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漂的选择,鱼漂的选择与吃铅

牵着乌龟去散步 学知识 25 0
选用浮漂需考虑的几大因素,钓鱼新手别盲目选择

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既然如此,野钓选择一只合适的浮漂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休闲娱乐学钓鱼人数不断增加,渔具产业发展迅速,各式各样的浮漂让人感觉眼花缭乱,那么如何学会选择一只合适的浮漂,简单介绍一下。

●首先是浮漂吃铅大小。浮漂吃铅大小直接影响垂钓时线组和浮漂反应的灵敏度,浮漂越大,鱼儿吸食饵料时反应出来的信号越迟钝,当然,浮漂吃铅大,下降速度快,到位快,减少了中途小鱼闹钩的几率,对付轻微流水走漂也比较好些。了解这些,根据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浮漂。如,春季冬季鱼口轻,就应该选择吃铅小的灵敏度高的浮漂。

●浮漂的长度单位。浮漂由漂尾漂身漂脚构成,一般漂身越长,稳定 *** 越高,翻身越慢,越便于钓行程钓截口鱼,而且漂身受水阻力影响,浮漂越长,深入水下越多,风浪影响越小,稳定 *** 越好。短漂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漂尾硬尾漂比重大,长度越长,自重越大,灵敏度越低,因此,钓小鲫鱼的底钓漂,轻口漂,冬钓漂,漂尾都较短。

浮漂站立点基本都在漂尾漂身的结合部,上下越长翻身越慢,这种情况在小浮力漂上反应特别明显。

●野钓浮漂选择影响因素。野钓自然水域影响选择浮漂因素很多。如即使同样水深,整个过程浮漂下行都会受到铅坠重量,水线长短,子线长短等影响。同样大小铅坠,子线长短不同,下行时间就明显不同。子线长,漂站立晚,反之则相反。这在野钓过程中反应出来的信号就不同,如钓浮时,希望浮漂翻身要早点,因为要定鱼层,不需要钩饵下行过长,这就要求浮漂不应选择长漂,漂用大点就可以,用漂也不会太小,要翻身快可以上移铅坠来完成。

总之,野钓选择浮漂主要看浮漂大小,长短的选择,其它特点是比赛职业选手的考虑范畴,我们休闲野钓完全可以不考虑。

个人观点,不到之处希望批评指正!谢谢钓友观贴!不喜勿喷哦!

浮漂款式太多无从下手?了解4款基础漂型,解决选漂难的问题

浮漂,只买对的不买贵的,适合自己、适合鱼情就好,过度攀比或一味地追求极致装备都失去了钓鱼的初心。如果你把浮漂当作一件艺术品拿来收藏,还能说的过去,若只是把它作为垂钓的工具, *** 能比 *** 更重要。现如今市面上的浮漂款式太多,年年有新品、天天有特价,加上 *** 们不遗余力地推广,“爆款”一个接着一个。现在钓友们面临的问题则是:选一只浮漂太难了!

挑选浮漂时千万不要被其花里胡哨的外表给迷惑,人家的渔获也与你没有关系,钓不钓的到鱼只看你选的漂有没有对应鱼情外加调钓是否得到(线组饵料钓位更不能忽略),至于外观大部分时候是留给人看的。一只浮漂比较重要的参数有吃铅量、形状、长短、材质等,今天咱们就说形状,不管你是钓底、钓浮还是钓行程,这4个基本款式都应该有所了解

之一款细长身浮漂

短脚长身长尾的浮漂是经典的底钓型浮漂,稳定 *** 好、抗风浪的 *** 强,是我个人更爱的漂型之一,另外由于其横截面积小,下行时水阻小,所以到位比较快,有放大信号的优点,经常被用来垂钓滑口鱼、轻口鱼,在低温季也有不俗的表现。

当然所谓的“细长身”是相对其他漂型如枣核、圆球型而言的,如果你针对的鱼比较大,漂身就得略粗一些。在具体的选择上,总长建议30~35cm,水浅鱼小可以再短一些,水深鱼大就放长,多点少点不必那么讲究

第二款超短身圆球型浮漂

浮漂越接近圆球型,横截面积就越大,此类浮漂下降的速度比较慢,更容易捕捉到截口。在信号的体现上,由于横截面积大导致运行时阻力较大,所以对于一些细微的口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出来。这个并不完全是坏处,你可以把它当作是过滤杂口,出来的信号比较真实、顿感较强

补充:有的钓友可能会疑惑,自己明明用的是圆球浮漂,但为什么信号一点也不真实,经常有口打不中啊。大家要知道漂型仅仅是浮漂众多参数中的一项而已,吃铅量、材质、长短同样重要。钓大鱼时经常会有蹭线的假动作,此时你的漂型虽然选合适了,但吃铅量太小还是没用;更重要的是野钓杂鱼闹窝是家常便饭,小鱼一来一大群、咬钩又凶猛,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那些花里胡哨的不管用,你就是用阿波照样也拉走

关于圆球型浮漂还有一个灵敏度的问题,包括那些接近于圆球的枣核型浮漂也一样,灵敏度相对都会比较高

在体积相同的前提下,浮漂的漂型越接近球型,表面积就越少,我们知道浮漂在 *** 中是要经过多次上漆的而且主要集中在漂身,漆水的比重非常大,决定着浮漂的自重,而表面积越小的浮漂漆水就涂的越少,相对减轻了自重,故更为灵敏。

第三款枣核型浮漂

枣核型浮漂是当下更流行的漂型之一,可以细分为很多种,比如长枣核、短枣核,有些两头尖中间鼓、有些肩宽腰细如一位苗条的少女。如果要把每一款枣核漂的特点都说清楚不太现实,我也没有这么大的能力,我就列两款自己常用的

1、漂身上下略细、中间稍鼓,但过度自然、线条弯曲幅度不大。这类浮漂看着比较舒服,也是我最常用的,一般漂脚长漂尾长,特点是翻身快、下沉稳定,钓底钓行程都可以,长度在35~45公分之间,使用范围很广

2、漂身上粗下细,肩膀较宽。相比较上面那款浮漂,此漂型看上去会更丰满一点,横截面积也更大,因此在下沉中会更缓慢、稳定,缺点是重心上移翻身较慢,可以适当选择吃铅量大一点的

第四款宽肩细长身浮漂

第四款浮漂看起来有点奇葩,肩膀很宽、 *** 快速收紧且细长,线条感十足,有点像枣核型与细长身相结合的产物,不过实用 *** 很强、使用范围广泛,兼顾了灵敏 *** 和稳定 *** ,扛得住风浪,黑坑野钓通用、适合中小型混养

这样的浮漂我有三只,但漂型上略微有点区别,如果漂身上端比较尖、肩膀不是太宽同时 *** 缓缓收紧且延长,那么比较适合钓轻口鱼,信号会比较大;如果上端短粗,肩膀很宽同时 *** 收的比较急促,那么偏向于大鲫鱼、混养,翻身和下沉都比较平稳,到底后没有多余的动作,顿感强而有力,此类浮漂我建议40公分以上

哪些浮漂适合钓浮

漂脚短、漂身长的浮漂比较时候钓底,枣核型且漂脚漂尾长的浮漂适合行程,那么什么样的浮漂适合钓浮呢?想钓浮就得明白钓浮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之一是翻身快、第二是到位快!所以你想钓浮,浮漂整体不可太长,钓黑坑有时鱼口突然变好、上浮抢食,有些人没有可以钓浮短漂就会把漂尾给剪掉一部分(当然不建议大家这么做,挺费钱的,哈哈)

浮漂漂尾短、漂身短小到位就快,那影响翻身速度的条件有哪些呢?

1、吃铅大。载铅量越大就能越快越顺利的拽动浮漂,翻身自然就快

2、重心靠下。重心越靠下浮漂站立就越省力,但吃铅量、长度这些参数也必须考虑进去,包括漂脚的材质,越重的切水快、站立越快;漂尾的粗细,越细的水阻越小

3、漂脚的长度。一般来说漂脚长一点的翻身会省力些,所以你去看现在黑坑比较流行的浮漂,漂脚都会做的比较长,为了快速翻身更快地捕捉鱼口

4、整体越短翻身越快,短漂旋转的半径小、节省时间。

最后总结:

浮漂需要根据自己面对的鱼情来选择,并且要结合各个参数,如果你就想一漂打天下,黑坑枣核型比较好,野钓用细长身或第四款宽肩细长身,玩黑坑在不打浮的前提下长一点好,野钓如果没有特殊情况35~45公分左右完全可以应对了。钓鲫鱼吃铅1~2克,我常用1.5;钓鲤鱼1.8~3.0,我偏向大号漂因为可以过滤杂口,当然这是要在你目的明确、只守大鱼的前提下选择的,想大小通吃2或2.5吧

谢谢收看,有问题留言,说的不对或不足处欢迎交流

【作者简介】:小飞,一个90后钓鱼爱好者,希望用文字记录垂钓的美好、把心得留给需要帮助的人,欢迎渔友们关注

钓鱼人快看 选择浮漂要从这几点入手

各位钓友大家好今天呢我们一起来聊聊浮漂,漂是钓鱼人必不可少的钓具之一也是钓鱼的关键,浮漂有着钓鱼人眼睛的美誉,这个还真是不是随便说的,之前 *** 万也分享过如何挑选浮漂,今天我们在深入的分析一下钓友在选购浮漂的时候如何选。

浮漂怎么选

首先呢我们要了解每种类型浮漂的特 *** ,在根据需要去选择适合自己所钓鱼的浮漂类型,如长漂比较稳定,短漂翻身比较快,长尾漂下行的比较慢。短脚长身比较适合钓底,短身浮漂适合打行程钓浮。

例如现在是冬季我们根据季节选择,冬季一般垂钓的都是鲫鱼那么我们就选择枣核型长漂长脚的,主要是这样的漂灵敏度比较高冬季鱼口轻漂的信号很重要。

除了根据季节和所钓鱼的类型选择浮漂之外我们还要根据我们垂钓目标水域的水深来选择浮漂的目数,虽说目数多看的清楚,但是水深的因素我们也要考虑在其中。

浮漂

另外在选择浮漂的时候我们也要把线组的问题考虑进去,如长竿短线这样的搭配那么就得考虑浮漂是是粗目还是细目。这个因素钓友不要忽略。除了上述我们根据鱼情选择浮漂之外,接着我们来看看在实际选择浮漂的时候如何辨别。

我们在选浮漂的时候我们要看下漂身或者漂盒上面有没有备注漂的吃铅量和漂自重是多少,这样钓鱼在选购的时候就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如比例大的说明浮漂灵敏。

我们也可以观察浮漂的同心度,也就是看下漂脚和漂尾的点是否在一条线上,依据这个来辨别,我们转动浮漂就可以看的出来。我们也可以看漂脚和漂尾是不是直的,通过眼睛观察就可以看的出来,越直的就越好。

浮漂

还有一个判断的依据就是钓友们可以看浮漂的表现油漆是否光滑,我们可以通过手 *** 浮漂看下浮漂是否细腻光滑,如果有凹凸感那这样的浮漂还是不建议选择。除此我们可以通过细微的观察看下浮漂是否有起泡的地方。

鱼口不好时如何选择鱼漂?根据漂身选择鱼漂的4个技巧

鱼漂是钓鱼人的眼睛,用来传递鱼在水底吃饵时的各种信号,能够主宰钓鱼人的钓鱼决策。鱼漂的选择,对钓鱼的过程影响很大,甚至能够改变钓鱼结果。按照鱼漂身形的分类,鱼漂大体可以分为枣核型鱼漂、细长身鱼漂和中型细长身鱼漂。那么,鱼口不好时如何选择鱼漂?下面,我们来讲下根据漂身来选择鱼漂的4个技巧。

根据漂身选择鱼漂的4个技巧

一、鱼情不明时,选择中型细长身鱼漂。在钓鱼时,如果不了解实际鱼情,应该先用中型细长身鱼漂,这种鱼漂要比枣核型鱼漂下落速度快,比细长身鱼漂慢一些,所有属 *** 介于二者之间,属于中庸特点的鱼漂。

根据漂身选择鱼漂的4个技巧

二、鱼口较好时,选择细长身鱼漂。在钓鱼时,当窝子里的鱼较多,鱼群抢食,鱼口很好,需要使用翻身快、下沉速度快的鱼漂,细长身的鱼漂最适合抢鱼。细长身的鱼漂很适合闹小鱼和黑坑正钓。

根据漂身选择鱼漂的4个技巧

三、主抓截口时,选择枣核型鱼漂。枣核型鱼漂的漂身短粗,水阻较大,在水中下落速度慢,不适合钓快鱼。但是,当鱼起浮不下底时,需要抓截口,就可以选择枣核型鱼漂,因为这是枣核型鱼漂的强项。

根据漂身选择鱼漂的4个技巧

四、鱼口较弱时,选择细长身鱼漂。当鱼不爱开口时,钓滑口鱼时,鱼口较弱时,需要降低鱼漂的水阻,让鱼更容易咬钩,使用细长身鱼漂更为合适。

根据漂身选择鱼漂的4个技巧

综上所述,就是根据漂身形状选择鱼漂的4个技巧。实际上,这只是选择鱼漂的一个参考项,还需要参考吃铅量、目数等其他参数来选择鱼漂。如果鱼口不好,可以在鱼饵中添加馥郁香多巴盐和鱼阿法,促进鱼的饥饿感和增强鱼的活力,搭配使用,钓鱼的效果很好。

根据漂身选择鱼漂的4个技巧

新手钓鱼选漂明白这几点,花少钱一样选好漂!

新手学钓鱼往往先考虑的不是能不能钓到鱼,而是自己该选择什么样的装备。鱼竿怎么选?什么价位什么米数;钓线如何选?多粗多细;钩细如何选?多大多小;饵料如何选?是腥是香;浮漂如何选?长还是短,大还是小等等。今天我们不说其它,就来聊聊新手钓鱼如何选择浮漂!


新手如何选择浮漂?

一,吃铅量的选择

在我看来,新手选择浮漂的之一要素就是先根据自己使用竿长来合理选择吃铅量大小,记住一点:能大不小。因为钓鱼新手往往抛竿基本功都是比较差的,如果竿长浮漂吃铅量选小了,那抛竿都成问题,那还钓什么鱼。刚学钓鱼吃铅量可以放大一点,先不要考虑什么吃铅小就灵敏,你先保证抛得顺手再说,毕竟在灵敏的浮漂,刚学钓鱼恐怕漂都调不好吧,抓口更是抓不准,你得一步一步慢慢来!


个人总结新手刚学钓鱼浮漂吃铅量选择:3.6米钓竿可以选1.5克左右,4.5米钓竿2克左右,5.4米钓竿2.5克左右,6.3米钓竿起步不低于3克,7.2起步不低于4克。如果遇到大风天气,或者做钓水域水比较深,用的线组又比较粗,那么在此基础 *** 还可以加大,还是那句话,你先保证自己正常抛投比较顺手就行,其它的先不用想太多。


二,漂型的选择

新手钓鱼一上来不要考虑太多的漂型,因为刚学钓鱼基本也就会钓底,能够把底钓好就算不错了。钓浮、飞铅之类的钓法还涉及不到,所以我建议选择两种漂型也就差不多了。一种就是短脚长身漂,这种漂型钓底更好用;另一种就是选择枣核型的,这种漂型比较通用,也是目前用的最多的一种漂型,有这两种漂型,基本完全能够满足新手使用了!千万不要听这个说,那个说,你连钓技钓法都还没学多少,漂还都调不好,而且野钓还常常走水,说不定就直接跑铅钓,买再多浮漂也不一定有用!


三、浮漂材质选择

个人建议新手一上来完全可以选择纳米浮漂,不但经济实惠还好用。关键纳米浮漂也特别耐用,他不像其它几种材质,一旦漆面不小心被弄破了,都会出现吃水现象。而好的纳米浮漂,就算不小心漆面被钩子钩破了,却也不会吃水。而且近几年使用纳米浮漂的钓友也是越来越多,确实就是经济实惠还好用耐用!


四、浮漂 *** 的选择

新手一上来不要求选择太好,10元左右的纳米浮漂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的使用需求,虽然可能品质差了点,但是不影响我们钓鱼的,毕竟他只是起到一个传递信号的作用。我们刚学钓鱼的新手,浮漂往往也不会调的太灵,基本都是钓钝抓死口来的稳妥实在。而且刚开始学钓鱼,各种情况也都会出现,挂底、挂树上、切线等等,可能都会丢漂,几块钱的漂就算丢了也不心疼。


如果想要品质好一些的话,那我建议可以选择 *** 在30元左右的品牌纳米浮漂,这个价位的浮漂无论是做工还是漆面和细节基本都已经非常不错。那些动辄上百的大品牌浮漂,虽然品质可能会好一些,但是品牌溢价太高,新手真没必要选择,丢了坏了还心疼,当然土豪钓友请随意。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小凤仙的纳米浮漂,小凤仙的浮漂使用的野钓钓友可以说非常多,经济实惠还好用。


最后总结

新手钓鱼选择浮漂不要想得太多,记住这四点:吃铅量、漂型、材质、 *** 。明白自己需求什么样的,合理选择那你就能少走弯路,花少钱一样选好漂。

选择一支合适的浮漂,离不开这四大要点

浮漂的应用在垂钓过程中非常重要,它作为钓组的一环,能够清晰的反馈出水下的鱼情讯息,因此它也被称为钓鱼人的“眼睛”。在实际垂钓的时候,想要浮漂反馈的信息足够真实,一来跟浮漂的调钓有很大的关系,一来跟浮漂的选用有很大的关系。一款合适的浮漂足以在垂钓的过程带来很好的体验,因此笔者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浮漂的选择技巧。

一、浮漂材质和种类

市场上 *** 的浮漂有多种材质的,垂钓的时候可根据需求来决定,一般来说常见的浮漂材质有碳素纤维棒,这种材质分量非常轻,还有玻璃纤维棒,这种材质透明度比较高,以及拔塑成型管材质和涂装材料。浮漂种类最为常见的有孔雀羽、芦苇、巴尔衫木以及纳米和其他种类材质的浮漂,最为常用 *** 能合适的材质为孔雀羽芦苇和巴尔衫木,而芦苇漂要比巴尔衫木的浮力更大一点。

二、浮漂质量的分辨技巧

浮漂质量的好坏主要可以通过手感和外观特点来分辨,一般优质的浮漂材质非常轻,具备很高的灵敏度,漂身整体看起来圆滑均匀,具备很好的韧 *** 和耐折力,仔细观察漂身的涂层会发现均匀光滑且又细致。优质浮漂的耐腐蚀能力很强,色着时间也很长不容易坏裂,漂尾出挺直且有很不错的弹 *** ,标目清晰又均匀,从上到下的格目变化均匀,在转动的时候同心度也很匀称。

三、不同浮漂适用的范围

每个材质的浮漂都有其适应的环境,只有根据自身垂钓情况来选择浮漂才是最为合理的。比如说刚开始接触垂钓,或者垂钓经验缺乏的钓友,可以选择巴尔衫木这种信号动作迟钝一点的浮漂,而对于一些分辨信号准确的垂钓高手来说更适合使用体型比较小灵敏度比较高的芦苇材质浮漂,能够满足钓者对于鱼情的掌握和对浮漂 *** 能的需求。还有一种孔雀羽材质的浮漂,这种浮漂具备很好的稳定 *** 和持久 *** ,在垂钓的时候能够享受其带来的舒畅感,比较适合垂钓修养高要求精确的钓者,当然了 *** 也是偏高的。

第四、类型和特点介绍

从浮漂的形体上来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底钓漂、浮动漂以及降讯漂,虽然区分的这么明显的,但是在实际垂钓中也可以使用底钓漂来钓浮,当然使用浮钓漂也可以钓底。底钓漂的特点是漂身比较长、漂肩较小,漂脚短翻身和下沉到位的速度快;浮钓漂的漂身则相对大一点,翻身速度也快了很多;而降讯漂的漂身又短又粗漂肩也宽,受到的阻力较大下沉速度慢,主要用来在行程 *** 现动作。其实简单的来说,漂身越长漂肩越宽的话,启动比较慢下沉速度也慢具备很好的稳定 *** ,在有风浪或者是鱼口混乱的环境下垂钓,而漂身越短漂肩越窄的浮漂具备很强的灵敏度,在鱼口好或者浅水区适合使用。

在选择浮漂的时候,更好按照垂钓的环境来选择,这样能够给你的垂钓带来很好的体验。当然一根长短调 *** 合理的钓竿也是必不可少的,且线组的搭配也要合理的调整,这样你的垂钓过程就会非常的舒适。

如何选择浮漂?本文或许是最简单直白的了,建议收藏

我们去钓鱼,走到水边开始钓鱼前首先想到的问题就是今天用哪一支浮漂合适,这说明正确选择浮漂对于我们钓鱼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

浮漂说白了就是鱼线上面的一个标点,通过它可以很清楚地反映鱼在水底的吃钩信号,比如在线上面拴上个木块照样可以钓鱼。

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在发明浮漂以后,大家的钓鱼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对浮漂的要求也开始精益求精了。

现在不管是走进渔具店还是到网上一搜,各式各样的浮漂一抓一大把,让人眼花缭乱。随便打开一位钓鱼人的漂盒,一样是五花八门、花样繁多。

那么我们在实际垂钓过程中到底该如何选择浮漂呢?今天小编结合多年实钓经验和大家唠唠这方面的内容。

浮漂对钓鱼产生影响的几个关键点

浮漂的形状:细长身的浮漂翻身较慢、站立后稳定 *** 较好,方便打行程、接口并且出口扎实。短粗形的浮漂翻身较快,适合打浮或者钓快鱼。

浮漂吃铅量:吃铅量越大,子线组下底速度越快,适合快速钓底或者钓大鱼。吃铅量越小,浮漂出口越轻盈,适合钓轻口鱼或者钓小鱼,同时钓行程效果也不错。

浮漂的材质和工艺:根据材质来分,目前提是大家到的浮漂大体可分为纳米、巴尔彬木、芦苇、羽毛等,其中纳米浮漂吃水 *** *** 差、耐 *** *** 较好,深受钓鱼人的喜爱。

巴尔彬木和芦苇浮漂相对来说耐 *** *** 差一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吃水现象。羽毛浮漂相对出口稳定,但在灵敏 *** 方面又差了一些。

选择浮漂技巧

那么在实际钓鱼时如何选择浮漂呢?建议大家综合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选择:

1、根据目标鱼大小选择浮漂

钓大鱼用大钩,钓小鱼用小钩,这一点我相信大家毋庸置疑。那么选择浮漂也是一样的道理,大鱼只要吃饵就是一口吞,吸吞力量大,所以此时我们完全可以应用吃铅量大一些的浮漂。反之,钓小鱼就尽可能用吃铅量小一些的浮漂吧。

一般来说,钓300克以下的鱼,建议应用吃铅量在0.8克左右的浮漂。300克到1000克建议选择0.8克至1.5克浮漂为宜。钓1000到5000克的鱼,建议选择吃铅量在1.5至3克左右即可。如果鱼的个体更大,我们可以选择吃铅量更大的浮漂。

2、根据水深选择浮漂

水越深,钩饵到底的速度就会更慢,如果稍有走水现象,浮漂甚至会出现很难找底现象。因此建议大家钓深水尽量选择吃铅量大、漂身长一些的浮漂。反之,选择吃铅量小一点,漂身短一些的浮漂。

一般来说,一米深的水,应用30cm长度、吃铅1克左右的浮漂即可。水深两米的话,建议选择45cm长度、吃铅2克左右的浮漂即可。水深三米可以选择50-60cm长、吃铅量在3克左右的浮漂。

3、根据竿长选择浮漂

用竿越长我们需要抛投的行程就越长,只有应用更大吃铅量的浮漂才能顺利把钩饵顺利抛至窝点。反之,用短竿时则可以选择吃铅量较小的浮漂。

一般来说,用3.6鱼竿时建议选择吃铅量在0.8-1.5克的浮漂,用4.5鱼竿那就选择吃铅量在1.0至2.0克的浮漂,用5.4鱼竿时建议选择吃铅量在1.5至2.5克的浮漂。以此类推,竿越长,越要用吃铅量更大的浮漂。

结束语

在冬季或者天气闷时,鱼儿吃口往往相对较轻,此时建议大家也要选择小一号的浮漂为宜。看完本文,结合实际鱼情让你选择什么形状、多么长短、多大吃铅量的浮漂时大家该做到心中有数了吧。

我是同行,一位常年坐在水边喜欢思考和分享的实战派钓鱼人。

浮漂如何选购?搞懂种类材质及特 *** ,教你3种选法,看完即会

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乎山水之间也。文明钓鱼,保护资源,人人有责!

钓鱼人除了经常和鱼打交道,自然也不会冷漠其手中的钓鱼工具。浮漂作为钓鱼人的第二双“眼睛”,自然也是十分熟悉的。可如今市面上浮漂的种类、形状真的太多了,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浮漂同样作为钓鱼配件中的重要一环,其选法和用法都是十分有讲究的,那作为一位钓鱼小白,我们又该如何选购浮漂呢?下面我将从浮漂的种类、材质及其特 *** 讲起,并教会大家浮漂的3种选法,请耐心往下看。

之一点,浮漂的种类


1,竖漂

竖漂是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浮漂,因为它在水中的状态是竖直立起的,故取名竖漂。其漂身呈流线型,中间凸起,两端尖细,呈纺锤状。

一端 *** 在浮漂座上,沉入水中的杆状部分叫做漂脚,一般采用碳纤维材料 *** 而成,另一端暴露在空气里,一般会用颜料涂成醒目颜色的细杆叫做漂视漂尾),中间凸起的部分叫做主浮体

竖漂在水中抗风浪 *** 强、稳定 *** 好、灵敏度高,是很多野钓爱好者及竞赛钓手都非常喜欢用的一种浮漂。

2,碎漂

碎漂并非是指破碎的浮漂,而是指零零散散颗粒较多的浮漂。一般常见的就是七星漂。

七星漂买来的时候是用透明的小塑料袋装着的,没有竖漂那么容易折损。取出来你会发现,七颗漂粒上都穿有小铁丝锁扣,漂粒中间就是一枚太空豆,所以七星漂的用法与太空豆如出一辙。

主线上依次穿好漂粒后,可根据水深随意调节漂粒之间的距离。其次七星漂适应 *** 强,但不如竖漂醒目,一般用于钓离岸较近的静水。

3,球漂

球漂一般体型较大,采用空心塑料 *** 而成,它主要是浮力大,没什么灵敏度之说,但是抗风浪 *** 比较好。一般手竿做钓不采用球漂,通常用于海竿远距离抛投进行浮钓。

第二点,浮漂的材质


1,巴尔杉木浮漂

竖漂的种类里面大部分浮漂都是采用巴尔杉木 *** 而成的。其材质很轻,浮力也好,入水翻身竖立快。此浮漂多为长身长脚硬尾漂,漂尾很长,十分醒目,适合大型水域做钓。

但因为是木头材质,难免质地不均匀,外部虽然涂了防水油漆,可还是容易被挤压破损,从而导致吸水,影响浮漂的浮力及灵敏度,所以巴尔杉木浮漂应小心使用及保管。

2,芦苇浮漂

芦苇的浮漂我自己也尝试 *** 过,取材简单,应选用风干的芦苇进行加工。市面上芦苇浮漂的 *** 相对来说是比较便宜的,它浮力好,灵敏度高,但同样易损不耐压。

3,孔雀翎浮漂

这种浮漂一般是采用孔雀的羽毛杆子部分 *** 而成的,这种材料其重量比巴尔杉木还要轻,浮力大,市面上的孔雀翎浮漂有带壳和不带壳之分,带壳的硬度高,不容被压坏吸水,但不带壳的浮漂灵敏度更高,且 *** 更贵。其漂型多为长身长脚软尾漂,漂尾不长,回复 *** 好,漂相真实,适合近水底钓。

4,纳米浮漂

而如今市面上还出现了一种新型材料的浮漂,那就是纳米浮漂,这种材料浮力好,灵敏度也高,而且主要还耐挤压,就算压坏了也不吸水, *** 适中,于是渐渐的也开始受到许多钓友的青睐了。

5,塑料泡沫浮漂

像我们之前说的七星漂和球漂大部分都是采用泡沫或者塑料进行合成的。在竖漂的类别里,塑料竖漂也大有存在,当然这种浮漂大多做工拙劣, *** 便宜,浮力很大,灵敏度也差

第三点,浮漂的选法


1,根据水面状况来选

前面已经分析了浮漂的种类材质的特 *** 。我们外出垂钓时假如是钓静水,其实竖漂和碎漂都可以用,而如果钓点离岸边远且水面风浪大,可选用抗风 *** 好的长尾大型号的巴尔杉木浮漂,大家可根据水 *** 体情况来灵活选择。

2,根据材质来选

浮漂材质不同,首先其 *** 也不同,这是选购浮漂的一个依据。一般市面上孔雀翎浮漂较贵, *** 依次往下是纳米、巴尔杉木、芦苇、塑料浮漂。当然这不是绝对的, *** 也跟浮漂 *** 的工艺有关。

其次孔雀翎材质的浮漂其弹力好、浮力也不错、耐用还不吸水,而巴尔杉木浮漂其抗风浪 *** 好、入水翻身快,但容易压损导致吸水,其次纳米浮漂结实耐用还不吸水,芦苇浮漂其 *** 能比巴尔杉木稍差些,但 *** 便宜。最后塑料浮漂不必多谈,大家可以自己抉择。

3,根据钓法来选

前文已经提到过:球形浮漂体积大,浮力也很大,比较适合用于海竿浮钓。海竿浮钓大部分是为了钓获水体中上层的鱼类,比如鲢鱼鳙鱼。而且海竿的钩组上面携带的饵料多,重力大,所以海竿钓浮宜采用大浮漂。

当然竖漂也可以钓浮宜采用短身粗脚漂。这样浮漂的浮力大,且重力集中在下端漂脚处,中上层的鱼一旦咬钩,浮漂下沉动作快,漂相更明显。

其次钓底的话,宜采用长身长脚硬尾或软尾漂皆可。

软尾指的是可更换的空心漂尾,以孔雀翎为主要材质的漂身,其回复 *** 好,漂相更加真实。而硬尾指的是实心漂尾,一般不可更换,其抗风 *** 比较好,适合钓滑鱼。

最后总结


浮漂的种类主要介绍了三种,分别为竖漂、碎漂、球漂。

浮漂的材质主要罗列了五种,分别为巴尔杉木、纳米、芦苇、孔雀翎、塑料泡沫。各种材质的浮漂其特 *** 也不同,详细介绍请见原文。

其次浮漂的选法也讲了三种,分别是根据水面状况来选、根据材质来选、根据钓法来选。大家可细读原文,灵活选择合适的浮漂。

备注:部分 *** 来自 *** ,通知侵权必删。

码字不易,点个关注呗!我会继续分享自己的钓鱼心得,感谢阅读。

#新作者扶植计划 第二期#

钓鲫鱼选漂有讲究,抓住这几个重点,不管去哪钓都不会选错

#头条创作挑战赛#

选浮漂其实不难,总体来说就是小鱼用小漂、大鱼用大漂,但是鲫鱼除外。钓鲫鱼选漂是比较麻烦的,因为这种鱼虽然是小体型鱼,但有时候也得用大漂。

主要原因是鲫鱼一年四季都能钓,只不过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水温,选择的水深不一样、用到的装备不一样,而这两点一变,势必就影响浮漂的选择。

不过大家也不需要纠结,按照本文说的 *** ,大部分情况都可以轻松应对!如果你对选漂不是很了解,这篇文章请仔细看。

钓鲫鱼选漂的基础原则:首先考虑小漂

多小的漂算小漂?

我个人认为正常在1.5克以下,如果是新手、针对的鲫鱼比较大,那要求可以放宽点,2克以下。

为什么首先考虑小漂?三个原因:

1、鲫鱼是小体型鱼,钓小鱼理论上就该用小漂。

2、鲫鱼一般都是用短竿,通常是4.5米及以下,所以浮漂不需要太大。

3、钓鲫鱼大多选择浅水,以1~2米为主,这样一来也不需要很大的漂。

我始终觉得不论钓什么鱼,浮漂的吃铅量都是更先考虑的,其次是漂尾粗细,第三是材质,第四是漂型。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想法,不 *** 一定正确。

水深影响吃铅量的选择

以上说的是基础选法,可实际上我们选漂需要考虑到众多因素,比如水深就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不可能选择一样的深度作钓,像春天肯定钓浅滩对吧,钓浅了咱们只要按照基础选法,吃铅小一点就行了。但是到了冬天,咱们可能会选择二三米甚至更深的水域作钓,这个时候你再用一克的浮漂,显然就不合适了。

水越深、浮漂的吃铅量应该越大,当然这还得和鱼竿长度、风阻、主线的粗细等因素结合起来,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只看水深,那么我的建议是这样。

2米以下,你就用2克以下的漂,哪怕1克都没啥问题,如果是2~4米,那么浮漂建议用二三克的漂,要是超过4米,那么浮漂建议3克以上。注意,这是在只考虑水深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

鱼竿长度、风阻以及视力对选漂的影响

鱼竿越长、风阻越大,自然得选择大漂,至于具体多大,这就因人而异了,能保证顺利抛投、抛准就行,当然了,基本功还是建议练一练,不能一味加大浮漂。

正常来说4.5米以下的鱼竿,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我个人建议吃铅一克多的浮漂就行了。

4.5~5.4米的鱼竿,建议选择1.5~2克的漂,稍微再大点也没事。

6.3米及以上,浮漂肯定是需要3克以上的,个别比较轻、比较挺拔的高碳竿可能抛投 *** 会好一些,用小漂也能抛出去,这个时候你就得看水深了。如果水深就一米多、两米的样子,加 *** 又能准确抛投,那么小漂自然好。

视力影响的是浮漂漂尾的选择,浮漂的漂尾越细就越灵敏,越粗就越钝。所以说如果你用的是长竿或者钓的是深水,理论上咱们肯定要选吃铅大一点的漂对吧,可如果你的视力很好,那么就选漂尾细一点的大漂。

如果你的视力不好,那肯定就得选漂尾粗一些的,甚至超级加粗尾,哪怕用短竿钓浅水,也得用加粗尾,这个是没得商量的,毕竟如果连漂都看不清,完全没了作钓体验,上鱼又有啥意思?

个人的选漂 *** :

只考虑一二个因素没啥问题,但又要考虑水深、又要考虑竿长、还得考虑风阻、鱼体大小、自己的视力,有些钓友可能就头大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那我来说说我的办法吧,首先看鱼竿长度,因为这个直接决定了“能不能钓”,你要是打算用7.2米的鱼竿,那么一二克的浮漂还需要考虑吗?

鱼竿超过5.4米,你就应该首先考虑能否顺利抛投的问题了,像7.2米直接可以选择3克的。而3克的漂,大部分水深都能应对了,所以水深问题就不需要考虑了,稍微有点风也没啥影响,剩下的就是看自己的视力,决定是否要用加粗尾。

如果你用的是5.4米以下的竿,鱼竿不长,比较好抛,那么抛投 *** 就不再是之一考虑因素,而是应该看水深,只有一二米的水深尽量考虑小漂,当然了小漂肯定要配小钩细线。如果是三四米的水深,那就考虑2~3克的漂。

如果鱼竿不长、水也不深,那首先考虑什么呢?这时就看鲫鱼的密度、开口情况以及小杂鱼的干扰。理论上肯定是小漂更好,能体现更多信号、很微弱的口也能捕捉到,但如果鲫鱼密度很高、给口很猛、或者小杂鱼特别多,那就可以放心用大漂。

最后补充:

既然说到漂了,就顺便提一下浮漂的其他几个参数吧,材质方面 *** 价比更高的是纳米,没这个得说,这两年我也一直推荐大家买纳米漂,省钱又好用。

漂型方面,如果你常年野钓为主,专攻鲫鱼兼顾鲤鱼等底层鱼,细长身是更好的,包括天冷鱼口弱,也是细长身给出的信号更大。玩野钓、也玩黑坑,或者平常会去一些鱼塘作钓,可以考虑枣核漂。

长度方面,水深普遍低于1米,浮漂越短越好;水深1~2米,30公分左右的漂就够了;水深2~4米,40公分左右即可,不玩黑坑没必要用太长的浮漂。浮漂不是越长越好,黑坑用很长的漂只是因为限竿,浮漂长点能够远一点。

至于调钓,说了很多次了,今天就不说了,如果大家想知道什么请在评论区留言,感谢各位阅读。

钓鱼老手对浮漂选择的经验之谈

1、漂身

影响漂的灵敏度的不是材质,核心影响是同体积下的自重,就是看比重。芦苇漂的特点是自身比较很轻,所以相同吃铅量的情况下,芦苇漂一般体积都较小,所以比较灵敏。孔雀羽其比重较大,所以在同等吃铅量的情况下,体积都较大!但由于其材质的关系,要吃铅大只能加长漂身!而长漂身的好处就是稳定!所以,孔雀羽的浮漂的特点就是舍弃部分灵敏度,追求稳定!巴尔杉比重高于芦苇,而又低于孔雀羽,所以他的特点就是中庸!要灵敏度有一点,但是不突出,要稳定 *** 也有一点,也不突出,所以新钓友的之一选择!

2、漂尾

漂尾材质上来说玻璃纤维的使用的最多,也就是常说的硬尾。但是一般来说材质能影响的范围有限,只是影响漂的整体重量,从而影响灵敏度。漂尾影响浮漂灵敏度的关键其实是外形,影响主要来源于体积、比重,漂尾体积越大,浮漂越顿(这点粗尾、细尾最能体现)。总体来说,漂尾越粗,浮漂越顿,反之越灵。

鱼漂的选择,鱼漂的选择与吃铅-第1张图片-

3、漂脚

漂脚主要是影响翻身速度,漂脚现在市面上主要是竹脚、碳脚,有些特殊浮漂是钢脚。碳脚漂一般做的比较细,这样相对来说灵敏度会高一点。而竹脚漂由于材质的原因,一般会做稍微粗一点,灵敏度会降低一点。钢脚漂是比较新的材料,但是可塑型很好,可以通过不同的 *** 方式兼容碳脚和竹脚的优势。总体来说,就是漂脚比重越大,翻身越快,反之越慢。稳定 *** 方面,漂脚越长,漂座一般离水面就越长,所以稳定 *** 就越好,反之稳定 *** 就较差。

4、汇总

  • 漂整体比重越低,越灵敏(别忘了还有考虑漂脚漂尾哦)。
  • 漂整体越细,越灵敏(漂脚、漂身、漂尾都是)。
  • 漂身越长,越稳定。
  • 漂身越短,越抗走水。
  • 漂重心越靠下,漂越灵敏,也越稳定,
  • 漂脚越长,越稳定,但是翻身较慢!

最后需要说明下,浮漂并非越灵敏越好,要看使用的季节。水温高的季节追求稳定 *** ,水温低的季节追求灵敏度,所以选择浮漂要慎重。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标签: 鱼漂 选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