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如今已经成为常态。然而,有一部分人只重视体检过程,却忽视体检报告阅读。
我我我!我一般拿到体检报告也不怎么看……
要提醒你哦~我们每个人其实都要进行健康管理规划,尤其是存在以下“五高”人群,更要要及时地全面 *** 的健康管理进行干预。
体重超标
尽管体重超标没有具体的临床症状,但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认定肥胖是全球成年人更大的慢 *** 疾病,被列为世界四大医学社会问题之一。体重比正常人重10%以上者(超重),患高血压的几率高6倍,患心脏病的几率高1.5倍,患糖尿病的几率高5倍,患胆结石的几率高2.5倍,患关节炎的几率高6倍。
做好体重管理,也就是做好健康管理。体重超标的人应尽快改变生活方式,每天锻炼半小时以上,每周至少拿出5天进行中等强度运动,比如慢跑等。同时要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油高脂食物的摄入。
血脂偏高
血脂高不仅容易患心脏病、脑卒中,还可能导致认知能力下降,需要引起重视。一般来说,总胆固醇应低于5.20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低于3.36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高于0. *** 毫摩尔/升, *** 三酯低于2.0毫摩尔/升。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体检发现总胆固醇水平为5.2毫摩尔/升,说明马上就要超标了,此时也要注意调节饮食,戒烟、限酒、多吃深海鱼和苹果,都能避免患上高血脂。
血糖偏高
血糖偏高不仅可能诱发糖尿病,还会损伤全身血管,引起眼底、外周神经、 *** 、甲状腺、心血管等多处损伤。正常时空腹血糖应该低于6.3毫摩尔/升,如空腹血糖已经达到6.1毫摩尔/升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当空腹血糖高于6.3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7.8毫摩尔/升,属于糖耐量异常,也应该引起重视。
干预措施:首先要保证总热量摄取不要太高,多吃低热量、低脂肪、低蛋白、高纤维的食品;其次要改变不规律的作息,尤其是频繁熬夜应酬、暴饮暴食;最后要合理运动,更好每天进行30~40分钟轻微出汗的有氧运动。
血压偏高
血压增高是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更大隐患,一定要重视,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为140/90毫米汞柱,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的目的便是将血压降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高龄老人亦可降到150/90毫米汞柱。但对患有糖尿病、家族中有早发心脑血管病者等,还应该以140/90毫米汞柱为降压的目标。高血压患者要特别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多运动、少吃盐。
尿酸偏高
尿酸是嘌呤的最终代谢产物,血尿酸升高可能是痛风的前兆。血液中尿酸过多会四处游走,沉积下来伤及相应 *** :结晶沉积到血管,会成为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沉积在肾组织内,引起间质 *** 肾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引起痛风发作。男 *** 正常血尿酸值范围为150~430微摩尔/升,女 *** 约为95~350微摩尔/升。
很多高尿酸血症是吃出来的,所以,管理尿酸要从管住嘴开始,禁酒,少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品,更要远离动物内脏、海鲜、蘑菇、豆类等富含嘌呤的食物。
来源:健康中国行动、健康指南、健康邯郸
来源: 全民健 *** 活方式行动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有啥不同?心内科医生说了大实话!我们平时所说的血脂检查,其核心项目主要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四项。
那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什么区别呢?和冠心病又有什么关系呢?心内科医生告诉您 *** !
*** 品 糖尿病 心血管 心血管病 冠心病 心肌梗死
*** 品 糖尿病 心血管 心血管病 冠心病 心肌梗死
您还有哪些健康养生方面的问题,头条关注南方健康,三甲医院医生顾问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
什么是好胆固醇?什么是坏胆固醇?在血脂报告中看哪个指标?
吴淳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心内科 主任医师
答
回复:圈友“ *** ”您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可以促进体内生成胆固醇的转运和清除,保护心脑血管。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会沉积在动脉血管上,形成动脉粥样斑块,对心血管不利。
血脂异常与否,主要看四项指标:
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是动脉硬化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低密度脂蛋白目标值根据危险分层不同而不同,
没有危险因素的正常人群应低于3.4毫摩尔/升,
大多数中高危人群应该低于2.6毫摩尔/升,
极高危人群低于1.8毫摩尔/升,
超高危人群低于1.4毫摩尔/升,
无论其他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4.9毫摩尔/升属于高危。
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与心血管病风险呈负相关,
男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0.96~1.15毫摩尔/升,
女 *** 为0.90~1.55毫摩尔/升。
3. *** 三酯
最易受饮食影响的指标,
正常人的 *** 三酯为0.56~1.7毫摩尔/升。
4.总胆固醇
正常范围为3.6~5.2毫摩尔/升,
含量若在5.2~6.2毫摩尔/升表示有中度患病风险,
超过6.2毫摩尔/升则有高度风险。
体检发现以上四项中任意一项升高,就是血脂异常,应该及时就医。血脂的危害是逐年累积的,血脂控制应该从小做起,控制越早越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一些更好,控制时间越长越好。
注意:本文数据参考《中国 ***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不同的医院正常参考范围有轻微的差别。
来源: *** 生活圈
血脂化验中哪项升高更危险,升高后如何治疗?医生一文为您讲清楚目前,很多朋友都存在血脂异常的情况,通常会到医院进行血脂化验,那么血脂化验中哪项指标异常,对 *** 危害更大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01血脂化验都包括哪些内容?
血脂化验包括 *** 三脂、总胆固醇、血脂蛋白A、载脂蛋白B等。其中胆固醇又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脂化验中,我们通常比较关心 *** 三酯和胆固醇的指标,这两者对健康影响较大。
在血脂化验中,胆固醇中的低密脂蛋白胆固醇和 *** 三酯升高是对 *** 危害较大的,这两种指标升高都会造成动脉硬化,危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健康。 *** 三酯过度升高还会引发急 *** 胰腺炎,危及生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有益处的,它可以减缓 *** 动脉硬化的速度。
胆固醇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血管危害更大,因为它会 *** 血管内膜,引起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进而引发心梗、脑梗、脑出血、肾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疾病。既然血脂升高有这么多危害,我们应该怎么样预防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看一看血脂是怎么形成的。
02血脂是怎么来的?
*** 三酯和胆固醇来源都有两种途径:食物吸收和体内合成。但两者来源的比例是不同的。
80%的胆固醇是由于 *** 的肝脏合成的,而只有20%左右来源于食物吸收,在食物中吸收的胆固醇是不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食物吸收的胆固醇经过肝脏的转化才会成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三酯与胆固醇恰恰相反,80%的 *** 三酯是来自于食物的吸收,只有20%的 *** 三酯是体内合成的。
无论是胆固醇还是 *** 三酯,两种产生过程都存在相互抑制的作用,也就是说,当食物中吸收增加时,体内合成就会减少,反之亦然。
03血脂在 *** 内有何功能呢?
血脂在 *** 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 所有细胞结构的细胞膜都是由血脂构成的,血脂还参与到 *** 的新陈代谢,很多的酶都是由血脂构成,另外血脂也是人类能量的储存库。
04为什么会出现血脂升高?
为何出现血脂增高?这主要是由于社会进步和人类饮食习惯的改变所决定的,在最开始人类进化过程中,人们摄入的脂类物质是非常少,因此,基因中我们并不能耐受过量的脂类物质摄入。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饮食结构中脂类物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导致我们摄入的过多的胆固醇和脂肪,从而引起了血脂的增高,加之现代社会的进步,需要体力劳动的环境越来越少,脂类的消耗减少,最终导致很多朋友血脂升高。
05如果化验发现血脂升高,哪项危害更大
从具体危害上来讲,并不能说清楚胆固醇升高和 *** 三脂升高哪个危害更大一点。有很多因素需要考量。
*** 三酯由于主要从食物中摄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控制,可以通过控制饮食或者服用 *** 物来控制到正常水平。但是,如果 *** 三酯值过高,容易引起急 *** 胰腺炎,甚至危及生命。所以, *** 三酯如果超过一定的水平需要及时服 *** ,避免意外发生。
胆固醇持续升高会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引起动脉硬化,这种疾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多数胆固醇异常的朋友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动脉硬化的危害极大,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心、脑、肾等多个脏器损害。由于胆固醇大部分都是由体内合成,单纯控制饮食很难恢复正常。
由此可见,并不能说胆固醇或者是 *** 三酯谁比谁的危害更大一些,主要还是要看升高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
06如果发现血脂升高应该怎么办?
?血脂升高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之一种情况:单纯的 *** 三酯升高,要看 *** 三酯升高的程度,如果 *** 三酯升高在5.6毫摩尔/升以下,那么我们可以单纯的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控制,具体措施有饮食上减少脂类的摄入,特别是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适量运动、戒烟戒酒、规律作息等。
- 如果 *** 三酯大于5.6毫摩尔/升,那么就意味着有极大的可能 *** 患上急 *** 胰腺炎,这时候必须加服 *** 物来治疗。我们一般在临床上首选的是贝特类 *** 物。
- 第二种情况:单纯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我们一般首先给予生活干预,减少富含胆固醇食物的摄入,这类食物有动物大脑、内脏、蛋黄等。如果饮食控制了一段时间之后(通常1-2个月),血脂仍高于正常,那么我们就需要加服降胆固醇 *** ,这时我们首选他汀类 *** 物来进行控制。
- 第三种情况:是 *** 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升高。这时候我们需要注意 *** 三酯升高的情况,如果 *** 三酯低于5.6毫摩尔/升,那么我们就只需服用他汀类的 *** ,因为他汀的 *** 物不止能够降胆固醇,也能起到降 *** 三酯的作用,同时要加上生活干预。
- 如果 *** 三酯大于5.6毫摩尔/升,患病朋友很容易出现急 *** 胰腺炎,必须首先把 *** 三酯降到一个相对安全水平。这时我们选择贝特类 *** 物来进行服用,先把 *** 三酯降到5.6毫摩尔/升以下,再考虑更换他汀类 *** 物,同时也要加上生活干预。他汀类 *** 物除了降低胆固醇之外,也具有一定的降低 *** 三酯的作用。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贝特类 *** 物和他汀类 *** 物是不可以同时服用的。如果同时服用,会大大增加两种 *** 物的肌肉毒 *** ,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甚至出现肾功损害。
总之, *** 三酯和胆固醇升高后对 *** 的危害都很大,需要及时控制,否则会导致动脉硬化,进而造成心、脑、肺肾等很多重要脏器的损害。
以上就是张医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如果您同意我的观点,欢迎您点赞、关注和留言。目前降血脂最常用的是他汀类 *** 物,共有七种,应该如何选择,如果您感兴趣,请您关注我,我会在以后的作品中为您呈现,我是神外医生张伟,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文献
[1] 邹淑连,邱勤卫. 他汀类 *** 物与其他 *** 物联用时所致 *** 反应的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2):4695-4696.
[2] 朱烽,刘玮玮,明晓星. 他汀类 *** 物强治疗青年急 *** 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 *** 杂
#生命召集令超能团## *** 来了#@辉哥情感@小蕾医生@生命召集令@头条健康@想好好做医生的胖子
是谁升高了你的血脂?
2017年,中国疾控中心研究人员刊发的一项研究,通过比较2002年和2010-2012年国人营养与健康相关数据发现:十年来,国人的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增加了约3倍。
研究显示,在校正年龄和 *** 别后,中国人的总胆固醇水平从2002年的3.93 mmol/L上升到2012年的4.62 mmol/L,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从1.6%上升到6%。其中,女 *** 和55岁以上居民高胆固醇血症更为严峻。①
胆固醇、 *** 三酯,在临床中它们与血脂密切相关。要知道,高胆固醇血症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重要前提,而粥样斑块又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基础。
你的血脂为什么高了?
4个原因:肥胖、吃肉多、饮酒、不运动
研究发现,过多食用动物来源蛋白、猪肉以及超重肥胖都不同程度促成了国人胆固醇水平的升高。
十年来,国人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
1)肥胖——国人变胖了,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从36.2%上升到45%。
2)饮酒——饮酒的人变多了,从23.9%上升到33.6%;
3)不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体育锻炼的人有所下降。
4)吃肉多——整体看来,能量摄入十年来虽有所下降,但脂肪来源的能量占比却有所增加。比如:猪肉、糕点和植物油在十年来摄入显著增加,蛋、奶、鱼、豆类蔬菜谷物、米面、块茎类蔬果、盐糖和动物油等显著减少。
而在校正能量摄入等混淆因素后,研究者发现,多吃块茎类蔬菜、鱼类、谷物、豆类有助于降低高胆固醇血症;而多食猪肉、动物内脏、动物来源蛋白则会增加高胆固醇血症风险。①
这4个症状,意味着胆固醇或升高!
高胆固醇血症堪称“ *** *** ”,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被忽视,致严重并发症。
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感染科主任雷君2020年在接受湖北广电融媒体采访时谈到,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有迹可循,可以通过了解身体发出的“蛛丝马迹”:
1)晨起头脑不清醒,早饭后有所改善,与人说话间隙会睡着这样的“犯困”症状;
2)或经常出现腿抽筋并感到刺痛,补钙也无法缓解这样的“抽筋”症状;
3)或在眼周、手肘、足跟或臀等部位出现“ *** 瘤”;
4)面部、手部突然出现黑斑等危险信号时,
出现以上症状,更好及时就医进行血脂检查,明确胆固醇增高的可能,以求将疾病扼杀于萌芽状态。②
医生教你调脂:记住这5点!
管住嘴、迈开腿,生活调脂最实惠!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汪芳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体内胆固醇30%来自食物, *** 三酯则70%来自饮食,所以进食成分和量的不当,都会引起高胆固醇血症和高 *** 三酯血症。③
1. *** 食物 *** 胆固醇的摄入,一天一个蛋黄就足够
中日医院血脂专病门诊副主任医师马明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过多的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虽然体内的胆固醇不全来自食物,但是 *** 胆固醇的摄入是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所必需的。
食物中含胆固醇丰富的 *** 蛋黄、蟹黄和各种动物内脏,这些食物应尽量少吃。如一个蛋黄就含胆固醇约200~300mg,这就是每天胆固醇摄入的更高量。④
2. *** 脂肪的摄入,优先吃多不饱和脂肪酸
《中国 ***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提醒,高胆固醇血症者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小于总能量的 7%,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小于总能量的 1%。⑤
每日烹调油应少于 30 g。脂肪摄入应优先选择富含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鱼油、植物油。
菜肴以蒸、煮和凉拌为主,炒菜少放油,尽量不煎、炸食品,少 *** 造奶油食物。
3. *** 总热量的摄入、控制体重
中日医院血脂专病门诊副主任医师马明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如果对每天摄入的总热量不加 *** ,即使脂肪摄入较少,体内过剩的能量也可以转化为脂肪。
因此,碳水化合物也应适当 *** ,也就是每天的主食要有所控制,做到每餐食无求饱。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如热量较低的粗粮(如全麦面粉等)、杂粮(如豆类杂面等)和新鲜绿叶蔬菜。④
维持健康体重(BMI:20.0~23.9 kg/m2),有利于血脂控制。⑤
4.戒烟限酒
中日医院血脂专病门诊副主任医师马明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吸烟能抑制脂蛋白脂酶( *** 内一种参与脂蛋白代谢的重要的酶)的活 *** ,使 *** 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还能 *** 内皮细胞的功能,引起动脉痉挛等。所以对于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危害很大,还是强调必须戒烟。④
此外,《中国 ***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也提到,中等量饮酒(男 *** 每天 20~30 g 乙醇,女 *** 每天 10~20 g乙醇)能升高 “坏胆固醇” 水平。⑤
5.低中强度的重复 *** 有氧运动
体育活动可以消耗 *** 的热量和脂肪,降低 *** 三酯,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中日医院血脂专病门诊副主任医师马明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谈到,体育锻炼的方式建议采用低、中强度的有节律,重复 *** 的有氧运动,如行走、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或体 *** 等,如每天行走30分钟,距离为3千米。不过对于有退行 *** 骨关节病的老年朋友则不宜走得太多,尤其不要爬山等,以免加重对下肢骨关节的损害。④
来源: 扬子名医团
有“好胆固醇”之称的HDL-C,水平越高越好? *** 可能出乎意料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升高,被证明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 疾病的关键因素。因此,它一直被大家给称为“坏胆固醇”。
而与之相对应,也有一种被称为“好胆固醇”的血脂指标,它就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研究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越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越高。
目前,在血脂异常的主要诊断标准当中,都仅仅指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属于异常,却没有明确指出它的 “水平升高”是否存在风险。【1】
因此,在不少人的印象当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个指标就应该是“越高越好”!但最新的医学研究结果却对这种认识提出了挑战!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一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种所谓“好胆固醇”是不是真的“越高越好”?它究竟有没有“合适的范围”?
“好胆固醇”并非“越高越好”!
从生理功能上来看,高密度脂蛋白(HDL)理论上主要发挥的作用是:将外周组织比如血管壁当中的胆固醇给转运回肝脏当中进行代谢分解。这一过程被称为“胆固醇的逆向转运”,能够帮助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当中的沉积,因此,高密度脂蛋白也有“血管清道夫”的美誉。【2】
如此说来,血液当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种“好胆固醇”应该是水平越高越好!但越来越多的研究都表明,实际情况可能并不是这样!
首先,医学专家们都普遍观察到了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就是:迄今为止,能够明显升高“好胆固醇”水平的调血脂 *** 物,都无法给患者带来明显的心血管获益。比方说,烟酸类的调血脂 *** 就可以明显升高“好胆固醇”的水平,但研究却指出:这并不能带来心血管风险的明显下降。
这其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好胆固醇”的水平未必“越高越好”!而近年来,很多新的医学证据甚至直接指出:“好胆固醇”水平太高,会有风险!
2020年,由我国学者对37项前瞻 *** 队列研究当中352万余人的临床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后指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与心血管死亡风险之间呈现出的是一种“J”型关系,就是“过高”和“过低”均会增加死亡风险,只有处于一个“中间水平”是风险更低的。【3】
到了2022年,全球 *** 医学期刊《JAMA》的子刊当中也发表了一项研究指出: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心血管死亡风险之间呈“U”型关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处于1.04-1.55mmol/L之间时,风险更低;而当其超过2.07mmol/L时,心血管死亡风险是明显升高的。【4】
其实,这些研究就是在给大家阐述一个很简单的理念:所谓“好胆固醇”并不是“水平越高就越好”,它的“理想水平”只是在一个区间当中!
而至于这个区间到底是多少,建议大家当前先以“1.04-1.55mmol/L”这个区间作为参考,还是比较合理和可靠的。
HDL-C“过低”或“过高” 怎么办?
既然,我们知道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个指标既有“下限”同时也有“上限”。那么,相信大家都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我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或者“过高”,应该怎么办?
按照现有的血脂异常诊断标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1.0mmol/L就算是“偏低”了。
- 如果您仅仅只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偏低,而其他血脂相关指标都在正常范围的话,一般不建议使用 *** 物来进行治疗。
在这种情况下,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主要手段应该是健 *** 活方式的干预,具体措施包括:饮食控制、减轻体重、加强运动锻炼、戒烟限酒等。
- 而如果您除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mmol/L以外,同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3.4mmol/L的话,那么,除了健 *** 活方式的干预,建议还应该增加他汀类 *** 物进行治疗。
研究发现,他汀类 *** 物除了可以明显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以外,它还有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功效。这里的“轻度升高”,一般是让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升高大约20%-30%。这既可以使相当一部分人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恢复到1.0mmol/L以上,同时又不至于使其明显升高超过2.0mmol/L。
所以,他汀毫无疑问是在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同时,“安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优选 *** 物。
- 最后再来说一说,假如您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高”,应该怎么办?
客观来说,目前没有哪一种调血脂 *** 物是专门用来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所以,我们暂时无法指望 *** 物来直接解决。
这个时候我们能够做主要有两件事情:
之一,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控制好饮食、加强运动锻炼并且避免 *** 的生活习惯;
第二,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三酯、血压、血糖等“可控”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并且,更加严格地控制好它们。我们确实有不少可以使用的 *** 物和手段来控制这些“可控”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从而降低总体风险。
【参考文献】
1,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中华全科医师 *** 》 2019年5月 第18卷 第5期
2,常用血脂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 《临床荟萃》 2018年6月5日 第33卷 第6期
3,HDL-C is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from all caus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ancer in a J-shaped dose-response fashion: a pooled *** ysis of 37 prospective cohort stu *** s. E *** opean Jo *** nal of Pr *** ntive Cardiolo *** 2020, Vol. 27(11) 1187–1203
4,Association Between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 *** ls and A *** erse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High-risk Populations. JAMA Cardiol. 2022 May 18
血脂水平多少才算高?这些范围,很多人并不了解!我们俗称的“三高人群”指的就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群。而“血脂”排在“三高”中的第二位。血脂是指 *** 血浆中脂肪的总和。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患有高血脂。但是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得了高血脂呢?我们先来看看医学上所说的高血脂是指什么。
我们俗称的“高血脂”在医学上指的是高脂血症。总体来说就是指 *** 血中脂质,包括胆固醇、 *** 三脂,水平过高。高脂血症是当代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是由于作息不规律,过多食用油腻食物以及缺乏运动所致。
血脂水平处在哪个范围才算高血脂?
检查血脂水平需要抽血化验,而其中最主要检查的项目就是 *** 的胆固醇含量、 *** 三酯含量、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以及高密度脂蛋白含量。
*** 总胆固醇含量正常的水平是小于或等于5.17mmol/L,当总胆固醇的含量超过或者等于5.69mmol/L时,证明胆固醇含量高。
*** *** 三酯含量正常的水平是小于或等于1.70mmol/l,当 *** 三酯的含量介于2.26-5.63mmol/l时,证明 *** 三酯含量高。
*** 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正常的水平是小于或等于3.10mmol/L,当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大于等于3.62mmol/L时,证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高。
在所有的指标中,其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指标是最为重要的。如果该项指标显示高于正常水 *** 别多的时候,动脉血管壁容易形成斑块,时间长了更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关于高血脂,人们有哪些认知上的误区呢?
当体检时查出自己有高血脂的时候,人们往往不重视,以为只要平时少吃肉或者不吃肉就可以了。事实上,降低血脂可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血脂水平出现异常,通常会导致动脉硬化,严重的情况下还会诱发脑梗。所以如果体检过后,发现自己血脂水平较高,应该要及时询问医生,在医生的帮助下,科学有效地降血脂。
此外,高血脂并不是仅仅存在老年人身上。很多对“三高”都有这样的认识误区,以为只有老年人才会患上这样的疾病,其实不然。中年患上高血脂的病例并不在少数。因此越是年轻的时候,越应该注意自己身体上的变化。应该定期到医院体检,少熬夜,多运动,减少患上高血脂病的可能 *** 。
经作者独家授权,禁止转载
Lp(a)是血脂指标之一,1963年首次被挪威遗传学家Berg首先发现并命名,1972年被发现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1988年被公认是冠心病的 *** 危险因素,2019年欧洲ESC/EAS指南推荐所有 *** 一生中至少进行一次脂蛋白(a)评估。202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建军教授等牵头发布了《脂蛋白(a)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关系及临床管理的专家科学建议》(以下简称“Lp(a) 专家科学建议”),全方位指导脂蛋白(a)的临床管理。
Lp(a)组成结构示意图
Lp(a) 专家科学建议指出,对于一般人群来说,一生中至少应测量一次Lp(a)。建议在以下人群中检测血清Lp(a)水平:
⑤钙化 ***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
?塑心学堂 | 心血管病人用 *** 4忌
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广州中医 *** 大学主讲老师,美国心脏病学会培训会员,中国中医 *** 信息学会科普分会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慢病防治与管理专业 *** 会青年 *** ,中 *** 究型医院学会心脏康复专业 *** 会青年 ***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重症医学管理分会 ***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心脑血管慢病管理 *** 会青年 *** ,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塑心文化专业 *** 会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厅项目1项,主编著作1部,发表学术 *** 24篇(之一作者13篇),其中SCI源期刊收录21篇(之一作者10篇),总影响因子66.34分(之一作者35.78分)。冠心病公益学校《塑心学堂》联合创始人、《漫画冠心病》共同主编,曾受邀在北京卫视《养生堂》、新华社《新华大健康》、广东卫视《健康有道》、广州电视台《健康100FUN》等科普心脏康复知识,荣获广州科普创新奖科普贡献奖(组织)一等奖。
擅长:急 *** 心肌梗死、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中西医诊治、冠心病介入治疗及心脏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
门诊:每周三下午(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西区三楼心脏门诊)
责任编辑:宋莉萍
目前我国居民动脉粥样硬化 *** 心血管疾病成为首位死亡原因。血脂异常为动脉粥样硬化 *** 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最主要的致病 *** 危险因素。美国已经成功降低了冠心病死亡率,其中胆固醇水平的降低贡献更大;而近年中国冠心病死亡率不断增加,首位原因为胆固醇水平升高,占77%。因此,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我国动脉粥样硬化 *** 心血管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血脂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 *** 三酯(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清中胆固醇和/或T *** 平升高,俗称高脂血症。实际上血脂异常也泛指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
毫无疑问,看血脂报告是医生该学会、患者该了解的技能。
血脂变高有什么危害?
血脂,就是血浆中的脂类,主要是指 *** 三酯和胆固醇。血脂升高,血液及血管会有所变化:血管变窄,血管壁硬化,血液粘稠。
①血管变窄
正常人血管内膜是光滑流畅的,血脂增高会在血管壁逐渐沉积下来,形成 *** 的粥样斑块。久而久之,斑块越堆越厚,自然血管会越来越窄。
一旦血脂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血管堵塞(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后果不堪设想。
?通往脑部的动脉血被堵住了,即容易导致脑中风;
?通往心脏的动脉血被堵住了,即容易导致冠心病;
另外,血管变窄,对血管壁的压力也会增大,导致血压升高。
②血液粘稠
血脂浓度高,会使得血液变粘稠,导致血流阻力变大。心脏需要加大力度泵出血液,才能达到以前的效果,自然,血管壁所受压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
③血管壁硬化
血管壁沉积大量粥样斑块,逐渐硬化,失去弹 *** ,导致血压升高。所以,血脂浓度长期高的人,很容易堵住血管,也很容易诱发高血压,导致脑中风或冠心病。
血脂检查中每项指标有何意义?
我们主要关注每个医院做血脂检查都会查的四项: *** 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指标1: *** 三酯(TG)
*** 三酯就是存在于血液中的脂肪。
如果体内的 *** 三酯过多, *** 三酯会在 *** 不同部位堆积,造成不同的后果。比如,堆积在皮下,人就会发胖;堆积在肝脏,就会造成脂肪肝;堆积在血管壁,会造成动脉硬化。
一般情况下, *** 三酯高于1.7mmol/L,就会被诊断为高 *** 三酯血症。
?指标2:胆固醇(TC)
胆固醇是血液中各种胆固醇的总合,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胆固醇过多会在血管壁沉积,使血管变窄,失去弹 *** 变硬变脆,渐渐将血管完全堵死,诱发心绞痛、冠心病、脑中风等。
而 *** 三酯水平升高,会增加冠心病的危险 *** 。所以, *** 三酯是胆固醇的“帮凶”。
根据《中国 ***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一般人只要总胆固醇高于5.7mmol/L就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
胆固醇主要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指标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胆固醇”,对血管有保护作用。它就像一个清洁工,把血管壁沉积的胆固醇运到肝脏处理掉,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根据《中国 ***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HDL-C<1.04mmol/L就会被诊断为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指标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硬化的基本因素。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多,会沉积在血管壁,越积越多就形成了斑块,堵塞血管,引起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根据《中国 ***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LDL-C>3.37mmol/L就会被诊断为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血脂异常分类
结合以上四项指标,血脂异常可以分成4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医生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症下 *** 。
那么是不是血脂一异常就很危险呢?
*** :不是。
举个例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73mmol/L,对于没有高血压、不抽烟、不肥胖、生活习惯良好的年轻人来说,危险程度很低。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就是一个高度危险的因素了。
所以,报告解读还需要结合每个人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血脂检查注意事项
血脂检查注意事项一:检查前三天的饮食要清淡。要少吃高糖、高脂肪、高蛋白、高盐的食物,以免对血脂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切记不能喝酒。
血脂检查注意事项二:体检当天要空腹8小时以上。饭后脂肪会以 *** 三酯的形式存在,要完全消化吸收大概需要八小时,为了不影响血脂检查项目 *** 三酯的检查数值失真,至少要保证空腹八小时,因此大家更好选择早上没吃饭时去检查。
血脂检查注意事项三:慢 *** 疾病不能擅自停止服 *** 。虽然服 *** 会对检查造成影响,但是为了生命安全,一定要带上 *** 物等检查完后马上服用,特别是真正服用降压 *** 、心脏病 *** 物等一定更要注意。并且在检查时要告知医生服 *** 史,以免误诊。
在养生圈里
关于鸡蛋的争议一直很多
有人说
鸡蛋集多种营养于一身
每天特别是早上
一定要吃一个
而且做起来也很简单方便
但也有人说
每人每天食用胆固醇
不宜超过300mg
而一个鸡蛋黄中
就含有约200mg的胆固醇
每天吃
会引起血胆固醇的增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等等心血管疾病
*** ,到底是什么?
不管你是大人还是小孩
胆固醇高还是低
每天一整个鸡蛋
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
我们不能一味的否定它
鸡蛋中含有的恰恰是好胆固醇
也就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多
而且鸡蛋中的卵磷脂含量
是胆固醇的好几倍
对胆固醇有非常好的调节作用
还可以增强记忆力,促进肝细胞再生
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增强免疫力,预防老年痴呆
蛋黄里还含有
矿物质、维生素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酸有美容的作用
对血管内壁的清理也是非常好的
而蛋清只有蛋白
没有其他营养物质
所以说不吃蛋黄的小伙伴
真的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鸡蛋里几乎所有营养都在蛋黄里
你可千万别丢掉
普通成年人一天1个
长个的孩子一天2个
孕妇一天甚至可以吃2~4个
都是可以的
唯一例外的是胆固醇含量特别高
在8mmol/L以上
就不宜吃蛋黄了
如果要吃
中午和晚上就不宜吃红肉
吃些豆制品和鱼肉
这样可以吃半个鸡蛋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