亦有次第。”就说明了此诗与《薤露行》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不同。
5、《蒿里》也属乐府《相和歌·相和曲》,崔豹《古今注》中就说过:“《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为挽歌。”因此,如果说《薤露行》主要是写汉朝王室的倾覆,那么,《蒿里行》则主要是写诸军阀之间的争权夺利,酿成丧乱的历史事实。
二、古诗《蒿里行》拼音是什么
蒿里行hāo lǐ xíng,朝代:两汉,作者:曹 *** 。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1、《蒿里行》是汉末文学家曹 *** 的诗作。此诗是借乐府旧题写时事,内容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诗史”。
2、诗人运用民歌的形式,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不仅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示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而且对造 *** 民疾苦的首恶元凶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3、全诗风格质朴,沉郁悲壮,体现了一个 *** 家、军事家的豪迈气魄和忧患意识,诗中集典故、事例、描述于一身,既形象具体,又内蕴深厚,体现了曹 *** 的独特文风。
4、释义: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 *** 那些凶残的人。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 *** 长安董卓。 *** 董卓的各路 *** 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
5、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 *** 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 *** 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 *** 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三、蒿里行注音及翻译
1、guān dōng yǒu yì shì,xìng bīng tǎo qún xiōng。
2、chū qī huì méng jīn,nǎi xīn zài xián yáng。
3、jūn hé lì bú qí,chóu chúér yàn háng。
4、shì lì shǐ rén zhēng,sì huán zì xiàng qiāng。
5、huái nán dì chēng hào,kè xǐ yú běi fāng。
6、kǎi jiǎ shēng jǐ shī,wàn xìng yǐ sǐ wáng。
7、bái gǔ lù yú yě,qiān lǐ wú jī míng。
8、shēng mín bǎi yí yī,niàn zhī duàn rén cháng。
9、关东各仗义之士,都起兵 *** 那些凶残的人。
10、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 *** 长安董卓。
11、 *** 董卓的各路 *** 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
12、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 *** 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
13、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 *** 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
14、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
15、 *** 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
16、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17、东汉灵帝中平六年( *** ),汉灵帝死,少帝刘辩即位,何进等谋诛宦官,不成,被宦官所杀;袁绍袁术攻杀宦官,朝廷大乱;董卓带兵进京,驱逐袁绍、袁术,废除刘辩,另立刘协为帝(献帝),自己把持了 *** 。
18、汉献帝初平元年(190),袁术、韩馥、孔伷等东方各路军阀同时起兵,推袁绍为盟主,曹 *** 为奋威将军,联兵西向讨董卓。然而这支联军中的众将各怀私心,都想借机扩充自己的力量,故不能齐心合力,一致对付董卓。
19、当董卓领兵留守洛阳以拒关东之师时,各 *** 马都逡巡不前,惟恐损失了自己的军事力量。据史载,当时无人敢于率先与董卓交锋,曹 *** 对联军的驻兵不动十分不满,于是独领三千人马在荥阳迎战了董卓部将徐荣,虽然战事失利,但体现了曹 *** 的胆识与在这历史动荡中的正义立场。
20、不久, *** 董卓的联军由于各自的争势夺利,四分五裂,互相残杀起来,其中主要的就有袁绍、韩馥、公孙瓒等部,从此开始了汉末长期的军阀混战,造 *** 民大量死亡和社会经济极大 *** 。此诗即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反映。
四、蒿里行原文及翻译拼音
1、《蒿里行》原文及翻译、拼音如下:
2、guān dōng yǒu yì shì,xìng bīng tǎo qún xiōng。
3、chū qī huì méng jīn,nǎi xīn zài xián yáng。
4、jūn hé lì bú qí,chóu chúér yàn háng。
5、shì lì shǐ rén zhēng,sì huán zì xiàng qiāng。
6、huái nán dì chēng hào,kè xǐ yú běi fāng。
7、kǎi jiǎ shēng jǐ shī,wàn xìng yǐ sǐ wáng。
8、bái gǔ lù yú yě,qiān lǐ wú jī míng。
9、shēng mín bǎi yí yī,niàn zhī duàn rén cháng。
10、关东各仗义之士,都起兵 *** 那些凶残的人。
11、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 *** 长安董卓。
12、 *** 董卓的各路 *** 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
13、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 *** 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
14、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 *** 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
15、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
16、 *** 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
17、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18、东汉灵帝中平六年( *** ),汉灵帝死,少帝刘辩即位,何进等谋诛宦官,不成,被宦官所杀;袁绍袁术攻杀宦官,朝廷大乱;董卓带兵进京,驱逐袁绍、袁术,废除刘辩,另立刘协为帝(献帝),自己把持了 *** 。
19、汉献帝初平元年(190),袁术、韩馥、孔伷等东方各路军阀同时起兵,推袁绍为盟主,曹 *** 为奋威将军,联兵西向讨董卓。然而这支联军中的众将各怀私心,都想借机扩充自己的力量,故不能齐心合力,一致对付董卓。
20、当董卓领兵留守洛阳以拒关东之师时,各 *** 马都逡巡不前,惟恐损失了自己的军事力量。据史载,当时无人敢于率先与董卓交锋,曹 *** 对联军的驻兵不动十分不满,于是独领三千人马在荥阳迎战了董卓部将徐荣,虽然战事失利,但体现了曹 *** 的胆识与在这历史动荡中的正义立场。
21、不久, *** 董卓的联军由于各自的争势夺利,四分五裂,互相残杀起来,其中主要的就有袁绍、韩馥、公孙瓒等部,从此开始了汉末长期的军阀混战,造 *** 民大量死亡和社会经济极大 *** 。此诗即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反映。
22、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蒿里行》
关于蒿里行拼音版和蒿里行原文及翻译读音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