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写了一篇关于奶粉中是否需要加益生菌的文章,很多妈妈留言说,想多看一些关于奶粉选购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奶粉中的各种「糖」。
很多妈妈问我说,1岁内更好不要吃糖,奶粉中都有「乳糖」是不是也不能吃?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不是所有带着「糖」字的都是坏人。
Ⅰ 乳糖
先来说说「乳糖」,乳糖是母乳中天然存在的一种糖类,是自然界中仅存在于哺乳动物乳汁中的,因此而得名。
乳糖对婴儿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母乳中乳糖含量约为母乳中质量的7%,且基本保持稳定,而牛乳则仅为4.8%。
- 1分子乳糖消化=1分子半乳糖+1分子葡萄糖,可提供能量,用于生长发育。
- 乳糖在肠道中产酸,使婴儿粪便酸度增高,可以调节婴儿肠道菌群,抑制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的生长,减少婴儿肠道感染的机会。
- 乳糖还能促进钙的吸收,利于婴儿骨骼生长。
根据国家《婴儿配方食品》的标准,配方奶粉中乳糖应作为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占总碳水化合物的90%以上(特殊医学配方粉除外)。
所以,你很可能在各个品牌配方奶的配料表中看到它的身影:乳糖(Lactose)▼。
总结:它 是 好 糖!
Ⅱ 白砂糖(蔗糖)
再来说说常见的白砂糖,也叫蔗糖。它跟乳糖一样,也是双糖结构。1分子白砂糖可以分解为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
蔗糖的甜度是乳糖的2倍多,国家规定1段配方奶粉中不能使用蔗糖。
而对于2段、3段的配方奶,没有了国家 *** ,厂家很可能为了「口感好」添加了白砂糖,奶粉的口感势必会比较甜,不利于培养孩子清淡的口味。
而且如果没有养成好好刷牙、奶量摄入过多等,也容易导致肥胖、 *** 的发生。
总结:尽 量 避 免
Ⅲ 葡萄糖浆
葡萄糖浆主要是以葡萄糖为主的一种液体糖浆,相比固体的葡萄糖,液体的葡萄糖浆粘度、吸湿 *** 较高。
但是与乳糖相比,营养价值较低。而且甜度几乎是乳糖的2倍,不利于培养孩子清淡口味。
总结:尽 量 避 免
Ⅳ 低聚半乳糖(GOS)
常见的奶粉中的益生元成分,可以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抑制有害细菌生长,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
另外,双歧杆菌发酵低聚糖产生的大量短链脂肪酸能 *** 肠道 *** ,增加粪便湿度,并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可以预防便秘的发生。此外,GOS也有一定的预防 *** 的功能。
总结:它 是 好 糖!
Ⅴ 低聚果糖(FOS)
与低聚半乳糖类似,低聚果糖作为水溶 *** 膳食纤维,可以 *** 结肠中有益菌的生长,改善微生态平衡,促进肠道健康。
它不能在 *** 中消化吸收,能被肠道菌群分解和发酵, *** 结肠运动,并使粪便变稀,促进排便预防便秘。此外,还能促进钙、镁、锌等矿物质吸收。
总结:它 是 好 糖!
Ⅵ 多聚果糖
也有一些奶粉中会添加多聚果糖,也称作菊粉。
其实它与低聚果糖的区别从名字是就可以看出,就是果糖聚合单元多少。一般来说低聚果糖有2~9个果糖聚合而成,多聚果糖则更多。
因此,两者对 *** 的功能也有相似 *** ,包括: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有益菌增长;促进钙吸收,增加骨骼健康;调节血脂等功能。
已作为新资源产品,可应用于婴儿食品和孕妇产品。
?总结:它 是 好 糖!
Ⅶ 玉米糖浆固体
这个成分也会在部分奶粉配料表中刚看到,它跟另一种成分「麦芽糊精」有点类似,都是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过酶水解而制成。
相比于麦芽糊精,玉米糖浆固体的甜度更高些。目前国家允许按照规定的量,添加到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对孩子来说也是安全的。
不过相对来说,成本确实没有乳糖来的高。
?总结:尽量避免
本文讨论的都是普通婴儿配方奶粉是不是很清晰,嘿嘿~~
大家怎么看「麦芽糊精」呢?下次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想看的记得点赞和转发哦
更多关于奶粉的问题,请关注公众号【菜妈和钱爸(cai *** qianba)】,菜单栏回复【奶粉】,有详细内容哦 ~
给菜妈点个赞嘛~
喝水在我们大人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不过放到宝宝身上却变成了一件“大事”。不喝水不好,水喝多了也不好,喝了不对的水更不好。
要知道宝宝并不是缩小版的 *** ,TA身体内的很多 *** 都还未发育成熟,所以一些大人可以喝的水,给小宝宝喝了可能会酿成大祸!今天橙子就来给大家唠唠该给孩子喝什么水。
宝宝的消化 *** 还未成熟,很多物质是消受不起的。不管是水里的细菌还是重金属等物质,都有可能导致宝宝的消化 *** 和泌尿 *** 出现问题,严重损伤可能引发结石、血尿等病症!
所以宝爸宝妈们注意了,2岁前这些水别乱给宝宝喝:
1、矿泉水
2岁以下的宝宝,建议不要喝矿泉水。矿泉水里面含有多种矿物质,小宝宝的 *** 是消受不起的!
之前有过报道,一位宝妈长期给宝宝用矿泉水冲奶粉,矿泉水中的微量元素给宝宝稚嫩的 *** 造成了沉重的负担,最终宝宝被查出血尿!
2、果汁
当水果榨成汁后,会损坏原有的纤维,而这些纤维是有助消化的,一旦被损坏,糖分也就反客为主,喝果汁就跟喝糖水没啥差别了,不但缺乏营养,还容易导致 *** 、肥胖等情况,所以还是乖乖给孩子吃水果吧!
3、蜂蜜水
蜂蜜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 *** ,小宝宝肠胃功能较弱,肝脏解毒能力差,很容易造成肉毒杆菌感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死亡。所以安全起见,不建议给1周岁内的宝宝食用蜂蜜及蜂蜜水。
而且婴幼儿养成嗜甜的习惯后,其味觉就会发生改变,可能会对一些没有味道的食物不感兴趣,造成挑食的情况。
4、糖水、盐水、汤水等
如果宝宝还没满12个月,糖水、盐水或是各类汤汤水水,建议别喝。
小婴儿的 *** 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过早喝这类液体会增加 *** 负担,除非有医学上的建议,不然这个年龄段是不能添加的!
5、清火茶
家长们经常会觉得宝宝眼屎多、舌苔厚是上火,于是选择给宝宝喝清火茶。
这类产品的配料表中含有蔗糖和无水葡萄糖,以及麦芽糊精,麦芽糖浆等等。这些成分都属于糖类,不仅没有任何营养价值,还可能影响宝宝的味觉发育。还有一些其他的配料多且杂,很容易会造成过敏。
另外宝宝出现眼屎、便秘、 *** 黄的情况,更好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不要乱喝东西。
这些都不能喝,那给宝宝喝什么水呢?
简单易得的温开水就是更好的选择。另外6个月之前的宝宝所需水分可以直接从母乳或配方奶中获得,没有特殊情况,母乳喂养的宝宝是不需要额外补水的。配方奶喂养的宝宝是需要在两奶之间喝点温开水的。
那些年关于喝水踩的坑,大家记住不要再犯了,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健健康康成长!
27款婴儿奶粉乳糖含量检测上:更高更低相差40%,2款含量低上周,笨爸爸已更新完国行版、国产1段奶粉的评测,下周将会陆续更新2段奶粉评测。
在进入2段奶粉评测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番外篇——2段奶粉的乳糖含量检测。
为什么要测乳糖?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是 *** 三大基础宏量营养元素。
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来说,乳糖是获取碳水化合物最主要也是更佳的来源。
在1段奶粉的现行国家标准中,要求乳糖含量必须大于或等于总碳水化合物的90%,但在2段/3段奶粉国标中,并无此要求。同时,国家标准也不强制要求在奶粉营养标签中列明具体的乳糖含量。
但在2018年9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配方食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将2段奶粉乳糖含量标准与1段看齐,也就是必须≧90%总碳水。这是着眼于提高奶粉品质,而提出的重要修改意见之一。
既无标注,新标准也尚末通过实施,那么,现在这些奶粉的乳糖含量到底是什么水平呢?会不会有些很高,有些很低,甚至达不到总碳水的90%呢?
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消费参考,笨爸爸此次对包括国行版奶粉、国产奶粉、海外版奶粉在内的27款市场销量高的奶粉,展开了乳糖实际含量检测。
(27款检测样品图)
本次发布的【上篇】,是其中10款国行版奶粉(国外品牌通过海关正规渠道原装原罐进口至中国的奶粉)的检测结果。
特别声明:本次评测绝非广告或软文,检测数据由具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出具;本次检测结果只对样品负责;检测结果仅供消费参考,不做任何合格(达标)与否的判定。
目 录
1、乳糖:正常婴儿更佳的碳水化合物来源
2、母乳中的乳糖:含量高,泌乳期变化不大
3、奶粉中的乳糖:2段未必能达到母乳水平
4、10款奶粉乳糖实测:2款检测结果不理想
乳糖:正常婴儿更佳的碳水化合物来源
翻看你家的奶粉罐,在配料表中是否看到了除乳糖外其他的糖类?比如:白砂糖、蔗糖、麦芽糊精、葡萄糖浆固体、玉米糖浆固体、淀粉等。
它们与乳糖一样,都属于碳水化合物,能够为机体提供能量。
一般来说,1段奶粉基本上见不到这些“糖”,但从2段开始,就会逐渐出现,3段尤多。
在众多糖类中,乳糖才是正常婴儿获取碳水化合物的更佳来源。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母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就是乳糖,另含极少量的葡萄糖、半乳糖、低聚糖等成分。白砂糖、淀粉等糖类不属于母乳中含有的成分。
其次,乳糖除了提供能量这一基本作用外,对宝宝还有许多特有的益处:
①促进大脑发育
乳糖在小肠中被乳糖酶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葡萄糖主要为机体供能,半乳糖则以糖苷键结合在神经酰胺上,形成半乳糖脑苷脂,能够促进宝宝的大脑及神经 *** 发育。
②调整肠道环境
小肠中未充分消化的乳糖会进入结肠,充当肠道菌群的底物,有助于促进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生长,发挥益生元的功效,对宝宝的肠胃起到调整保护的作用。
③促进钙、镁等矿物质的吸收
乳糖分解会降低肠道的PH值、产生乳酸,进而能够增加钙、镁等矿物质的溶解 *** ,促进宝宝对多种矿物质的吸收。
④甜度低、致龋 *** 低
与果糖、蔗糖、葡萄糖等糖类相比,乳糖的甜度较低,不会造成宝宝偏食、暴食、嗜甜等 *** 饮食习惯,其导致 *** 的风险也更低。
(图表来源:M.Melle *** , A.Bot, Microstruct *** al aspects of protein-based drinks)
所以,无论是从母乳构成的角度、还是从营养特 *** 的角度来说,对于1岁以内的正常宝宝,乳糖都是获取碳水化合物的更佳来源。
(P.S. 这里之所以说“正常宝宝”,是因为有部分宝宝会患有“乳糖不耐受症”,体内缺乏足够的乳糖分解酶,无法将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进而吸收,所以会出现腹泻、胀气、呕吐等症状。)
因而,以模仿母乳为目标的配方奶粉,理想的碳水配方也应该是“全乳糖”配方。不过在实际生产中,出于成本、工艺、宝宝味觉等考虑,有些企业会在奶粉中添加麦芽糊精、葡萄糖浆固体、白砂糖等糖类,这些虽然也能起到供能的作用,但营养价值不及乳糖。此消彼涨,加多了,还降低了奶粉中乳糖的含量占比。
既然乳糖是一个这么重要的指标,奶粉中添加的乳糖含量够吗?多少才算够呢?
母乳中的乳糖:含量高,泌乳期变化不大
要知道奶粉中的乳糖含量水平合不合理,我们要先来看母乳的数据。
综合目前的研究数据,母乳中含有6.5%~7.5%的碳水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乳糖,乳糖含量在6.3%~7.2%之间。也就是说,母乳中的乳糖占碳水化合物的比重能够达到90%甚至更多。
母乳中的营养数据也是会波动的,母乳分为初乳(产后1周内)、过渡乳(1-2周)、成熟乳(3周-9个月)、晚乳(10个月后)几个阶段,那么在整个泌乳期内,母乳的乳糖含量会发生变化吗?
来自韩国Chang N, Jung JA等人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泌乳期内,母乳中乳糖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北京市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也显示:母乳中的乳糖含量基本稳定,不会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而变化。
不过,苏州大学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母乳中的乳糖含量在泌乳期内呈缓慢下降趋势,晚乳中的乳糖含量会减少5%—10%左右。
(王静,《母乳营养成分纵向调查及其影响因素》)
综合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在宝宝出生的之一年内(0-12月龄),宝妈母乳中的乳糖含量基本能够维持在90%左右(占碳水化合物总量),整个泌乳期内没有显著变化。
如果宝宝一天喝600ml的母乳,摄入的乳糖含量大致在37.8g~43.2g之间。
清楚了母乳的情况,我们再来看看,配方奶粉中的乳糖含量情况。
奶粉中的乳糖:2段未必能达到母乳水平
由于中国国标不强制要求标注奶粉中乳糖的含量,所以单看包装标签,我们无法获悉一罐奶粉具体的乳糖含量是多少。
目前,中国现行奶粉国标中,只针对婴儿配方奶粉(1段,0-6月龄)的乳糖含量水平进行了限定:
乳基婴儿配方奶粉的首选碳水化合物应为乳糖、乳糖和葡萄糖聚合物;只有经过预糊化后的淀粉才能加到婴儿配方奶粉中,不得使用果糖;乳糖占碳水化合物总量应≥90%。
(GB 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
因此,遵循中国国标生产的国行版、国产1段奶粉,乳糖含量必须保证占碳水化合物总量的90%及以上,否则就是不合格产品。
上文我们分析过,在宝宝出生的之一年内,母乳中的乳糖占碳水化合物比重基本维持在90%左右。如此看来,正规渠道购买的国行版、国产1段奶粉,乳糖含量可以达到与母乳相当的水平。
然而,对于2段奶粉(较大婴儿配方奶粉,6-12月龄),中国现行国标并未对其乳糖含量作限定。
既然没有强制要求,那么市售的国行版、国产2段奶粉,乳糖含量可能未必达得到母乳水平。
有的宝妈可能会问:宝宝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那乳糖能通过其他辅食获取吗?
实际上,乳糖是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乳汁 *** 有的碳水化合物,母乳中的乳糖含量要更高一些。
(李龙柱,张富新等,《不同哺乳动物乳中主要营养成分比较的研究进展》)
另外,其他动物乳的部分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矿物质等),其含量、结构与母乳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会导致宝宝难以消化吸收,所以通常建议1岁以后再开始尝试引入其他动物乳及乳制品(如:纯牛奶)。
因此,对于6-12月龄的宝宝来说,母乳和配方奶粉,是乳糖最主要的获取来源,有些辅食(如米粉)中会添加少量的乳清粉、乳粉,但能获得的乳糖量很少。
那么问题又回到了2段奶粉上。既然现行国标未对2段奶粉的乳糖含量进行限定,又没有其他摄入乳糖的方式,如何保证6-12月龄奶粉宝宝的乳糖摄入量,能够与母乳宝宝相当呢?
新的奶粉国标征求意见稿,似乎对这个问题给予了重视。
2018年9月,国家卫计委和国家市场监管 *** 联合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配方食品》(征求意见稿)。与现行国标相比,意见稿中增加了对2段奶粉中乳糖的来源及含量要求。
“对于乳基较大婴儿配方食品,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应首选乳糖(乳糖占碳水化合物总量应≥9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配方食品》征求意见稿)
可以看到,新国标征求意见稿对2段奶粉的乳糖含量要求,提到了与1段一样的高度,必须≥总碳水的90%,接近母乳水平。
不过,目前这份征求意见稿还未实施,所以市售的2段奶粉中,可能存在乳糖含量不理想的情况。为此,笨爸爸便来验证一下。
10款奶粉乳糖实测:2款检测结果不理想
笨爸爸随机 *** 购买了10款销量较高的国行版2段奶粉,在第三方专业实验室进行了乳糖含量检测。
检测奶粉品牌包括:爱他美、诺优能、雅培、惠氏、美赞臣、美素佳儿、a2、雀巢、海普诺凯。具体的样品信息及样品图如下:
样品说明:
①同品牌小罐装和大罐装除了重量不一外,配方完全一致。
②雀巢超启能恩2段注册的是普通配方奶粉,超启能恩1段才是适度水解蛋白配方粉。
▲样品图
10款国行版2段奶粉的乳糖检测结果如下:
备注:乳糖占比=乳糖检出值÷碳水化合物标称值(非实测值)*100%
从检测结果可见:
1、美赞臣蓝臻、惠氏启赋蓝钻、皇家美素佳儿、海普诺凯荷致、爱他美卓萃,2段的乳糖实测含量占碳水化合物总量均>95%。
2、a2至初、诺优能经典版、爱他美经典版,2段的乳糖实测含量占碳水化合物总量在93%—95%之间。
3、以上8款2段奶粉,乳糖占总碳水标称值的比例均超过了90%,与母乳水平相当,也符合2段新国标征求意见稿中对乳糖含量的拟定要求。
4、雅培菁挚有机、雀巢超启能恩,这两款2段奶粉的乳糖实测含量占碳水化合物总量分别为68.28%、60.44%,比其他8款低30%—40%左右,比新国标征求意见稿90%的拟定要求,分别低24.13%、32.84%。
(雅培菁挚有机2段)
(雀巢超启能恩2段)
如果按宝宝一天600ml奶量,摄入的乳糖含量大概分别是26.91g/天、28.55g/天,与母乳的37.8g~43.2g相差较远。
这两款奶粉的配料表中,均标注添加了麦芽糊精,且位置较靠前。说明麦芽糊精的添加量可能较多,因而影响了奶粉中乳糖的含量。麦芽糊精也是一种可提供能量的预糊化淀粉水解产物。
(雅培菁挚有机2段配料表)
(雀巢超启能恩2段配料表)
5、要再次强调的是,现行奶粉国标没有针对2段奶粉的乳糖含量进行限定,所以雅培菁挚有机、雀巢超启能恩,是符合现行国标的合格产品。
但是,参考上文的分析以及新国标征求意见稿,笨爸爸认为,乳糖占碳水化合物总量在90%及以上的2段奶粉,更接近母乳的乳糖水平,更有利于6-12月龄宝宝的生长发育。简单地说就是,乳糖含量越高越好。
在文章的最后,还需要再强调一点,就是对于乳糖不耐受宝宝来说,建议食用的是低乳糖,或者无乳糖特殊配方奶粉,在这些奶粉中,会主要用麦芽糊精,以及葡萄糖浆、淀粉、白砂糖等来代替乳糖供能。这种情况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本次选择的检测样品,全部为普通配方奶粉,并非针对有特殊医学状况宝宝的特殊配方奶粉。
(P.S. 检测报告原文请在“宝宝评测”微信公众号后台输入关键字“奶粉名称+检测报告”查看,比如“爱他美经典版检测报告”、“雅培菁挚有机检测报告”)
特别声明:
检测样品均为随机 *** 购买,不同批次产品的检测数据可能会有波动,本次检测结果仅对送检批次产品负责,但笨爸爸认为,负责任的企业产品质量应尽可能保持稳定。
好了,本期到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笨爸爸将继续公布10款国产奶粉,以及7款海外版奶粉的乳糖检测数据,敬请期待哦~
如果你觉得文章有用,还请多多转发支持!
如果你想查询更多相关文章,或有问题想咨询,欢迎关注“宝宝评测”微信公众号(id:baobaopingce)并在后台留言,笨爸爸将为你单独解答。
历史回顾
1、32款国行版奶粉全面评测
2、38款国产奶粉全面评测
3、爱他美五大版本奶粉全面评测
4、美素佳儿23款奶粉全面测评
5、美赞臣33款奶粉全面测评
6、a *** 粉全面评测
7、66款奶瓶&奶嘴测评
8、宝宝防晒霜大测评
9、宝宝驱蚊产品大测评
10、22款宝宝米粉评测
11、13款宝宝维生素D评测
12、20款拉拉裤评测
.......
请在“宝宝评测”头条号历史文章中查看;或关注“宝宝评测”微信公众号(ID:baobaopingce),在后台输入相应关键字查询。
关于“宝宝评测”,请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中了解。欢迎给笨爸爸打赏哦。
欢迎关注“宝宝评测”。7年商品对比检测经验,不投机取巧,用科学理 *** 的笨 *** 提供靠谱的消费建议。
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糖”婴幼儿奶粉中含有的“糖”一般分为两种:天然糖和添加糖。天然糖指的是我们平时常吃的“水果中的天然果糖”和“牛奶中的天然乳糖”,含糖量相对较低,添加糖主要是指在食品中直接加入的糖,用以改善口味,如蔗糖、麦芽糊精、高果糖玉米糖浆。
很多家长在挑选奶粉时都会特别注意奶粉中有没有加糖,这种糖实际上是添加糖,多食会对婴幼儿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而类似于乳糖、低聚果糖等天然糖,是对婴幼儿有益的糖,尤其是乳糖,对婴幼儿成长发育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在部分奶粉中,乳糖在配料中的排位会很靠前,这是因为在正常母乳中,乳糖是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含量达到50%以上,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组织合成都非常重要,是婴幼儿不可或缺的碳水化合物。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中也规定,1段和2段奶粉的乳糖含量占总碳水化合物不低于90%;3段奶粉的乳糖含量占总碳水化合物不低于50%。另外,对于乳基婴儿、较大婴儿配方食品,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应首选乳糖。
因此,家长不必担心乳糖排位靠前会使婴幼儿含糖量摄入太高导致营养不均衡的问题。
除此之外,配料表中常出现的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多聚果糖等成分都是益生元,多以牛乳的乳糖为原料,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甜度是蔗糖的 20% ~ 40%。这些益生元具有耐酸耐热的特 *** ,进入 *** 后不能被唾液、胃液分解直接进入大肠,可以促进肠道中双歧杆菌的增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起到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那么哪些“糖”不适合婴幼儿摄入呢?
研究发现,果糖作为一种单糖,极易溶于水,和葡糖糖、半乳糖一起构成血糖,并且果糖可以和葡萄糖结合构成日常食用的蔗糖,口感甜度高,不建议婴幼儿过多食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中也明确表示,婴儿(0-6月)配方食品中,不得使用果糖。
葡萄糖是 *** 内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部分家长发现孩子不喜欢奶粉的味道会在奶粉中加入葡萄糖来改善奶粉的口味,对此,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治医师鲍秀兰表示,妊娠糖尿病的母亲生出的婴幼儿可能会发生新生儿低血糖,只有在医生指导情况下才能使用葡萄糖,通常健康正常的婴幼儿并不建议随便补充葡萄糖,过多额外糖分摄入反而会引发 *** 影响。
除此之外,类似于蔗糖、麦芽糊精、高果糖玉米糖浆等添加糖,相关专家表示食用时要慎重,添加糖比天然糖更甜,婴幼儿适应了添加糖的甜味后,会对其产生依赖,除了摄入容易造成肥胖,还会不利于婴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家长,在挑选奶粉中要多注意“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除了看品牌也要看品质,科学挑选。(张滢)
断母乳后咋选奶粉?认准“四高两低三无”,促进孩子健康聪明成长文|菁妈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养到孩子两岁左右,但是很多妈妈因为要上班,或者是身边的人异样的眼光,一般都会选择在孩子一岁左右进行断奶,断奶更佳的时机就是春天和秋天,又是一年春天,又是很多妈妈开始选择给孩子断奶的时节。
要想给孩子断母乳,就要给孩子选择替代品,而母乳的更好替代品就是婴幼儿配方奶粉,最近很多妈妈都在咨询菁妈:如何给孩子挑选奶粉的问题,很多妈妈会有提到,希望孩子更聪明。
今天菁妈就来讲一讲,如何选择一款,让孩子吃了更聪明的奶粉。
要想孩子健康聪明,那么在选择奶粉的时候,家长就要牢记“四高两低三不要”
四高:高乳糖,高DHA,高胆碱,高牛磺酸
(1)高乳糖
现行的国标建议:一段奶粉的乳糖含量必须要大于90%,对二段三段奶粉没有做相应的要求。
但最新发布的国标:一段二段奶粉的乳糖含量都要大于90%。
母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就是乳糖,孩子对于乳糖的消化吸收利用是非常高的。
乳糖在孩子的体内被分解为葡萄糖以及半乳糖,葡萄糖主要是给身体大脑提供能量,半乳糖促进脑苷脂类和黏多糖类的生成,有助于孩子大脑的发育,对孩子的智商有促进作用。
建议购买奶粉的时候可以咨询 *** ,问一下乳糖含量是多少,尽量选择乳糖含量高于90%的。
(2)高DHA
DHA又叫二十二碳六烯酸,是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对于孩子大脑发育的重要 *** ,已经得到了非常多的科学论证,所以我们建议妈妈在孕期和哺乳期的时候,要经常吃海鱼,补充DHA。以保证胎儿期和婴儿期DHA的摄入。
北京大学之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陈倩教授表示:DHA对胎儿神经 *** 发育和神经心理远期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孕妇和婴幼儿补充DHA专家 *** :建议孕妇哺乳期每天建议补充200毫克的DHA,而婴幼儿每天补充100毫克的DHA。
所以我们在选择孩子的奶粉时,想要孩子更聪明,建议选择DHA含量更高的。
(3)高胆碱
胆碱可以促进大脑发育,提高记忆力。
最新发布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国家标准》中,就把胆碱从可选择成分调为必需成分,含量要求也提高了,恰恰说明胆碱对孩子生长发育的重要 *** ,所以妈妈们在给孩子选择奶粉的时候,想要孩子更聪明,就选择胆碱含量更高的。
(4)高牛磺酸
科学研究表明,牛磺酸可以促进婴幼儿脑组织和智力发育,提高神经传导和视觉机能提高免疫力。
牛磺酸会放在营养成分表比较靠后的地方,因为是属于可选择添加成分,妈妈在选择奶粉的时候,尽可能选择牛磺酸含量更高的,更有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
二低:低酪蛋白,低钠
(1)低酪蛋白
母乳中的乳清蛋白含量高于酪蛋白,而牛奶中的酪蛋白含量高于乳清蛋白。用牛奶来做婴幼儿奶粉,一定要添加乳清蛋 *** ,以提高乳清蛋白的含量,让孩子更容易消化。
所以我们在选择孩子奶粉的时候,尽可能选择酪蛋白含量低的,最新的国家标准规定,一段奶粉的酪蛋白不能高于40%,2段奶粉的酪蛋白不能高于60%。要想孩子更好,消化吸收奶粉中的营养,就选择酪蛋白含量更低的。
(2)低钠
奶粉中也会含有钠,对于孩子奶粉中的钠越低越好。毕竟高含量的钠会影响孩子钙的吸收,加重孩子 *** 的负担。
三无:无蔗糖,无香精,无麦芽糊精
(1)无蔗糖
妈妈们在购买奶粉的时候注意看配料表,不要发现有蔗糖、白砂糖、香精、香兰素、食用香精、乙基香兰素、麦芽糊精,这些字眼。
加入蔗糖的奶粉,口感会更甜,孩子会更喜欢喝,而奶粉商家的成本会更低。
现行国标除了一段奶粉,不允许添加蔗糖之外,二段三段没有做规定,所以有一些奶粉会在二段三段添加蔗糖。
孩子爱喝蔗糖奶粉,容易伤害孩子的牙齿,让孩子发胖。妈妈要选择无蔗糖的奶粉,才更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2)无香精
香精主要是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含有香精的奶粉,孩子会更喜欢喝,但同时也会让孩子对于香的食物上瘾,不利于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
(3)无麦芽糊精
麦芽糊精是一种糖分,加入麦芽糊精,乳糖的含量就会减少,而且麦芽糊精不利于孩子的消化吸收,所以建议在购买奶粉的时候,不要含有麦芽糊精。
奶粉是母乳的代用品,在选择的时候,要更多地考虑口感清淡,营养均衡,孩子好消化吸收。
( *** 均来源于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宝宝6个月断母乳后,一喝奶粉就便秘?营养师:你的奶粉选错了
没到一岁的婴儿20小时不排尿,病危,医生:乱吃辅食对娃伤害大
婴幼儿益生菌产品 *** 调查:业内称90%产品无效来源:新京报
婴幼儿益生菌产品 *** 调查
多为固体饮料却宣称提高免疫力,添加牛初乳等不适宜婴幼儿食用成分;业内称90%产品无效
“您家孩子多大?要不要看看这款益生菌?”近期,消费者崔先生在母婴店购物时,不时有导购推销益生菌产品。他发现多数并没有标明适用人群,且多为固体饮料,这让他对其功效以及能否给婴幼儿食用产生了疑虑。
新京报记者就此对市面上10余款宣称婴幼儿可食用的益生菌产品进行调查发现,国内产品仅1家取得保健食品资质,多数产品实为固体饮料,但在对外宣传中多称调节肠胃,改善免疫;除妈咪爱活 *** 益生菌固体饮料(活菌型)、英吉利益生菌粉(原味)外,其他产品均未明确标注货架期内活菌数量。此外,部分产品添加了二氧化硅、牛初乳粉、木瓜酵素等不适宜婴幼儿食用的成分。
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认为,目前国内外均没有建立益生菌有效 *** 和安全 *** 的监管标准,益生菌商品中是否含有宣称的菌、菌的活 *** 在产销链中能否保证都无法判断,而固体饮料这类产品本身就不应给婴幼儿食用。
【调查】
固体饮料宣称可调理肠胃
新京报记者6月23日以婴儿家长身份对北京丽家宝贝成寿寺店、乐友宋家庄店等部分母婴店进行走访。在乐友宋家庄店,导购推荐益力健倍敏康益生菌复合粉,称产品添加丹麦进口菌株,“唯一含有酪蛋白”,可增加免疫力,5个月的宝宝每次食用量减半即可。
类似的宣传在电商平台和企业官方 *** 更为常见。在Life space天猫官方海外旗舰店,其Life space益生菌粉(6个月-3岁)的产品页面上打出“解决长时间不排便、改善体内菌群平衡、少感冒少生病”等宣传,并称“含有罗伊氏乳杆菌,双歧杆菌预防过敏湿疹”,“调节宝宝体内肠道健康,平衡肠道微生物环境”。
高培复合益生菌官方 *** 则称,产品可从调节肠道下手提高免疫力,6个月以下宝宝可长期食用。纽曼斯益生菌粉剂 *** 也称,0-6岁孩子均可食用,作用主要是调节肠胃道菌群平衡,改善免疫,降低湿疹发生率等。
新京报记者进而对10余款宣称婴幼儿可食用的益生菌产品统计发现,仅1款儿童益生菌冲剂取得保健食品资质,Life space天猫官方海外旗舰店 *** 称其产品为澳洲认证的保健品,而其他产品多为固体饮料,个别为调制乳粉或宣称进口膳食补充剂。按照我国食品安全法、广告法规定,普通食品不得有功能宣称。
货架期活菌含量普遍成谜
公开资料显示,诸多研究文献和临床试验证明,益生菌在调节 *** 肠道功能、免疫力等方 *** 有一定的作用。
不过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认为,益生菌要发挥作用,必须要有特定功能的细菌、有足够量的活菌达到胃肠、对 *** 产生明确的健康好处这三条基本要求。益生菌商品中是否含有宣称的菌、菌的活 *** 在产销链中能否得到保证,消费者都无法判断,而目前国内外均没有建立益生菌有效 *** 和安全 *** 的监管标准。
根据原 *** 2004年的《益生菌类保健食品评审规定》,活菌类益生菌保健食品在其货架期内活菌数不得少于106CFU/ml(g),即单位含量需达到百万级别。从活菌添加数量来看,新京报记者统计10余款婴幼儿益生菌产品均远超这一标准。不过,除妈咪爱活 *** 益生菌固体饮料(活菌型)、英吉利益生菌粉(原味)外,其他产品对货架期内的活菌数未予以明确标注,仅标注了出厂时添加的活菌数,或模糊地标注“添加量”、“含量”,产品货架期内的活菌数量普遍成谜。各企业官方 *** 给出的解答普遍是“只要储存得当,菌数不会降低很多”或“活菌数量在有效期内都有保证”。
早在2017年12月,小红花测评曾联合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对康萃乐、禾博士、纽曼斯、汤臣倍健、英吉利等宝宝益生菌产品进行检测,显示货架期内活菌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不过在模拟胃肠消化实验中,仅汤臣倍健一款益生菌存活率为38%,其他产品的益生菌存活率均小于1%。
跨境购产品需留神菌种“超标”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每种益生菌都可以给婴幼儿食用。根据国家卫健委官网2016年公布的名单,目前可以用于婴幼儿食品的益生菌仅有7个菌种的9种菌株,且与 *** 可食用菌种相比要求明确到菌株种类。
新京报记者发现,在上述宣称婴幼儿可食用的益生菌产品中,Life space、童年时光、安琪纽特等标注了“儿童型”、“婴幼儿”等字样,其他产品并未标明适用人群。
有2款跨境购益生菌产品添加的部分菌种(菌株)并不在我国规定的范围内。其中,Life space儿童益生菌粉(6个月-3岁)宣称添加了10种益生菌,有6种为我国婴幼儿食品禁用的菌种(菌株)。童年时光益生菌牛初乳粉产品添加的3个菌种(菌株)中,有2个菌种、菌株不是我国允许的。
童年时光天猫海外旗舰店 *** 对此解释称,“长双歧杆菌在美国是研究很成熟的菌群,是国际允许添加的。”Life space天猫官方海外旗舰店 *** 称“可以放心购买”;同样经营Life Space益生菌产品的CW大 *** 房海外旗舰店 *** 则解释称,“澳洲直邮产品不是生产商为中国市场定制的。”
据了解,现阶段,经由跨境电商进口的保健食品暂不要求注册或备案,因此Life space、童年时光等上述产品可暂时不受我国法律法规监管。
部分产品碳水化合物含量超过90%
许多婴幼儿益生菌产品中还添加了二氧化硅、木瓜酵素、牛初乳、高含量碳水化合物等不适宜婴幼儿食用的成分。
在童年时光天猫海外旗舰店,其益生菌牛初乳粉宣称适用于6个月以上婴幼儿,且采用“更佳品质的牛初乳”。早在2012年4月,原 *** 就要求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
惠优喜乳得益调制乳粉的配料表中有二氧化硅成分,且官方 *** 称可以给6个月以下宝宝吃。根据国标《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二氧化硅的添加范围并不包含婴幼儿食品。
必慧龙酵素三益菌的产品配料里出现了木瓜酵素成分。必慧龙官方 *** 解释称,木瓜酵素是一种消化酶,“小孩子吃了也没关系”。而依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木瓜蛋白酶等酵素多用于食品加工助剂,被要求应尽可能降低使用量及残留量,且残留量“不应在最终食品中发挥功能作用”。
“木瓜酵素通常在食品工业上用来水解蛋白,是嫩肉剂的核心成分,把这个酶给婴幼儿吃的想法很奇葩。”云无心表示,木瓜酵素有一定 *** *** ,涂抹在娇嫩皮肤上会立即产生灼烧感,给婴幼儿食用并不靠谱,可能更多是一种商业噱头。
此外,新京报记者发现不少婴幼儿益生菌产品中添加葡萄糖、麦芽糊精等成分,碳水化合物含量普遍较高。如妈咪爱活 *** 益生菌固体饮料(活菌型)中添加了麦芽糊精,碳水化合物含量为88.6g/100g。安琪纽特开智敏伴益生菌、益力健倍敏康益生菌复合粉、纽曼斯益生菌粉剂、伟灵格(P1)益生菌固体饮料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甚至在90%以上。
云无心说,固体饮料本身并不符合婴幼儿食品相关标准,不应推荐给婴幼儿吃。对于6个月以下婴儿来说,添加糖类等成分会 *** 母乳或配方粉作为唯一营养来源的基本原则,因此商家主张给婴幼儿长期食用这种益生菌产品并不合理。
百元产品代工成本不到20元
新京报记者发现,这些所谓的婴幼儿益生菌产品售价并不低。安琪纽特开智敏伴益生菌的售价为298元/盒(60g),必慧龙酵素三益菌的零售价为358元/盒(45g),相当于市面上一罐800g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 *** 。
那么,益生菌产品的成本是否真如其售价那般高昂?对此,新京报记者以商家身份从山东一家益生菌产品代工厂刘经理处了解到,如果定制一盒60g(2g×30袋)装,添加鼠李糖乳杆菌HN0001、乳双歧杆菌Bi-07、乳双歧杆菌HN019,每袋活菌添加量超过100亿CFU的益生菌产品,从包装、原料到生产的“一条龙”代工价仅为9.5元左右,45g(1.5g×30袋)规格的代工成本不会超过8.3元。
“即使再加100亿活菌, *** 也不会多很多。”据刘经理透露,其有客户进货价每盒不到20元,在美容院能卖到499元,利润空间接近24倍。另据他了解,其所在地区还有两三家保健品企业号称可以做益生菌产品代工,根据客户提供的配方和要求将菌添加到产品中,“加不加谁也说不准,他们都没有研发部门。”
新京报记者随后以商家身份将英吉利益生菌粉(原味)的产品规格及成分截图发给江苏一家益生菌产品代工厂负责人,其给出的“一条龙”代工价为每袋(1.5g)1.02元左右。以此计算,一盒(1.5g×15袋)零售价为98元的英吉利益生菌粉(原味),成本约15.3元,毛利率或达540.5%。
【行业】
资本催热益生菌市场
欧睿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约360亿美元。其中,中国益生菌产品市场规模约为455亿元人民币,预计2022年将增长至 *** 6亿元人民币。从乳酸菌饮料到功能 *** 酸奶,再到益生菌粉剂,资本的介入正不断催热益生菌市场。
2019年4月,汤臣倍健在中国线下渠道发布4款Life?Space益生菌固体饮料。而在2018年8月,其以6.7亿澳元完成对Life?Space品牌方澳洲益生菌企业LSG的收购。同年5月,汤臣倍健还以2100万澳元收购了拜耳旗下儿童营养补充剂品牌Penta-vite业务资产。汤臣倍健CEO林志成曾公开表示,收购LSG是汤臣倍健在全球益生菌领域布局的关键一步。
同样看好益生菌市场前景的还有港股上市乳企澳优。2019年6月6日,澳优宣布通过全资附属公司与GLAC签订可换股债券认购协议,届时将拥有GLAC26.1%的股份。同一天,澳优第二大股东晟德大 *** 厂还同意向GLAC注入8500万美元。
据澳优官网披露的信息,此次GLAC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 *** 丰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私有化,该公司主要从事益生菌及发酵产品的研究、制造与销售。澳优表示,益生菌将是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益生菌功能 *** 酸奶领域也受到资本关注。据报道,以添加高浓度单一菌种鼠李糖乳杆菌LGG为卖点的“舒理他1000亿PLUS”酸奶,日前获得了嘉程资本数百万天使轮融资,并计划在今年下半年 *** Pre-A轮融资。
报道还称,近几年酸奶赛道出现了很多新玩家,但面临着产品同质化的问题。目前高浓度益生菌酸奶品类在国内相对空白,而在日本市场,益生菌酸奶按功能已细分至养颜、口腔健康、骨骼健康、免疫健康等种类。
标准缺失下“90%益生菌产品没效果”
尽管益生菌热度持续上升,但北京科拓恒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内容官马晨指出,由于益生菌研发属于尖端科学,国内外尚没有相关标准,很多专业机构都无法对产品中含有的益生菌种类以及活菌数量进行辨别,这也导致益生菌产品鱼龙混杂。“据我们摸底调查,市面上90%的益生菌产品中活菌含量非常低,甚至没有,这就导致消费者服用一些产品后没有效果。”
2019年3月,有媒体向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11款主流益生菌产品显示,汉臣氏益生菌粉(四联菌)、童年时光益生菌牛初乳粉、昂立超级益生菌粉产品中的活菌数分别只有宣称值的6%、26%、44%,“品质堪忧”。
在标准缺失下,利用益生菌概念炒作的现象也较常见,常温乳酸菌产品就是其中一类。小洋人妙恋“菌养道”乳酸菌饮品在官网称产品由多种进口益生菌发酵。均瑶味动力发酵型乳酸菌饮品则称“每百克原基料含100亿活 *** 乳酸菌,并特别添加干酪乳杆菌,富含益生元,提高肠胃动力。”
有权威业内专家告诉新京报记者,常温乳酸菌及常温酸奶中没有活菌,无法起到益生菌的功能效果。6月26日,新京报记者分别联系小洋人市场部和均瑶大健康公关,截至发稿尚未回应。
而在益生菌酸奶领域,各商家也都推出了自己的主打概念产品。三元食品2018年推出“衡安堂166复合益生菌风味发酵乳”,主打“1种有效核心菌种+6种优选复合益生菌”概念。早在2016年,国内高端酸奶品牌卡士推出首款功能型酸奶“餐后一小时双歧杆菌C-I风味发酵乳”,标称每瓶( *** g)酸奶出厂时含100亿乳酸杆菌,还附有肠道实验结果(非产品实验)。
马晨说,益生菌酸奶的 *** 普遍较高,但酸奶中通常不会放入很多益生菌,一是活菌数量多后很难控制,二是不利于长期储存,三是会对酸奶风味产生影响,“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酸奶中加入较多的益生菌在技术上很难达到。而人们食用酸奶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获取益生菌,更佳形态依然是益生菌粉剂或胶囊等。”(新京报记者 郭铁 实习生 王思炀)
除了降低成本,奶粉中添加麦芽糊精还有这些作用…之前菜妈写了一些关于 奶粉配料表中最常见的7种「糖」,这3种要提防!的内容,今天带大家来讲一讲「麦芽糊精」(期待已久的小伙伴举手呀!)。
麦芽糊精=廉价奶粉?
一些高端、 *** 贵的奶粉中添加了麦芽糊精,很多妈妈都觉得被坑骗了。
其实大家有这种感觉,菜妈非常能理解,毕竟花了更贵的 *** 却买到了比乳糖更便宜的麦芽糊精 。
但是高端奶粉的高端并不是仅仅高端在碳水化合物的原料选择上。
高端奶粉的高端是选择的奶源更高端(比如特殊的奶牛、有机奶源、稀有产地等),并且会添加一些更昂贵的原料,如OPO结构脂、乳铁蛋白、核黄素、益生元、益生菌等。
更有的高端奶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会用一条单独的生产线,带给特定消费群体一种身份认同感。
这些额外附加给消费者的东西才是其真正高端昂贵的表现(不是给高端奶粉洗白啊…)。
我们先放下这个因素,客观来了解下,到底「麦芽糊精」是个什么东西?
麦芽糊精是什么?
母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由乳糖提供,因此配方奶粉为了接近母乳的成分,以乳糖为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当然是更好的。
而麦芽糊精确实是一种 *** 较低的碳水化合物,它的原料主要是玉米、大米或是精制淀粉类等。相比乳糖来说,麦芽糊精成本低(大约是乳糖成本的五分之一)。
不可否认,商家用麦芽糊精替代部分乳糖的确有成本方面的考量,但也并非完全因为成本更低而去使用麦芽糊精。
一款奶粉最终呈献给消费者,厂家除了成本的考量外,还要对生产工艺、保存、冲调、口味等很多方面进行考量。
而是否添加麦芽糊精也会出于多方面的考量后得出要不要加,要加多少。
对于普通婴幼儿配方奶粉来说,麦芽糊精的添加有以下优点:▼
- 让奶粉的冲调更方便,更易于溶解,不易结块;
- 降低奶粉的成本,延长保质期;
- 甜度较低,相比葡萄糖、蔗糖,口味更清淡。
对于1段的婴儿配方粉来说,基本上乳糖都是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通常是看不到麦芽糊精的影子。
而且我国国标规定了婴儿配方食品(0-12个月)中乳糖含量要>90%。但是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就没有这个限值了,所以2段及以上的配方奶粉考虑到多种因素,厂家可能会添加麦芽糊精。
但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配方奶粉,配料表里有麦芽糊精也不用太担心。而且本身麦芽糊精几乎没甜度,相比加蔗糖、葡萄糖可是很「清淡」的呢!
▲ 添加标准在这里
麦芽糊精的特殊作用
另外,有些宝宝可能由于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等原因,没法喝普通的配方奶粉。
因此,就需要选择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往往这些特殊配方粉中就会看到麦芽糊精的身影。通常有这几个作用:▼
? 乳糖不耐受
对乳糖不耐受的宝宝来说,替代或减低乳糖比例的同时,作为碳水化合物的来源,给宝宝提供能量。多见于一些低乳糖或无乳糖的配方奶粉,对宝宝生长发育无影响。
? 降低渗透压
同等质量下麦芽糊精的渗透压比蔗糖和葡萄糖更低。相对较低的渗透压,对一些肠道敏感的宝宝来说(如牛奶蛋白过敏),会更加安全,且不易发生腹泻。
哪些食品中会看到麦芽糊
除了婴幼儿配方食品以外,其实麦芽糊精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还会用在固体饮料、咖啡饮料、速溶奶粉、冰淇淋粉、蛋黄粉、罐头食品等食物中,起到增加稠度、改善风味、改善口感,提高乳化的效果。
▲ 就是它
当然,任何成分的使用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过多过少都会影响食品本身的特 *** 。不过以市面上可以购买的商品来说,都是符合相应的国标,不需要大家担心啦。
所以,麦芽糊精本身没有错。如果你介意,选择配方奶的时候,注意看配料表就好啦 !
更多奶粉知识,欢迎关注公众号【菜妈和钱爸(cai *** qianba)】,后台回复【奶粉】,有超多奶粉相关知识发送给你哦 ~
李阿姨家8个月的宝宝一直奶粉喂养,最近孩子总是爱 *** 、 *** 有气泡,肚子咕噜噜的声音,而且常常带出少量粪便在尿布上,起初李阿姨以为宝宝就是单纯的拉肚子,次数不多没在意,就给孩子用了上次宝宝肠炎医生开的 *** 物。
但是接下来的观察发现宝宝腹泻并未没有好转,而且 *** 呈青绿色而且很稀,闻起来有酸臭的味道,刚喝了奶,又开始拉粑粑,次数越来越多,每天四五次,而且 *** 里有奶块一样的东西。
就这样孩子前前后后持续了半个月,直到邻居说,你家孩子最近怎么瘦成这样了?她才着急忙慌带着孩子去了医院,发现是竟然是乳糖不耐受,根本不需要用抗 *** *** 物,医生嘱咐注意补水,让她暂停普通奶粉喂养,去购买无乳糖特殊医学配方粉。
李阿姨还是不放心, *** :“这个孩子真的不用吃 *** 了吗?”,医生说道:孩子只是食物乳糖不耐受,又不是什么细菌 *** 感染,别给孩子瞎吃 *** 了。
李阿姨喃喃自语到:啥是乳糖不耐受?我家老大怎么那会没遇见过啊?
什么是乳糖不耐受?可能很多家长都迷糊
乳糖不耐受是一种常见的营养吸收障碍。婴儿乳糖不耐受症是由于宝宝体内乳糖酶缺乏,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奶粉(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 *** 腹泻病。相对于母乳喂养,奶粉(牛奶)导致的乳糖不耐受更常见。
80年代后期起,国内对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腹泻逐步重视
近10年来的文献报道在婴儿腹泻中乳糖不耐受的发病率占46.9%~70.0%,竟然占到了一半以上,其实很多时候宝宝腹泻,并不是家长一味以为地着凉了或者 *** 感染,多数情况下是乳糖不耐受所致,家长凭着经验用 *** 不可行!
乳糖不耐受不可怕,怕的是家长不当回事
乳糖不耐受导致的腹泻不像是 *** 感染那样来势汹汹,大约每天腹泻三四或四五次次,肠道气体多,常有少量粪便在尿布上,稀糊便或呈蛋化汤样,较缓的起病让很多家长容易忽视。
乳糖不耐受对婴幼儿影响较大,易造成营养物质(蛋白、脂肪等)流失,各种矿物质吸收 *** 并,肠粘膜受损,肠道菌群失衡,同时伴有尿布疹、呕吐、生长发育迟缓等, *** 有时伴恶心反应。
乳糖不耐受用普通的抗感染 *** 或助消化 *** 均无明显疗效,因此家长没有要盲目用 *** ,及时纠正饮食可获得良好效果。
乳糖不耐受如未早期确诊,部分患儿会演变成迁延 *** 或慢 *** 腹泻,导致营养 *** 、生长发育障碍等严重后果,对小儿的健康危害甚大。因此,家长别拿人家不当回事,小心我给你点颜色看看呦。
乳糖导致孩子腹泻机会这么高,不吃可以吗?当然是不可以!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奶粉时,总是谈“糖”色变,如白砂糖、蔗糖,但是有一种糖却一直被家长当作选购的金标准,那就是“乳糖”。很多奶粉达人普及到奶粉中乳糖含量越高, *** 其余廉价糖葡萄糖浆、麦芽糊精就越少,是否真的如此?
?选择乳糖的必要 ***
1)乳糖是母乳中主要碳水化合物:
乳糖是母乳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也是新生儿碳水化合物的来源;碳水化合物能够为新生儿生命发育提供充足的能量,通俗来讲,这是用来长肉的。
人乳中含乳糖达到7.2g/L,约7%,牛奶中含乳糖仅为4.7g/L4.5%~5.0%,因此婴幼儿奶粉在进行配方设计时,就会力求与母乳最接近,使用于母乳中含量更高的乳糖来为宝宝供能。
2)乳糖与宝宝大脑发育密切相关:
乳糖必须经乳糖酶水解成单糖后才能被小肠吸收利用。葡萄糖主要为机体提供能量,而半乳糖以糖苷键结合于神经酰胺上,形成半乳糖脑苷脂,从而参与大脑的发育。
婴儿期是神经发育的关键期,因此,乳糖对婴儿期的神经 *** 的发育至关重要。
因此乳糖成为了奶粉中碳水化合物中的主要成分,也被大家所喜爱。所以宝宝生命初期还是真的离不来乳糖呢!
?乳糖如此好,为什么有的奶粉 *** 现了麦芽糊精等?
很多家长可能存在一个疑问,为什么奶粉中要加其余的糖?降低成本?其实目的不仅仅于此
在GB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规定0-6月龄对于乳基婴儿配方食品,首选碳水化合物应为乳糖、乳糖和葡萄糖聚合物。只有经过预糊化后的淀粉才可以加入到婴儿配方食品中,不得使用果糖(蔗糖、白砂糖)。
婴幼儿国家奶粉中明确要求了乳糖必须大于碳水化合物的90%,所以往往乳糖会出现在奶粉配料表的之一位,剩余的10%碳水化合物部分可以用葡萄糖聚合物来替代,如麦芽糊精、葡萄糖浆等。
- 麦芽糊精添加于奶粉等乳制品中,除了功能以为,可使产品体积膨胀,不易结块,速溶,冲调 *** 好,延长产品货架期,同时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也可改善营养配比,提高营养比价,易消化吸收,尤其可以用在配制功能奶粉。
- 葡萄糖浆是一种以淀粉为原料在酶或酸的作用产生的一种淀粉糖浆,主要成份为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及四糖以上等,又称为液体葡萄糖,葡麦糖浆,具有易消化吸收的特点。
- 除了其本身的特 *** ,乳糖和葡萄糖聚合物混合的奶粉配方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奶粉中乳糖含量,降低乳糖不耐受的风险。
- 足月儿和早产儿都已具有蔗糖、麦芽糖和麦芽糊精的水解酶,消化酶中以乳糖酶发育最晚,而其他双糖酶的活 *** 已接近 *** 水平。葡萄糖浆和麦芽糊精成分为葡萄糖、麦芽糖、三糖和多糖等,能够被 *** 肠道消化吸收,不会引起不耐受症状。
因此,综上而言,乳糖的确是个好东西,对于胃肠道发育完善的宝宝,选用100%乳糖婴幼儿奶粉配方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经常腹泻、胃肠道较差、肠粘膜损伤严重的孩子,在选择奶粉时,其实适当选择可以乳糖含量稍低的婴幼儿配方配方。
乳糖是如何导致宝宝腹泻的?
乳糖是乳类(母乳、牛奶等)中主要的糖,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双糖。人类的肠道不能直接吸收双糖,乳糖必须经乳糖酶水解成单糖后才能被小肠吸收利用。
乳糖酶在宝宝所有双糖酶中成熟最晚、含量更低,最易受损,修复又最慢。哺乳期婴儿以乳类为主食,乳糖的摄入量很高,因而很易因乳糖酶活力不足或缺乏导致乳糖吸收 *** 。
在乳糖吸收 *** 的状态下,一般不会有明显的表现,但是当宝宝持续的摄入乳糖,当肠道内乳糖积累到一定程度,过量的乳糖如法在宝宝体内消化吸收,被细菌分解,宝宝便会表现出腹泻、腹鸣、腹胀、腹痛等表现。
例如,一个人可以对每次消耗12g乳糖具有耐受 *** ,但是对于24g乳糖就不具有耐受 *** 。
所以说,当宝宝已经开始出现乳糖不耐受的前期症状,比如肚子咕噜噜叫、爱 *** ,可能是乳糖不耐受前奏,若此时继续摄入乳糖,孩子就是开始不停的腹泻,越喂越拉.
乳糖不耐受后的临床表现?
乳糖不耐受多表现为宝宝摄入奶制品后30分钟——2h,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等,一般起病比较慢,易被忽视,症状严重程度与摄入乳糖含量(奶制品含量)有关,乳糖不耐受患儿大多能耐受一定乳糖,但随着乳糖摄入增加,症状越发严重。
简单来说分为一问二看三听
因此在宝宝生命初期,我们不建议过量喂补,一个是考虑到胃容量的问题,另一个就是过量乳糖摄入可能导致孩子腹泻,原因就是出现了乳糖不耐受。因此家长一定要留意,如果宝宝一旦越吃越拉,警惕乳糖不耐受!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宝宝不仅仅会对奶粉中乳糖产生乳糖不耐受,母乳可能出现乳糖不耐受。因此当妈妈一定别不把孩子慢 *** 腹泻不当回事,可能没有急 *** 腹泻那么凶猛,但是持续腹泻会导致孩子肠粘膜严重受损,恢复也是更困难。
乳糖不耐受可分为三类
1、先天 *** 乳糖酶缺乏
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疾病,一般而言,此种类型的发病率极。婴儿出生后即不能适应母乳喂养,出现明显的呕吐、水样腹泻等症状,停止母乳喂养即可缓解。如不使用无乳糖食品喂养致能领缺乏,严重营养 *** 而死亡。
先天 *** 乳糖酶缺乏新生儿不能采用母乳或者普通奶粉喂养,必须用无乳糖的特殊配度过婴儿期后可存活至成年,而且成年后必须回避乳糖,即不能正常饮用奶制品。
2、原发迟发 *** 乳糖酶缺乏
乳糖酶非持续 *** ,是由于乳糖酶活 *** 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引起的,是最常见的一种,因此其并不是婴幼儿专属疾病,可发生在婴幼儿期、儿童期及 *** 期。
中国儿童3~5岁组、7—8岁组和11~13岁组中,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分别为38.5%、87.6%和87.8%。患者多表现为肠鸣活跃、排气增多、腹痛,其次为头晕、稀便、腹胀和腹泻<5>。
原发 *** 乳糖不耐受可耐受少量奶制品,且长期坚持食用奶制品可改变肠道菌群,提高耐受 *** 。针对于儿童,原发 *** 乳糖不耐受还可通过少量多次饮奶、与其他食物同时食用等增加奶类摄入量;必要时换用无乳糖配方粉。
3、继发 *** 乳糖酶缺乏:
目前认为是在小肠上皮粘膜疾病和一些全身 *** 疾病(如感染 *** 腹泻、肠道手术、免疫低下和急 *** 胃肠炎等疾病)后,由于小肠粘膜的病变和损伤,导致表面乳糖酶含量可逆 *** 下降,若此时继续使用含乳糖饮食,将会导致继发 *** 乳糖不耐受,造成腹泻的恶 *** 循环。
其中轮状 *** *** 肠炎导致继发 *** 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更高。
继发 *** 乳糖不耐受应主要治疗原发病,可暂时采用无乳糖配方,可明显缩短病程,提高住院止泻率,减少因腹泻引起的营养消耗,为患儿康复赢得时间和疗效。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持续感染后腹泻14天的儿童(婴幼儿)应避免摄入含乳糖的配方。
哪些状态下宝宝易出现乳糖不耐受腹泻?
1、警惕持续的生理 *** 腹泻型
国内将生后不久出现腹泻、 *** 次数增多但不伴呕吐、食欲好、体质量增加不受影响、到添加辅食后 *** 自然恢复正常称为生理 *** 腹泻。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有学者认为可能与渗出 *** 体质、母乳前列腺素含量增多等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有不少符合生理 *** 腹泻标准的婴儿粪便乳糖阳 *** ,采用去乳糖饮食后,腹泻在2~3d内迅速控制。因此对于持续 *** 生理 *** 腹泻的宝宝,如果家长不放心,可以去医院进行检查,查看是否为对母乳中乳糖产生了不耐受!
2、少数早产儿乳糖不耐受
乳糖酶发育与胎龄有关,26-24周胎儿的乳糖酶活 *** 是足月儿的30%,因此早产儿在功能上可能有轻度乳糖不耐受。
早产儿小肠中乳糖的不完全消化 *** 了碳水化合物的能最供应,早产儿的乳糖消化率仅为79±26%(平均值土标准差),乳糖发酵率为35±27%,极易发生喂养不耐受而出现呕吐、腹泻等,因此护理时要注意。
3、肠炎后腹泻型
该型乳糖不耐受大多以急 *** 染 *** 腹泻起病,但肠道感染控制(热退、 *** 中脓细胞、红细胞消失或细菌培养转阴)后,腹泻仍持续。
以往误认为这是对抗生素耐 *** 所致,但更换抗生素后,腹泻仍不见好转。近年来开展粪糖检测后,发现其中约有1/3—1/2粪糖阳 *** ,凡粪糖阳 *** 者改用去乳糖饮食后,腹泻很快停止。
因此对于宝宝细菌或者 *** 等疾病感染时,一般建议在 *** 物治疗的同时,若出现腹泻加重或迁移,建议更换为无乳糖配方奶粉。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持续感染后腹泻14天的儿童(婴幼儿)应避免摄入含乳糖的配方。
4、迁延 *** 、慢 *** 腹泻型乳糖不耐受
此型患儿体质较弱,常伴有佝偻病、营养 *** ,受凉或饮食不当后出现腹泻,常规粪便检查未找到致泻病原。
粪糖检测阳 *** 者给用去乳糖饮食后,腹泻逐步减轻,但不像生理 *** 腹泻和肠炎后腹泻二型见效迅速。
5、肠道外感染继发乳糖不耐受
以消化道外症状起病如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病初 *** 正常,在病程 *** 现腹泻,粪便常规阴 *** ,粪糖阳 *** 。部分患儿在原发病好转后腹泻亦逐步减轻,若用去乳糖饮食,则腹泻控制较快。
不同年龄的乳糖不耐受患儿如何护理?
?对于婴幼儿时期乳糖不耐受:
1)普通奶粉喂养换用无乳糖配方配方粉
无乳糖配方奶粉中乳糖含量较低,能够缓解婴幼儿因乳糖酶不足引起腹泻、腹胀等问题;针对其它因素引起的腹泻,通过降低乳糖摄入量,能够有效减少继发 *** 乳糖不耐受的发生。
无乳糖配方粉中乳糖含量低,用麦芽糊精或葡萄糖浆等碳水化合物代替乳糖,而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仍保留,保证蛋白质的足量供应和良好作用.研究发现,低渗透压配方避免肠粘膜对高渗透 *** 食物的敏感,有利于减轻腹泻症状。
- 纯乳糖不耐受一般3~7天慢慢止泻,注意补水,无需其余治疗 *** ;
- *** *** 肠炎常有继发 *** 双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对疑似病例可暂时给予改为低(去)乳糖配方奶,时间1—2周。
- 腹泻好转后转为原有喂养方式,建议慢一些。
2)母乳喂养宝宝+乳糖酶
针对于乳糖不耐受患儿,可配合乳糖酶继续进行母乳喂养,但是部分部分患儿补充外源 *** 乳糖酶仍然腹泻,则需要换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或与母乳混合喂养。
乳糖不耐受主要由于乳糖酶缺乏引起。理论上乳糖不耐受时更佳选择是补充乳糖酶。但乳糖酶的作用效果与乳糖剂量、乳糖酶的剂量和在胃肠道内活 *** 保持时间有关,即酶在消化道的降解、胃内的pH值(更佳的pH为5-5~6.0,口服时易被胃酸 *** 其效价)、胆汁浓度、食物对胃肠 *** 的 *** 等因素都将影响服用乳糖酶的效果。
因此,需要在饮奶前很短的时间内服用乳糖酶才有较好的效果,这增加了该 *** 依从 *** 的难度,因而婴儿期可能出现外源补充乳糖酶依旧腹泻的情况,此时便不得已要暂停母乳了。
3)益生菌制剂
双岐杆菌、乳酸杆菌能酵解、利用乳糖,而且这些细菌在酵解乳糖时只产酸,不产气,因而不会产生腹胀、肠鸣等 *** 反应。但外来的益生菌一般在肠内定植的时间不太长,故其疗效仍在观察之中。可以作为一辅助尝试,但是不建议为主要方式。
4)辅食注意事项:
大于6个月的患儿可继续食用已经习惯的日常食物,如粥、面条、稀饭、蛋、鱼末、肉末、新鲜果汁。鼓励息儿进食,如进食量少,可增加喂养餐次。避免给患儿喂食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高糖食物。
?对于学龄前儿童及儿童期乳糖不耐受
在我国,乳糖不耐受和乳糖酶缺乏以 *** 型乳糖酶缺乏为主, *** 发生率为80%~100%,学龄儿童发生率也较高,超过80%。
学龄前儿童及儿童期是孩子骨骼发育的黄金期,对蛋白质和钙质的需求巨大。频发的乳糖不耐受从一定程度上 *** 了孩子对奶制品的摄入,导致奶制品摄入不足。
- 学龄前儿童每天食用或饮用的奶制品应达到相当于350—500克液态奶;
- 儿童每天食用或饮用的奶制品应达到相当于300克液态奶,即纯牛奶或酸奶300克,或奶粉12.5克,或奶酪10克。
?有什么好 *** 帮助学龄前儿童及儿童减少乳糖不耐受呢?
1)可以少量多次进行食用奶制品:
据文献报道,乳糖酶缺乏人群,多数能耐受6.5~l2.5g,乳糖,相当于125~ *** ml牛奶。症状不太严重患儿可将奶制品少量分次应用。
研究发现,有规律的每日摄入一定量的乳糖可降低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并可以诱导大肠菌群对乳糖的适应 *** ,减少产氢。
有人提出,少量乳制品(25g奶粉,乳糖6g)摄入可以降低氢呼出量,即少量多次饮奶可减轻或不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即使是乳糖酶缺乏个体,也可耐受少量乳类(120~240mL),不会出现不耐受症状。
因此对于轻度乳糖不耐受儿童,应保证每日乳糖摄入不超过12g,且少量多次食用,每次不超过100ml液态奶为宜,也可减轻乳糖不耐受反应。如果每次饮牛奶时能掌握合理的间隔时间和每日摄入总奶量,可避免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
2)不宜空腹饮奶
乳糖不耐受者不宜清晨空腹饮奶。也有学者提出,乳糖不耐受者在与其他食物一起摄入牛奶时对乳糖的耐受可相应提高如在进食其他食物的同时饮用牛奶、乳制品,可减轻或不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3)选用舒化奶:
乳糖酶水解法是在牛奶中加入乳糖酶 , 经过一定时间和温度的水解 , 利用乳糖酶 ( β - 半乳糖苷酶 ) 来分解乳糖 , 达到降低乳糖的目的。
乳糖酶水解生产的低乳糖牛奶 , 只是其中的70%~80%乳糖被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 , 口感甜度大幅升高 , 而蛋白、脂肪和矿物质等其他成份的含量并不发生变化 , 总体营养成分改变不大, 有助于舒缓乳糖不耐受,因此可以作为乳糖不耐受孩子的饮食替代。
4)选用发酵乳:
发酵法是在牛奶中加入保加利亚杆菌、嗜热链球菌等乳酸菌 , 经一定时间和温度的发酵 , 利用活菌所产生的 b - 半乳糖苷酶来分解乳糖。
酸奶发酵乳(特别是酸奶)在发酵的过程中有 40 %~60 % 的乳糖被分解 ,乳糖水平降低 ,能够缓解乳糖对肠道的 *** ;易于消化吸收;食用酸奶代替鲜乳, 还能改善乳糖消化 *** 和乳糖不耐受,食用也非常方便。
5)奶酪:
经细菌发酵而成的半固体。除其中部分乳糖可被细菌发酵外,因其系半固体,在胃内排空及肠内转运的时间均较慢,因而可减轻的症状。
6)豆浆:
不含乳糖,蛋白质含量较高, *** 低廉,但含豆腥味,部分患儿不愿饮服。
如何预防乳糖不耐受的发生?
- 预防早产,预防感染,提倡母乳喂养,有助于减少新生儿期发生乳糖不耐受。
- 当新生儿发生各种喂养不耐受时,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及时纠正饮食,减少继发 *** 乳糖不耐受的发生。
- 对于学龄儿童或者儿童期,可以采用少量多次喂养进行诱导。
温馨提示:
宝宝无论什么原因腹泻,都会导致肠道粘膜受损,进而降低乳糖酶活 *** ,因此每个孩子根据其病程不同,恢复期也是不同。
简而言之,宝宝腹泻时间越长,肠道损害越严重,恢复越困难,这也就是很多家长纠结的一个问题所在,别人家孩子一样是乳糖不耐受,怎么他家3天就好了,我家6天还没有完全止泻?原因就在于此。
急 *** 乳糖不耐受数在l~4周内恢复,迁延 *** 和慢 *** 腹泻,多数有肠黏膜损害,乳糖酶修复较慢,通常需数周至数月,因此妈妈观察到孩子腹泻,一定及早积极干预,别不明原因就傻傻吃 *** ,及时就医,寻找原因。
18款婴幼儿配方液态奶评测:懒人福音?营养不足?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 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 ***
. 中华儿科 *** , 2009, 47(8):634-636. <2> 姚福宝. 婴儿乳糖不耐受的诊治研究
. 临床儿科 *** , 2010, 28(5):496-498. <3> 赵显峰,荫士安.乳糖不耐受以及解决 *** 的研究动态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151-1153 <4> 吴晖,牛晨艳,黄巍峰,etal.乳糖不耐受症的现状及解决 ***
.现代食品科技,2006,22(1):152-155. <5> 钟燕. 059乳糖不耐受基础研究进展
. 环境卫生学 *** , 27(3):168-171. <6> 孙俊,杨娜,吴芝岳,etal.无乳糖配方粉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食品安全导刊,2016(22):74-76. <7> 江佛湖.乳糖酶缺乏者饮乳糖酶处理过 的牛奶其吸收和耐受 *** 观察
.中华消化 *** ,199 1,9 (3 ):149—150 <8> 乔蓉 , 黄承钰 , 杜辉章 , 等 . 牛奶不耐受膳食改善措施实验研究 .第二届中国西部营养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 *** 摘要汇编 . 成都 ,2006:100 – 101
<9>HERTZLER SR , S *** AIANO DA. Colonic adaptation to daily lactose feeding in lactose *** ldigesters reduces lactose intolerance. AmJ Clin Nu 2tri , 1996 , *** (2) :232 - 236.
<10> 江佛湖 , 颜纪贤 , 李明岳 , 等 . 乳糖酶缺乏者饮乳糖酶处理过的牛奶其吸收和耐受 *** 观察 . 乳糖酶及低乳糖乳制品专题研讨会文集 . 北京 , 2001:34 - 36.
?“有必要给宝宝买液态奶来喝吗?”
“液态奶比配方奶粉更好吗?”
近年来,这种“开盖即喝”的配方液态奶产品越来越受到宝妈们的关注。但很多宝妈对这种产品形态有颇多疑惑。
这一期,笨爸爸就来科普一下,配方液态奶和配方奶粉究竟有哪些区别?配方液态奶是否值得买?
此外,本期还会对市面上销量较高的配方液态奶产品进行比较评测,为准备入手液态奶的宝妈,提供一些客观的消费参考。
摘要
①液态奶主要特点:方便省事、(冲调)配比准确、 *** 贵。
②液态奶问题:特色强化配方普遍添加较少,部分海外版存在营养成分缺乏或不符合中国奶粉国标的情况。
③如果嫌冲泡奶粉麻烦、怕奶粉冲调比例不当,同时又不太看重 *** ,可以考虑买配方液态奶。如果没有以上问题,买配方奶粉即可。
④18款婴幼儿配方液态奶评测建推荐:
0-6个月:爱他美英国版经典版1段、妈咪爱1段
6-12个月:爱他美英国版经典版2段、妈咪爱2段
1-3岁:布瑞弗尼3段
配方液态奶VS配方奶粉:谁更值得买?
关于配方液态奶,首先能够想到的优点就是方便省事。
配方液态奶是液体状态下的配方奶,而配方奶粉是要加水冲泡才能喝的粉状固体。所以,配方液态奶更加方便省事,开盖即可喝,也可整瓶加热再喝。比较适合出门在外不方便泡奶的情况,或者有的宝爸宝妈嫌冲奶粉尤其是夜奶太麻烦,那么液态奶也可以方便解决这些问题。
(P.S. 配方液态奶开盖后,常温下放置不宜超过2小时,冰箱冷藏放置不宜超过24小时。)
(美赞臣液态奶广告宣传)
日常冲泡奶粉时,有些宝妈可能会出现水或奶粉加多/加少了的情况(尤其是家里的老人)。有时水加多了冲出来的奶过稀,可能导致营养不够;有时奶粉加多了,可能造成消化 *** 、便秘等问题。
而配方液态奶已按比例科学调配好,避免了上述情况,比起喝过稀或过稠的奶,液态奶确实更有利于宝宝消化吸收一些。
(妈咪 *** 态奶广告宣传)
除了以上两点,商家还会强调配方液态奶因为没有经过干燥处理,所以比配方奶粉保留了更多的营养。
(布瑞弗尼液态奶广告宣传)
但实际上,虽然配方奶粉经过干燥会损失一些对热敏感的维生素,不过厂商也会将这些损耗考虑在内,使得最终奶粉罐包装上各营养素标示的数值,与配方奶粉中实际的含量是基本一致的,除非是不合格产品。
所以,不能泛泛地讲谁更有营养,而是要看具体的营养成分表、配料表。
笨爸爸通过对18款婴幼儿配方液态奶的评测发现:
从配方的角度来看,液态奶的表现算不上优秀,特色强化配方(非强制添加)普遍添加较少,部分海外版液态奶还存在营养成分缺乏或不符合中国奶粉国标的情况(详情见下文的评测)。
(美赞臣美国版En *** row3段配方液态奶 营养成分表)
最后,配方液态奶还有一个特点:贵。
通常13g配方奶粉冲调出100ml奶液,那么一罐奶粉(800g-900g)大概可以冲6000ml-7000ml左右的奶液,市场上的配方奶粉售价在200-400元不等。而配方液态奶的 *** 换算之后,平均要比配方奶粉贵2-4倍,部分液态奶甚至高出6-7倍的 *** 。
(雅培美国版心美力HMO 1段液态奶)
(雅培美国版心美力HMO 1段配方奶粉)
总结来说,配方液态奶有其方便省事、(冲调)配比准确等独特优势,但 *** 也确实偏高了一点,而且配方的表现算不上优秀。
宝妈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如果能够做到按照奶粉罐上的说明冲泡奶粉、不嫌麻烦的话,那么买配方奶粉就可以了。
那么,对于想买配方液态奶的宝妈而言,买哪一款好呢?
接下来,开始进入配方液态奶的评测。
18款配方液态奶评测
根据电商平台销量、品牌知名度等因素,笨爸爸选择了18款婴幼儿配方液态奶,包括:爱他美、牛栏、美赞臣、雅培、妈咪爱、圣元。
以下是产品包装图、适用年龄、 *** 等信息:
(P.S. 由于配方液态奶目前没有国家标准,所以本期评测根据的是中国现行奶粉国家标准以及新国标征求意见稿。)
奶基原料比较
小结:
1、18款配方液态奶的产地来自英国、美国、意大利、法国等。由于部分产品的官方资料不多、奶源地信息不明,因而本期没有把奶源地作为一个评测项。
2、奶基原料方面,15款配方液态奶以新鲜的脱脂牛奶、生牛乳入料,只有美赞臣美国版Enfamil系列全段使用的是脱脂奶粉,新鲜度略差于新鲜乳入料。
3、爱他美英国版经典版3段/4段、牛栏英国版3段/4段、美赞臣美国版En *** row3段,添加了香精。
香精会使液态奶闻起来更有“奶香”,但可能加重宝宝的口味,容易造成宝宝偏食,不利于培养清淡的饮食习惯。1岁以下的宝宝不建议食用,1岁以上,笨爸爸觉得要求可以放低一点点,所以3段及以上的扣分会少一点。
基础营养比较
碳水化合物
小结:
1、中国国标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各段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规定,分别为:2.2g/100KJ—3.3g/100KJ(1段)、2.2g/100KJ—3.3g/100KJ(新国标征求意见稿2段)、1.8g/100KJ-3.6 g/100KJ(新国标征求意见稿3段)。
18款配方液态奶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均在中国国标/意见稿规定的范围内。
2、美赞臣美国版Enfamil全段添加了玉米糖浆固体、麦芽糊精/白砂糖,妈咪爱全段添加了麦芽糊精。
在奶粉中,乳糖才是宝宝获取碳水化合物的更佳来源(除非宝宝有乳糖不耐受症),特别是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来说,配方液态奶也是如此。
而麦芽糊精、玉米糖浆固体、白砂糖等作为碳水化合物的来源,主要作用是提供热量,但不如乳糖那么好,而且还降低了乳糖的含量,白砂糖还可能导致宝宝蛀牙和发胖,属于扣分项。
脂肪
小结:
1、中国国标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各段的脂肪含量规定,分别为:1.05g/100KJ—1.4g/100KJ(1段)、0.7g/100KJ—1.4g/100KJ(2段/3段)。
18款配方液态奶的脂肪含量均在中国国标规定的范围内。
2、有9款液态奶使用了棕榈油/棕榈液油作为主要的脂肪来源,容易与钙产生皂化反应,影响钙的吸收并增加便秘的几率,属于扣分项。
蛋白质
小结:
1、中国国标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各段的蛋白质含量规定,分别为:0.45g/100KJ—0.7g/100KJ(1段)、0.7g/100KJ—1.2g/100KJ(2段/3段)。
2、有5款配方液态奶的蛋白质含量,低于中国2段奶粉国标(上图标红)。
不过,在中国新国标征求意见稿中,2段奶粉蛋白质含量的最小值也调低了(“新最小值”为0.43g/100KJ),所以上述的问题不大。
维生素&矿物质比较
小结:
1、爱他美英国版经典版3段/4段、牛栏英国版3段/4段、美赞臣美国版En *** row3段,存在矿物质缺失的情况。
不过,宝妈也不必太担心,1岁以上大部分矿物质也是可以从辅食/主食中获取的。
2、9款配方液态奶存在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不符合中国国标要求的情况,主要是VD/VC/铁/碘/锰/硒等营养素,具体情况如上图。
3、由于中国奶粉新国标征求意见稿大幅调高了维生素D/烟酸/叶酸/铜/碘/硒等含量的最小值,因此,如果液态奶中这些物质的含量超过了“新”的最小值,也会得到额外的小加分,具体情况如上图(标注为+)。
强化配方比较
DHA/ARA
小结:
1、0.3%≤DHA含量≤0.5%(占总脂肪含量),或DHA含量在3.6mg/100kj以上,对宝宝的智力和视觉发育更优,笨爸爸会额外加分。(相关链接:41款奶粉DHA数据披露,到底谁有用谁没用?!)
2、爱他美英国版经典版1段/2段、美赞臣美国版Enfamil1段/2段,DHA的添加量较高,得到额外加分(标注为☆)。
其中,美赞臣美国版Enfamil1段/2段的DHA与ARA比例为1:2,与母乳中的比例一致,得到额外加分(标注为☆☆)。
3、部分液态奶虽然添加了DHA/ARA,但由于未标明具体的数据,因此无法纳入比较。
常规强化配方
小结:
1、常规强化配方,即虽然在国标中不是必需成分,但大多数奶粉都会添加的营养物质,包括:胆碱、肌醇、牛磺酸、 *** 、核苷酸和膳食纤维。添加常规强化配方不额外加分,只有达到一定量才加分。
2、牛栏英国版2段的 *** 含量,低于中国国标的要求。
其他17款液态奶的常规强化配方含量,均在中国国标规定的范围内。
3、10款液态奶的胆碱含量较多、10款的牛磺酸含量较多、2款的核苷酸含量较多,得到额外加分(标注为+)。
4、部分液态奶存在含有某强化成分但无具体数据的情况,因此无法纳入比较。
5、1-3岁年龄段的大部分配方液态奶,缺乏多种常规强化配方,要注意一下。
特色强化配方
小结:
1、特色强化配方,即不属于强制添加、只有部分奶粉才添加的营养强化物质,包括:乳铁蛋白、OPO、叶黄素、β-胡萝卜素、HMO等。添加特色强化配方可获得额外加分。
2、叶黄素:有助于增进视力、保护视力。
雅培美国版心美力HMO1段、雅培美国版心美力1段、布瑞弗尼3段,额外添加了叶黄素,但雅培2款液态奶具体的添加量不明。
3、β-胡萝卜素:能够安全有效地补充维生素A,并促进视力发育。
雅培美国版心美力HMO1段、雅培美国版心美力1段,额外添加了β-胡萝卜素。
4、HMO:母乳低聚糖HMO是母乳中的主要生物活 *** 成分之一,一定程度上对宝宝的肠道菌 *** 育、免疫 *** 发育等有益。
雅培美国版心美力HMO1段含有HMO。
5、其他15款配方液态奶,均没有额外添加特色强化配方。
总评
根据以上分析,笨爸爸综合了奶基原料、基础营养、强化配方等指标,对18款配方液态奶进行了细致的打分(满分100分)。具体得分情况如下图:
根据得分情况,笨爸爸给大家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1、0-6个月:爱他美英国版经典版1段排名之一
采用新鲜乳入料,维生素D/叶酸/铜/碘/硒/DHA/胆碱/牛磺酸等含量丰富。需要注意的是,添加了棕榈油、锰含量偏低、未添加特色强化配方。
2、6-12个月:爱他美英国版经典版2段排名之一
需要注意2段的蛋白质含量偏低了一点,其他情况与1段基本一致。
3、如果宝妈没有可靠的海淘渠道,那么1岁以前可以考虑妈咪爱1段/2段。
均采用新鲜乳入料,叶酸/牛磺酸等含量较高。需要注意的是,其1段/2段均添加了少量麦芽糊精,而且都没有添加特色强化配方。
4、1-3岁:布瑞弗尼3段排名之一
奶基原料为新鲜乳,叶酸/牛磺酸/胆碱含量丰富,额外添加了叶黄素。而且, *** 价比在配方液态奶产品中属于比较高的。
最后,还要再强调以下几点:
1、通过对比评测可见,配方液态奶的基础营养没问题,但特色强化配方普遍添加较少,部分海外版液态奶还存在营养成分缺乏或不符合中国奶粉国标的情况。
从配方的角度来看,液态奶的表现算不上优秀,市面上很多国行版、国产奶粉添加的特色强化配方、DHA等要更加丰富。
(在微信公众号后台搜索“国行”、“国产”,即可查看各段奶粉的详细评测)
2、通常情况,给宝宝喝配方奶粉即可,没必要买配方液态奶。
如果宝妈嫌冲泡奶粉麻烦、怕奶粉冲调比例不当、不太看重 *** 的话,那么可以考虑买配方液态奶。
3、如果没有可靠的海淘,不建议选择海外版配方液态奶,以免买到水货、假货或变质货。(相关链接:注意!这些渠道和平台假奶粉最多!)
好啦,本期到这儿就结束了!还请大家多多转发支持!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想咨询,欢迎留言,笨爸爸将为你单独解答。
历史回顾
1、32款国行版奶粉全面评测
2、38款国产奶粉全面评测
3、爱他美五大版本奶粉全面评测
4、美素佳儿23款奶粉全面测评
5、美赞臣33款奶粉全面测评
6、a *** 粉全面评测
7、66款奶瓶&奶嘴测评
8、宝宝防晒霜大测评
9、宝宝驱蚊产品大测评
10、22款宝宝米粉评测
11、13款宝宝维生素D评测
12、20款拉拉裤评测
.......
请在“宝宝评测”头条号历史文章中查看;或关注“宝宝评测”微信公众号(ID:baobaopingce),在后台输入相应关键字查询。
关于“宝宝评测”,请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中了解。欢迎给笨爸爸打赏哦~
欢迎关注“宝宝评测”。6年商品对比检测经验,不投机取巧,用科学理 *** 的笨 *** 提供靠谱的消费建议。
麦芽糊精的适用人群糊精是淀粉在受热、酸或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分解和水解时,淀粉由大分子转化成小分子的中间物质。麦芽糊精是淀粉经低度水解、净化、干燥等工艺制成的不含游离淀粉的衍生物。麦芽糊精具有粘度大、溶解 *** 好、甜度低、易于消化吸收等特点,广泛用于糖果、奶茶、奶粉、饮料、冰激凌、罐头等,是一种 *** 便宜、口感 *** 的多糖类食品添加剂。
关于麦芽糊精的争议最多的是能否在婴幼儿奶粉中添加。适量添加麦芽糊精可以让奶粉速溶、不易结块,冲调 *** 好,容易消化吸收,比较适合婴幼儿、运动员、住院患者食用。1岁以上幼儿配方奶粉,通常用麦芽糊精和蔗糖作为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因为随着年龄增长, *** 的乳糖酶会逐渐降低,为了减少幼儿乳糖不耐受情况,幼儿配方奶粉会用麦芽糊精替代部分碳水化合物。就供能而言,麦芽糊精与其他类型的碳水化合物并无区别。国外在食品中也添加麦芽糊精,麦芽糊精在配制无蔗糖奶粉、婴儿助长奶粉中的作用已得到确认。
相对而言,麦芽糊精的成本较低,一些 *** 商家会在奶粉中大量添加麦芽糊精,以降低生产成本,然后高价卖出,这是道德问题,不意味着奶粉中不能添加。但大量添加可能会造成婴幼儿偏食、蛀牙、消化 *** ,影响身体健康和发育。现行的婴儿配方奶粉国家标准未对婴儿配方奶粉中添加麦芽糊精的范围进行明确规定,购买奶粉需仔细阅读配料单或产品说明。
其实,麦芽糊精在临床有更多适用人群,比如急 *** 胰腺炎患者可以选用麦芽糊精,其主要成分基本不含蛋白质和脂肪,而是容易消化吸收的中小分子碳水化合物,不会加重胃肠负担。身体虚弱的肾病患者也可以选用麦芽糊精替代部分或全部主食,在不加重 *** 负担的基础上可以保证能量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