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一目十行拼音,以及拼音作业批改app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一目十行的拼音
1、一目十行的拼音是:yī mù shí háng。
2、一目十行(yī mù shí háng)是一则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梁书·简文帝纪》。一目十行的意思是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该成语的结构为主谓式;在句中一般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3、近义词:目下十行、五行并下、过目成诵、字斟句酌、一挥而就、十行俱下、一目数行、不假思索、七行俱下。反义词:老牛破车、蜗行牛步、逐字逐句、慢条斯理。
4、出自:《梁书·简文帝纪》:太宗幼而敏睿,识悟过人,六岁便属文,高祖惊其早就,弗之信也,乃于御前面试,辞采甚美。高祖叹曰:此子,吾家之东阿。既长,器宇宽宏,未尝见愠喜。方颊丰下,须鬃如画,眄睐则目光烛主。读书十行俱下。
5、读书不在于快慢,而重于理解。如果一目十行,看过就忘,还不如不看。过目能够不忘,除了超强的记忆力外,还要的是一个人眼、脑、神的高度专注和高速的运转。
6、专心致志,才能过目不忘。眼睛 *** ,左顾右盼,翻看很多遍也不会记住。一个人的成功,除了天资之外,还得靠自己素质的历练和培养。
二、一目十行的一是一声还是二声
一目十行是一个成语,形容阅读速度非常快。关于这个成语中“一”的读音,历来存在一些争议。其实,正确的读音是一声(yī)。
1、一目十行源自古代汉语,当时并没有现代汉语的拼音体系。因此,这个成语的发音是按照当时的发音习惯和语音规律来确定的。在古代汉语中,数字的发音通常比较简单,一般只有一到十这几个数字的发音比较特殊。其中,“一”的发音通常是一声(yī)。
2、我们可以从语义方面来考虑。成语“一目十行”的意思是形容阅读速度非常快,看一眼就能看十行文字。在这个成语中,“一目”和“十行”都是定语修饰语,“一”表示一次,“十”表示十次。因此,“一”的发音应该是之一声(yī),而不是第二声(èr)。
3、我们可以从语音规律方面来考虑。在汉语中,定语修饰语一般要重读,而“一”作为定语修饰语应该发之一声(yī),而不是第二声(èr)。同时,“一”作为数字时也通常发之一声(yī),这也符合语音规律。
1、一种说法认为,这个成语出自于《北齐书·河南王孝瑜传》。据史 *** 载,北齐的河南王高孝瑜在一次战斗中,需要阅读紧急军情,但他发现书信太多,难以一一看完。于是,他采用了一种快速阅读的 *** ,即“一目十行”,迅速浏览了信件,及时掌握了敌情,取得了胜利。
2、另一种说法认为,出自于《梁书·简文帝纪》。据史 *** 载,南朝的梁简文帝读书时,常常采用一目十行的 *** 。他的阅读速度极快,能将文字中的意思迅速领悟,并且能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他的这种阅读 *** 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时尚,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目十行这个成语。
3、一目十行形容阅读速度非常快,能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文字,并能理解其中的意思。这个成语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比如商业、医学、科学等等,形容人们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信息的能力。
三、一目什么行成语
1、问题一:一目什么行的成语一目十行
2、 [解释]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3、 [出自]《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4、问题二:请问有个成语叫什么目什么行?一目十行
5、问题三:成语大全四字成语什么目什么行一目十行
6、问题四:一目两行是成语吗?成语:一目十行
7、解释: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8、近义词:十行俱下、一挥而就、不假思索
9、反义词:慢条斯理、老牛破车、蜗行牛步
10、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11、出处:宋・刘克庄《杂记六言诗》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12、问题五:什么目什么行成语一目十行
13、【近义】十行俱下、一挥而就、不假思索
14、【反义】慢条斯理、老牛破车、蜗行牛步
15、【释义】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16、【出处】《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17、【用例】那三官双名景隆,字顺卿,年方一十七岁,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举笔即便成文。(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四)
18、问题六:什么目什么行成语一目十行( yī mù shí háng)
19、解释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
20、出处《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及《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21、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22、示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了!”
23、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四那三官双名景隆,字顺卿,年方一十七岁,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举笔即便成文。
24、近义词十行俱下、一挥而就、不假思索
25、反义词慢条斯理、老牛破车、蜗行牛步
26、问题七:成语什么一目什么【罗之一目】网之一孔。比喻局部在整体中才能起其作用;脱离了整体,局部便不起作用。
27、【网之一目】目:孔、眼儿。网和一个眼。比喻离开整体,孤立的一个不起作用。
28、【一目即了】目:看。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29、【一目了然】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30、【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31、【一目数行】犹一目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32、【一目五行】犹一目十行。形容厂书非常快。
33、【一目之罗】目:网眼。只有一个网眼的罗网。比喻只看到一点,而忽视全局。
34、【一目之士】指见解片面,不能看到事物整体的人。
35、问题八:什么一目什么?成语一目了然,一目十行
36、问题九:什么目什么行四字成语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37、一目数行犹一目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38、一目五行犹一目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四、一目十行如何解释一目十行的拼音是什么
1、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2、《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3、那三官双名景隆,字顺卿,年方一十七岁,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那三官双名景隆,字顺卿,年方一十七岁,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一目十行,举笔即便成文
4、★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四
五、一目十行什么意思一目十行怎么读
1、一目十行什么意思?一目十行怎么读?
2、拼音:yī mù shí háng,简拼:ymsh
3、成语解释: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4、成语出处:《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5、成语例句:那三官双名景隆,字顺卿,年方一十七岁,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一目十行,举笔即便成文。
6、一目十行的近义词:十行俱下形容看书很快见于《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
7、一挥而就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荐举不捷》:“﹝王璘﹞复为鸟散馀花落诗二十首,援毫而就。时忽风雨暴至,
8、不假思索不花时间考虑或思索马上作出反应,形容说话做事敏捷
9、一目十行的反义词:慢条斯理缓慢而有条理。比喻从容不迫
10、老牛破车老牛拉破车。比喻做事慢吞吞,一点不利落。也比喻才能低。
11、蜗行牛步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12、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13、成语故事:南朝梁武帝萧衍的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伶俐,记忆力很强。他读书的速度相当快,能够十行同时阅读下去,而且能够做到过目不忘。11岁时就博览群书,写诗赋文章得心应手。因此被任命为宣惠将军,丹阳尹
14、英语翻译:read ten lines of writhing with one single glance
15、俄语翻译:пробегáтьстрочкузастрочкой
16、读音注意:行,不能读作“xínɡ”。
17、写法注意:目,不能写作“木”。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一目十行拼音和拼音作业批改app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