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将至,粽子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节日食物。正因为粽叶有一股特有的香味,使得所包的粽子清香可口。绿叶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你知道能包粽子的绿叶有哪些吗?增添食物的风味,除了粽叶还有哪些包裹万物的叶子?又有哪些绿叶成了餐桌上的碗碟,开启了环保又古朴的饮食方式?
粽叶“派别”多样
中国地域辽阔,从南到北、甜咸口味,人们喜爱的粽子不尽相同。就连包裹粽子用的粽叶,全国各地也有差异。
粽叶的种类是多样化的。一般来说,北方多用芦苇叶,江南地区则常用箬竹叶,南部热带沿海地区偏爱柊叶或芭蕉叶,山东、河南等地还会使用槲树叶。这当然与当地的气候、物产等因素分不开。
北方常见的芦苇叶,生长于滩涂湿地两岸。这种叶子的形状偏细长,宽度在5厘米左右,所以包粽子前要先叠粽子叶,将两三片叶子叠在一起以增加宽度。芦苇叶闻上去有一种大自然的青草香,叶中含有大量对 *** 有益的叶绿素、氨基酸等,许多天然的香精、食品添加剂也从中提取。芦苇叶不仅用来包粽子,还能编制斗笠等工艺品。
江南地方常用的箬竹叶非常适合包粽子,我们平时所说的粽叶多指箬竹叶。它的叶片宽度是芦苇叶的两倍,有10厘米宽,且箬竹叶既柔软又有韧 *** ,不容易裂开。箬竹叶以安徽休宁出产的“徽顶”箬叶最著名,上海人认为夏至时从黄山采下的“徽州伏箬”品质更佳。包粽子时,人们通常将叶子放进水里煮上片刻,通过控制水煮的时长来调节粽叶的香味浓淡。
蕉叶包粽多见于我国的华南和西南地区。芭蕉是 *** 带植物,苗族、壮族和布依族的五色粽就常用芭蕉叶。香蕉原产于热带,广东东莞著名的麻涌粽和广州的波罗粽用的就是当地的香蕉叶。与箬竹叶包出的三角锥形粽子不同,蕉叶适合包方形粽。
有清热功效的柊叶也受南方地区人的喜爱。柊叶的柔韧 *** 没有芦苇叶和箬竹叶好,但强于芭蕉叶,用它包出的粽子普遍个大料足,带着淡淡的 *** ,非常美味。
与其他由整张大叶包成的粽子不同,广东东莞的林旁粽是另类的存在。林旁粽的粽叶来自湛江、茂名等地的露兜树,和一般粽子的外观不同,它更像编制的工艺品,形似提篮。林旁粽是东莞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份乡情和一种文化,它有菜篮、鱼篓、虾迳、枕头、神靴、凉鞋、笔架、狗头等8种形态, *** 学业进步、生活无忧、事业有成等美好寓意。
荷叶成就岭南美食
在古代被称为“芙蓉”的荷花是一种风雅的植物,其叶片也是大自然的宝物,可入 *** 也可入膳。荷叶可以清暑化湿,其中所含的生物碱和黄酮有抗氧化的作用。与粽叶相比,用荷叶包裹的美食更多,有荷叶糯米鸡、荷叶粉蒸肉、荷叶粥等。
“泮塘荷叶尽荷塘,姊妹朝来采摘忙。不摘荷花摘荷叶,饭包荷叶比花香。”这首清末《羊城竹枝词》所描述的场景讲到了岭南地区的美食——荷叶饭。
荷叶饭最早出现在1400多年前,与一段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有关。陈霸先称帝后,由于抵御北齐,眼看粮食将尽,当地百姓摘来荷叶,用其包裹饭食送至城内,这种雪中送炭之情让荷叶饭的“出场”有些传奇的色彩。但从中可以看出,用荷叶等绿叶包食,是老百姓的智慧创造。
荷叶碧绿,既宽大又圆润,用其来包裹食物既可保鲜,也能增添风味。据说糯米鸡起源于广州夜市,最初放置于瓷碗中,后来小贩们为了方便流动摆摊,改用更轻巧的荷叶包裹,更添风味。除鸡肉外,人们逐渐加入香菇、腊肠、咸蛋黄等配料,甚至用来包裹猪小排、东坡肉、鸽子、牛仔骨等,让荷叶的清香中和荤菜的油腻,其风味更加多样化。后来,荷叶糯米鸡等逐渐传至广东的茶楼、酒楼等,成为久盛不衰的粤菜美食。
盛夏时节,人们还会用荷叶来煮粥,可作清热解暑之用,对中老年人的高血脂、高血压等也有一定疗效。
香草入菜各有风味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现代社会中,作为食用香草的绿叶仍然散发着餐桌上的芬芳,“以叶入菜”在中国以及全 *** 有尝试。
说起东南亚香料之王,少不了斑斓叶的身影。许多人去东南亚旅游,带回来的糕点伴手礼都是加了斑斓叶的,这种略带甜味的叶子经常出现在西米糕、布丁等糕点中。泰式叶包鸡更是将腌好的鸡肉放进斑斓叶结中油炸,滋味独特。斑斓叶是一种源自东南亚并在此广泛种植的草本植物,又叫香草兰、碧血树等,如今在我国的海南地区也种植了非常多的斑斓叶。
叶儿粑是四川的特色传统小吃,用来包裹馅料的叶片叫大叶仙茅,原产于中国南部,如今分布于华南、华中、西南、东南等地,在 *** 及印度均有分布。大叶仙茅的株形独特,叶片表面与背面的色彩不同,四季常青,还是优美的盆栽观叶植物,适用于室内装饰或公共场所的布置。
在 *** ,酸黄瓜里经常放上几片带有涩味的橡树叶,保存夏季黄瓜的鲜脆滋味。西方国家视橡树为不屈不挠的象征,橡树含有高度单宁酸,即使在真菌、昆虫等袭击下也能茁壮成长,因此叶片就如天然防腐剂,适合用于菜肴的腌渍。
叶片形状如水滴般的紫苏,原生于日本、韩国等地,如今在美国、加拿大也有广泛栽种。日本的紫苏较小而柔软,有绿色、紫色两种,绿紫苏通常作为香草或盘中装饰直接生食。韩国的紫苏叶片较大,类似肉桂、八角的辛香风味,经过腌渍发酵的韩式紫苏叶是很受欢迎的一道韩式小菜。
绿叶餐碟环保又古朴
小小的叶片在餐桌上担任的角色不仅是食物,它本身还是餐饮界的“环保大使”。
在印度,人们十分擅长使用天然资源,简单便捷且环保。比如印度制造的棕榈叶碟,有着木纹的质感,实际取材却来自散尾葵的树叶,树叶本身是百分百可堆肥和可降解的。如今在美国、加拿大等地的餐馆就引入了棕榈叶碟,这种用植物制成的一次 *** 餐具,可以说是当前最利于环保的餐具替代 *** 选择。
而中国云南景颇族对绿叶容器的使用则更显原生态,充满烟火气。
云南景颇族绿叶宴
景颇族著名的绿叶宴,满眼除了绿色还是绿色。餐桌上不同面料的桌布变成了一片片硕大的植物绿叶,经过精细拼接平铺在餐桌上。食物全部由芭蕉叶等叠成的碗碟盛装。就连勺子和酒杯也是用叶子、竹子做出来的。宴席中的食物皆为大自然中生长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让人有一种回归自然之感。食用时不用碗筷等通用餐具,把手洗干净打开包裹即可。
绿叶宴诞生于景颇族古老的山寨,古朴之中充满智慧,在民间生生不息。这种特有的饮食习俗在元代、明代的史籍中均有记载,比如“食无器皿,以芭蕉叶籍之”“食不用筷”“撵成团而食”等。这种习俗给人一种原始的感觉,但如今因包装等造成的环境污染诸多,绿叶宴算得上是一种探索和启示,说不定今后能开发出更多更好的“绿色容器”。
(文内 *** 来源:新华社)
(上观新闻)
祛风湿、止痛痒的毛麝香毛麝香,又称:麝香草、五凉草、凉草、毛老虎、酒子草、香草、蓝花草、饼草、辣蓟、五郎草、土茵陈等,为玄参科、毛麝香属植物。在东南亚、南亚、大洋洲都有分布,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的山坡、林下湿润处。
摄于银瓶山
毛麝香,全株有毛,株高30-100厘米,茎圆柱形,上部四方形,中空,有分枝。叶多为对生,叶片披针状卵圆形,边缘锯齿状。花为总状花序顶生或单生于叶腋,有花梗,花蓝紫色、紫红色,上唇卵圆形,下唇三裂。一般7-10月开花结果。
毛麝香,是一种中草 *** 。它以全草入 *** , *** 温,味辛或辛、苦,气芳香,归心、肺、肝、胃、肾经,具有祛风湿、消肿毒、行气血、止痛痒等功效,可治疗风湿骨痛、气滞腹痛、小儿 *** 、疮疖肿毒、湿疹、蛇虫咬伤、跌打损伤等。
以上仅供参考,如有明显不适,请到当地医院就诊。
端午节将至,粽子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节日食物。正因为粽叶有一股特有的香味,使得所包的粽子清香可口。绿叶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你知道能包粽子的绿叶有哪些吗?增添食物的风味,除了粽叶还有哪些包裹万物的叶子?又有哪些绿叶成了餐桌上的碗碟,开启了环保又古朴的饮食方式?
粽叶“派别”多样
中国地域辽阔,从南到北、甜咸口味,人们喜爱的粽子不尽相同。就连包裹粽子用的粽叶,全国各地也有差异。
粽叶的种类是多样化的。一般来说,北方多用芦苇叶,江南地区则常用箬竹叶,南部热带沿海地区偏爱柊叶或芭蕉叶,山东、河南等地还会使用槲树叶。这当然与当地的气候、物产等因素分不开。
北方常见的芦苇叶,生长于滩涂湿地两岸。这种叶子的形状偏细长,宽度在5厘米左右,所以包粽子前要先叠粽子叶,将两三片叶子叠在一起以增加宽度。芦苇叶闻上去有一种大自然的青草香,叶中含有大量对 *** 有益的叶绿素、氨基酸等,许多天然的香精、食品添加剂也从中提取。芦苇叶不仅用来包粽子,还能编制斗笠等工艺品。
江南地方常用的箬竹叶非常适合包粽子,我们平时所说的粽叶多指箬竹叶。它的叶片宽度是芦苇叶的两倍,有10厘米宽,且箬竹叶既柔软又有韧 *** ,不容易裂开。箬竹叶以安徽休宁出产的“徽顶”箬叶最著名,上海人认为夏至时从黄山采下的“徽州伏箬”品质更佳。包粽子时,人们通常将叶子放进水里煮上片刻,通过控制水煮的时长来调节粽叶的香味浓淡。
蕉叶包粽多见于我国的华南和西南地区。芭蕉是 *** 带植物,苗族、壮族和布依族的五色粽就常用芭蕉叶。香蕉原产于热带,广东东莞著名的麻涌粽和广州的波罗粽用的就是当地的香蕉叶。与箬竹叶包出的三角锥形粽子不同,蕉叶适合包方形粽。
有清热功效的柊叶也受南方地区人的喜爱。柊叶的柔韧 *** 没有芦苇叶和箬竹叶好,但强于芭蕉叶,用它包出的粽子普遍个大料足,带着淡淡的 *** ,非常美味。
与其他由整张大叶包成的粽子不同,广东东莞的林旁粽是另类的存在。林旁粽的粽叶来自湛江、茂名等地的露兜树,和一般粽子的外观不同,它更像编制的工艺品,形似提篮。林旁粽是东莞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份乡情和一种文化,它有菜篮、鱼篓、虾迳、枕头、神靴、凉鞋、笔架、狗头等8种形态, *** 学业进步、生活无忧、事业有成等美好寓意。
荷叶成就岭南美食
在古代被称为“芙蓉”的荷花是一种风雅的植物,其叶片也是大自然的宝物,可入 *** 也可入膳。荷叶可以清暑化湿,其中所含的生物碱和黄酮有抗氧化的作用。与粽叶相比,用荷叶包裹的美食更多,有荷叶糯米鸡、荷叶粉蒸肉、荷叶粥等。
“泮塘荷叶尽荷塘,姊妹朝来采摘忙。不摘荷花摘荷叶,饭包荷叶比花香。”这首清末《羊城竹枝词》所描述的场景讲到了岭南地区的美食——荷叶饭。
荷叶饭最早出现在1400多年前,与一段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有关。陈霸先称帝后,由于抵御北齐,眼看粮食将尽,当地百姓摘来荷叶,用其包裹饭食送至城内,这种雪中送炭之情让荷叶饭的“出场”有些传奇的色彩。但从中可以看出,用荷叶等绿叶包食,是老百姓的智慧创造。
荷叶碧绿,既宽大又圆润,用其来包裹食物既可保鲜,也能增添风味。据说糯米鸡起源于广州夜市,最初放置于瓷碗中,后来小贩们为了方便流动摆摊,改用更轻巧的荷叶包裹,更添风味。除鸡肉外,人们逐渐加入香菇、腊肠、咸蛋黄等配料,甚至用来包裹猪小排、东坡肉、鸽子、牛仔骨等,让荷叶的清香中和荤菜的油腻,其风味更加多样化。后来,荷叶糯米鸡等逐渐传至广东的茶楼、酒楼等,成为久盛不衰的粤菜美食。
盛夏时节,人们还会用荷叶来煮粥,可作清热解暑之用,对中老年人的高血脂、高血压等也有一定疗效。
香草入菜各有风味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现代社会中,作为食用香草的绿叶仍然散发着餐桌上的芬芳,“以叶入菜”在中国以及全 *** 有尝试。
说起东南亚香料之王,少不了斑斓叶的身影。许多人去东南亚旅游,带回来的糕点伴手礼都是加了斑斓叶的,这种略带甜味的叶子经常出现在西米糕、布丁等糕点中。泰式叶包鸡更是将腌好的鸡肉放进斑斓叶结中油炸,滋味独特。斑斓叶是一种源自东南亚并在此广泛种植的草本植物,又叫香草兰、碧血树等,如今在我国的海南地区也种植了非常多的斑斓叶。
叶儿粑是四川的特色传统小吃,用来包裹馅料的叶片叫大叶仙茅,原产于中国南部,如今分布于华南、华中、西南、东南等地,在 *** 及印度均有分布。大叶仙茅的株形独特,叶片表面与背面的色彩不同,四季常青,还是优美的盆栽观叶植物,适用于室内装饰或公共场所的布置。
在 *** ,酸黄瓜里经常放上几片带有涩味的橡树叶,保存夏季黄瓜的鲜脆滋味。西方国家视橡树为不屈不挠的象征,橡树含有高度单宁酸,即使在真菌、昆虫等袭击下也能茁壮成长,因此叶片就如天然防腐剂,适合用于菜肴的腌渍。
叶片形状如水滴般的紫苏,原生于日本、韩国等地,如今在美国、加拿大也有广泛栽种。日本的紫苏较小而柔软,有绿色、紫色两种,绿紫苏通常作为香草或盘中装饰直接生食。韩国的紫苏叶片较大,类似肉桂、八角的辛香风味,经过腌渍发酵的韩式紫苏叶是很受欢迎的一道韩式小菜。
绿叶餐碟环保又古朴
小小的叶片在餐桌上担任的角色不仅是食物,它本身还是餐饮界的“环保大使”。
在印度,人们十分擅长使用天然资源,简单便捷且环保。比如印度制造的棕榈叶碟,有着木纹的质感,实际取材却来自散尾葵的树叶,树叶本身是百分百可堆肥和可降解的。如今在美国、加拿大等地的餐馆就引入了棕榈叶碟,这种用植物制成的一次 *** 餐具,可以说是当前最利于环保的餐具替代 *** 选择。
而中国云南景颇族对绿叶容器的使用则更显原生态,充满烟火气。
云南景颇族绿叶宴
景颇族著名的绿叶宴,满眼除了绿色还是绿色。餐桌上不同面料的桌布变成了一片片硕大的植物绿叶,经过精细拼接平铺在餐桌上。食物全部由芭蕉叶等叠成的碗碟盛装。就连勺子和酒杯也是用叶子、竹子做出来的。宴席中的食物皆为大自然中生长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让人有一种回归自然之感。食用时不用碗筷等通用餐具,把手洗干净打开包裹即可。
绿叶宴诞生于景颇族古老的山寨,古朴之中充满智慧,在民间生生不息。这种特有的饮食习俗在元代、明代的史籍中均有记载,比如“食无器皿,以芭蕉叶籍之”“食不用筷”“撵成团而食”等。这种习俗给人一种原始的感觉,但如今因包装等造成的环境污染诸多,绿叶宴算得上是一种探索和启示,说不定今后能开发出更多更好的“绿色容器”。
(文内 *** 来源:新华社)
栏目主编:龚丹韵
来源:作者:彭薇
兰香草别名:山荆芥、野薄荷。
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圆柱形,略带紫色或紫红色,密被白色细柔毛。叶互生,卵形或卵圆状披针形,边缘粗锯齿,叶面被灰白色短柔毛,背面更密。春夏,叶腋轮生蓝紫色或白色小花。结球形小坚果,被粗毛。
采集;生于山野。夏秋采全草入 *** 。
量大从优,大量回收。
西厨必备的10种香草,你认识哪些?1.薄荷mint
功效:薄荷叶含有丰富的薄荷油,有利咽止痛、杀菌消炎、清心明目的功效。
应用:鲜薄荷可直接当蔬菜食用,常用于沙拉;干薄荷是肉类、海鲜料理中经常使用的香草,不仅去腥提香,还能清热、助消化。
2.百里香thyme
功效:百里香全株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有镇咳、消炎、防腐等作用。不过百里香有小毒,不可食用过量。
应用:烹调鱼类及肉类时可以去腥增鲜;可以用作香肠和火腿的加工;百里香即使长时间烹调也不失香味,因此非常适合用在炖煮或烘烤上,例如与其他香草混合填馅,塞入鸡、鸭、鸽腔内烘烤;做饭时放少许百里香粉末,饮酒时在酒里加几滴百里香汁液,能使饭味、酒味清香馥郁。
3.迷迭香rose *** ry
功效:迷迭香是公认的抗氧化食物,另外,它增强记忆力的功效在古代就被广泛认知,看来和古老的欧洲传说不谋而合。
应用:迷迭香和罗勒,并称意大利餐更具 *** *** 的香草,是肉类和鱼类食材的更佳搭档。在去腥提香方面迷迭香称得上是能手,但由于气味较重,要控制使用分量。
4.香茅lemon grass
又名柠檬草,源于茎叶中具有特别的柠檬香味。香茅是东南亚料理的一大特色,常见于泰国菜,气味芬芳清爽,多用于腌菜的调味以及咖喱、汤、甜酒的配香,也可替代茶饮。
功效:香茅叶含有挥发油,其成分柠檬醛,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
应用:香茅是东南亚各国喜用的典型烹调香料,如泰式冬阴功汤、泰式沙拉等。
5.鼠尾草sage
在法国有句谚语:“家有鼠尾草,医生不用找”。古今中外,这个小小的植物都是备受推崇的“良 *** ”。口感上,它有青草的香气和淡淡的苦味。
功效:鼠尾草有舒缓情绪、消除疲劳、解毒消肿、消除油脂的功效。但含激素,孕妇应避免食用。
应用:可泡茶;可作为防腐剂添加在奶酪、香肠中;可作为香料与腥味浓重的肉类食材一起烹制,缓和味道;还可入沙拉中,发挥 *** 纤体的功效。
6.莳萝dill
又名洋茴香、雕草。在五 *** 前的埃及,莳萝就已经因治疗头痛的神奇功效而名噪一时。千百年来,莳萝在 *** 、中东和印度菜式中格外受欢迎,它的香气近似于欧芹而更强烈,有一些清凉味,辛香甘甜。
功效:莳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缓解肠胃胀气、助消化、缓解失眠的功效。
应用:莳萝叶有“鱼之香草”的美誉,可以撒在鱼类食物上用以去腥,另外还可以切碎放入汤和沙拉中,促进风味。
7.罗勒basil
又名九层塔。罗勒是意大利餐里最常见的香草,口感清爽略甜,最常用于香草酱中,尤其和番茄的味道非常相配。
功效:新鲜的罗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芳香油。
应用:罗勒是西餐中最常用的香草,特别是意大利餐,不管是烹饪肉类、意大利面,还是自制香肠、烤比萨,罗勒都是不可或缺的。
8.牛至oregano
又名比萨草、奥勒冈叶。原产自地中海沿岸、北非及西亚,因为在意大利比萨中常用到牛至调味,所以在厨房里,它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比萨草。牛至有较 *** 的香味,通常多使用干燥品,和番茄、芝士的味道很相配。
功效:清热利尿,促进消化,其散寒解表的功能胜于薄荷。
应用:直接摘取生鲜枝叶,加入肉类料理中可改善腥味;干燥叶片可做花茶冲调,或是加入发酵面包中,别具风味。
9.欧芹parsley
又名洋芫荽、法香。古埃及人跟古希腊人,都认为欧芹 *** 胜利,因此打胜仗的士兵都可以得到欧芹织成的花冠。它味道清新温和,有浓郁的香草味,可以掩饰其他食材中过强的异味而使之变得清香。
功效:埃及人认为欧芹能治疗泌尿疾病,非常重视这种植物;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人,已通过较科学的 *** 发现欧芹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益于 *** 循环 *** 的功能。
应用:新鲜的叶子常用来做西餐沙拉配菜、水果以及沙拉的装饰,也可生食。如果将其切碎脱水处理,香味也会更加浓郁,适合意大利面、汤、奶油、鱼、肉、土豆和烤鸡等。
10.香子兰vanilla
简称“香草”。原产于墨西哥,十六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将香草与巧克力带回欧洲,风靡至今。如今,这种“香草”广泛应用于西餐,尤其是甜点中。由于天然产量低,其 *** 仅次于藏红花,是世界上第二昂贵的香料之王。
功效:调节中枢神经,有助荷尔蒙分泌,舒缓焦虑。
应用:广泛用作奶油、咖啡、巧克力的调香原料。
公众号
蓝猪坊
蓝猪坊,一个集健康美味、有机生活为一体的美食工作室;是抒写美食与爱、诠释生活态度的地方,更是大家相互学习交流,体验分享的平台。
未来喂养全人类的超级作物现曙光?一些不寻常的植物,其光合作用的能力与众不同。未来喂养地球上庞大数量的人口可能要靠它们。
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艾尔镇附近,有一片不寻常的农田。农田里长着一种高大的植物,长长的肉质叶子向四面八方伸展开去。这种作物叫蓝色龙舌兰,通常是制造烈 *** 龙舌兰酒的原料。但是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丹尼尔·谭看来,它们是即将到来的全球农业 *** 的一部分。
我们确实需要这样一场农业 *** 。随着全球变暖,许多粮食作物的产量在降低,可是我们对粮食的需求却与日俱增。有人预计,30年后地球人口将达到100亿;为养活这么多人,我们需要多生产大约50%的粮食。
像刚去世的中国科学家 *** ,丹尼尔·谭也在致力于解决粮食问题。 *** 试图通过杂交来提高水稻的产量;而谭等人的解决方案更激进,他们试图改造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达到目的。
说起光合作用,大家并不陌生,但鲜为人知的 *** 是,大多数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低得惊人。而有些植物,像龙舌兰,却具有超强的光合作用本领。所以,了解其中的秘密,关系到我们的未来。
普通版的光合作用
假如世界上真有所谓的奇迹,那么植物的光合作用应该就是奇迹之一。光合作用捕获空气中的CO2,利用太阳光的能量,将其转化为糖类……由于CO2和太阳光取之不尽,所以植物能为我们源源不断地提供食物。
但是,在赞叹这一奇迹的时候,我们不要忽略这样 *** :在90%的植物(包括小麦、水稻和大豆)的光合作用中,太阳能的利用率更大仅有4.6%。
利用率低下要归罪于一种叫做加氧酶(Rubisco)的蛋白。这种酶吸收CO2分子,并将其与另一种化合物结合,形成一个含有三个碳原子的分子,作为生产糖的之一步——因此,这叫C3版的光合作用(下面可以看到,还有另两个版本的光合作用)。问题是,在C3版的光合作用中,40%的时间里加氧酶都在“走神”,不是去吸收CO2,而是去吸收氧气,这就白白浪费了太阳能。当植物关闭叶子上的气孔以防止水分流失时,问题变得更糟,因为没有了CO2的参与,光合作用几乎停止。
但是,当我们嗔怨大自然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些的时候,假如大自然能说话,它一定会如是回答:我哪想得到世界变化这么快!30多亿年前,当植物进化出光合作用的时候,这根本不是个问题。那时地球大气中富含CO2,几乎不含氧气。加氧酶根本没有“走神”的 *** 。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后来大气中的氧气变得越来越丰富,如今反而成为光合作用的一个障碍。
高产版的光合作用
不过,在过去的1亿年里,一些植物已经找到了变通的办法,进化出一个被称为 *** 版的光合作用。C4版将C3版的光合作用场所一分为二:首先,它在叶肉的海绵状细胞中捕获CO2分子,产生一个四碳分子;然后,这种四碳分子通过特殊的渠道被输送到叶脉周围的细胞中,在那里被分解,再次释放出CO2。只有到这时,加氧酶才参与进来。由于再次释放的CO2浓度提高了,加氧酶“分心”的机会减少,所以太阳能的利用率就提高了。除此之外,C4植物的光合作用“厂房”——叶绿体——也“扩建”了,比C3植物的叶绿体要大,这也给它们带来了更多的动力。
刺梨仙人掌也是一种CAM植物
这样的好处是明显的。譬如,虽然 *** 植物只占植物物种的4%,但它们生产的生物质却占23%。常见的C4作物包括玉米、高粱和甘蔗等农作物,以及狗尾草、白茅等杂草。
在知道了光合作用的两个版本之后,我们当然希望更多的农作物从C3版升级到C4版,而基因工程使这一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
世界上一半人口的主食是大米,而水稻是一种C3作物。2008年启动的国际合作——C4水稻项目,就旨在将水稻转变为C4作物。
水稻的叶片由于缺乏C4植物的特殊结构,需要在其基因组中 *** 20~30个新基因来重新塑造。2017年,项目组宣布已经在实验室创造出了一个C4水稻物种,它的产量比传统水稻高50%,预计将于2030年进入田间试验阶段。
耐旱版的光合作用
尽管 *** 水稻项目雄心勃勃,但是这还不够。随着气候的变化,我们不仅需要能更有效地生产粮食的作物,还需要作物在更苛刻的条件下进行生产粮食。在全球气候危机的背景下,水将成为农业的 *** 因素。据预测,在未来的一个世纪里,干旱将 *** 许多半干旱地区。届时,过分依赖灌溉的水稻将无法生长。
然而,抵抗干旱的招数也早已存在于自然界中。约有7%的植物物种使用了第三个版本的光合作用,称为“景天酸代谢(CAM)”。前文提到的蓝色龙舌兰就是其中一种,其他还包括菠萝、芦荟和香草兰等植物。
与C4版的光合作用一样,CAM版的光合作用也是通过预先提高CO2的浓度,来减少加氧酶“走神”的。所不同的是,C4植物将光合作用的场所分开,而CAM植物将其在时间上分开。与大多数植物不同,CAM植物只在夜晚凉爽的时候才打开气孔捕获CO2。它们先将CO2储存起来,待到太阳升起,气孔关闭以防止水分流失时,才利用储存的CO2进行光合作用。由于这些适应 *** ,CAM植物对水的需求只及最耐旱的C3和C4作物的20%。
两种著名的CAM作物
作为一种CAM植物,在拉美地区龙舌兰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作食品,但它们正越来越多地被种植在新地方,并用于不寻常的目的。谭在昆士兰州种植龙舌兰,是为了测试其被用来生产生物质燃料的可行 *** 。在世界许多地方,生物质燃料被视为液体化石燃料的替代品。玉米、甘蔗认为是生产生物质燃料的较理想的作物,但由于种植它们需要土地、水和其他资源,因此也存在争议。
谭和他的同事最近发表了一份关于用龙舌兰生产乙醇的评估报告。他们发现,与用玉米生产乙醇相比,用龙舌兰生产乙醇对全球变暖的影响低60%,比用甘蔗生产乙醇低30%。此外,种植龙舌兰不需要灌溉,不会与人类争夺水资源;也不需要杀虫剂,对环境无污染。
龙舌兰并不是唯一具有潜力的CAM作物。原产于美洲的刺梨仙人掌,同样可用于生产食品、动物饲料、乙醇和沼气。这种仙人掌在气温保持在零度以上的地方都能生长。这意味着,全球不适合种植其他作物的五分之一土地都可以用来种植它。实地试验表明,一公顷的刺梨仙人掌每年的产量与玉米、甘蔗相当。
呼唤抗旱版的粮食作物
即使你不使用CAM植物做任何特别的事情,它们也值得拥有。由刺梨仙人掌组成的树篱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并提高土壤的含氮量。在南非,过去几年出现了极端干旱,一些农民正在种植另一种称作马齿苋树的CAM作物,以恢复土地的肥力。
一些人在想,我们是否可以更进一步,进行类似于 *** 水稻的实验,将普通粮食作物升级为CAM版的抗旱作物呢?
在过去的五年里,科学家已经对几种CAM植物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但前面的路还很长,因为我们对CAM光合作用的一些重要细节仍不清楚。目前,科学家正在全力开发一种CAM大豆。乐观地估计,未来五年内我们将会拥有一个CAM版的大豆品种。
与此同时,地球上越来越多的半干旱土地将被种植上龙舌兰等作物。我们对它们高大的身影将更加熟悉。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草木是一种文化。孔子在讲到学《诗经》的意义时,曾强调“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屈原《离 *** 》中运用大量香草意象比喻诗人高洁的品格,表达了诗人的无限情思与高远抱负。
香草之芬芳,或为馥郁、或为清冽、或为辛辣,不仅寓志,还可祛病,在人们的伦常日用、一饮一啄、摄生养 *** 之中,另有一功。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木 兰
木兰,又称辛夷,姿容优美,芬芳馥郁,多喻君子。为现今的木兰科植物望春玉兰或紫玉兰。其木可制舟桨。
辛夷入 *** ,辛温开窍,解肌散表。南朝医家陶弘景称“小时气辛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其苞初生如荑而味辛”。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两件香囊、两件草 *** 袋中都有辛夷。可见,自古以来辛夷就作为香草随身佩戴,祛秽保健。辛夷是治疗头面疼痛和鼻塞鼻炎的良 *** ,也可用作面脂,能使肌肤光泽。
秋 菊
秋菊,菊花的别称。《礼记》有云,“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菊花秋天开花,色彩丰富,香气独特。
《荆州记》记载,汉代南阳有菊水,其源旁悉生芳菊,水极甘馨,常饮能祛病强身,人多长寿。太尉胡广引种至洛阳,处处传植。其苗可以入菜,花可以入 *** ,囊可以为枕,酿之可以饮。陶渊明赋予了菊恬淡超然、不媚于俗的人格魅力。高人隐士常种菊于篱落畦圃之间,以此自喻孤高绝尘。
菊花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之效。种类不同,功效各有侧重。白菊长于祛风,贡菊主明目,杭菊善利咽,野菊可消炎。菊花不仅可泡水代茶饮,还能制成 *** 枕香囊一类,取其芳香之功。张爱玲在《金锁记》中有一处闲笔,写赵嬷嬷枕了一个菊花叶子枕头,可使眼目清凉。想来为作者身边所见常事,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菊花枕在近现代仍然十分流行。
兰芷变而不芳兮
荃蕙化而为茅
芷
芷,一般指白芷。蘼芜白芷愁烟渚,白芷生长于林下溪边等幽僻之处,幽香阵阵。
古时人们在立春之日多以白芷、桃皮、青木香三种香草煮水沐浴,以示隆重,也可祛除寒邪。白芷入 ***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善治外感风寒和头身疼痛等症。
白芷芳香避秽,是 *** 防疫香囊的常用材料之一。《当代中 *** 外治临床大全》中记载了一个防疫香囊三香散,取白芷、苍术、石菖蒲、广藿香等 *** 各3克,共研细末,装袋置于香囊中,佩戴身上,时时嗅闻,可预防时疫。
荃
荃,即菖蒲,得名于蒲类之昌盛者。香气浓郁,可提取芳香油。千百年来,菖蒲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主角。
分食粽子、悬挂蒲艾、饮菖蒲酒的端午民俗沿袭至今。吴地风俗,以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即为传说中的雄黄酒。以余酒点染小儿的额、胸、手足心,可杜绝蛇虺之患。
夏秋之夜纳凉,燃一把菖蒲和艾叶,轻烟袅袅,可驱蚊灭虫。古人夜读,常置一盆菖蒲于案几之侧,不仅诗意盎然,尤奏护目之效。
菖蒲种类繁多,如水菖蒲、石菖蒲、九节菖蒲等。端午节悬挂者多为水菖蒲。服食入 *** 则以石菖蒲为上,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理气活血等功效。
户服艾以盈要兮
谓幽兰其不可佩
艾
艾,艾草。植株馨香浓烈,入馔入 *** 皆可。
艾草是古代预防瘟疫的一株奇草。《本草纲目》记载有白蒿、白艾等,其中以湖北省蕲春县所产的“蕲艾”为胜。旧称五月五日采艾,或以艾绒熨灸,或以艾草与柳叶桃叶菖蒲等浸泡沐浴,可以辟瘟疾。
艾以全草入 *** ,温经散寒、去湿止血。端午前后,湿热之气渐长,此时,家家户户洒扫庭除,采来艾草挂在门楣或烟熏房屋,其特殊芳香可驱蚊虫。艾叶 *** 温,晒干捣碎得“艾绒”,灸上一炷,温通经脉,强身健体。以艾沐浴泡足,散寒通痹。
兰
兰,此处多指佩兰。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佩兰芳香宜人,可纫可佩,可膏可浴。
佩兰入 *** , *** 平味辛,有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的功效。 *** 香枕,可安神助眠;制成香囊,可醒脑辟秽。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也有内装佩兰的香囊。用佩兰泡水洗澡,正是“浴兰汤兮沐芳”,可止痒舒筋活络,还能缓解皮肤病。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离 *** 》中香草繁多,虽意象相似,却各美其美。草木有本心,正如诗人借香草所喻的高志美德,香草的 *** 味功效也本自天成,它们各自含芬吐芳。
(作者为国家中医 *** 博物馆展览策划部主任,本报记者施芳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03日 05 版)
这种草是香草口味的来源!用途广, *** 昂贵!中国已经引进种植!香荚兰,又称香子兰、梵尼兰,是一种原产于中美洲的热带植物。人们一般直接称其为香草。我们平时吃的各种香草口味的食品,如香草味冰激凌、香草味奶茶等等,指的都是香荚兰的香味。
香荚兰的香味来自其种荚。作为一种香料,香荚兰曾经很长时间只能在墨西哥生产。因为香荚兰的传粉需要依靠一种当地的蜜蜂。但是直到有一天,人们发现了人工授粉,香荚兰才开始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种植。直到今天,人工授粉也是世界范围内香荚兰授粉的主要方式。
香荚兰的用途很广,最主要的用途就是提取芳香物质,应用在食品工业上,如冰激凌、奶茶、酒、巧克力等,另外化妆品、 *** 中也经常会用到。香荚兰还是一种园艺植物,作为盆栽种植也非常的漂亮。除此之外,香荚兰还是一种草 *** ,有开胃健脾,治咽干肺燥的作用。
香荚兰在1960年引进到我国以后,先后在福建、云南、海南种植成功。种植香荚兰需要注意这3个要点:
1.地理位置选择
香荚兰是热带植物,北方地区是没有办法种植的。在选择种植区域时,要选择排水良好。营养丰富的酸 *** 土壤。同时也要注意周边的防台风情况,每30亩要有主防风林带,每6亩要有副防风林带。
2.水分管理
香荚兰的生长阶段不同,对水量的要求也不同。在生长期要保持较高的湿度,但开花期要保持干旱,这样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和种荚的快速生长。种植香荚兰遇到问题不知道处理,可以上云种养咨询专家,它是全球更大的农技问答平台。里面 *** 了数万名种植和养殖方面的专家,提出的每一个问题2分钟内就会得到回复。
3.病虫管理
香荚兰要注意防治根腐病、细菌 *** 软腐病、和炭疽病等。防治 *** 主要是,注意保持通风,肥料要用足,及时排除积水。对于已经病变的植株,要及时剪掉,统一烧毁。
香荚兰并不是一种容易种植的经济作物。因此,香荚兰的 *** 十分昂贵,是仅次于藏红花的世界第二贵的香料。干香荚兰的 *** 要在每公斤3000元以上。虽然 *** 贵,但是依旧抵挡不住人们对于香草口味的热情。有相关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觉得文章有益,请关注、点赞支持,谢谢!(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 *** 作风险自担)
营养素行业的持续发展除了科技开发助推外,特 *** 域的特色天然资源 *** 色活 *** 物的开发也是关注重点。
海南省地处热带北缘,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拥有约3.5万km2的陆域和200万km2的海域面积,气候条件优越,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三亚风光 图源:千图网
到目前为止,海南岛有维管束植物5000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7,其中500多种为海南所特有。这为构建未来海南营养素行业的新型产业带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和必要前提。
植提桥举办的“FFNS2022未来营养素峰会”即将于2022年6月30日—7月1日在海南举办,在我们的会议上虽不能一次全面的呈现这些特色植物资源来源的营养素,但推动当地特色植物资源科技化开发也是我们会议的初衷。
今天小编以新食品原料、 *** 食同源、当地特色食品以及南 *** 等为基础,为大家编辑整理了一些常见的、具有海南特色的天然植物原料。
常见海南特色天然原料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01
辣木叶
图源:千图网
》基础介绍
辣木(Moringa oleifera)为辣木科辣木属下的一个种。原产于印度及巴基斯坦,多年生热带落叶乔木。现广泛种植于热带及 *** 带地区,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均有分布?
海南儋州早在800多年前就有我国原产辣木,当地人把它当作一种农家作物来栽培利用,称为“木菜”。
因辣木的根具有辛辣味,故称“辣木”,又因其树干像鼓槌还可称为“鼓槌树”?
我国云南在20世纪60年 *** 始引种,目前除了海南,在我国云南、两广、福建、贵州等省份均有引种栽培?
》主要成分及功效
辣木的 *** 和叶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辣木叶中有多种生物活 *** 化合物,包括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多酚、黄酮类、生物碱、异硫氰酸酯等?除此之外,辣木叶中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元素等。
现代研究表明,辣木叶对于血糖、血脂、血压等健康都有支持作用。
》国内外应用现状
辣木产地的居民长期将辣木叶作为蔬菜食用。目前,国际上更多的辣木叶常见产品包括辣木粉、辣木棒、零食、补充剂等,其产品在亚马逊(A *** zon)、Costco 等多家零售店有售。
图源:海南文旅频道
而我国更多的还是以辣木叶茶为主要的食用方式,此外还有辣木挂面、辣木酒等食品。海南儋州也有将辣木叶作为月饼的馅料之一,足以见当地人对辣木叶的喜爱。
》植提桥观点
辣木叶对土壤和气候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 *** ,可作为我国热带? *** 带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的重要资源?
我国于2012年已将辣木叶批准用作新资源食品,可添加到各类食品饮料中。
但目前我国还缺乏高质量的辣木产品?还需加强基于辣木叶和辣木在防治慢 *** 退行 *** 疾病方面的研究,从而为功能食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02
诺丽果浆
图源:千图网
》基础介绍
诺丽果(Noni)是海滨木巴戟的果实。主要分布于南太平洋热带岛屿,早在2000多年前就被波利尼西亚当地土著居民发现,主要是用来治疗烧伤、割伤、产后体力恢复。
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加之人们对诺丽果的逐渐认可与接受,现在海南三亚、万宁等地区已大量种植诺丽果树,也逐渐成为目前海南更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之一。
》主要成分及功效
诺丽果中主要营养成分是酚类物质、有机酸和生物碱。其中,酚类物质主要为蒽醌;有机酸中最重要的组分是己酸和辛酸。生物碱主要含有一类被称为塞洛宁原的成分。此外诺丽果中还含有膳食纤维、蛋白质以及氨基酸、矿物质等。对整体健康有一定支持作用。
》国内外应用现状
诺丽果浆,在国际上多用于高端健康养护品,我国消费者多从美国、印尼等国家通过 *** 采购。
2004年海南从西沙群岛永兴岛引种诺丽果树(我国称“滨海木巴戟”),经过几年的繁育研究,2007年经过改良的诺丽果树在海南岛南部得以种植,2010年诺丽果浆被国家 *** 批准新资源食品。
》植提桥观点
图源: *** 官网
诺丽果浆产品目前多以复合果汁或复合果粉等为主。在海南万宁市的街头,诺丽果汁多以 *** 0ml大桶规格销售, *** 也很实惠,某宝上也有很多类似产品。但这种初级的产品开发形式,想要抵达更多消费端,或许还要在有效成分及对应功效上做深入开发,并开发出更多方便服用的剂型。
03
益智仁
图源:千图网
》基础介绍
益智仁,姜科山姜属植物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的干燥成熟果实,
与槟榔、砂仁、巴戟天合称为“四大南 *** ”,海南是主要产地,其产量占全国90%以上。
》主要成分及功效
现代研究表明益智仁主要成分为倍半萜类、二苯庚烷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甾体及其苷类等。对于肠胃健康、认知能力及代谢综合征等有一定作用。
》应用现状
益智粽 图源:琼海市中医院
益智仁是食 *** 同源的食材。从古到今,海南人民的餐桌上已经有了多年的(食用)历史,益智仁可打成粉,与其它 *** 食同源配伍成代茶饮用;在海南当地,益智仁还可与糯米相遇,成为美味可口的粽子。
》植提桥观点
据了解,益智仁可在林下荫湿处栽培,利用益智生长对环境要求的特 *** ,于桉树林下套种,节省了除草投资又可增加收入。
目前对益智仁的研究较多,但缺少如黑芝麻丸、薏湿糕等类似的爆款产品,还需要企业加大产品应用的研究。另外,益智的其它部位也可综合开发利用,如梗部位尚缺乏研究,后续可针对不同需要,对益智不同部位进行更进一步的开发研究,充分发挥其在 *** 用、食用和保健方面的价值。
04
芦荟
图源:千图网
》基础介绍
芦荟【Aloe vera var. chinensis (Haw.) Berg】是百合科多年生常绿多肉质植物,属于热带植物,适合在湿度45%-85%,气温15℃—35℃的沿海环境下生长,也是我国南 *** 的重要品种之一,属于 *** 食同源。
早在1000多年以前,芦荟从非洲地中海沿岸传入我国以后,就载入了我国的 *** 典史册中,民间对芦荟的使用历史长达4000多年。
虽然我国南方沿海的大多数区域都可以种植芦荟,但是海南是种植芦荟的绝佳地带。
目前世界上芦荟属约有500-600多个物种,可食用的有库拉索芦荟、中华芦荟、木立芦荟等。具有 *** 用价值的有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等。
而库拉索芦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品种,我国卫健委2008年第12号公告库拉索芦荟凝胶为我国新资源食品。
》主要成分及功效
芦荟是单子叶植物,叶子表皮具有腊样光泽,芦荟的肉质叶片内含有多种植物活 *** 成分,如多糖类、蒽醌类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芦荟凝胶是芦荟果肉或薄壁组织含有的一种粘 *** 汁液,含有约99.5%的水。
大量的科学试验验证,研究表明芦荟凝胶具备祛痘、修护、舒缓、保湿等功效,是一种理想的皮肤护肤品。同时芦荟还具有杀菌消炎作用,对免疫健康、肠道健康都有支持作用。
》国内外应用现状
从芦荟的种植、研究到芦荟制品的生产来看,美国、日本和韩国发展都比较快,尤其是美国,有龙头企业,也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
随着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芦荟企业的科研部门、权威实验室和科研机构对芦荟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在临床应用上的研究开发,大量的芦荟日化用品/ *** 品/功能食品不断涌现。
》植提桥观点
我国芦荟产业还处在初始阶段。芦荟的研究、开发、加工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还需要在产品的市场宣传、基础研发以及市场应用方面加大力度。相信在未来,芦荟凝胶会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在化妆品、医 *** 以及功能食品等领域发挥其更加独特的优势。
05
牛大力
图源:海南甲子牛大力
》基础介绍
牛大力,别名猪脚笠、 *** 根、山莲藕、倒吊 *** 、大力薯,是我国一种 *** 食同源的珍稀南 *** 品种,有着“南方小人参”的美誉。为豆科崖豆藤属植物美丽崖豆藤Millettia specisoa Champ,常以根入 *** 。
》应用现状
牛大力,主要成份为蛋白质,淀粉质及生物碱。海南是牛大力的原产地之一,作为海南“养生三宝”之一,海南人常用鲜品嚼服,或切片煲汤、泡酒;或切片晒干磨粉冲饮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适宜日常养生保健。
牛大力作为一种地方食品,近年来市场销量不断增加,种植加工规模也不断扩大。为了让牛大力从民间饮食习惯走向产业化,牛大力粉申报了新食品原料,后被卫健委回复:鉴于该产品具有地方传统食用习惯,建议按照《食品安全法》第29条管理,终止 *** 。
》植提桥观点
据植提桥了解,2021年6月18日,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发布《海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干制牛大力》(DBS46/002-2021),从根本上解决了食品原料合法 *** 问题。该标准中,对“干制牛大力”的感官要求、污染物 *** 标准等做了规定,建议每日食用量≤8g,不适宜孕妇、哺乳期及婴幼儿。
该标准进一步推进了牛大力特色食品开发和管理;提高了牛大力种植、精深加工业经济效益;促进了海南生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实现牛大力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了法规基础。
06
白木香叶
图源:海南沉香茶
》基础介绍
白木香叶,就是白木香树的叶子。白木香树是形成沉香的树木的一种,又称土沉香【Aquilariasinensis (Lo *** .)Gilg】。
白木香树通常较为高大,更高的高达30多米。白木香树 *** 后,树体本身所分泌的树脂,颜色呈黑褐色与棕褐色。天然结香时间比较长,要求比较高(称为枯树取香法),先如今市面上大多数的都是人工结香。这种含有树脂的木材阴干后,就是我们熟知的中 *** 材沉香。
白木香树目前已是海南岛的原生珍稀树种,1998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公约》(CITES),1999年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000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受威胁植物红色名录》。
》主要成分及功效
白木香叶中富含丰富的芒果苷和牡荆素,具有多种 *** 效作用。芒果苷原来的初始来源是来自于芒果的果实、树皮等部位,其具有兴奋中枢神经 *** ,对抗炎症、氧化等有一定作用。
牡荆素是一种天然黄酮化合物,目前成临床上已经有成品的注射液用于临床治疗。在体外研究中发现,其具有广泛的细胞毒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其对心血管健康也有支持作用。
》应用现状
白木香叶,即沉香树的叶子。在食用当地,一般要经过杀青, *** 发酵和最后烘干而成,与茶叶的加工类似,也是冲泡饮用。
每日冲泡的量约<3g,不适宜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
此外,白木香叶还可以点燃,用于驱蚊。
同牛大力一样,白木香叶也属于海南地方特色食品,申报新食品原料后,卫健委批复:建议按地方特色食品管理,终止 *** 。
》植提桥观点
作为海南地方特色食品白木香叶,具有一定的代茶饮的功能。自卫健委批复作为地方特色食品管理,许多相关企业纷纷 *** 白木香叶茶,并 *** 了相关标准。如中山市沉香协会2020年4月23日发布了团体标准《沉香叶茶》(T/ZSCX 01-2020)。海南纳香农业有限公司也于2019年成为之一个获得海南省卫计委审批的《海南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白木香叶茶》单位。
目前在我国海南、广东都有大量人工种植的白木香树。虽然结香时间较长,但是叶子产量极大,除了开发代茶,从白木香叶的有效成分在抑菌等方向上可做进一步研究,将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07
忧遁草(后更名为鳄嘴花)
图源:五指山忧遁草
》基础介绍
忧遁草,学名鳄嘴花【Clinacanthusnutans(B *** m.f.)Lindau】,为爵床科鳄嘴花属植物,是黎族地区的一种草 *** ,当地人称之为接骨草。它还有很多别名,如黎王草、汉帝草、沙巴蛇草等。
海南五指山的热带雨林,因气候环境更适合忧遁草生长,是名副其实的忧遁草之乡。甚至可与冬虫夏草齐名,素有“南忧遁,北虫草”之称。
》主要成分及功效
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无毒的野菜、绿色农产品,忧遁草含丰富的氨基酸、叶绿素、萜类化合物及类黄酮等。现代研究表明,对免疫健康有支持作用。
》应用现状
多年来,只有熟悉草 *** 的黎族人才在房前屋后少量种植。当地有人发生骨折、割伤时,黎族老人习惯将此草捣碎敷在创口,消炎效果明显。
忧遁草的鲜叶还可以用来榨汁,也可以用于煮汤当菜吃。
采收优质的忧遁草叶,经过杀青,炒制等制茶工艺加工之后,可以制成忧遁草茶,口感醇厚,口齿留香。
近年来,在企业的开发带动和 *** 的大力扶持下,忧遁草茶、忧遁草粉以及忧遁草酵素等系列产品相继研发出来并陆续投放市场。
》植提桥观点
忧遁草也是卫健委批复的终止 *** 的新食品原料:食用部位为茎叶,在我国海南地区具有传统食用习惯,可作为普通食品生产经营,卫生安全指标按照我国相关标准执行。
与牛大力、白木香叶一样,忧遁草的进一步发展也要基于有效成分及功效的深入开发。
08
黄花梨叶
图源:海南黄花梨文化物语
》基础介绍
海南黄花梨叶,采自人工种植的海南黄花梨(豆科Fabaceae黄檀属Dalbergia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的鲜叶,经挑选、清洗、脱水、干燥而成。主要成分为异黄酮类物质。
》应用现状
海南群众饮用黄花梨叶茶已有30多年历史。如海南东方市东河镇、大田镇、江边乡等乡镇群众均有采摘海南黄花梨叶片晒干后,用于泡茶或 *** 茶品饮用的习惯,属古法制茶,仅作为群众自家饮用和零星游客体验,尚未形成规模化制茶产业。
为支持黄花梨产业发展,推动海南黄花梨叶地方标准制获准立项,海南卫健委相继完成了食用历史史料、历史政策等史料收集整理,化学成分、营养成分分析,食用毒理 *** 研究,食用安全 *** 评估,综合生产企业、监管部门、技术机构、相关专家等各方意见,最后于2021年11月24日,海南省卫生健康 *** 会发布《海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海南黄花梨叶》(DBS46/003-2021)公告,公布关于海南黄花梨叶的《海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植提桥观点
与牛大力一样,海南黄花梨叶也是海南当地传统食品食用,但一直没有具体的标准规范,《海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海南黄花梨叶》的发布,意味着海南黄花梨叶正式纳入可食用范畴,按照食材的物质目录进行规范管理。但要在全国推广,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09
鸡屎藤
图源:海口湿地
》基础介绍
鸡屎藤【Paederia scandens (Lo *** .) Merr. 】茜草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别称鸡矢藤、斑鸠饭、女青、主屎藤、却节等。
藤叶手揉碎后有股鸡屎味,因而得名。日本科学家通过气相色谱对鸡屎藤释放的气体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气味的主要成分有COS(硫化羰)、CS2和SO2等其他一些含硫有机成分,这说明了鸡屎藤有鸡屎味的原因。
》主要成分及功效
鸡屎藤含有鸡屎藤甙、鸡屎藤次甙、车叶草甙等环臭蚁醛类化合物及γ-谷甾醇。它是当地的一种草 *** ,全草及根部入 *** ,中医认为它 *** 平味甘、酸,具有祛风除湿、消食化积、以及消肿解毒等功效。
》应用现状
鸡屎藤面食 图源:琼海市中医院
鸡屎藤在我国南方地区有大面积的分布,但是只有在海南,才得到比较多的应用。鸡屎藤是海南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滋补品,也叫“土参”。因其有 *** 用功效,海南一些地方的百姓也喜欢用鸡屎藤来直接煮水喝,或制成各种美食。如鸡屎藤粑仔、鸡屎藤面食、鸡屎藤粑粑等,深受海南人民的喜爱。
》植提桥观点
没有吃过这款颇具特色的小吃,那一定是你的损失。有机会去海南的人一定要品尝下。
植提桥认为,鸡屎藤在当地受欢迎主要也与海南气候特点有关,其清热解毒的特 *** 让其“鸡屎”味也不那么重要了。如此有特色的原料,其有效成分在抑菌、肠胃健康等热点领域的应用值得关注。
10
鹧鸪茶
图源:万宁发布厅
》基础介绍
鹧鸪茶(Partridge tea),叶圆味甘,是一种奇特的野生茶叶。海南特产的标签让其名声传遍祖国大江南北,即便你没有去过海南,可能也听说过它,或者品尝过。其味道甘辛、香温,并散发出浓郁的零陵香气。因其自身的功效也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灵芝草"。
严格说来鹧鸪茶只是经过最初的加工,并没有象其它茶叶一样有杀青等工序,属于毛茶类,所以鹧鸪茶茶叶看起来特别大,泡后的外观也象 *** 的树叶一样。
》主要成分及功效
与其它茶叶一样,鹧鸪茶富含 *** ,此外还含有烯烃类、醇类、及醛类等化合物。鹧鸪茶具有清热解渴,消食利胆等食疗效果,现代研究表明其对血压管理、体重管理有一定支持作用。
》应用现状
鹧鸪茶作为海南传统的代用茶饮料,在民间流行饮用已有近200年历史。在海南,很多餐馆都会先给客人上一壶鹧鸪茶。百姓家中鹧鸪茶更是作为消食解腻的佳品。但以前它属于海南的地方特产,生产、加工、销售主要局限在海南。
2018年3月,海南卫健委发布了海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鹧鸪茶》(DBS46/001—2018)。这意味着海南人喜爱的特产——鹧鸪茶,明确了其食品属 *** 并有了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管的技术依据,也为鹧鸪茶产品走出省外提供了食品“身份”证明。
》植提桥观点
在海南颇受欢迎的鹧鸪茶以前由于标准缺失,是不能在岛外销售的。经过海南相关部门的努力,终于在2018年建立了海南地方标准。类似这样的产品,还有前面提到的牛大力、黄花梨叶;再比如云南的三七叶和三七花,也都是地方特色食品发展的典例。
标准的建立,不仅为产品生产提供依据,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技术支持,更重要的也给优秀产品正式的“身份”。相信,以后会有更多有特色的海南食品走入我们的视野。
11
香草兰
图源:千图网
》基础介绍
香草兰(Vanilla planifolia),又称香荚兰,是最古老的兰科植物,原产墨西哥,令人惊讶的是在整个兰科植物中只有香草兰能结出可食用的果实。
香草兰也被誉为“天然食品香料之王”,是单价位居世界第二的天然香料,广泛应用于调制高档食品和化妆品等。
40年前,我国海南热科院香饮所即建立我国首家香草兰研究中心,开启全产业链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现在,科研人员已将我国平均单产提升至世界主产国的1.6倍以上,“香兰素”得率是世界报道更高水平的两倍。
》主要成分及功效
香草兰中约含有240多种芳香物质,主要成分为香兰素,香兰素也是人类所合成的之一种香精。
》应用现状
香草兰主要用作烘焙甜点蛋糕、冰淇淋、饮料、巧克力、香水、化妆品、烟草、制 *** 等,起到增香和定香作用。
香兰素在国外应用领域很广,大量用于生产医 *** 中间体,也用于植物生长促进剂、杀菌剂等。近几年在国内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尤其是在医 *** 领域。
》植提桥观点
据植提桥了解,2022年3月底,热科院香饮所与蒙牛集团就海南热带香料作物在冰淇淋产品的应用展开持续广泛的合作,香草兰、斑兰被圈定为合作切入点。目前,这两个香型在国内冰淇淋产品上还没有应用。这也是蒙牛集团在产品端首次与海南合作。
看来好原料的应用推广离不了企业与科技的强强联合,FFNS2022海南未来营养素峰会,就是一个为您提供合作的创新平台,您在这里将会看到更多优秀功能原料的产业化开发趋势。
12
斑兰叶
图源:万宁发布厅
》基础介绍
斑兰叶,也称香兰(Pandanus a *** *** lifolius),学名香露兜,最适宜海南“三棵树”林下种植。
斑兰叶原产于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天然散发一股粽子香味,是东南亚地区常用的食用香料,被誉为“东方香草”,具有很高的经济开发价值。
20世纪 80年代,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开始引进并种植斑兰叶,研究中收集30余份种质资源,成功选育出香气浓郁、抗 *** 强、产量高的 “粽香斑兰”。
》主要成分及功效
斑兰叶富含亚油酸、角鲨烯、维生素K3、叶绿醇、草蒿脑,具有增强细胞活力、加快新陈代谢、支持免疫与血脂健康等。
》应用现状
斑兰叶是东南亚常用的香料之一,可以打成汁液添加在甜点内,也可将新鲜的斑兰叶用于炖煮或用来包裹食物油炸,添加在白饭中一起煮,煮好的饭会有股特殊香味,还可以为食物染上清新的绿色。因此衍生出很多世界知名美食,如新加披斑兰戚风蛋糕、 *** 九层糕、印度尼西亚斑兰椰丝卷等美食。
此外,我国热科院香饮所的研究表明,斑兰叶中含有呋喃酮类、吡咯类、呋喃类等10大类物质,其中富含角鲨烯、叶绿醇等活 *** 物质,还可适合开发面膜类日常护理用品。
》植提桥观点
斑兰糕点 图源:万宁发布厅
目前只有在海南能品尝到这种“绿色”美食,如斑兰糕点、面条等食品。这也源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对斑兰叶作物的推广。
但据植提桥了解,目前国内法规没有明确斑兰叶的食品身份,这或许也是目前无法在全国推广的主要原因吧。
相信未来在 *** +科研的助推下,待法规放开后,斑兰叶超高的颜值及天然的“粽香”香气或将成为抹茶的“ *** 人”。
13
*** 花紫珠
图源:普正 *** 业
》基础介绍
*** 花紫珠 *** 材为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 *** 花紫珠(Callicarpanudiflora Hook. et Arn)的干燥叶,又名赶风柴、节节红等, *** 用历史悠久,具有消炎、解肿毒、化湿浊、止血等功效,主治细菌 *** 染引起炎症肿毒,急 *** 传染 *** 肝炎,外伤出血等症,收载于《中国 *** 典》2020年版一部。
*** 花紫珠主要分布于我国广东和海南以及 *** 等地,为海南道地 *** 材,海南黎族民间常以水煎煮液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急 *** 传染 *** 肝炎、呼吸道和消化道出血等症。
》主要成分及功效
*** 花紫珠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等。 *** 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刘洋洋等研究发现,从 *** 花紫珠水提物 *** 鉴定出37个化学成分,包括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和连翘酯苷B等16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木犀草苷等5个黄酮类化合物和16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
此外,还首次从 *** 花紫珠中发现并鉴定出京尼平苷酸、连翘脂苷E和肉苁蓉苷F等3个化合物。
》应用现状
千百年来,黎族同胞在 *** 、劳作中 *** 后,发现将 *** 花紫珠叶片揉碎,涂擦患处,有消炎止血、解毒的功效,黎族百姓世代把它奉为“圣 *** ”。
*** 花紫珠的功效极为独特,副作用和耐 *** *** 极少,因而引起科研机构和医 *** 企业极大关注,甚至进入国家十二五科技攻关课题,基于此开发出来的成 *** 如 *** 花紫珠颗粒、分散片、胶囊、和栓剂等,深受临床市场欢迎。
》植提桥观点
*** 花紫珠是近年来研究较多且研究较为成熟的单方中 *** 品种,这一产品的成功开发,也为中 *** 单方制剂的开发提供了思路。
相对于成分复杂的中 *** 复方而言,中 *** 单方制剂的活 *** 成分、 *** 物作用机理等更为明确,因此开发中 *** 单方制剂未来也是中 *** 现代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14
海南眼树莲
》基础介绍
眼树莲(Dischidia chinensis)是萝藤科眼树莲属附生藤本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别名瓜子金、瓜子藤、滴锡藤等。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等省区,在海南主要产于乐东、三亚、保亭等地,生长在低海拔至中海拔的山地林谷或旷地。
》主要成分及功效
霍丽妮等从眼树莲全株中分得总酚和总酮成分,经研究显示其具有体外抗氧化活 *** 。来自海南医学院的杨柳、王小蒙、余邦良等人对眼树莲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抗炎作用进行了小鼠试验,发现醇提抗炎活 *** 优于水提物。这对眼树莲成分及功效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应用现状
眼树莲全株入 *** ,有清肺化痰,凉血解毒之效,民间用于治疗肺燥咳痰、咳血、百日咳、小儿暗积、痢疾、疥疮毒脓、铁打肿痛、毒蛇咬伤。
海南黎族地区用其全草煮水熏眼,治疗眼疾。
》植提桥观点
我国还有很多类似眼树莲这样的民族 *** ,但由于地理位置及资源等问题,没有被大众所认知。还需要借助科研的力量,对这些特色资源做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对于治疗疾病的有效活 *** 部位和抗炎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热带植物资源科技化开发
文章篇幅有限,没有一一列举出海南特色的植物资源,也无法深入解构这些资源的科技化开发程度。
由植提桥主办的“FFNS2022未来营养素峰会”即将于2022年6月30日-7月1日在海南澄迈举行,这个会议我们将为您呈现我国海南地区特有的和有潜力的天然资源品种;我们希望为您链接市场资源和科学资源,扩大专业健康产业对海南特色植物资源的认识和了解,并通过有效的产学研对接沟通,为后续企业投资海南,增加创新项目做好铺垫。
除了“海南特色”这一版块,FFNS2022还有很多当下热点领域,如功能代糖、菌菇营养素的热点话题;同时还为您呈现后生元与肠道健康、高山沙漠、海洋植物资源以及林下经济产业开发的 *** 度主题。
斑斓叶|我想把它分享给所有人斑斓叶,为露兜树属的热带植物,又名香兰叶、斑兰叶、七叶兰、香林投、碧血树、英文名称为Pandan。
斑斓叶被誉为“天然食品香料之王”,是单价位居世界第二的天然香料,因为它有一种十分独特的天然芳香味,能让食物增添清新、香甜的味道,人们就喜欢把这种植物加入食物里。那种味道真的是笔墨难以形容,让人不禁食指大动。
斑斓叶是源自东南亚的一种广泛种植并应用的草本,它凭借鲜绿欲滴的颜色、散发着独特的天然芳香味,收获了“东南亚香料之王”的称号。
每次在家就喜欢拿斑斓叶弄各种好吃的,可以拿斑斓叶打成汁液添加在甜点内,也可将新鲜的斑斓叶用于炖煮或用来包裹食物油炸,添加在白饭中一起煮,煮好的饭会有股特殊香味,相当 *** ,斑斓叶除了作为香料使用,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用的绿色“染料”,新鲜的斑斓叶汁有一种能让食物增添清新、香甜的味道,因而逐渐成了甜品界的“新宠”。
近几年,斑斓叶旋风式爆红,尤其是今年,几乎成了盛夏最火爆的元素之一。不止各大饮品店争相推出斑斓系列,许多甜品店也相继进军斑斓届,势定要将斑斓叶玩出不同的花儿来。广泛应用于调制高档食品和化妆品等。例如在蛋糕、面包、饼干、慕斯等产品中加入斑斓叶,吃起来更爽口、更香甜、更美味。
斑斓叶的功效和作用
斑斓叶里面富含亚油酸、角鲨烯、维生素K3、叶绿醇、草蒿脑。斑斓叶中含量更高的为亚油酸,被誉为“东方人的香草”。
- 降血脂:斑斓叶中含量更高的成分为亚油酸。亚油酸具有降血脂作用,清除身体内的多余脂肪能降低血压、减少血小板凝集和增强红细胞变形等能力。
- 促进新陈代谢:斑斓叶里面富含角鲨烯,角鲨烯具有极强供氧能力,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可促进 *** 的新陈代谢,保持皮肤的柔软健康,加快机体组织修复等作用。
- 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斑斓叶里面富含亚油酸、角鲨烯、维生素K3、叶绿醇、草蒿脑等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可以提高血液含氧量,改善由于长期疲劳造成的精神萎靡,可抑制癌细胞生成,防止癌细胞扩散。
今年三月份,中国热科院香饮所与蒙牛集团在海南万宁兴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先行启动海南特,色口味冰激凌研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与 *** 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称,双方将就海南热带香料作物在冰淇淋产品的应用展开持续广泛的合作,香草兰、斑斓被圈定为合作切入点。目前,这两个香型在国内冰淇淋产品上还没有应用。洽谈期间,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蒙牛集团在产品首次与海南合作!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从事热带香型饮料作物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关键、共 *** 技术研究的公益 *** 科研院所,为我国热带香料饮料作物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其在热带香料领域的技术储备雄厚,与蒙牛集团冰淇淋新产品、新口味的研发需求相吻合,双方迅速深入洽谈,逐渐达成合作意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表示可为蒙牛主要产品开发添加原料,希望海南热带作物能在冰淇淋、饮料奶等产品上得到广泛应用。蒙牛集团希望扶持有实力的科研院所,将海南特色热带植物作为原料加入蒙牛冰品中。“未来的消费趋势将主要集中在产品的优化创新、品质与健康的提升。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在香草兰、斑斓和咖啡等天然香料饮料高效栽培、精深加工等方面有很强的科研团队。科研成果和技术储备,非常契合蒙牛的市场开发及品牌 *** 。”鉴于双方前期密集沟通,加之面对面洽谈细节,双方宣布“在香草兰、斑兰的合作即将启动”,这是两株海南特色热带草本类香料作物。
香草兰被誉为“天然食品香料之王”,是单价位居世界第二的天然香料,广泛应用于调制高档食品和化妆品等。40年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即建立我国首家香草兰研究中心,开启全产业链的基础与应用技术研究。现在,科研人员已将我国平均单产提升至世界主产国的1.6倍以上,“香兰素”得率是世界报道上更高水平的两倍。同样,该所科研力量可将七公斤斑斓鲜叶加工成一公斤斑斓粉,优质的斑斓粉每斤市场 *** 约150元,每亩产值3万元左右。以冰品为切入点开展战略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加快热作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热带特色作物经济价值。
热科院香饮所所长唐冰(前排右一)与蒙牛集团韩建军(前排左一)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斑斓叶的发展前景
斑斓叶,可以当经济作物套种到槟榔林、橡胶林下,也可以养在庭院。可充分利用土地,发挥土地资源的的效益更大化。同时,还不需要花费太多人工,种植投资风险低,而且产量可观,能增值增收,可谓是一举多得。一亩槟榔园可种4000株斑斓叶,一年亩产量约5000斤斑斓叶,每年可收益上万元。
种植斑斓叶不仅有经济效益,还有生态效益。槟榔园林下经常杂草丛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去除草,除草剂还会导致槟榔黄化现象的发生,而槟榔园林下的空地种植斑斓叶,斑斓叶会帮助吃掉杂草,而且斑斓叶本身没有病害,反而保护了槟榔。种植的斑斓叶使“闲置”的土地变成了“绿洋”,而带有的独特香草味,更是让美丽乡村变成了美丽“香”村。是一个活生生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样板。更有文化效益,海南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的美称,而斑斓叶其实就 *** 着下南洋游子对家乡文化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