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万州区的三峡库区珍稀鱼类驯养基地,一条条长江鲟在江水中畅游。大的长江鲟身长一米多,有力的尾巴不时激起朵朵水花。
三峡库区珍稀鱼类驯养基地。新华社记者唐奕 摄
万州区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颜忠仔细观察着这些长江鲟的生长状况。从事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驯养及人工繁育工作30多年的他,从1995年开始驯养长江鲟。经过多年探索,长江鲟的人工繁育研究工作在这个基地顺利开展。
三峡库区珍稀鱼类驯养基地里的长江鲟。新华社记者唐奕 摄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成功储备长江鲟亲本100多条,正在对长江鲟人工繁殖开展进一步攻关。我们通过增殖放流,将人工繁育的长江鲟投放到天然水域,有望恢复它们的种群数量。”颜忠对记者说。
长江鲟又称达氏鲟,与中华鲟外形相似、体型稍小,但中华鲟属溯河洄游 *** 鱼类,在长江入海口近海区域生长、繁殖期洄游到长江产卵;长江鲟属淡水定居 *** 鱼类,是长江上游特有的珍稀鱼类,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由于此前长江生态环境恶化,长江鲟种群数量逐步减少,处于濒危状态。
2021年1月1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全面启动,2021年3月1日起长江保 *** 实施…… *** 的 *** 以来,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指引下,母亲河长江焕发新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长江鲟开始“新生”,鲟“欢”长江的场景日益呈现。
记者从重庆市 *** 获悉,近年来重庆市加强以长江鲟为 *** 的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和拯救工作,长江保 *** 实施后,重庆市相关部门在鱼类产卵场等重要生境开展水域专项巡护70余次,在多个江段投放人工鱼巢7.8万平方米,先后6次放流长江鲟、胭脂鱼等珍稀特有鱼类苗种345.93万尾。
“长江禁渔以及长江保 *** 的实施,对长江鲟的保护效果十分明显。”西南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姚维志说。
随着渔民退捕上岸,不少过去靠打鱼为生的渔民现在成了护鱼人。2000年开始在长江里打鱼的万州人张松,如今依然是江上往来人、出没风波里,但身份变成了万州区长江“十年禁渔”护鱼队队员,在江上 *** 违规捕捞、垂钓等行为。
长江保 *** 实施后,张松的工作更好开展了。他说:“辛苦肯定辛苦,但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环境好的长江边上,我要把这份工作尽职尽责地做下去。”
“我们科研机构正在加强研究,在长江上游四川、重庆段做了一年多的调查,就是寻找适合长江鲟产卵的场地,促进长江鲟自然繁育。”姚维志说。(记者周凯、张海舟)
来源: 新华社
市场惊现“中华鲟”,违法吗? *** 全在这里来源 | 科普中国-星空培育计划
中华鲟,大家都不陌生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是我们在一些超市、菜市场或者餐馆里,会见到买卖“中华鲟”的现象,很多小读者不禁会问“市场上有人叫卖中华鲟,是真的中华鲟吗;不是说中华鲟是保护动物吗,怎么还能随便买卖呢?”
- 绝对不可食用的中华鲟
其实,市场上 *** 的基本上都不是真的中华鲟,而是杂交鲟等人工养殖的商品鱼,是某些商家冠以“中华鲟”的噱头售卖忽悠顾客。如果真的 *** 中华鲟肯定是违法的,因为中华鲟是世界濒危珍稀野生动物,在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联合颁发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它和达氏鲟、白鲟被列为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西伯利亚鲟、小体鲟、施氏鲟等则被列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简而言之就是跟大熊猫、金丝猴一个等级的存在。
中华鲟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无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养殖的,都是禁止销售和食用的。换句话说,根本不存在所谓养殖的中华鲟,所以市场上的所谓“中华鲟”都不是真的,因为违法。如果你吃了“中华鲟”,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你违法了;二是你吃到假货了。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千万不要以身试法。
而其它的野生鲟鱼,如达氏鳇、施氏鲟等,基本都是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也是不允许吃的。但是,如果是经过批准的、利用人工繁殖技术繁殖的野生纯种2代以后的鲟鱼商品鱼,是允许 *** 、利用,可以端上餐桌的,比如养殖的杂交鲟、西伯利亚鲟等鲟鱼商品鱼就可以吃。
虽然说养殖的商品鱼可以吃,但是鲟鱼也不是随便就可以进行养殖的,要想驯养繁殖鲟鱼需要持有国家颁发的《水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才可以进行养殖。从事鲟鱼经营、销售的单位和个 *** 必须要获得《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
从远古到现在,鲟鱼的家族分支越来越多,种类也就很多,除了中华鲟以外,还有西伯利亚鲟、施氏鲟、小体鲟、达氏鳇、匙吻鲟等。我国是世界上鲟鱼品种最多、分布最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世界现有27种,在我国水域生存的就有8种,占了近三分之一。市场 *** 的鲟鱼都是属于人工饲养的经济鱼种,因为鲟鱼在外形上相似度颇高,非专业人士很难分辨,甚至常常弄混淆,所以有些商家就用杂交鲟来冒充中华鲟。
- 真假中华鲟,这样辨别
那么我们该如何分辨真假中华鲟呢?虽然鲟鱼的样子差别不大,但是细微处,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区别的。而且除了长相,不同种类的鲟鱼,颜色也有明显区别。
比如说中华鲟和 *** 鲟,从体型特征判断: *** 鲟的尾鳍上下叶差距比较大,上叶要远远长于下叶。而中华鲟尾鳍的上叶仅仅是稍微比下叶长。
其次,中华鲟的体色在侧骨板以上,为青灰、灰褐或灰 *** ,侧骨板以下逐步由浅灰过渡到黄白色,腹部为乳白色。而 *** 鲟的头部、背部、背鳍、腹鳍均为青灰色,腹部淡 *** 与白色。
另外一个较为容易辨认的特征,就是鱼头部:中华鲟的吻部较圆钝, *** 鲟的吻部则更尖锐,而且还有些上翘。
请记住: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鲟鱼都千万不要吃!
科学顾问:
杨华莲 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马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
你吃过真正的中华鲟?今天是在头条是坚持写文章的第五天,给自己加把劲,希望每天都能更新一篇文章,重点关注钓鱼和海洋类方面,希望大家继续监督,关注。
话不多说,言归正传。
你们看见这个题目是不是感觉很奇怪,为什么一个感叹号??一个问号?
之所以感叹,是因为中华鲟1988年被列入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是和恐龙同时代的物种,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是禁止食用的。因此,你要是能吃到真正的中华鲟,可能是三十年前的事情。
之所以疑问,是因为现在在很多饭店和超市有很多标着中华鲟的鲟鱼在 *** 。因此,你们在饭店和超市买的中华鲟肯定不是真的。
那么,饭店和超市卖的所谓中华鲟到底是什么鱼呢?
其实,鲟鱼分很多品种,他们卖的多数都是史氏鲟、 *** 鲟、达氏鲟等人工养殖的品种。
很多卖家都是为了博眼球故意打着中华鲟的名义进行售卖。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就涉及虚假宣传了。
因此,也在这里給大家普及一下小知识,呼吁共同保护我们的中华鲟,让它早日从濒危物种目录中走出来。
再就是,希望我们的科研人员能够继续加强中华鲟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推出可以人工养殖和食用的品种,让我们可以在餐桌上能够吃上真正的中华鲟。
知识点:中华鲟,并不是只有中国才有日前某养殖场的万余条中华鲟被人毒害,损失惨重,中华鲟是非常古老的物种,野生中华鲟也是我国重点保护动物,希望大家还是要多多爱护他们。
◆ 中华鲟,又称鲟鱼、鳇鲟,周代时称王鲔鱼,是从白垩纪出现并遗留下来的古代鱼类,被誉为“水中大熊猫”。
◆ 中华鲟,最长可达130厘米,最重达600千克,寿命可达40岁,在淡水鱼中个体更大,寿命最长。
◆ 中华鲟有4条吻须,5条骨鳞。
◆ 中华鲟并非中国独有,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 *** 、 *** 。
◆ 中华鲟是洄游 *** 鱼,秋季回游至江河进行繁殖。
◆ 中华鲟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中华鲟在我国建立了三个自然保护区,上海 *** 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湖北省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江苏省东台市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知识就是力量,点击关注,掌握更多知识点,成就非凡智慧人生。
长江君:社交媒体时代,许多钓鱼爱好者都喜欢到 *** 平台上“晒渔获”,这也算是垂钓乐趣的一部分,无可厚非。
而有趣的是,许多违法伤害保护动物案件的破获,都是从这种“晒渔获”开始的……
近日,又有一位钓鱼爱好者,在垂钓社区晒出几张“怪鱼”的 *** ,引发众多钓鱼人的围观和热议
01钓鱼人晒出“怪鱼”?
在这位钓鱼人晒出的 *** 中,一条尖头、细尾,身上长满骨板的“怪鱼”躺在水泥地上——场景像是自家的院子。
很显然,这位“怪鱼”已经死去多时了……
长江君:相信钓鱼爱好者都能认出这是一条鲟鱼,而在这位钓鱼人将其晒到垂钓社区后,马上引起了许多钓鱼人的围观。
其中,有部分钓友认为,这只是一条普通的养殖鲟鱼,是人工培育的杂交鲟鱼;但有不少网友惊呼表示“妥妥的十年鱼,准备吃牢饭吧,20年起步”……
部分网友评论
这到底是一条什么鲟鱼?
02长江君:这真是一条中华鲟
虽然如今长江里的外来鲟鱼( *** 鲟鱼、杂交鲟等)数量,远远多于鱼本土中华鲟,但上面这位钓鱼爱好者在垂钓社区里“晒出”的这张鲟鱼 *** ,却是的的确确的中华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长江君注:中华鲟和杂交鲟外形近似,特征差异在骨板、侧鳞的数量和形状上,另外,中华鲟的鱼吻较为钝短,杂交鲟的鱼吻非常尖细。)
长江君可以确定这是一条中华鲟,但至于是纯自然野生的中华鲟,还是人工培育的增殖放流中华鲟,则比较难判断(长江君趋向于认为是后者)。
每年都有许多人工培育的中华鲟被放流
另外,长江君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也是之一时间联系了这位钓鱼爱好者,想知道这条中华鲟是否是其钓获,或者是其他人、其他方式捕获的。
但可惜的是,这位钓鱼人在“晒出”中华鲟 *** 后,就再未上线,也未回复我们……
03钓鱼钓到中华鲟会被判刑吗?
随着自然环境重要 *** 的日益凸显,各地对于伤害、买卖珍稀物种行为的惩处,近些年也是越来越严厉——如果这条中华鲟,真的是这位钓鱼爱好者自己所钓,那他会因此惹上麻烦吗?
是不是真的如一些网友所说的“准备吃牢饭吧,20年起步”吗?
长江君:钓鱼钓到中华鲟(前提是非禁钓区域)并不等同于就要“吃牢饭”,但如果在钓起来后故意伤害、食用或者买卖,则必定会受到刑事处罚,根据刑法规定,一般是5年以下 *** 以及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可能判处5年至10 *** 以及罚金。
往期类似事件很多
而根据近几年,在长江流域违规捕捞、食用保护动物(中华鲟、胭脂鱼等)的案例来看,一般量刑在三年以下。
不管怎么说,如果因为钓鱼,而惹来几年的牢狱之灾,怎么看都不划算。
因此,长江君这里建议大家,在江河湖泊钓鱼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对于不认识的“奇鱼、怪鱼”,一定要小心处理。
碰到类似鱼类要之一时间放生——资料图
一方面要控制好“好奇心”,切莫一时兴起就带回家,一方面在捉拿、放生的过程中要小心谨慎,不要使用扣鳃、硬抓等方式,避免其 *** 甚至死亡……
老司机们,你钓到这种鱼吗?
助力江河生态保护、科普各类野生鱼水族知识,我们是长江君说野生鱼,也欢迎大家吐槽投稿,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还请点击下方小火箭,让更多的人看到,谢谢!#野钓#
首先确定一点,个人饲养中华鲟是违法的,为啥?因为这个星球的中华鲟已经很少了,要是其中一条被你养死了,绝对是罪过。不过一般人无需担心,现在市面上见到的都是杂交鲟,不是真正的中华鲟,不在保护之列。
(小常识:杂交鲟的吻部尖而翘,中华鲟的吻部短而圆,杂交鲟鱼脊骨板较多,数量不等,而所有的中华鲟是固定的13块,不会多也不会少。)
上世纪中叶,中华鲟还是长江里常见的鱼种,数量很多,可后来随着江水水质的恶化,种群数量开始下降。最致命的是水利工程建设,当葛洲坝建成后,中华鲟的洄游产卵的水域大幅缩减,直接导致中华鲟成为濒危物种。
中华鲟成鱼生活在我国的东南一带海域, *** 成熟较晚,要到十年以上鱼龄才会洄游产卵。具最新监测,在葛洲坝坝底产卵的中华鲟数量只有几百尾,产卵区域较前更加缩小。
中华鲟鱼卵的孵化率和成活率很低,原先是靠产卵数量来维持物种繁衍的,而现存的鱼只数量远远达不到繁衍生息的基本要求。更要命的是中华鲟成鱼的雌雄比例严重失调,更高时达到了7:1,这种现象跟长江水质严重污染是分不开的。
以前曾有“中国国鱼”的评选活动,很多人建议把中华鲟作为我们的国鱼,因为它足够古老,且是我国所独有的。当有人反问这种鱼万一灭绝怎么办时,大家都无言以对,“国鱼”绝种,开什么玩笑!
国人喜欢把中华鲟称作“水中大熊猫”,此话存在逻辑问题,大熊猫出现在地球上距今约800万年,而中华鲟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大约1.4亿年前,说大熊猫是陆地上的中华鲟还差不多。
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了亿万年的物种,历经了无数劫难,好不容易坚持到今天,现在很可能被我们灭绝,它招谁惹谁了。好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 *** ,开始对各大水系进行环境治理,并在长江里投放相当数量的人工孵化中华鲟幼苗。但环境治理是一件长期复杂的工程,即便是进行人工投放,中华鲟的种群数量也只有几千尾。
我们国人对环境治理还是充满希望的,相信将来会看到蓝天白云,看到绿水青山,可地球上仅存的几千尾中华鲟还能等到那一天吗?但愿白鱀豚灭绝的悲剧不再重演,但愿中华鲟能在这个星球上继续生息繁衍。
文章系意牌旗下【YEE水族世界】原创首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多年来,中华鲟一直被视为中国长江流域的珍贵生物,其庞大体型和悠久历史令人惊叹。饱经岁月沧桑,中华鲟曾一度濒临灭绝的边缘,而如今却闪烁着微弱的希望之光。在过去的30年里,数以百万计的中华鲟被放生入江,然而,这项 *** 计划却并未见到预期效果。究竟是什么让这些放生的中华鲟如此难以保存下去?
饵料短缺导致放生效果不佳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鲟鱼,自上世纪80年代起,其数量急剧减少,濒临灭绝的边缘。为了保护中华鲟,许多机构和组织加入到了放生行动中。近年来发现,放生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饵料短缺,给中华鲟的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中华鲟的重要 *** :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是我国长江的生物宝贵财富。它在生态 *** 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于维护河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过度捕捞、水污染以及生境 *** 等因素的影响,中华鲟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
放生活动的重要 *** :为了拯救中华鲟这一珍稀物种,放生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措施。放生活动通过将圈养中华鲟放归大自然,旨在增加其种群数量,恢复自然的生态 *** 。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放生活动并未如预期般显著改善中华鲟的数量,其中饵料短缺问题成为重要的原因。
饵料短缺的困境:中华鲟是食肉 *** 鱼类,对食物的需求量较大。但是,由于长江水体的严重污染和河流生态环境的恶化,中华鲟的主要食物——洄游鱼类的数量急剧减少,造成中华鲟的饵料短缺。饵料 *** 上涨、可供选择的饵料种类有限等问题也给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困扰。
解决饵料短缺的努力:为了解决饵料短缺的问题,相关机构和研究人员加大了对中华鲟饵料资源的科研力度。一方面,他们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中华鲟的饵料喜好和生长特点,从而研发出更适合中华鲟的替代饵料。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改善中华鲟栖息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引种放养,以提供更为丰富的饵料资源。
加强保护意识与合作:除了解决饵料短缺问题外,中华鲟的保护还需要更广泛的参与和合作。 *** 部门、科研机构、环保组织以及社会大众,都应共同努力,加强保护意识的普及宣传,加 *** 律法规的完善,建立保护区、禁渔区等措施,共同保护中华鲟这一独特的物种。
栖息环境受到污染 *** 了存活率
中华鲟的数量急剧减少,濒临灭绝的边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它们的栖息环境受到了污染的严重 *** ,直接影响了它们的存活率。
长江作为中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承载着亿万人们的生活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扩张,一些工业废水、农业化肥、生活污水等各种污染物逐渐流入长江,严重影响了中华鲟的栖息环境。这些污染物的释放导致水质恶化, *** 了中华鲟所需的清洁、无污染的水质条件。它们无法适应污染环境,影响了繁衍后代的能力。
栖息环境的污染不仅仅对中华鲟本身造成了伤害,还对其食物链上其他生物造成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中华鲟是一种底栖鱼类,以藻类、浮游生物及小型鱼类为食。这些食物来源也遭受到水质污染的影响,使中华鲟的食物资源减少,进而导致它们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维持生存。长期下去,中华鲟的存活率势必大大降低。
栖息环境污染还对中华鲟的 *** *** 造成了严重影响。科学家研究发现,中华鲟是一种洄游鱼类,为了产卵,它们需要游到清洁、无污染的上游区域。污染物的影响使得中华鲟的繁衍过程受到了阻碍。污染物不仅对中华鲟的产卵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还影响了它们的繁殖能力和成活率,导致中华鲟的繁衍数量大大减少。
为了保护中华鲟这一珍稀物种,我们必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特别是长江流域的污染治理工作。 *** 和企业要加大对工业废水、农业化肥、生活污水等污染源的排放管理力度,减少对长江的污染程度。提倡可持续的农业和工业发展,采用更环保的生产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栖息环境,我们需要进行修复和治理工作。通过清理、净化水体,恢复中华鲟所需的清洁环境,为它们创造合适的生存条件。加强对中华鲟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在长江流域设立自然保护区,严禁捕捞、栖息区 *** 等行为,恢复中华鲟的生态平衡。
非法捕捞行为威胁了放生效果
中华鲟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淡水鱼类之一。由于非法捕捞行为的威胁,中华鲟正面临着濒危的境地。
非法捕捞对中华鲟放生影响的原因分析。非法捕捞是中华鲟濒危的主要威胁之一。许多人为了非法获利,使用禁用的捕捞工具和 *** ,捕捞中华鲟。尽管近年来保护措施的加强有所帮助,但非法捕捞仍然存在,给中华鲟放生工作造成严重的威胁。
非法捕捞威胁中华鲟放生效果的影响
*** 种群复原:中华鲟放生是保护这一珍稀物种的重要手段,然而非法捕捞猖獗,放生的效果受到严重削弱。大规模捕捞导致中华鲟的种群数量无法恢复,阻碍了其在野外恢复生态 *** 平衡的能力。
*** 遗传多样 *** :中华鲟是一种珍贵的基因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非法捕捞可能导致野生个体的选择 *** 减少,进而影响中华鲟整体基因多样 *** 。这将严重威胁其遗传健康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扰乱洄游环节:中华鲟以洄游繁殖为主要生活方式。非法捕捞 *** 了鱼类洄游的连续 *** 和路径,使中华鲟在繁殖过程中面临更多的障碍和危险。这会进一步阻碍中华鲟种群的恢复。
呼吁加强保护行动
为了保护中华鲟及其放生效果,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
加大执法力度: *** 应该加强对非法捕捞的打击力度,提高罚款和刑罚的力度,以震慑违法者。加强监测和巡逻,确保中华鲟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对中华鲟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这一物种重要 *** 的认识。通过教育,促使人们意识到保护中华鲟的重要 *** ,共同行动起来保护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推进保护和研究:加大投资力度,支持中华鲟保护和研究工作。通过科学研究,了解中华鲟的生物学特 *** 和生态需求,推动有效的保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鉴于中华鲟濒危之谜,唯有深入研究中华鲟的繁育与生态需求,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加强监测与执法,才能真正解决中华鲟的濒危问题。不仅需要 *** 和保护机构的努力,更需要广大公众的关注和参与。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中华鲟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繁衍生息,为我们后代留下它们无与伦 *** 壮丽身影。
校稿:顺利
鲟鱼适养品种及其种质特 ***鲟鱼是鲟形目鱼类的俗称,在自然界中现存2科(鲟科和匙吻鲟科)、6属、27种,但都处于不同程度的濒危状况,有的濒临灭绝,例如分布于中国长江的白鲟(Pseph *** us gladius)自2003年以来就没有被发现过。鲟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鱼肉脂肪少,无刺,脊椎骨是软骨,特别是由其卵加工成的鱼子酱更是国际高端食品。依鲟鱼种类不同,目前每千克鱼子酱售价 300~1500 美元。鲟鱼很容易杂交,而且大部分杂交后代可育。全世界已实现人工养殖的鲟鱼约有20种,包括它们的杂交种。
鲟鱼是在江河中产卵繁殖的大型淡水鱼类,有的种类例如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可以洄游到海域中生长发育,也可在纯淡水中人工养殖成熟。鲟鱼 *** 成熟个体重一般都在 10 千克以上,甚至100千克以上。从养殖技术的角度讲,鲟鱼属亚冷水 *** 鱼类,要求水质清新,水中溶氧高,最适生长水温 20~25℃,水温超过 28℃时容易死亡,一般使用地下水、山泉水、水库底层水进行流水养殖,在我国曾经很盛行的水库网箱养殖现已因为环保问题而受到严格 *** 。鲟鱼是偏肉食 *** 的吃食 *** 鱼类,要求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人工配合饲料已普及使用。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是例外,它是滤食 *** 鱼类,以浮游动物为食,现也有专用饲料可售。
我国是鲟鱼养殖大国,近年来养殖年产量约为10万吨,占世界鲟鱼养殖总产量的80%以上,养殖的种类既有原产黑龙江的达氏鳇(Huso da *** icus)、施氏鲟(A. schrenckii),也有从国外引进的欧洲鳇(H.huso)、西伯利亚鲟(A.baerii)、 *** 鲟(A. gueldenstaedtii)、闪光鲟(A.stellatus)、小体鲟(A.ruthenus)、匙吻鲟等,还有多种组合的杂交鲟。此外,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鲟、达氏鲟(A. dabryanus)也有养殖,但未商业化。市场上,养殖户一般将鲟鱼特指鲟科鱼类,将其中的鲟属、鳇属鱼合称为“鲟鳇鱼”,而匙吻鲟科中的匙吻鲟因为体形怪异被列为另类。
我国鲟鱼养殖经历多年的发展,养殖区域扩展到包括西南山区在内的全国大多数省市,同时种质退化的问题也日趋严重,养殖种类(品种)逐渐集中。“十三五”期间,我们承担了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中鲟鱼适养品种筛选的任务,对鲟鱼养殖情况进行了调查。
根据近两年的调查结果,目前市场上的主要鲟鱼品种是两种杂交鲟,即“西杂”(西伯利亚鲟×施氏鲟,正反交都是)和“大杂”(达氏鳇♀×施氏鲟♂),这两种杂交鲟占据了目前中国鲟鱼80%以上的市场份额。此外,匙吻鲟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以上3个鲟鱼品种的共同特点是生长迅速、耐运输、抗病力较强,适合广大养殖户养殖。至于其他杂交组合,已基本被市场淘汰,而西伯利亚鲟、施氏鲟等各种纯种鲟鱼目前主要用于保种繁殖,养殖量不大。
“西杂”是西伯利亚鲟与施氏鲟的杂交后代,于2007年前后繁育成功,但尚未申报水产新品种鉴定,其主要优点是抗病力强且耐运输,一般养殖约 1 年、规格达到 1~2 千克/尾即当做商品鱼(鱼肉)销售,适合于一般养殖户养殖,也是目前市场上养殖量更大的杂交鲟。一般认为“西杂”的正反交效果几乎没有区别,但也有养殖户反映两者存在区别,正交品种(以西伯利亚鲟为母本)骨板小、抗病力更强,更适合养殖经验不足的养殖户进行养殖,是目前养殖最多的“西杂”;反交品种(以施氏鲟为母本)生长速度更快,更适合养殖经验较丰富的养殖户。
“大杂”即“鲟龙1号”,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经多年培育成功 ,2016 年通过了新品种审定。其主要优点是鱼子酱品质优良、颗粒饱满、粒径大,但养殖周期长,占养殖空间较大,且不耐运输(与“西杂”相比),不太适合一般养殖户经营,全国整体养殖量明显低于“西杂”,主要以生产鱼子酱为养殖目的。无论是苗种还是商品鱼,在水温约 12℃条件下,公路运输500公里,“西杂”的成活率一般在95%以上,而“大杂”一般只能保证在 80%以上,但降低“大杂”运输密度也可使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
匙吻鲟又叫鸭嘴鲟,吻长而扁平,体表无骨板,是匙吻鲟科仅有的两个物种之一(另一个物种是白鲟),原产美国,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跟其他鲟鱼相比,匙吻鲟耐高温,在华中、华南地区的池塘或水泥池中均能适应,单养、套养均可。匙吻鲟是鲟鱼中唯一的滤食 *** 鱼类,也食人工配合饲料,但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时,鱼体浮至水面,腹部朝上,这一习 *** 使得池塘养殖的匙吻鲟鱼苗容易被食鱼鸟捕食,养殖户须采取防鸟措施,增加了养殖成本。另外,匙吻鲟苗种成活率不高的技术难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耐运输 *** 跟“大杂”相似,市场的消费量也不大,所以匙吻鲟的全国养殖量一直不及杂交鲟等品种。
(出处:柏普泰水产 作者:陈细华 褚志鹏 李罗新 李创举)
镜象:抢救“水中国宝”中华鲟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溯河洄游 *** 鱼类,为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曾与恐龙同期生活,在地球上存活了上亿年,素有“活化石”之称,也被称为“水中国宝”。
中华鲟生在长江,长在大海。从事了11年中华鲟研究保护工作的杜合军博士介绍,中华鲟每年10-12月在长江上游产卵繁殖,幼苗孵化以后,第二年4-9月出现在长江口。雄 *** 8年、雌 *** 14年初次 *** 成熟,之后,中华鲟再从各海域经由长江口进入长江,进行 *** 洄游。
数亿年来,中华鲟依照古老的基因记忆,从大海途经1000多公里长江水域,洄游到长江上游。但由于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如今这条洄游之路却充满艰难险阻。目前,中华鲟处于极度濒危状态。1988年,中国首次公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华鲟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10年,中华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升级为“极危级”保护物种。
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于1982年成立,是我国唯一一家因大型水利工程兴建而设立的专业珍稀鱼类保护科研机构,养殖着国内梯队齐全、数量更大的中华鲟人工种群,近四十年来,在以中华鲟为 *** 的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物种保护和公众环保教育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984年,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鲟鱼脑垂体成功催产3组中华鲟亲鱼,获得鱼苗24万余尾。1985年,用人工合成激素代替鲟鱼脑垂体进行催产试验获得成功,不再为获取鲟鱼脑垂体而捕杀亲鱼。这项技术的应用,避免了对亲本资源的 *** ,对中华鲟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成果获得了 *** 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8年,“中华鲟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苗种繁育工艺流程,催产率、 *** 率、孵化率、成活率及幼鱼放流数量和规格等达到放流指标要求。同年,“中华鲟人工繁殖技术 *** 作规程”作为行业标准发布。
1987年至1998年间,中华鲟研究所对鲟鱼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开展了对国内外各种鲟鱼的研究、鲟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推广以及中华鲟子一代种群的人工养殖。
1995年,在国内率先突破大规格幼鲟培育技术,将规模化培育幼鲟的成活率提高到70%以上。
1997年,中华鲟研究所攻克了中华鲟营养需求和驯食配合饲料技术,使苗种培育不再依赖活饵料,大大提高了培育苗种的数量和放流鱼种的规格。
2000年,中华鲟 *** 无创伤采卵技术获得成功。该项技术的应用使产后亲鱼得以保活,并在康复后再放回长江。
2009年10月,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获得成功,成功孵化出子二代鱼苗1.8万尾且当年产后亲鱼的康复技术成熟。该项研究成果经湖北省科技厅专家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为中华鲟物种保护和资源的持续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随后的几年中,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连续多次获得成功,繁殖规模逐步接近野生亲鱼繁殖规模。2014年10月,子一代中华鲟实现再成熟并繁殖成功,标志着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中华鲟亲本再成熟”这一关键技术有了实质 *** 突破。
“截至2021年,我们已累计向长江放流多种规格的中华鲟 *** 次,总数超过504万尾,有效补充了自然环境中的中华鲟物种资源。”中华鲟研究所总工程师姜伟说,中华鲟研究所掌握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等物种保护核心技术,建立了覆盖亲鱼培育、苗种培育、洄游监测等全周期的中华鲟保护体系。(图为2021年4月10日,“2021年长江三峡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在湖北宜昌举行。 *** 来源:视觉中国)
2009年,世界上之一尾中华鲟全人工繁殖子二代苗种在研究所三峡坝区基地诞生,标志着中华鲟可以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完成整个生命周期,中华鲟放流可以不完全依赖野外成熟亲鱼。这对于中华鲟的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图为2021年4月10日,“2021年长江三峡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在湖北宜昌举行。 *** 来源:视觉中国)
鲟鳇鱼是中华鲟吗?鲟鳇鱼和中华鲟有啥区别?鲟鳇鱼是一种珍稀的濒危大型淡水鱼,黑龙江特有的一种水产,与中华鲟非常相似,但鲟鳇鱼和中华鲟并不是同一种鱼,它们是有区别的。那么,鲟鳇鱼和中华鲟有什么区别呢?
鲟鳇鱼
1、珍稀程度不同
中华鲟是国家保护动物,而鲟鳇只是濒危动物。
2、两鳃盖膜有别
鲟属和鳇属的更大区别在于鲟属的两鳃盖膜在峡部相连,鳇鱼鳃盖膜不在峡部相连,呈分离状。当然鳇属的口裂也大过鲟属。
鲟鳇鱼--大型淡水鱼
3、体型特征不一样
(1)鲟鳇鱼
鲟鳇鱼体长无鳞,体色背部棕灰或褐色、腹部银白。栖息生活在河道中,在水体底层游动,以水生昆虫幼虫、底栖生及小型鱼类为食。鲟鳇鱼是珍稀名贵的大型鱼类,是鱼类中寿命最长、个体更大的类群。更大个体体长可达8米,体重1500千克,寿命可达100龄以上。
(2)中华鲟
中华鲟
体长平均约40厘米,最长达130厘米,体重更高达600千克。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伸缩 *** ,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鳞,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鲟是一亿五千万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鱼类,它介于软骨与硬骨之间,骨骼的骨化程度普遍地减退,中轴为未骨化的弹 *** 脊索,无椎体,随颅的软骨壳大部分不骨化。尾鳍为歪尾型,偶鳍具宽阔基部,背鳍与臀鳍相对。腹鳍位于背鳍前方,鳍及尾鳍的基部具棘状鳞,肠内具螺旋瓣, *** 和泄殖孔位于腹鳍基部附近,输卵管的开口与卵巢远离。
【小贴士】如何保护中华鲟?
A、增殖放流有关部门一直都在做,收效甚微。
B、拆除三峡,葛洲坝,长江流域阻碍中华鲟洄游产卵的大坝统统拆拆拆。
C、个人认为更好的 *** 当然是合法养殖,端上餐桌,大家都买来吃,养殖的多了,数量就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