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畚的拼音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箕的拼音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畚的拼音和箕的拼音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箕畚的拼音
基本释义:用来装盛、搬运沙土的器具。多用竹、柳编织而成。
详细释义:《列子·汤问》:“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於渤海之尾。”
⒈、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箕帚。
⒉、簸箕形的指纹,不成圆形:斗(dǒu)箕。
箕字组词:蒙箕、箕巢、箕桊、箕张、撮箕、簸箕等
〔畚箕〕用木、竹、铁片做成的撮垃圾、粮食等的器具。
畚字组词:货畚、畚箕、箕畚、畚筑等
箕踞、箕裘、箕畚、箕毕、箕帚、箕斗、畚斗、畚箕
1、箕踞: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比喻轻慢 *** 对方的姿态。箕,名词作状语
2、箕毕:词语解释箕与毕为二星宿名,据传箕星主风,毕星主雨。《文选·张协之九》:“虽无箕毕期,肤寸自成霖。”张铣注:“箕星主风,毕星主雨。期,会也,月与箕会则风,毕会则雨。”宋苏辙《燕山》诗:“中开哆箕毕,末路牵一线。”明王廷陈《咏怀》:“箕毕各有好,况此世上羣。”
3、箕裘:箕裘jīqiú,比喻祖先的事业。良匠的儿子,想必也能学习补缀皮衣(古代工艺相近);良弓的儿子,想必也能 *** 畚箕;刚学驾车的小马,都事先把小马系在车后,而车子就在 *** 前面,让马跟着学习。
4、箕帚:箕帚(jīzhǒu)亦作“箕箒”。
5、畚箕:用竹、木或薄铁皮等做的撮东西的器具。
6、箕斗:箕宿和斗宿,泛指群星。
7、畚斗:簸箕(专用于撮、簸粮食)。
8、箕畚:箕畚,读音jīběn,汉语词语,出自《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篇,指用来盛东西和簸粮食的器具
二、畚的组词及拼音
【精选组词列表】:货畚、负畚、卖畚、箕畚、畚筑、畚土、畚局、畚箕、畚斗、畚锸、畚 *** 、
二、畚的拼音、畚的组词及词对应的注释和畚的繁体字和畚的 *** 繁体字
1、畚箕造句:每个宿舍配有也包括吸尘器,笤帚,畚箕和刷子,拖把和桶。在每个传统宿舍内有一个公共电视。
解释:(běnjī)<方>簸箕。
【畚繁体字和 *** 繁体字】:畚→繁体字为:畚→ *** 繁体字为:畚
【畚字的`含义】:(1)(名)簸箕。
五笔86:CDLF五笔98:CDLF仓颉:IKW
笔顺编号:5413425121四角号码:23608Unicode:CJK统一汉字U 755A
四、畚组词的发散思维组词法(分别以畚字开头、畚字在中间和畚字在结尾的组词)
畚斗,畚箕,畚挶,畚梮,畚局,畚輂,畚土,畚斸,畚筑,畚臿,畚 *** ,畚锸
三、畚拼音怎么读
1、畚是一个汉字,其拼音为běn。在汉字中,畚有其独特的含义和用法。
2、畚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工具的形状或者功能。具体来说,畚常常用来形容一种铲状工具,这种工具通常用于挖掘或者装载物品。在古代,畚经常被用于农田耕作,农民们用畚来铲土、运土,以完成农田的耕种和灌溉。此外,畚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类似的铲状工具,比如铲子等。这些工具因为其特定的形状和功能,常被冠以“畚”的称号。
3、在拼音中,畚的发音为“běn”,属于普通话中的一个常用词汇。在发音时,注意声母为b,韵母为en,声调为第三声。正确掌握畚的发音对于理解和运用这个汉字非常重要。
4、总之,畚的拼音为běn,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铲状工具的形状和功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运用这个词汇来描述相关的工具和场景。正确掌握畚的发音和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字,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畚怎么读
释义:用木、竹、铁片做成的撮垃圾、粮食等的器具,如畚箕;引申含义为用畚箕之类装东西,如畚泥土。
笔画顺序:撇折、点、横、撇、捺、竖、横折、横、竖、横。
一种铲状盘,通常有一短把,用以收运从地板上扫除的垃圾。
盛土和抬土的工具。泛指土建工具。
用来装盛、搬运沙土的器具。多用竹、柳编织而成。
五、畚是什么意思啊怎么读
1、畚意思是用竹、木或薄铁皮等做的撮东西的器具,读音是běn。
2、布忖切《正韵》布衮切,𠀤音本。《广韵》草器。《左传·宣十一年》称畚筑。《注》畚,盛土器。以草索为之,筥属。《周礼·夏官·挈壷氏》挈畚以令粮。《注》畚,所以盛粮之器。
3、汉字(拼音:hàn zì),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4、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5、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化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大篆 *** 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
6、关于汉字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四五 *** 的历史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史,所以通常我们说中华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汉字起源于仰韶文化时期。
7、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西周时演变成 *** 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隶书,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楷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通行。
8、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
六、“畚”字怎么读
古代用草绳编成的盛器,后编竹为之,即畚箕。《左传.宣公二年》:“宰夫腼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杜预注:“以草索为之。”杨伯峻注:“其质为蒲或为草索......畚可以盛粮。”《晋书.苻坚载记下.王猛传》:“[王猛]少贫贱,以鬻畚为业。”《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县令使浚渠,执畚无忤色。”
七、畚箕怎么读
1、畚箕【běn jī】。发音时前音轻短后音重,韵母发音时较响亮,声母发音较轻快。
2、畚的声母为b,韵母为en,b+en=ben,声调上声,标在韵母e上,即为běn。
3、箕的声母为j,韵母为i,j+i=ji,声调阴平,标注在韵母i上,即为jī。
4、释义:即簸箕。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器具。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用来簸粮食或暂时盛放东西。
5、引证解释:叶圣陶《隔膜·苦菜》:“我就佝偻着身子,两手不停地拾起砖瓦,投在粗竹丝编的大畚箕里。”
6、畚箕的品种有大畚箕、小畚箕,还有净物畚箕。净物畚箕是介乎大小畚箕之间的一种小型畚箕,没有撑角,主要是装物时用。
7、随着生活用途的多样化,编织者也生产出一种变形的畚箕。这种畚箕三面立起,一面敞开,况且有舌头,用以“吐 *** ”,而这种变形的畚箕叫笸篮,有似我们日常应用的洋瓷脸盆。
8、从容量上看,有大笸篮、小笸篮。
9、从形体上看,有正方形笸篮、圆笸篮、长方形笸篮。
10、从用途上分有盛馍笸篮、针线笸篮、旱烟笸篮等。
11、笸篮的做工较之畚箕简单点,但工艺更讲究,还加了一道涂染、勾画的工序。鸟鱼花草等绘于其上,了了数笔,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故而笸篮不仅是家庭生活的日用品,而且还是一个民间艺术产品,在开发其使用价值的同时,也赋予其艺术生命力。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签: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