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静脉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和留置针留置时间最新标准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静脉留置针的保留时间以及留置针留置时间最新标准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静脉留置针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1、静脉留置针主要是针对需要长时间静脉给 *** ,同时还要保护静脉血管的病人,比如手术后,大概会有一周左右时间吧,临床一般是在手术室里就埋一到两个留置针,方便术后给抗生素、营养什么的。
2、基本上没有绝对禁忌症,血管脆 *** 比较大的人埋针会比较容易脱出,保留时间可能比较短;凝血功能比较强的人容易针尖阻塞;躁狂病人、有自伤倾向病人不适合留置针;有创伤的病人伤口处不能留置;另外就是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后即使不静脉输液,留置部位活动受限,洗澡之类沾水的生活行为都会受到 *** ,很不方便。具体病人是否采用留置针,还要看情况。
3、参考知友“名字被占的侍月”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二、留置针留置针的型号及选择
1、留置针根据其型号和用途有不同选择。国际型号常见的有Y型留置针,如18G型号,适用于快速大剂量输液和常规手术/输血,其流速为65ml/min。20G型号则适用于常规手术/输血和 *** 输液,流速为48ml/min。对于小而脆的静脉,可以选择22G型号,流速为31ml/min,而24G型号则适合小静脉和常规小儿输液,流速为20ml/min。
2、在选择导管时,应确保其能满足输液需求,同时尽量选择最短最细的,以减少 *** 。静脉应能容纳导管且至少是导管直径的两倍,以保证血液流动和治疗效果。例如,头皮针的消毒范围是直径5cm*5cm,而留置针的消毒范围为直径8cm。选择血管时,应从细小到粗直,血流量丰富、弹 *** 好且无静脉瓣的血管,穿刺角度头皮针为5-15度,留置针则为15-30度。
3、头皮针的进针速度较快,进入血管后即停止或进少许,而留置针在少许后退针芯后,将导管全部送入并固定,通常使用普通胶布和透明敷贴。头皮针的保留时间一般为2-4小时,而留置针的保留时间根据输液治疗需求和专业人员评估, *** 通常不超过3-4天。
4、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 *** 的恐惧感,减轻家长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 *** ,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 *** ,减轻 *** 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疼痛6,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面对患儿这一特殊群体,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和患儿的舒适成为 *** 及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留置针成功使用的标志和推广的前提。
三、静脉留置针的留置
静脉留置针 *** 作简便,适用于任何部位的穿刺,同时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临床上深受护患欢迎。但留置时间一直存在争议,卫生行政部门,院感及留置针厂家都主张留置时间不应超过3-5天。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短的一天,长者达27天。赵改婷通过动物实验建议保留96h,戚虹认为在保持穿刺部位的相对无菌和周围皮肤清洁的情况下,只要没有发生堵管和渗漏,留置7天是完全可行的。李晓燕等观察50例套管针留置患者,平均留置8-9天,其中最长达27天,无一例发生感染。GARLAND研究认为,只要适当监测,外周Teflon导管可安全保留达144h.黄丽云等人认为可在血管内保留5-7天。翟湘贵等认为留置15天左右为更佳时间,如果是 *** ,且留置部位得当,局部保持较好,无炎症反应可适当延长留置时间。
对于可下床活动的患者,不宜选用下肢静脉。而外周静脉比较薄,肌层活动相对较少,靠壁的血管更替较慢,加上使用留置针时局部的包扎和制动,使静脉血流变慢,给血小板沉淀的机会,促进血栓形成,导致留置针堵塞。留置针更好选用肘正中静脉及贵要静脉等大静脉。田春梅等人对205例患者的观察中发现:穿刺部位不影响留置时间。
*** 作中软管进入静脉太短,肢体活动较剧可引起液体自穿刺点缓慢溢出,引起炎症反应,大大缩短了留置时间。
型号不符,临床上应选用较粗的静脉和较细的静脉留置针,这样套管部分与血管之间有一定量的血液边流,可减少套管与血管内壁接触的机会。
穿刺部位:避开关节处,牢固固定敷料, *** 作时动作轻柔,减少套管针来回移动,以减少对血管内壁的机械损伤。均会降低炎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关节处穿刺者输液时置针肢体易取外展位,可使液体滴入顺利,延长留置时间。
避免化学 *** ,消毒时碘酒、酒精不宜过多,且要待干后穿刺,以免碘酒、酒精通过皮肤与血管间的窦道侵入血管,造成化学 *** ,以致短期内出现穿刺周围皮肤的红、肿、硬结。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患者高龄、肥胖、吸烟及既往有血栓形成史、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先天 *** 凝血酶缺乏症等,均可使机体处于一种高凝状态。
活动:正常的静脉血流对活化的凝血因子起稀释和清除作用,当患者不活动或活动较少时,使血流变慢或淤滞,局部凝血酶 *** ,纤维蛋白活 *** 降低,易导致局部血栓形成。而活动 *** 不当,使有留置针的肢体处于下垂姿势,因重力作用造成血管堵塞。而不得不拔管而缩短留置时间。
输入血管 *** *** 物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高渗液如20%的甘露醇、营养液、脂肪乳、氨基酸、能量合剂及缩血管 *** 物等对血管 *** *** 大,易引起静脉炎,缩短留置时间,在输入这些 *** 物时应减慢输液速度同时应在输液过程的中间输入,如需 *** 物持续维持血压的患者,应每隔2-3小时将升压 *** 液体与不含升压 *** 的液体交换一次。
封管 *** 得当,可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护理工作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封管液的种类:生理盐水和肝素无论哪种进行冲管,对导管的通畅没有影响。但是应该提示不要用别的封管液,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封管液的剂量、浓度与留置时间间的关系报告差别甚大。梁燕等用0.9%盐水3ml封管保留留置针79h.曹忆妹等对60例患者研究显示,10ml生理盐水封管可留置2d,20ml生理盐水封管可留置5d,高血压患者应增加封管液的量。
封管 *** :用相同的封管液,但封管 *** 不同,效果有明显差异。曹忆妹等发现,推注完后退针堵管率为20%,边推边旋转退针堵管率为3%,较前下降17%,平均留置天数为5d.同时发现封管速度与堵管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与局部静脉炎和外渗肿胀率有一定的关系,快速封管天数为15d,慢速封管为5d.蒋燕等发现用生理盐水5ml,从肝素帽处的输液针内先缓慢推入3ml后,再边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封管,其有效率为93.10%,明显高于生理盐水5ml从肝素帽处的输液针内缓慢全部推完后拔出输液针封(有效率为 *** 93%)。张家荣等进一步研究发现封管针的针头斜面进入套管针内,均匀推注3ml肝素溶液留置的天数明显高于将封管针头2/3进入套管针推注2ml后,再将剩余1ml边推边退正压封管留置的天数。前者留置4d堵管率为7%,前3d无堵管发生。后者封管后第2天即发生堵管,堵管率为3%,4d堵管率为40%.曲瑶等对120例静脉留置针封管液推注速度的临床观察显示,快速推注肝素钠稀释液(25μ/ml)进行封管,堵管率占46.67%,缓慢推注组堵管率仅为5%.一些学者仍采用低浓度(12.5μ/ml)小剂量(2ml)的肝素溶液进行封管,每6~8h用同样剂量肝素溶液冲管一次。这样既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加大了护理工作量,未能充分发挥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李冬梅等观察200例置留置针患者,静脉留置针活塞夹闭时被夹闭管腔内失去液体静压作用,当夹闭延长管远段时,因液体空间相对较大,延长管的弹 *** 面积相应加大,使血管内压力大于延长管内压,从而使回血率增加,相应堵管率增加,致留置时间降低。
做好健康教育,提高病人自护能力
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病人不宜过度活动穿刺侧肢体;以免留置针在血管内来回移动致静脉炎及血流不畅而致套管尖血液凝固,缩短留置时间。
在使用留置针输液过程中,持续热敷穿刺侧肢体,特别是湿热敷效果更好。热疗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了静脉回流,增加了病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有助于血管壁创伤的修复,增强了病人局部的抗炎能力。
营养 *** ,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炎症抗炎能力。
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确保质量。
消毒范围宜8cm以上,2%碘酒消毒待干后方能用75%酒精脱碘2次,并且待干后穿刺或更换。
穿刺成功后再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待干后,用无菌透明保护膜紧贴皮肤固定好。
套管脱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内,以防止局部表面细菌通过皮肤与血管之间的 *** 窦道逆行侵入,造成细菌 *** 静脉炎,甚至引发败血症,从尔缩短了留置时间,又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和护理工作量。
多数学者主张每天用2%碘酒和75%酒精消毒穿刺针眼及周围皮肤并更换敷料,可以延长留置时间。许燕等研究表明,每日换 *** 组与隔日换 *** 组在留置时间上无明显差异。由于无菌透明保护膜具有密闭 *** 好,粘贴皮肤紧密不易脱落的特点,笔者认为不宜频繁更换。频繁揭开保护膜易导致留置针脱出,且揭开紧贴皮肤的保护膜的 *** 作过程,套管在血管内移动易致血管损伤,增加患者痛苦,如穿刺处出现渗液、渗血、出汗较多、保护膜与皮肤间有气泡时应及时更换。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静脉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和留置针留置时间最新标准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