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波娜酪梨奶茶,

牵着乌龟去散步 广角镜 26 0
牛油果滑 *** 茶,轻食店老板给的配方哟。。。


入口绵绵的~很细腻很顺滑~还有淡淡奶香!实在太好喝了。。。


用料

牛油果 1个

香蕉 半根

燕麦 20克

牛奶 200克


所有食材 *** 准备

所有食材放入破壁机


??食材放入破壁机?300ml凉白开?200ml牛奶,选择果蔬/奶昔模式


入口绵绵的~很细腻很顺滑~还有淡淡奶香和浓浓的牛油果香!实在太好喝了。。。


喜欢喝凉的同学,放进冰箱冷藏一下再喝~夏天必备的下午茶!

牛油果的美容养颜功效和很高营养价值呢。

1、美容养颜

牛油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和维生素B,不仅有益视力,还能够美容护肤,有效延缓皮肤衰老。另外,吃牛油果还能够帮助皮肤抵抗紫外线,帮助皮肤保持白皙自然状态。

2、改善发质

牛油果中含有大约30%的油酸,油酸属于珍贵的植物 *** 油脂,能够帮助改善干枯毛躁的头发,帮助头发恢复润泽状态。

3、改善便秘

牛油果中还含有大量不可溶纤维,能够有效加快 *** 消化,将堆积在体内的残留物快速排出,有效防治便秘。

营养价值

牛油果含多种维生素、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钠、钾、镁、钙等矿物质的含量也很高。丰富的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是人类不饱和脂肪酸的理想补充来源之一,为高能低糖水果。

一杯酸奶卖40元,Blueglass为何这么敢?

记者 | 卢奕贝

编辑 | 牙韩翔

在高级写字楼,高端商圈以及瑜伽品牌lululemon旁边,一个酸奶品牌正在向资本市场讲述自己的野心。

它的出名显然晚于一同起家的品牌。成立于2012年,Blueglass Yog *** t的前身是北京一个名为“阿秋拉尕青藏酸奶”的品牌。同样诞生在2012年的喜茶已经成为行业标杆,小它们3岁的奈雪的茶即将 *** 港交所。

直到自2018年,这 *** 司才将那个拗口的名字改为Blueglass Yog *** t, *** 以现制冷萃酸奶为主题的品牌店,主力发展线下。不难看出,它也想讲一个新消费的故事。

Blueglass目前总共有33家门店,集中于北京和上海的高端商圈。在小红书平台上,Blueglass凭借43元的客单价被超众多笔记称为“酸奶界的爱马仕”。

酸奶越来越贵已经成为 *** 。这种单品早就不是3元钱就能随便拥有的饮品了。6月23日,话题#酸奶为什么越来越贵#登上了微博热搜,酸奶 *** 提升的背后,一方面也是成本和噱头的增加,例如添加了益生菌,强调可以保护肠道的卡士益生菌酸奶,单价约为16.5元;而乐纯酸奶喜欢凸显自己“高蛋白”“营养代餐”的特 *** , 其浓缩坚果低温希腊酸奶单价约20元。

但Blueglass对标的品牌不是它们,甚至也不是同样布局于线下,客单价在12元左右的酸奶店“一只酸奶牛”,而是它的同辈喜茶和奈雪的茶。

就像这些新式茶饮品牌一样,Blueglass会将鲜果加入酸奶里,用阳光玫瑰青提、牛油果等贵价水果进一步拉高客单价。此外,类似“法国进口罗赛洛深海胶原蛋白肽”、植物燕窝“雪燕”胶原、藻蓝蛋白+GABA氨基丁酸等这类功能 *** 成分也会出现在Blueglass的酸奶里。不过也有许多消费者因其低糖的产品特 *** ,在社交平台评论称“不好喝”。

Blueglass也有着异常清晰的目标客群——大城市的年轻白领女 *** 。一方面,它这个消费群体有着身材管理、健康饮食、皮肤保养等消费诉求;另一方面,她们对 *** 没有那么敏感,并且消费实力不俗。

针对这样的客群,Blueglass的品牌 *** 、门店选址和营销策略都是颇为精准。

首先,高价添加物配合透明、时髦的包装设计,令消费者乐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此外, 借助其冷萃酸奶(也就是就是大众熟知的希腊酸奶)浓稠的特点,Blueglass倒杯不洒的特点也成为了小红书用户笔记 *** 现频率较高的画面。

其次,它懂得通过寻找目标客群高度重合的品牌来进行跨界Blueglass似乎和lululemon *** 在了一起,它在卖高端瑜伽服的lululemon开设店中店、一起举办线下活动,几十个年轻女 *** 在烈日下草地上一起做瑜伽。

原料高端、专注一线 *** 的选址、善于营销,某种意义上,Blueglass像是品牌大于产品的营销产物,不受这一套的人可能会认为这是智商税,但也总有崇尚健康时髦风潮的人们为此买单——起码资本是这么认为的。

天眼查APP显示,2020年4月,Blueglass完成了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愉悦资本、华创资本和凌波资本。并且据媒体报道,Blueglass正在进行B轮融资,估值超过1亿美金。

拆解Blueglass的营收模式,你会发现它的溢价主要集中在品牌,这是一个毛利不低的项目。

根据食品垂直媒体FBIF报道,一位接触过Blueglass的认识透露,这个品牌的材料成本占到总营业额的25%左右。结合其几家门店选址的租金(例如在北京金融街 *** 平店铺的月租金在10万左右)以及人工成本,不计算折旧率,那么Blueglass的毛利率大概在45.4%。而根据奈雪的茶招股书,它的毛利率仅17.8%。

不过,眼下现制酸奶品牌也不仅只有Blueglass。

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里,大量相对小型的现制酸奶品牌正出现在街头巷尾。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用 *** 茶饮的方式去卖酸奶,比如会添加紫米、燕麦、水果颗粒等小料,定价多在15-30元区间。

其中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一只酸奶牛”,也因 *** “销售以特色酸奶为基料的时尚饮品连锁专营机构”、超千家的门店规模,获得了资本青睐。2021年1月,新希望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新乳业收购了“一只酸奶牛”60%的股权,交易对价为2.3亿元。

整体而言,这些现制酸奶品牌以酸奶为基底,搭配各类各样的辅料,为品牌打造了类似于新茶饮产品的延展 *** 。并且相比高糖的奶茶,酸奶健康属 *** 更强。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 *** 蓬对界面新闻表示,国内酸奶市场目前仍处于“高价等于高质”的无序竞争阶段,部分高端酸奶品牌其实并没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很多也都是代工,这部分酸奶的“高价”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情感溢价。而这个逻辑也可以应用到“一只酸奶牛”、Blueglass这样主攻线下的品牌领域里。

不过,这样的“情感溢价”也 *** 了Blueglass的想象空间。

相比喜茶和奈雪的茶,Blueglass的扩张半径要小得多。因为在中国市场,即使是一城市,高端商圈和高端白领规模也依旧有限。目前,Blueglass只有2个门店在非一线城市,分别是位于杭州湖滨银泰in77的自提店,属于lululemon的店中店,另一个是位于热门的河北阿那亚度假景区内一家50平的小店。

很显然,而如果要追上它的茶饮同辈们,那么Blueglass就必须打破一线城市的局限,而在更广大的市场中,Blueglass的高价策略及品牌溢价是否会被认可,则是它未来需要接受的核心考验。

健身界顶流帕梅拉在吃的网红食物,别再拿它当减肥秘籍了

跟着帕梅拉练习的女孩,应该也关注过帕梅拉的健康食谱。

帕梅拉常吃的奇亚籽和生可可,被称为「超级食物」(Superfood),与超级英雄「同辈相称」。

▲ *** 来自:Keep

不仅如此,「初代网红」牛油果、蓝莓,「常青树」巴西莓、羽衣甘蓝,耳熟能详的枸杞、绿茶、灵芝,再到小众赛道的辣木、诺丽果…… 超级食物的阵营日渐丰富。

超级食物在欧美饮食界流行已久,近年也慢慢为国人知晓,现身超模、健身人群餐桌,辗转 Instagram 和小红书,但这一概念始终备受争议——

它是超级营养还是超级营销?

超级食物只是一种食物

超级食物的出处是哪里?

哈佛大学 T.H.Chan 学院认为,它并非来自科学家和营养师,而是一战前后联合水果公司的香蕉营销。在他们的宣传中,香蕉营养丰富,甚至还能治疗乳糜泻,但目前乳糜泻的治疗 *** 是无麸质饮食。

时至今日,超级食物依然没有科学上的严格标准。2007 年,欧盟禁止将产品作为「超级食物」营销,除非有可信科学研究支持的健康声明。

一般而言,超级食物被认为是「营养价值比一般食物更高的食物」,提供多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包括 *** 内无法产生的必需营养素,有益于个人健康和预防慢 *** 疾病。

但定义的广泛,导致「超级」本身面目模糊,它和普通的界限到底是什么,没人说得清。

▲ 超级食物的分类. *** 来自:Super Nutrients

至少可以确定,「超级」并非无所不能,某些超级食物比起同类食物,可能某种营养成分确实更高,但这不意味着一种食物可以满足 *** 全部的营养需要,更不意味着百病全消。

就像奇亚籽,钙含量较高,膳食纤维比燕麦多,蛋白质媲美大豆和肉,有抗氧化作用,含 *** 无法合成的 Omega-3 脂肪酸,但每天适宜摄入的量有限,且有植酸降低钙的吸收利用率,这也是它含钙多但补钙不如牛奶的原因。

不过,超级食物与营养、健康的高度相关,已经足够商业力量竞相涌入。

国外有 Sunfood、Super Nutrients、OMG Superfoods、Creative Nat *** e 等超级食物品牌。

因为超级食物具有地域 *** ,注重原产地,Sunfood 的合作农场遍布全球,从南美、中东、西非到菲律宾群岛;为了「再也没有人被健康小吃排除在外」, Creative Nat *** e 产品的一大特点是不含麸质、乳制品等 14 种主要过敏原。

▲ *** 来自:Creative Nat *** e

国内也有 SO ACAI、Soileta 等本土超级食物品牌。

SO ACAI 成立于 2017 年,起初是一家以超级食物为核心的健康轻食店,从那时起就提供果昔碗、植物奶咖啡等现 *** 行的产品。 *** 期间,SO ACAI 经常分享科普和食谱 *** ,在做内容的过程中,观察到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水涨船高,自然而然将店内轻食转化为包装食品,开拓线上业务。

▲ *** 来自:SO ACAI

当小众市场日渐成熟,大公司不会错过介入机会。

2020 年 4 月,雀巢推出 「nesQino」个 *** 化健康饮料方案,它包含用速冻和干燥技术 *** 的超级食物小袋和基础小袋,供人们快速 DIY 冷热饮品;2018 年,健康零食品牌 Health Warrior 被百事收购,其招牌产品就是奇亚籽谷物棒。

▲ i *** ge description. *** 来自:nestle

Mordor Intelligence 调研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超级食物市场价值达到 1527.1 亿美元,预计 2027 年达到 2149.5 亿美元,其中北美是更大的市场,亚太地区是增长最快的市场。

▲ *** 来自:Mordor Intelligence

超级食物有营养是一方面,夸大其词的营销是另一方面。

商家常常宣称奇亚籽有减肥效果,但没有被一项为期 12 周的临床试验证明。

中国牛油果进口量在 2011 年仅为 31.8 吨,2018 年达到 4.39 万吨,和「来自南半球的森林奶油」等话术,以及它所引申的精致生活方式脱不了干系。

1991 年,美国 *** 为蓝莓的抗氧化能力背书,称抗氧化剂可减少体内有害 *** 基数量。但确认抗氧化剂并非所有功能都与 *** 基活 *** 有关后,他们删除了相关数据库。销售情况只是略受影响,2016 年之前,每年的蓝莓产量都在继续增长。

归根结底,超级食物也只是一种食物,不要迷信它的「超级」。

SO ACAI 创始人 Maggie 和 TaoTao 告诉爱范儿,超级食物的首要特点是营养密集,承认超级食物营养的同时,不应神化它们:

许多人会执着于超级食物能提供什么功效,其实它就是营养密度很高的一类食物,是饮食的一部分,是补充营养的一种方式,和吃白米饭一样正常。不需要刻意地做料理,可以每次拿 3-5 克或者是 1-2 勺,撒在任何食物上面,像水、果汁、酸奶、吐司等等。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B 站 UP 主@卤煮小肠也指出,超级食物应作为均衡膳食的一部分,起到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作用。

「吃食物、植物为主、不要过多」

「1995 年左右,富含非天然成分的加工食品导致许多人的疾病、肥胖和总体健康状况不佳。」

这是超级食物品牌 Sunfood 自称的创立背景。

添加人工甜味剂、人工色素、防腐剂等的深度加工食品,和健康的关系并非全然的因果,但的确有相关 *** 。从 1998 年到 2009 年间,《 *** 》提到「肥胖者」一词的数量翻了 3 倍。

▲ 添加人工食用色素的芝士通心粉.

健康、干净、营养、天然、无添加….. 同样是现在的超级食物品牌们会强调的关键词。

这 *** 一种对天然食物的追求,以及对深度加工食品的警惕。

超级食物也并非「纯天然」。超级食物品牌所做的,一是挑选好的原料、好的工艺,二是减少不必要的加工并更大程度保留营养。

▲ *** 来自:cl *** landclinic

以亚麻籽为例,它含有丰富的 Omega-3 脂肪酸,但 Omega-3 脂肪酸容易受温度影响。与此同时,亚麻籽需要熟化磨粉食用,因为生亚麻籽有微毒,且外壳较硬不磨粉不好吸收。

综合这些特点,SO ACAI 的亚麻粉使用定制工艺,50 度以下低温熟化,不同于许多市售产品的 100 多度。

过度加工的反面例子亦比比皆是。从巴西莓、诺丽果和石榴中榨出的「超级果汁」,可能添加大量糖分;新鲜冲泡的绿茶含有多种抗氧化剂,但瓶装绿茶通常用劣质茶和大量糖酿造。

饮食作家 Michael Pollan 在《为食物辩护》一书指出:吃食物、植物为主、不要过多。

可是,我们吃的不都是食物吗?

在 Michael Pollan 看来,食物是指像苹果、花椰菜这样的天然食物,而不是可乐、薯片、白面包这样的加工食物。虽然他的态度略为激进,不妨碍适当借鉴。

和其相通的一个观点是,许多超级食物就在我们身边,应该追求应时、本地的食材,而非执着于某些网红超级食物,就像澳洲注册营养师、小红书博主@Arielle 所说:

安安分分、老老实实地吃本地当季的有机新鲜食物,少吃加工食品,每天吃够五种不同的蔬菜瓜果。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一些超级食物是很好的,没必要本末倒置花高 *** 买所谓的超级食物加工产品。

而且,超级食物本就是被「发现」而不是被「发明」的,或许将有越来越多的本地超级食物出现。

Maggie 告诉爱范儿:「可能随着一些饮食习惯的变化,会有越来越多不一样的超级食物被发现。近两年,国内的猴头菇、灵芝在国外特别火。」

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几年前蓝莓经常在超级食物名单霸榜,但有研究说明,蓝莓的营养成分也存在于草莓、蔓越莓等浆果中。实验心理学家 Barbara Shukitt-Hale 认为,蓝莓原来占据榜首,纯粹是因为它被更频繁地研究。

此外,那些未拥有「超级」称号的食物,同样有营养,同样可供我们探索。

营养师 Megan Ware 表示,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将超级食物纳入各种健康饮食中,但是无需超支或搜索范围太广,不要小看不起眼的苹果或胡萝卜。

抛却「超级」这一颇有争议的冠冕,在更大的框架里,超级食物是让我们了解健康饮食的一个入口,让我们有意识地关注所吃食物的营养价值。

▲ *** 来自:《饮食男女》

超级食物不常出现在我们习惯的饮食体系,且带着些许中产气质,是许多人吃饱喝足之余、奶茶咖啡之外考虑的事情。若想试试当然没问题,兴趣缺缺的话,它们也并非无可取代。

南瓜子等 *** 食物普遍存在 Omega-3 脂肪酸,并非只能吃奇亚籽补充;菠菜与羽衣甘蓝一样,同属深绿叶菜。

此外,营养师顾中一指出,虽然牛油果在水果中确实很特别,用牛油果代替肥肉或者较多糖盐的酱料,不失为一个健康选择,但日常多吃些豆制品、水果、坚果完全可以替代牛油果的营养,没有必要过度推崇单一的食物,多样化的饮食更值得提倡。

不管吃不吃超级食物,理想的饮食应以植物为主,包括多种水果、蔬菜、全谷物和健康的动物产品。

健康是营销标签,也是真实存在的需求

「You are what you eat」是西方很流行的一句俗语。在 1960 年代,它为嬉皮士所拥护,被用作健康饮食的口号;我们自古也有「 *** 食同源」的思想。

有时候,人们对饮食的信念是如此强烈。「吃」这一最普通的行为,已不仅仅是为了果腹和口味,也是一场对健康的穷追不舍。

早在 1936 年,《财富》 *** 就写道:「不为享受,而是为健康而吃,这无疑是源自美国的一个基本特征:害怕生病。人们如此急于相信,通过某种饮食方式,就能获得愉悦而精力充沛的生活。」这番话在如今也受用。

2020 年 《Z 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对自己身体营养状态很满意」的 Z 世代不多,但 Z 世代乐意为健康投入。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 1000 元用于健康养生,其中 18 至 35 岁人群占比高达 83.7%。

全麦面包、粗粮饼干、无糖饮料、人参熬夜水…… 更多「为健康而生」的食物被发现或发明,超级食物是其中的一种,只是有的鱼目混珠,有的如假包换。

据华映资本,近几年新成立的包装食品品牌都离不开高蛋白、无麸质、无乳制品、低碳水这些标签。几乎所有品类,都面临健康化的产业升级。

与此同时,对食物的要求在升级,从减肥瘦身,到改善睡眠、提振情绪、预防慢 *** 、提高免疫力,「食疗」总是一种容易上手又需要持之以恒的办法。

▲ *** 来自:gafei ***

健康是营销标签,也是真实存在的需求,二者如鸡生蛋蛋生鸡般牵扯不清、循环往复。但健康这一宏大的概念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 TaoTao 看来,达到健康有 2 个要点,一是营养均衡,摄入各种类型的营养;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方式:

国内习惯吃米饭,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应这样的饮食方式。你可以尝试记录自己的身体情况,比如每天吃什么、什么食物可以接受、什么食物吃了不舒服,然后听从身体反应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我们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大家吃米饭我也吃米饭,或者大家吃面包我也吃面包。

▲ *** 来自:《饮食男女》

对于 TaoTao 来说,早餐可能会选择牛油果配燕麦粥,或者小米粥加奇亚籽,中餐和晚餐基本上都是在家解决,偏爱清淡口味且经常吃深海鱼。炎炎夏日,她习惯打上一杯果昔,搭配好燕麦、麸皮、蛋 *** 。

不乏坚持健康饮食像喝奶茶一样快乐的人,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垃圾食品是神经 *** 认可的重要奖赏,吃得健康是一个需要长期养成的习惯,它伴随着更多的控制和自我约束,让人想起《窄门》里的那句「这么大的 *** ,我们只能用美好的德行去克制它们」。

▲ *** 来自:nytimes

然而,身体健康不光受饮食习惯影响,不可能只通过某些食物高枕无忧。

人类营养学博士 Dylan MacKay 认为,人常常会高估自己吃的东西产生的即时影响,同时低估它们的长期影响。另外,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饮食只是其中的一个。环境、身体活动和基因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管住嘴迈开腿,唯六字真言而已,却也值得一提再提。

所谓健康,就是这样一件需要亲力亲为的事。

月薪几万,才敢在发工资时点一杯茉酸奶

从名不见经传到人尽皆知,现制酸奶品牌茉酸奶只用了一周时间。

在最近的一周内,茉酸奶共上了30多次热搜榜单。这一切都始于茉酸奶敢于在 *** “危险的边缘”试探。

茉酸奶近日发布了一个问卷,针对新品猫山王榴莲酸奶奶昔征求 *** ,起步价是68元,紧接着还有88元和108元的选项。

茉酸奶微信公众号截图

现制酸奶界的老大哥Blueglass酸奶,在线上小程序中最贵的一杯(不加料)售价才到45元。

消费者们不禁戏谑,在每个月发工资那天,敢不敢大胆点一杯茉酸奶?

01

现制酸奶,人均贵价

中国人记忆中的瓷瓶酸奶已经问世近50年的时间,酸奶进入现代化生产、年产量破万吨也已经有超过30年的历史。一杯人们已经足够习以为常的饮品,怎么突然有了如此高的身价?

虽然茉酸奶在发出68元至108元的问卷之后做了澄清,问卷 *** 不等于实际售价,茉酸奶走的也不是高价策略,但即便如此茉酸奶的实际售价,也早已触及到了不少消费者心中的 *** 防线。

一杯在售的茉酸奶 *** 在20至40元,其招牌牛油果系列的 *** 在29元至34元,如果再添加一些额外的小料,如坚果碎、芝士粒等等, *** 直接冲向40元+。

当然,这还不是现制酸奶中最贵气的品牌,比茉酸奶再早一点面世的Blueglass *** 更是突破大众认知:更便宜的210g重的随身杯酸奶售价29.9元,更主流的650ml装的酸奶售价45元,它可额外选的配料 *** 也更高,比如添加燕之屋胶原蛋白肽索鲜燕窝需加86元,添加胶原蛋白肽针叶樱桃VC液态饮需加9.9元,总价或超百元一杯。

Blueglass小程序截图

比茉酸奶和Blueglass更接地气、主要在下沉市场开店的品牌“一只酸奶牛“,也借着这波现制酸奶的热潮,推出了售价23元的牛油果酸奶新品,而在此之前它的产品 *** 带主要在20元以下。

美国波娜酪梨奶茶,-第1张图片-

这股现制酸奶风也刮到了现制茶饮品牌之中,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也都推出了酸奶产品,定价也略高于日常产品,在20元至25元之间。

现制酸奶,人均贵价,似乎已经成了气候,那么这股风潮究竟是谁助长起来的?

02

资本的酸奶,消费者的代餐

*** 在于卖和买的两端。

在卖端,早在茉酸奶有大动静之前,Blueglass就从2020年起较高频率开店,尤其是从2020年5月起,几乎每月都新增门店,而且它96%以上的门店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一线城市。

因此,在近几年的时间里,Blueglass已经悄无声息地在都市白领中耕耘,在高净值人群中种下了“高端酸奶”的 *** ,等待开花结果。后面一众贵价酸奶们前方就有了领 *** 。

当然,除了头部品牌夯实基础之外,更重要的是资本的参与。Blueglass在2021年曾拿到了2亿元的B轮融资,一只酸奶牛也曾被新希望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斥资2.3亿元收购了60%的股份,兰熊鲜奶也拿到了IDG的投资,最近丽茉酸奶也获得了5000万元的A轮融资。

在推波助澜上,资本是现在快消及餐饮行业最有力的因素。在 *** 乳业分析师宋亮看来,现在有大量资本需要找到出路,那么在消费尚未完全复苏,而且茶饮行业内卷严重的情况下,高端市场成了人们争相争夺的对象。现制酸奶,恰恰满足了在现制茶饮的基础上,资本对高端市场的想象。

在买端,消费者也在现制酸奶上得到了“自洽”:贵归贵,但如果视为一顿饭, *** 合理。

有不少消费者告诉有意思报告,Blueglass等动辄三五十的酸奶,与奶茶的消费场景相当不同。酸奶的角色并不是饭前或饭后喝,而是“代餐”。

来不及吃饭却又想获得营养和能量的中午,一杯厚实的现制酸奶最合适不过;懒得大开大合吃顿饭或胃口寡淡的晚上,一杯简单的现制酸奶恰恰好。

茉酸奶大众点评截图

“酸奶在我们眼里不是一杯饮料,而是类似于一盒轻食沙拉,所以反而比奶茶更容易接入日常生活,成为一日三餐中的某一顿”,消费者娟子表示。

资本的蜂拥而入,以及消费者“当饭吃”的新消费场景,贵价酸奶开始遍地开花。

03

谁给茉酸奶的勇气?

消费者更关心的是,酸奶“变贵”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堂而皇之发生的?

现制酸奶的贵,当然有其成本相对较高的缘由。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告诉有意思报告,现制酸奶的综合成本比起奶茶相对较高,一方面由于其酸奶、坚果等原料本身 *** 偏高导致,另一方面,其高成本最重要的来源是门店租金及运营费用。

根据窄门餐眼的数据,Blueglass以及茉酸奶等头部品牌,门店类型占比更高的皆为商场店,其中Blueglass有近六成的门店都是商场店。寸土寸金的商场商圈,自然成本高昂。

不过这些或许都不是最直接的原因,市场中生牛乳的 *** 从2021年达到高点之后便呈现出波动且下降的趋势,从今年6月的一组数据看, *** 、河北等 10 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 *** 同比下跌 7.2%,收购 *** 与年初相比降低了27.2%。

在宋亮看来,稀奶油降价、白糖降价,甚至连茉酸奶使用的网红元素榴莲都在降价,因此,茉酸奶等品牌的定价采用的不是成本定价法,而是品牌 *** 定价法。

“现制酸奶的 *** 不是大众消费品,而是时尚休闲快销品,它的 *** 本身就很高”,宋亮说。

的确,现制酸奶本身也没想做薄利多销的大众生意,把品类调 *** 打上去,赚的自然是溢价所带来的高利润。在媒体公开报道中,有茉酸奶的加盟商表示,茉酸奶的利润率在50%-55%。这其实与商超中零售的酸奶一脉相承,高端包装酸奶的利润率也在60%左右。

其实这高品类调 *** 的背后,不得不提两位老大哥领过的路。

一位便是商超零售的酸奶。酸奶一直在变贵,有据可依。一方面是酸奶销售量增长和销售额增长之间的差异,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数据, 中国酸奶产品销售量从2020年的960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136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同时酸奶产品销售额从2020年的140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20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67%。这意味着酸奶正在涨价。

酸奶向高端化发展是已经发生的大趋势,不仅传统乳企们纷纷推出高端产品,有一批新锐品牌也在占领高端酸奶的高地,比如简爱、吾岛、乐纯等品牌,售价早就脱离了人们对“5元酸奶”的传统认知,进入10元+以上的地带,其中乐纯的酸奶,135g一杯的 *** 已经逼近20元。

另一位便是现制茶饮。2012年诞生的Blueglass以及2014年诞生的茉酸奶,与喜茶和奈雪的茶属于同时代人物。虽然现制酸奶在早期并未获得现制茶饮的势头,但喜茶们走过的路他们都看在眼里。

先通过造概念、造社交货币,从而实现高品质、高 *** 的品类印象,而后再经受市场供需关系的调节,最终稳定 *** 。而且,对年轻人下手,也是二者相同的策略。

有先入为主的定价策略,还有老大哥们引路,当然,现制酸奶还有拿下消费者的 *** 锏:健康。

即便不提酸奶是所谓保加利亚人“长寿的秘诀”这一坊间渊源,前有“一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深入人心的slogan,后有各种围绕酸奶的花式减脂餐、代餐菜谱,酸奶也自然而然凭借着高蛋白、活菌润肠通便、质地口感美味的特 *** ,一下子就与健康 *** 在一起。

人们愿意为健康的东西买单,哪怕充满了溢价。

不过,“健康”也是风口浪尖上的茉酸奶沦陷的重灾区。有消费者发现,茉酸奶使用的原料或许不是纯酸奶,而是冰淇淋奶浆,以及葡萄糖浆、精炼食物油、乳化剂等“科技与狠活儿”。有消费者质疑其中的成分或许就是臭名昭著的“植脂末”。

而茉酸奶的回应也很有趣,它对酸奶的货源、冰淇淋原奶的货源乃至牛油果都做出了回应,唯独不提植脂末的事。

其实植脂末令消费者闻风色变是因为,某些种类的植脂末含有反式脂肪酸,对健康会产生负面影响。

虽然并非所有植脂末都含有反式脂肪酸,但此一事件令消费者们警醒:曾经酸奶被认为健康,是因为商超中的酸奶把一切都明明白白写在配料表中,而现制酸奶却一切近乎于不透明。

林岳认为,判断酸奶的品质,一般而言从乳含量、蛋白质含量、是否添加增稠剂/乳化剂/甜味剂/香精色素/防腐剂等来判断,而消费者恰恰对此全然不知。

注册营养师顾中一提醒,常见的酸奶往往都添加了糖,这对于酸奶的营养会打折扣。而且,高端酸奶会倾向于追求口感,但口感和营养价值很多时候是相悖的。

一杯现制酸奶,究竟是白领们的减脂营养代餐,还是快乐肥宅甜奶,这个黑匣子至今没有公开。

那么“翻了车”的现制酸奶,未来还会是一片坦途吗?

品牌们一窝蜂出现,再一窝蜂消失,这在消费领域比比皆是。消费的考验,对现制酸奶们而言,才刚刚开始。

作者:屈博洋??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春天来了,牛油果、酸奶迎来小爆发!2月饮品报告发布

春天到了,2月饮品上新也春意满满。


春季氛围的花元素入场,品牌追花又追香;

水果中,桑葚提前上,牛油果迎来小爆发;

健康趋势愈加明显,酸奶有望迎接新热度…


2月新品有哪些特征?来看本期饮品报告。

2月总特征

花香、酸奶、牛油果,春季氛围足


1、新品类型均衡


先看2月上新数据表现:新品不多,但类型占比均衡。


取样的50个品牌中,有40个品牌上新,共120款饮品。和1月相比,减少18款(1月上新138款)



新品类型上:奶茶上新30款(包括4款生酪奶茶),占比25%;咖啡上新30款,占比25%;水果茶上新20款,占比17%。


2、春季氛围很足


产品的春季特征已十分明显。


比如品牌开始关注花香,奈雪的茶、益禾堂、柠季等上新玫瑰花系列饮品;竹香乌龙也有更多品牌在上,结合绿色颜值,打造清爽春季。



营销上,也有许多品牌以“春日”为主题做活动,比如阿水大杯茶、茶百道均以“春日草莓”为主题,上新草莓系列饮品;沪上阿姨以“春天味道来一杯”为主题,放出低价券等。


3、健康属 *** 突出


经历 *** 后,今年对健康关注更突出:2月都在以绿色、低卡为主元素上新,被称为“森林黄油”的牛油果,低脂清爽的酸奶,还有花青素丰富的桑葚,都在2月集中推出。


4、上新思路:“经典再造”


新品推出思路上,更多选择“经典再造”。以基本款为主,在元素细节上做创意,结合品牌诉求全新升级。比如书亦烧仙草的酸奶系列、7分甜推出的牛油果产品、悸动烧仙草和桂桂茶开推港式奶茶等等。



经过丰富的、 *** 的流量型、话题型产品推出,“经典再造”将成今年主流上新趋势,在细节或品质上做持续升级。


可以发现,无论健康趋势、季节特征,还是健康再造的方式,2月新品中,都提前预定年度上新大方向。还有哪些具体表现,以下为详细解析。

流行元素:

今年做花香,都在上玫瑰


1、9个品牌上玫瑰新品,占比近20%


2月份,统计品牌的120款上新中,共有12款含玫瑰元素饮品,9个品牌在推出。


2、玫瑰被使用的3种形式


统计发现,饮品店做玫瑰分3个思路:


取香气:应用有玫瑰普洱茶底、玫瑰纯露、玫瑰糖浆;

要咀嚼感:玫瑰花瓣、玫瑰酱被应用;

提供颜值:将玫瑰花碎撒在奶油顶上。



具体在新品中:


阿嬷手作、1点点使用玫瑰花酱;

奈雪的茶、益禾堂、Seesaw使用玫瑰花瓣;

茶颜悦色使用玫瑰花露;

柠季使用墨红玫瑰普洱茶底;

伏小桃、瑞幸、Double Win也使用玫瑰元素。


3、品种选重瓣玫瑰


玫瑰上架需注意:品种挑选上,建议选择重瓣玫瑰。


重瓣玫瑰是目前唯一被国家批准的可 *** 食两用的玫瑰品种。( *** 2010年第3号公告核准重瓣玫瑰花作为新资源食品)



像益禾堂使用的平阴玫瑰、 *** 茶姬的玫瑰普洱产品使用的墨红玫瑰,都是产地不同的重瓣玫瑰。


重瓣玫瑰产业链已经十分成熟,产量大、产区多,成本相对居中,风味上的香气也很明确。

趋势把握:

酸奶、牛油果热度走高


这个春天,酸奶、牛油果颇受关注。


一方面,换季期,消费者对清爽无负担的饮品有口味追求;另一方面,进入春季,加之 *** 后的健康追求下,“低卡减脂”的需求更强。同时,酸奶和牛油果都具备了饱腹感强、营养价值高的标签,更容易为此买单。



1、酸奶上新比往年多


结合近两年趋势,每年2~4月,酸奶都是上新小高峰。2023年,这一特征更加明显,2月有6个品牌上架11款酸奶。


具体搭配上,将酸奶搭配水果,或做成水果奶昔,以及加在饮品中做复配3种方式为主。



酸奶做主风味:


果呀呀、茉酸奶将酸奶分别搭配桑葚、草莓;

书亦烧仙草、冰雪时光将酸奶分别搭配草莓、葡萄。


酸奶做复配:


7分甜将酸奶搭配牛油果、厚乳;

伏小桃将酸奶搭配玫瑰风味、淡奶油、米酒、奶茶。


2、供应链优化,牛油果“小爆发”


春节期间,牛油果就火了,甚至有品牌日均4万杯。


在2月,牛油果依旧有品牌在上,搭配方式更多样。


比如7分甜和薄荷健康联名,主打健康低脂概念,将牛油果搭配厚乳、酸奶;

SEVENBUS将牛油果搭配杏仁、养乐多,上架牛油果冰沙;

和气桃桃推出3款牛油果饮品,分别搭配蜜瓜、草莓、碧根果碎。



另外,随着供应链成熟、抗氧化难题逐步攻克,以及消费端的市场教育,让牛油果从成本到风味都有了爆火的前提。

原料拆解:

桑葚、竹香乌龙上架特别多


1、水果:草莓使用最多,桑葚提前上架


水果元素中,2月有62款饮品含水果元素,其中草莓出现次数最多,共20次。


值得关注的是,往年3、4月上架的桑葚,在2月也有波小规模上新,共出现13次。



2、桑葚搭草莓做新意


桑葚的集中上架,主要为春季草莓上新中搭配使用,做出新鲜感。


具体在应用中:


乐乐茶推出4款含桑葚饮品,搭配菠萝、椰乳、草莓、柠檬;

百分茶推出2款含桑葚饮品,搭配草莓,并结合桑葚颜值,推出“喵桑”IP(黑猫造型);

苏阁鲜果茶推出2款含桑葚饮品,搭配竹香乌龙茶、竹香乌龙奶茶;

茉酸 *** 出2款含桑葚饮品,搭配草莓、酸奶;

喜茶推出1款含桑葚饮品,搭配车厘子;

果呀呀推出1款含桑葚饮品,搭配冰博客打成冰沙,搭配椰豆腐、酸奶;

丸摩堂推出1款含桑葚饮品,搭配四川特色饮料菊乐酸乐奶。



3、竹香茶底更多品牌上


本月,使用竹香乌龙茶底的新品特别多,共有8款。搭配也不再局限于水果、牛奶,而是开始做纯茶、搭植物基。


比如ARTEASG将柠檬、青梅珍珠搭配竹香乌龙;

苏阁鲜果茶将桑葚搭配竹香乌龙,上新竹香乌龙桑葚奶茶;

甜啦啦上架竹香乌龙纯茶、还将竹香乌龙搭配椰乳和橙子;

吾饮良品将竹香乌龙分别搭配荔枝、橙子;

沪上阿姨上架竹香乌龙奶茶。


整体来看,2月上新不算多,但朝气十足。追香有变化,竹香、玫瑰带来更多产品新思路。水果上,桑葚提前上架,搭配草莓卖,牛油果出圈流行。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新品中传递的健康趋势、经典再造思路,也暗含了这一年的新品走向。

不会吧?现在竟然还有人吃水果减肥?

吾日不敢省吾身!不敢看脸,不敢看秤,不敢露肉。

体重已经成为夏季社交的「敏感话题」。

*** 来源于soogif

当代年轻人的减肥现状:一边吃水果,一边喝芝士水果奶茶。站在跑步机上的那一刻,就在想今天的运动量够了吧。

有些人不吃晚餐只吃水果,体重却仍旧无法减轻。

其实,在减肥期间吃水果,也是大有讲究的。

这些水果不能帮你减肥

1、一个牛油果=一碗半米饭

自从入了减肥健身的坑,各种网红果蔬就变成了日常食谱。

尤其是作为健身美食界之一网红的牛油果,更是健身达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动图来源于soogif

晒汗、晒马甲线已经不足以证明你瘦了,晒「牛油果减脂餐」才成了重点。

殊不知100g牛油果含有160.1kcal的热量。

这是什么概念呢?吃太多牛油果不仅不能帮助减肥,反而会让你发胖。

2、一根香蕉=一碗米饭

香蕉有助于减肥,饭后来根香蕉就不怕长肉?

其实香蕉属于高热量水果,每100克果肉热量达115千卡,吃香蕉和吃米饭可能一个样。

人家运动员都是拿香蕉来补充体力,我们却想靠它减肥。

*** 来源于 ***


3、十颗鲜枣=一碗米饭

鲜枣作为水果界的维C之王,也算是低调朴实了,最近才把「王位」从猕猴桃手里夺回来。

它的维生素C在水果中更高,但含糖量和热量却不低,100g鲜枣的热量是125千卡

而且它在一年中经常以「干枣」的形态出现,糖分更加 *** 的同时,维生素C含量仅仅为14mg/100g。

所以枣似乎不适合想减肥的仙女们。

*** 素材来源于soogif

4、一房榴莲=一碗半米饭

作为水果之王,很多人抵挡不了榴莲的臭味 *** 。

但100g榴莲的热量是150千卡,可比同重量的米饭热量都高。

如果经常吃,假以时日,你的腰围就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减肥吃哪些水果 *** 价比跟高?

对于全国各地绝大多数人来说,苹果、梨、柑橘、圣女果等都是日常接触比较多的水果。

*** 可以接受,热量也不高,日常吃它们就对了!


可以看到夏季很多时令瓜果都属于低热量水果,但你肯定有疑问:

吃起来这么甜,真的不胖人吗?

其实水果热量高低与它的甜度没有必然联系。

有些水果不甜,却默默「胖」你一跳。

另外水果中的一些有机酸类也会影响甜度,仅凭甜度来判断热量是不科学的。

水果虽然好,但也不要多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吃200-350克水果,大概就是一个苹果加一点点草莓

我们不赞成大盆吃水果或者用直接用水果代替主食。

毕竟吃两碗米饭难,吃半个西瓜可是很轻松。

另外光吃水果减肥,极易反弹

头两天体重可能真的会下降一些,那是因为钾摄入量大幅度增加,钾钠平衡 *** ,体内水分排出,并不是减脂了。

就像每次运动后大汗淋漓都感觉是燃脂了,其实脂肪消耗产物85%由呼吸排出,15%由汗液排出。

流汗只是身体用来平衡体温的手段,呼吸才是脂肪燃烧的哀叹,所以只吃水果减肥不可取!!!

动图来源于soogif

减肥就跟戒烟一样,都需要一个心理动机。

在下定决心减重塑形之前,要做的或许不是下载多少训练 *** ,而是去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我们抱着什么目的在减肥。

如果你决定减肥,别仅仅因为夏天到了。为了自己而减肥,但也别为自己感到羞愧。

管住嘴,迈开腿,开启健 *** 活方式才是重点!

你还为减肥瞎折腾过哪些奇葩方式?下期我们可以接着唠唠~

最后,祝大家七夕节快乐呀!

细数现制酸奶发展史:出于新茶饮,能否胜于新茶饮?

文:Carol He
来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要说今年春夏的饮品界顶流,现制酸奶当之无愧。

以茉酸奶牛油果酸奶奶昔为 *** 的酸奶饮品火遍全网,在小红书的打卡、复刻等相关笔记就有7w+。围绕现制酸奶新品、定价、配料的相关话题接连登上微博热搜榜前列。

微博相关话题高达千万阅读量

消费端话题不减,行业端也热度正盛。

茉酸奶在今年上半年已宣布全国门店突破千家。8月初,新品牌gala yog *** t加乐酸奶 *** 上海连开3家门店,于近日锁定了天使轮的投资方。在7月,丽茉酸奶完成5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2022年成立的沫可酸奶也于近日完成3000万元融资......

除了主打现制酸奶的品牌纷涌而至,新茶饮品牌书亦烧仙草、茶百道,甚至咖啡品牌皮爷也来跨界推出酸奶饮品,试图分一杯羹。

*** 来源:微博_@书亦烧仙草、茶百道Chapanda、PeetsCoffee皮爷咖啡

事实上,现制酸奶并非新鲜事物,早在十年前就有不少现制酸奶品牌涌现。蛰伏了将近10年,现制酸奶为何在今年突然爆火?随着入局品牌越来越多,现制酸奶目前正呈现出怎样的竞争格局?现制酸奶还能火多久,是否能达到如今新茶饮的发展规模呢?

01

从默默无闻到异军突起
现制酸奶是怎么火起来的?

1、新茶饮赛道百花齐放,现制酸奶悄然生长

现制酸奶业态的初步形成,大致可以追溯到2013年。在此期间,新茶饮正逐渐从早期的珍珠奶茶,分化成水果茶、奶盖茶等形态更丰富的休闲饮品。随着新茶饮市场的细分趋势越来越明显,茉酸奶、blueglass等品牌开始探索酸奶饮品的品类潜力。

2014年,开创“牛油果酸奶奶昔”招牌单品的茉酸奶在上海开启之一家门店。彼时的茉酸奶就以酸奶和新鲜水果的搭配为产品开发核心,在之一家店盈利后,又在江浙沪地区进行小范围扩张。

*** 来源:小红书_@茉酸奶在鹤壁

尽管这类产品提供了新鲜独特的品类体验,但在当时以Coco都可、一点点奶茶等十几元平价奶茶为主流的背景下,茉酸奶二十元的定价让人望而却步。因此,茉酸奶在2019年底仅有约20家门店,在漫长的6年时间里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相对茉酸奶出名较晚一些的Blueglass,则主打希腊酸奶为基底的酸奶饮品新定义——冷萃酸奶,以更健康的高端酸奶形象切入酸奶饮品赛道。成立于2012年,Blueglass前身是北京一个名为“阿秋拉尕青藏酸奶”的品牌,在2018年改名为Blueglass Yog *** t,开始讲述更年轻时尚的新消费品牌故事。

2018年的门店与今年开业的门店, *** 来源:微博_@BlueglassYog *** t

同为现制酸奶界的资深玩家,一只酸奶牛成立于2015年,凭借其爆款系列“酸奶西米露”和相对平价的 *** ,在当时的“新茶饮洼地”川渝地区野蛮生长。

纵观这些早期玩家切入现制酸奶的出发点,更多是探索不同现制饮品品类差异化的新机会。当时的现制酸奶总体处于初步发展和积累的阶段,逐步构建起消费者的品类认知。

2、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抓住机遇,现制酸奶迎来爆发节点

2021年以来,随着市场竞争格局趋于稳定,新茶饮进入充分竞争的存量阶段。在商业模式方面,新茶饮在现制饮品的产品开发、供应链、门店管理、营销、加盟等环节都已形成了成熟的打法。在消费端口,以茶、果汁为基底的新茶饮主流品类在产品体验却已陷入同质化的困境,难以为消费者提供足够新奇并具有绝对差异 *** 的体验。

另一方面,进入成熟阶段的低温酸奶也是如此。在产业端,规模化养殖、现代加工技术以及冷链配送体系的完善,已搭建好低温酸奶奶源供应的成熟链路。但在产品零售端也面临着品类创新的难题,增长动力不足。

蛰伏了将近十年,在新茶饮和低温酸奶进入发展疲态之际,现制酸奶终于迎来了机会。而近两年来,新老玩家的争相布局,资本的持续涌入,也都在为现制酸奶赛道的发展推波助澜。

2021年底茉酸奶 *** 加盟,如今茉酸奶的门店数量已超过1000家,覆盖81城,并计划在今年年底突破2000家门店。以直营为主的Blueglass,在2021年获得超2亿元B轮融资,目前已有约100家门店。同样采用加盟模式的一只酸奶牛在2021年被新希望集团收购60%股份,如今已从西南地区向全国渗透,门店超过1000家,正进军美国和澳大利亚市场。

2018年成立于北京的兰熊鲜奶,在2019年、2020年接连获得两次投资。2020年发迹于杭州的K22酸奶草莓,已开设22家门店。今年3月,刚成立一年的王子森林获得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今年7月,主打低脂低卡概念的丽茉酸奶获得5000万元A轮融资。

*** 来源:微博_@兰熊鲜奶

传统新茶饮品类创新疲软期的“天时”,产业链基础完善及 *** 政策放松的“地利”,多元化消费需求亟待满足的“人和”,都为现制酸奶的突围提供了条件,现制酸奶品类开始进入快速增长的扩容阶段。

02

现制酸奶目前的竞争格局

从现制酸奶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现制酸奶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尚未形成稳定的发展格局。综合考量主流品牌的产品布局及定价等因素,现制酸奶品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14-20元价位,相对亲民的酸奶饮品

作为相对亲民的老牌玩家,一只酸奶牛的 *** 带主要在14-20元。一只酸奶牛以酸奶西米露系列为招牌产品,以“酸奶+水果/养生食材”为核心开发红枣酸奶西米露、酸奶杨枝甘露等产品。

爆款单品推动了品牌成为重庆美食打卡的“饮食地标”,一只酸奶牛借助重庆等川渝网红城市的流量,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地域标签和社交属 *** ,扩大了自身的知名度。

以电光芭比粉的吸睛风格和“颜值+ *** 价比”的产品吸引消费者,K22酸奶草莓以其18元的草莓大单品走红社交平台。目前K22酸奶草莓门店主要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只推出了酸奶草莓、酸奶芒果、酸奶桃子、酸奶牛油果4款产品,产品统一售价18元。

*** 来源:小红书_@ARiiHEi

2、20-35元,新鲜属 *** 更强, *** 中高端

深耕北京的兰熊鲜奶主推水果酸奶、水果鲜奶系列,在包装形式上别具一格,采用长方形砖形杯和椭圆形胶囊杯。全店的新鲜水果搭配酸奶和鲜奶,菜单上特别标出了产品含水果量,“整颗牛油果”酸奶,“半斤鲜芒果”酸奶,“半杯鲜草莓“酸奶,主要价位在16-28元。

茉酸奶目前主要分布在一线、新一线城市,主打“一杯奶昔等于一颗牛油果”的心智。与同时包含酸奶、果茶、奶茶等多品类的现制酸奶店不同,茉酸奶的产品结构较简单,主推酸奶奶昔和酸奶系列。口味上分为招牌油果和其他偏高端的水果,通过添加坚果或甜品小料来丰富SKU。

茉酸奶的主要产品定价在24-34元。在产品宣传上侧重介绍新鲜水果的含量、水果及奶源的原产地等信息,来强化自身中高端的产品属 *** 。

*** 来源:茉酸奶小程序

王子森林主打新鲜现制的鲜酿活菌酸奶,目前已进军成都、上海两座城市,现有20家门店。核心产品包括鲜酿水果酸奶和手工酸奶奶昔,客单价主要在为20-27元。据悉,品牌在产品上的核心优势在于新鲜现制,公司已和低温鲜奶供应商新希望达成战略合作,其售卖的所有产品在专业设备中经过一整晚低温发酵到第二天早上发酵完成,随后开门售卖,相当于把发酵过程前置到每个门店。

*** 来源:小红书_@黑鸽、@老唐特能吃

8月强势 *** 上海的新品牌gala yog *** t加乐酸奶,与希腊酸奶品牌吾岛合作,选用其希腊酸奶作为基底,主打以酸奶基底为主的创意特调乳饮。以与满记甜品联合研发的杨枝甘露酸奶昔为招牌产品,gala yog *** t加乐酸奶的整体产品 *** 带锁定在18-25元之间。

*** 来源:gala yog *** t

3、35元以上,强调健康功能,注 *** 活方式

被称为“酸奶界爱马仕”,Blueglass的产品售价主要在35元以上。不像其他品牌主打水果分量,Blueglass通过“每杯1000亿活 *** 益生菌”、“反重力胶原酸奶”、“花青素酸奶”等概念来打造品牌差异化的健康功能 *** 酸奶的消费认知。

Blueglass门店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与大部分现制酸奶品牌采用轻型的小店模式不同,Blueglass门店面积主要在200-300米,与星巴克、奈雪一样,重视第三空间的打造。此外,Blueglass还通过与Lululemon做联动、办理会员送雅诗兰黛小样等方式,强化自身简约时尚的高端品牌形象。

*** 来源:微博_@BlueglassYog *** t

4、炒酸奶、冻酸奶、酸奶捞...其他偏小吃甜品形态的现制酸奶品牌

除了饮品形态,现制酸奶品类还出现了炒酸奶、冻酸奶、酸奶捞等衍生形态的产品。

炒酸奶,是用铲子将酸奶、水果 、坚果翻炒,利用快速制冰的原理凝固成片状或块状将液态酸奶转化成固态的吃法。

*** 品牌有2021年成立的艾炒酸奶,门店主要分布在江浙沪,全国门店数约100家左右,其中2022年新开50多家。艾炒酸奶主打新鲜现制,提供多种水果组合,单价在20-40元区间。此外,艾炒酸奶在食用方式上做了升级,采用定制夹子取代传统的勺子吃法,让消费者以更便捷的方式食用炒酸奶。

*** 来源:小红书_@吨吨猪的日常、@艾炒酸奶

汴梁徐先生厚切炒酸奶创立于2014年,以海盐芝士黑糯米、朗姆酒葡萄、荔枝椰椰玫瑰等美味组合酸奶出圈走红,主流单价16-26元,全国门店数已超过700家。

*** 来源:小红书_@视觉湿

冻酸奶,顾名思义就是冷冻酸奶,兼具酸奶、冰淇淋的双重特点, *** 玩家有2015年进驻中国内地的西班牙品牌S?lud撒露冻酸奶。S?lud采用欧洲进口原料,以缤纷雪顶为标志元素,消费者可 *** 搭配冻酸奶、水果、酱料。S?lud在红极一时后进入了较长的沉寂期,今年再度发力,在5月新开8家门店。

*** 来源:小红书_@peachsai

酸奶捞,则是加入酸奶的水果捞, *** 品牌有2020年成立的满米酸奶。满米酸奶以手工酸奶为基础,搭配水果、谷物等丰富小料。品牌首创五谷流行水果捞、藻蓝蛋白水果捞,以高颜值、酷似水泥的产品特色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品牌在2021年3月 *** 加盟,目前已超600家店。

*** 来源:微博_@满米酸奶

03

走新茶饮的路走红

现制酸奶能达到新茶饮的高度吗?

不难看出,从 *** 区间、产品 *** 、经营模式等方面,如今的现制酸奶与前几年同样出于快速增长状态下的新茶饮,都有着非常相似的发展格局。对比两个品类来看,现制酸奶既有新茶饮难以企及的优势,也有绝对 *** 的阻碍因素。

1、以健康的人设,打新茶饮的王牌

与新茶饮相比,现制酸奶具备更强的健康食品的消费心智和更广泛的消费人群。经历数十年的发展,零售酸奶端已积累起较大的消费群体,深度渗透到许多消费场景中,现制酸奶品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继承”零售酸奶的根基。

也因此,同样处于高价位区间时,高端酸奶的定价相较新茶饮更易被大众接受,消费者更愿意酸奶的附加值买单。

此外,现制酸奶具备新茶饮品类同样的现制属 *** ,浓郁香醇的酸奶基底与大部分原料组合都能在风味、口感、质构上进行自然地融合,新茶饮在小众食材、原料组合、产品形态上的创新法则几乎都能直接沿用到现制酸奶产品中。新茶饮在渠道建设、经营 *** 以及营销策略等方面的成熟经验,也能成为现制酸奶快速拓店和扩张的方 *** 。

2、现制酸奶的隐患与挑战

酸奶基底提供了现制酸奶与新茶饮最与众不同的竞争力,却也是“阻碍”现制酸奶品类发展的更大命门。

不同于茶叶、果蔬等可大规模种植的原料,酸奶的供应来源于养殖的奶源。而国内主要的奶源及牧场都已被各 *** 企瓜分,现制酸奶品牌在奶源原料的自主选择和自主议价空间不大。

其次,现制酸奶常采用的低温酸奶,对冷藏保存及冷链运输有较高的要求,如果管理不当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与此同时,尽管消费者愿意为现制酸奶的溢价买单,但从近期爆出的现制酸奶原料及热量等热点事件来看,一些主打品质、健康的酸奶饮品在配料表中并没有全都采用优质原料,也存在高糖、高热量的与消费者健康需求相悖的问题。

3、新茶饮当下的痛点,也会是现制酸奶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

高定价、不够健康、原料品质的质疑也曾在前几年的新茶饮市场中上演。但在去年,随着新茶饮竞争进入比拼规模的下半场,以喜茶、奈雪的茶为 *** 的品牌开启“降价模式”,新茶饮产品的整体价位有所下调。

对如今更追求 *** 价 *** 消费者而言,现制酸奶的所谓高品质是否与高 *** 匹配将会成为大众的关注重点。追求品质和 *** 的平衡,是必然的趋势。

从产品趋势来看,当下现制酸奶的产品创新正在水果上发力,而这也是新茶饮走过的路。但不同于往年疯狂内卷小众水果或新奇原料的组合,今年的新茶饮的热度似乎又回归到了“茶+奶”最原始的奶茶组合,并在此基础上塑造品牌文化和IP形象成为重点,以此来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那当现制酸奶耗尽新茶饮的产品创新方式,接下来一步路如何走呢?或许一开始思考清楚产品品质与品牌文化的打造,也许才是品牌俘获消费者的核心竞争力。

另外,除了专注现制酸奶品类的品牌不断推行,以书亦烧仙草、古茗、茶百道为 *** 的新茶饮品牌,甚至咖啡品牌皮爷也在上新酸奶产品。受制于上游奶源供应的问题,现制酸奶更适宜作为新茶饮品牌产品布局的一个系列,还是也能发展为单独的足够规模的连锁业态,也是需要品牌摸索探究的难题。

04

总结

从目前的市场现状来看,现制酸奶品类还处于品类快速增长的时期。传统品牌在争议中守擂,新玩家不断入局,现制酸奶的竞争格局正经历也将持续面临一次又一次的洗牌。

踩在新茶饮的肩膀上从其细分品类脱颖而出,未来的现制酸奶是否能成长为下一个“新茶饮”,让我们拭目以待。

复刻网红爆款??巨好喝的牛油果甘露

只从在奶茶店喝完牛油果甘露就念念不忘!今天在家马上安排,酸酸甜甜的芒果,浓郁顺滑的牛油果奶昔,Q弹的西米! *** 一口太治愈了!奶味,果香味融为一体!以后不需要外面买了!喜欢的赶紧试试~

By 厨房笔记-fang

用料
  • 椰奶 50毫升
  • 牛油果 2个
  • 白砂糖 5克
  • 淡奶油 30克
  • 牛奶 200毫升
  • 芒果 1个

做法步骤

1、准备食材

2、牛油果放入榨汁机

3、加入牛奶

4、淡奶油

5、椰浆,打至顺滑

6、瓶子里装入西米露

7、加入六七分牛奶

8、加入芒果粒

9、倒满牛油果泥即可

10、太好喝了。喝前记得晃一晃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

新品68元一杯?茉酸奶:原料没有植脂末!狂开超1600家门店,加盟商:利润率超50%

每经编辑:李 ***

炎炎夏日,奶茶与咖啡继续在现制饮品赛道上“卷生卷死”。前有喜茶、奈雪的茶 *** 下调,后有瑞幸咖啡、库迪咖啡的9.9元、8.8元“贴身商战”。

酸奶这股力量却逆势而行, *** 一个比一个贵。然而,在饱受 *** 吐槽的情况下,茉酸奶最近特别引人注目,因为它似乎还想卖得更贵。

*** 来源:每经记者 杜蔚 摄

68一杯?网友:我宁愿花100元买个榴莲!

更便宜的选项是68元,我真的崩溃……我宁愿花100元买一个金枕榴莲解馋,也舍不得花68元买一杯榴莲奶昔。”

近日,茉酸奶上线了一份问卷调查,征集消费者对即将上新的猫山王榴莲奶昔的心理价位,三个 *** 选项分别为68元、88元、108元,网友们的留言基本都是“喝不起”。

“问卷不等于实际定价。”茉酸奶总部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应称,对于本次问卷的后续及其相关产品的推出,公司仍在做考量与权衡。

“问卷不等于实际定价,从公司层面来讲,我们始终希望将更优质的食材从原产地带给消费者,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优质食材的成本其实相对透明。”茉酸奶总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消费者的各种争议,“我们认为是一个千店规模品牌会出现的舆情情况。我们也从几万份问卷中看到了很多支持与反对的声音,这是茉酸奶需要的,在品牌发展的各个阶段,消费者永远是茉酸奶最为重要的考量。”

*** 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究竟有没有植脂末?茉酸奶回应

“一杯奶昔等于一颗牛油果。”健康、用料贵(如牛油果、草莓)是茉酸奶为自己贴上的标签。茉酸奶官网称,茉酸奶甄选北纬43°黄金奶源,坚持让食材还原自然的味道。

但人们的争议核心在于,茉酸奶可能使用了植脂末,这在高价产品中是不能被接受的。

植脂末也被称为奶精,能够改善食品的内部结构、增香增味。由于 *** 价比高、且便于保存和使用,植脂末已经成为 *** 咖啡、茶、饮料和其他食品过程中重要的食品配料。植脂末的弊端在于其主要成分氢化植物油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

据界面新闻, *** 上流传的茉酸奶 *** 原料,除牛油果等水果外,其产品还使用了名为“上野曼道牌雪糕”的原料,而网友质疑,上述雪糕配料中的“精炼植物油、葡萄糖浆和乳化剂”等成分很有可能是将植脂末的部分成分拆解标注。

而据天眼查APP显示,茉酸奶母公司上海伯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于2023年7月4日申请了“上野曼道”商标,国际分类为29-食品。也就是说,茉酸奶使用的上野曼道原料为公司自有产品。

对此,界面新闻就上述争议向茉酸奶方面求证,相关负责人回应表示,“目前原料确实没有植脂末。”

而据红星资本局报道,两家茉酸奶门店均表示自家酸奶奶昔使用了奶浆,但他们对奶浆的定义与网友的不一样。其中一家称奶浆为纯牛奶,“只是带了点甜味”,红星资本局咨询其是什么品牌的纯牛奶,对方表示不清楚。另一家则表示不清楚奶浆的成分,但当红星资本局表示自己有减脂需求,在戒口奶油、冰淇凌等高热量食物时,对方建议不要放奶浆。

狂开超1600家店,加盟商:利润率在50%~55%左右

“茉酸奶其实是奶昔,将乳制品和水果、坚果放在一起搅打均匀。一杯奶昔等于一整颗牛油果,受到都市白领与健身人群的青睐。”加盟商李辉(化名)表示,“我们的利润率在50%~55%左右,其实不高,因为用料贵。一杯牛油果奶昔里有一整颗牛油果,草莓奶昔要放10颗草莓,也不像其他店那样加草莓酱。”

另一方面,茉酸奶在各社交平台进行广泛营销。小红书上有关茉酸奶的笔记超过7万,抖音上更涌现了“茉酸奶的榴莲来报恩了”等花样打卡 *** 。同时,茉酸奶也拿捏了消费者“薅羊毛”的心态,在李佳琦与品牌官方直播间 *** 优惠券。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3CCFA新茶饮创新案例集》,从2022年10月到2023年2月,茉酸奶“三次官播从首次422W的交易额达到了1568W”,核销用户数约149万人,其中核销新客数占61.31%。可见消费者大多是图新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茉酸奶并非饮品赛道的新物种,但它真正火爆却是在成立9年后。2014年,茉酸奶于上海开出首店后,注册资本仅50万元的上海伯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却一直保持低调,直至2021年的 *** 加盟店。截至今年7月10日,茉酸奶店铺总数已超过1600家,“我们的直营店大概在60家左右。”记者以加盟者身份咨询时,负责茉酸奶店面拓展的刘剑(化名)表示。

“现在来咨询加盟的人很多,我一天要接十多二十个 *** 。”刘剑说,茉酸奶如今已调高了加盟商的门槛,除了高于同行业的40万元验资外,还要求加盟者独资并拥有至少两年的相关从业经历。

在如此之多的饮品加盟选择中,堪比星巴克价位的茉酸奶,为什么能短短两年间吸引无数投资人开出千家门店?多位加盟商都向记者提到了茉酸奶作为奶昔品类的排他 *** ,以及它瞄准的高品质生活人群。

2022年10月,陈嘉(化名)的之一家茉酸奶店顺利开业,在之后的5个月内,他又开了2家店。“我社区店月销售额在20万元上下,另外的古镇步行街店和万达商场店,这两家的月销售额都在40万元左右。我保守估计,半年到8个月的时间就能回本。”

最后,对于茉酸奶的此番“定价风波”,有媒体评论称,对茉酸奶高价和原料的质疑并非其根本问题。但需要意识到,当新茶饮忙于在产品、 *** 上内卷的眼下,茉酸奶的爆发得益于其专攻细分赛道的市场空白,但这类产品是可以被 *** 的。

目前来看,从星巴克、喜茶到第二梯队的古茗与书亦烧仙草都在尝试此类产品。而当添加了碧根果、开心果的牛油果酸奶们变得不再新鲜,茉酸奶的差异化优势会被掩盖,加上 *** 因素,人们很有可能流向其他品牌。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红星新闻、界面新闻、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杜蔚 丁舟洋)、公开资料

每日经济新闻

除了茶颜悦色,这个海外爆红的茶饮黑马也来自湖南

来源:红餐网

作者:庄蓉


新加坡网红品牌进驻国内,首创“饼干茶”,短短一年多就扩张了近200家门店!

这会是下一个突围而出的茶饮黑马吗?

数年前的长沙怎么会想到,茶颜悦色成为了自己继臭豆腐、口味虾后的又一 *** 作。作为湖南跑出来的茶饮品牌,茶颜悦色受到不少业内人士关注。

但其实,人杰地灵的大湖南,孕育出的优秀茶饮品牌,并非只有茶颜悦色。

近日,红餐网发现,在“排队8小时买奶茶”的话题之外,一家在海外爆红的湖南茶饮品牌掀起了一波热浪。

01

新加坡的网红奶茶品牌

竟是一对长沙 *** 开的!

2017年,狮城新加坡一家奶茶店爆了,独具一格的“饼干茶”“黑糖奶霜”等新式茶饮,深受消费者追捧,引得各路博主吃货争先打卡。

这家名叫ARTEA的奶茶店在新加坡迅速蹿红后,便被网友“扒”出,它其实是两个湖南人创办的。

这背后到底有怎样的故事?今天,红餐网(ID:hongcan18)带大家一探究竟。

△ARTEASG 新加坡店

经了解,这样一个墙外开花的品牌,源自湖南两个土生土长的长沙妹陀—— *** 、盛栩花,人称“丹花姐妹”。

*** 和盛栩花,一个负责产品研发,一个负责市场运营,各司其职,互不干涉。二人凭着精准的选址和独特的研发灵感,在异乡掀起了一股ARTEA奶茶风。

接受红餐网采访时, *** 说起了当初去海外开店的经历,坦言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追星”,因为自己的偶像孙燕姿正是新加坡人。

而后,考虑到一年四季都是夏天的新加坡,能赋予奶茶更长的生命周期, *** 便和姐妹盛栩花一起,在新加坡开起了奶茶店,兼具颜值与品质。

谁都没想到,这家“无心 *** 柳”的奶茶店,竟然爆红,成为新加坡现象级的“网红”茶饮品牌。

△ARTEASG 景德镇九集店

2019年,在有了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后,“丹花姐妹”决定回国发展。在她们看来,回国是必然的,“做好中国,就等于做好世界。”

同年,ARTEA国内之一家店铺在长沙国金街落地,随即便在小红书和抖音上爆火。

“头一次在国内开店,本没抱多大期待,但是没想到受到了大家这么多的喜欢。”

△ARTEASG成为网红打卡点

02

遭遇“山寨”后迅速反击,

品牌升级一气呵成!

国内首店的火爆让盛栩花和 *** 信心倍增,两人一商量,决定 *** 合作,寻求合伙人继续将新加坡ARTEA品牌在国内做大做强。

但是,之一个阻碍来得很快,跟大多数头部品牌类似,有居心不轨的公司开始山寨ARTEA。

红餐网记者搜索公众号“ARTEA“时,就出现了许多个如” ARTEA奶茶“”花趣ARTEA“等山寨的公众号,普通消费者要迅速区分真假确实不易。

茶饮行业山寨成风,对于品牌初期的发展相当致命,因为山寨产品质量和服务都无法保障,势必会让品牌口碑受到影响,所以她们坚定地选择与山寨抗争,就算要耗费许多时间、精力和金钱。

*** 和盛栩花深谙中间的厉害关系,为了更好的发展,基于品牌全球的战略 *** ,她们决定,对新加坡ARTEA在国内进行全品牌升级。

△ARTEASG升级公告

“他们抄袭我们的LOGO,抄袭我们的明星产品,走到我们的正版门店说是自己开的,无所不用其极。为了让更少的人上当受骗,新加坡ARTEA在国内升级ARTEASG是战略调整,符合整体的布局。” *** 坚定地说。

“SG 是新加坡Singapore英文 *** 缩写,在山寨这么猖狂的情况下,即便升级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甚至会带来一定的不理解,我们还是决定升级。”

△升级后的ARTEASG依然大受欢迎

创始二人火速借此升级机会重新对品牌进行了整合。“虽然名字改了,但品牌的管理和建设、品牌文化这些核心的东西是偷不走的。”

每一个成功品牌背后的 *** 体系,都是在不断碰撞、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品牌的生命力绝非那些相似的菜单和店面装修能够决定。这就是原创和山寨的本质区别。

“升级为ARTEASG后,品牌可以带给粉丝们更加有个 *** 、有活力、有品质的全新品牌,未来的规划会更侧重‘绿色健康和时尚原创’,将中国文化与国际接轨,中西结合,重燃消费者热情。”

03

首创“饼干茶”,

全新升级的ARTEASG胜算几何?

《2020新式茶饮 *** 》显示,2020年中国茶饮市场的总规模为4420亿元,是咖啡市场规模的2倍以上。而在4420亿元的茶饮市场中,新式茶饮市场规模预计到2020年底将达到1020亿元。

熟悉饮品行业的餐饮人都知道,现阶段国内茶饮业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前有喜茶、奈雪,后有茶颜悦色、古茗、蜜雪冰城、一點點、COCO等品牌,ARTEASG想要在遍地开花的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并不容易。

在茶饮热度持续发酵阶段下,新生代品牌要突围而出, *** 的差异化、产品的安全、品质,还有品牌的社交属 *** 和文化传输都很重要。

盛栩花告诉红餐网,“ARTEASG主打的是‘喝奶茶就喝鲜奶茶’,强调‘鲜’、安全和高品质,店内用的鲜奶都是只有15天保质期的,纯奶则是用安佳这种进口优质奶源,可以更大程度保证奶源安全和营养价值。”

在产品的研发上,ARTEASG始终坚持差异化、颜值和健康都要兼得。 *** 所在的研发团队时刻监测着消费者的喜好变化及市场趋势,据此来研发更潮流、更差异化的产品。

据了解,目前ARTEASG招牌的饼干茶便是业内首创,与市面上的一众饮品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化。饼干茶的概念是 *** 首次提出的,她透露,饼干茶研发的灵感是奶油。

△特色明显的饼干茶

“茶颜在长沙这么流行,主要放的是碧根果。但要做装饰,我不想跟别人做得一样,想到下午茶跟LOTUS焦糖饼干很配,于是就做了一个尝试,在茶品里加入奶油和饼干,层次非常丰富且形式新颖,现在的年轻人基本是无法抗拒的。”

除了饼干茶外,ARTEASG的其他产品也各有特色,比如黑糖奶霜鲜牛乳和牛油果饮品。

“其实鹿角巷以前也做过黑糖珍珠,但我们和它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还有一层黑糖奶霜。”

△黑糖奶霜鲜牛乳

注重产品创新的同时, *** 和盛栩花也很清楚,茶饮竞争不会仅仅停留在口感、用料、价位等这些物理层面,随着年轻一代意识的觉醒,精神层面愈渐被重视,品牌文化将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茶饮,之一喝味道,第二喝文化、喝体验。” *** 认为,“其实茶饮市场的产品整体是随大流的,主要还是品牌的魅力在吸引着消费者。”

为此,二人对ARTEASG的品牌文化和理念都进行了新的阐释,比如坚持使用高品质原材料和健康理念;在产品包装、空间设计的把控上,更贴近当下年轻人的主张等。

与此同时,也坚持向消费者传达一个理念,即ARTEASG不光融合了中国的口味,也要融合世界的口味,它是中国的奶茶,更是世界的。

据了解,接下来,ARTEASG还将逐步在门店空间设计和周边文化产品中融入更多新加坡和中国元素,在产品研发方面,也将加快创新迭代的速度。

04

结 语

目前ARTEASG已经在国内扩展到了200+店铺,短短4年时间内,就从一间名不见经传的小奶茶店变成了新锐茶饮黑马。

“ *** 以后,包括未来三到五年,茶饮市场一定是健康之一、食品安全之一,做到这两点,品牌才能走得长远。”

*** 和盛栩花告诉红餐网,2021年,计划将扩展500-800家门店,覆盖国内甚至是海外市场。

在红餐网看来,像ARTEASG这样的新锐品牌不断加入,中国茶饮市场越来越热闹了。未来,新老品牌同台竞技,谁将突围而出?好戏马上开场。

标签: 美国 奶茶 波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