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酥饼是当地白族的特色食品,既是剑川人日常生活中的小点心,也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走亲访友必备的传统美食,甜而不腻、脆香酥软,令人回味无穷。
↑P1剑川酥饼
剑川酥饼主要有万卷酥、白饼、月饼。万卷酥的 *** 材料和 *** 过程比较讲究,酥馅是 *** 酥饼的之一个步骤,面粉和猪油对半比例,两者充分拌匀混合之后反复 *** 。酥饼皮要加入适当比例的水,酥馅和酥饼皮制成之后,按照酥饼皮面团要比酥馅稍大一些的比重分别 *** 成团备用,将酥馅面团放入酥饼皮面团内,二者合一 *** 成面团,四道揉擀,形成成为方形面饼,将四个边往里折叠成型,万卷酥就大功告成了。饼皮加上糖馅又可以 *** 小白饼,糖馅是小白饼和万卷酥,更大的不同。糖馅由红糖、白糖、玫瑰糖、芝麻、核桃等构成,外表茶叶和芝麻的利用体现了面点师的智慧,炒过的芝麻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蒸蒸日上。
↑P2万卷酥
月饼也是深受大家喜爱的一款酥饼,炼成 *** 成熟的纯菜籽油代替了猪油,因此外形呈现的是菜籽油的自然 *** ,和面的水中加入了土碱,既使饼皮口感酥松不变形,又能防止月饼产生酸味而变质,它的特殊口感在于加入了紫苏、陈皮和桂皮等香料。
↑P3小月饼
点红是酥饼入炉前的最后一道工序,点红的形状像方形的印章,寓意做人要方方正正、规规矩矩,这也是剑川白族人家世代遵循的家风,一代代的传承让家乡美食能够延续。
↑P4白饼
↑P5燕窝酥
↑P6新春集市上的各式剑川酥饼
兰州,西北地区的美食之都,拥有着丰富多样的地方特色美食。而兰州特色酥饼作为当地更受欢迎的小吃之一,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味道,吸引着无数游客和食客的味蕾。
一、传承百年的历史渊源
兰州特色酥饼在兰州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作为兰州传统小吃的 *** ,酥饼在当地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多代人的传承和创新中,兰州酥饼演变出独特的形态和口感,成为了兰州美食文化的经典之一。
二、精湛手艺制造的独特美味
兰州特色酥饼的 *** 过程非常讲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和精心手工 *** 才能完成。从面粉与酵母的发酵开始,经过多次擀面和折叠,使酥皮层层分明。最后,将香肠、豆沙等馅料填入饼中,经过烘烤而成。每一个酥饼都需要熟练师傅的巧手 *** ,才能呈现外酥里嫩的口感和 *** 的香味。
三、酥脆与软糯的完美结合
兰州特色酥饼以其独特的口感吸引着众多食客。外皮酥脆松散,内层则软糯香甜,两者的结合完美呈现了层次感和口感享受。咬一口脆皮,内陷的滋味,都能使人陶醉其中,久久难以忘怀。
四、满足不同口味的品种丰富
兰州特色酥饼的品种非常丰富,无论是甜滋滋的原味酥饼,还是创新口味的玫瑰花、胡麻油味道的酥饼等,都能满足各种口味需求。无论您是咸食爱好者还是甜食迷,都能在兰州特色酥饼中找到自己喜欢的美味。
结语:兰州特色酥饼作为兰州传统美食的 *** ,凭借多年的历史和独特的 *** 工艺,成为了兰州美食文化的瑰宝。不论是作为小吃还是伴手礼,兰州特色酥饼都能带给您独特的口感享受和美食记忆。如果您前往兰州旅游,千万不要错过品尝这道经典美味,感受其中的美味和文化的融合。让兰州特色酥饼成为您旅行中的美食亮点!
四川传统特产名吃“梓潼酥饼”嗨!大家好,今天小编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咱们中国四川梓潼的传统名吃“梓潼酥饼”。
梓潼酥饼原名薄脆子,是中国四川梓潼的传统名吃,当地特色糕点之一。 梓潼酥饼主要以小麦精粉,菜籽油,化猪油,一级白糖,芝麻等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和独特配方 *** 。
梓潼酥饼
据传唐玄宗李隆基入蜀时,途经梓潼上亭铺,地方官员以酥饼贡奉,玄宗尝之赞不绝口,后上贡朝廷,逐成为''贡饼''从而扬名,蜀中于是梓潼酥饼在长安渐为人知,时有谈及,并称之为贡饼。由此可见其生产历史当在千余年以上。
梓潼酥饼
旧时用木炭火,现采用 *** 线炉烘烤而成,具有形如满月,色泽浅黄,光泽明亮,酥纹均匀清晰,香而酥脆,入口化渣,余味回香淡雅等特点。
梓潼酥饼
目前只有甜味、蛋香、水果、椒盐、奶味五种口味,老幼皆宜,久食不厌,旧时多采用无盒装,无套装,最标准的就是一个白盒子,现在为满足更多需求,出现了规格各异,富丽精美的包装,被誉为食中佳味,馈赠上品,梓潼糕点二绝之一。是广大消费者居家旅游,营养卫生的方便食品。
梓潼酥饼
酥饼是家乡(梓潼)的一种小吃,闻起来香气 *** ,吃起来口感极佳。曾经还是皇室贡品。不过,这种饼不是随时都可以品尝到的,只有农闲时才能吃到。特别是到了盛夏,农民忙完了地里的活儿,闲时用新磨的小麦粉做出的酥饼特别好吃,在农村,差不多家家户户的女孩都会做。
梓潼酥饼
看到这里有没有想来尝一下的呢?
你还记得那年家乡的酥饼吗?是否还是记忆中的“特色”味道"美食"顾名思义既要美又可以食用。每个地方都有着不一样的"特色"美食,这些美食被人们不断探索发现的越来越多,有的单单从外观上就变得越来越吸引眼目。别出心裁的设计,不论从包装还是味道都是让人爱不释手。真是应了一句话"分享美食就是分享美好"!
荷花酥
荷花酥它是江南那边的美食,从外观看,形状像一朵荷花。一层一层的酥皮油而不腻,层次清晰。抹茶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这款荷花酥颜色搭配十分美观,不止让人食动,且让 *** "心动"
荷花酥
玫瑰果冻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玫瑰是爱情的象征,甜蜜蜜的。这款玫瑰果冻,将果冻做成玫瑰形状,模样逼真,让人以为是真玫瑰被封存一样,精致且美好。玫瑰果冻Q弹顺滑,味道甜美,吃一口"它",就想环抱着美好的一切一般~
玫瑰果冻
玫瑰果冻
"特色"糖
先看到这个糖的形状是不是很像 *** 糖,仔细一看它并不是 *** 糖。这款特色糖采用特制的糖浆做成,不论外观还是口味都受大众喜爱~
"特色"糖
流心巧克力饼
咬一口就能吃到流露出来的丝滑柔软的巧克力,这款流心巧克力饼有四层,巧克力软皮下是一层冰皮,再下一层是细腻的豆沙,最后就是好吃不腻的巧克力内芯,是"巧克力控"的伙伴怎么能错过这款层层给你惊喜的"饼"呢~
流心巧克力饼
番茄蜜饯
番茄蜜饯,十分有趣。这是一款自己可以自制的美食。小番茄搭配去核化应子:
1、将小番茄洗赶紧,用刀从中切开,不切断
2、将蜜饯根据小番茄的大小,切片加入小番茄中
是不是很有创意,又简单喃?味道也是酸酸甜甜的非常够味~美味由你创造,赶紧动手试试吧!
番茄蜜饯
食物的味道决定于用料,还决定于用心。
点个赞吧!
看了上面的各地美食,是不是很新奇喃?如果你也有尝试过其他的美食,不论是造型独特还是味道难忘,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哦~将美食分享给大家,你们的点赞关注分享是小编更大的动力!那我们下次再见了!
75岁的吴昌英仍在坚持手工 *** 酥饼 周星亮 摄
75岁的吴昌英仍在坚持手工 *** 酥饼 周星亮 摄
中新网宜昌9月16日电 (董晓斌 朱灿义 赵孟莹)“近大半个月已卖了5000多斤,每天手工 *** 200斤仍有点供不应求。”15日,随着中秋节临近,在湖北省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吕家坳村,村民吴昌英的“吴婆婆圆酥饼”成了紧俏货。
“吴婆婆圆酥饼”受到市民及游客的喜爱 周星亮 摄
吴昌英出生于1946年,小时候就跟着母亲学会了做酥饼。“那时候家里穷,农村的孩子也没有什么零食吃,更爱吃的就是逢年过节时,母亲亲手做的那一块块酥饼。”吴昌英说。
结婚后,一到农闲,吴昌英就买来面粉,自己和面、发酵、拌馅,再用柴火灶烘焙。吴昌英对酥饼的烤制工艺也进行了改进。“传统的烤法是烧柴火烤,其弊端是柴灰会扬到饼子上,不干净,于是我用碳火烤,解决了这个问题。”吴昌英的酥饼越做越好吃,不少人慕名而来,找她购买酥饼。
“吴婆婆圆酥饼”一直坚持用炭火烤制 周星亮 摄
吴昌英做酥饼,原材料上讲究真材实料,面粉、芝麻、白糖等原材料都是仔细挑选,绝不以次充好。“食品安全马虎不得。”吴昌英表示,做食品生意,环境卫生很重要。
2014年,“吴婆婆圆酥饼”成为潘家湾土家族乡的旅游土特产,受到市民及游客的喜爱。2018年,吴昌英根据当地 *** 意见,修建了土家圆酥饼体验观光坊,进行了包装设计,并对“吴婆婆土家圆酥饼”进行了商标注册。
2020年6月,宜都市文旅局将“吴婆婆手工土家圆酥饼 *** 技艺”纳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吴昌英陆陆续续带了十来个徒弟,就是希望这个手艺不失传,让更多村民能够加入酥饼产业中来共同致富。
如今,吕家坳村修了宽阔的柏油路,改造了茶园,建起了文化广场,游客越来越多。“吴婆婆圆酥饼”也在宜都城区也建了分销点,每年销售额有二三十万元。(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华名特风味小吃:吉安薄酥饼吉安薄酥饼〔原料〕优质面粉,猪油,白糖,芝麻,香葱,食盐,五香粉,花椒末等 .〔制法〕1 .用猪油、白糖、芝麻末、香葱、五香粉、花椒末、精盐制成馅料待用;2 .将精制面粉加熟油和温水搅拌,揉成软硬适中的面团;再取面粉加熟猪油擦成酥面;3 .将酥面包入皮面内,折叠起层后包入馅料,擀成圆饼,再放脱壳的芝麻,入烤箱烘烤至熟,晾凉后即成 .〔特点〕江西吉安著名传统特产风味小吃 .具有薄而不虚,酥而不腻,脆而不嫩,香而不刺的特色。
想看全部小吃介绍的请关注我。
流传1300多年的金华酥饼,有了地方标准,还填补了该行业的空白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朱丽珍 通讯员 徐桦
酥饼色泽金黄、香脆可口,是金华市久负盛名的“名特优新”产品之一,其 *** 技艺被列为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如今,这张金华的“金名片”首次拥有了省级地方标准。
4月12日,小时新闻记者了解到,由金华市食品 *** 品检验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市食 *** 检院”)牵头,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金华酥饼行业协会及多家酥饼生产企业共同起草并制定的《浙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酥饼生产卫生规范》(DBS33/3013-2022)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制订,填补了国内外在金华酥饼行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空白。
该标准对酥饼生产选址及厂区环境、厂房和车间的设计与布局、设施和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卫生管理、 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相关产品要求、生产过程中食品安全控制、贮存和运输、召回管理、人员和文件管理等相关内容作了明确规定,使得酥饼生产更具科学 *** 、适用 *** 和可 *** 作 *** ,促使我省酥饼企业有序生产,规范酥饼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确保原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
作为浙中地区流传1300多年的传统特产,早在 *** ,金华酥饼就荣获了“省优产品”称号。一直以来用传统手工 *** 为主,前店后作坊的模式为经营手段。
从2005年到2016年,金华市食 *** 检院和企业经过十余年努力,通过挖掘酥饼传统文化内涵、提升品牌影响力、改善包装和运输方式、以标准保持传统风味、稳定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酥饼年产值增长了十余倍,增幅明显,成为继金华火腿之后又一只焕发活力的传统地产名品。
近年来出现了一批现代化酥饼企业,扩大了产能,增加了销售,正常全行业销售额已连续多年稳超6亿元, *** 影响下也能达到5亿元,金华酥饼在浙江省乃至全国成为了著名的小吃点心。近几年,金华酥饼连续取得多次里程碑式的成绩,2013年4月金华酥饼荣获第31届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2016年4月荣获浙江省专业品牌基地称号;2017年金华酥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国家商标局批准;金华酥饼的 *** 技艺是浙江省非遗项目。目前,整个金华市区规模较大的生产厂家有40余家,日产量6万只,与全国20多个城市建立了产销联系。 随着金华酥饼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产量不断增长,新款产品不断开发,金华酥饼产业稳步快速发展,为我市特色产业发展、提高金华城市知名度、解决就业问题作出了贡献。
“如今,金华酥饼店在市区遍地开花,香飘四方,为各地来金客人增添了口福。作为一个地域 *** 产品,金华酥饼还没有地方标准,这一点显然落后于金华火腿。”金华酥饼行业协会负责人姜建华,是本次金华酥饼地方标准的起草人之一。
金华酥饼行业协会现有会员企业60多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遍布金华9个市县区。自成立以来,金华酥饼行业协会帮助酥饼企业形成了以质量为本、以品牌为导向的酥饼产业群,累计已有18个省、市、自治区,约3000人来考查调研,包括 *** 、国家机关工委、全国总工会及省、市领导。
姜建华告诉记者,一般酥饼企业没有技术标准等的支撑,很难扩大规模、持续发展;同时,不管是强调手工 *** ,还是提倡机械化 *** ,没有统一的地方标准难以确保传统口味的流传与继承,不能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从而直接影响金华酥饼在全国范围内的声誉。
做大做强金华酥饼产业,让品牌“扎根、传承、发展”,是金华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 *** 和各相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承担过多项省级评价规则与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重点申请起草单位,金华市食 *** 检院在2017年了解到金华酥饼因缺乏地方标准而导致的一系列行业问题,就迅速开展初步调研,在2018年向省卫生健康委申请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计划,于同年11月成功立项并迅速开展相关工作。
两年时间里走遍省内大小酥饼企业和街边的小作坊酥饼店30余家,对酥饼加工场所、设施、设备、生产加工过程及人员卫生管理等食品安全现状进行了现场深入调研,对产品食品安全指标及生产环境微生物 *** 指标进行多次抽样检测,召开大小会议次数20余次,对重要条款、内容进行反复研讨,标准文本修改10余稿,历时三年时间完成标准起草,并经浙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审评 *** 会 *** 通过正式发布。该标准正式实施前一周,金华市食 *** 检院专家团队就赴金华酥饼行业协会对即将实施的《浙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酥饼生产卫生规范》进行了宣贯指导,后续将针对酥饼企业开展更多的“三服务”活动。
金华市食 *** 检院 *** 委 *** 、院长朱中举说,《浙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酥饼生产卫生规范》的发布实施提高了酥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业优势,打响“金华酥饼”品牌,巩固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优势地位;同时进一步促进酥饼行业质量的有效监管,为市场监管部门和检验检测机构提供了针对 *** 较强的执法与技术支撑,推动金华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摘编、改写及进行 *** 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2.5元一个的稷山翟店油酥饼,买一个尝尝?我是一个地道运城人,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吃货,但我这人吧,不爱吃山珍海味,也不喜网红食品,多年来,就只对咱运城本土的民间美食有特殊好感,生就一个晋南胃,实实没法!
而在诸多美食中,我又独爱运城饼子多一些,不为别的,太好吃了嘛,何况,作为运城人,骨子里肯定都是如此“饼” *** 难移。
不过,说来汗颜,作为老运城人,我还一直没去过本地区的稷山县,换句话说,那就是我吃了大半辈子的油酥饼,却从未吃过正宗的稷山翟店油酥饼。
此话又怎讲?
难道就连运城市区那些稷 *** 地人开设的饼摊都是“假”的?
话当然也不能这么说,且容我细细道来。
众所周知,油酥饼是稷山的一大传统特色小吃,被誉为“稷山四宝”之一,堪称运城饼子界的“顶流”。
而翟店作为稷山油酥饼的发源地,故此正宗与否,皆与此地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一个地方的名产必须是源自于当地的人员技艺传承和特有优选物料才叫正宗,具体说就是,出了稷山,出了翟店,那些在外地打饼子的稷山翟店人,专门选用稷 *** 地产面粉的可能 *** 不大,当然,还有水源,所以,单从选料用料方面来说,和原产地打出来的味道总归要差上那么一点点。
故而,要吃到正宗油酥饼,还是去稷山翟店是更好。
当然,以上只是表达我吃饼子的一个观点,日常生活中,为了吃一个正宗稷山油酥饼,专程跑到翟店也不现实。
而我接下来要说的是在运城市区,发现有这么一种“翟店油酥饼“,能让我的“正宗饼梦想”挨挨边。
日前,在运城某连锁超市,不经意间,我看到一侧有“翟店油酥饼”在售,当下心中有些小小惊喜。
因为,当时我不止看到商品标牌上注明是“翟店油酥饼”(购物小票上也标明是“翟店油酥饼”),更主要的是它的单个售价,每个两元五角,明显比市区内的油酥饼高了近一倍,由此,我不禁下意识的想到,这可能是从翟店每日发货,超市进行直营的吧!
继而,我注意到它和自己经常吃的饼子外形显然不太一样,大小嘛倒是都差不多,就是比较厚膨,外层呢,色泽黄亮酥脆没得说,虽然不是刚出炉的,但是饼形周正,层次分明,仅看外观就很勾人食欲。
随后,我为此专门去求证店员,据一位男 *** 店员讲,首先,翟店油酥饼在超市销售已有较长时间,噢...看来是我平时逛的不够仔细,真是有点后知后觉。
另外,饼子也不是我所想像的那样乃直营模式,就是在运城市区的稷山师傅按照翟店饼子传统工艺 *** 的,当然,这位店员对店里的“翟店油酥饼”究竟具体了解多少,我不敢说能否完全 *** 超市,但总之,他这么一讲,我还是又有点小小失落的。
然而尽管如此,我觉得也是值得一尝,本身这饼子打得看起来确实不错,况且,做人何须那么一根筋,非原产地者不吃不食,岂不是活得太累。
再者,别看比市面上的油酥饼卖的贵,可人家超市每天基本都能早早售罄,说明口味还是获得顾客普遍认可的。
当日,我便信手在超市买了这样两个翟店油酥饼,回家后准备一饱口福。
到家后,我没有将饼子加热,也没有搭配别的小菜之类东西,坐定后便直接原味开吃。
还别说,这二块五一个的“高端油酥饼”之一口咬下去,真未叫人失望,外皮酥脆掉渣,面饼咬着颇有嚼劲,加上小茴香的提味,甚为可口,可谓色香味俱全,如果是刚出炉的,热乎乎的,那就滋味更加妙不可言了。
之所以没有加热饼子,并非发懒,而是之前我听说,正宗的稷山油酥饼,放置三天后,色香味依然如故,所以,我想着便也这么验证一下,尽管我吃的其实并不是心目中完全正宗的油酥饼,其口味也算是果不其然吧!
三下五除二,一个翟店油酥饼即已入肚,虽然只是干吃,未更能达到当地俗语“羊角葱紫皮蒜,就个饼子活神仙”那样的地步,但吃起来觉得不太辜负这二块五也就OK了。
您说呢?
作者:马国青
责编:张国平
备案编号:运城网信A00236号
中国传统糕点的 *** ,有多精彩?在中式糕点
历史悠久、甜咸相宜、赏心悦目的背后
蕴含的是绵延数 *** 的文化珍馐
饮食是了解文化的窗口
在包罗万象而又争奇斗艳的中国饮食文化中
传统糕点绝对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类
它既是充饥果腹之佳肴
又是茶饮之所以尽兴、酒食之所以 *** 者
粮、油、糖为主角
历经一道道复杂工序的加工后
其美味、形式和寓意上达到了巧妙的平衡
而在这一块块香喷喷、热腾腾的糕点背后
更是绵延数 *** 的文化珍馐
中 国 糕 点 的 历 史
01
糕点的 *** 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2000多年前的先秦古籍《周礼·天官》中
就有“糗饵粉粢”的记载
这里的“糗饵 ”、“粉粢”指的均是
将稻米、黍米捣成粉后 *** 而成的糕点
到了汉代,“饼”类食物开始崭露头角
训诂学家刘熙曾在《释名》中解释:
“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
这里的“溲面”即以水和面
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发面技术
并擅长用水和蒸汽烹饪
但在汉朝
饼在当时包括了蒸饼、烙饼和馒头等
其中最有名的是“胡饼”
《释名》中也有解释:“胡饼之作,胡麻著上。”
解释中所说的胡麻指的就是芝麻
所以胡饼实际上就是芝麻饼
唐代,糕点逐渐发展成了商品生产
据文献记载,长安有糕点铺,还有专业的“饼师”
饮茶佐以点心
也逐渐在宫廷的茶宴中流行起来
当时白居易的诗歌中就有关于糕点的词句如: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以辅兴无。”
唐代花式点心 新疆 *** 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法定节日
最令人眼花缭乱的一个朝代
每年或大或小的节日共有七十多个,而且逢节必吃
因此,市井饮食在北宋达到了一个巅峰
“糕”即是市井饮食中的重要 ***
宋末元初文人周密的《武林旧事》
在“市食”一章 *** 记录各类民间糕点19种:
糖糕、蜜糕、栗糕、麦糕、豆糕、
花糕、糍糕、雪糕、茯苓糕、小甑糕、
蒸糖糕、生糖糕、蜂糖糕、线糕、闲欢糕、
乾糕、乳糕、社糕、重阳糕
电视剧《清平乐》中数度出现宋朝的糕点
后来的元、明、清时期
除继承和发展唐、宋的制饼技艺外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从我国沿海上海、广州、福建等城市
相继传入了西式糕点
*** 至近代时期
我国糕点各帮派开始形成,并不断交流渗透
中 式 糕 点 的 帮 派
02
我国疆域辽阔,地大物博
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物产和生活习俗不同
南方降水多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北方降水少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因此,糕点在 *** *** 上、品种花样上
特别是风味方面都逐渐形成了地方特色
而在口味上又有咸甜之分
所以我们习惯在口味上将糕点分为南北风味
倘若再作划分
则有京津、粤潮、苏沪这三大主流糕点流派
这三大流派又繁枝衍叶,又生出了
京派、津派、苏派、广派、潮派、
宁派、沪派、川派、扬派、滇派、闽派
共十一个派别
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这张地图
巡礼中国传统糕点的 *** 流派
以京、津为 *** 的糕点也称北式糕点
北京元、明、清三代为都城
一直是全国的 *** 中心
为点心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其中以京八件为 ***
根据馅料不同分成“上四样”和“下四样”
“上四样”上各印有“福禄寿禧”四种字
(下图中左右两列)
“下四样”分别是:象征财富的银锭饼、
取“吉庆有余”的鸡油饼、寓意早生贵子的枣花饼
以及含状元及第美好祝愿的卷酥饼
(下图中间两列)
京八件
相较比方而言南方湿度大,光热条件好
甘蔗等糖类作物比较多见
尤其是热带地区,热量丰富,甘蔗的含糖量高
制糖的技术就是从南方兴起的
古法制糖
被糖“包围”,所以点心自然重油重糖
且以糕类居多
这一点在苏、沪、宁、扬式糕点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 *** 的有
苏式月饼、猪油年糕、青团、百果松糕和豆酥糖等
而这其中扬式糕点又以工艺精湛, *** 精细闻名
因此有“维扬细点”的美名
猪油年糕 百果松糕
豆酥糖 青团
四川自古就以物产丰富而著称
当地居民很早就掌握了食品 *** 工艺
在巫山、涪陵、广汉等地出土了大量
从 *** 时期到战国时期 *** 糕点的工具
川式糕点虽不似京式糕点正统端庄
不似淮扬糕点小巧精致
但却有自己独特的风韵味道
川式糕点主要追求一个“酥”字
因此原料多采用花生、芝麻、核桃等
其中香甜可口,酥脆化渣的桃酥
就是川式糕点中的主要酥类点心之一
且川式的桃酥因原料中加入了少量精盐
故成品在香甜中略带咸味
闽式糕点受地理位置沿海的影响
所以甜咸风味比较明显
同时又会在其中加入虾干、紫菜等
海鲜风味突出的原料
因此使得糕点的味道甜中带咸,咸中有鲜
具有浓厚的地方风味,如:
礼饼、碗糕、咸真酥、蛎饼、虾酥、甜肉广饼等
蛎饼是咸派的典型 *** ,碗糕是甜派的典型 ***
潮式糕点的馅料以豆沙、糖冬瓜、糖肥膘为主
清代中叶至 *** 间,海外潮人来往频繁
*** 业发达,也迎来了潮式糕点发展的高峰期
潮汕各县乡镇都有自己的名特糕点
按照 *** 方式主要分为饼类、糕类和糖类
*** 品种有葱饼、 *** 饼、豆条、海门糕仔等
没错, *** 饼就是潮牌糕点的典型 ***
而到了广州,点心和早茶结合到了一起
进入了正餐的行列
其更大的特点则体现在了“包容”两个字上
例如广式点心的“四大天王”之一的叉烧包
*** 叉烧包的面粉来自北方
皮要自然爆开是南方的创新
而另外一样——蛋挞
则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名列其中
叉烧包、虾饺、烧卖、蛋挞,为广式点心的“四大天王”
截图自《舌尖上的中国》
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北方的面粉、南方的 *** 方式
以及来自国外各种不同的食材
中式糕点
在这里完成了南北交融、中外合璧的使命
滇式糕点起步虽晚
但它借鉴了京式、广式以及西式糕点的长处
同时又利用云南丰富的食材特产
最终后来居上,自成一派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阳光充足且均匀
加上地处海拔1000多米的云贵高原
气温随高度而降低,所以夏季温度不会很高
高大山脉又能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
所以冬季不会特别寒冷
因而适宜种植各种花卉
这些鲜花不仅在山间地头争奇斗艳
更是餐桌上少不了的时令“美味”
新鲜出炉的鲜花饼皮酥馅软,花瓣片片清晰饱满
轻轻掰开后
蜂蜜香、麦香、花香混合着在空气中蔓延开来
中式糕点:美味、颜值、寓意并存
03
当然,各具特色之外
中式糕点的魅力更多的是在于它集
美味、颜值、寓意三重价值于一身
美味自不用多说
上述各具地方特色的糕点流传至今
无不是历经了时间以及食客口味的检验
至于颜值,中式糕点在 *** 过程中有
钳花、镶嵌、滚沾、拉伸、挤注、模具与拨等工艺
加工过程中又有蒸、煮、煎、炸、烙与烤等方式
一道道程序的之后呈现出来的作品
无不充满着东方美食的婉约与匠心
截图自《舌尖上的中国》
荷花酥是浙江杭州传统糕点
源自明清时期,后来被供为宫廷点心
也是宴席上常用的一种花式糕点
酥皮点心是中式点心中的一大类
分明酥和暗酥
荷花酥是明酥的一种,从表面就可看到清晰的层次
吃起来脆酥香甜
同时还带有江南点心特有的秀美灵动
桂花香气清浓两兼,古人将桂花代入糕点之中
便是人们口中所说的“桂花糕”
雪白的表面上点缀着金灿灿的桂花
口感软糯不粘牙
还带有桂花特有的馥郁
而说到寓意,我们的祖先则更是善长寄情于食
通过一块块独具匠心的糕点来表达美好的祝愿
定胜糕属苏式糕点
关于它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
古时人们为迎接打仗得胜回来的将士
而特制的一种点心
定胜糕的颜色绯红,象征战争 ***
而后的和平年代,孩子外出读书或考取状元
亲朋好友也会做几笼定胜糕送行
表达金榜题名的美好祝愿
喜饼是中式糕饼的一个重要分类
它承载着中国喜事礼俗文化
尤其对于在人生大事上非常讲究的广东人来说
金榜、结婚、乔迁、祝寿则更是少不了
将喜饼作为礼物,派送给亲戚朋友
以此来传达喜讯,共沾喜庆
黄豆粉条相当于纸,芝麻粉条相当于笔墨,二者相融便成字
徽州独有的嵌字豆糖
豆味儿、芝麻味儿和微甜的糖味儿让人唇齿留香
而它最让人惊叹的莫过于每块糖中
都蕴藏着一个吉祥如意的汉字
糖中有字,字里含意,意间带甜
尤其过年的时候
孩子拿一粒“寿”字给老人
老人选一粒“财”给儿女
这其中孕育着无声的祝福、家的味道
以及“字里行间”流淌出的年味儿
地域有南北,但美食没有界限
一道道复杂工序的加工下
食材间相互碰撞、杂糅
在美味、形式和寓意上达到了巧妙的平衡
这就是中华美食的魅力所在
参考资料:
张倩雨.北麦南稻,甜咸相宜——中国传统糕点文化
王园媛,秦晓杰.中式糕点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酥
话题
你是吃哪个地方糕点长大的?
留言区见
- END -
编辑 | 尹诗画 制图 | 薛巍巍
图源:视觉中国、 ***
梓潼酥饼:四川的汉族传统名吃,当地特色糕点之一品质特色
梓潼酥饼,是四川梓潼的传统名特产品,原名“薄脆子”。主要以小麦精粉、菜籽油、化猪油、一级白糖、芝麻等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和独特配方 *** 。旧时用木炭火,现采用 *** 线炉烘烤而成。其形如满月,色泽浅黄、光泽明亮、酥纹均匀清晰,香而酥脆,入口化渣,余味回香淡雅,为梓潼三绝之首。被誉为食中佳味,馈赠上品,进口酥脆,遇湿消融,酥香可口,余味回香,破分层薄如纸,酥松油润而不腻,未齿脱尽者皆可享其味。
文化典故:
梓潼酥饼 *** 历史十分悠久,相传早在汉代就有酥饼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寄居梓潼时,就常以酥饼伴酒吟诗,因此有“金樽美酒香酥饼,相如弹琴醉文君”的古诗句。历史悠久,于唐代天宝年间。据传唐玄宗李隆基入蜀时,途经梓潼上亭铺,地方官员以酥饼贡奉,玄宗尝之赞不绝口,后上贡朝廷,逐成为“贡饼”从而扬名,蜀中于是梓潼酥饼在长安渐为人知,时有谈及,并称之为贡饼。由此可见其生产历史当在千余年以上。
对于热爱美食的我们来说,油而不腻的食品是吃再多都不怕,酥饼能作为主食填饱肚子,也能作为零食。方便储存,也就方便了食用。在四川,哪怕就是这样一块酥饼都能让您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