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笋什么时候生长,鞭笋什么时候最多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43 0
浙江人盛夏能吃到脆嫩的鲜笋了!“竹笋之王”在浙江省首次引种成功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唐旭锋 通讯员 卓建青

宁波人又有新的口福了!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精心栽培,原产自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甜龙竹在奉化溪口安家落户,并产出鲜笋。

近日,记者走进溪口银龙竹笋合作社的大棚,技术员老何开始采收新长出的甜龙竹笋,一脸笑容,“这可是云南甜龙竹在浙江省首次引种成功!”

大棚里,一株株的甜龙竹生长茂盛,叶片宽大,而且枝条向 *** 扩展,身形硕壮,与本地的竹子有明显不同。记者凑近细看,每株甜龙竹的根部,冒出一两根竹笋,个头跟大雷笋差不多,呈深绿色或深褐色。

甜龙竹笋根部很深,老何用铲棒扒开二三十厘米厚度的覆土,用力铲了好几下,才把一株笋挖了出来,比挖雷笋可费劲多了。

合作社负责人虞如坤说,引种甜龙竹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宁波本地的鲜笋,如雷笋、毛笋等都是在春天出的,到了夏天,市面上只有一种鞭笋,且产量少, *** 高。“而这种甜龙竹,恰巧是在七八月份的盛夏出笋,正好能填补空档。”

据介绍,甜龙竹原产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有“竹笋之王”美誉。去年四五月间,合作社先后引进两批甜龙竹苗进行试种。

由于甜龙竹是热带植物,喜欢湿热的环境,得经常喷水保湿,管理养护要求很高。“它特别怕冷,气温低于零摄氏度就要冻死”,老虞说,今年年初连续遭遇两次超级寒潮,气温更低到了摄氏零下七八度,我们给大棚覆盖了三层膜,给竹子保温,“还好,最后竹子挺过来了。”

经过一年多的栽培,200多株甜龙竹适应了奉化的环境,成功安家并产出鲜笋,成活率达到80%以上。记者现场看到,甜龙竹身形壮硕,单个可重达两公斤以上。

技术员老何说,现在都是一年的竹子,属于“小孩期”,产出的笋量不多,个头也不大。等再过三四年,竹子到了“壮年期”,一株甜龙竹笋可长到四五斤重,亩产量达 *** 0公斤左右,那时候,就会产生效益了。

甜龙竹笋的特点是笋肉细腻,带有鲜甜味,切片炒菜、煲汤,味道上佳,甚至可生食。老虞配上几片咸肉,做了一碗家常的咸肉鲜笋汤,笋肉洁白,入口脆嫩鲜甜,放凉后食用,堪称夏日的美味。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摘编、改写及进行 *** 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寒冬时节多吃冬笋

笋的种类很多,分为冬季采摘的冬笋,春季采摘的春笋,以及夏季采摘的鞭笋。其中以冬笋的质量更佳。每年的1~2月份正是吃冬笋的好时节。

冬笋是楠竹竹根鞭上长出的幼芽,夏季孕育,冬季长大后挖取,故名冬笋。产地一般都在山区,生长在土净、水净、空气净的环境中,且又不施任何 *** ,是十分地道的绿色蔬菜。

冬笋的肉质细嫩,味鲜爽口,素有“金衣白玉,蔬中一绝”之美誉。冬笋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积”等功效。对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冬笋的食用 *** 颇多,烧、炒、煮、炖、煨等,皆可成佳肴。单独做菜有风味独特的油焖冬笋、干烧冬笋等。用冬笋蒸鸡炖鸭,味道非常鲜美。用冬笋做菜亦有讲究,笋尖嫩,爽口清脆,宜与肉类同炒;笋衣薄,柔软滑口,宜与肉类同蒸;笋片味甘肉厚,宜做炖肉类的配菜。

吃春笋更好的时节 就是现在!

阅读提示

明媚 *** 里,丽水本地春笋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收获季节。尝鲜无不道春笋,现在春笋大量上市, *** 非常实惠。吃货们,脆嫩鲜美、清香甘醇的春笋想不想了解一下?

本网讯 几场春雨过后,竹笋生长更加迅速。如今距离春笋上市已有一两个月,丽水市场上的笋是量多价又低,可以说,吃春笋更好的时节就是现在,再不尝尝这鲜美的竹笋,错过就要等来年了!

春笋的 *** 已经降至“底线”

“江南竹笋赶鲋鱼,烂煮春风三月初。”每年春季除了应季的野菜,丽水市民的餐桌上,总少不了那么几道和笋有关的菜肴,油焖笋、笋咸、笋炒咸菜、腌笃鲜……连日来,记者在莲都各村看到,不仅有笋农忙着挖笋装车送往市场,城市居民也纷纷走向山野,自己动手体验收获的乐趣。

天刚蒙蒙亮,来自富岭的笋农蓝献华就和妻子一起进山挖笋了。“我家有50多亩竹林,现在雷笋特别多,一个上午挖百斤没问题,特别是下雨后,笋长得又快又多,根本来不及挖。”

蓝献华告诉记者,最贵的笋要数笋农用稻草、糠铺在地上保温孵化的早笋。“过完年就有了,那时候一斤能卖15元。”现在的笋都是自然生长的, *** 已经回落,每斤收购价在1元左右。

据蓝献华介绍,春笋应季时间不长,味道更好的时段就是现在。从二十四节气上来看,谷雨过后约一个月,应季春笋就会渐渐减少。“吃笋要趁早。”

记者走访了市区各大菜市场,在蔬菜贩卖区,毛笋和雷笋依旧是当仁不让的“当季主角”。除府前农贸市场、仓前菜市场外,也有笋农自发在街上摆开了“笋市”,生意很兴旺。记者打听了一下,零售价比收购价稍贵,每斤雷笋2-3元,而个头硕大的竹笋,每斤售价为1.5-2.5元。

现在吃笋,是一年中最实惠、最鲜美的更佳时机。”家住市区怡景花苑的周先生刚买了一大袋毛笋,他告诉记者,笋是餐桌上的必备美食,吃不完还可以做成笋干,每年他都会买很多。

丽水本土食用笋有十多种

人们常说的雷笋,学名雷竹笋,又名雷公笋,市面上的雷笋主要产自本省和江西。《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曾这样描述:“春雷唤醒土壤中的生命,春雷过后的之一波笋,被称为雷笋。”除了雷笋,市面上各种各样在售的竹笋,令不少市民挑花了眼。笋一年四季都有,春笋、冬笋、鞭笋,到底有什么区别?

记者从市农科院了解到,竹笋种类繁多,丽水地区分布着上百个种类,其中较常见的有二三十种,可食用笋达十多种。

大多数竹子在春季3-5月长笋,如雷笋、红壳笋都生长于这个时节。一般菜市场上卖得最多的是毛竹笋,由于毛竹具有“一年四季都长笋”的特殊 *** ,按季节可分为春笋、鞭笋、冬笋——3-5月生长的毛笋为春笋;5-10月生长、外型更细长的是鞭笋,它是毛竹夏季生长在泥土中的嫩杈头,因状如马鞭而得名;冬笋则是毛竹在冬季生长于地下的嫩芽。

现在,丽水市面上最常见的春笋有毛笋、雷笋、红壳笋等。

笋美味,但也别贪吃

竹笋可有着“素食之王”的美誉。一般蔬菜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但笋却富含蛋白质,3斤笋所含的蛋白质相当于1斤蛋。民间有句话说“吃一餐笋刮三天油”,是因为笋几乎不含脂肪,而是含有很多粗纤维,可以减少脂肪、糖分的吸收。此外,笋还富含硒元素,可增强 *** 免疫力。

不过,竹笋虽好,也要适度、适量地吃。尤其是胃肠道消化 *** 的人、患尿道结石和肾结石的人、脾胃虚弱者或因吃笋会诱发、复发哮喘的人,都不宜多吃笋。

传统佳肴,有着悠久的历史的富硒竹笋

安康镇坪,平利县,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环境污染,野生毛竹资源丰富,由于海拔落差大,资源利用时间长,纯天然野生竹笋量大质优,口感香脆细腻,是一种具富硒营养美食

富硒竹笋味甘鲜脆,其营养丰富,是我国的传统佳肴。

*** 配图

富硒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富硒笋。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有地上茎和地下茎。地下茎就是竹鞭,竹鞭节间短,从节上可生出芽来。芽稍长就成地上茎富硒竹笋,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

*** 配图

富硒竹笋生长迅速,长大后可高达数米以上。富硒竹笋中空,为圆筒形,每节上斜生一二小技,叶呈披针形。凡气候温暖,雨量充足而分布均匀,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粘质而富有腐殖质的地区,最适宜栽培富硒竹笋。如选择背风与日照良好的倾斜地栽植,对根茎生长更为有利。

*** 配图

富硒竹笋,自古被视为“菜中珍品”,清代文人李笠翁把富硒竹笋誉为“蔬菜中之一品”,认为肥羊嫩猪也比不上它。 据分析,每百克冬笋含蛋白质2.6克,碳水化合物1.8克,钙9毫克,磷222毫克,并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胡萝卜等多种维生素。富硒竹笋中所含的蛋白质比较丰富, *** 所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胱氨酸等,都有一定含量。另外,富硒竹笋具有低脂肪、低糖、高纤维素等特点,食用富硒竹笋,能促进肠道 *** ,帮助消化,促进排便,是理想的减肥佳蔬。 不过,富硒竹笋 *** 属寒凉,又含较多的粗纤维和难溶 *** 草酸钙,所以患有胃溃疡、胃出血、肾炎、尿结石、肝硬变或慢 *** 肠炎的人,应慎食。

*** 配图

用富硒竹笋、富硒竹笋干 *** 出来的菜肴风味独特,烟笋烧肉、烟笋烧鸭、油焖烟笋、烟笋火锅、泡椒酸笋的营养风味都不错,深受广大食客朋友的喜爱和青睐。

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 *** 强,分布极广。

*** 来源 ***

富硒竹笋的种类很多,常吃的竹笋是毛竹笋(孟宗竹)、淡竹笋等。此外,刚竹、刺竹、麻竹等的笋也可食用。 富硒竹笋的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冬笋、春笋、鞭笋三类。冬笋为毛竹冬季生于地上的嫩笋,白色,质嫩,味美;鞭笋为毛竹夏季生长在泥土中的嫩杈头,状如马鞭,色白,质脆,味微苦而鲜。

*** 来源 ***

富硒竹笋食用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周成王临死前,命召公、毕公率邻诸候拥戴康王登基,是曰以富硒笋席款待,可见富硒笋席在当时是比较隆重的。

来源 ***

盘点竹笋的品种,你知道几种?

根据采集的季节,竹笋可以分为春笋、冬笋、鞭笋春笋种类非常多,一般来说2月-6月份上市的竹笋都可称为春笋。立春后踩挖的笋,以其笋体肥大、洁白如玉、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被誉为“菜王”,又被称为“山八珍”,炒、炖、煮、焖、煨等皆成佳肴。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但惟有春笋、冬笋味道更佳。

按照品种来分类:毛竹笋、麻竹笋、箭竹笋、雷竹笋等等毛竹笋产地分布最广,全国大多数地方都可以看到它们。笋期长,产量高,在各类竹笋中所占比重更大。

尖头青笋



尖头青笋产于浙江杭州,竹杠高3.5~5.5米,横径3~4厘米。出笋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笋壳青紫,有褐色小斑点及云纹状斑块,青紫色,两侧青色,笋长33~40厘米,粗4~4.6厘米,单个重0.2~0.35公斤,肉厚味美。亩产春笋200~300公斤。

毛竹笋



毛竹是我国栽培面积更大、经济价值更高的竹种,江南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收春笋,以笋尖刚露出土面时挖取的春笋品质更好,笋壳底色淡黄,单个重1~1.5公斤。笋体露出土面后,笋壳色泽变褐紫,表面密生棕色小刺毛,称为“毛笋”,单个重2~5公斤。

早竹笋



早竹产于浙江和江苏南部,竹秆高3米多,粗3厘米多,有紫头红与芦头青两个变种。紫头红从2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笋,笋壳淡紫,有褐色斑点和小斑块,笋长15~20厘米,基都粗约3厘米,单个重约0.1公斤。

甜竹笋



甜笋竹为禾本科刚竹属下的一个种,秆高4~7米,径可达5厘米。叶片下表面密生柔毛,叶片较小,呈矛。新秆密被 *** ,秆有细密的纵肋。箨鞘淡棕色,具较密的褐色小斑点并被稀疏而直立的脱落 *** 刚毛。笋期4月中旬,极鲜美,产浙江、湖南、广东及海南等省。

红哺鸡笋



红哺鸡笋别称红笋,浙江栽培,竹秆高5~5.3米,横径约6厘米,出笋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笋壳褐红,有黑色斑点和小斑块, *** 约1/3青色带紫,笋长33厘米左右,基部粗3~5厘米,单个重0.25~0.3公斤,亩产春笋200~ *** 公斤。

麻竹笋



麻竹别称甜竹、大叶乌竹等,竹秆丛生,高20~23米,横径10~20厘米,出笋期5~11月,以7~8月最盛。笋壳黄绿色,有暗紫色毛。笋长约26厘米,基部粗约13厘米,单个重1公斤,大的3~4公斤,肉质较粗,主要制笋干和罐头笋。亩产1000~1500公斤。

箭竹笋



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它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最喜欢的美食。外脆里嫩,多汁爽滑,略带笋子特有的苦味。因常年供给大熊猫,产量极其稀少,每年采摘量不到一般竹笋的百分之一,只供少数人群食用。

雷竹笋



雷竹笋是雷竹的笋,雷竹又名早竹、早园竹,别名雷公竹,由于早春打雷即出笋。是春笋市场上最早上市的笋种。具有出笋早、产量高、笋期长、笋味美等特点。

红壳笋



由于笋壳为红色而得名。其笋期基本上是4月中旬到5月中旬,是雷笋之外栽培最多的食用笋,食用期正好和雷笋接上。它们质地洁白,肉质鲜嫩,清香纯正,营养丰富。笋的个头较大,肉质也后,口感在雷笋之上。

龙须笋



龙须笋又名珍笋、雪花笋,其竹主要为冷竹,生长在峨眉山脉海拔2000米左右的野生丛林中,在10℃左右的环境中生长,无污染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被称为“山珍”。采摘后将之加工成一束束细如针状的笋丝,所以才叫龙须笋。市面上常见的是已经做成的笋干。

你吃的笋是什么笋?

#头条创作挑战赛#


浙北的笋,品种五花八门。在参与挖笋农事之前,我只知笋叫“笋”。啥?光一个小村庄的笋,从农田栽培到山林野生的品种就包含有雷笋、早笋、毛笋、淡笋、红笋、乌哺鸡笋、白哺鸡笋、石笋、枪刀笋、水笋、苦笋等等。这么多笋如何辨别,口感上有何不同,在城市市场上最常见的又是什么笋?来来来,我与大家细说。


浙北农村的日常——挖笋

早竹笋

早春时节,如果途经浙北的田间地头,不难发现像这样的一片竹林,地上覆盖了厚厚一层稻谷壳。有的农户会在六七月份为竹林施一种黝黑的肥,浓烈的肥臭味,百米之外就能闻到。


这些稻谷壳催出了最早一批的笋——砻糠笋。应季春笋需待雨水充沛,大地回暖,才簇拥着迸出土层,而砻糠笋在春节期间乃至元旦期间就有上市。早早出笋的玄机正在于这铺满竹林的砻糠。

铺满稻谷壳的雷笋地

厚而蓬松的谷壳就像一层为竹林特制的棉被,加之砻糠堆积发酵释放出热量,即使春寒料峭,也能诱骗早竹的地下竹鞭以为暖春将至,率先催发小笋冒出地面。砻糠笋因笋芽发育较早,相对自然生长的笋,涩味较少,口感更鲜嫩,春天的之一口笋总能卖个好价钱。

早笋


春分时节,雷笋地 *** 的早笋正当时

早竹是专门产笋供人食用的农作物,并不像毛竹、水竹那样具备强韧 *** 或篾 *** ,所以常被培植于农田平地,也是市面上常见的竹笋品种之一。早笋不同于砻糠笋被提前催熟,是应季竹笋中最早的一批鲜笋。其中那些惊蛰前后伴随着之一声春雷破土的,也被叫做雷笋。其他竹笋都基本等到清明才大批量涌出,适逢吃早笋的季节,毛竹的竹笋大都还在地下尚未破土呢。


因此,市面上售卖的“春笋”,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早竹笋。


图左毛竹的春笋,图右早竹的早笋

名菜“腌笃鲜”需要用到春笋。腌笃鲜不同地区吃法不一,有的重在吃肉吃笋,讲究久炖入味,咸肉的厚重融入笋中,肥膘中和笋的麻涩,尤其隔夜烧第二道的笋更加浑融,肥肉化开,多余的盐分落入汤中,此时的汤已不那么重要了,笋才是主角。有的地区重在喝汤,不让火腿的咸过多渗透,以浸泡代替焖煮,品相更胜一筹。

我尝试用新鲜出土的早笋和同期产出的毛笋的地下笋分别与火腿煲汤作对比,取新鲜排骨焯水,撇去浮沫,再将原汤与火腿、笋、葱姜一同焖煮,临出锅一刻钟,放入千张结。毛笋的春笋相对早笋更易挂汤汁,锁住鲜味。且这种方式炖出来的汤和食材滋味得当,没有哪一方因味道过了头而被舍弃。

用早笋烹饪的腌笃鲜

新长成的竹子竹杆表面会浮有一层雾状 *** ,手往上一捋,蹭下许多粉来。唐代诗人李贺是爱竹、爱笋之人,常赋诗寄情抒怀。“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句中“粉节涂生翠”正道出竹粉与新竹竹节伴生的特别现象。民间有土法,说是在山上被野兽袭击,或不慎跌滑造成了 *** 出血,可用竹子表面这层白色粉末给伤口止血、消炎。竹子不仅能吃、能用,还能救死扶伤,用处可真多哩。


新竹竹杆轻轻一靠,全是竹粉



毛竹笋

冬笋|毛笋



毛竹笋是浙北地区的笋中 *** ,吃笋的季节几乎覆盖全年:冬笋|农历十月~腊月;春笋|春节~清明;毛笋|清明期间大面积生长直到立夏;鞭笋|当毛笋长成竹子,即进入鞭笋的季节,持续整个夏季直至十月。


我们今天暂时不谈冬笋,来说说其它三类开春挖的笋都 *** 笋,不管这时找到的笋有没有破土露尖。只是这时期的毛竹春笋样貌还跟冬笋非常雷同,很多春笋即使已经露尖,但往往会被厚厚的落叶所掩盖,不经常挖笋是训练不出这种观察力的。


初冒尖的春笋

春笋,可以看出笋尖稍许发黑,已经露出地面一小节。


“毛笋”指的是春笋要成竹的生长过渡期,会超出地面约30cm甚至更高,此时的笋周身披毛浓密,且在笋壳边缘延伸出很多卷曲的细毛,笋尖也分出许多尖而硬的梢。



到了清明节后,春笋基本都已经进化成了毛笋的形态,开始进入大批量挖毛笋的季节。毛笋个头挺拔壮实,肉质肥厚,可以说是最经济划算的笋了。清明后挖来的毛笋通常能有 *** 那么粗壮,一颗笋可以管一家人吃好几顿饭!

清明后的毛笋生长速度之快,前一天刚冒出土地一点的黄嫩,到第二天就能长至40公分,第三天就能长到将近1米。所以想挖到品质好的毛笋,就得找头3天的。同样是循着笋尖往土里挖,但和春笋不同的是,到季节了,毛笋不管怎样都比春笋体格大。


至于最后一种鞭笋,放在后面再介绍。


图左是毛笋,已经露出地面半截;图右是还未露出土地的春笋,冬笋也长这样



红笋



红笋,又名红哺鸡笋,因笋壳呈暗红色,是除毛笋以外相对更好辨认的笋,也是雨后春笋大阵仗中的主力。新出土的笋,形态各异,有的短粗、有的细长。上山开笋时,我专找细长的小笋,用手轻轻一掰就断,不费力气。而短粗的笋,肉质厚不容易掰断,就得一锄头从底部兜起。


可以用手直接掰断的细长红笋


锄头挖出来的短粗红笋


谷雨期间能看到红笋成竹的进化期

清明期间,街坊上各家各户将几十上百斤的笋摊在门口,家人邻里围坐在一起剥笋壳,是浙北山村更具特色的景象。熟练的农民将笋搭在腿上,一手握住笋尖,一手用锋利的小镰刀嘶溜一下刨去一小条外壳,再在手握笋尖的位置横向割一刀,指头一转,笋壳立马脱了个干净。


门前道地脱笋壳

旺季的笋,鲜食是一时半会儿吃不完,笋干便应运而生。其中毛笋肉质厚,只能靠太阳晒干,其它笋都能在太阳不充足的天气选择烘干。鲜笋成为笋干之前都需经历一段卤煮的时间,让笋吸饱盐分,方便储存。笋的加工可搭配毛笋特辑一同了解。


撒盐卤煮入味后,沥干水分便可开烘。

烘干的过程需要约隔半小时查看烘制情况并翻动,如此往复总共经历大概6个小时的慢烘。

如果遇上连续三个以上太阳日,那晒笋干更好不过了。找一个空旷的平地,将笋足够摊平,充分接收太阳公公的能量。这时的红笋不像烘干时局促的空间,也未经历不断地翻腾,在太阳下整个自然伸展着享受日光浴,晒干的笋相对烘干的笋形态看起来更直愣。


与毛笋一同晒干的红笋

将红笋干捆扎收纳

*** 笋干时脱落的笋衣碎渣,也可以收集起来泡汤!除了加水,不再多添任何调味料。搭配上朴实无华的白米饭,粗茶淡饭也可以鲜香。


笋干汤泡白米饭

几乎所有食材,鲜食是一个口感,干制又是别样风味。用盐水卤过的笋干拥有独特的咸香。凉拌笋干则是在任何季节都能吃上的佳肴,只需将笋干放在凉白开中浸泡发软,再搭配各色凉拌酱汁即可上桌。




乌哺鸡笋 | 白哺鸡笋

与红笋同一时期长出的笋还有乌哺鸡笋、白哺鸡笋,口味上这几款笋吃不出太大差别。不过红竹的生命力顽强,有侵略 *** ,如果与乌哺鸡竹、白哺鸡竹一同培育,则其他两个品种的竹笋产量会逐年减少甚至消亡。乌哺鸡竹由于竹杆相对粗壮、竹节特别大,在以前农村砌房子时,是非常适合搭架子用的材料,不过现在大家都用钢架替代了竹架,竹材的利用率就变得越来越少了。而白哺鸡竹相对羸弱,竹材弯曲,不笔直,基本只用作竹笋的食材培育。


红哺鸡竹

乌哺鸡竹

白哺鸡竹

图左为乌哺鸡笋,图右为白哺鸡笋

时下鲜笋与去冬储存的雪菜搭配,是一道再普通不过的家常菜,也是清早下面时的绝佳盖码。


雪菜肉丝面


淡笋

我的菜地后面有一小片淡竹竹林,竹的繁衍生长能力真的很强,菜地里总源源不断地冒出笋来。谷雨冒笋时,恰逢播种菜籽,两件事刚好一起办了。铲除清理出来的竹笋挑挑捡捡,刚好一顿晚餐的量。


菜地后面的淡竹林

收获一顿晚餐

淡笋的特征也很明显,不仅会看到笋头上镶了金边的剑叶,还能发现它笋壳包抄的边缘呈干枯状。与红笋不同的是,红笋笋壳边缘干枯意味着笋遇虫害,而淡笋生来就长这样。


淡笋

春天里,浙北农村家庭的每餐饭都离不开笋,早笋、红笋、各种野山笋源源不绝。想把菜地的淡笋带回家时,还会被家人嫌弃淡笋味淡,口味不及其他笋。传统农耕生活靠天吃饭,就常会出现某一时节作物过剩,另一时节青黄不接。


一大把细长的淡笋清理出来,能吃的部分也不多,味淡就不如尝试一下浓油赤酱的油焖笋。用茶油焖煮出来的笋尤其好吃,茶籽的香气与笋格外搭,足量油与笋小火慢焖六个时辰,鲜笋的水分逐渐蒸发,酱和油的香味缓缓渗透。满满一锅笋,最后焖出来也不过是一盘菜的量。

油焖笋

立夏后,笋进化成竹,曾经的笋壳从竹节上纷纷扬扬飞向大地。这种自然脱落下来,已经变得薄而干燥的笋壳是非常好的造纸原材料。也因为它强劲的纤维韧 *** ,村民有时也会就地捡几片笋壳拧成绳用来绑扎东西,非常牢靠。


竹林里遍地脱落的笋壳

光滑的笋壳在阳光下光彩熠熠


野山笋

石笋|枪刀笋|水笋|苦笋



到了立夏逐渐没什么笋了,但此时的高山上正迎来一 *** 刚出土的野山笋。野笋之野,因它长得荒蛮、低矮,又密集,人们需要整个俯身甚至用四肢在地上爬行着潜入林中,一个不留神就会被密密麻麻错乱的竹条抽到或戳到。有时遇上潮湿的天气,密林中的蚂蝗趁机逮着人饱食一顿。足见寻笋环境之恶劣,山珍美味之不易。


茶山的上坡是一片未开垦的野竹林

野竹林之低矮、密集,大大增加了拗竹笋的难度

野竹林因为无人打理,所以也不分大小年之说,竹子都没有节制,争先恐后地抢占地盘和阳光。在生存竞争激烈的条件下野竹笋通常比较细,采集时只需用手掰断就行。


目前我采集过石笋、枪刀笋、水笋这三种野山笋。其中水笋长成的水竹是非常好的编织凉席的原材料。据说水竹凉席可以像被子一样折起来,是以往富贵人家的 *** ,工艺颇为复杂,可惜现在能编水竹席的匠人已经无从寻觅。


石笋

石笋一般生长在高山山坡、 *** 峭壁间

鞭笋什么时候生长,鞭笋什么时候最多-第1张图片-

枪刀笋

枪刀笋是因笋头活像一只枪刀而得名


水笋

水笋生长在山中潮湿地带、水边

水竹林下的小瀑布,可见从 *** 缝中垂吊下来的水竹竹鞭

采集野山笋时,还会发现一种色泽鲜绿,剑叶挺拔,看起来鲜美多汁的竹笋。不过可不要被它甜美的外表所欺骗,这种笋叫苦笋,可知它的笋肉是苦的。且苦笋苦味传播威力之大,如果在拗野山笋时连同苦笋一起拗下来,一锅炖了,整锅笋苦不堪言,不爱吃苦的人常避而远之。


绿油油的苦笋

苦竹竹节很长,可用来 *** 伞柄

从左至右,枪刀笋、石笋、水笋

如果尝过野山笋的鲜,就会发觉人工培育的竹笋鲜味稍逊一筹。有部分狡猾的商家会挂羊头卖狗肉,拿红笋充当野山笋,以更高的价钱销售出去。蒙混过关的招数就是用手绷住红笋干的两头,拧绞成一根,打个结。这样的笋干售卖时,样子清爽好看,又让人不能轻易分辨笋的原本形态。而真正的野山笋笋干都细长、肉薄,整根烘干,且色泽绿。普通笋干肉厚,一颗笋被撕作好几条烘干,且颜色黄白。


左两根野山笋,右两根普通笋

左为红笋干,右为野山笋干

浙北农家过立夏节,有各种各样的风俗饮食,除了乌米饭、立夏饼,还少不了健脚笋。传说立夏吃了健脚笋,走路、爬山腿脚麻溜。健脚笋即特指细细长长的野山笋,没有特定的烹饪 *** 。我尝试过拿野山笋笋干煲鸡汤,整锅汤充盈着自然的鲜香。只需将野山笋干、香菇、木耳清洗干净,连同姜片、鸡肉一起冷水下锅,无需放盐和其他调味料,水开后撇去浮沫,小火慢炖两小时即可。



鞭笋

乌哺鸡竹|红竹|毛竹


在浙北,鲜笋可以一直持续吃到小满。小满之后就开始进入采挖鞭笋的季节了。鞭笋,即竹子的地下茎新生的鞭梢。尖尖的鞭梢强有力地在地下拱来拱去,到处寻找空旷的土地,扩展利于自己生存的领地。一旦发现地面有拱起的裂纹,十有 *** 是竹鞭的 *** ——鞭笋。地下的竹鞭波状生长、盘根错节,有时顺着一条地下茎可同时挖出多根鞭笋。


地下的鞭梢将土块拱起

同时挖到四根鞭笋

夏季正是蚊虫滋生的季节,鞭笋的采挖环境除了酷热闷湿,不免又多了一个扰人因子。鞭笋相比清明时期的竹笋泛滥,显得弥足珍贵。


鞭笋细瘦,所以只吃毛竹、红竹、乌哺鸡竹这类粗壮竹子的鞭笋。从口味上很难分辨属于哪个竹子的品种,即使是看样貌也容易混淆。不过外表摸起来毛茸茸的,确定是毛竹的鞭笋无疑。鞭笋取食的是地下茎最嫩的梢头,剥开外壳,如温润白玉的肉质,它没有竹笋那样的空心节,口感也较普通竹笋更脆更紧实。

从左至右分别为乌哺鸡竹、红竹、毛竹的鞭笋

夏季 *** 的鞭笋,当然要搭配夏季时令咯。将四季豆切成细菱形,在油锅中小火焖熟,随后放几片鞭笋。差不多了就转大火,加入去年冬天腌制的大叶芥菜,添一小勺白糖和一点盐,激发菜的鲜甜。鞭笋甜得内敛,四季豆汁水四溢,芥菜酸甜爽脆,是夏季我最喜欢的菜品之一。

浙北家常的一种鞭笋吃法非常物尽其用。一道是雪菜蒸鞭笋:鞭笋吃靠近笋尖那一端的鲜甜,只用切成笋片,放一点雪菜、加猪油、撒点盐,上锅蒸熟即可。另一道是干芥菜鞭笋汤:将鞭笋剩下那部分老节头捶松,沿着纤维纹理纵向切片,同干芥菜头一起加水,什么佐料都不需要放,单靠这两个食材就能蒸出汤的鲜味,出锅时撒几点葱花点缀。酸、甜、咸、鲜俱全,非常夏天的菜肴。这样的鞭笋吃法,从头到尾都不浪费,芥菜亦如此。



芒种时节,山头上新竹的嫩绿与老竹的绿相互掩映

春季生长竹笋,立夏逐渐成竹,竹鞭在入夏之后进入蓬勃的生长期,秋季笋芽纷纷从竹鞭上生发,经历一个冬季的蛰伏,又在春天相继出土,如此周而复始。生发竹鞭的母竹经历三到四年的光阴,逐渐老化死亡,年轻的竹子接力成为新的母竹,生生不息。


作者:六一,是个拥有天然好奇心,喜欢在乡野里上蹿下跳,爱往作坊、人家串门溜达的人,经常一头扎进食物、农耕和自然,琢磨着十万个为什么,有啥新奇、好玩的捣鼓出来,恨不得马上分享给你!

欢迎来我的公众号 “liuii 六一” 看看呐

*** :六一

春天就要吃笋!这些选购和食用诀窍快来学一学

春暖花开,正是春笋竞相破土的时节。竹笋肉厚、色白、质嫩、气香、味鲜,做法多样,有油焖春笋、竹笋炒肉、腌笃鲜、香菇焖春笋等,广受消费者喜爱。竹笋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在我国分布也比较广,尤以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最为集中,一年四季皆有。按生长季节,可分为春笋、鞭笋和冬笋三大类。其中,春笋、冬笋的味道更佳,鞭笋口感略甜且在夏秋两季生长旺盛。

吃春笋是有讲究的,如果选购和食用的 *** 不当,也会让春笋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大打折扣。今天就来科普享有“素菜中之一品”等美誉的春笋的饮食健康知识。

春笋如何选购?

主要观察五个位置

一看外形。选择个头大小适中,外形紧实饱满,底部直径大、尾部小,且无腐烂变质的鲜笋。

二看笋壳。笋壳完整,呈金 *** 或淡黄略带粉红色,色泽自然有光的鲜笋,笋肉较为鲜嫩。

三看笋节。笋节之间的距离越近,笋肉相对越细嫩。

四看笋根。根部四周的“痣”呈白色珠状的笋较为鲜嫩,“痣”呈暗红色或深紫色的笋肉质较老。

五看笋芯。颜色越白越脆嫩, *** 次之,绿色较差。

吃春笋前建议先用热水焯

再用清水泡

鲜笋含有较多草酸和鞣酸,如果直接食用会有麻、涩的口感。建议烹饪前用热水焯一下,再用清水浸泡,可大幅减少笋中草酸和鞣酸含量,改善食用口感。

此外,需注意的是,笋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可加速胃肠 *** ,建议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少食用;脑中风、心血管疾病患者服 *** 期间也要尽量少食用;肝硬化患者尽量不食用;食用竹笋过敏的人应禁食。

春笋的贮存 ***

因“是否剥壳”而异

鲜笋易木质化,建议消费者购买后尽快食用。如需要短期贮存,可采用以下 *** ,需要注意的是:

1.未剥壳的笋:建议密封储藏法和埋藏法

密封储藏法

适用于少量竹笋贮藏。取容器或塑料薄膜袋,选完好的竹笋放入容器或袋中,密封容器口或扎紧袋口,减少笋体水分蒸发,抑制笋体呼吸,达到保鲜效果。

埋藏法

适用于大量竹笋贮藏。在容器底部先铺一层湿润沙子,再将竹笋笋尖朝上竖放,然后覆盖湿润沙子,直至没过笋尖。密封好容器,放在阴凉通风处。

2.剥壳后的笋:建议盐水泡和清水煮

盐水泡

将竹笋置于容器中,放一层竹笋,铺一层食盐或粗盐,叠放完后加入大量水,直至没过竹笋,用重物压住竹笋,防止竹笋露出水面,密封置阴凉通风处。

清水煮

将切好的竹笋用清水煮沸半小时,然后捞起用清水冲一下,装在保鲜袋里,密封后放进冰箱4℃左右冷藏保存。也可将经过上述处理后的竹笋晒干收藏,食用时用清水泡发即可。食用前,要先确定贮存的竹笋是否变质。如已变质,不要再食用。

选购竹笋不要片面追求产品色泽

竹笋除鲜食外,还可被加工成各种制品,如笋干、笋片、笋罐头等,满足多样化需求。在选购这些产品时应该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1.应在正规商超等场所购买正规竹笋制品。注意检查包装是否完好,确保无胀袋、漏气等现象;留意标签上的食品名称等标示信息;不要片面追求产品色泽,如果发现有刺鼻气味,谨慎选择。

2.食用竹笋制品可参考产品标签上的食用方式,如清水冬笋罐头可清水漂洗、切细,再经炒、煮或炖等方式烹调后食用。

3.竹笋制品要按照包装标示的贮存条件存放,并在保质期内食用。此外,竹笋制品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二氧化硫,起到防腐和漂白的作用,但二氧化硫在笋干、笋片和笋罐头等竹笋制品中的残留量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相关要求。

雷笋味道鲜美,甘甜脆嫩,用来炒肉和凉拌最是好吃啦

雷笋,学名雷竹笋,又名雷公笋、早园笋、雷笋,因早春打雷即出笋而得名,是春笋市场上最早上市的笋种。雷笋味道鲜美,甘甜脆嫩,出肉率高达70%,为早熟、高产的优良笋用竹种。其蛋白质含量比常见蔬菜要高,比大白菜高1倍,雷笋蛋白质水解后可产生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 *** 必需的氨基酸,成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理想绿色食品。



雷笋味道鲜美,甘甜脆嫩,含有粗蛋白、脂肪、可溶 *** 糖类、纤维素及无机、机盐等。喜欢吃竹笋的朋友可得试试这样的 *** *** 呢,这是一道非常好的减肥餐哦,高纤维的笋子加上高蛋白的鸡脯肉,吃了两者都满足。

准备需要的食材:雷笋3根,鸡胸脯肉150克,莴笋1根。油,盐,糖,料酒,姜,蒜,葱,生抽,淀粉,胡椒粉,白芝麻。

步骤一:先将莴笋去皮,洗净切丁,雷笋去壳,洗净切丁。鸡胸脯肉洗净,切丁,用盐,胡椒粉,料酒,搅拌一下。



步骤二:然后撒些淀粉搅拌匀,这样鸡胸脯肉口感比较嫩,然后锅里油热,放入姜,蒜末爆香。

步骤三:再放入鸡胸脯肉,快速煸炒至转色,放入雷笋丁搅拌匀,加些料酒,生抽,糖。

步骤四:然后放入1小碗清水,与食材持平即可,中火煮10分钟,放入莴笋丁,煸炒匀,中火煮至汤汁稠。

步骤五:加些盐调味,撒些葱花,白芝麻,即可盛出。



笋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1、B2、C。春笋 *** 寒,虽然口感营养一流,但食用不要过量,特别是肠胃不好的朋友。

市场上的笋子品种很多,按季节分类可分为冬笋,春笋,鞭笋三类。冬笋顾名思义就是长在冬天里的毛竹笋,鞭笋夏季生长在泥土中的嫩杈头,味微苦而鲜。春笋的品种就多了,有剑笋,雷笋,楠竹笋等等。雷笋之一次听的时候就觉得应该是春雷后长出的笋子吧。雷笋因早春雷打即出而得名雷笋,同时雷笋是早春市场上最早上市的笋类。



这笋子营养又美味,用来凉拌非常的好吃,营养健康又美味,喜欢的朋友赶紧试试吧。

准备食材: 笋子300g、水适量、香油2勺、辣椒油3勺、生抽2勺、盐少许、小米辣2个、青椒1个、白糖少许、葱1根、蒜3个、醋少许、凉开水少许。



步骤一:笋子去掉头部最老的部分,切丝。然后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待水开之后加入笋子焯水,焯至笋子稍微变软但是也是脆脆的口感。

步骤二:小米辣切细碎,青椒切圈,蒜压泥加入碗中,再加入生抽,白糖,香油,醋和少许凉开水。

步骤三:笋子捞出沥干水,加上辣椒油拌均匀撒上切好的葱就可以吃啦。



雷笋味道鲜美,甘甜脆嫩。对于在减肥的 *** 姐们来说,是一道不错的开胃菜。不需要炒,只是简单焯水煮煮在拌一拌,简单又省事。

毛竹覆盖产值可达18万元/hm2的栽培技术

毛竹覆盖产值可达18万元/hm2的栽培技术

为提升毛竹经济效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 *** 于2014年开始推广毛竹笋早出覆盖技术, *** 了相关政策,鼓励林农采用毛竹笋早出覆盖技术经营笋用林。从实施情况看,成功的毛竹覆盖示范基地产值可达18万元/hm2,对推动全区毛竹产业升级、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农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该项技术推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总结毛竹覆盖技术,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技术推广和生产决策提供参考。

1 主要技术措施

1.1 覆盖竹林的选择

1.1.1 立地条件。要求地势平缓、坡度在15°以下,坡向为阳坡,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度在60 cm以上。

1.1.2 水源条件。选择水源充足的毛竹林。毛竹笋芽分化期水分消耗量大,如遇15 d以上晴旱无雨,应浇水,以保证毛竹的正常生长需要。

1.1.3 交通条件。覆盖竹林要求交通便利,管理方便,车辆能行驶到林边,便于运输覆盖材料和竹产品,同时要有场所供材料堆放。

1.1.4 毛竹林条件。毛竹覆盖一般要求在高产的花年毛竹笋用林中进行,竹林长势良好无衰败,立竹密度达2 *** ~2 700株/hm2,无病虫危害。对于毛竹材用林,覆盖前需进行2~3年改造,调整成笋用林后再进行覆盖。

1.1.5 经营户条件。经营户应具备熟悉毛竹经营管理技术,毛竹面积有一定规模,至少要有轮作的竹林面积,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1.2 毛竹材用林改造调整

1.2.1 铣山清杂。铣山时间在夏季(5—8月)进行,全面清除竹林中杂灌草、老竹、弱竹、病竹。

1.2.2 深翻松土,清除“三头”。深翻松土是竹林经营最重要的措施之一,能加深土壤的有效空间,改善林地水分、肥力、湿度和通气条件,促进新鞭生长,增加幼壮鞭的长度和粗度,促进形成良好的地下鞭根结构,从而提高发笋能力;结合垦覆除去老竹蔸、树桩、石块和老竹鞭,释放林地有效空间,利于行鞭出笋长竹。翻挖松土时,要求深度在30 cm以上,同时施有机肥或竹笋专用肥。

1.2.3 钩梢。毛竹笋用林一般提倡钩梢。钩梢可减轻风雪危害,去除顶端优势, *** 竹鞭而多发鞭梢,促进笋芽分化提高竹笋产量。钩梢的强度要适度,需确保钩梢后每株毛竹有15盘以上的竹枝,保证充足的叶面积指数,使竹林生长旺盛且稳产高产。

1.2.4 竹林结构调整。春笋大年竹山留养壮笋成竹,做到留匀、留大、空地早留。可留养600~750株/hm2,春笋小年竹山尽量留笋成竹,以利于培育花年竹林。通过2~3年调整使竹林达到笋用林覆盖要求:立竹密度2 700株/hm2左右,郁闭度0.7左右,毛竹胸径为7~8 cm,分布均匀,立竹结构保留三度竹,每度的比例为 1∶1∶1。

1.3 覆盖前竹林管理

1.3.1 土壤管理。毛竹覆盖当年要垦复2次,以促进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分解,为鞭根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垦复时间:第1次在春笋笋期结束至入梅前,第2次在秋分(9月)前后,与施肥同时进行。垦复深度一般在30 cm左右。垦复时,应挖除老鞭、死鞭、霉鞭和细弱的浅鞭。壮鞭深度保持在土壤中10~20 cm,产笋量高,一般每深5 cm笋重0.25 kg。

1.3.2 施肥管理。一是笋穴肥。在挖春笋时,在笋 *** 施复合肥每穴约25 g。注意不要使肥料直接接触竹鞭,避免灼伤竹鞭。二是行鞭肥。在春笋结束后到入梅前,此时处于幼竹(换叶)期,也是肥料更大效率期,结合林地垦复,沟施或撒施腐熟的畜肥,翻埋入土中,施肥30 t/hm2、复合肥750 kg/hm2。三是孕笋肥。夏末秋初(9月)处于笋芽分化期,结合林地垦复施复合肥750 kg/hm2。四是增温肥。覆盖时,待林地浇透水后,施未经腐熟的畜肥(鸡粪)37.5~45.0 t/hm2和复合肥750 kg/hm2。

1.3.3 水分管理。在梅季或秋雨季节,若雨水过多,林地易积水,要事先开好排水沟进行排水,以免引起烂鞭。8—9月,是竹鞭笋芽分化时期,也是水分管理关键期,此时降水量较少,林地水分蒸发量大,若久晴无雨,土壤干燥,笋芽膨大受抑,应浇水灌溉,浇水量以浇透为宜。覆盖前还需进行1次浇水。

1.3.4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竹山道路建设,改善竹山灌溉设施,建设必备的生产设施,降低生产成本。

1.4 覆盖

1.4.1 覆盖材料与时间。覆盖材料采用砻糠、竹叶和稻草,厩肥选择未经腐熟的鸡粪。为降低成本,应提早采购,并保持材料的干燥。覆盖适宜时间在农历10月初,旬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进行。

1.4.2 覆盖 *** 及覆盖物移除。覆盖分4层实施,第1层稻草隔土,第2层采用畜肥鸡粪,第3层竹叶(稻草),第4层砻糠。一般宜在晴天进行覆盖,更好为雨后的晴天。林地先浇透水,竹林土壤湿度保持在80%以上,施复合肥750kg/hm2。然后铺上干燥的稻草,均匀铺摊,厚度为5 cm,接着施新鲜未经腐熟的鸡粪,厚度在5 cm,上面再铺稻草15~20 cm。为加快下层覆盖物发酵增温,在竹叶、稻草上适当浇水,以用手挤压稻草不出水但手上有水印为准。最后在上层铺上砻糠并扫平,厚度在20 cm。这样在冬天可以使竹林土壤温度保持在16℃以上。

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气温上升、林地内只有零星竹笋出土时,应及时移去覆盖物。覆盖物上层分砻糠可收取存放好,待下次覆盖时再用。已腐烂的竹叶、稻草,结合林地垦复时翻入土中。

1.4.3 连续覆盖。采取连续覆盖3年、休养复壮3年的 *** ,连续覆盖期间不留养母竹,在休养之年再留养母竹。

1.5 竹笋采收

一般覆盖后60 d开始出笋。采用谷壳为上层覆盖材料,有笋时就会发现裂缝与顶起现象,很容易找到竹笋,然后即可进行挖掘。挖笋时要拨开覆盖物,挖出竹笋,然后将土回盖原处,再将覆盖物盖好,继续保温增温。林地进行覆盖后,容易导致竹鞭上浮,应及时进行断鞭。

鞭笋产期长、效益好,是提高覆盖竹林效益的辅助增效 *** 。鞭笋产期适逢市场鲜笋供应缺少的时期,可调节鲜笋供应旺淡季不均匀的矛盾。鞭笋采收时间在6—10月,采用隔天采挖法。采收时沿土壤表面裂隙采挖,采挖长度25 cm为宜。采收原则:立竹空处不挖,稀处少挖,密处多挖;鞭梢顺坡生长者不挖,横坡生长者可挖;浅鞭挖深鞭留,细鞭挖粗鞭留;6月以埋为主、挖为辅,7—8月则以挖为主、留为辅。

2 效益分析

2016—2017年全区共实施毛竹覆盖面积5.67 hm2,涉及6个乡镇8个示范户。覆盖效益和成本情况见表1、2。

从表1可以看出,2016—2017年宣州区毛竹覆盖平均春笋产量为 25 220.46 kg/hm2,平均产值 15.84万元/hm2。毛竹覆盖成本投入较高(表2),需用稻草90 t/hm2、砻糠75 t/hm2、有机肥75t/hm2、复合肥1.5t/hm2,按当地市场 *** 计算材料成本需8.4万元/hm2;加上平均用工10个,计1.50万元/hm2,覆盖成本共需9.9万元/hm2。扣除成本后,纯收入约为6万元/hm2。另外鞭笋尚在采收期,暂未纳入统计,按产鞭笋3 t/hm2、平均 *** 8元/kg计算,鞭笋收入2.4万元/hm2。2项合计平均产值18.24万元/hm2、纯收益 8.34万元/hm2,投入产出比1∶1.8,经济效益显著。

表1 2016—2017年宣州区毛竹覆盖效益

表2 宣州区毛竹覆盖成本

3 问题与建议

(1)毛竹覆盖要求在丰产笋用林中进行,对立地条件要求高, *** 了毛竹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宣州区毛竹林绝大多数是材用林,大小年明显,完全满足覆盖条件的竹林很少。应加快毛竹笋用林发展,培育毛竹覆盖的后备资源,建立长效机制。对于立地条件符合、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材用林要采取大小年改制技术转变为花年竹林,并加快林分结构调整、加强土壤管理措施以达到覆盖要求。

(2)投入大,成本高,大面积覆盖难实现。为此,建议继续对毛竹覆盖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积极争取项目扶持,鼓励有实力的公司和大户参与投资,保证毛竹覆盖资金来源。

(3)覆盖周期长,技术要求高,工序环节多,林农对技术的掌握尚不熟练,影响了实施效果。在实施过程 *** 现了不按技术规程 *** 作、竹林结构不合理、覆盖厚度不够、出笋时间推迟等现象。应加强毛竹覆盖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工作,严格按照技术指导规程 *** 作,让林农熟练运用毛竹覆盖技术,避免盲目发展。

(4)连续覆盖对竹林结构影响较大,覆盖后竹鞭明显上浮,丰产林分结构维护困难。对于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林,覆盖年份应在出笋小年的秋冬季,出笋大年也覆盖就失去了生产意义。花年竹林的理想结构应为林分中大小年母竹各占50%,且分布均匀,实际生产中这种理想结构很难达到。从理论上分析,花年竹林覆盖只能发挥竹林生产力的50%,且需要连年投入管理,而竹林覆盖投入大,投资效率却只有50%,造成投资50%浪费,事倍功半。这说明连续覆盖 *** 值得商榷。从宣州区实际来看,毛竹林大多数按大小年经营,应积极探索隔年覆盖法,即小年秋冬季覆盖、大年留养新竹进行自然培育,以实现覆盖毛竹林的可持续经营。

春笋、冬笋、鞭笋、笋干,你知道自己吃的都是啥吗?


春天正是吃笋的好时节。一阵淅淅沥沥的春雨后,竹林焕出了新绿,地面也悄悄地裂开了小缝隙,从中钻出了一些毛乎乎的小尖儿,这便是春笋了。


春笋 | 微博@丽贝妮的小确幸

笋是竹亚科下多种植物幼体的统称,其中有大概200多种是可以食用的。别看竹子身量高大,但它却是不折不扣的草本植物,生长极快。时节一到,笋尖就会在 *** 之间成群结队地冒头,若不及时采收就会很快变“老”而不适合食用。所以,笋可以说是真正的“时令鲜味”了。

01

春天的信物——春笋

市场上常见的春笋,大多是毛竹、早竹的春季幼尖。这些笋体型纤细,竹箨(tuò)(即笋衣)包裹下的笋肉,细嫩而白净,因而也被古人用于形容女子的纤纤玉手。

春笋的吃法甚多,我更爱的还是腌笃鲜和油焖春笋。


腌笃鲜 拍摄/ Jerez S

腌笃鲜是江南做法,自然也带着些缱绻 *** 。“腌”是火腿或咸肉,“笃”是上海话里轻煮慢炖的意思,而“鲜”则是春日鲜笋和鲜肉。腌笃鲜所需食材不多,做起来不复杂,只是要费些功夫。

咸肉、鲜肉切块,简单焯水后放入砂锅,滚水咕嘟上一个小时。春笋剥去笋衣,切滚刀块,清水小煮几分钟去除涩味,待肉块笃出了咸香,就把处理好的笋块加进去一起小火慢笃。差不多两小时后便可将百叶结下锅,再笃上一刻钟便可盛出。出锅后随手撒上一把葱花,便是一道地道腌笃鲜了。


腌笃鲜 | 微博@ *** uoyeilemA

一揭开锅盖,在锅内盘旋了两个小时的香气便轰然扑鼻而来,棕红的咸肉在浓白的汤汁中起起伏伏,吸饱了汤汁;鲜肉则笃得欲化不化,略带粘稠, *** 地划过舌尖;百叶结软而不绵,将汤汁所有的滋味温柔包裹;春笋一如入锅时的嫩白,入口清脆而鲜甜。肉的咸香、鲜香和笋的清香交织成一种令 *** 罢不能的迷人气息。


腌笃鲜 |微博@真的是8866了

而酱汁厚重的油焖春笋毫无疑问是春日餐桌上的米饭 *** 。

笋块与糖粒在滚油中几下翻滚成金黄微焦,美拉德反应造就了奇妙的香气与迷人的金褐色,接着加入酱油,小火微焖入味,大火收汁,最后用几粒葱花收尾,一道 *** 的油焖春笋就完成了。


油焖春笋 拍摄/ Jerez S

02

荤香的完美CP——冬笋

说到笋,自然是绕不过冬笋。

冬笋是竹子冬季萌发的新笋,比起春笋,更敦厚也更腼腆,它们往往深藏在土里,若非有经验的挖笋人,往往过笋而不见。新鲜的冬笋沉甸甸的,表面还有毛茸茸的鳞片,笋衣呈现略深的褐色。


冬笋 | 微博@Joyce-joy-joy

若说春笋是为了顶出地面而生生拉长了身形,冬笋便是懒惰窝在土里的肥宅一枚。因着没有迫切地向上生长的需要,含水量略低且横隔间隔紧密,因此冬笋的口感也比春笋更厚实些。

鲜冬笋的做法自然也有许多,比如火腿煨冬笋、冬笋炖排骨、冬笋虾仁、冬笋炒腊肉、雪菜冬笋等等,其中我更爱的是冬笋虾仁。


冬笋虾仁 | 微博@JianyiXuToronto

地鲜邂逅海鲜,碰撞出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米黄的冬笋片,粉白的虾仁,再加上几粒翠绿的葱花,便是一道清淡美味。冬笋片滑嫩中不失清脆,虾仁鲜嫩弹牙,无需过多调味,食材本身的鲜香便足以让人沉醉。

此外,冬笋炖汤也能为汤增色不少,个人更爱是冬笋母鸡汤,鸡汤本身就极浓郁,来自脂肪的香气初尝令人心醉,多喝却容易腻,若是加上冬笋的清香,便恰好中和了这份油腻,汤鲜笋美是为一绝。


*** 鸡炖冬笋蘑菇 | 微博@吃痴的领悟

03

上市时间更长的美味——鞭笋

春笋与冬笋滋味虽美,上市时间也不过月余,而另外一种笋——鞭笋的上市时间便长多了,不过大家往往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吃就是鞭笋。


鞭笋 |微博@夕阳山顶A

鞭笋即新萌的竹鞭,它较之春笋更纤细尖锐,形似马鞭,笋色更白,口感更脆。因为竹鞭一年四季都在向外拓展,因此鞭笋的出产时间也相对长了不少,大量产出的时间为夏秋季,笋期有大概五个月左右。

春笋下市场不久,便是鞭笋大展身手的时节了。比起春笋,鞭笋的含水量稍低,因而口感更为爽脆,其风味也更足。无论是用于炖汤、红烧都别有风味。


雪菜鞭笋 | 微博@冰雪渐消融

市面上少见新鲜鞭笋,多是焯水处理过的,这是因为鞭笋易老,稍不注意便成为了坚硬的竹鞭无法入口。处理过的鞭笋买回家简单水洗后就能下锅了,切成小粒后,和蒜、豆瓣酱、腊肉粒炒到红亮亮,一道超级下饭的鞭笋炒腊肉便可出锅。

04

更易得的笋味——笋干、水泡笋

虽然一年四季都有笋上市,但总归有些地区不能尝到鲜笋,这时就轮到笋干、水泡笋上阵了。


笋干 | 东方IC

笋干是由鲜笋经过烘烤、晾晒制成,根据用笋部位不同、烘烤方式不同还可细分为许多类。笋干食用前往往还需清水泡发,较之鲜笋少了一丝鲜甜,却多了一份来自烘制过程的烟火香气。


炒笋干 |微博@溶罪界

而与之相比,水泡笋则显得平淡多了,若非实在想吃笋又找不到,我是不会选择它的。超市中长期 *** 的袋装笋多是水泡笋,方便储存,但无论是口感还是滋味都差了不少。不过由水泡笋衍生而来的各种即使泡椒笋片、红油笋片我倒是非常喜欢,配泡面是绝配。

笋的变化甚多,能做成的菜肴也有许多,上面所提及的也不过是众多美味中的小小一角,若要深切体会笋之美,不妨趁着时节正好,从菜市场挑几颗回家做上一顿吧~

.

标签: 时候 什么 生长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