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计划经济时间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计划经济时间的知识,包括计划经济时期钱币和票币的来源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中国实行计划经济是在什么时期,1978年前吗
1、时间:1949——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转折 *** *** ——19 *** 年 *** 十四大才明确提出目标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内容:计划经济被当作社会主义制的本质特征,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版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这种观点的逻辑推理是:社会化大生产把 *** 经济各部门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客观上要求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权关系。
3、作用:完全 *** 行政手段调控经济。
4、计划经济(planned [com *** nd] economy planning economy)是指以国家指令 *** 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
5、(1)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所有制的结构来看, *** 前中国的经济体制中“一大二公”的特征十分明显,完全符合传统计划经济的共同标准。在我国的公有制经济中,按照公有程不同,城市工业经济所有制主要包括: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农村则主要以土地国家所有和农村集体所有制为主,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指令 *** 的农产品统购计划和相应的生产计划,并不具有完整的集体产权。(2)国家对经济活动采取直接指令 *** 行政管理。 *** 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国家或 *** *** 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核心主体,而企业由于只执行既定的生产计划成为 *** 的附属物。国家主要通过一定阶段的经济发展计划实施对经济运行的调控和管理。通过组建专门的经济计划部门制定发展计划,并对企业通过指标、计划参数、实际评价等实行全面的控制,而企业的绩效则完全表现在对计划的完成和当局的偏好。高度计划指令经济要求对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都要做出细致的计划,但由于信息问题,导致计划多具有刚 *** 而缺乏灵活 *** 。(3)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国家不仅要负责宏观方面的资源配置,甚至对微观的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和支出都做出计划,以实现资源在微观主体间的配置。导致在国家和 *** 之外并不存在实际的微观经济主体。
6、(4)社会资源的计划配置。计划配置资源的一个核心机制在于行政命令手段替代 *** 机制。在 *** 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通过 *** 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被压低到最小的范围。在经济运行的各个层面都充斥着 *** 的计划和指令。资源流向的指令刚 *** 导致配置效率的下降,使得大量的资源都被按照 *** 意愿配置,资源的利用结构极不合理。
7、(5)交易活动的非 *** 特征。计划体制下的交易活动被行政指令所替代,交易对象被消除了商品本 *** 。这导致在货币支付之外,人们开始寻求其他的支付 *** ,通过牟取权力,搭便车等行为进行变相支付等行为也是导致计划经济效率低下的根源。
8、(6)分配方式上采取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的核心在于,根据单个劳动者的贡献大小决定其分配数额,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却不劳动者不得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公民之间进行分配。但由于工业 *** 后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行为更多得表现为一种合作的社会 *** 生产和团队生产过程,单个劳动者的边际产出和贡献率无法做出准确测量,这给按劳分配规则的执行带来了困难。从前社会主义国家分配实践来看,多数按劳分配实际都是一种平均主义的分配 *** 。这导致苦乐不均,劳动者积极 *** 下降,搭便车行为普遍化。(7)经济结构呈现明显的城乡分化和二元结构。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出于战略考虑采取赶超型发展战略,对城市工业和重工业发展投入较大,但由于多数前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初期积累不足,经济总量较小,并且属于典型的传统农业国家,因此都采取“抽农补工”的做法,试图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违背结构均衡的发展战略,导致计划经济下的经济结构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 *** 投资和资源配置等优先保证城市和重工业发展,造成城市对农村的挤压,以及工业对农业的抑止。农村和农业发展明显受到城市和工业发展的 *** ,这一结构导致后期经济增长中产业链条的断裂,是造成后期 *** 最初发端于农村的根本原因。(8)对外封闭型经济。社会主义 *** 的诞生由于处在世界 *** *** 的高涨阶段,两大社会 *** 的冲突从计划经济体制产生之前就明显存在。尽管新 *** 都表示希望与包括西方在内的国家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并提出过“自力更生为主,外援为辅”的指导方针,但由于国际冷战格局的形成,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本质上都是封闭型的。
二、计划经济时期具体指什么时间
1.计划经济时期在我国指的是自1949年10月中华人民 *** 国成立至1956年12月这一段时间。
2.在建国初期七年里,我国基本形成了一种具有 *** 的计划经济体制。
3.这一体制有助于短期内解决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问题,如恶 *** 波动。
4.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
5.运用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能够保证有限的资源被集中投入到重点建设项目上。
6.这样的做法为 *** 经济良 *** 循环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时间
1956年底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形成。
建国头七年,中国逐步走上计划经济体制的轨道。它的基本形成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之一阶段(1949年10月-1950年6月)是计划经济体制的萌生阶段。
1949年底,没收2858个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建立国营工业(占全国工业资金的78.3%),掌握 *** 经济命脉,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不久,对非公有制的 *** *** 业实行调整,使 *** 企业初步纳入计划生产的轨道。在组织机构方面,1949年10月建立 *** 财政经济 *** 会。以后,又相继成立其他专门 *** 的负责计划管理的 *** 机构。如全国编制 *** 会、全国仓库物资清理调配 *** 会,指定人民银行为国家现金调度的总机构等。通过这些机构,国家开始对经济活动实行行政指令的直接管理。
第二阶段(1950年6月-1952年8月),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阶段。
*** 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创造有计划进行经济建设的条件。1950年8月, *** 召开之一次全国计划工作会议,讨论编制1951年计划和3年的奋斗目标。要求各部门先订出3年奋斗目标和1年计划,然后由 *** 综合拟出全国计划纲要。会后,3年奋斗目标虽然没有形成计划文件,但已初步形成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决策等级结构的雏形。即决策权归国家,决策权力的分配采取行政方式形成条块分割的等级结构。
*** 首先加强对国营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计划管理。“在工厂内,以实行生产计划为中心,实行 *** 政工团的统一领导”。在基本建设方面把建设单位划分为“限额以上”和“限额以下”两种具体投资额,并确定把重点摆在交通运输的建设上。其次,在对农业、手工业的计划领导方面,在1951年9月召开的之一次互助合作会议上,提出在完成土改的地区,通过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克服农民分散经营中的困难,以保证国家农业生产计划的实现。并积极地推广生产互助组与供销合作社的“结合合同” *** 的经验,使互助组有计划生产和消费,供销社实现有计划经营。对手工业生产, *** 要求各地将组织和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计划,纳入地方工业计划,并以国家和上级合作社的订货作为发展手工业生产的关键。
第三,在1950年调整 *** *** 业的基础上,要求 *** *** 业遵照执行 *** 制定的产销计划。当时开展的“五反”斗争的目的之一,是为“彻底查明私人 *** 业的情况,以利团结和控制资产阶级,进行国家的计划经济。情况不明,是无法进行计划经济的。”
第四,在市场管理方面,国家指令要求国营贸易公司正确执行 *** 政策。总之,在 *** 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初步形成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决策结构,在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以制定指令 *** 的经济发展计划的形式,对 *** 经济各方面开始实行全面的计划管理,计划经济体制已初步形成。到1952年8月,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任务已提前完成。 *** 在 *** 之一届全国 *** 会常务 *** 会上宣布:“经过两年半的奋斗,现在 *** 经济已经恢复,而且已经开始有计划的建设了。”
第三阶段(1952年9月-1956年12月),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形成阶段。
1952年9月, *** 提出了“10年到15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计划经济体制进一步健全并得到法律的确认,在已建立的各种专门 *** 的计划管理机构的基础上,1952年11月成立了国家计划 *** 会,1954年4月 *** 又成立了编制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的工作小组。该小组在1951年以来几次试编的基础上,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导,形成了之一个五年计划草案(初稿)。经过法定的审批程序之后,“一五”计划由 *** 以命令形式颁布,要求各地各部门遵照执行。1954年中国制定和颁布之一部宪法,其第十五条规定:“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 *** 经济的发展和改造,使生产力不断提高,以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的 *** 和安全。”这表明,计划经济体制已成为中国法定的经济体制。
总之,建国初期在产权方面,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目标的追求;在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形式方面,以行政命令方式制定颁布发展 *** 经济的之一个五年计划并于1956年底提前完成“一五”计划中预定的大部分指标。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运行的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已被中华人民 *** 国宪法明文确认为国家法定的经济体制。因此,到1956年底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并具有自己的若干特点。
四、中国计划经济的确立与结束时间
1.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始于1953年。
2.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在19 *** 年结束。
3.根据《中华人民 *** 国宪法》第六条,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 以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包括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4.社会主义公有制旨在消灭人剥削人的 *** ,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 。
6.国家也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 *** 。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