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虾,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江河水族,尤其农村的大河小沟、大江大河里都有大量分布。
一般来说,河虾在夜晚活动更频繁,然而黑漆漆的夜里,成群河虾上岸 *** 谁见过?
(河虾从河水中成群爬上岸,竟在岸边“列队行军”)
一群群晶莹透亮的河虾在岸边的大石头上“ *** ”,场面密密麻麻,看起来非常的壮观,又有些神秘....
河虾还会上岸?
原来,这是发生在泰国乌纹府的一幕“河虾大 *** ”。
在当地,这种神秘的河虾(毛螯沼虾)上岸“ *** ”的现象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当地民众们已见怪不怪。
(河边的浅滩、石头上,都有大量河虾密布)
而因为社交 *** 的普及,这种“河虾 *** ”的现象已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如今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有名,甚至每年都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专门来看这一幕奇观......
“我只看了5分分钟,但却20年都在我脑海里回荡”
一位生物学家说到,这令人反常的生物学现象令人他非常入迷,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对于这些河虾为何会成群上岸“行军”,目前依然没有一个科学的解释。
“河虾”为何会上岸?
河虾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一个物种,我们农村的大河小沟里都有很多,许多农村长大的朋友,不少都有“下河摸虾”的高手.......
然而类似的现象,相信大家都从未见过,为何这些“泰国河虾”会上岸 *** ?
我国的河虾
这确实是一个迷,水产专家们目前也没有定论。
不过,长江君查阅资料后发现,原因不外乎环境改变导致的一种适应 *** 行为——这种神秘的“上岸 *** ”,其目的主要还是为了洄游、迁移。
上岸的毛螯沼虾
当它们洄游的路线被阻,或者水流太过湍急时,这些河虾就会“机智”地选择上岸 *** 了......
小小的河虾,还知道怎么越过湍急的水流和障碍?这种适应 *** 和灵活 *** ,可以说令人叹为观止。
只能说自然的神奇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长江君觉得,其实即使这些是我们熟悉的江河水族,其习 *** 、生命旅程的方方面面,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
而这,也让我们倍感什么的神奇,更加尊 *** 命,敬畏自然。
网友们,你们见过这种神奇的现象吗?你们认为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这个水产品,投资少、收益高、还有补贴可拿,农民养殖不可错过!农民养殖什么项目,决定着农民赚多少钱。很多农民都想找一个能赚钱的项目。下面为大家介绍的这个项目,投资少、效益高、还有补贴的水产项目——河虾
河虾是什么?
河虾广泛分布在我国的江河。池塘、湖泊中,是一种优质的淡水虾类。它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餐桌上极好的食物
河虾的市场
野生河虾资源不断减少,市场上需求量不断增大大,而且 *** 比较贵。现在一般每斤河虾都能卖50元左右,优质的河虾 *** 更贵,能卖到近百元,甚至还供不应求。市场上某些鱼类的 *** 起伏比较大,像桂花鱼、鲈鱼等优质的鱼类 *** 在不断下跌的情况下,河虾的 *** 不降反涨,还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只要饲养得当,每亩河虾的收入是养鱼的6——8倍,甚至更多。很多人对养殖河虾的前景非常看好。
养殖 ***
养殖河虾并不复杂,其实只需简单掌握几点即可。
一、要选择水深1.5米左右的有沙泥的池塘,靠近水源,便于及时排水、换水
二、河虾是杂食 *** 动物,喂什么它都能长得很好,而且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它还能与非肉食 *** 的鱼类混养
在养殖河虾等农业问题上,农民朋友可以在“云种养”上免费咨询专家,云种养是全球更大的农技问答网站,里面 *** 了数万名农业专家在线答疑,农民朋友还能在上面售 *** 的农产品,了解未来农产品的行情趋势,是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销售办法
养殖河虾,尤其是活的河虾才受市场欢迎。而且如果饲养得当,养殖的河虾个头大,它的 *** 自然就高,农民胖友还要注意销售的时节,河虾在冬季非常受欢迎,尤其是春节前后,这段时间,河虾简直供不应求。农民朋友还要拓宽销售渠道,不仅在市场上买,还能到网上售卖,线上线下齐发力。
河虾的利益
河虾可以与多种水产品混合养殖,能够充分利用水面资源,综合效益较高。河虾的产量较高,正常情况下每667平方米产量为100~150千克,收益在5000元以上。
国家补贴
国家在种植养殖也上的补贴力度很大,只要形成足够的规模就有一定的补贴。而且未来适度规模的水产养殖将成为2018年的补贴重点,数额也巨大。
2017年11月24日,湖北宜昌市葛洲坝中心菜市场,多个商家售卖鱼、虾水产品,鲫鱼、柴鱼、翘嘴白、鳝鱼、河虾等琳琅满目。
这些都是野生的吗?
鳝鱼35元一斤,这是人工养殖的吧?
翘嘴白,13元一斤。
柴鱼,15元一斤
河虾,30元一斤
河虾是野生的吗?
一位钓鱼爱好者, *** 一条5斤多重的野生翘嘴白,30元一斤,市民们纷纷问价,嫌贵,没有人买。
穿皮裤的 *** 市民在选购河虾。
夏季河里经常能捕捞的12种野生河鱼,如今可真不多见了,你见过吗端午节过后,梅雨时节就来到了,降雨量明显地增多了,河里的水也是经常暴涨。由于天气闷热,河里的鱼儿也出现得多了起来,很多人就会跑到河边去捕鱼、钓鱼。因为河里的鱼大多都是野生的,味道鲜美,也是吃货们的更爱。
现如今条件好了,人们想吃鱼也不再分季节了,因为很多鱼都是人工养殖的,虽然养殖的鱼很肥,但是总归没有野生的鱼肉质鲜美,喜欢野生鱼的人还是很多。但是现在野生鱼也不多见了,我们来回顾一下小时候常见的这12种鱼吧。
一、泥鳅
泥鳅我们小时候也是经常看见的,还经常下沟去抓,因为滑不留手,跟父辈们去抓泥鳅,基本也是去玩得多。而且当时唱泥鳅的儿歌也非常多。
泥鳅经常晚上出来,要抓泥鳅,我们经常晚上 *** 电用铁钳子去抓。泥鳅一般都在泥巴里,当雨水一多,河水上涨的时候,泥鳅就会涌出来。用簸箕堵住河沟的口子,把泥鳅赶过来,能抓好多呢。泥鳅的味道非常鲜美,而且有营养,被称为“水中人参”。
二、禾花鱼
禾花鱼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鱼,之前好多人在水稻田里养这种鱼,还可以吃一些害虫,一举两得。其实它的前身是鲤鱼,是经过漫长的过程演变而来的。
禾花鱼不是很大,一条大概二两左右,但是肉质非常的鲜美,虽是跟鲤鱼是 *** ,但完全没有鲤鱼的泥腥味,而且鱼刺还少,大人和孩子特别也都特别爱吃。
三、鳑鲏鱼
鳑鲏鱼在20年前,是最为多见的,而且特别好捕捉,在涨水的口子上放个鱼篓,过一会儿来看,鱼篓里最多的就是鳑鲏鱼,好的话,能一下子捕捉到好几斤呢。
很多人对鳑鲏鱼的味道不是很喜欢的,因为有点苦,但其实把鳑鲏鱼的内脏全部去掉,洗得 *** 净净的,味道还是可以的。鳑鲏鱼的外观非常好看,色彩艳丽。现在已经成为了观赏鱼,还出口欧美国家,被称为“中国彩虹”。
四、麦穗鱼
麦穗鱼是一种很小的鱼,外形有点像草鱼的幼苗。小时候的我一直傻傻分不清楚它们的区别。其实麦穗鱼和草鱼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鱼,但很多钓鱼爱好者,却非常不喜欢麦穗鱼。可能是因为它小吧。
麦穗鱼那时候在小河、池塘里经常看见,特别是夏季涨水的时候,但是它耐氧 *** 差,离开水不久后,就会死了。但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它,因为麦穗鱼用油炸着吃,味道特别香,连鱼骨头也是酥脆酥脆的。
五、食蚊鱼
食蚊鱼在民间又被称作“大肚鱼”,它倒不是土生土长的鱼,是我国从外国引进的一种鱼,因为这种鱼的主要食物就是蚊子的幼虫,食量也大,一天能吃掉上千只孑孓。名副其实的捕蚊高手。
但是别看它捕食孑孓,但也会吃其他鱼的卵,所以会带来一定的危害,而且它的繁殖能力非常的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也非常强,这些年,其他野生鱼少了,它却开始泛滥了。
六、河虾
哪个小时候不喜欢吃河虾,又营养又美味。和韭菜一起炒,太好吃了,家里只要有这道菜,两三碗饭肯定能吃下的。吃不完的河虾,还可以烘干了,留着慢慢吃。
野生河虾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吃起来没有泥腥味,但是由于水质被污染,现在河虾越来越少了,市场上能看见的河虾 *** 也是很惊人的,有些地方甚至卖到了上百元一斤。虽然后来出现了养殖的河虾,但是味道就是和野生的不一样。
七、桃花鱼
桃花鱼也叫马口鱼,是因为鱼的嘴巴非常像“马口”所以得此名。桃花鱼在繁殖期间,因为雄 *** 的鱼的腹部会有红蓝相间的花纹,在水里成群的游动时,特别像盛开的桃花,所以被称为桃花鱼。
这种鱼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因为他们对水质要求非常高,水质差点都不易生存,也只有在非常干净的小溪流或者江河支流中才能看见。它个头也不是很大,但算得上是河鱼中的极品,不论清蒸还是油炸,那味道真的是鲜美至极。
八、中国斗鱼
这种鱼如其名,特别好斗,爱打架。好多农村的男孩子应该有印象,男孩子们特别喜欢抓它们放在水盆里当宠物鱼来养着玩,这种鱼生命力特强,捞上来不容易死。
中国斗鱼我国特有的,梅雨季节的时候,在臭水沟和有水的草丛里特多,但是很少人去吃它,可能是味道不太好吧,都是捕捞后给家里养殖的鸭子和猫吃。
九、刀鳅鱼
刀鳅鱼有点像长着尖嘴猴腮的泥鳅,但比泥鳅要大,没有泥鳅身体圆润。长得丑,却不好惹,它的背上长着一排倒刺,捕捉它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把手给划伤,所以很多人叫它“晦气鱼”。
刀鳅鱼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现在也是很少见了,肉质非常的嫩滑。但是由于刀鳅鱼一般要长到2-3年才能成熟,所以也无法形成养殖规模。只有野生的,所以市场价也是高达百元以上一斤,还供不应求。
十、章公鱼
章公鱼是有鳞片的,但是鳞片非常细小,所以摸起来非常光滑,因为章公鱼的颜色是青草绿色,而且身上还有好多大斑点,所以它还被称作“七星鱼”。
章公鱼可是滋补佳品,一般都是煲汤给生了大病和刚动完手术的人吃将养身体的。由于它对水质要求高,现在野生的也是真心不多见了。大多数我们看见的都是养殖出来的章公鱼了。
十一、野生鲫鱼
市场上鲫鱼正常有的,但是野生的却很少,一般很多钓鱼爱好者经常会钓到,野生鲫鱼个头没有养殖的大,鱼刺也很多,但是味道鲜美,用它煲汤,可是滋补身体的佳品。
现在野生鲫鱼很少见了,20年前水沟里、路边有水的草丛里都有鲫鱼的身影,但是现在基本都是养殖的,个头是很大,但是煲出来的汤实在没有野生的美味。也有很多人还还没长成熟的养殖鲫鱼冒充野生鲫鱼呢。
十二、生鱼
生鱼其实就是黑鱼,它长相有点凶悍,身上长了很多大块的斑纹,有点像古时候的铜线,所以有些地方也叫它“财鱼”。它是肉食 *** 的鱼类,长有牙齿,非常的凶猛。
煲生鱼汤可是非常滋补身体的,一般都是给大病初愈的产妇喝的,它的肉质有点老,但是汤非常的鲜美、滋补。现在野生的也不多了,由于比较凶猛,它可是连自己的鱼卵也吃的,开始捕食得有点过量,如今大多也是养殖得多了。
总结:
上述的12种野生鱼如今都不是很多见了,从侧面也反映了我们的环境变化。我们也要保护好环境,才能保持好生态的平衡,不会让这些野生的鱼绝种。
吃了这么多年虾,你能分清品种吗?虾的种类千千万,单是可以入口的食用虾就有几十种之多,对于资深海鲜吃货来说,想要区分这些虾类的不同,也绝非易事。海捕大虾、基围虾、南美白虾怎么区别?竹节虾、九节虾、虎虾怎么辨别?
海鲜指南(seafood-guide)转载自海洋世界
在正式介绍之前,还有一些小tips要提前说明:
一些品种的虾在外观和体型上差距并不明显,要区分它们主要依靠外壳上不同色泽、形状的花纹。但虾壳中含有大量虾青素,一旦加热,虾壳都会变成红色而掩盖原有的花纹;还有一些虾,死亡之后外壳会迅速变色(比如变成黑色之类的),这都让辨认工作变得非常困难。所以,辨别虾的品种更好是看活虾的外观哦!
辨别虾是一项繁重的工作。虾的品种之多倒还在其次,更要命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以虾的学名正确称呼它们啊!而是给它们起了各种奇奇怪怪的俗称啊!而且每个地区的俗称还不一样,甚至好几种完全不同的虾共用一个俗称啊!所以,小编在此会尽量用学名或者被广泛接受的名字称呼某种虾,同时会列出一些俗名,如果和你们当地的俗称不同,也请大家理解,或者给小编留言。
日常生活中我们统称的“虾”和生物分类上的“虾”是不一样的。我们常常归类为“虾”的许多生物,其实都并不是虾。不过为了方便,在此小编也一概论之,特殊情况会在后面说明。
对虾
学名:中国明对虾
俗称:中国对虾,东方对虾,明虾,青虾,黄虾,海捕大虾等
对虾全身由 20 节组成,头部 5 节、 *** 8 节、腹部 7 节。除尾节外,各节均有附肢 1对。有 5 对步足,前 3 对呈钳状,后 2 对呈爪状。头胸甲前缘 *** 突出形成额角。额角上、下缘均有锯齿。
对虾个头真的非常的大,尤其是雌虾,有的能长到二三十厘米,半斤多沉,雄虾个头一般十几公分,大的也能有一两多沉,当然 *** 也是越大越贵。对虾对养殖水体、底砂要求都比较高,再者就是养殖密度,如果密度过高,对虾甚至会自相残杀,相对于其他虾来说,对虾的养殖成本也是比较高的,这也是它 *** 一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野生的中国明对虾,就是我们常说的正宗的“海捕大虾”。
如何区分海捕大虾(明虾)和南美白对虾(白虾)?
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内市场有电商用大规格厄瓜多尔白虾冒充咱中国的海捕大虾,要注意区分呦~
市面上有好几种虾很容易和对虾混淆,尤其是全球各国的南美白对虾(包括厄瓜多尔白虾,都是南美白对虾),和咱中国对虾几乎一模一样,挑选的时候可以掌握这几个小窍门:虾头上那根刺(学名叫额剑)很长超过虾嘴的、虾须很长的、个头比较大的,基本就是中国对虾了。
中国明对虾
毛虾
学名:中国毛虾
毛虾是啥啊?肯定有人这样问。市场上很少见到的毛虾,其实一点也不神秘:吃过虾皮吧?吃过虾酱吧?那就是毛虾做的。
毛虾的体型非常小,更大不过3厘米,不过产量很高,大部分都用来晾晒虾皮,或腌制成虾酱,是我们经常食用也经常忽视的一种虾类。
基围虾
学名:刀额新对虾
俗称:花虾、爪虾、基围虾(正宗)
以上这些学名和俗称虽然让我们一头雾水,但“基围虾”的名号在 *** 上可是响当当的!“基围”是广东一带用来防御海水侵袭的一种堤坝 *** ,在基围中养殖的虾就统称为基围虾。因为现在广东一带养殖刀额新对虾比较多,所以现在我们常说的正宗基围虾,一般就是指刀额新对虾。
刀额新对虾生命力很旺盛,从虾池捞到市场售卖的时候基本都不会死,卖相比较好。
如何区分基围虾和白虾?
刀额新对虾(基围虾)很容易和对虾、南美白对虾(白虾)混淆,区分它们之一要看体型,刀额新对虾比较小,一般十公分到十五厘米左右,比对虾小了一大圈。其次要看腿,基围虾的腿末梢有一点点红色;最后还是要看虾头上的那根刺(额剑)。和对虾不同的是,基围虾的额剑只有上边有锯齿,下边是光滑的,这也算是它学名的由来——剑是两面有刃,刀只有一边 *** ,所以叫刀额新对虾。
南美白对虾
学名:凡纳滨对虾
俗称:白虾,青虾,白对虾
南美白对虾的学名是凡纳滨对虾,俗名有白虾、青虾(注意,和对虾的俗名冲突)、白对虾,北方部分地区也叫它基围虾(注意,和刀额新对虾的俗名冲突,多见于华北地区)。它在外观上和中国明对虾差别非常小,想要准确区分二者非常困难,细微的差别是在额剑和虾须的长短上。在 *** 上,南美白对虾可能只有中国明对虾的几分之一,也可以由此作一定区分。
竹节虾
学名:日本对虾
俗称:车虾,花虾,斑节虾,花尾虾,基围虾(有些市场上怎么什么都叫基围虾,也是醉了)
竹节虾因为身上有一节一节的花纹而得名,它真正的名字是日本对虾,在日本又叫车虾,在咱们国内又叫花虾、斑节虾、花尾虾、基围虾(和刀额新对虾、南美白对虾俗名冲突,多见于华东地区)。这种虾并不是只有日本才产,相反,它分布极为广泛,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都有发现。
如何区别竹节虾、九节虾、虎虾(草虾,斑节对虾)?
虽然竹节虾外貌很独特,但它还是很容易和同样带有斑纹的九节虾(虎斑虾)、草虾(斑节对虾)混淆,区别的特征主要是看竹节虾的尾巴,尾巴上有一抹 *** 的黄、蓝色小包边的那就是竹节虾无误了。
至于怎么吃嘛,最经典吃法如下图:
日本对虾寿司
罗氏虾
学名:罗氏沼虾
俗称:泰国虾,淡水长臂大虾、泰国长臂大虾, *** 大虾,金钱虾
罗氏虾是一种淡水虾,但它的虾苗必须要在半咸水区成长(半海水区域,比如淡水河流的入海口)。繁殖季雌虾会带着虾卵一起到半咸水区,虾卵孵化后,虾苗以浮游动物的形态在此成长,经过几次 *** 后变成成体虾,然后自行返回淡水中生活。
罗氏虾还是很好辨认的,那俩大长胳膊比虾身子还要长很多,无愧长臂大侠(虾)的美誉。因为长臂加持,虾的体型就显得大了很多,据说曾经发现过一直体长超过一米的罗氏虾。普通市面上见到的应该没有那么大,身子长二十多厘米的比较正常(不算长臂),属于比较大的淡水虾。
河虾
这很像齐白石先生笔下的虾了
学名:日本沼虾
俗称:青虾、江虾,湖虾、沼虾
河虾有很多种,咱们国内最常见的是日本沼虾,因为外壳发青灰色所以又被叫做青虾(和对虾的俗名冲突),因为生活在江河湖中又被称为河虾、江虾、湖虾。和罗氏虾一样,它也属于长臂虾科,也是一枚长臂大侠,不过胳膊没有罗氏虾长的那么夸张罢了,体型也比罗氏虾要小一些。
这种虾因为齐白石的画而闻名于世,可见白石老 *** 是好这一口的。河虾在国内各大淡水水系里都有分布,尤其以太湖、巢湖、鄱阳湖和微山湖的质量更好。
齐白石先生笔下的河虾
小龙虾
学名:克氏原螯虾
俗称:麻辣小龙虾,麻小
小龙虾和真正的龙虾关系不大,长得其实也不像(与波士顿龙虾等螯虾是 *** )。除了体型上一个大一个小之外,小龙虾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有两只虾钳。
小龙虾还特别容易和另外一种淡水鳌虾混淆,那就是蝲蛄。区分小龙虾和蝲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体色,小龙虾活着的时候就是铁锈红色,而蝲蛄活着的时候是黑灰色的。小龙虾的大螯细长,蝲蛄的大螯短粗。
蝲蛄
美洲龙虾
学名:美洲螯龙虾
俗称:波士顿龙虾,美洲龙虾,加拿大龙虾
顶着龙虾的名头,但其实并不是龙虾,而是一种海里的螯虾,是小龙虾在海洋中的大个头亲戚。不过它个头可不比真正的龙虾小,甚至还更大,现在被人类捕捞到的一只更大的波士顿龙虾足足有1米长,20多公斤!!!而且生命周期很长,经常能捕到四五十年的老虾,推测有的甚至能活过百岁。
螯龙虾和龙虾更大的区别就是虾螯(大钳子),波士顿龙虾的虾螯又大又厚,真正的龙虾则是没有虾螯的,比如澳洲岩龙虾。
正宗血统的龙虾没有虾螯
螯龙虾这体型......感受下!
皮皮虾
学名:口虾蛄
俗称:螳螂虾,虾姑,虾婆,虾公,虾虎,虾爬,虾爬子,虾耙子,爬爬虾, *** 虾,濑尿虾,拉尿虾,虾狗弹、弹虾,富贵虾,琵琶虾,皮带虾,虾公驼子,虾皮弹虫、蚕虾、虾不才、水蝎子,官帽虾(省略一万字)......
皮皮虾其实不是虾,它甚至都不属于真虾总目,而是口足目的成员,不过这不妨碍它独自霸占这么多“虾名”。
皮皮虾有这么多俗名,从侧面就能反映出全国各地的人都喜欢吃它。鲜活皮皮虾直接水煮或者上屉蒸是更好的吃法,原汁原味又鲜美十足啊,尤其是母虾,虾身子里从头到尾都是一排排紫色虾卵,简直好吃到爆!
皮皮虾怎么区分公母?
皮皮虾大家应该都认得,那么小编就来教教大家怎么区分公母。其实非常简单!把皮皮虾翻过来,会看到虾肚子上有3对儿小细腿,公虾的第三对儿腿边上还有一对儿更小的腿,而母虾就没有。还有一个 *** ,母虾腹部有三道白色呈“王”字,公虾没有(如下图)。
海鳌虾
海鳌虾是最近中国餐桌上一等一的网红,虽说近几年大家都在说“消费降级”,但有数据表明我国自10年来,海鳌虾的进口率不降反升, *** 喜爱度逼近波龙。它到底有什么特别的魅力呢?
在世界各个海域都有海鳌虾的踪影,他们通常栖息在从海岸到 *** 棚边缘的石质、沙质或泥质的海床。活着的小鱼,贝壳类以及海草都是它们最喜欢的食物。
用简单的烹饪手法就能表现出鳌虾层层叠叠的鲜美口感。从烹饪到摆盘,海鳌虾都能让自己成为一项艺术,这也难怪它能成为饮食界新网红了。
在中国市场上更受欢迎的海鳌虾有2种,知名 *** 分别是挪威海鳌虾和新西兰深海鳌虾。
挪威海鳌虾
挪威海鳌虾的身形幼细,双钳修长,身体多为粉红色或橙色。体长平均24公分。这类虾个体小,生活在比较深的海底。它们主要活跃在东大西洋海域、挪威海海域。甚至在葡萄牙对开海域和亚得里亚海北部海域都能看到它们的踪影。
挪威鳌虾穴居在10~ *** 公尺深的软海底,鳌细,长度接近体长。多数用拖网捕捞,也有一部分用虾笼捕捞。有鲜售、烹调后 *** 、冻虾形式 *** ,整只 *** 或虾尾 *** 等多种方式,分去壳和不去壳两种。
挪威海鳌虾目前在国内一1kg/盒的规格比较受欢迎,有船冻和陆冻两种不同的速冻方式任君选择。主要规格如下图:
新西兰深海鳌虾
新西兰深海鳌虾学名叫南极深海鳌虾,俗称新西兰小龙虾。虾体比较小,但颜色鲜艳新鲜。玛瑙红的身体搭配些许羊脂白,晶莹剔透,肉质细腻,富有弹 *** 。它的双鳌细长,口感顺滑。在口味与营养价值方面远远高于其他的虾类产品。
富含虾青素,也是作为刺身的极品原材料。高颜值和好口感成就它的高 *** ,但对于老饕来说,能品能看能养生,已让它值回票价。
新西兰海鳌虾主要生长在南极和新西兰之间150m-650m的深海区。纯净无污染的海域造就海鳌虾鲜甜的好品质;低温的海水造就海鳌虾虾龄长,一般都在10年以上。因此新西兰 *** 严格控制海鳌虾的捕捞量,为的就是保护这种 *** 难得一见的美味。
总结一下新西兰海鳌虾和挪威海鳌虾的区别:
吃货福利:海鳌虾剥壳 *** (本文转自【海洋世界、拼买网】。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 *** 。)
8种正在消失的河鲜,20年前还很多,如今难得一遇,你认识几种?前言
导读:正在消失的8种河鲜,20年前还很常见,如今运气好才吃得到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多的人对大鱼大肉的生活不感兴趣了,而海鲜这些曾是有钱人才吃得起的美食,却逐渐走入到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了。
其实在过去,虽然很少人吃得起海鲜,可是在河里、水库里却有不少“河鲜”。在当时可能有些不怎么招人待见,毕竟以前这些都太多了,也就没人当一回事。
但是现在这些河鲜却价值不低,有些比海鲜还要贵,并且还难得一遇了,也就是说有钱也未必吃得到了,那以下这8种河鲜,大家还记得几种呢?
(1)塘鳢鱼
一种较为小型的鱼类,它的个头一般不大,普遍都是6-15CM,有些个头大的也难超过20CM。
这种鱼虽然个头不大,可是却非常的凶猛,是一种肉食 *** 的鱼类,主要是以各种小鱼小虾为食。
塘鳢鱼在我国的分布很广,但是它对生长环境的水质要求很高,一般都是栖息在河流、湖泊和水库等水域的泥沙、碎尺块、杂草混杂的浅水的岸边。
这种鱼看起来呆头呆脑的,可是反应却很敏捷,一受到惊动就会快速游走藏起来。但是它的肉质却非常的鲜美,尤其是把它油炸着吃很美味,骨头都是很酥脆的。
(2)牛尾巴鱼
相信不少人,儿时都有听说过这种鱼的名称,却不知道它的学名是啥。这种鱼叫黄河拟鲿,是辐鳍鱼纲鲶形目鲿科的其中一种。
既然在民间叫它牛尾巴鱼,就肯定和牛尾巴有关,这种鱼乍一看确实很像是牛尾巴。它是一种底层的鱼类,身体特征很明显,那就是头宽显著高于头的高度,身体又很细长,色泽也是金 *** 的,看起来很像是牛尾巴。
牛尾巴鱼可不是善茬,它也是一种肉食 *** 的鱼类,主要是捕食其他的鱼类为食。目前这种鱼养殖的很少,基本都是以野生为主。但是野生的牛尾巴鱼也很少见了,所以它的售价也不便宜。
(3)泥鳅
泥鳅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有去野外抓过泥鳅。在当时去到农田里干活,就经常抓到泥鳅。特别是犁田的时候,提着一个小水桶在后面,一天就能捡上数十斤。
虽然现在泥鳅在市面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鱼类,可这些基本都是养殖的,在市面上已经很难买到野生的泥鳅了。
除非是自己去挖,可由于大量施用化肥、 *** 等,导致野生的泥鳅并不多了,一天也挖不到多少。
(4)黄鳝
说起泥鳅,就少不了黄鳝,这两种鱼似乎都是同时出现的。黄鳝也叫鳝鱼,它和泥鳅一样都是喜欢在晚上的时候出来觅食的。
特别是在夏季的时候,很多的水沟、水田里面,就能看到在外面乘凉的黄鳝,用灯光照射着,然后用钳子夹住就可以了,当时运气好一晚上夹黄鳝都能夹到十来斤也不算夸张。
黄鳝这种鱼,浑身都有黏液,身上滑滑的可不好抓。但是它却非常的美味,关键是吃黄鳝基本不用去内脏,吃起来比较方便。
(5)河虾
这几天因为村里的鱼塘的水放干了,年底了养殖户要捞鱼卖钱了,当他们把鱼捞走了以后,有些老人就在鱼塘的水沟里面捞河虾。有一些还拿到集市去卖,这样的河虾一斤要卖到30多元。
想起小时候,河虾可是经常食用的一种河鲜,把它油炸一下,然后用来炒韭菜可是非常鲜美的,并且还很下饭。可是如今好多地方的河沟、水库里也难以捞到河虾了,就算是有,数量也不多了。
(6)河蚌
河蚌在过去可没什么人吃,即便是当时很多的小孩子常一盆一盆把它们带回家,可是基本都是用来喂鸡鸭了。
因为河蚌虽然很鲜美,可是却加工起来很麻烦,并且还很考验人的技术。如果技术不佳,做出来的河蚌则比较难吃,腥味重不说,还很难下咽。
但是之前不怎么招人待见的河蚌,如今在城市里却成为了香饽饽,并且 *** 都不便宜。甚至花钱也未必买得到,只因为河蚌一般都是野生的,目前还很少人养殖它。
而野生的河蚌目前产量不高,去捕捞是很费成本的,所以它在市场上是可遇不可求的。
(7)石爬子
一种较为小型的鱼类,似乎是长不大一样。有些地方也叫它黄石爬子、爬爬鱼、火箭鱼等,学名叫石爬鮡,属鲇形目鮡科石爬鮡属的一属鱼类的统称。
石爬子鱼很好辨认的,它的身体扁平,头大尾巴小,而且口宽大,眼小,在它的底部还有类似吸盘状的东西,能够帮助它们紧紧的吸附在石头上,这也是它得名石爬子的原因。
这种鱼的个头不大,一般也就是10余厘米,并且反应很敏捷,不好捕捉。但是它的经济价值很高,尤其是它的肉质鲜美,还有很高的 *** 用价值,自古以来都被视为珍贵的鱼品。
(8)禾花鱼
在南方地区,很多人都不爱吃鲤鱼,可是禾花鱼却是一个例外。所谓的“禾花鱼”是一种小型的鲤鱼,它们在幼鱼阶段就投放到了稻田里。
然后就依靠食用稻田里面的水草、虫子还有稻花等为食,这样长大的禾花鱼吃起来还有一种淡淡的稻花香。尤其是把它腌制成为鱼干,香味更加的浓郁,并且长时间不会消失。
在过去交通不便宜,生活条件也不如今日,所以很多的农民都会在稻田里养殖禾花鱼,当遇到家里来客人了,或者是嘴巴馋了就可以直接去水稻田里捕捉禾花鱼,非常的方便,还很经济实惠。
可是后来有了 *** 、化肥等产品了,种植水稻都是离不开这些产品,也就不再适合养殖禾花鱼了,因此就很少人在养殖禾花鱼了。目前禾花鱼在很多地方都是“一鱼难求”了。
结束语
其实说起农村消失的河鲜,有一种东西让我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芝麻剑鱼。这种鱼虽然没有消失,可如今野生的芝麻剑鱼已经成为了保护动物了,也就意味着不能再食用了。
另外还有一些小杂鱼,之前不受人重视,如今却也成为了香饽饽,比如鳑鲏鱼,斗鱼、溪石斑鱼等,如今在观赏鱼市场都很受宠,往往都是按条来卖,一条就要5-10元呢。
各位网友朋友们,以上这些河鲜,在20年前河里还有很多,当时还很常见,如今正在逐渐消失,你们还认识几种呢?在你的家乡还多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 *** 来源 *** ,仅供参考,侵权可删除)
4月最鲜美,之前一捞十几斤,如今量少价高成新贵,1斤更高160元导读:4月最鲜美,之前一捞十几斤,如今量少价高成新贵,1斤更高160元
春天的雨水真的非常多,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春季的雨水是连绵不断。在笔者的家乡这边,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太 *** 。有人统计了一下,至少连着下了近3周的雨了,有时候还是连天雨。而且天气预报还说,接下来的两周依然是有中到大雨,看了五一劳动节也要“泡汤”了。
而每次下雨以后,总会想起小时候去河里、鱼塘里捞鱼的热闹场面。当时的条件不好,就是靠自己动手去抓一些小鱼小虾来改善生活,而下雨以后等到涨水后,就会带来很多的小鱼小虾。其中有一种野味,在4月份的时候最为鲜美。在过去涨水后大量出现,20年前一捞就是十几斤,如今却量少价高成为了“新贵”,最贵要卖到160元一斤,用它炒韭菜倍儿香。
河虾的科普
现在很多人知道小龙虾、对虾、明虾和皮皮虾等,而对于河虾许多的年轻人却并不了解了。毕竟相比于其他的虾类,河虾无论是在个头方面,还是颜值方面都要逊色不少。
河虾也叫“青虾”或者“小虾米”等,它是主要是分布在河流、湖泊、鱼塘和水库里面的一种小型虾类。相比于市场上常见的明虾、对虾等,它的个头要小很多,身体细长约长1.5~3cm,就算是更大的野菜筷子头般大小。但是河虾虽然小,在营养方面却是一点不输养殖的明虾等。
在20年前,一到春季涨水了以后,很多人就去河里、水沟,或者是鱼塘边上捕捞河虾。这种小型虾类主要是在水草多的地方活动,而下雨涨水了,就会随着大水而到处流窜出来,因为水中的食物也很丰富,所以就大量出来捕食。
在当时捕捞的工具也很简单,有些人就用一个简单的簸箕,或者是在河流的出水口,放一个专门的捕鱼的工具,各种鱼类只能进不能出,通过这些简单的 *** ,一天也能捕捞到数十斤的鱼获,其中光是河虾就有十几斤重,这个在当时真的不夸张。这种小型虾类,即便是年年捕捞,但是怎么捕捞都捞不干净的,等到发水了又会有很多。
如今量少价高成“新贵”,最贵160元一斤
像以前到了四月份底,等到涨水了以后,很多人就会去河里、湖泊里面捕鱼了,而现在全长江处于十年的禁渔期,也就是说不允许去捕鱼了,想吃河虾只能是购买了。幸好因为河虾非常的美味,即便是许多人养殖小龙虾、对虾和明虾等,依然有部分人没有放弃河虾。
但是和过去不一样了,之前不怎么受待见的河虾,如今也大翻身了, *** 比小龙虾也要贵很多了。笔者前几天在菜市场看到,河虾普通 *** 偏高,一般都要卖到75-100元每斤。而且个头越大的,品级就越高, *** 越贵。最贵的河虾已经卖到了160元每斤了,这些商贩也表示,今年河虾的 *** 相比于往年的同期都至少涨了20%以上,但是也因为河虾 *** 太高,购买的人非常少,一天只能卖出去两三斤。
对于资深的吃货朋友们来说,都是非常清楚的,四月的河虾是最为肥美的,用它和韭菜炒着吃,非常的香,是一道相当美味的下酒菜。
至于今年的河虾 *** 突然大涨,有人分析说,这是多个原因所导致的。首先是现在少量上市,产量低。因为去年多地下雪了,导致了很多的养殖户亏本了,手头没有多少货。而且现在还只是少量上市,进货价本来就高,所以在市场上卖价也高。
其次是近期正是河虾产卵期,有很多的养殖户手中虽然有货,但是却因为惜售的原因,不愿意销售。
还有一点就是在过去,野生的河虾较多。但是现在和过去不同了,如今是禁渔期了,河流湖泊里面的野生河虾不允许捕捞,不像过去市面上的基本都是野生河虾,而现在则都是依靠养殖的,还都是外地的货,本地的河虾基本没有上市。在这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导致了今年河虾 *** 的上涨。
结束语
不过对于爱吃河虾的朋友们来说,就如老话说的那样:好饭不怕晚,只要再等上一段时间,等到河虾大量上市的时候, *** 也就下跌了。预计到了五月中旬以后,也就是再等上一个左右,当本地的河虾大量上市了, *** 预计会出现“大跳水”。
想不到之前一捞十几斤的河虾,因为个头小还遭人嫌弃,如今也迎来了大翻身,成为了很多人吃不起的“高档货”。各位朋友们,在你们当地河虾现在是什么价呢?
浙江河道闹“虾灾”?男子夜钓,却发现被河虾“包围”长江君在我国各地江河走访时,常常因许多野生鱼种群的迅速减少而震惊。
尤其是像河虾、螃蟹这之类的水族,因为对水域生态环境变化更敏感,其种群衰减之快,更是令人担忧,部分生态 *** 严重地区甚至近乎消失。
然而最近,有浙江金华网友爆料称,当地河道里“闹起了虾灾”,一到夜晚,河边浅水里密密麻麻的全是河虾...
河虾都能泛滥得起来?
“这两个星期都差不多,钓鱼灯一照,岸边就都是虾子,感觉都被包围了....用抄网都很容易捞起来...”
金华网友@万年老空军 介绍说,他是一位夜钓爱好者,平时以钓黄丫头(黄颡鱼)、鲫鱼等为主,然而最近却经常“改行”捞虾了....
原来,每次他钓鱼到 *** 点左右,岸边的浅水里就有一群一群的河虾 *** ,有时候甚至能听到虾群戏水的哗啦水声...
大量河虾 *** 岸边,密度极高,这位钓鱼人用钓鱼的抄网一捞下去,少则几条,多则十几条河虾轻松捞起来...
岸边的水下都是河虾 ***
——这幅场景让长江君想起小时候,跟小伙伴一起去河边捞虾....河里的虾子这么多,有十多年没见过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以如今大家对江河里虾群种群的认知,这种现场确实比较反常,有网友猜测是有人下了“虾 *** ”——会导致河虾缺氧,因而大量 *** 浅水。
其实,长江君判断,这应该是集体到岸边繁殖产卵的虾群,一般会持续1-2周的时间。
这些应该是繁殖期的虾,河虾鲜美,但也许适度索取
不过,即使是河虾繁殖期,如此多的河虾 *** ,在近年来也是非常的少见!
(因为野生河虾数量锐减,其市价也是水涨船高,新鲜河虾大多要几十元一斤)
这种虾群“泛滥成灾”的现象,能不能反映当地江河生态在变好?
应该说在一定程度是可以这样认为的。
河虾是一种对水质等江河生态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水族,只要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将江河生态治理落实到位,水域环境改善之后,它们的繁殖速度是非常快的。
禁渔对水族种群恢复帮助很大
当然,更为关键的是,这两年长江流域的全面禁渔,给河虾等水族,留出了安全的繁殖空间,因此其种群增长极快是情理之中!
因此,这种现场还是很令长江君欣慰的,看来随着生态保护措施的陆续落实,我国江河生态的水生 *** ,还是会有重新繁盛的一天!
网友们,你们当地江河是否属于禁渔区,是否能明显感觉到野生鱼、虾蟹等水族在变多?
欢迎留言跟我们交流分享,当然,如果有电鱼、 *** 鱼、绝户网等违法滥捕现象,也可以联系我们曝光,一起为生态治理做贡献!
纯野生海捕小虾,大雪节气后才有,天越冷越鲜,辣炒或生拌,特鲜#「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明日就会迎来大雪节气,大雪开始以后天会越来越冷,也意味着寒冬即将来临。
大雪节气到来以后,因为天气越来越冷,因此渔船出海的频率也会减少,市场上鲜活的海鲜会越来越少。
不过每年的大雪节气到来以后,确是“嘎巴虾”最鲜美的时候,而且天越冷它的产量越大,并且味道越鲜美。
“嘎巴虾”又叫“夹板虾”,学名叫做鼓虾。这种小虾长着两个长长的夹子,离水以后生命力比较顽强,两个夹子还会发出类似“嘎巴”的声响,因此海边人给它命名为“嘎巴虾”。嘎巴虾的上市时间在每年的大雪节气到第二年的清明前后,海边人喜欢用这种小虾辣炒或生拌做为下酒菜来食用。
嘎巴虾常见的有两个品种:个头大点的,身上有花纹的叫“花腰子”,这个比较适合辣炒。还有一种就是个头小一些,但是味道要鲜嫩很多,鲜活的用来生拌是特别受欢迎的下酒菜。
辣炒花腰子虾
【主要食材】:鲜活花腰子虾、麻椒、干辣椒、料酒、葱姜蒜、一品鲜酱油
【 *** *** 】:
1.花腰子虾用清水漂洗干净,直至清洗虾的水变得清澈,把虾捞出控干水分备用。
2.锅中入油(油量略大一些)爆香葱姜蒜和麻椒、干辣椒,炒出香味后把花腰子虾入锅转小火煸炒。
3.虾的颜色变红以后,烹入料酒,加入一品鲜酱油转大火煸炒,炒至虾壳发出沙沙声响后,撒香菜出锅即可。
【美味小贴士】:
虾一定要选择鲜活的,这样吃起来肉质才会紧实鲜嫩。虾刚入锅时要注意用小火煸炒,这样可以把虾壳煸干煸酥,食用起来无需吐壳即可食用。
特点:麻辣鲜香,鲜味十足,非常美味的佐酒好菜。
生拌嘎巴虾
【主要食材】:活嘎巴虾、高度白酒、葱姜蒜、干辣椒、一品鲜酱油、花椒粒、盐、香菜、陈醋、白糖
【 *** *** 】:
1.嘎巴虾入清水中漂洗干净,直至水变得清澈后捞出控干水分。
2.把洗净的嘎巴虾放入盆中,加入盐、一品鲜酱油、白糖、陈醋、花椒粒抓拌均匀。
3.在虾的表面放上剪成细丝的干辣椒,锅中热油油热后趁热淋在干辣椒上,然后淋上高度白酒。用保鲜膜把容器封好入冰箱冷藏二个小时左右取出拌均即可食用。
【美味小贴士】:
嘎巴虾的鲜活程度是这道菜美味的关键,嘎巴虾必须选用活的才能 *** 这道菜。
特点:虾肉入口冰凉,鲜甜微辣,带着微微的酒香,是特别受海边人欢迎的应季美味。
大雪节气正是嘎巴虾上市的季节,而且这种小虾价钱便宜又是纯野生海捕的,遇到了一定要记得买来尝尝鲜。
住在水闸口的人都知道,每当水闸关闸后,由于水位下降得太快,就会导致一些鱼虾还没来得及游走,就被搁浅在石缝里。
比如近日湖南株洲,一处水闸口关闸后,涵洞里有大量的昂刺鱼、河虾和呆子鱼被搁浅,捡了足足有十多斤斤重。
(水闸排水的涵洞里搁浅的鱼虾)
关闸后鱼虾搁浅在涵洞里
前几天的下午,家住株洲攸县上云桥附近的老乡鲁老大(别称),看着家门口的水闸正在放水,所以早早地就把手电筒给充满了电,只等水放完后去河边捡鱼。
(正在放水的涵洞)
等到天快黑时,上游所蓄的水已全部放干。于是老鲁就拿着手电筒走到河边,不过这次他没捡到几条鱼。看着黑咕隆咚的出水的涵洞里,老鲁心想这里面会不会有鱼呢?于是拿走手电筒就往涵洞里走了去。
(一地的昂刺和牛尾巴鱼)
刚进涵洞里没多远,就看到地上的鹅卵石里,夹带着一些野生的河虾,而再往前走却发现了大量的无鳞鱼类,趴在仅有一点点的水面上。
(牛尾巴鱼)
这些无鳞鱼主要是一些昂刺鱼、牛尾巴鱼、鲫鱼和溪石斑鱼等。老鲁开心地说到:没想到放水的涵洞里,居然藏了这么多鱼,这里足足有十几斤。
不过,最值得一提的还是这其貌不扬稀有“呆子鱼”,老贵了!
(这是在涵洞里捡到的呆子鱼)
“呆子鱼”是什么鱼
呆子鱼学名沙塘鳢,又称土憨巴、木奶奶、 *** 鲨、茨菇呆子和土才鱼等,之所以被称为呆子鱼,是因为它不仅长相憨,而在水里也不爱动,一副呆头呆脑的样子。
呆子鱼在我国的分布较广,通常水质清澈的环境都有栖息。呆子鱼是属于淡水中小型鱼类,在自然水域里通常是躲藏在石缝、洞穴和水草较多的区域,所以不容易发现及捕捉到。
(配图:呆子鱼)
别看呆子鱼体型不大,却是属于凶猛的肉食 *** 鱼类。野生的呆子鱼主要是捕食鱼虾为食,尤其是呆子鱼那张大嘴,能将路过的鱼虾一口吞下,而且还非常贪吃。
呆子鱼常见的个头约在50~70克,更大能长到 *** ~300克左右,不过这么大的比较少见。虽然呆子鱼长不大,但野生的在江浙一带,要卖到一百多元一斤,而且还非常抢手。
(除了高档的呆子鱼还有溪石斑鱼)
最后
渔翁距离上一次看见野生的呆子鱼,已经过去十来年了。如今野生呆子鱼是非常稀有,因为它对水质要求极为苛刻,不能有一丁点的污染,而且它的繁殖能力较低。
然而,株洲的河道里栖息有野生呆子鱼,以及许多的昂刺及河虾,这说明了当地人对水源保护的意识较强,不然也难有如此之多的鱼虾可抓。
(捡了十来斤的野生鱼)
不过话又说回来,抓鱼的乐趣虽然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但一次抓起十多斤,而且还都是上等的好货,这恐怕没个几箱啤酒是下不来了。
野生鱼的味道虽然美味,不过就是有点费酒……
呆子鱼你见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