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时间表 甲子纪年计算表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6 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甲子时间表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甲子纪年计算表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天干地支时间表
  2. 问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为公元哪年求数学高手回答
  3. 60甲子年表时间表
  4. 六十甲子顺序表图

一、天干地支时间表

天干地支所对应的一天的时间子23点-1点,,,,丑1-3,,,寅3-5,,,卯5-7,,,辰7-9,,,巳9-11,,,午11-13,,,未13-15,,,申15-17,,,酉17-19,,,戍19-21,,,亥21-23

天干地支的时间换算公元推算干支 *** :注意,这里的西元年的干支,仅表示此西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至下一个西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之间的回归年干支。例如2015年的乙未年表示(2015年2月4日――2016年2月4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序数1234567 *** 101112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天干序数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地支序数按:1(寅),2(卯),3(辰),4(巳),5(午),6(未),7(申),8(酉),9(戌),10(亥),11(子),12(丑)年干支推算:①年干公式:年干=年份个位数-3(适用于任何西元年,个位数小于3,借10)②年支公式:年支=(年份+7)÷12余数(整除余0,即余12=丑)③年支简化:(西元年末二位数-1)-12*N=年支(适用于20世纪,即1900―1999年)(西元年末二位数+3)-12*N=年支(适用于21世纪,即2000―2099年)例:求2015年干支?解:2015年干=5-3=2,2=乙,故2015年天干为乙2015年支=15+3-12=18-12=6,6=未,故2015年地支为未综上,2015年干支为乙未例:求公元 *** 年干支?解: *** 年干=9-3=6=己, *** 年支=( *** +7)/12余4=巳, *** 年干支为己巳月干支推算:①月干公式:月干=年干x2+月支(和超过10,直接取个位数)②简化公式:(和取个位)亥月干=年干x2子月干=年干x2+1=寅月干丑月干=年干x2+2=卯月干例:已知2015年为乙未年,求2015年申月天干?解:2015年乙未年,天干为乙,乙=2,申=7申月干=乙x2+申=2*2+7=11,个位=1,1=甲,故申月天干为甲例:求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干?解:亥月干=壬x2+亥=9*2+10=18+10=28,个位=8,8=辛,故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干为辛(注:亥月天干公式,可直接简化为:亥月干=年干x2)例:求戊子年,子月天干?解:子月干=戊x2+子=5*2+11=21,个位=1=甲,故戊子年子月天干为甲日干支推算:干支纪日,民间往往采取元旦干支推算法,进而推定阳历某天干支,由于闰年都是在申子辰年,366天,平年都是365天,天数固定,每月天数也都固定,因此只要知道元旦的干支,就能推算出该年各天干支,距离元旦多少天,减去60倍天数,就能推算出某日干支。时干支推算:天干(晨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夜子)序数-101234567 *** 1011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注意:晨子=-1,夜子=11。因子时、丑时是每日的前两个时辰,顺序置前,地支序数也应置前,故将子丑置前:子=-1,丑=0,寅=1,卯=2…子=11。由于子时作为日期分界线,被一分为二,分为晨子和夜子两个小时,晨子(0点-1点),子=-1。夜子(23点-24点),子=11。八字中,夜子时(23点-24点),仍属于今天,仍用今天日干。①时支公式:时支=小时÷2-1(小时为偶数),时支=(小时+1)÷2-1(小时为奇数)②时干公式:时干=日干×2+时支(晨子=-1,夜子=11)例:求1:45,23:43,18:58,0:38时支?解:时支:(1+1)/2-1=0=丑,(23+1)/2-1=11=子,18/2-1=8=酉,0/2-1=-1=子(注:八字中,出生时间宜根据出生地所在时区,采用真太阳时。推算时柱干支,分钟可以忽略不计,只用整小时推算)例:求乙卯日17:......余下全文>>

天干地支的干支与时间干支历和农历是两套不同的历法。干支历又称甲子历,是中国所特有的阳历,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作为历法已施行了数 *** ,它完全参照黄道地日关系创建,以立春为元旦,一个回归年为一年。在当代农历借用干支纪年,以正月初一为起点,这是笼统的标注;“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古代历法》一书中指出,干支纪年是从立春起算。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 *** 与规律 *** 。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干支历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干支历主要由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四部分组成。干支纪年以天干和地支组成共60个干支纪年(详见上文序列表中的表格)(或见下文五行、属相),以此往复,60年为一个轮回。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之一年为“甲子”(如黄巾 *** 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完了重复使用,周而复始。(60是10、12的最小公倍数,所以每60年为一周期)。如1 *** 4年大概为甲申年,60年后的1704年同为甲申年,300年后的1944年仍为甲申年。注意以上只是大概对应,因公历和干支历是不同的历法,年份起点不同。干支纪月是由十二辰纪月发展而来,据《五行大义》中记载: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由此知干支发明之初就是:干用于纪日,支用于纪月。在古代早以十二辰纪月,即为月建。在以钟表盘面理解日月五星的运行时,我们就可很清楚的看到月建是日月相会时的辰位。古代历法选冬至日且日月相会日(月朔日)为对应于“子”刻度,月针绕行一周约27天多,但此时作为太阳视运动的年针已前行了约一个刻度,月针需再前行2天多才能赶上太阳进行日月相会,这时就相会于“丑”刻度,这样日月相会日就会逐步发生在十二刻度中,以此确定月建。不同朝代年岁开始的月建地支不同。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这个是夏历。而商历是正月建丑,二月建寅,三月建卯。周历是正月建子,二月建丑,三月建寅。秦历是年开始于建亥,但仍称十月。至汉武帝改历,才复用夏正,就是正月建寅为岁首(武则天改过用周正,建子)一直沿用至今。干支纪月自官方到民间一直有使用!以敦煌出土的北宋《雍熙三年(986)丙午岁具注历日》(伯3403)为例,各月起始点的定义,并非历法中的朔日,而指的是各月节气,此故,二月就定义成从惊蛰(二月节)至清明(三月节)前一日,余类推。敦煌具注历以节气为各月之始的规矩,或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但从现存各汉简残历中,均可见到以朔日作为各月月建起点的情形。干支纪月的推算较为容易,每年的各月地支已经固定,只要推算月的天干配固定每月地支就行。有歌诀为证(寅月为正月,寅为虎,又称“五虎遁元”):甲己之年丙作首,――逢年干是甲或己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丙上起。乙庚之岁戊为头,――逢年干是乙或庚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戊上起。丙辛必定寻庚起,――逢年干是丙或辛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庚上起。丁壬壬位顺行流,――逢年干是丁或壬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壬上起。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逢年干是戊或癸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甲上起。为了便于推算,把他们的关系归纳于此表:年天干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甲、己丙寅丁......余下全文>>

天干地支是怎么算时辰的?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我国古代根椐动物出没时间和生活特征,将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即每一种动物为一个时辰。老鼠排行之一(与“子”时搭配),以下次序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鼠:晚上11时到第二天1时(即“子时”)。这时候,老鼠胆量最壮,活动最频繁,所以,子时同鼠搭配。

牛:凌晨1-3时(即“丑时”)。这时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细、最慢、更舒适,所以丑时同牛搭配。

虎:凌晨3-5时(即“寅时”)。据古书载,这时候,老虎最活跃、最凶猛、伤人最多,因此寅时同虎搭配。

兔:清晨5-7(即“卯时”)。这时,太阳还没露出脸面,月亮的光辉还未隐退完全。玉兔是月亮代称,是月宫神话中惟一的动物,这样卯时就同兔搭配。

龙:早晨7-9时(即“辰时”)。传说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龙是神话中的动物,于是辰时属龙。

蛇:上午9-11时(即“巳时”)。据说这时候的蛇不会伤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荡,多隐蔽在草丛中,这样巳时就属于蛇的了。

马: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即“午时”)。依据道士的说法,中午太阳当顶,阳气达到达极点,阴气渐渐增加,在阴阳换柱之时,一般动物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习惯地站着,甚至睡觉也站着,从不躺着。这样,午时就属马了。

羊:下午1-3时(即“未时”)。据说羊在这时候洒尿最勤,洒出的尿可治愈自身一种惊疯病,因此,未时属羊。

猴:下午3-5时(即“申时”)。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啼叫,声音拉得最长,最洪亮。所以申时属猴。

鸡:下午5-7时(即“酉时”)。这时候,日落山岗,鸡开始进笼归窝、夜宿,于是酉时属鸡。

狗:晚上7-9时(即“戌时”)。黑夜来临,狗看家,守夜的警惕 *** 更高,并产生一种特殊的视力和听力,看得最远,听得最清楚。所以戌时属狗。

猪:晚上9-11时(即“亥时”)。这时候猪睡得最酣,发出的鼾声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动得最厉害、长肉最快,于是亥时属猪。

天干地支,怎么表示时间的!天干和地支按顺续表示年,六十年一循环,天干和地支按顺续表示月,六十月一循环,天干地支表示日六十日一循环,天干地支表示日,六十日一循环,单独表示时间只用地支,每个地支表示2个小时,从夜间23一1点为子时,以此顺推

天干地支月份对照表从什么时候开始从立春开始,小寒结束。

二、问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为公元哪年求数学高手回答

用干支纪年月日时是不可能出现全甲子的现象。

在甲子年里,没有甲子月。因为子月大约(确切为24节气中的大雪至小寒)为农历11月,且子月配天干之甲,只有在戊或癸年,不能在甲年。同样道理,甲子日不可能有甲子时。子时,只有在戊或癸日才能配甲。

甲子是天干地支 *** 法的起始,并以60为一个周期循环,固有“60花甲”只说。所以甲子年60年出现一次;甲子月60月(5年)出现一次;甲子日60日(不到两个月)出现一次;甲子时60时辰(5天)出现一次。甲子年对应的子月是丙子月。所以不可能出现“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

干支纪年可对历史时间上推下推、顺推逆推,以致无穷。但也确有人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开辟天地的起点。干支纪年传说出自黄帝时代。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以后。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已用干支纪年。其实,是岁星纪年,采用岁阳岁阴结合以纪年。

岁阳: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岁阴: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如“太初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

岁星是颗真实的天体所以用岁星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岁星约85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刘歆提出)。此时,干支纪年也有使用,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

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由此知,西汉时期的干支纪年存在与太岁纪年转换的一些混乱。到东汉时,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在太始二年表面一样。

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从此干支纪年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未再混乱。因此,东 *** 以此用干支与岁星纪年对应进行了了前推,以至于有了我们现在的历史年表。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木在土 *** 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

天干地支的产生与北斗斗柄所指方位(《鹖冠子·环流》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相关。此时,配有阴阳五行的天干地支不仅含有时间概念,还含有空间方位概念。

《淮南子·天文训》就有这样的记载:东方“甲乙、寅卯,木也”,主春;南方“丙丁、巳午,火也”,主夏;西方“庚辛、申酉,金也”,主秋;北方“壬癸、亥子,水也”,主冬;

*** ,“戊己,四季(辰丑未戌),土也”,主季夏(后来按照土旺四季说,变为三(辰),六(未),九(戌),十二(丑)四个月,即四季中最后一个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干支纪年

三、60甲子年表时间表

六十甲子年表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表示时间的方式,它以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为顺序,表示了每一个干支年的年份。

根据干支年的表示 *** ,我们可以推算出每一个年份所对应的阳历年份。例如,甲子年的年份是1912年和1972年,乙丑年的年份是1913年和1973年,以此类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干支年的表示 *** 是一种基于农历的时间表示方式,因此它的起始日期是农历新年(即春节),而并非阳历新年。

除了表示年份之外,六十甲子年表还可以用于表示月份和日期。例如,在干支月中,每一对干支纪日的前三个字表示月份,后两个字表示日期。例如,戊辰日的月份是农历正月,日期则是初八到初十;己巳日的月份是农历二月,日期则是初一到初五。

六十甲子年表不仅在中国使用,还被广泛应用于日本和韩国等 *** 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干支来推算命运、选择吉日等等。

1、表示方位:根据六十甲子的顺序,每两个干支为一组,前一个表示东方,后一个表示西方。例如,甲子表示东方,乙丑表示西方,丙寅表示南方,丁卯表示北方,以此类推。

2、表示四季:每个季节由一个或两个干支年表示。例如,寅卯辰 *** 春季,巳午未 *** 夏季,申酉戌 *** 秋季,亥子丑 *** 冬季。

3、表示时间节律:六十甲子年表在医学和风水相命术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在中国医学中,子午流注 *** 使用六十甲子来计算时间,根据不同的流注经络和时辰,指导针灸和用 *** 。在风水相命术中,六十甲子被用于推算生辰八字和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进而预测人的命运和运势。

四、六十甲子顺序表图

1、“六十甲子”又称“六十花甲子”,在我国古代用于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六十甲子”是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组合而成,即:“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至“癸亥”结束,然后再从“甲子”开始,循环往复,顺序具体见下图:

甲子时间表 甲子纪年计算表-第1张图片-

2、“六十甲子”的基础是“天干”和“地支”,“天干”和“地支"都是中国古代的文字计序符号,“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在干支纪年中,每一干支 *** 一年,六十年为一周期,且起始干支为“甲子”,故称作为“六十甲子”;又因干支名号错综参互,故又称为“六十花甲子”。因此,后世惯称六十岁为“花甲”,称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为“花甲老人”。

4、“六十花甲”可用于纪年,用于纪年时六十年为一周期。如下图所示,过去的最近一个“甲子”年为1984年,可以根据1984年为“甲子”年来推算当年的干支,如2017年为“丁酉”年。

文章分享结束,甲子时间表和甲子纪年计算表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甲子 纪年 时间表 计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