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作者

牵着乌龟去散步 问答 31 0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说的是什么?

【蔓露诗文:从古诗文品人生百态】


引言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的一生中写过很多首的“无题诗”,这句就选自于他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读诗、读文章、读书的时候,都会通过题目与回目,来了解其大致的内容,明白作者所要讲的大概是个什么故事,想传达什么样的情感。但怎么来理解与赏析李商隐的“无题诗”呢?今天我们就以这首《无题》为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武宗会昌二年,当时呢李商隐时任秘书省正字。原题诗总共有两首,这首是七律,另一首是七绝。在那首七绝中呢有“岂知 *** 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的句子,由此呢我们可以得知,诗人怀想的应该是酒席间的一位贵家女子。那这首《无题》的主题思想就只有怀人吗?我们逐联来分析一下。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首联说:“昨夜清风徐徐,繁星闪烁天上;画楼桂堂附近,我们度过了美好时光。”首联就点出宴会的时间是“昨夜”,宴会地点是“画楼”“桂堂”,这两处皆指富贵之地。宴会场所如此的幽美华贵自然是让人难忘的,可更让人难忘的是有美人在旁。从两次“昨夜”的反复运用上就可说明这段往事对诗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星辰”“风”,“画楼”“桂堂”,暗示出昨夜经历之事与两情愉悦时的环境。所以这首联呢,是追忆。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次联说:“虽然没有彩凤的翅膀,让我可以飞到你的地方;但是却有灵犀的感应,使我们心心相印永难忘。” “灵犀”是说古人将犀牛角视为 *** 之物。犀角中间的髓质像一条白线上下相通,所以呢就用此物来比喻相爱双方心灵上的感应。虽然自己与美人形体上不能相接,但是心灵上却可以相应,虽然没有彩凤双飞比翼的美满,但是两者间却有灵犀一点通的相知。

这联呢抒写的就是对所经历爱情的体验与自身的理解。所以这联呢,是从追忆回到了现实。“心有”超越了“身无”,这其中的关系是既矛盾又统一的,李商隐的这句话所包含的意蕴是深厚的,它也使后人阐释出更多的哲理意味和人生内涵。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颈联说:“藏钩饮酒,我们曾尽情在宴会上游戏玩赏,分组猜物,热闹得连红烛都吐着快乐光芒。”“送钩”“射覆”是游戏的名称。在灯红酒暖、觥筹交错之间,虽与美人隔座分曹,但目成心会,早已使诗人深深陶醉在其中。所以这联又是从现实回到了追忆。李商隐用华丽的语言描述了昔日与爱人共同度过的笑语喧哗、热闹欢快的场景。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但美好总是转瞬即逝。尾联说:“可叹的是上班的鼓点打断了我的回忆追想,身如飘蓬不由己,任职兰台心惆怅。”唐朝时早晚都以宫中鼓声为准定时,所以“听鼓”之时,就要去“应官”了。而在听鼓应官,走马兰台之际,李商隐追思昨夜,不禁顿起怅然若失,身若转蓬之感。所以这尾联再次从追忆回到了现实,点出了自己无可奈何的心情与人生境况。

点睛之笔

形体相隔、心灵相通是一种很微妙的境界,只可意会却难以言传,而“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则是用了细腻生动的新奇比喻,贴切描绘了间隔中有沟通,缺憾中有慰藉的感觉。而恋情的阻隔怅惘与身世 *** 的嗟叹交汇,就使得此诗在绮丽流动的风调之外,又增添了些许沉郁悲慨的感伤色彩。

结语

曾经有人以为,这首诗是李商隐借着酒宴的欢快来反衬自身的孤独与 *** 格格不入,讽刺 *** 的勾结、揭露 *** 腐糜的生活。

但李商隐之所以用“无题”来命篇,其内容呢,或者是因为不便明言,或者是因为难以用一个恰当的题目来加以概括,所以这类诗大多意义上都比较隐晦,可能别有寄托。但不同的读者阅读此类诗篇,常常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也许才是无题诗的魅力所在。

(图源来自 *** ,侵删)

#文学##天天古诗词##古诗##知识##文化##知识分享##学习##读书##唐宋诗词##语文#@头条创作精选@头条号@头条历史@今日头条#头号有新人#

KnowArt|孙东波小楷 李商隐诗三首

孙东波小楷 李商隐诗三首


竖图


局部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 相见时难》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处于牛李 *** 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故部分诗歌过于隐晦 *** ,难于索解。

【东风】春风。

【春蚕到死丝方尽】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殷勤:情谊恳切深厚。探看(kān):探望。

《无题 昨夜星辰》

唐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画楼西畔桂堂东】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心有灵犀一点通】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隔座送钩春酒暖】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分曹射覆蜡灯红】分曹:分组。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走马兰台类转蓬】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锦瑟》

唐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 ***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无端五十弦】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历代解义山诗者,多以此诗为晚年之作。李商隐妻子故去,所以二十五根弦断后变为五十弦。“思”字变读去声(sì),律诗中不许有一连三个平声的出现。

【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孙东波,字沧溟,号郁文斋少主。1979年生,山东金乡人,中国致公 *** *** 员, 现居北京。 自幼随父习书,先后师从卢中南、杨明臣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国学修养与书 *** 第三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成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楷书 *** 会 *** 。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书法展,其中在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获更高奖(中国书协)。

“知道”平台特约艺术顾问。

唐诗闲读:“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上世纪80年代,有一部 *** 电视剧叫《昨夜星辰》,剧中有一首同名歌曲,由 *** 歌手林淑蓉演唱,紧接着,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又加上邓丽君、高胜美、龙飘飘、费翔等著名歌手不断翻唱,甚至 *** 春节联欢晚会上,赵丽蓉老师也唱了一嗓,因此,这首歌颂爱情的歌曲成了传唱度极高的经典金曲。

(《昨夜星辰》简谱及歌词)

我们无法肯定这首歌的原词作者吴桓导演在创作这首歌的歌词时,是否取意于李商隐的诗意,但歌词中所歌咏的“想记起偏又已忘记”的爱,那份决不会在银河中 *** 的爱情,与李商隐的《无题二首》(其一)中所传达出来的高品质爱情是相通的。

(邓丽君与《昨夜星辰》)

今天我们就来读李商隐的这诗首,全诗如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首《无题》诗,标题里就是无题二首,但略略有点怪异,之一首就是上面这首七言律诗,第二首却是一首七言绝句,而且七绝的格调也相对较差,流传度极底。要理解之一首,却先要大致了解一下第二首七绝:“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岂知 *** 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诗里用典,萼绿华是传说中的仙女。诗意大略是:“当年常常听到人们谈论阊门中有位叫萼绿华的女子是人间绝色,总觉得像是在天边那么遥远,却没想到昨晚参加一次豪门盛宴,竟然看到了她。诗人说是“吴宫苑内花”,当然不会是花园里的花朵,而是指宫内如花似玉的 *** 。仅看这首七绝,格调确实一般,但他却是之一首七律内容上的补充,是故事背景,也很重要。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李商隐经常写《无题》诗,但凡所言事物指代不明,所咏之事物需要隐晦不明的, *** 脆不起名字了,就叫《无题》,你看,那首“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诗,也叫《无题》,因为无题,所以后世解读起来,难多了。这首诗也是《无题》,但内容基本是清楚的,大概李商隐觉得这份感情不能摊开了说(那女子只能存在于他的梦中,现实中是遥不可及的,说了就犯忌讳的),或者实在不知道起个什么名字好,于是干脆不想了。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开篇诗人就交待清楚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这是对昨 *** 景的回忆,天上有星星,这该是一个美好晴朗的夜晚,微风吹拂,画楼当然指施以彩绘、华丽的高楼。而桂堂形容厅堂的华美。其实这么简单的句子里也有用典故,只是用得隐晦, 《尚书·洪范》里有“星有好风。”的句子,这里用的就是这个典故。如此美好的天气,如此美好的夜晚,如此美好的处所,发生什么了呢,诗人没有说,只是铺垫的非常充分,这一一个有暗示 *** 的环境气氛,余韵交给读者去想,诗人肯定是在这里见到了心仪的女子的,但是两个人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留下的想象空间很大。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分别之后的第二天,诗人回忆昨夜故事,万分相思,诗人是多么想去见自己心爱的人啊,可是身上却没有彩凤那样的双翅,但相爱的两个人却是像犀角一样心意相通的。为什么要飞,因为极想见而不得见,因为现实阻隔,为什么是彩凤?因为彩凤的比翼双飞常常被比作美满的爱情。灵犀,指犀角中心的髓质像一条白线贯通上下,于是古代人常常把它当作 *** 之物,此处借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和暗通(也有一说是古 *** 载,有一种犀牛名“通天犀”,它有一条白色象线一样贯通首尾,被看作是一种 *** 之物,所以叫做“灵犀”)。相爱的两个人不能相见,这是绝大的痛苦,但相爱的人心意却是相通的,这无疑又是绝大的安慰。

心有灵犀,现在已经成为成语,除了相爱的人,长期相处的人,对对方的 *** 格、举止、习惯很了解之后,也会在某些时候甚至不需要语言来交流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方就能会意,这就是心有灵犀。心有灵犀一点通,现在经常用来比喻相爱的双方心灵的契合与感应,把犀牛角这种神秘的 *** 气质用于爱情描写,就来源李商隐这首诗。

(古书中的“分曹射覆”)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如果不了解古人在宴乐之时进行的一些娱乐活动,这两句通常会让人觉得难懂。邯郸淳的《艺经》里:“义阳腊日饮祭之后,叟妪儿童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校胜负。”“分曹”就是分组,分队。隔座送钩,一队用一钩藏在手内,隔座传送,使另一队猜钩所在,以猜中为胜。后来隔座送钩的游戏不限于腊日,游戏的 *** 不限于老人、妇女和儿童,成了一种酒宴常用的游戏。《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其实就是把珠玉之类的东西放在覆盖物下让人来猜。本起于君上,后来也渐渐推广开来,成为一种宴乐游戏。理解了隔座送钩和分曹射覆,这两句基本就清楚了,诗人想着对方此时此刻正在酒宴上欢乐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宴乐游戏吧,宴会的“春秋暖”与“蜡灯红”是诗人想象出来的其乐融融的场面,这正跟诗人孤独凄清的情况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使诗人越发想身生双翼,飞到爱人面前。

(古人的“隔座送钩”)

但毕竟不能相见,这是现实,现实是:“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不管诗人如何嗟叹,终宵的思念,不止的嗟叹完毕之后,晨起的班鼓已经敲响,上班应差的时间到了,诗人想着自己就像转徙不定的蓬草,又不得不去兰台去开始他的校书工作。此时,李商隐在秘书省任职,兰台是秘书省的简称。在爱而不得之余,诗人又回到了柴米油盐的现实生活。爱情是美好的,可是他不能去追寻,他也没有双翅,他只能走马兰台,去做他自己无聊的工作。

(“蒙太奇”手法)

李商隐的这首诗有点 *** “蒙太奇”的创作手法,他剪取了昨夜相会的画面、自己当下的画面,爱人想象中的画面,自己生活现状的画面,虽然都只是片断的画面,这种不断切换画面的手法或组合画面的手法经常见于西方 *** 和文学作品,都说是起于西方的新创作手法,其实“蒙太奇”啊、“意识流”啊什么的在李商隐这里,已经运用的非常熟练了,“蒙太奇”是法语是“剪接”的意思,当诗人选择的画面经过诗人精心的“剪接”组合放在一起的时候,产生了丰富的“感发”魅力。它让我们在诗中感受爱情的美好,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又感叹生活的艰难,同时发出万古难平的悲叹:爱情终将向生活妥协,所有的痴情最终都败给了生活。

(《平凡的世界》剧照)

李商隐是才子,遇到佳人互相心生爱意,并在眉目之间互通心意并获得精神交流、彼此相爱是有可能的,他对自己的妻子的爱记在《无题》诗里,对别的女子的爱恋当然也可以记载在《无题》诗里,我们不用去猜测这个女子是谁,无论是谁,这都是一份纯粹的精神恋爱,无论李商隐多么渴望去见这个女人,他还是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浪漫的爱情终归为现实的柴米油盐打败了,他不得不为了饭碗暂时放下爱情这份高贵的精神享受。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有这样一段话:“爱情终将也会败给命运,生活终将让我们失去棱角”,多么现实的领悟啊。

柴米油盐是美好爱情的物质基础,不论这份爱情多么美好,李商隐在1000多年前就明白了。

(【唐诗闲读】之120, *** 源自 *** )

每日一诗「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 唐 >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昨夜星光灿烂,和风习习,空气中充溢着令人沉醉的温馨气息,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你我的相遇是那么美好,灿烂的星空下,一阵春风吹过,画楼西侧的两个人儿,只轻轻对视那么一眼,就知道你是命中注定的那个人。人们都说犀牛角上的那抹白纹有灵 *** ,如果是真的,那你我就算没有无彩凤双翅,也应该能飞到一处吧!


宴席之上,觥筹交错,笑语喧哗,喝着温热了的美酒,做藏钩游戏,我隔座把玉钩传递给你来藏。后来,还几人分成组,在红色的灯影里猜迷。

【送钩、射覆,都是酒宴上的游戏。】


不知不觉,晨鼓已经敲响,上朝应差的时间要到了。可叹的是自己正象飘转不定的蓬草,又不得不匆匆走马兰台,开始寂寞无聊的当差生涯。


李之仪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在李商隐的爱情哲学里,爱情或许不需要日日相守、夜夜相伴,他要的笃定仅仅是那 *** 星辰明月下的心有灵犀而已。爱过,就值得,这是“情诗圣手”的执着。


用汪国真的《只要彼此爱过一次》为它做注解吧。


如果不曾相逢  

也许 心绪永远不会沉重  

如果真的失之交臂  

恐怕一生也不得轻松 

 

一个眼神 

便足以让心海 掠过飓风  

在贫瘠的土地上  

更深地懂得风景  

一次远行  

便足以憔悴了一颗羸弱的心  

每望一眼秋水微澜  

便恨不得 泪水盈盈 

 

死怎能不 从容不迫  

爱又怎能 无动于衷  

只要彼此爱过一次  

就是无憾的人生

古代经典爱情诗赏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爱情诗】《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赏析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注释

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分曹:分组。

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鼓:指更鼓。

应官:犹上班。

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昨夜,天上闪烁着星辰,地上阵阵微风,在画楼之西,桂堂之东,咱们二人会面。我恨身上没有彩凤一样的双翼,能随时飞到你身边,幸好,你我的心(就神异的犀牛的两只角一样,中间有一条线连着)每时每刻都是相通的。还记得最初相识,是喝着温热了的美酒,做藏钩游戏,我隔座把玉钩传递给你来藏。后来,还几人分成组,在红色的灯影里猜迷。可叹的是,这时早晨的更鼓响了,我不得不进宫去应付差事.这是一首纯洁的爱情诗。

从诗中看,作者怀念的是一位贵家女子。作者从追忆昨夜回到现实,引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心理:如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可叹自己漂泊不定,又不得不匆匆走马兰台,开始寂寞乏味的工作。诗人描述了事件与场面来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了诗人与 *** 时间太短,颇感无奈。全诗跳跃变幻,感情真挚,情意深长,形象动人。

【爱情诗】《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赏析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

青烟翠雾罩轻盈。

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笙歌散后酒初醒。

深院月斜人静。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司马池之子。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籍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 *** 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之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爱情诗】《燕子楼》赏析

燕子楼

张仲素

满床明月满帘霜, 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 秋来只为一人长。

先写早起,再写失眠;不写梦中会见 *** ,而写相思之极,根本无法入梦,都将这位“念旧爱”的女子的精神活动描绘得更为突出。用笔深曲,摆脱常情。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爱情诗】《杨柳枝》赏析

杨柳枝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 *** 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红豆一名相思子,而 *** 多为骨制。以 *** 安红豆来喻入骨相思,纯用寻常事物作比喻,设想机巧,别开生面。但读来不觉晦涩,反而觉得“眉目清秀”,饶有风趣。这种双关修辞手法,用得巧妙,别有情致,但寓意深刻。

【爱情诗】《有所思》赏析

有所思

卢仝

当时我醉美人家,美人颜色娇如花。

今日美人弃我去, *** 珠箔天之涯。

天涯娟娟姮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

翠眉蝉鬓生别离,一望不见心断绝。

心断绝,几千里?

梦中醉卧巫山云,觉来泪滴湘江水。

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

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

美人兮美人,不知为暮雨兮为朝云!

相思上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 :豪华精致的楼房,常指美人的居所。

珠箔:即珠帘子。

姮娥:即“嫦娥”。

翠眉、蝉鬓:均指美人。翠眉,用深绿色的螺黛画眉。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望之缥缈如蝉翼,故云。

本诗语言精美,婉转清丽;兴味隽永,富于情思。表面上写的是深沉的爱情,实际上却是借以寓托诗人的理想,抒写自己的胸臆。

【爱情诗】《雨霖铃》赏析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②初歇。都门帐饮③无绪, 留恋处,④兰舟摧发。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⑥ 念去去千里烟波,⑦ 暮霭沈沈楚天阔。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⑨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⑩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 连日,栈道中听到 *** 。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 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 韵。

②骤雨:阵雨。

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 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④留恋处:一作 “方留亦处”。

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 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⑥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一作“凝咽”。

⑦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⑧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 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⑨经年:一年又一年。

⑩风情:男女恋情。

【爱情诗】《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赏析

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此词抒写人生离别相思之苦,寄托了作者从有感于人生短促、聚散无常以及盛筵之后的落寞等心情生发出来的感慨。整首词感情真挚,情调凄切,抒情析理,绰约多姿,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作者抒发人生感慨时成功地使用了夸张手法,更增添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爱情诗】《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赏析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周邦彦

桃溪不作从容住,

秋藕绝来无续处。

当时相候赤阑桥,

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

雁背夕阳红欲暮。

人如风后入江云,

情似雨余粘地絮。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 *** 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精通音律,妙解音律,能自度曲,词律细密,在大晟府审古乐,制新调,对词乐的提高和发展有一定贡献。词风浑厚和雅,富艳精工,极铺陈之能事,为北宋婉约词之集大成者,在词史上有深远影响。词集名《 *** 集》,又称《片玉词》。

【爱情诗】《 *** 湖棹歌》

*** 湖棹歌

伍胥山头花满林,石佛寺下水深深。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爱情诗】《怨》赏析

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

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画像上的小青光鲜依旧,可生活中的小青却日渐衰弱。无缘再会心上的夫君,画像又怎能解她心上的忧愁。此生万般无奈,她只好祈祷来世的幸福。

【爱情诗】《长相思·在长安》赏析

长相思·在长安

李白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1、络纬: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2、金井阑:精美的井阑。

3、簟色寒:指竹席的凉意。

长相思呵长相思,我们相思在长安,

秋天蟋蟀常悲鸣,声声出自金井阑。

薄霜凄凄送寒气,竹席已觉生凉寒;

夜里想她魂欲断,孤灯伴我昏暗暗。

卷起窗帘望明月,对月徒然独长叹;

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

青青冥冥呵,上是无边无垠的蓝天,

清水渺渺呵,下是浩浩汤汤的波澜。

天长长来地迢迢,灵魂飞越多辛苦;

关山重重相阻隔,梦魂相见也艰难。

长相思呵长相思,每每相思摧心肝!

这两首诗,都是诉述相思之苦。

其一,以秋声秋景起兴,写男思女。所思美人,远在长安。天和地远,关山阻

遏,梦魂难越,见面为难。或以为此诗别有寄托,是诗人 *** 离开长安后,对唐玄宗

的怀念。喻守真以为“不能说他别有寄托,完全咏的'长相思’本意”,此说有其道

理。

其二,以春花春风起兴,写女思男。望月怀思,抚琴寄情,忆君怀君,悱恻缠

绵。真有“人比黄花瘦”之叹。

这两首诗,在《李太白诗集》中,一收卷三,一收卷六。所写时地迥异,格调也

截然不同,实为风马牛不相及。但蘅塘退士辑为先后,看起来似乎是一对男女,天各

一方,各抒相思之苦,其实不然。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其父李客,夫人有许氏、刘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 *** 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爱情诗】《折桂令》赏析

折桂令

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

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馀香在此,

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徐再思(1320年前后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约100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世称《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爱情诗】《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赏析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②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

③玉钟:珍贵的酒杯。

⑥同:聚在一起。.

⑧银釭:釭(gāng):灯。银灯。

忆当年,你手捧玉盅把酒敬,衣着华丽人多情;我举杯痛饮拼一醉,醉意醺醺脸通红。 *** 跳舞,直到楼顶月、挨着树梢向下行;尽兴唱歌,使得桃花扇、疲倦无力不扇风。

自从离别后,总想重相逢,多少次、你我重逢在梦中。今夜果真喜相逢,挑灯久坐叙别情,还恐怕、又是虚幻的梦中境。

言为心声,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一首《鹧鸪天》,写悲感,写欢情,都是那样真挚深沉,撼人肺腑,具有强烈的感 *** 彩。虽然这首词的题材比较窄,不外乎伤离怨别,感悟 *** ,遣情遗恨之作,并没有超出晚唐五代词人的题材范围。小晏写情之作的动人处,在于它的委婉细腻,情深意浓而又 *** 妩媚,清新俊逸。白居易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古往今来,脍炙人口的诗词,大抵不仅有情,而且情真。所谓“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脱稿。”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新月,歌尽桃花扇低风。

一个是殷勤地劝酒,一个是拼命地喝,为伊消得人憔悴。当年一夕初逢的倾心难忘,别后梦中的飘忽难寻,今宵突然重逢的恍惚难信,景境几转,人事剧变,一切都“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而重逢时的惊疑和惊喜之状也就自然而然,毫无忸怩作态。

多情似小晏,天下能有几何?小晏词工于言情而能真,故陈廷焯虽嫌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风人之旨,然又不能不称其措辞婉妙,一时独步。又言“浅处皆深”、“情词并胜”、“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让伊独步。”小晏善写 *** 之情,欢娱之境,尽极沉郁之致,荡气回肠之胜,又能表现出纯真无邪的品 *** ,使人不觉其卑俗,不感其 *** ,虽百读之而不厌。这一点,小晏受五代词尤其是后主词的相当影响。冯煦《宋六十家词选例言》曰:“淮海、小山、古之伤心 *** ”。把小晏、李后主、秦少游并称“词中三位美少年”,可见其三人之风格的确比较接近。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李后主、晏叔原皆非词中正声,而其词则无人不爱,以其情胜也。情不深而为词,虽雅不韵,何足感人?”王国维先生也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小晏之作,已然近之。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回忆相会时的欢乐肆意,酣畅淋漓,正是为了反衬钟情至深,相思至极,魂牵梦萦,不免寤寐求之。而梦中的相会终归是空,清醒后的相思却越更深邃,越彻骨。以至于当真正相会之时,分不清眼前是梦是真,害怕再次醒来更加痛彻心肺的相思。

【爱情诗】《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赏析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 *** 。

“晚日寒鸦”,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晚日”的余辉染红天际,也染红长亭古道和目之所极的一切,这是空间。夕阳愈来愈淡,夜幕即将降落,这是时间。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就在这空间、这时间中愈走愈远了

“柳塘”之后缀以“新绿”,便立刻为我们唤来了春天:塘周柳丝摇金,塘中春波涨绿,已够赏心悦目了;那料到在此基础上,又加上“温柔”一词。相对于严冬而言,初春的水显得“温”,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但说它“温柔”,这就不仅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感觉,而且表现了她的感情。这感情异常微妙,耐人寻味。凭借我们的经验:那一塘春水,既倒映着天光云影和四周的垂柳,又浮游着对对 *** 或其他水禽。抒情主人公看到这一切,就自然感到“温柔”,从而也联想到她与意中人欢聚之时是何等的“温柔”了。

“柳塘新绿”, *** 明丽,倘能与意中人象 *** 那样双双戏水,永不分离,便青春永驻,不会白头。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心绪何等低回宛转,笔致何等摇曳生姿!“无离恨”是假设,不“白头”是假设变成事实之后希望出现的结果。可如今呢?假设未能成立,“白头”已是必然,于是下片紧承“离恨”、“白头”,以“肠已断,泪难收”开头,尽情吐露,略无含蓄。当感情如洪水暴发,冲决一切堤防的时候,是不可能含蓄、因为也用不着含蓄的。

【爱情诗】《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赏析

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

聂胜琼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

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据《词林纪事》载,这首词为作者送别李之问归来后所写。

下片,写别后凄伤,侧重写“情”。深摹情状。始则,欲“寻好梦”,而“梦难成”;终则泪湿枕衾,辗转达旦。妙在用雨作衬,情更凄悲。枕前、阶前,一窗之隔,而雨声眼泪,两下无休。泪共雨长,雨滴心碎,那种离愁,正是“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聂胜琼,北宋都下名妓,生卒年不详。与李之问情笃。李归家分别后五日,她以《鹧鸪天》词寄之。李妻见词而喜,助夫娶回为妾。《全宋词》存其词一首,即《鹧鸪天》。

“无题”才是爱情的真谛,4首《无题》诗,李商隐说透爱情

说情诗必说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很有特色,诗题多为《无题》,又多以爱情为主题,可能李义山觉得,爱情用只言片语说不清楚,都蕴含在“无题”二字中吧。

李商隐的爱情诗,结构新奇、想象瑰丽,又 *** 悱恻,令人动容,最难得的是,李商隐在诗中并不刻意追求美,但他每一句诗写出来,都是那么美。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可能是李商隐诗句中最出名的两句了,说自己虽然不像彩凤那样拥有双翅,可以飞越重重阻碍与心爱的人相会,但彼此之间相思眷恋之心,互相感应相通。

犀是指犀角,因其中心有一条白线贯通始终,所以作者以此为喻。

身无对心有、彩凤对灵犀、双飞翼对一点通,有进有退、有你有我,相互照应着、关怀着,而且比喻十分新奇,真是对仗工整,巧夺天工的一句爱情诗。

实际上首诗到底是描写什么的,历来颇有争议,有说是写君臣之间、有说是觊觎邻家姬妾……但是,如此美妙的一首诗,当真是有爱情才配得上啊!我们何必去追问到底呢?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我之一次读到这首诗才10来岁,情窦初开的年纪。暗恋着隔壁班的小红,她很漂亮,有两颗小 *** ,笑起来像一朵花儿。那个年纪的爱情多美好啊,看上了一个人之后,眼里就再也没有别人,我也之一次知道了什么叫茶不思饭不想,知道了什么叫做相思。

就如李商隐诗中写的这样,明知道沉迷于相思,并没有什么鸟用,但根本遏制不住,也只好痴情到底,落个终身清狂。

而我越是这样,相思就越刻骨铭心。

为什么我要讲这段往事呢?为了凑字。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是一个追求爱情的人,但他也知道,再美好的爱情,也不要和春花争荣竞发,因为寸寸相思,最终都会化为灰烬。

这是一首闺怨诗,是讲一个女孩子,因相思无望而发出了痛苦的呐喊,满心的热情都幻灭了,转而成为了强烈的悲哀和绝望。

“相思”本来是一个很主观的事情,很抽象,但李商隐由香灰联想到相思,从而创作出“一寸相思一寸灰”这样的佳句,不仅把抽象具体化,更让这句诗产生了强烈的对比,美好事物的毁灭,犹如爱情,过程是美好的,结局往往是悲伤的。

其实啊,爱情的 *** 真不一定要发芽,埋在心里,总好过化为尘土,一如我对小红的爱意。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题为《锦瑟》,实际上只不过采用了之一句诗的前两个字,本质上还是一首无题诗。

起笔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结尾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收束全篇,用意很明显,就是要把“此情”与“年华”相呼应。

如果这首诗的主题是爱情,那“年华”是什么呢?是青春,还是青春时期那个姑娘。“此情”又是什么呢?是青春已逝,是那个姑娘已为人妇。

李商隐为何追忆?他正是在当初就察觉到了,自己与姑娘无缘在一起,是无可奈何,但如今想起了,当年为什么就没有像哪吒那样喊出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去与命运抗争呢?

如今追忆起来,也只能摇头叹息,一片惘然。

李商隐的爱情约摸就是这样,他永远不会直截了当地说我爱你,而是通过诗人特有的浪漫,为爱情笼上一层薄纱,你好像看透了,却又永远看不透。

这不就是爱情的真谛吗?有谁敢说,自己把爱情摸透了?


李商隐唐诗名句赏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作为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李商隐在后世拥有数量巨大的拥趸。李商隐的诗歌风格秾丽,且多有精彩之语,这些诗词和他复杂曲折的人生经历一起,时常令后人津津乐道。

李商隐的诗歌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那些无题诗了。这些诗歌没有题目,很多都只能以“无题”代之,但是却就是这些“无题”的诗歌,勾勒出李商隐诗歌最精彩的模样。比如今天我们谈到的这首唐诗,虽然背过去的不多,但是其中名句及经典成语却妇孺皆知。且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首唐诗的题目是《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也是李商隐“无题”系列中的经典之作。这首唐诗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两句唐诗天然成对,且后一句引申出“心有灵犀”这一绝妙成语,真乃精彩之作。

关于这首唐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向来众说纷纭,即便是很多名家对此进行了很多的解读,但是终究是各成一家之言,却无法真正管窥诗人原本表达的意思。对于今日的我们来说,由于时间的距离,再加上境界的鸿沟,或许更加无法品味诗人原本表达的思想。但是我们今日却可以从诗人的诗歌当中提炼到最精彩最纯粹的汉语言作品,也算是一种安慰了。

简单解读这首诗,我们看到,“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写的是昨夜的欢聚,星光灿烂雕楼画栋,寓意一切的美好;“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写两人之间的情意绵绵和情意联结,相互之间的心灵和爱情找到归宿,两颗心贴得更近。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写宴会上的热闹场景,但是这种热闹的场景却衬托出诗人的孤独和凄凉,符合李商隐一向的写作风格;“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延续上一句写宴会热闹场景,却在下一句写自己命运的凄凉飘零,加深了诗人内心悲苦情绪的表达。

这首唐诗我们背过去全诗的人并不多,但是对于这首诗中的经典语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们却都很熟悉。精彩的诗歌就是如此,不见得全诗都能被人记住,但是只要有几个字,几句诗足够精彩,就能够让诗人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本文 *** 全部来自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古诗词名句典故详解: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名句的诞生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1一点通。隔座送钩2春酒暖,分曹射覆3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4类转蓬。

——李商隐·无题

完全读懂名句

1灵犀:犀牛角,古人以犀牛为灵物,故诗中借犀角喻指两心相通。2送钩:古代游戏,分为两组,将钩藏于手中,暗相传递,猜最后由谁握钩,不中者罚酒。3射覆:古代游戏,将东 *** 于器物之下,让对方猜。4兰台:原为宫中藏书的地方,此处借指秘书省。

回想起昨夜灿烂的星光与醉人的春风,我们就在那画楼西边的桂堂东侧。尽管我的身上没有彩凤般的翅膀可以翱翔到你身边,但我们两颗心却仿若灵犀息息相通。昨夜我俩隔着座位传送弯钩,春酒格外地温暖,我们在灯火通明的蜡灯下分组玩起猜物游戏。可叹的是清晨鼓声响起,催促着我该回去官府,驱马来到兰台,就好像随风飘转的飞蓬一般。

名句的故事

李商隐这首《无题》写成的时间较早,一般系于开成四年,诗人才27岁,已娶了王氏为妻,此时诗人从岳父王茂元的幕下回到京城秘书省任官。过去解诗者常自行推衍诠释,认为此诗是李商隐在宴会上爱慕女子的作品,这位女子可能是李商隐年少时与女道士交往的一段情缘,甚至有议论认为是宴会主人的姬妾,这些说法似乎都过分揣度了。由于作者并没有给予读者更进一步的信息,我们从字面上的理解,与诗人婚后对妻子的钟情来看,很大的可能,这首诗中所思慕的女子应指其发妻王氏。若真想重建“案发地点”,其实我们可以设想此诗是写作者与家人共度欢愉的一场飨宴,他与妻子以一些小动作表现柔情蜜意,但无情的清晨鼓声却催促诗人换上朝服,急忙赴公务。当诗人来到秘书省工作后,再度回想起“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的那场热闹筵席,和挚爱妻子“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的 *** 依依,虽感慨“身无彩凤双飞翼”,但想必妻子一定可以“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这首诗意外地“轻松”,含情脉脉,或许跟其写作年龄有关,此时的诗人虽遭遇些许挫折,但毕竟年轻,还是满腔的抱负,欢欣愉悦的气息尚盈满诗中,迥异于后期《无题》诗的感伤、沉重。李商隐还将当时民间流行的游戏融入其中,如“隔座送钩”、“分曹射覆”这些猜谜的小戏法,好玩的地方在于输的人必须罚酒,也是广义的“酒令”玩法。酒令在中国传统上有许多变化,如吟诗、对句,甚至像李商隐诗中的猜物,都是时常出现的宴饮游戏,甚至到清朝也还可于坊间看到。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中也曾记载相同的戏法,在一场贾府女眷与宝玉聚会的场合,大家起哄玩起酒令,但酒令玩法多种,究竟要玩哪种?最后抽签,抽出了“射覆”。薛宝钗笑道:“把个酒令的 *** 拈出来……比一切的令都难。”(第六十二回)可见此游戏到清初依然可见。

历久弥新说名句

“心有灵犀一点通”是现今社会大家努力追寻的想望,不止于 *** 间的默契,更在于人与人之间籓篱的消除,语言行为毕竟不能百分百地表达我们真正的想法,若能真有这份灵犀通晓,生活中或许就可以省下不少白工。作家吴淡如曾在一篇文章《女人总要男人浪漫》中,有感而发地叙述男与女之间的大不同,对“浪漫”的定义更是迥异,“女人希望浪漫是天长地久的,男人则觉得浪漫相当耗力气,到手之后怎么可能不喊停,让他休息一下”?这不仅牵涉认知不同,其实还有虚荣心作祟,女人要的浪漫过于表面、人云亦云居多,男人“不懂为什么 *** 节送花得送到办公室,而不是送到没人看见的家里;更不懂女人为什么把一起看 *** 叫做浪漫,而看录像带则不是。还有,为什么花大钱买华而不实的东西如钻石珠宝送给她们叫浪漫,吃不饱的法国菜叫浪漫……”吴淡如既实际又深入地指出“女人更大的浪漫‘病’,就是过分期待‘心有灵犀一点通’,以为男人一定要变成她肚子里的蛔虫,知道她的愿望、她的需要”。这些话虽不中听,但的确指出社会流行的盲从,痛定思痛才能更了解自己。

吴淡如于文中引了李商隐“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句虽巧妙结合论述,但总觉得似乎有点可惜了原文“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那种 *** 低回的依恋之情。这种“不甚贴切”的用典常常出现在今日,有时也许是像吴淡如般撷取字面上的含义,有时则是“故意”误用,但更多的恐怕是根本连典故来自哪里也分不清楚,滥用成风。当我们常说“心有灵犀一点通”时,是否知晓诗人是多么感叹自己“身无彩凤双飞翼”,因而只能企盼灵犀来相通,这两句其实应该结合起来看,才能感受到李商隐所想表现的良宵易逝、相思绵绵。新诗作家莫名有一首作品《我把相思串成一首歌》:“我把祝福串成一首歌/若息息相通/你会在那头低低吟唱/我把爱恋写成一首诗/若心心相印/你会在那头痴痴吟诵/我把思念编成一张网/若心有灵犀/你会在那头悄悄撷收。” *** 间涓涓细水般的柔情、相知相惜的默契,在在令人称羡与感动。

诗词中爱情故事:他爱上一个宫女并写下心声,宋仁宗为其当红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这一句更是写出了情侣之间那种真挚的爱情而流传千古。在宋朝也有一位词人套用了李商隐的这句诗词,结果就成就了自己一段爱情佳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故事的男主人公就是宋祁。宋祁出身高贵,相传他的祖先是西周时期宋国国君微子,他的祖上也曾在唐朝当过宰相。到了宋祁这一辈儿,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得宋祁兄弟俩从小就饱读诗书,在文化上有极高的造诣。公元1024年,也就是宋仁宗时期,宋祁和他的哥哥宋庠一起参加科举 *** ,并且高中。本来朝廷根据 *** 结果拟定的之一名是宋祁,宋庠为第三名。但是刘太后觉得弟弟排名比哥哥高不好,就将宋庠定为状元,而宋祁则排到了第十位。不过世人皆知这样的事情,所以称呼他们为“双状元”,同时又称他们为“二宋”,以大小区别他们,所以宋祁的别称就是小宋。

因为高中进士,宋祁由此进入仕途,并且在北宋的首都汴京生活了下来。宋祁文采很高,但是生 *** *** ,喜欢结交朋友。有一次他参加完朋友的宴会走在回家的路上,正好撞上了皇家的车队,宋祁连忙躲到一边。可是就在他抬头的一瞬间,看到有一个绝色 *** 掀开车帘并且轻唤他一声“小宋”。

随后车队就过去了,只留下呆若木鸡的宋祁,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刚刚那位绝色 *** 的盛世容颜。回去以后,宋祁仍然对刚刚的那位 *** 念念不忘,由此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一首《鹧鸪天》就这样诞生了。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这首词的上片讲述了作者偶遇佳人,并且对其一见钟情的浪漫爱情故事。下片则写出作者对佳人相思以及求之不得的苦闷之情。这首词不仅巧妙地套用了李商隐《无题》中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升华了作者对佳人的仰慕之情。

“金作屋,玉为笼”也是化用唐代诗人韩偓《无题》中的“绣屏金作屋,丝幰玉为轮”暗示自己所喜的佳人是宫人的身份,他们不可能有什么结果,表达出自己的无奈之情。

结尾部分的“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又一次化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运用刘郎的典故,表现出作者与佳人见面的机会极其渺茫,从侧面写出了作者的惆怅,而将“一万重”改为“几万重”,更表现出作者心情的沉重。

宋祁这首《鹧鸪天》虽然大量引用先人的诗作,但是却能融为一体,毫无堆积之感,一下子就在汴京城内传唱开来,很快就传到了宋仁宗的耳中。

宋仁宗也十分好奇,这位让宋祁念念不忘的宫女到底长什么样子。宋仁宗就在宫中一番打听,终于找到了这个宫女,于是宋仁宗就向她询问当时的情况。原来这个宫女早些时候就见过宋祁,并且得知宋祁的外号叫做“小宋”。那天出宫的时候,就在她掀开车帘的那一刻正好看见了宋祁,就将“小宋”喊了出来。

宋仁宗见他们俩挺有缘的,就想撮合这段婚事,于是就把宋祁招进宫中,跟他谈论宋祁的佳作《鹧鸪天》,宋祁一听,顿时羞愧不已。宋仁宗立刻打趣道:“其实,蓬山也不远。”当下就把宋祁心中念念不忘的宫女赏赐给宋祁。

宋祁因为一首诗词,从而抱得美人归,成为一段爱情佳话,不知道大家对于此事有什么看法?有喜欢诗词的朋友,可以看一看这一套由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先生主持编著的《中国最美古诗词》,该书甄别、挑选历代古诗263首,古词 *** 首,古文90篇,并加以注释和赏析。给你不一样的诗词体验,带你探寻诗词中的乐趣。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款心心相印头像,时尚新颖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作者-第1张图片-

标签: 双飞翼 彩凤 心有灵犀一点通 作者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