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子(味甘,平,无毒,入心、脾、肾三经。泡去皮、心,炒。)心肾交而君相之火邪俱靖,肠胃厚而泻痢之滑脱均收。频用能涩精,多服令人喜。
莲藕(味甘,平,入心、脾二经。忌铁。)生用则涤热除烦,散瘀而还为新血;熟用则补中和胃,消食而变化精微。
莲花(须味甘、涩,温,无毒。入心、肾二经。忌地黄、葱、蒜。)清心而诸窍之出血可止,固肾而丹田之精气无遗。须发变黑。泻痢能除。
莲子,脾家果也,久服益人。石莲子乃九 *** 霜后坚黑如石,堕水入泥者。今肆中石莲子,其味大苦,产广中树上,不宜入 *** 。
藕 *** 带涩,止血有功,产家忌生冷,惟藕不忌,为能去瘀故也。
莲须温而不热,血家、泻家尊为上剂。
莲房固精涩肠,但不宜多服。
叶可助胃消食,蒂治雷头风,取其有震仰盂之象,类从之义也。
橘皮 (味辛,温,无毒。入肺、脾二经。广中者更佳,福建者力薄,浙产便恶劣矣。陈久愈佳。去蒂及浮膜,晒干。)止嗽定呕,颇有中和之妙;清痰理气,却无峻烈之嫌。留白者补胃偏宜,去白者疏通专掌。
苦能泄气,又能燥湿,辛能散气,温能和气;同补 *** 则补,同泻 *** 则泻,同升 *** 则升,同降 *** 则降。夫脾乃元气之母,肺乃摄气之籥,故独入二经。气虽中和,然单服久服,亦损真元。橘皮下气消痰,橘肉生痰聚气,一物也,而相反如此。
青皮(即橘之小者。麸炒。)破滞气,愈攻愈效;削坚积,愈下愈良。引诸 *** 至厥阴之分,下饮食入太阴之仓。
青皮兼能发汗, *** 颇猛锐,不宜多用。如人年少壮,未免躁暴,及长大而为橘皮,如人至老年,烈 *** 渐减。经久而为陈皮,则多历寒暑而躁气全消也。核主 *** 疝气,一味为末,酒服五钱。叶主肺痈、乳痈,绞汁饮之。
香橼(味苦,温,无毒。入肺、脾二经。年久者良。去白炒。)理上焦之气,止呕宜求;进中州之食,健脾宜简。
*** 虽中和,单用多用,亦损正气,脾虚者须与参术并行,乃有相成之益耳。
大枣(味甘,平,无毒。入脾经。坚实肥大者佳。)调和脾胃,具生津止泻之功;润养肺经, *** 助脉强神之用。
经言:枣为脾果,脾病宜食之。又曰:脾病人毋多食甘,毋乃相戾耶?不知言宜食者,指不足之脾也,如脾虚泄泻之类;毋多食者,指有余之脾也,如中满肿胀之类。凡用 *** 者,能随其虚实而变通之,虽寻常品味,必获神功;苟执而泥之,虽有良剂,莫展其长,故学者以格致为亟也。
按:枣虽补中,然味过于甘,中满者忌之。小儿疳病及齿痛痰热之人,俱不宜食,生者尤为不利。红枣功用相仿,差不及耳。
芡实(味甘,平,无毒。入脾、肾二经。)补肾固精而遗浊有赖,益脾养气而泄泻无虞。
禀水土之气以生,独于脾肾得力,小儿不宜多食者,以其难消也。
乌梅 (味酸,平,无毒。入肺、脾二经。)定嗽定渴,皆由敛肺之勋;止血止利,尽是固肠之力。清音去痰涎,安蛔理烦热,蚀恶肉而至速,消酒毒以清神。
白梅(即霜梅也。)牙关紧闭,擦龈涎出便能开;刀箭伤肤,研烂敷之血即止。
乌梅、白梅,皆以酸收为功,疽愈后有肉突起,乌梅烧敷,一日减半,两日而平,真奇方也。夫梅生于春,曲直作酸,病有当发散者,大忌酸收,误食必为害。若过食而齿齼者,嚼胡桃肉解之。
柿(味甘,寒,无毒。入肺、脾二经。)润肺止咳嗽,清胃理焦烦。
干柿,能厚肠而止泄,主反胃与下血。
柿霜,清心而退热生津,润肺而化痰止嗽。
三者主用大同小异,总之肃清上焦火邪,兼有益脾之功也。有人三世死于反胃,至孙得一方,用柿饼同干饭食之,绝不用水,亦勿以他 *** 杂之,旬日而愈。
按:柿 *** 颇寒,肺经无火,及风寒作嗽者,冷痢滑泄者忌之。不宜与蟹同食,令人腹痛作泻。
荸荠(味甘,寒,无毒。)益气而消食,除热以生津。腹满须用,下血宜尝。
同胡桃食,能化铜物为 *** 。一味为末,能辟蛊毒。
按:孟诜云:有冷气人勿食,多食令人患脚气,孕妇忌之。
枇杷叶(味苦,平,无毒。入肺、胃二经。刷去背上毛。治胃病,姜汁涂炙;治肺病,蜜水涂炙。)走阳明则止呕下气,入太阴则定咳消痰。
长于降气,气降则火清痰顺。但去毛不净,射入肺中,作咳难疗。
按:胃寒呕吐,及风寒咳嗽者忌之。
甘蔗(味甘,平,无毒。入肺、胃二经。)和中而下逆气,助脾而利大肠。
禀地之冲气,故味甘 *** 平。甘为稼穑之化,故和中助脾,亦能除热止渴,治噎膈,解酒毒。
按:世人误以蔗为 *** 热,不知其甘寒泻火。王摩诘诗云: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盖详于本草者耶。惟胃寒呕吐,中满滑泄者忌之。
白砂糖(味甘,寒,无毒。入脾经。)生津解渴,除咳消痰。中满者禁用。
红砂糖(味甘,寒,无毒。)功用与白者相仿,和血乃红者独长。(红白二种,皆蔗汁煎成。)
多食能损齿生虫,作汤下小儿丸散者,误矣。
桃仁(味苦、甘,平,无毒。入肝、大肠二经。香附为使。泡去皮尖,炒。勿用双仁者。)破诸经之血瘀,润大肠之血燥。肌有血凝而燥痒堪除,热入血室而谵言可止。
苦重于甘,气薄味厚,沉而下降,为阴中之阳。苦以推陈,甘以生新,故血疾恒需之。桃为五木之精,故能辟邪杀 *** ,亦可杀虫。桃枭是桃实在树,经冬不落者,正月采之,主辟邪祛祟。
按:桃仁破血,血瘀者相宜,若用之不当,大伤阴气。
杏仁(味苦、甘,温,有毒。入肺、大肠二经。恶黄芩、黄芪、葛根,畏蘘草。泡去皮尖,焙。双仁者勿用。)散上焦之风,除心下之热。利胸中气逆而喘嗽,润大肠气闭而难通。解锡毒有效,消狗肉如神。
杏仁 *** 温,散肺经风寒滞气,殊效。
按:阴虚咳嗽者忌之,双仁者能 *** ,有毒盖指此耳。
梨(味甘、酸,寒,无毒。入心、肝、脾三经。)外宣风气,内涤狂烦。消痰有灵,醒酒最验。
人知其清火消痰,不知其散风之妙。生之可清六腑之热,熟之可滋五脏之阴。
按:丹溪云:梨者,利也,流利下行之谓也,脾虚泄泻者禁之。
橄榄(味酸、涩、甘,平,无毒。入胃经。)清咽喉而止渴,厚肠胃而止泻。消酒称奇,解毒更异。
迹其主用,约与诃黎勒相同。误中河豚毒,惟橄榄煮汁,服之必解;诸鱼骨鲠,嚼橄榄汁咽之,如无橄榄,即以核研末,急流水调服亦效。
胡桃(味甘,平。无毒。入肺、肾二经。)佐补骨而治痿强阴,兼胡粉而拔白变黑。久服润肠胃,恒用悦肌肤。
三焦者,元气之别使;命门者,三焦之本原,盖一原一委也。命门指所居之腑而名,乃藏精系胞之物。三焦指分治之部而名,乃出纳熟腐之司。一以体名,一以用名。在两肾之间,上通心肺,为生命之原,相火之主。《灵枢》已详言,而扁鹊不知原委体用之分,以右肾为命门,以三焦为有名无状,承讹至今,莫之能正也。胡桃仁颇类其状,而外之皮汁皆黑,故入北方,通命门,命门既通,则三焦利,故上通于肺耳。一幼儿痰喘,五日不乳,其母梦观音授方,令服人参胡桃汤数口,喘即定。明日去胡桃衣,喘复作,仍连皮服,遂愈。盖皮有敛肺之功也。但用一味,空腹时连皮食之,最能固精。
按:肺有痰热,命门火炽者勿服。
龙眼(味甘,平,无毒。入心、脾二经。)补心虚而长智,悦胃气以培脾。除健忘与怔忡。能安神而熟寐。
不热不寒,和平可贵,别名益智者,为其助心生智也。归脾汤用为向导者,五味入口,甘先归脾也。道家用龙眼肉细嚼千余,待满口津生,和津汩汩而咽,此即服玉泉之法也。
山楂(味酸,平,无毒。入脾、胃二经。去核。)消肉食之积,行乳食之停。疝气为殃,茴香佐之而取效;儿枕作痛,沙糖调服以成功。发小儿痘疹,理下血肠风。
善去腥膻油腻之积,与麦芽之消谷积者不同也。核主催生疝气。
按:胃中无积,及脾虚恶食者忌服。
榧子(味甘,平,无毒。入肺经。反绿豆。)杀百种之虫,手到而痊;疗五般之痔,频尝则愈。消谷食而治咳,助筋骨而 *** 。
东坡诗云:驱除三彭虫,已我心腹疾。指其杀虫也。不问何虫,但空腹食榧子二十一枚,七日而虫下,轻者两日即下矣。
按:丹溪云:榧子,肺家果也,多食则引火入肺,大肠 *** 。
石榴皮(味酸、涩,温,无毒。入肝、脾、肾三经。)泻痢久而肠虚,崩带多而欲脱。水煎服而下蛔,汁点目而止泪。
按:榴味酸涩,故入断下崩中之剂,若服之太早,反为害也。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
这9种蔬菜的叶子不要扔,吃起来营养又美味,别说我没告诉你霜降过后,我们玉溪大部分地区下了好几天的土黄雨,雨水的降临导致气温突降,昨天还是艳阳高照,我还穿着短袖乱跑,今天寒流来袭就要秋裤加身还不能穿少。
裹得像粽子似的好友总结说:让人措手不及的未必是坏事,有些时候,该来的总会来,慢慢承受吧!注意加衣别耍风度哦!
也是,让人措手不及的未必就是件坏事,
近段时间,大城市里的蔬菜 *** 日益增长,菠菜已经卖到十多元一斤了,对农民来说这何尝不是件好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咱们不能雪中送炭也就算了,可不能落井下石幸灾乐祸。小丫生长在乡村,吃在乡村,天天和蔬菜打交道,那么就为大家分享几种看似不能吃又很好吃的蔬菜叶子。
这对于蔬菜 *** 不便宜的大城市众多消费者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众所周知,有许多瓜果蔬菜,吃瓜的不吃叶,吃地上的就不吃地下的。看着肥肥嫩嫩的叶子,扔了可惜,喂牲畜家里又没条件养。
其实有一些叶子以其扔了,还不如利用一下,譬如说人吃,至于好吃不好吃,尝尝就知道。
白萝卜叶
北方人把萝卜叶叫做萝卜缨子,他们通常是把焯水后的萝卜叶子剁细包包子包饺子吃,我的想法是不能理解,这东西也能吃?可后来吃过后才知道的确美味。
食用 *** :炒 *** ,凉拌,煮汤,味道鲜甜,口感脆嫩。由于喜欢食用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乡下已经把萝卜苗当蔬菜来种植了。
若是购买萝卜时,看到有叶子在萝卜上,可不要扔了,这类叶片看似有点老,可腌成泡菜同样好吃。
芹菜叶
我之一次去城里时,看到城里人吃芹菜只吃茎,把叶子扔了,觉得怪可惜的,难道他们不知道叶子好吃么?
芹菜的叶子虽然不及茎一样的鲜脆,但是用来凉拌吃却很美味。包括它的根也可以吃,做法是根同叶子焯水后,放入花椒,盐和炒好的花生一起舂,既香甜又美味,那可真是一道好吃的下饭菜呢。
红薯叶
一直认为红薯叶是喂猪和喂兔的标配,吃了猪儿长得快,兔子长得肥。以前我家甘蔗地里就种有许多,茂盛期全部割回家煮了喂猪,却不知道这叶子 *** 能吃。
吃在嘴里口感有点滑粘,说不上美味,据说这叶子是爱美人士的更爱,刮油厉害,吃一两刮二两油,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吃法:炒,焯水后凉拌。
蚕豆叶
在有些农村短 *** 里,会看到有人掐青蚕豆尖蘸辣椒面吃,俗称蚕豆笋。这种吃法,小丫没吃过,但是我们当地的豆尖腌菜倒是出名得很。
豆尖腌菜就是用蚕豆叶腌制而成的,用米汤浸泡三日,加入盐和辣椒面就可以食用,味道纯正,酸爽可口。
花椒叶
花椒叶用来煎鸡蛋或者腌在豆瓣酱里,是一道难得吃的美味。煎鸡蛋叶片要春时采,腌在酱里的要夏时采。一嫩一老的叶片都含有浓郁的椒香,值得一尝。
我们当地炒田螺时,也喜欢把花椒叶和香橼叶放到里面一起炒,炒出来的田螺既有花椒的麻香味,又有香橼的清香味,味儿很是清爽。
?鱼腥草叶
集市上卖的鱼腥草几乎都是地下根茎,人们也喜欢嚼这种能发出脆声音的茎,素不知道它的叶子才是最美味的。
鱼腥草叶吃起来比根多了一分的涩,一分的酸,但少了根的辛和苦,而且越吃越上头,越吃越想吃。
佛手瓜叶
老的佛手瓜叶接触面有点“划手”,就是糙糙的感觉,可是嫩嫩的藤蔓和叶片炒熟后颜色翠绿欲流,吃起来咔嘣脆,是一种尝一口就让 *** 罢不能的蔬菜。
集市上一把三两的佛手瓜叶可以卖到五元,称斤的话七八元一斤,贵的时候一斤高达十多元,好吃极别:五星
南瓜叶
南瓜叶和佛手瓜叶同样糙手糙脚,可煮熟后就不糙嘴了。我们农村里洗菌子时,都是把南瓜叶当刷子用。众人们素不知道,一度被人们称之为“猪吃菜”的南瓜叶却是一道美味菜。
煮出来的南瓜叶碧绿如玉,柔软之极,汤喝起来也没有丝毫的苦涩味,不过,嫩的蔓梢才可取,老叶,枯叶是不能吃的。
莴笋叶
莴笋叶是刷火锅的好食材,味道鲜美不说,营养极其丰富。许多人买莴笋时,都喜欢把叶子掰掉,只留尖上的几小片嫩叶,其实莴笋叶子炒出来也挺好吃。
我喜欢用莴笋叶煮豆腐吃,一绿一白煮出来,好看又好吃,每次我煮, *** 就会说哟!今天又吃翡翠白玉汤。
除了以上这九种蔬菜的叶子可以吃,有人说姜叶,辣椒叶也可以吃,吃辣椒叶可以理解,我想吃姜叶的人肯定是个狠人。
咱们农村人生活在农村这块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吃菜不过是个小问题,水烧开了才需到地里拔菜的地方,确实是让大城市里的人羡慕加妒忌。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菜叶子虽然无需天天吃,菜价上涨的时候,偶尔吃上一两顿也是挺不错的。#三农高质量创作大赛#
小时候,家家户户门前都有香橼树【香橼树】常绿乔木,枝有棱及短刺。单身复叶互生,革质;叶长椭圆形,叶翅倒心形。花单生或簇生于叶腋;花萼盆状,5裂;花瓤5,白色,芳香;雄蕊25枚以上;子房10~11室。花期4~5月。柑果长圆形、圆形或扁圆形,成熟时橙 *** ,果皮粗糙而厚,有香气。果期10~11月。间或有黄白色 *** 。质坚硬。气香,味酸而苦。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趁鲜切片,亦可整个或对剖两瓣后,晒干或低温干燥。
产地: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
儿时,村里有户人家门口有棵高大的树,秋天时候,树上结满了像橘子一样的果子,每回路过,总是眼馋,但主人家一直告知,说这不是橘子也不是橙子,不能吃的,叫香橼。而后心里一直带着这样的疑问,一直没有爬上树去探个究竟,也没有尝过这个长得貌似很好吃却不能吃的香橼的味道。
在儿时的我眼中,那棵香橼树一直就长在那里,特别高大,像一个敦厚的长者,树干是粗粗壮壮的,树冠是高高大大的,而且无论春夏秋冬,那厚实的树叶始终是墨墨绿的,很少有黄叶掉落。那时有着好多年龄相仿的孩子,都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早上同班的三三两两相约了一起上学,放学后不用约,全都聚到这棵香橼树下,要么一起做作业,要么嘻嘻哈哈做游戏,男孩子是抛弹子、抛铁箍;女孩子跳皮筋,踢毽子。
那时候我们一起唱这样一首歌谣:
荷花荷花几时开?
一月里开
一月里不开几时开?
二月里开
。。。。。。
香橼花是五月里开的。香橼花开起来的时候,整棵香橼树的郁郁葱葱间,缀满了雪白的小花,一簇簇的,齐赞赞的,飘着一股清悠悠的芳香,让人心旷神怡,远远的就能闻着,真真的让人心生欢喜。 五月尽,香橼花落。香橼树下,根部带着些 *** 的花蒂,撒落一地。用汪曾祺先生的话来说,香橼花蒂的 *** 仿佛有点忧郁,别的花是飘下,香橼花是掉下的。而且,落地有声。
花是树做的梦
梦是人开的花
梦样的花
尽落入,花样的梦
是之为无常
是之为,常
偶然发现,农园里也有香橼树,大大小小的橙 *** 的果子挂在树上,跟记忆里的那棵香橼树一模一样,看上去美味极了。终究还是想爬上树,摘一个,尝一下,解了儿时的好奇心。香橼到底是什么味道的?
本文系《粤厨宝典》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
正文:
“香橼”最早的名称——“枸橼”,
是出自东汉(25年―220年)杨孚撰写的《异物志》的“枸橼,实如橘,大如饭筥,皮有香,味不美,可以浣治葛、薴,若酸浆”一句之上。
及后东晋(316年―420年)裴渊在《广州记》还补充有“枸橼树似橘如柚,大而倍长,味奇酢。皮以蜜煮为糁”一语。
《异物志》及《广州记》不约而同地将“枸橼”收录,说明这种植物极有可能是出自岭南。
有趣的是,对于这种植物果实的味道,两位学家有着不同的理解,杨孚言之“味不美”而裴渊则言之“味奇酢”。
佛手
怎么会出现如此差异的殊见呢?
有植物学家认为,这是这种植物经过二百多年之后已经完 *** 工或自然种系进化的缘故。
事实上,迨至北宋时期,苏颂(1020年―1101年)在《图经本草》将“枸橼”定为别名,起用一个新的名称——“香橼”为正名,足以说明这种植物继续进化得越来越招人喜爱了。
与此同时,这种植物有容易驳枝嫁接的特 *** ,也是驱使人们乐此不疲地舞弄它的原因。经过驳枝嫁接,这种植物往往会易变出新的及意想不到的品种。
苏轼(1037年―1101年)在《物类相感志》记下的“香圆”一品,及明代兰茂(1397年―1476)在《 *** 本草》记下的“佛手柑”一品,就是极好的例证,
它们都是“枸橼”的变种。
佛手
虽然有植物学家认为,“枸橼”对其他柑橘属的品种并不具备亲和 *** 。
但是,我们的祖先发现,若先在同种之间驳枝嫁接使其身变异成为“香圆”或“佛手柑”,就可以与柑橘属的其他异种进行杂交,杂交后所得品种的生长速度便会加快,而且树干亦会变得特别粗大。
古代岭南之砧木就是利用这种 *** 而广为生产的。
有植物学家认为,中国人的这种同属异种杂交法的大量应用,正表示着“?檬”粉墨登场的前奏已经吹响!
现代植物学家认为,无论是“香橼”又或是“?檬”都与远古的“枸橼”有着亲缘关系,它们之中一个属于“嫡出”一个属于“庶出”而已。
“?檬”的知识请见《香料知识:柠檬实际是来自中国柑橘属基因,因航海而被欧洲人重视》。
如今,“庶出”的“柠檬”成为世界级的酸味剂,“嫡出”的“香橼”成为中医眼中的行气 *** 。
在厨师的手中,它们都是膳食香料!
“柠檬”在前文已述(请见《香料知识:柠檬实际是来自中国柑橘属基因,因航海而被欧洲人重视》),今文专说“香橼”。
植物学家往往将“枸橼”的变种统称为“香橼”。
依此,“香橼”就有三个品种,
果椭圆形的“香橼”、
果扁圆形的“香圆”、
果凸凹洼纹的“佛手”。
(以上橱窗的商家及商品,与本文作者及头条号没有必然关系,选购时应与商家核准货品真实)
在学科上,它们归常绿乔木双子叶植物纲
香橼
又称“枸橼”“钩缘”“香圆”“香泡树”“香橼柑枸橼”,英文称作Citron Fruit,拉丁学名Citrus medica L.var.medica。
其枝有短硬棘刺,嫩枝光滑,带紫红色。
叶互生,无叶翼,叶片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先端钝或短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锯齿,具半透明的油腺点。
柑果长圆形、卵形或近球形,长10~25厘米,先端有 *** 状凸起,果皮粗糙或平滑,瓤囊小。熟时柠檬 *** ,芳香。
花期在4月份,果熟期在10~11月份。
另外,还有一种称“云南香橼”<Citrus medica L.Sp.Pl.var. yunnanensis S.Q.Ding ex Huang>的柑果为桃形或阔卵形。
它们成熟果实含柠檬酸(Citricacid)、橙皮甙(Hesperidin)、柠檬醛(Citral)、苹果酸(Malicacid)、乙酸牻牛儿酯(Geranyl acetate)、水芹烯(Phellandrene)、柠檬油素(Citropten)、乙酸芳樟醇酯(Linalyl acetate)、右旋柠檬烯(Limonene)及枸橼苦素(Citrusin)等成分。
香橼图谱
香圆
拉丁学名Citrus wilsonii Tanaka。
其叶形及质地与柚叶相似,但网状脉明显。其翼叶又近似于橙叶。
柑果扁圆形,果顶稍凹陷,有明显环圈或 *** 状凸起。蒂部平坦,果皮甚粗糙,常呈肉瘤状皱劈,淡橙 *** ,油胞大,油量多,甚芳香。
果肉淡 *** ,甚酸,有苦味。
花期在4~5月份,果熟期在10~11月份。
成熟果实含堇黄质(Violaxanthin)、叶黄素环氧化物(Lutein epoxide)、轻基-α-胡萝卜素(Hy-droxy-α-carotene)、新黄质(Neoxanthin)、β-阿扑-8-胡萝卜醛(β-apo-8-carotenal)、β-胡萝卜素氧化物(β-mutatochrome)、η-胡萝卜素(η-carotene)、异堇黄质(A *** oxanthin)、黄体呋喃素(Luteoxan-thin)、玉米黄质(Mutatoxanthin)、隐黄素(Cryptofl *** in)及六氢番茄烃(Phytofluene)等成份。
而叶片则含γ-松油烯(γ-terpiene)、橙花醛(Neral)、对-聚伞花素(P-cymene)、柠檬烯(Limonene)、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月桂烯(Myrce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罗勒烯(Ocimene)、异松油烯(Terpinolene)、
香茅醛(Citronellal)、香茅酸(Citronellol)、癸醛(Dec *** )、芳樟醇(Linalool)、4-松油醇(4-terpineol)、橙花醇(Nerol)、壬酸(Nonanol)、α-松油醇(α-terpieol)、牻牛儿醛(Geranial)、乙酸牻牛儿醇酯(Geranyl acetate)、牻牛儿醇(Geraniol)、
衣兰烯(Ylangene)、 *** 烯(Caryophyllene)、樟烯(Camphene)、3-蒈烯(3-carene)、辛醛(Oct *** )、庚醛(Hept *** )等成分。
(以上橱窗的商家及商品,与本文作者及头条号没有必然关系,选购时应与商家核准货品真实)
佛手
又称“手柑”“花柑”“飞穰”“佛手柑”“佛手香橼”“五指香橼”“蜜筩柑”“蜜萝柑”“福寿柑”“五指柑”“十指柑”“香柠檬”,
英文称作Finger Citron或Bergamot,拉丁学名Citrus medica L.var. sarcodactylis(Noot.)Swingle或Citrus medica var. digitata。
其老枝灰绿色,幼枝略带紫红色,有短而硬的刺。
单叶互生,叶柄短,无翼叶。叶片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先端钝,有时微凹,基部近圆形,边缘有浅波状钝锯齿。
柑果卵形或长圆形,先端 *** 如拳状,或张开似指尖,其裂数 *** 心皮数,表面橙 *** ,粗糙,果肉淡 *** 。
花期在4~5月份,果熟期在10~12月份。
它成熟果实含柠檬油素(Citropten)、香叶木甙(Dio *** in)、6,7-二甲氧基香豆精(6,7-dimethoxycou *** rin)、3,5,8-三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门(3,5,8-trihydroxy-4,7-dimethoxy fl *** one)、胡萝卜甙(Daucosterol)、诺米林(Nomillin)、
柠檬苦素(Limon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对-羟基苯丙烯酸(p-hydroxy phenylpropeno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橙皮甙(Hesperidin)等成分。
佛手图谱
清代(1616年―1911年)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二十五·木语·橘柚》中有云:
“香橼,一曰枸橼,以高要极林乡为上,其状如人手,有五指者曰五指柑,有十指者曰十指柑,亦曰佛手柑。有单拳有合掌不一,花开即见其子于蕊中,子成长如小瓜,皮若橙柚而光泽,肉甚厚,色白如肪。然亦松虚,味短,惟香芬大胜香橼,经久不歇耳。捣大蒜罨其蒂上,香更充溢。以汁浣葛薴,绝胜酸浆,一名飞穰。”
如果我们翻查“香橼”的历史,从东汉时的“枸橼”到清代的“佛手”,经历了将近一 *** 之后,其品种已臻成熟,外形一代比一代优美,香味一代比一代馝馞。
甚至与其堂兄弟——“柠檬”,形成“橼香柠酸”的 *** 。
一般而言,“佛手香橼”分有三种,
一种手指肉条挺直或斜展的称“开佛手”,
一种闭合如拳的称“拳佛手”或“假佛手”,
再有一种手指肉条卷曲伸展的称“卷佛手”,它们都以“绿边白肉”为优。
人们又依其产地将产于浙江的称为“兰佛手”,将产于福建的称为“闽佛手”,将产于广东、广西的称为“广佛手”,将产于四川、云南的称为“川佛手”等等,不一而足。
“佛手香橼”馝馞的近乎甜橙与柠檬的香味相当美妙,而且越放越香。
其如手掌合十的外形又正迎合敬神、求神和祭祖的心理。
所以,在普通人的心目中,“香橼”是供品,“柠檬”是食品。
然而,离开 *** 国家,“香橼”也是膳食香料!
全文完
(以上橱窗的商家及商品,与本文作者及头条号没有必然关系,选购时应与商家核准货品真实)
这种叶子泡水,祛湿解暑增强免疫力…夏天很容易买到小满过后气温升高、雨水充沛,湿邪与暑热结合,就容易得皮肤病。中医常用种不起眼的叶子来清热祛湿,它就是紫苏。
紫苏全身都是宝
紫苏有“圣草名 *** ”的美誉,堪称夏季居家必备!为啥说紫苏全身都是宝?因为紫苏的叶、梗、籽都可以入 *** 。
紫苏叶:归肺、脾两经,能解表散寒,缓解风寒感冒。
紫苏茎(苏梗):有宽胸、和胃、行气的作用,常用于缓解胸肺脾胃闷胀气滞。
紫苏 *** (苏子):可以降气化痰。
紫苏这么好,我们要怎么利用呢?
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本期专家
北京中医 *** 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任医师 林燕
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喉科
主任医师 张虹
1.做香囊
增强免疫力
紫苏做香囊,能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放在家里、挂在车上都方便。
材料:霍香10克、苍术10克、紫苏叶7.5克、贯众10克、菖蒲7.5克、草果(豆蔻)5克、艾叶5克、白芷6克
做法:把 *** 打碎,装入无纺布小袋子中,再套进香囊布袋即可。一个月换一次。
2.香苏饮
和胃疏肝
到了夏天一些人常常会出现胃痛、消化 *** 、食欲减退、 *** 不成形的情况,这可能是脾胃不和造成的。针对这部分群,不妨借鉴《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一个方子——香苏饮。
材料:紫苏子、紫苏梗、香附、杏仁、豆蔻、香橼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化痰。
【注意】香 *** *** *** 偏辛温,偏燥,体内津液不足的人或阴虚有火的人不宜服用。具体使用剂量和配伍请咨询专业医生。
湖边的拍照,简直绝了~
小乔讲摄影,赞914
紫苏不仅可以入 *** 调理身体
也可以 *** 美食哦~
陈皮紫苏蛋
俗话说“一两陈皮一两金”。陈皮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与紫苏叶1:1搭配可以煮陈皮紫苏饮,适合受寒者饮用,可以排痰止咳。
煮多了喝不完也不要紧,我们还可以用来做一款特殊的“茶叶蛋”。
材料:紫苏、陈皮、茶叶、鸡蛋、桂皮、八角、酱油、糖、姜
做法:
1.紫苏、陈皮各10克,冲泡成陈皮紫苏饮。
2.锅中放茶叶、盐、生抽、陈皮紫苏饮、桂皮、八角、糖、姜,放鸡蛋中火煮4分钟。
3.鸡蛋捞出过凉水,敲碎鸡蛋壳,再放入锅中大火烧1分钟,倒入容器里浸泡10小时即可食用。
【注意】浸泡时,鸡蛋要全部浸没在汤液中。
紫苏叶也有祛腥增香的效果,蒸鱼、蟹等海鲜、河鲜的时候也可以适量放一点~
怎么用枸橼叶水提取物合成纳米颗粒??——【·摘要·】——?
如今,二十一世纪最有趣的研究领域之一是纳米技术,它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生命科学的范式变化,因为它为增强食品工业和医学中使用的产品创造了新的可能 *** 和目前被用作食品传感器来评估食品的安全 *** 和质量。
纳米颗粒是负责纳米技术应用特 *** 的基石,这个非常重要,因为与散装材料相比,它们具有优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 *** ,这些材料由于其小尺寸而具有较大的表面体积比,这导致表面反应 *** 增加。
?——【·实验 *** ·】——?
为了产生这些,有三种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 *** 。
然而,研究人员之所以选择生物 *** ,是因为物理和化学 *** 存在许多缺点,例如使用大量能源,产生危险化学品,昂贵,长期加工以及所使用的反应物化学品对环境,植物群的生命和生命 *** 有毒。
此外,生物 *** 优于物理和化学 *** ,因为它们具有生态友好 *** ,易于制备,无毒,经济,并且生产大量具有明确指定大小和形态的。由于这些局限 *** ,大多数相关研究都集中在生产的环保和快速合成技术上。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利用植物衍生提取物代替合成化学试剂作为发展趋势,具有上述许多特征,可以生物合成金属氧化物用于各种目的,并克服合成的物理化学 *** 的局限 *** 。
植物具有多种生物活 *** 物质,包括酚类、类黄酮、萜类、生物碱、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酶,它们可以在化学试剂的作用下将金属离子还原为低价态。影响工业中NPs最终用途的主要因素是用于NPs生物合成的金属的种类和 *** 质。
此外,在纺织工业中,纳米颗粒被添加到最终织物中,以提高其对紫外线辐射,抗菌和除臭 *** 能的抵抗力。此外,它还可用于通过光降解从环境中去除污染物。
作为应用的一部分,还可用于太阳能电池、电子、抗真菌、制 *** 和临床目的,用于治疗人类和动物的传染病,最近已被验证可用作膳食补充剂添加剂,以增强免疫功能,增加抗氧化活 *** ,改善鸡蛋品质并增加蛋鸡产量。
柠檬草在几种生物活动中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包括治疗胃肠道疾病,特别是脂质过氧化,抗真菌,由于输注后这种植物中存在令人愉悦的香气,抗风湿 *** 和防腐 *** 。
此外,其他研究描述了柠檬草在不同国家的传统用途,由柠檬草叶制成的茶被用作解痉 *** 、利尿剂、愈合伤口和骨折。
植物化学分析显示,它的叶子是几种次级代谢物的丰富来源,可以通过作为还原,封端或稳定剂来帮助NPs的生物合成和形成。
本研究旨在成功研究枸橼酸枸杞子的纳米颗粒的体外抗氧化、抗炎和细胞毒 *** 活 *** ,为生物合成提供一条新的、环保的绿色途径, 而不是有害的,减少和昂贵的稳定化学品,表面活 *** 剂和聚合物。
材料和 *** 植物采集2021 年 1 月从埃及法尤姆阿 *** 韦的阿布君舒植物园收集了柑橘新叶。将叶子风干,然后由实验室搅拌机研磨成粉末,并在环境空气温度下在密封容器中保持直到需要并远离光线。
化学品和试剂目前研究获得的所有化学品和试剂均为分析级,特别是醋酸锌二水合物,二苯基-2-三硝基肼和L-抗坏血酸,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和阿莫西林,甲醇未经额外纯化。去离子水在生物合成过程中使用。
柠檬枸杞子的制备将50 g干燥的粉状叶加入到锥形瓶中的500 mL去离子水,将含有相应干燥叶子的烧瓶置于45°C的超声探针均质器中30分钟。通过离心以4000rpm离心15分钟除去提取物中的固体残留物,直到获得澄清的滤液并将滤液用于合成。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安捷伦 1260 系列用分析。采用色谱柱进行分离。水和0.05%三氟乙酸的 *** 是流动相的组分,流动相的流速为0.9 mL/min。对于每个样品,使用5μl注射体积。将色谱柱中的温度设定为恒定在40°C。
纳米颗粒的生物合成将收集的20毫升柠檬酸衣原体滤液滴加到50mL的0.1M乙酸锌二水合物中,在60°C下剧烈搅拌1小时。使用 *** 作为起始材料将pH调节至10.5。之后,使用紫外双光束光谱法监测所得溶液,直到出现浅棕色沉淀。
将所得以4000rpm离心15分钟,并洗涤沉淀三次。离心后弃去上清液,收集沉淀物,干燥,在600°C马弗炉中煅烧2小时,以产生白色粉末形式的所需产物。
氧化锌-核动力源的表征测试了这种纳米颗粒的紫外-可见吸光度以确定带隙能量,并证明NPs已成功合成。简而言之,由超声器将 0.01 g 分散在双蒸馏水中,然后在石英比色皿中取 2 mL 并使用紫外-可见日立分光光度计 U-2900用200-700 nm 的波长扫描进行分析。
傅里叶变换 *** 分析参与生物合成的 *** 团,光谱范围为4000-400 cm?1使用分析进行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分析用于确定获得的结晶度和纯度。能量色散 X 射线分析利用能量色散光谱仪测量生物合成纳米颗粒的元素结构,以检测不同的元素组成。
简而言之,将 2 mL DPPH溶液分别加入到 50 μl 柠檬酸梭菌中,浓度分别为1000、500、 *** 、100、50、25 和 12.5 μg/mL。将反应混合物充分搅拌,然后在室温下在黑暗中静置30分钟,以保护混合物免受光辐射。
通过测量30分钟后517nm处的吸光度来评估 *** 基的减少。为了校准所得活 *** ,使用L-抗坏血酸作为参考物质。
抗菌活 *** 微生物菌株和培养条件本研究选择了3种病原微生物,包括2种食源 *** 致病菌和1种真菌植物病原体,两种细菌分离株取自埃及法尤姆大学农业微生物学系,真菌菌株取自埃及阿尤特大学真菌学中心。
在含有0.1%吐温80的肉汤培养基中在37°C的振荡培养箱中以150rpm的速度传代培养金 *** 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而黑葡萄球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板上在30°C下传代培养7天,直到达到正常孢子形成。
采用总活菌数法评价了金 *** 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抗菌活 *** ,将四种不同浓度的生物合成粉末 单独重悬于 10 mL 肉汤中,并经受超声探针均质器10 分钟。之后,每个都经过高压灭菌并准备好直到使用。
400 μL 新鲜制备的细菌菌株培养物过夜,含有107为每种浓度添加,使用未经处理的细菌培养物作为对照。随后,将它们振荡孵育24小时。
最后,在适当稀释培养物后,将10 μL细菌培养物铺在平板上并孵育过夜,然后计数菌落以确定最小杀菌浓度,该浓度被检测为抑制平板上细菌生长的生物合成的更低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测量光密度。
重复实验三次。最小抑制浓度被确定为生物合成的更低浓度,其没有可见的细菌细胞生长,通过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孵育24小时后测量600nm处的光密度。
?——【·结论·】——?
本研究首次通过枸橼木的ALE绿色路线,提出了一种直接,具有成本效益,简单,安全和环保的生物合成纳米颗粒的 *** ,分析证实了生物合成纳米颗粒的结晶 *** 质。
在紫外-可见光谱中观察到的颜色变化和370 nm处的峰都提供了ZnO NPs正在形成的证据。含有氧化锌的分散溶液的粒径和潜在稳定 *** 通过DLS研究得到证实。
揭示了16种多酚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能是NPs生物还原和形成的原因。 显示出潜在的抗氧化作用50值为 45.67 ± 0.1 μg/mL,通过稳定体外模型具有卓越的抗炎活 *** 。
此外,生物合成的纳米颗粒对金 *** 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表现出显著的抗菌活 *** ,对植物病原真菌黑曲霉具有优异的杀真菌活 *** 。此外,纳米颗粒对7种人癌细胞系具有显着的选择 *** 细胞毒 *** 作用,并且在体外条件下对正常细胞的细胞毒 *** 较小。
这种效应可能与促凋亡蛋白的上调和抗凋亡蛋白的下调有关。我们的数据表明,目前采用的利用柠檬枸橼木的合成稳定的 *** 提供了一种令人满意的更安全,更便宜的替代方案,并且在生物医学研究, *** 物递送过程中可能具有突出地位,并且对生物 *** 相关应用具有有希望的效果。
?——【·参考文献·】——?
3款口气清新剂测评,让你不再担心口气尴尬尼克扎米尔 ,《生物医学中使用的纳米颗粒及其细胞毒 *** 概述》, *** 物研究科学学报,2019年
贝达 ,《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历史:从化学物理应用到纳米医学》,他的报告,2009年。
塔瓦山,《纳米技术在食品安全和质量监测中的应用》,在爱思唯尔科技的演讲,1997年。
吃一些重口味的食物后,容易留下口气,想让自己时刻保持清新口气,可以借助清新剂。本期对比测评了6款热门口气清新剂,最终推荐舒客、Fresh talk和李施德林这三款,综合表现较出色。
舒客专效口清新
Fresh talk口气清新剂
李施德林口腔喷雾
盖得测评员总结
本次测评有三款口气清新剂表现较为亮眼,分别是舒客、李施德林和Fresh talk。如果能接受含酒精,推荐购买舒客;希望除味效果更好且能接受 *** 口感,可选择李施德林;对酒精过敏或担心被误判“酒驾”的人士,建议选择无酒精Fresh talk口喷。
样品筛选&测评流程
样品筛选
我们在各大购物平台上挑选了六款口气清新剂,包括含酒精和不含酒精各三款,香型均是品牌主推款,并由16位测评员盲测选出推荐单品。
为摒除品牌知名度影响,盲测前实验员已将六款口气清新剂的品牌名称进行遮挡,仅以编号1-6号作为标识。其中1、3、5号为不含酒精系列,2、4、6号为含酒精系列。
pH测试
行业标准《QB/T 2945-2012口腔清洁护理液》规定,液态 *** 产品pH值应在3.0-10.5之间,而正常口腔环境pH值范围在6.6-7.1,属于弱酸 *** 。我们在22°C的室内环境下,用pH测试笔检验各款口气清新剂的pH值。
结果如下图所示,全部口气清新剂pH值均在标准要求范围内,其中2号舒客pH值较为贴近口腔环境。
成分分析
市面上常见的口气清新剂成分多由水、酒精、 *** 、PEG-40 氢化蓖麻油、甜味剂、薄荷醇、木糖醇、稳定剂等组成。
酒精:既杀菌,又作为薄荷醇等必需活 *** 成分的载体剂,有助于渗透菌斑。
*** :作为 *** ,本身有甜味,入口味道更加好闻。
PEG-40 氢化蓖麻油:作为精油、活 *** 成份及其他疏水物质的增溶剂。
甜味剂:甜味能 *** 唾液产生,例如山梨糖醇,三氯蔗糖,糖精钠等。
薄荷醇:起到清凉、抗炎、抗菌作用。
木糖醇:有助于 *** 口腔细菌,有些品牌也用来当作酒精替代品。
稳定剂:口气清新剂一般会添加一种或多种稳定剂,例如柠檬酸钠、磷酸二氢钠、EDTA 二钠等。
在选购时,我们可选择含精油类口气清新剂,例如5号有香橼叶油,6号有桉叶油素,能有效保持口腔清新。
部分漱口水品牌含有杀菌剂,例如5号含有西吡氯铵,6号含有麝香草酚,都能有效抑制细菌形成。某些品牌还会添加防腐剂,像2号的羟苯甲酯,5号的 *** ,但这些都属于安全 *** 较高防腐剂,某些体质特殊人群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大多数人群不必担心。
多人众测
为了更好测试口气清新剂各方面 *** 能,我们邀请了16位测评员挑战“黑暗料理”,食用蒜蓉酱后再使用口气清新剂,即时填写反馈问卷,并每隔15分钟接受一次回访。
口感 *** ***
口气清新剂成分固然重要,但感官体验也不能忽视,因此在测评员体验过程中我们也加入了口感评价,外观设计,总体评分等主观体验测试。
含酒精成分2、4、6号具有一定杀菌能力,但从上图可以看出对口腔黏膜相对 *** 。无酒精成分1、3、5号普遍口感温和,更易让大众接受。值得注意的是,5号pH值较低,但入口 *** *** 表现尚可。
口腔异味改善程度
口气清新剂主要功能是去除口腔异味,因此测评首要关注各款口气清新剂的即时改善口腔异味能力。
从上图可以看到含酒精系列6号李施德林效果最明显,其次是2号舒客,而不含酒精系列中5号Fresh talk表现较好。
一般而言,含有精油配方的口气清新剂比起其他款在除味等功能上更有优势,而李施德林不仅含有植物精油,也是本次测评中唯一一款将乙醇排在成分表首位,乙醇又有利于植物精油溶解,因而除味效果更为出色。当然,它口感也最 *** 。
留香持久度
除了即时效果,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留香持久度,即是否能真正减轻口腔异味,所以我们通过15、30分钟定时回访测评员们。最终得出结论,口气清新剂属于“治标不治本”,能短时间缓解异味,但难以根除。
测评中除味、口腔残留清凉感和留香效果较显著是6号李施德林,个别测评员反馈留香时间最长能维持一小时左右,而大部分口气清新剂留香时长基本只维持在半小时以内。结合数据和测评员反馈,口气清新剂能除去部分异味,但不能完全覆盖重口味食物残味或根治本身口臭等问题。
主观评价
整体来看,无酒精口气清新剂比含酒精口感温和,更受大众喜爱,同时外观颜值相对新颖亮眼,因此主观体验值都偏高。其中,无酒精系列中得分更高是5号Fresh talk,含酒精系列是2号舒客。
而李施德林由于口感 *** 导致评分较低,但是改善效果却最为突出,适合部分有特殊需求的人士。
测评员们主观评价
产品细节
2号舒客
5号Fresh talk
6号李施德林
福建特色茶叶:永春佛手茶,鲜叶形如佛手而得名你好!我是iqiu2009(茶有道道),点击上方“关注”,我为你分享茶与健 *** 活的方方面面。
永春佛手茶产于福建永春县苏坑、玉斗、锦斗和桂洋等城镇海拔高度600米至900米大山处,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佛手在冲泡后有沁人肺腑、馥郁悠长的香气,且金黄的汤色在入口后便会品尝到甘爽的滋味。
永春佛手茶,福建省永春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福建省永春县地处闽南山区,种植永春佛手茶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闽、粤、港澳等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侨胞中负有盛名。2008年,永春佛手茶被国家确认为“中国著名品牌”,并被授予 “中国申奥之一茶”荣誉称号。
永春佛手茶树属大叶型灌木,因其树势开展,叶形酷似佛手柑,因此得名“佛手”。永春佛手分为红芽佛手与绿芽佛手两种,其中以红芽佛手为佳。茶树树冠高大,鲜叶大如掌,呈椭圆形,尖端较钝,主脉弯曲,叶面扭曲不平,叶肉肥厚,质地柔软,叶色黄绿油光,叶缘锯齿稀疏。
佛手茶园
佛手茶鲜叶的特征:叶片宽大,边缘圆润
佛手茶成品特征茶条紧结肥壮,卷曲,色泽砂绿乌润,香浓锐,味甘厚,耐冲泡,汤色橙黄清澈。冲泡时馥郁幽芳,冉冉飘逸,就像屋里摆着几颗佛手、香椽等佳果所散发出来的绵绵幽香沁人心腑。
佛手茶干茶形状
2006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 *** 批准对“永春佛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品质特 ***
佛手又名香橼,与安溪铁观音一样同属乌龙茶,是乌龙茶中的名贵品种之一。据国内外专家鉴定,佛手茶是乌龙茶中最为古老的茶种,其叶大如掌、形似香橼柑,始种于佛寺,故称佛手。在民间俗语,“茶佛一味”,盖始于佛手茶。
永春县以种植红芽佛手为主。佛手鲜叶大的如掌,椭圆形,叶肉肥厚,3月下旬萌芽,4月中旬开采,分四季采摘,春茶占40%。其外形条索肥壮、卷曲较重实或圆结重实,色泽乌润砂绿或乌绿润,稍带光泽,内质香气浓郁或馥郁幽长。优质佛手有似雪梨香或奶糖香,上品有似香椽香,滋味醇厚回甘;耐冲泡,汤色橙黄或浅金黄、明亮、清澈;叶底肥厚、匀整、软亮、红边显,饮之入口生津,落喉甘润。
永春佛手毛茶梗皮淡黄或稍红;不论毛净或精茶均条索肥壮、圆结、沉重(似海蛎干)、颗粒大,色泽砂绿油润,俗称“香蕉色”(翠黄绿)。毛茶或精茶均香气浓郁幽长、并带有似香橼果散发的自然果香或花香,俗称“佛手韵”,汤色黄绿清澈明亮,滋味醇厚甘鲜有回甘,叶底肥厚软亮,边鲜红。
*** 用价值
福建省中医学院研究发现永春佛手茶对胃炎、结肠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常饮佛手茶,可醒酒、止渴、消暑、防癌、减肥、健胃、助消化、降血脂、除痰,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火去腻。
经福建农林大学茶叶研究所对10个乌龙茶品种69个样品检测,佛手茶水中浸出物46%,单宁21%,粗蛋白25%,茶素2.4%,黄酮类物质15—17毫克/克,锌57微克/克,黄酮类物质和锌为所有乌龙茶中含量更高,平均值为11.00毫克/克—12.00毫克/克。茶叶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降血压、降血脂、软化血管等功效,锌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和成年人的健康、延缓衰老。德国医学专家也发现,黄酮类物质能调节血脂、降低血压,对脑血管疾病等有显著疗效。
品种分类
以春芽颜 *** 分,佛手品种分为红芽佛手和绿芽佛手两种,红芽佛手树姿较披张,嫩芽紫红色;绿芽佛手树姿稍直立,嫩芽淡绿色。以红芽为佳。
永春佛手发源地是永春狮峰岩。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橼种、雪梨,因其形似佛手、名贵胜金,又称“金佛手”,主产于福建永春县苏坑、玉斗和桂洋等乡镇海拔600米至900米高山处。
福建省永春县地处戴云山南麓,境内群峰起伏,山地资源丰富,又是南 *** 带和北 *** 带的过渡区,属 *** 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600—2100毫米,年平均气温17℃—21℃,日夜温差大,平均相对湿度77%。山地土壤以红壤为主,PH值在4.5—6.5之间,有机质含量丰富,适宜植茶。永春绝大部分茶园种植在山区和半山区,正应了“高山出好茶”这一茶谚。
历史渊源和典故:
相传,闽南骑虎岩寺的一位和尚,天天以茶供佛。有一日,他突发奇想:佛手柑是一种清香 *** 的名贵佳果,要是茶叶泡出来有“佛手柑”(香椽)的香味多好哇!于是他把茶树的枝条嫁接在佛手柑上,经精心的培植,终获成功,这位和尚高兴之余,把这种茶取名“佛手”。
清康熙年间,佛手茶传入永春,附近茶农竞相引种得以普及,有文字记载:“僧种茗芽以供佛,嗣而族人效之,群踵而植,弥谷被岗,一望皆是”。佛手茶因此而得名。永春县山清水秀,朝雾夕岚,泉甘土赤,所生产的佛手茶质量历来为本类茶叶之极品,为别于其他地区的佛手茶,故称“永春佛手”。
清光绪年间,永春县城桃东开设的峰圃茶庄销售永春佛手,随即闻名遐迩。
民间传说
凤山公(名一瑶,字以熔,生于明朝嘉靖辛酉年,卒于崇祯丙子年),居住在望仙山麓,永春县玉斗镇凤溪村中。他一生精研百草,治病救人。
有一次,他到望仙山中采集青草 *** ,在小溪边发现一棵树型婆娑,叶大如掌,似茶非茶的植物,采下叶子一闻,芬香沁入心脾,在嘴里一嚼,顿感清香爽口,韵味悠长,精神陡长。凤山公觉得这是一味良 *** ,就把它采集回家。乡人凡有病痛,用过这味 *** 后,百病立除,非常神验,人们称之为瑞草。凤山公把这味 *** 的枝条剪下,栽到百草园中,居然成活,成为治病救人的主 *** 。有一次县令的母亲腹泻不止,不知请过多少医生用过多少 *** ,就是不见效。看见老夫人病情一天比一天沉重,身如槁木,骨瘦如柴,生还无望,县令非常着急,就出悬赏榜文,寻求神医良 *** 。只要医好老夫人的病,就赏银千两。有人告诉县令,听说玉斗以熔先生医术精湛,近得一味良 *** ,能 *** 到病除,不妨请以熔先生前来就诊治病,或许有效。
县令听说,喜出望外,马上派人用轿子把凤山公抬到县衙给他的母亲看病。凤山公把脉诊断后说:老夫人是吃食不慎,导致胃肠损伤,加上年老气虚才会病入膏肓。如不用良 *** 医治,恐怕 *** 命难保。县令马上请凤山公行医用 *** ,凤山公就以新发现的这味 *** 为主 *** 配方给老夫人治病。老夫人用 *** 后,腹泻立止,县令非常高兴,问凤山公用什么神 *** ,能使老夫人 *** 到病除。凤山公拿出这味 *** 介绍了发现这味 *** 的经过,当地人称之为瑞草。县令拿着这味 *** 仔细端详,觉得这味 *** 叶大如掌,芬香扑鼻,宛如佛手,能让人妙手回春。因此,他就说,以后就叫这味 *** 为“佛手”吧。
从此以后,这味 *** 就叫佛手,县令要赏给凤山公千两银子,凤山公坚辞不受。从那以后,不但凤山公种植佛手,还教导乡 *** 量种植佛手,并把这佛手 *** 制成干品,当茶饮用。饮用这种汤 *** 不但能解除病痛,预防肠胃病,而且能清凉解暑,延年益寿,慢慢的,人们称这种 *** 叫“佛手茶”。这就是佛手茶的来历。此后,外乡人纷纷到玉斗求取佛手茶种,玉斗 *** 慷慨赠与,佛手茶也就逐步传播开来。
佛手茶的发展
*** 二十年(1931年),永春佛手制成铁盒包装,通过厦门茶栈源源转销到港澳及东南亚各埠。但当时总量尚少。至20世纪40年代末,每年销往海外只有几十担。
现代,永春佛手迅猛发展,佛手茶栽培面积和年产量居中国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消费者的需求日渐多样化。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武夷大红袍、祁门红茶、西湖龙井等茶叶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一些茶农便砍掉佛手茶树,种上铁观音,留下少量佛手茶树没人管理,有的把佛手茶用于铁观音茶叶的拼配工序中,这些都导致市场上正宗的佛手茶越来越少,佛手茶也渐渐失去了传统 *** 。
2015年,永春县委托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中医 *** 管理局亚健康干预实验室、清华大学中 *** 现代化研究中心、 *** 茶学重点实验室对佛手茶进行深入研究。以清香型佛手、浓香型佛手、佛手老茶为研究对象,在采用现代化先进仪器分析检测佛手茶的品质成分、功能成分和卫生学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研究了永春佛手茶的抗衰老、降血脂、调理肠胃、降血糖等保健养生功效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永春佛手茶具有增强 *** 基清除能力,可抵御辐射对脑细胞的损伤,增强对 *** 环境的抵御能力,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显著;常饮佛手茶,还可有效调控 *** 糖脂代谢,起到降脂减肥、降血糖的显著效果;此外,佛手老茶具有显著的改善肠道功能、调理肠胃的作用。
细数闽南9种乌龙茶,除了安溪铁观音,还有你认识的吗?乌龙茶,即六大茶类中的青茶,创制于清朝雍正年间,属于半发酵茶。乌龙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 *** 、烘焙等工序后制出的品质优异的茶类。品尝乌龙茶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 *** 三省,其他茶叶产区也有少量生产。
乌龙茶品种较多,在庞大的乌龙茶家族中,安溪铁观音可谓其中的佼佼者。也正因为安溪铁观音久负盛名,导致茶友们一提起乌龙茶,首当其冲会想到安溪铁观音,其他品种的乌龙茶便会稍显黯然失色。
其实,在安溪铁观音的故里——闽南地区还有不少好的乌龙茶。
今天,莲英细数闽南9种乌龙茶,除了安溪铁观音,还有你认识的吗?
1、安溪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是乌龙茶的 *** ,以其独特的“观音韵”独领 *** 数十载。其香气馥郁、、香韵明显持久;滋味醇厚甘鲜;汤色金黄透亮;叶底肥厚软亮,绿叶红镶边。
2、诏安 *** 茶
诏安 *** 茶产于福建省诏安县。诏安地处南 *** 带,特别适合乌龙茶和绿茶的 *** 。诏安 *** 茶香气清高锐长,品种香味明显;滋味浓厚、稍有苦涩感,尔后回甘;汤色金黄透亮;叶底肥厚,亦有绿叶红镶边。
3、平和白芽奇兰
平和白芽奇兰原产于平和县,相传是由一棵在水井边上受井水滋润的茶树叶片制成茶之后,因其独有的兰花香气受到欢迎,便将此茶树取名“白芽奇兰”,亦以此命名制成的乌龙茶。白芽奇兰香气高爽悠长,似兰花香;滋味鲜爽细腻;汤色橘黄明亮;叶底黄绿软亮。
4、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橼种、雪梨,因其形似佛手、名贵胜金,又称“金佛手”,主要品种有红芽佛手茶和绿芽佛手茶。乃佛手品种茶树梢制成, 是闽南乌龙茶中风味独特的名品。永春佛手茶香气香橼香;滋味尚醇厚略甘鲜;汤色清红;叶底软亮、叶子主脉粗大、与香橼叶相似。
5、安溪梅占
安溪梅占产于安溪芦田,因其浓厚的口感,有“一杯茶落肚,路过五里吼还润”的赞誉。安溪梅占香气浓郁;滋味浓厚;汤色清红;叶底肥厚尚软亮,主脉粗大,叶子又宽又长,叶尾顺尖,叶齿尖锐,红镶边明显。
6、安溪大叶乌龙茶
安溪大叶乌龙茶发现于清朝雍正年间,原产地在原产 *** 溪长坑珊屏。安溪大叶乌龙茶产量高、品质好,是优良品种,香气清高,似栀子花香;滋味 *** 爽口;汤色清黄;叶底软亮、叶肩尚大、叶面光亮、主脉明、红镶边明显。
7、安溪毛蟹
安溪毛蟹 *** 时期称为“毛外”,产于安溪福美大丘化。安溪毛蟹香气清高,似月桂花香;滋味清醇略厚;汤色清黄,微泛红光;叶底:软亮、叶张小园形、叶尾尖,叶齿深、密锐、叶子尚厚、主脉明显。
8、安溪本山
安溪本山是铁观音“ *** ”,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西坪镇尧阳南岩,为安溪县内四大当家良种之一。主产于西坪、虎邱、蓬莱、尚卿、长坑、芦田等乡镇,并先后传播到闽南、闽中等部分乌龙茶区。安溪本山香气浓馥、优雅清奇、 *** 香、桂花香、梨香;滋味 *** 尚能回甘;汤色清黄;叶底软亮均整、叶片略厚,叶尾稍尖。
9、安溪黄金桂
安溪黄金桂是以品种优良的茶树鲜叶制成的一种乌龙茶,风韵有别于铁观音的一种乌龙茶,原产于福建省安溪县虎丘镇。安溪黄金桂香气芬馥、优雅清奇 *** 香、桂花香、梨香;滋味清醇鲜爽悠长;汤色清黄;叶底黄绿鲜红边叶尖薄,主脉明显,叶齿稍锐。
写在最后
乌龙茶因其百变的口感、香气而广受欢迎。上述闽南9种乌龙茶相信许多茶客都有品尝过,只是由于安溪铁观音太出名了,导致一些茶友未经思量就将其他8种茶误认为是安溪铁观音。虽然这些茶都属于乌龙茶,但也各有其特色,如果茶友们有机会品这些茶,不妨细品,感受其它们各自不同的风味。
|本文由【莲英说茶】原创
|首发于公众号:莲英说茶
舌尖保山——腾冲姊妹山下羊 *** ……位于腾冲市滇滩镇东北部姊妹山下的棋盘石,山宽林茂,水草肥美,气候温润,是发展生态养殖的理想境地。勤劳勇敢的傈僳族人充分利用优越的地利条件,发展 *** 马猪等多种养殖,其中老品种山羊是他们传统的养殖特色。
棋盘石老品种山羊的养殖可追溯到明末清初,相传本地土人在棋盘石东山的羊圈崖子集体 *** 时,发现了一群在悬崖上生息的野羊,体型较小,毛色不一,有红色、褐色、棕色、黑色、杂花等,尤其动作特别灵活矫健,在悬崖绝壁上来去自如,如履平地。充满智慧的猎手们便设法把野羊尽数擒获,牵回寨子饲养,野羊逐渐被驯化,扎根下来繁衍生息。
后来,棋盘石傈僳族的先人从怒江地区泸水帕底河一带迁居,经片马、古浪、岗房等地,最后辗转到达棋盘石,他们带来怒江之畔圈养的山羊和本土的野羊 *** ,产生了一种混合型品种。他们发现,本土 *** 放养的羊肉质筋道却膻味偏浓,外来全圈养的羊,精肉少,肥肉多,肉质 *** ,肉丝粗糙。而混合血统山羊,肉质肥瘦搭配协调,肉味鲜甜细嫩而不失筋道,无膻味。这就是远近驰名的棋盘石之一代老品种山羊。
上好的水草环境育殖上好的 *** ,上好的食材成就上好的美味。自古有“山间碧玉”之称的棋盘石,山青水秀太阳高,天然优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林间美味——老品种山羊的出彩流长。
棋盘石老品种山羊的吃法有黄焖、红烧、清炖、清蒸、回锅、清汤、盐焗、盐卤、烧烤、油炸、黄煎爆炒、羊 *** 肠、风味辣排、羊肉干巴、烟熏腊羊、血焐羊肉、蘸水羊生、羊肉火锅等几十种,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黄焖山羊肉,将新鲜羊肉砍剁成小块下锅,先围清水,漫没羊肉,撒上盐巴,盖上锅盖,大火启焖。待水汽渐干,羊肉已熟至七成,加入本土辣椒、花椒、胡椒、大蒜、青姜、香橼叶、芸香草、桔子皮(陈皮)、甘草、八果等佐料,再用炼制的植物油和新鲜羊油混合翻炒,进一步激发食材的活跃 *** ,使之 *** 释放原味,待肉色金黄即是绝妙出锅时刻。接着,点上几滴老抽调味,一勺白酒増香,撒上葱花、薄荷提色,用锅铲迅速左右翻腾,然后趁热趁烫拈筷品尝,肉块饱蘸卤汁,油星欲坠,味道鲜甜润口,热辣浓香,没有丝毫腥膻的原生态舌尖美味,将彻底刷新吃货对羊肉的旧识。
土罐清汤羊肉,把羊肉连皮带骨砍剁成块,放入土陶罐或砂锅,加入甘甜清洌的山泉水,放上盐巴、姜片、大枣、枸杞、草果等佐材,文火慢炖3个小时左右,肉骨彻底分离,骨髓骨质流溢,混合肉质,汤色白似炼乳,汤面油光粼粼,清香弥漫,沁人心脾;汤味甜润爽口,甘醇回味,且具开胃养颜,温补益气,舒筋活血等功效。还可在羊肉中放入来自淡酒沟清泉中小白鱼、冷水花等鱼中极品一同烀炖,鱼和羊共同缔造的是一个古老而动人的“鲜”字神话。
羊肉生,棋盘石老品种山羊因长期翻山越岭,吃青草树叶,喝干净山泉,再加上傈僳人家有一套传承古老的养羊秘笈,由此羊肉健康无污,肥瘦相间,肥而不腻,鲜嫩而不失劲道。肉色鲜红而均匀,光泽夺目;肉丝柔细而紧密,富有弹 *** ,外表略干,不粘稠,气味新鲜,无其他异味。由此可直接配蘸水生食,棋盘石羊肉生风格别具。把鲜嫩的里脊肉切成薄如蝉翼的粉红色薄片,搭配由小米辣、盐巴、味粉、味极鲜、蒜泥、葱花、姜末、花椒泥、芫荽、辣棒香(一种植物香料)等调料配制的蘸水,味道可堪一绝。肉味软糯爽歪歪,五味俱全。有时也采用新鲜羊肉蘸腌菜膏或芥末等时尚吃法,味道各有千秋。
叫花羊,是傈僳族走山人研创的简易吃法,做法和传统叫花鸡大同小异,配方有繁有简,不一而同。把新鲜羊肉混合盐巴、辣子、蒜泥、花椒等,使劲 *** ,再腌渍片刻,以促调料入味。然后用野芭蕉叶或大粽叶捆裹停当,挖一小坑放入,再覆盖上一层薄土,然后用干柴覆盖其上,点起火,待熊熊薪火彻底燃为灰烬,就是叫花羊美丽出土的精彩瞬间,撕开焦黑的外壳,肉色 *** ,喷香扑鼻,油珠流溢又弥漫着清幽蕉香或粽叶香、还夹带新鲜泥土气息的美味即刻闪亮登场,再配上一壶包谷老烧,那走山的幸福和乐趣简直无以言表。
俗语云:“羊吃百样草”,棋盘石周边的大山包括姊妹山、观音山、螺丝山、羊圈崖等,山山不乏奇花异草,珍稀 *** 材。由此,棋盘石的老品种山羊不仅可 *** 五彩缤纷的舌尖美味,还兼具多种疗病功效。例如羊脑包川芎清炖治偏头痛;羊脑炖天麻清脑悦目;羊脑泡酒专治头晕耳鸣;羊胃里放砂仁、草果、柏子仁、白果等清蒸补脾健胃,治疗胃溃疡等多种胃疾;羊血增强造血功能,有助治疗贫血、虚弱、畏寒畏冷等疾病;羊骨熬汤强筋壮骨等。
姊妹山下棋盘石的老品种山羊无论调制哪道美味,都是吃前令人馋涎欲滴,食欲泛滥,吃时有滋有味,精彩浪漫,吃后回味无穷,幸福满满,韵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